本期节目: 2025陆家嘴咖啡节归来,:现场超高价格的冠军手冲让人望而却步,小吃摊大排长龙。咖啡行业生豆价涨价抬走利润,供应链锁死创新,小店需要开始思考自己的生存之道;玉莲茶楼反打模型证明“烘焙引流、茶饮赚钱”才是真相;冰博客销量下滑警示“爆款=区域限定”;瑞幸靠无限返场SKU把咖啡做成快消;奈雪步步踏空教会我们“品类轮动快过心跳”。如果你还在考证、追冠军、拼参数,本期给你一记当头棒喝:先把“豆浆”卖成利润品,再谈精品梦想。 时间轴: 00:00-00:30 开场:我们又去了陆家嘴咖啡节,差点被渴死? 00:30-04:39 现场吐槽:VIP 票、168 元冠军手冲、日本屋台拉面、Jr 卢布松、美式汉堡占比例大大上升? 04:39-10:33 商业模型拆解:咖啡从“利润品”沦为“引流款”,豆浆必须配油条 10:33-15:45中国咖啡 4.0 内卷实录:鲜花发酵、酒渍茉莉、依云泡咖啡,活整得比谁都多 15:45-18:09平行宇宙:钟薛高如果活到 2025,会不会靠“中式 affogato”复活? 18:09-22:16新中式烘焙三国杀:广莲申“赛博中式”vs B&C“法式符号”,装修差异>产品差异 22:16-25:29 反打案例:玉莲茶楼“用蛋挞引流、茶饮赚钱”的反向产品结构 25:29-29:27 冰博客走红、水牛奶产量“虚高”2-3 倍、SKU 只能区域上架 34:40-37:11 瑞幸一年返场 SKU 比别人一辈子新品还多,大数据“无限卡池”怎么玩?麦当劳奶昔机重启,情怀杀对冲同质化 40:19-43:44 品类轮动观察:奈雪步步踏空“板块轮动” 43:44-49:30 Ending 结语:咖啡节仍是好生意,但从业者别再自我感动——“你变大师,消费者把它当豆浆” ——金句卡片—— “168 一杯冠军手冲,我没被行业驯化,我是失败品。” “供应链一断,水牛奶秒变‘水’牛奶。” “玉莲茶楼用蛋挞当油条,茶饮当豆浆,反向模型堪称鬼才。” “奈雪每次提前半步,结果步步踏空——高情商:走在时代前面。” “等你考完 Q-Grader,咖啡已在下沉市场卖 3 块。” ——节目里聊到的品牌/事件—— 陆家嘴咖啡节、瑞幸、Manner、Grid、玉莲茶楼、广莲申、B&C、塔斯汀、肯德基炸鸡小店、ShackShake、茶百道、沪上阿姨、奈雪的茶、钟薛高、冰博客、广西水牛奶、霸王茶姬、煲珠公 ——下期预告—— 《便利店咖啡 6 块 9 时代,独立门店还能活吗?》 小宇宙/苹果 Podcast/网易云:搜索“Coffee Real Talk” 主播:黄小明 | Berkeley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请记得订阅频道。同时别忘记了在小宇宙App内给我们留言、点赞,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们! 也可以搜索微信:BerkeleyZh /Edward-8823添加我们微信进行交流哦
同一杯瑞幸,小程序 9.9,拼好饭 6.9。于是我们把外卖 App 翻了个底朝天:三立方 4.9 块一升装、银流 3.9 块一升装、股民 2.9 块限时秒杀,数字低得像回 2005 年。可问题来了,当咖啡价格踩穿地板,谁在赚钱?谁在流血?6.9 是营销噱头、战略期货,还是独立小店的催命符?今天我们不贩卖焦虑,只拆模型:瑞幸如何用一杯 6.9 把流量导回私域,奶茶店怎样靠一台咖啡机把租金摊成 24 小时,星巴克 30 元的空间税到底值不值。如果你也每天靠咖啡续命,却越喝越心疼,那就泡一杯——最好是 3.9 的——一起听完这期节目。 本期节目: 00:00 6.9 元瑞幸隐藏入口大公开 04:50 拼好饭价格地图:三立方 4.9 / 银流 3.9 / 古茗 2.9 07:30 瑞幸为什么敢 6.9?——流量品+期货锁价+私域回流 12:10 拆解 CRM:美团订单→小程序推送→券包召回 15:20 奶茶店做咖啡:边际成本≈0,时段填充神器 19:45 独立小店被动卷:降价≠活路,背量&客单两条生路 25:00 TAIJUAN 3.9 美式现场:全网骂“水”,销量依旧爆 29:30 全自动机“洗白”:10 万级设备下限 70 分,够用 33:10 星巴克到底值不值?——30 元空间税理论 38:20 LV 联名店见闻:排队 20 分钟、一杯最便宜的 50+ 42:10 中国咖啡为何没出现“咖啡+餐”日常 combo? 47:00 drive-through :星巴克×高德 流量入口 50:50 总结:别盲目卷 6.9,先算清自己的运营账 57:18 下期深扒“drive-through 在中国为何水土不服” —— 提到的品牌 —— 瑞幸|库迪|三立方|银流|古茗|Coco|蜜雪冰城|幸运咖|TAIJUAN|星巴克|Manner|肯德基 —— 互动 —— 小宇宙/苹果 Podcast/网易云:搜索“Coffee Real Talk” 主播:黄小明 | Berkeley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请记得订阅频道。同时别忘记了在小宇宙App内给我们留言、点赞,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们! 也可以搜索微信:BerkeleyZh /Edward-8823添加我们微信进行交流哦
最近《哪吒2》票房炸裂,全网都在刷屏‘画图梗’,但你可能不知道——这部电影背后,藏着一条比票房更疯狂的产业链:IP资产化。 今天我们不聊神话英雄,聊更魔幻的生意经——为什么米老鼠版权到期能上热搜?泡泡玛特卖盲盒一年赚46亿?迪士尼乐园收入是票房的17倍?本期节目,我们将用数据、案例和法律史,拆解“IP如何从文化符号变成印钞机”。 本期节目: 本期关键词:IP资产化 | 长尾效应 | 米老鼠法案 00:05 哪吒2真的很精彩 01:15 哪吒2的IP周边收入收入破10亿,比哪吒1高10倍? 03:30 IP是怎么产生的? 05:25 米老鼠法案推动了IP资产化的运作 07:00 2015年,中国IP元年开始! 14:15 内容是产生IP最重要的基础 16:30 IP陷入变现难的问题 19:00 迪士尼本质是一个IP公司,不是一个影视公司 26:10 迪士尼靠IP一年可以赚多少钱? 30:45 日本IP授权到底有多难拿? 36:00 东半球最强法务部:任天堂 46:00 宝可梦卡牌带动国内卡牌游戏市场 49:00 孩之宝的IP联名:大富翁x麦当劳案例 58:00 中国IP头部公司:奥飞娱乐 62:00 泡泡玛特的IP变现 65:00 长期的运营是IP变现是否能有长尾效应的关键 70:00 IP运营,我们差距到底有多大? 82:00 我们缺少的不是IP,而是系统化的IP运营能力 88:00 哪吒2的爆火背后,带动我们国内的IP发展 91:00 英国发布国家软实力排名,中国位列第二 95:00 当消费进入Next Level,IP是否有足够匹配Next Level的能力很重要 96:59 中国在应用方面,一定是世界第一! 97:24 下期预告:日本公司的“死亡笔记” 主播:黄小明 | Berkeley 小红书:Dozy咖啡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请记得订阅频道。同时别忘记了在小宇宙App内给我们留言、点赞,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们! 也可以搜索微信:BerkeleyZh 添加我们微信进行交流哦~ 下期节目预告:《那些日本著名公司的“死亡笔记”》
本期主题: 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价格、场景、伦理三重门槛挡路;两位一线创业者拆解真人真钱真需求,告诉你机器人租赁、二开、情绪价值谁先赚到第一桶金。 00:00 开场 & 嘉宾介绍 01:56 人形机器人 vs 轮式/机械臂:场景适配真相 05:09 双腿平衡技术突破与电机革命 06:07 电池续航:拖缆现状与新能源临界点 07:39 家用市场冰点?叠衣服、巡检、娱乐表演谁先落地 10:53 6S店模式解析 25:36:二次开发与情绪价值新赛道 32:10 供应链分化与品牌未来格局 42:59 伦理与合规:刀具场景、数据隐私、责任归属 67:33 结尾 & 下次预告 本期金句: - 人形不是妥协,而是自然进化的最优解。 - 机器人先赚流量钱,再赚劳动力钱。 - 40 万售价下,情趣赛道都被价格劝退。 - 家用机器人更像“大型手机”,核心在装应用。 - 低端劳动力 5 年内被肉眼可见地替代。 嘉宾介绍 - 刘星延 Edison:杭州星势力人工智能创始人,落地全国首家机器人 6S 集合店。 - 张良:托维科技机器人大脑负责人,深耕 NLP 与场景化应用。 主播:黄小明 | Berkeley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请记得订阅频道。同时别忘记了在小宇宙App内给我们留言、点赞,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们! 也可以搜索微信:BerkeleyZh /Edward-8823添加我们微信进行交流哦
本期主题: 当 PR 翻车成为“标配”——从始祖鸟 5500 米烟花秀大翻车,聊聊品牌升级为什么总踩雷 —— 时间轴 —— 00:00 – 02:30 开场 PR 翻车月“梅开二度”:西贝预制餐风波刚降温,始祖鸟又炸上热搜 02:30 – 10:00 - 5500 米喜马拉雅烟花秀 × 蔡国强:视觉炸裂→ 4 小时后硬核登山 KOL 集体声讨 - “背刺”核心用户:生态脆弱区+明火+奢侈品式秀场面,与 Leave No Trace 理念正面冲突 - 公关骚操作: – 中外两套话术 – “可降解火药”“风险最低”科技背书式声明火上浇油 – 5h 后才姗姗来迟的道歉 10:00 – 20:00 深扒:翻车不是偶然 - 安踏收购后路径:专业/老登 → 潮流化/年轻化 → 对标 Moncler 的“户外奢侈品” - 团队整体换血:户外老炮全部高升/平移,新班底=原奢侈品营销人 - 立项逻辑:9 个月前就通过的“高海拔艺术事件”,预算、传播、朋友圈点火器炫耀→ 内部庆功宴 - 捷豹抽象宣传片类比:品牌基因与用户认知错位,老钱 vs 抽象艺术 20:00 – 30:00 用户视角 - 中产“身份符号”突然卖艺术?—— 买单逻辑被撕裂 - 涨价-平替链:始祖鸟↑ → Mont-bell 被买爆 - 互联网情绪放大器:-5 分事件→ -100 分舆情;蔡国强过往被“挖坟” 30:00 – 40:00 行业显微镜 - 安踏系并购矩阵复盘:FILA(时尚运动→高端)、DESCENTE、Salomon 成功范式 - “活得太顺”陷阱:高增速让团队默认“我做啥都对”,战术级风险被战略野心淹没 - 社交媒体时代的“啄木鸟行动”:全民 KOL + 共情→ 任何缝都会被啄成骨折 40:00 – 50:00 运营内功 - 交接黑洞:20 人团队整体换血,没有“hand-over book”→ 用户画像、红线清单全部断档 - 数据富矿≠被使用:阿里内部标签打开率仅 15%,再高精数据也救不了“拍脑袋” - 初心公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涨价可以,别涨“价值观” 50:00 – 52:00 收尾 - 下周会不会有新翻车?祝品牌们“国庆节少放烟花,多放人心” - 本期彩蛋:网友阴间梗——“建议始祖鸟 × 西贝联合公关:炸厨房=烟火气” —— 关键名词 —— Leave No Trace|Moncler|可降解火药|5500m 烟花秀|蔡国强|hand-over book|啄木鸟行动|Mont-bell 平替|捷豹抽象宣传片 主播:黄小明 | Berkeley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请记得订阅频道。同时别忘记了在小宇宙App内给我们留言、点赞,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们! 也可以搜索微信:BerkeleyZh /Edward-8823添加我们微信进行交流哦
本期内容: 近日,一场由网红企业家罗永浩引发的“预制菜风波”将西贝推向舆论漩涡。老罗一句“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的批评,竟演变成10万元证据征集令和西贝万人员工大会的对峙局面。同时在“西贝”进入大众视野之后,品牌公关每一次都“做错了”。真的在过程中没有任何“翻盘”的机会?华与华的参战到光速滑铲道歉到底是为何? [00:00-03:00] - 开场介绍:节目紧急录制背景,蹭热度 or 深度分析? - 主播立场声明:不站队,仅从消费者与行业观察者角度讨论 [03:00-08:00] - 事件回顾:罗永浩吐槽西贝,西贝老板贾国龙回应“我们不是预制菜” - 公关应对对比:西贝回应 vs 钟薛高“雪糕不化”事件,惊人相似 [08:00-15:00] - 公关角度分析: - 48小时回应原则 - 高管个人IP与企业品牌强绑定的风险 - 西贝“开放后厨”策略为何翻车 - 缺乏统一标准与门店培训,导致媒体曝光更多问题 [15:00-22:00] - 消费者心理与预期管理: - 消费者不是来被教育的 - 预制菜 vs 预加工:企业术语与消费者认知的错位 - 价格与体验的“配得感”问题 - 西贝定价高但体验不匹配,引发“谁还在吃”的质疑 [22:00-30:00] - 连锁餐饮的标准化困境: - 中央厨房与预处理是规模化必经之路 - 标准化与“现做”体验之间的矛盾 - 对比案例:南京大排档、桂满陇、客单价低但体验稳定 [30:00-38:00] - 舆情反转的可能性: - 西贝曾有机会借“罗永浩套餐”逆风翻盘 - 若采用“现做+道歉+直播”组合策略,或能转危为机 - 企业错失流量红利,反应快但内容失焦 [38:00-45:00] - “顾客虐我千百遍”言论分析: - 企业立场与消费者立场的错位 - 道歉姿态不被买账,缺乏真诚反思 - 比喻:谈恋爱式的公关失败 [45:00-52:00] - 华与华插嘴事件: - 营销公司“滑跪”道歉,反向蹭热度 - 乙方与甲方的能力错位,完美受害者理论 - 营销公司与品牌之间的责任边界 [52:00-58:00] - 行业反思: - 企业家做个人IP的风险 - 消费者成长速度远超企业应变能力 - 企业应“抄作业”:学习小米等品牌的公关与营销策略 [58:00-结尾] - 总结: - 西贝事件不是孤例,反映的是传统企业在新时代传播环境下的“水土不服” - 呼吁企业谨言慎行,尊重消费者,建立真实、稳定的品牌沟通机制 - 小米新品发布前的“数字跳跃”营销伏笔,拭目以待是否为又一公关案例 主播:黄小明 | Berkeley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请记得订阅频道。同时别忘记了在小宇宙App内给我们留言、点赞,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们! 也可以搜索微信:BerkeleyZh /Edward-8823添加我们微信进行交流哦
本期节目: 冰淇淋战场从不缺少故事:钟薛高以“国货之光”的姿态登顶又极速谢幕,哈根达斯用数十年坚守高端定位成为“符号型消费”,却又开始“变卖”大中华业务。而新晋者“野人先生”却以反传统的思路闯入赛道——它凭什么敢用“现做冰淇淋”概念挑战行业规则?是噱头还是真需求? 本期我们撕开营销包装,聊聊品牌的冰淇淋赛道的那些事:为什么有的网红瞬间陨落,有的却能穿越周期?当消费回归理性,产品究竟该拼什么?欢迎收听这场关于冰淇淋的商业反思与冷热交锋。 00:31 节目正式开始,“野人先生”凭什么杀疯了? 05:18 “钟薛高”为什么最终会“死”那么惨? 14:36 加盟模式的优化?还是一场“虚假的”狂欢? 20:13 初代品牌“爱茜茜里”最终溃败是为什么? 24:32 用户从哪里来?到底抢了谁的“蛋糕”? 26:42 浅聊“哈根达斯”的变革? 30:08 “野人先生”的胜利,真的只是“营销”的功劳么? 37:27 “高端消费品”运营逻辑是什么? 38:19 冰淇淋是否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赛道? 41:27 “野人先生”未来还能做什么? 43:30 Ending 主播:黄小明 | Berkeley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请记得订阅频道。同时别忘记了在小宇宙App内给我们留言、点赞,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们! 也可以搜索微信:BerkeleyZh /Edward-8823添加我们微信进行交流哦
本期节目: 深夜刷着购物App,一件“非必需品”悄悄溜进了购物车;路过橱窗,那件“刚好打折”的衣服仿佛在向你招手;明明只是想买支牙膏,结账时却发现购物篮里多了零食、杂志和那个“限时优惠”的小玩意... 我们似乎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刻:理智告诉自己“不需要”、“不该买”,但手指还是不受控制地点了“支付”,内心交织着短暂的兴奋与随之而来的、或多或少的懊悔。 为什么“买买买”的冲动如此难以抗拒?是我们的意志力太薄弱了吗?还是商家布下了天罗地网?这期节目,我们将深入探究冲动消费行为背后那些看不见的心理推手。 这绝不仅仅是“贪便宜”那么简单。从神经科学实验室到精明的市场营销策略,从进化塑造的即时满足偏好,到社交媒体时代被放大的焦虑与渴望... “忍不住想买”的根源,深深植根于我们的大脑机制、情感需求和社会环境之中。商家们早已不是简单地卖产品,他们是在巧妙地“设计”体验、触发情绪、甚至利用我们认知上的“漏洞”。 本期节目: 00:19 浅聊“星巴克”在海外为啥依旧“有竞争力” 04:45 “种草”被社交媒体做到“无孔不入”? 08:40 从“功能”需求转向“社交需求”,消费主义陷阱就开始了? 12:20 “Labubu”告诉我们,国潮也能让老外买买买! 16:51 “戴森”凭什么可以高溢价? 20:04 天道好轮回,社交媒体“放过谁”? 24:36 用“心理学”来简单剖析消费者行为 28:51 社交媒体对于每个消费者的影响,改变了所有“Marketing”的策略! 35:53 在TVC时代,不得不提“华与华”! 39:00 煞笔的共识也是共识,美国大选就是咯! 44:19 “拼多多”完成了淘宝和京东都想做但没做成的事情? 48:42 Ending 主播:黄小明 | Berkeley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请记得订阅频道。同时别忘记了在小宇宙App内给我们留言、点赞,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们! 也可以搜索微信:BerkeleyZh /Edward-8823添加我们微信进行交流哦
本期播客: 曾几何时,“主理人”还是个闪着金光的词儿,仿佛自带米其林星光和独立设计工作室的仙气。它暗示着品味、专业、独当一面的掌控力,是某个小众圈层的精神领袖。 但如今? 推开门,咖啡馆里冲你微笑的是“咖啡主理人”;朋友圈卖手作的,是“生活方式主理人”;连小区楼下刚盘了个10平米铺子、主要业务是贴手机膜的哥们,名片上都赫然印着“科技美学主理人”。一夜之间,“主理人”如同雨后春笋(或者说,更像是某种具有传染性的头衔病毒),占领了城市的每个毛细血管。 这期节目,我们不吐不快! 我们想问问:当“主理人”的头衔比街边的传单还容易获得,它到底还“主”什么?“理”什么?是精心打造的品牌灵魂?还是仅仅给“个体户”或“小老板”套上了一层听起来更“高级”、更“不想打工”的遮羞布? 我们将无情拆解“主理人”泡沫下的众生相:从那些真正有料的行业标杆,到那些只想用头衔装点门面、实则空洞无物的“人形招牌”;从资本包装的精致故事,到普通人努力给自己贴上的“精神胜利”标签。为什么这个词会如此泛滥?它满足了怎样的时代情绪和身份焦虑?而我们,又在不知不觉中为这场“头衔通胀”贡献了多少流量和掌声? 准备好你的吐槽能量,点击收听!一起扒开“主理人”这袭华丽的袍子,看看底下到底爬着什么。 本期节目: 00:17 主理人到底是做什么的? 06:26 “主理人”三个字为啥现在不受待见 14:20 精品店不如连锁店? 17:49 把客户当人很难么? 21:22 “个体户”到“主理人” 24:23 我又不在斗罗大陆, 我要“魂环”干嘛? 28:46 “主理人”是最后的遮羞布? 31:48 个人IP的打造远比Title重要 36:55 强烈建议“主理人”不如直接叫“公司实控人” 39:30 现在更多的主理人像在给客户做服从性测试 48:43 “卖给上海人”到底凭什么呀 51:22 其实各种吐槽主理人,还是信息茧房 54:48 Ending 主播:黄小明 | Berkeley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请记得订阅频道。同时别忘记了在小宇宙App内给我们留言、点赞,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们! 也可以搜索微信:BerkeleyZh /Edward-8823添加我们微信进行交流哦
本期播客: 这个夏天,外卖平台的补贴大战让消费者实现“奶茶自由”——蜜雪冰城的茉莉奶绿低至几元一杯,有人一天狂炫6杯喝到胰岛素抗议,冰箱塞满的订单甚至催生“后悔没买超大冰柜”的调侃。但狂欢背后,一个身影满眼绝望:星巴克。 当9块9的咖啡席卷市场,坚持高端的星巴克陷入“降价即自杀,不降即等死”的两难:参与补贴?品牌格调崩塌,租金减免特权不保;冷眼旁观?消费者的胃已被低价饮品填满,连冰箱都没空间留给40元的星冰乐。更残酷的是,年轻人直言它的空间“太商务、没打卡欲”,而Z世代的新宠已是街角小众咖啡馆和“第三空间升级版”的蔦屋书店。 本期聊天局,我们拆解这场魔幻商战:为何满城外卖券,唯独星巴克泪流干?它悄悄研究“卖身撤退”,是狼狈还是最后的体面? 本期节目: 00:30 外卖大战,结果星巴克泪流满面? 04:15 星巴克真的不行了吗? 08:44 星巴克的行业地位依旧扎实! 14:25 大家为什么觉得星巴克“快不行了?” 16:18 咖啡自媒体最早的流量密码:骂星巴克难喝 21:32 星巴克是最早玩会员体系的,为啥“半途而废” 28:31 洋品牌的本土化及消费者怯魅 32:37 为什么咖啡赛道依旧被资本认可? 35:07 国内的运营手段,遥遥领先洋品牌 37:30 星巴克面临的困境 41:18 “联名”那么好用,为什么看不到星巴克? 45:35 Berkeley“暴论”时刻 47:52 黄小明口嗨星巴克该如何运营 52:42 Ending 主播:黄小明 | Berkeley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请记得订阅频道。同时别忘记了在小宇宙App内给我们留言、点赞,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们! 也可以搜索微信:BerkeleyZh /Edward-8823添加我们微信进行交流哦
本期播客: 2025年夏季的外卖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补贴大战,这场由美团、饿了么和京东主导的市场争夺战,已演变为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规模的即时零售价格战。数据显示,7月5日美团单日订单量突破1.2亿单,较去年峰值增长33%,其中非餐饮订单占比达13%,反映出平台从餐饮向全品类渗透的战略成效。这场"史诗级"撒券活动导致产业链各环节承压:部分奶茶店出现三米长的订单小票,骑手单日收入虽突破千元。 美团通过"0元奶茶+满减券"组合拳维持55%市场份额;饿了么则依托淘宝8.7亿年度活跃买家推动跨场景导流,其与淘宝闪购联合订单量达8000万/日;京东以低价策略吸引价格敏感用户,但配送网络仅覆盖一二线城市。 本期我们将从外卖大战分析背后的逻辑: * 外卖平台补贴背后是转型还是升级? * 电商“外卖化”还是外卖“电商化”? * 即时零售真的是一个新阵地? 本期节目: 本期关键词: 外卖大战|品牌升级|用户认知 00:30 外卖怎么又开始“大战”了? 01:00 从“外卖”到“即时零售”是否改变了消费逻辑? 07:20 上美团“买菜”,上淘宝点“外卖”? 12:35 花大价钱,重塑用户“心智”。 18:30 腾讯永远是最大的流量入口? 23:10 归根到底,背后还是“阿里”大战“腾讯”? 26:13 单纯“补贴”是不够的,如何用好平台“组合拳”? 32:18 最后都是“腾讯”的影子 37:00 这场大战,为何“抖音”没参加? 44:40 这次“外卖大战”可能让阿里变得更好? 46:35 归根揭底,还是“用户运营”和“私域搭建” 50:00 同样的基建水平,为何京东整合做的比阿里好? 53:40 整合平台资源,让用户使用更加丝滑很重要。 63:00 Ending 主播:黄小明 | Berkeley 小红书:Dozy咖啡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请记得订阅频道。同时别忘记了在小宇宙App内给我们留言、点赞,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们! 也可以搜索微信:BerkeleyZh /Edward-8823添加我们微信进行交流哦
本期节目没有show note 所有内容都值得你细细听一下 祝所有高考学子前程似锦 也祝在收听我们节目的听众及粉丝 万事顺利!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