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标题可能会以为又是一期聊美食的节目吧。这期我们回忆了一把童年弄堂生活的各种小细节,包括了吃、喝、拉、撒、睡等。纪念我们不想回去,也再也回不去了的老城厢。
第四十二期,从上海市民最为熟悉的报纸--《新民晚报》开始聊起。现在你还看报纸吗?还是只是每天通过手机看看微博微信就能掌握资讯了呢?两位在媒体或泛媒体圈打拼的主播对传统纸媒以及新媒体有什么观点?
第四十一期,从现在已经司空见惯的电商聊起。我们小时候,不要说电商,连网络都没有,但青少年依然有自己追逐的时尚,和这些时尚得以辐射的据点。文庙、西宫、七浦路...相信只要看到这些名字,80后的你就懂了。
第四十期节目,源自于一条在荔枝平台上的听友留言。在我们这个国家近百年历史中,有太多次人民被迫离开家乡的记忆,上海人也不例外;同时,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有越来越多的人主动选择离开上海去他乡发展。但不论你以何种理由身在何处,只要你说上海话,内心怀念着这座城市,我们都祝福你,欢迎你。
第三十九期,聊一聊上海本土传统曲艺——滑稽戏。小时候的滑稽戏是那么有趣生动,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姚、周、杨、绿、笑等一系列滑稽戏大师的相继离世,使得上海滑稽戏显然走入了低谷。当年轻世代甚至连上海话都讲不好了,以后还有谁来继续唱滑稽戏给我们听呢?
第三十八期,聊一聊“錢”。你是如何看待借錢這件事情的,多大數額是可以毫不猶豫就借給朋友的?我們這一代人對金錢的感覺是何時何種情況下形成的?現在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比我們奢侈?
近期,在沪语播客界前辈节目《嗲,上海》的号召下,沪语播客界举行了一次小型聚会和节目合录,主播梵一如代表《上海闲话》节目参与盛会。参与节目的还有《乱话三千》、《谈吵烦》、《侬好沪语》等友台节目。本期节目的话题是:从沪语的现状与未来聊开去!
第三十七期,上海人的自家人——刘翔结婚了!翔飞人的太太究竟是什么来头?刘翔结婚的决定和上海人的婚姻观究竟有何联系呢?
第三十六期,从一则军训时学生与教官互殴的新闻聊起,回忆一下学生时期和学军,学农,学工有关的记忆。
用声音,在一起
第三十四期,聊一下与城市生活密不可分的一个职业:出租车司机。上海的差头(出租车)司机特色明显,他们不太谈论北京的哥热衷的政治和国际大事话题,但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闲聊里依然透露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为网络关系,本期收听效果可能不太好,见谅哈)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