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十四载,作为青年艺术生态的见证者与记录者,2025年,我们将全新建立“100艺术档案馆”,系统收录每位入围艺术家的创作轨迹、思想脉络与艺术实践,同步收集、保存与研究青年艺术家文献,这里将收藏100艺术家们过去的记忆与对未来的畅想。 01:38 简单的用三个关键词来形容我的作品的一个风格。第一个是日常,第二个是基础记忆储存,第三个是微型雕塑 04:55 我可能要一直做艺术这个方向。 07:04 我第一想到的就是莫兰迪和杜尚,我觉得我的创作观念和他们有点像 10:33 可能这也是特别好的这种大艺术家会坚持的一种创作路径,他不会为了追求创追艺术而去创作。 19:42 有的时候我在做作品,我就会想如果以后能证明我存在 年度入围奖艺术家 龙彬 1995生于贵州 2016于西南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2020于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雕塑系获艺术硕士学位 现任职于贵州省美术与雕塑研究院 艺术家自述 我一直着迷于传统微型雕塑,着迷于它独特的观察方式与精湛的雕刻技艺,于是试着对微型雕塑的工艺技法及艺术语言进行当代转换。在我的木雕作品中,是从传统经典的微型雕塑作品出发,从中吸取营养与自己的风格相结合,探索出一种具有自己代表性的创作语言。 我用艺术之笔描绘生活中一些与我有关的事和物,借用微型雕塑的造型语言,用木雕的方式塑造我生活中所遇到的事物,缩小比例雕刻在树枝中,形成雕塑的收藏形式,从此艺术作品成了我储藏记忆的盒子,我把记忆储藏起来,伴随着岁月的流逝一起成长,而不是遗忘。如果说艺术赋予我全新的视角来观察生活、审视日常的话,那么技艺赋予了我独特的方式来记录日常、歌颂生命,我借艺术之名,雕刻时光。
历经十四载,作为青年艺术生态的见证者与记录者,2025年,我们将全新建立“100艺术档案馆”,系统收录每位入围艺术家的创作轨迹、思想脉络与艺术实践,同步收集、保存与研究青年艺术家文献,这里将收藏100艺术家们过去的记忆与对未来的畅想。 02:46 悬浮感的话,就像是平常的创作也好,生活也好,可能因为就是这个毕业季,然后就会有一种像就是春天里面那种柳絮一样。 4:36 有时候会一个人在村子里面游荡,那个村子就很安静,没有人去。无人问津的那种老房子里面就会散落很多那种去世的老人 07:07 对,在杭州这边就是跟朋友一块,大家都对工作到很晚,然后一般晚上比较活跃,就是更会创作一点。 09:43 很隐秘的关联的就是可能是主题或者是惯用的视觉语言上面,我可能就是有一些具体的被异化的,真实的个体出发 17:50 我觉得艺术家简单来说就是提问的人吧 年度入围奖艺术家 孙叶凡 2003生于广东深圳 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现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空间影像研究所在读 目前工作生活于杭州
历经十四载,作为青年艺术生态的见证者与记录者,2025年,我们将全新建立“100艺术档案馆”,系统收录每位入围艺术家的创作轨迹、思想脉络与艺术实践,同步收集、保存与研究青年艺术家文献,这里将收藏100艺术家们过去的记忆与对未来的畅想。 00:35 我会选择是幸福忙碌。还有准备出发,感觉听起来好像一个小蜜蜂。 02:54 我是属于那种爱幻想的小孩,一边画我就一边自言自语 06:52 因为我想这些孩子们跟当年的杀马特处境没有改变,然后他们又是那么的可爱 12:16 那些可能更浪漫,更超现实主义的东西,都是在你创作的时候一刹那,它出现了 17:34 都是说很有想象力,也很有生命力,很激情澎湃 年度入围念都尼亚
栏目介绍:历经十四载,作为青年艺术生态的见证者与记录者,2025年,我们将全新建立“100艺术档案馆”,系统收录每位入围艺术家的创作轨迹、思想脉络与艺术实践,同步收集、保存与研究青年艺术家文献,这里将收藏100艺术家们过去的记忆与对未来的畅想。 内容摘要 04:43 这个其实这样算的话,其实自己挺感兴趣,学一些周易一些四柱八字什么的这些 09:12 其实我的作品是提供了另一个视角去重新重新来看待我们现在的这个环境及我们的生活。 13:43 之前那个元宇宙比较火的时候就做过很多,这个也是从那点上卖过了一些自己的这个宇宙的一些小作品 16:17 他说,我是在一个电影的叙事语言和蒙太奇手法中,通过电影美术去构造了一个构造了一个探索我个人想法的一个空间 青年艺术100年度入围奖:牛元康 2001生于山东泰安 2024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 获学士学位 现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历经十四载,作为青年艺术生态的见证者与记录者,2025年,我们将全新建立“100艺术档案馆”,系统收录每位入围艺术家的创作轨迹、思想脉络与艺术实践,同步收集、保存与研究青年艺术家文献,这里将收藏100艺术家们过去的记忆与对未来的畅想。 内容摘要: 02:18 因为我觉得这个世界上应该不会有人不喜欢美,所以我就很喜欢 03:32 我我得做一些什么东西来可以影响到世界,就我的野心就变得大了很多。 04:51 而我觉得就是那些布料什么的,它是有生命的 12:23 其实我觉得现在的这些数字技术都只是一种表达方式而已 14:48 但是实际上我内核我还是比较喜欢以前那些古典的东西。 19:34 我现在正在做这件事,我已经建模了一个美术馆了,我想怎么把东西塞进去 青年艺术100入围艺术家:黄紫 1995年生于安徽省安庆市 2017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产品设计专业获学士学位 2020毕业于罗切斯特理工学院视觉传达专业获硕士学位 现于北京服装学院中国传统服饰设计创新专业博士研究生在读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历经十四载,作为青年艺术生态的见证者与记录者,2025年,我们将全新建立“100艺术档案馆”,系统收录每位入围艺术家的创作轨迹、思想脉络与艺术实践,同步收集、保存与研究青年艺术家文献,这里将收藏100艺术家们过去的记忆与对未来的畅想。 内容摘要: 02:56 一个关键词,我觉得是重生吧,因为我最近就是2025年之后。有一种就是重新生活的一个感觉吧 05:19 我是在社会科学领域下进行研究的,硕士的时候,主要是关注的是新媒体摄影,就是像是谷歌街景这种新的图像的这种载体 07:04 日本这边可能跟国内不太一样,比起艺术的本身就是综合性大学和美术性美术大学还是不太一样,综合性大学会利用摄影跟社会产生一个什么连接之类的,更加人文科学的一个领域吧 13:07 双胞胎是我自己请的模特,就是这件作品其实是我自己很私人的一个创作灵感,这个是来自于我自己的个人经验吧,因为我自己也是双胞胎。 18:54 转向了一个影像在技术语境下的这个这个变化,一个内到外的一个创作状态,可能比跟其他的艺术家可能不太一样 21:32 我目前的收入主要来自就是学校的助教和美术教育类的一些工作 青年艺术100年度入围奖艺术家 阮叶旻 1996出生于上海市 2019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 获艺术学学士学位 文学学士学位 2022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社会科学研究科 获硕士学位 现于早稻田大学社会科学研究科 地球社会论专攻空间映像研究室博士在读
历经十四载,作为青年艺术生态的见证者与记录者,2025年,我们将全新建立“100艺术档案馆”,系统收录每位入围艺术家的创作轨迹、思想脉络与艺术实践,同步收集、保存与研究青年艺术家文献,这里将收藏100艺术家们过去的记忆与对未来的畅想。 内容摘要: 08:22 我作品中的这个最近几年的两个主要的方向,一个是这个重新反思权力的叙述,还有一个是社会关系的重组,或者叫社会关系的重新发现 11:38 这三年之中,他们或许大多数人会有一种随波逐流,三年之后又把这些东西迅速的遗忘 17:42 那人为什么被分清为369等有高端低端是吧?那么这个事情呢,促使我进行了一些社会性的思考,因为我突然发现我自己的作品就是没有办法去面对这些社会现实 22:02 我的思考呢,是通过的社会性以及话语如何在社会中传播,话语要是图像式的话语,我可以通过装置的这种形式来实现 28:11 我玩音乐是最近开始在弄,然后最近呢,就是有一些在我的这个想法,可能是希望通过这个声音,甚至是音乐性一点的这种实践来实现 37:50 他一看你说你画的是这样的一个题材,他可能就不是太好展览 青年艺术100年度入围奖艺术家:刘冠南 1984年生于黑龙江省大庆市 201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获学士学位 201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获硕士学位 202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 获博士学位 现工作生活于沈阳
历经十四载,作为青年艺术生态的见证者与记录者,2025年,我们将全新建立“100艺术档案馆”,系统收录每位入围艺术家的创作轨迹、思想脉络与艺术实践,同步收集、保存与研究青年艺术家文献,这里将收藏100艺术家们过去的记忆与对未来的畅想。 内容摘要: 00:47 还好吗?指的就是目前的一切都还可以,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活着是指的是我内心对艺术的热情,是始终保持不变的。 03:49 这些空间在我看来就像我们人一样,它是有生命的。 04:30 镜像它不仅是复制我们的这个世界,它其实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一个空间 10:03 我从小就很喜欢画画,基本上在家,不喜欢外面跑的那种 18:41 我是infj绿老头。 18:55 那你目前就是整个工作的状态是一直在工作室里创作吗? 以上是本次访谈的部分摘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收听全文哟~ 青年艺术100年度入围奖艺术家:何梦雨 1993年生人,现居浙江杭州 本科、硕士研究生均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历经十四载,作为青年艺术生态的见证者与记录者,2025年,我们将全新建立“100艺术档案馆”,系统收录每位入围艺术家的创作轨迹、思想脉络与艺术实践,同步收集、保存与研究青年艺术家文献,这里将收藏100艺术家们过去的记忆与对未来的畅想。 内容摘要: 06:47 是的,还能还能养活一下自己,对,我在杭州,目前没有工作室,对对对,就在家里面 12:32 剩下的就是我的综合绘画专业或者叫综合艺术专业。对,然后就是在大二专业分流的时候,我选择去了那个综合绘画工作室 18:18 大家现在在做装置 20:32 我觉得我的作品可能比较偏实验性和学术一点吧,我探讨的内容就是关于去人类中心主义 23:39 有一个是我的毕业设计吧,它里面用到了一个海豚的头骨 以上是内容摘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收听全文哟~ 青年艺术100入围奖艺术家:查未澜 2002年生于浙江嘉兴 2024年毕业于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获学士学位 现冰岛艺术大学 Fine Art准硕士
历经十四载,作为青年艺术生态的见证者与记录者,2025年,我们将全新建立“100艺术档案馆”,系统收录每位入围艺术家的创作轨迹、思想脉络与艺术实践,同步收集、保存与研究青年艺术家文献,这里将收藏100艺术家们过去的记忆与对未来的畅想。 内容摘要: 01:10 包括自己的视力也是有点近视嘛,平时看的世界观,看的这个模式可能跟正常视力不大一样,就是感觉有点像色块糊在一起的。 04:52 我觉得其实油画不是传统概念上那种很厚重的,它也可以很温和,就是像我觉得有点类似于水的那种感觉 10:26 可能是因为我特别喜欢那个狗这个动物吧,画的时候就是。 14:39 我是一个绿老头 20:55 我觉得确实是悲伤很有力量,但是不要歌颂这个悲伤还是自己还是欢乐一点比较好 以上是本次访谈的摘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收听全文哟~ 青年艺术100入围奖艺术家:梅雨璐 2000生于浙江宁波 2024毕业于多摩美术大学油画系 获学士学位 现于多摩美术大学油画系 硕士在读
栏目介绍:历经十四载,作为青年艺术生态的见证者与记录者,2025年,我们将全新建立“100艺术档案馆”,系统收录每位入围艺术家的创作轨迹、思想脉络与艺术实践,同步收集、保存与研究青年艺术家文献,这里将收藏100艺术家们过去的记忆与对未来的畅想。 内容摘要: 01:21 我觉得应该是电流和没网,还有一个过度思考这三个词 03:23 因为我是从小学甚至是幼儿园,我就开始学习画画了 13:22 有时候特别在黄昏的时候,落日会比较吸引我 21:16 目前其实也在不断的寻找新的创作方式 31:33 目前为止有没有收到过一些有意思的评价或者反馈 年度入围奖艺术家:陈宝仪 艺术家自述:本人近年创作以“城市光影”为轴心,在传统宣纸与当代综合材料的碰撞中构建东方美学。从《夜色降临 把光抱紧》体现城市夜晚窗户透出灯光的温暖,到《我与光一起生活》的泼墨泼彩实验,用光隐喻引领人们的归家之路。逐渐形成“以材料显影城市情感光谱”的创作系列。2024以来,《晨》《暮》《昼》《夜》四联画解构城市生物钟——68cm方形画布上,呈现香港四个时间的不同景象,岩彩模拟光的闪烁。《游离》重构重组了城市景观,用“鱼”表现对现代都市人们心理状态的另一种体现与思考。 我聚焦都市人的状态,宣纸基底形成的道路裂痕,水彩的冷暖在拼贴边界交融,岩彩的粗粝颗粒如记忆碎片悬浮,用综合材料构建城市光影,在混乱中显影那些被遗忘的温暖光谱,这些瞬息的光,才是城市的隐性脊柱。
栏目介绍:历经十四载,作为青年艺术生态的见证者与记录者,2025年,我们将全新建立“100艺术档案馆”,系统收录每位入围艺术家的创作轨迹、思想脉络与艺术实践,同步收集、保存与研究青年艺术家文献,这里将收藏100艺术家们过去的记忆与对未来的畅想。 03:19 好,其实我还真没有把自己就特别框定到国画里边。可能我会吸取很多传统的养分 07:20 对南方这种潮湿,狭窄,繁华,年轻,忙碌等印象,然后画有比较具象的 09:34 那你目前在深圳完全是在全职创作的一个状态吗? 10:59 那你平时整个创作的这个工作逻辑大概什么样? 13:40 那你目前有试过一些什么新的这种元素,或者是材料加入到这个国画里面去吗 21:24 对我一直都很关注青年100,感觉很专业,对选的作品都很好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