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 Jiaqi 驻足欧洲与美国的自由插画师,动画师 又是一个加州闲适的午后,云淡风轻,适合录节目。于是我们请来了有点腼腆和小内向的插画师Jiaqi,习惯一身黑白灰的她显得大方平和,但打开她的网站,看到她的作品并了解到她在鹿特丹,伦敦,都灵和洛杉矶的经历后,我能感受到她作品的特别和她这个人的不一般。 历经两个设计工作室illo.tv和buck.tv后,她对自己的作品更自信,也更明确自己适合怎样的工作状态和节奏,于是她再次辞职,决定作一个独立自由插画师,作一个主动选择甲方和项目的梦想家。 对她的好奇让我决定探究下她的心路历程,听听她如何发现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方向,并一步步走出自己的风格。 本期歌单: 霓虹甜心 — 马赛克 你的城市 — 声音玩具 嘉宾个人网站: jiaqiwang.org
本期嘉宾 Luke 胡灵运 Riot角色动画师 友情客串 大梅 Yanimation 熟悉英雄联盟的朋友应该对它140多个英雄如数家珍,不仅这些角色的形象设计令人称赞,他们的动画设计也都是深入人心。如何放技能、如何嘲讽、如何回城,在谈起某个英雄的时候,大家想到的都是他们的动态画面。这背后离不开动画师们的苦心钻研,概念设计师给出了英雄的形象,而动画师赋予他们灵魂。。
介绍: 本期嘉宾: Elimu 《我的造梦之路》中文版译者 UCLA的教授、影评人查尔斯•所罗门说,他和昆汀一样擅长制作独特而富有趣味的电影。而单论动画电影这个维度,他的离开反向证明了日本动画电影的如今的倒退。 而今天,我们就要聊一聊这位已去世十年的大师:今敏。 本期有幸邀请到了 Elimu ,她曾翻译了今敏文集《我的造梦之路》和短篇漫画集《梦的化石》,也采访过 MADHOUSE 前社长丸山正雄,深谙 ACG 文化。 今敏逝世九周年之际,同为今敏小粉丝的我们召开了一期粉丝茶话会,喝茶吃瓜聊今敏,聊了聊 Elimu 的译作,今敏的漫画生涯,并悉数盘点了他最为人知晓而又为数不多的长篇动画。 关于今敏: 今敏(こん さとし Kon Satoshi,1963年10月12日-2010年8月24日)是日本动画导演、动画师、编剧和漫画家,同时也是日本动画从业人员协会会员[。今敏出生于北海道札幌市,自武藏野美术大学造形研究科视觉传达设计系毕业后,先是以漫画家的身份出道。今敏早期主要跟随大友克洋的工作团队,曾因而担任过电影的共同编剧,他也在这个时候接触动画工作。除了和大友克洋有着密切交流外,他在1993年时曾与押井守合作制作《机动警察Patlabor 2 the Movie》。今敏在参与多部动画作品的制作后,决定由其执导动画电影,并交由MADHOUSE负责动画制作,其代表作有《未麻的部屋》、《千年女优》、《东京教父》与《红辣椒》等。
Yo~ 看到这期题目顿时黑人问号的小伙伴们~ 设计8英里是我们异能电台最新推出的一档大型录播类主播大乱(撕)斗(x)节目。 设计8英里 design 8 mile 这个节目的名称也是inspired by美国饶舌巨星EMINEM的自传体电影《8 mile》,跟没看过电影的同学用一个词剧透全片就是:freestyle~ 是的,就是Kris吴天天在节目里问到的那个词:你,有,freestyle,吗? 作为天天貌似其乐融融,一团和气的异能电台的设计师主播们,我们其实私底下经常会爆发出各种观点上的冲突。作为一个有追求,有理想,有毅力的设计师,听到了自己所坚持的观点被质疑和diss,当然是一言不合就用freestyle来battle,致使场面经常陷入尴尬。 所以,在异能电台总部里,常常能看到战火的硝烟和脸红脖子粗的主播们。虽然有时候针对设计观点的“打架斗殴”比较粗俗,但是激情碰撞后出现的火花和思考却也非常精彩。 于是,我们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将我们日常这些私底下针对设计的唇枪舌战以节目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大家听听我们都说了些什么。 正如大家喜闻乐见的hip-hop battle比赛规则一样,每期的设计8英里,我们会选择一个关于设计的话题,来请站在正、反两方的主播们one on one freestyle battle,在固定的时间内说出自己的观点和论据。并由一个一点儿也不公正+随时会干预比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裁判来“主持大局”。 我们本期主题:设计中的“社会派 vs 学院派”谁更厉害? 参加freestyle battle 的选手是超社会的社会Sai和超凶的学院派Lil Coolway。 超厉害裁判:曾老师 喜欢这类吵架节目的小伙伴们欢迎你们加入我们,除了在留言里疯狂的diss我们外,你们还可以给我们提出一些你们喜欢的battle主题!我们期待着你们的加入!One love~ Peace!
每个设计师都离不开关于风格的讨论,所谓的风格,也就是形式。形式追随功能的论调已经过时,谁说形式不是功能的一种呢?尤其是在视觉艺术领域,风格的作用实在太大了。 本期我们就来聊一聊和tv动画、动画电影相关的风格的问题,风格的本质是什么?如何模仿某一种风格?风格这个东西值得追求吗?如何形成自己的风格?经过这些年的设计实践,我们将对这些问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如果我们的论点引起你的强烈不适也没关系,毕竟这只是一期话题讨论,欢迎给我们留言谈谈你们的看法。 下面是这期话题中涉及到的图片内容,边听边看更有趣。
本期节目嘉宾 : 李文熙,Mark谭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两位产品经理,来自微软的李文熙和来自Recruit的Mark谭为我们分享产品经理的工作点滴。 两位都是设计师出身,文熙在江南大学工业设计毕业后留学RCA,之后在东京这个城市的吸引下,加入日本微软,负责 亚洲区输入法相关项目。Mark谭建筑系出身,创业之后加入Recuirt的智能POS机项目。 他们出身设计背景,却不仅仅关注细节,用户需求,盈利模式,成本,产品战略都成了日常脑海里必须思考的内容。同时多方沟通协调也变成了工作中重要的部分。他们在碰撞中学习,在项目里蜕变。两位产品经理以他们的亲身工作经历讲述产品经理的成长旅程。
副标题: 前安踏设计总监KOKO做客异能FM,全程高能! 本期嘉宾: 张俊峰 KOKO ZHANG YO,YO 终于又到了我们时尚时尚最时尚的异能FM X sneaker design系列节目啦!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非常Skrr的Sneaker界的Real Sneaker Legend~(单押x3)来做客异能FM,他就是KOKO 张俊峰。 KOKO的title和他的经历一样丰富,前安踏设计总监,02AM DESIGN INC创始人,Joy & Mario 美国公司CEO,中国最早开始做球鞋设计的Real Sneaker OG。在从业近20年的时间里,KOKO亲自见证了中国球鞋设计行业的起起伏伏,并影响了一批现在闪耀在各个品牌和时尚秀场上的天才设计师。在《李宁最主力设计师》(节目连接)采访大周的那期节目里,Big Joe就提到了自己当年被KOKO带入球鞋设计行业的经过,并将大大的Respect shout-out to KOKO。 节目里我们一起回顾了中国球鞋设计行业近20年的变迁,中国/ 美国球鞋设计的上差异,最近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的“国潮现象”,还有,一些大家很难知道的行业内小 (Hei) 秘 (Li) 密 (Shi) ~ 如果你也是和我一样,从小就热爱球鞋和球鞋文化,那么,这一定是一期你不想错过的节目。Yo,让我们坐在高高的鞋堆上面,听Sneaker界大佬讲那球鞋过去的故事~
不知道是不是当人类真的需要拖着一个地球跑的时候,才会真的意识到这是我们仅有的一颗球,不管破不破。相比日益堪忧的环境问题,真正可怕的是我们对问题的视而不见。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了孩子,我对灾难片的代入感愈发强烈。当一个活生生的孩子站在你面的时候,为将来考虑变得不再是一句空洞的文字,而是发自担心的忧虑。不知道是否是巧合,很多科幻片对于祖先级的高级文明常冠以“设计师”或者“工程师”的名号。但作为众多行业的上游,我想我们的确有责任和能力去做一些改变。即使这些改变并不会立竿见影,但是影响一定会是深远的。 也许地球尚不需要因太阳而流浪,但我们自己的流浪可能已经拉开了序幕。
独树一帜的风格是所有设计师共同的追求,但时代总是显露出它自己的节奏。设计风格的流行像浪潮一样来了又去裹挟着我们,身在其中必须知道自己的位置才能选择是跟随还是逆行。跳出风格本身,追寻它的源流,无论流行是你的敌人还是朋友。本期节目与大家一起讨论流行与设计师的关系,如果了解了推动你我的力量,流行还是流行病,既是个问题,也已经不是个问题。
在之前的节目——“时代在召唤(上)”中,我们通过对一本书(“Reinventing Capitalism in the Age of Big Data”)的解读,跟大家聊了聊:在当今这个时代,大数据是如何影响市场的,这种影响又给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带来了什么变化。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了这本书的下半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会给企业和组织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技术的高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担心自己的职业将被人工智能逐渐替代。即使是设计师这样需要创造力的职业,被取代似乎也是一件或早或晚的事。这些担心到底是杞人忧天,还是未雨绸缪?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准备自己,才能让自己成为这场变革的受益者,而非失败者?我们又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这场变革? 我们坚信,设计师这个职业自出现起,在每个时代都有着相对应的责任:在十九世纪,设计师调节了人和机器生产之间的矛盾;在二十世纪,设计师借助新技术和新材料,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在世纪之交,设计师又帮助人们适应了互联网时代的生活。那么在即将开启的大数据时代,设计师又要面临什么样的责任和机会?这一期的异能电台,各个主播就对以上的几个问题,给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虽未必能够答疑解惑,但我们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帮助你思考。异能电台一直希望传达给听众的,就是“事要知其所以然”。 对于本期节目的话题,如果你有什么好的想法想要跟我们分享,就留言给我们吧!
你一定或多或少听说过 teamLab 这个名字,成立于2011年的 teamLab 是当今炙手可热的新媒体艺术(media art)团队,通过团队创作去探索艺术、科学、技术、设计、以及自然界的交汇点,探索人类与自然,自身与世界的新关系。 近年来,teamLab陆续在上海、东京、台北等城市举办展览,人气颇盛。去年则在东京开设了两座体量颇大的主题公园:台场的 borderland 和 新丰洲的 planet ,试图打造更沉浸式的多媒体交互式体验。异能东京的主播们也去实地探访了一番,由此引发了多感官设计、「网红」艺术的诞生、新媒体艺术的界限、以及艺术的商业化等诸多讨论。 teamLab 官网:https://art.team-lab.cn/
本期嘉宾: 罗灿然 Production I.G. 动画师 提起日本,就必须提到日本动漫了。七龙珠,灌篮高手,死火柯海,钢炼银魂……作为观众的我们乐在其中的时候,或许未曾想过,这些耳熟能详的动漫背后站着的,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 本期异能东京,邀请到了被日本知名动画公司 P 社( Production I.G. ) 选召的动画师罗灿然,曾画过《银魂》、《银河英雄传说》、《强风吹拂》的他,在我们面前展示了真正的力量:从初来日本到动漫专门学校,最后成功进入 P 社,成为近年来为数不多的国人动画师;连续通宵熬夜赶稿,每一张中间帧都力求完美。 但在疲惫生活之外的,还有持续为爱发电的英雄梦想: 毕竟,能在自己热爱的动漫片尾 staff 表里看到自己的名字,就算是最好的回报了吧。 Production I.G ,日本知名动画制作公司,擅长科幻和运动类等题材动画。代表作有《攻壳机动队》、《PSYCHO-PASS 》、《黑子的篮球》、《排球少年》等。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