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从飞跃说起。。。 回力,双星,海鸥,永久,飞鸽。。。这些1930年代成立的国牌,曾经星光熠熠,举国皆知,但后期由于品牌经营不善,在企业体制改革和国际竞争中都陷入销售窘境,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但前些年,飞跃鞋被一个法国人带到了欧洲,在重新包装之后,这双在中国只卖20,30块人民币的运动鞋,在欧美市场卖到了50欧元,成为一个迅速崛起的潮牌。 那么究竟公司在运营品牌时如何为自己提升价值?品牌的活化运营有什么新趋势?商家在宣传自己的产品时如何聪明的选择有文化意味的场合来拔高品牌附加值?最后,有哪些经典联名合作的案例比较成功呢?就让我们在本期节目中为你进行简单的梳理。
作为设计师,改善人们的生活似乎成了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但是“改善”一词却似乎有了越来越多的含义。尤其在如今,设计师为人们心理层面带来的慰藉和愉悦,似乎显得越发重要了。 本期的异能电台,邀请到了心理学在读博士——奇巍,为大家从专业的角度科普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希望能从一个新的视角启发各位,进而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灵感。 本期节目从基础的心理学理论开篇,之后为大家解答常见的心理学名词,以及对一些普遍存在的心理学认知误区进行纠正,比如人们对于“抑郁症”的普遍误解:看起来乐观的人得抑郁症的概率会小很多。其实不然,这种开朗活泼,很可能是一种假象,是害怕生活被逐渐“吞噬”,而做出的一些入世反应。所以当身边的人跟你说,我有抑郁症时,请不要理所当然的认为对方在开玩笑,也不要劝TA“想开些”,不如对TA讲:“没关系,你难过是对的,是应该的,不如我们出去散散步吧。” 在节目的最后,嘉宾还对主播进行了现场的心理咨询模拟,用实战来演示:作为一个提问者,如何一步步帮“病患”认清自己,进而帮助“病患”调整心态,重塑生活的信心。这部分其实很值得各位设计师听众们多多留意,细心地听众可能会发现:心理学家的提问,似乎跟设计师调研过程中用到的“Laddering Questions”(往期调研类专题有所涉及,忘记的同学自觉去找来听吧)技巧有相通之处。 最后,希望大家身心健康,有事没事儿多去找心理咨询师聊聊。
用声音,在一起
正值国庆长假,想必大家也都旅游的旅游,探亲的探亲。不管是远行还是回归,聚会怕是免不了的。“回头一块儿聚聚”是一种怀旧的立体表达还是钢筋丛林中的社交需要呢?那么今天我们就谈论下当我们在聚会时,我们究竟是在聚什么。
大家好,我是Monkey Rider,一直以来,我都是以一个半调子工业设计师的身份觊觎着娱乐设计师的工作。按照自己的秉性,我是无论如何也不想成为一个“三心二意”的人,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与阅历的增加,我对画小人儿的热情却始终有增无减,于是每天依然受着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煎熬,深夜辗转反侧之际总是无法忘怀童年时随意撕一片纸抄起一支铅笔就肆意挥霍想象力的畅快淋漓。 既然这么喜欢,那么不如边学边总结,这个关于角色设计的系列节目是我对怎么画好小人儿的一些心得体会。在这里非常感谢这期的嘉宾、也是我的好友大梅阿怪,她总是耐心解答我乱七八糟的各种问题,也总能带给我出其不意的灵感与启发。 同时也希望喜欢这类话题的专业与非专业人士多多和我们交流,不管你们认为我讲的内容多么陈词滥调、或者多么丰富新颖,我都会一直坚持下去。
子曰:湿货多了,沉淀下来的就成了干货。 批评与自我批评,也算是 for the sake of argument 吧。但这期没有答案,只有提问。 我有时候也不禁想,如果听众们能把留言栏当做知乎答题,该有多好呢?
本期嘉宾: 平安好医生 UED 总监 KK 从业四年的用研“新人” 沙拉 身为设计师、用研、贝斯手、西餐厨子的 KK,在本期节目里,仔细回顾了自己“漫长”的工业设计、用户研究、设计管理生涯,也许能给用研的职业规划一些参考(也许并不能)。 本期节目长达 115 分钟,以下是内容预览: 00:02 小学四年级的第一次人生抉择 00:04 第三志愿:江南大学工业设计系 00:08 带着问题去读研 00:17 加入华硕,开始用研生涯 00:18 在学校和公司做设计研究有什么不同 00:21 为什么离开华硕 00:32 换公司一定要去总部 00:35 开启了做一个死一个的阶段 00:42 从 C 端产品到 B 端产品 00:45 用研的核心职责是什么 00:47 独家秘笈:柯南式的用研 01:00 在公司里怎么推动项目 01:05 为什么离开腾讯 01:10 去外滩做 waiter 与做用户画像 01:13 如何理性看待拼多多 01:15 没有管理经验怎么做管理岗位 01:24 找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01:28 做管理之后,进步就停止了吗 01:32 具体讲总监和经理的区别 01:37 设计师的绩效怎么打 01:45 做 UED 总监最爽的点是 01:50 之后的方向是什么 --------------------------------- 本期主播:洋葱
设计师受到的教育根植于我们的思维方式之中,使得我们在比大众能够看得到更多的同时,也容易忽略掉那些看不到的人们。在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我们的任务不仅是生产美,更是要帮助用户发现美。其实保持品位,跟降低接受的门槛、使得更多的受众能够欣赏我们的设计从来都不矛盾。
“不懂生活的厨子不是好设计师。”我们也许具备了发现美的眼睛,但不一定有品尝美食的敏感味觉。做一个具有设计眼光的吃货,可以让你更有精神地投入繁忙的工作。 本期魔女奇妙夜的话题,没错,就是吃吃吃!肩负设计师光荣使命的吃货们,岂能只是肤浅的大快朵颐,我们还要了解每一道地域性料理背后的生动故事。这里有来自阿拉斯加寒脊之海的鲜味,也有和风沐雪沁人心脾的日料清香,有炙热爽口百尝不腻的川渝辣味,也有英伦三岛迷之神秘的黑暗界料理。作为吃货的我们,虽然不能如食戟之灵般爆衣品尝,但领略些料理背后的文化故事却未尝不可。
作为球鞋界young OG,李宁目前最主力的设计师,负责巴黎、纽约时装周,韦德系列设计
本期嘉宾: 烧麦(独立动态设计师) Leo(动效设计师,现 BBDO Visual Engineer) Patrick(Frog Design 视觉设计师) 烧麦(Somei)是来自上海的独立动态设计师,作为中国最有代表性的 C4D Power User 之一被广大视频设计师视为学习的偶像。他为 OPPO 制作了 R7、R9 及之后的系列和刚发布不久的 Find X 的外观概念片。与小米、一加、魅族、华为等国内一线厂牌合作。 他的作品被收录在顶级数字媒体杂志 stash.tv,多部登上 Motionographer, Wine After Coffee, Stash Media 等业内顶尖媒体,并入选 Cinema 4D 官方收录的Feature Project。 本期节目,烧麦和我们畅聊了他的成长历程:大学期间工科的专业背景,在当时并没有动态设计这个行业的情况下开始做动态视频广告,之后接踵而至的手机商业概念片这些背后的故事与细节;与我们分享了作为一个自由职业者面临的问题,优势与劣势。这些都会给初学者和设计师很多启发。 除了工作,烧麦还与我们聊了生活哲学,身为一个90后,已经是娃爸了噢。喜欢烧麦喜欢动态设计的朋友们来收听这期吧! --------------------------------------------------------------------- 感谢 INNOSPACE+ 为异能上海提供本期节目录制场地。INNOSPACE+ 是一个全要素、一站式创业社区,满足创业者办公、成长、交流、生活等全方位的需求。INNOSPACE+ 构建起国内创业要素最丰富、功能最完善并且充满活力的创业生态系统,不仅为创业者提供一流的空间,更重要的是提供最佳的创业服务和资源,助力优秀创业者更快地实现创业梦想。 --------------------------------------------------------------------- Poster:花花 文:晶晶 剪辑:郑芃 本期主播:郑芃,晶晶,Olive,浦浦,大树
最近有部片子红遍了美国,且在各种传统和社交媒体上都在一直被讨论着,那就是“Crazy Rich Asians”. 这部各角色悉数由亚裔演员出演,典型好莱坞风格的电影为何备受推崇?本期的异能电台,邀请了在UCLA(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做访问学者的电影人——姚睿副教授,来跟大家深入解读这部电影究竟何德何能受到如此多的关注。并以此为契机,给大家深入讲解了美国电影行业的先进性以及弊端,同时也分享了作为一个中国资深电影人的一些思考和困扰。 姚睿作为一名职业编剧,和电影研究者,着实解开了几位主播内心已存多年的关于电影方面的疑惑,使众主播们终于得了这么个机会,可以一窥电影的门道。当然,既然是娱乐圈,访谈也自是少不了些许的八卦穿插其中,在此就不再剧透了,各位听众赶紧去听节目吧! 话说如果听众有任何的疑问,就请在我们的各个平台上留言给我们。如果疑问够多,够有趣,我们就再请姚老师给我们上堂电影课。各位也不妨多多赞助我们,让我们也能请得起姚老师给我们写个剧本,再联系一下家卫或者艺谋抽个空指导一下各个主播,我们也可以本色出演一下第一季的“异能大电影”!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