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之旅 | 异能电台Vol.72

异能FM X 全球设计故事

十月底的时候,应迪拜设计周的邀请,我(Binbin)和来自30个国家,51所设计院校的100多名设计师一起,参加了为期一周的Global Grad Show(全球设计学院毕业展)。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发展水平影响了人们的思考方式和看待世界的角度,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们,通过自己的作品,将这种抽象的意识形态用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呈现在你面前时,你就能够深刻感觉到设计的魅力所在了。 在参展之余,探索迪拜自然是此行的另一主线任务。不知道你眼中的迪拜是什么样子的?迪拜塔,帆船酒店,棕榈岛,世界岛以及正在建设中的迪拜之眼,都似乎是在对这世界大喊:我们家后院的沙漠里不是沙子,其实那都是金子(同样后院都是沙漠,怎么洛杉矶看起来就这么......接地气)。相信我,你对这座城市的所有想象都不为过。这里有不输拉斯维加斯的纸醉金迷,也有不逊于新加坡的城市规划,还有几乎可以媲美纽约的城市森林。所有这些可能会让你觉得这无非又是一个“大城市”而已,其实不然,穆斯林的传统和西方世界的自由开放在这里发生了不可思议的融合:你既可以看到身着“波卡”的穆斯林女性在阿拉伯湾戏水,也可以看到在城市公园里的欧洲女生身着背心短裤在做露天瑜伽。在阿联酋的首都,阿布扎比,你还会看到世界上唯一的法拉利主题公园和世界上最奢华的扎伊德清真寺。这两种极端社会形态的融合所带来的震撼,在所有其他的地方我都没有遇到过。这座城市也似乎回答了一个一直困惑着我的问题:如何在全球化和本土文化之中寻求一种平衡与和谐?迪拜可能并不是一个标准答案,但是总归他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 结合本期节目,本周四异能电台微信群内讨论的三个问题: 1. 你认为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对设计这个产业来讲,是机会还是灾难?为什么? 2. 你知道哪些能够体现出设计师自己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好设计?TA是怎么做到的? ​3. 作为一个设计师,你在旅行的过程中看到的东西跟普通人有什么不一样? --------------------------------------------------------------------- 很多朋友问怎么进入神秘的“异能微信群”,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导航栏处点击“加入我们”后点击“加微信群”,点开推送,填写进群问卷后,我们神秘的异能君会联系你的。 Poster:Sai 文:Binbin 本期主播:Sai,Oba,Binbin,Monkey Rider

58分钟
35
8年前

生活杂志【东亚杂志的萌芽】| 异能电台 x 有渡学舍第一季Vol.3

异能FM X 全球设计故事

本期的马老师颇有矮大紧的风范,杂志这个话题引子一开,所闻所见倾囊而出,说着要讲杂志,却还捎带了元朝和日本的战争,日本阶级划分,甚至颇费口舌的阐述了“间”作为一个多重涵义的度量衡在关东和关西地区的不同。本期也是为接下来几期节目开门见山式的侃杂志做的最后一期文化历史铺垫,由此让我们先揭开东亚生活杂志的序幕。 杂志一如“杂志”。只言片语实不便总结,索性偷个懒摘抄一段论文来作为本次节目的文案: “杂志”一词最早出现并用作出版物名称的情况可追溯到唐代文献。在中国历史文化的演变中,它衍生出三个不同的语义。随着中国近代报刊的兴起,中国引进西方杂志(magazine)的概念,借用古汉语“杂志”创造出“期刊”概念的本族新词,而非“日源新语”,并开始以“杂志”来命名近代报刊。但后来却有段时期不用,而在日本发扬光大。甲午战败之后,日本将“杂志”新语返传中国,在中华大地再次落地开花。随着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发展,它逐渐成为中国新闻出版著作的专业术语。它的演变过程上演了一幅中西文化观点对接、中日文化互动的真实图景。 ——邓绍根,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 “杂志”一词在中国的源流演变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ord "Magazine" in China ---------------------------------------------------------------------- 马嶒(céng) 生于中国青岛,长于海边,经历过80后该经历过的一切。在绘画、摄影、广告以及平面设计等诸多行业有过专业经历。从其大学开始,开始探索城市和地域文化,其中对日本艺文有更多关注。 马老师在异能电台开设的个人音频栏目: “有渡学舍” 如字面上看到的四个字都不难理解。稍作强调的是,渡是三点水的渡,舍是屋舍的舍。“有渡学舍”是异能电台的一档新节目,并且有别于以往的访谈类节目,这是一个近似于讲座类的节目,更侧重于文艺知识的分享,且节目的话题选择较广泛。有渡学舍节目计划按季上线,每季节目围绕一个话题,多角度深入的探讨。 “有渡学舍”音频节目和马老师个人摄影随笔在每周三交替推送,谢谢收听和阅读。 ---------------------------------------------------------------------- 想要收听马老师在异能电台主节目的音频,请在“异能FM”微信订阅号发送关键字:马老师 欢迎大家加入“有渡学舍”微信群,马老师就在群里。 搜索微信号:yinengshenhe,添加异能君为好友,异能君会加你进群。 ---------------------------------------------------------------------- 文:曾老师 插画师:Qintong Li(Echo) 本期主播:马老师,Oba,Jean

30分钟
6
8年前

自我品牌建立 | 异能电台Vol.71

异能FM X 全球设计故事

我是谁?这可以是一个哲学问题,但也可以是一个设计问题。无论喜欢与否,我们都存在于一个与他者共存的世界,这就意味着他人的心中也存在着一个“我”。这个“我”可能跟真实的自己相差甚远,但却可能影响你在社会中的⽅方⾯面。还好这个“我”的样子似乎是可以被设计的,从我们的一件衣服,到一条朋友圈,我们在他者眼底做的每一件事都可以成为self branding——或者说自我包装——的一部分。通过有意识的控制和取舍,我们试图在他者眼中建立一个更好的形象。 但“我”毕竟不是一件商品,控制的过程总是伴随着问题:我还是真实的”我“吗?还是已经被“他者”所奴役?原本对形象的追求,是否反过来模糊了自己本来的面目,干扰了清醒的判断?而这些,都值得我们去追问与反思。 --------------------------------------------------------------------- 结合本期节目,异能电台微信群讨论三个问题关键字提示: 1. 目的 2. 是否 3. 形象 --------------------------------------------------------------------- 很多朋友问怎么进入神秘的“异能微信群”,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导航栏处点击“加入我们”后点击“加微信群”,点开推送,填写进群问卷后,我们神秘的异能君会联系你的。 Poster:Monkey Rider 文:厂长 本期主播:Sai,Oba,Jean,Monkey Rider,厂长

61分钟
37
8年前

生活杂志【早期印刷媒介】| 异能电台 x 有渡学舍第一季Vol.2

异能FM X 全球设计故事

笔,bǐ 会意。从竹,从聿。 写字、画图的工具。 笔画数:10; 部首:毛; 笔顺编号:3143143115 墨,mò 会意兼形声。从土,从黑,黑亦声。 书画所用的黑色颜料,用松烟等原料制成。 笔画数:15; 部首:土; 笔顺编号:254312114444121 砚,yàn 形声。从石,见声。 写毛笔字磨墨用的文具,多数用石做成。 笔画数:9; 部首:石; 笔顺编号:132512535 文房四宝从今天的角度来看,都是生产力工具。记录这件事在印刷之前只能由书写完成。唯独中国,将书写变成了艺术。 古人将书房称斋,透着一股僧侣般的清静。研墨,铺纸,准备工作如仪式一般,令人戒骄戒躁,心平气和。软笔写字慢,便需言简意赅;研墨费时费力,自然惜墨如金;欲速则不达,更是提笔才知。读书的修身养性,大半都在这些里了。 ---------------------------------------------------------------------- 访谈预告!!! 本周日(11月20日)下午2:00 - 3:00 在“有渡学舍微信群”内,马老师将给大家带来一场分享会,关于10月份在日本和台湾旅行的所见所闻。 欢迎大家届时参与,并邀请周围的朋友一起来看马老师的分享。 如何进群: 搜索微信号:yinengshenhe,添加“异能君”为好友,异能君会加你进群。 ---------------------------------------------------------------------- 马嶒(céng) 生于中国青岛,长于海边,经历过80后该经历过的一切。在绘画、摄影、广告以及平面设计等诸多行业有过专业经历。从其大学开始,开始探索城市和地域文化,其中对日本艺文有更多关注。 马老师在异能电台将开设个人音频栏目: “有渡学舍” 如字面上看到的四个字都不难理解。稍作强调的是,渡是三点水的渡,舍是屋舍的舍。“有渡学舍”是异能电台的一档新节目,并且有别于以往的访谈类节目,这是一个近似于讲座类的节目,更侧重于文艺知识的分享,且节目的话题选择较广泛。有渡学舍节目计划按季上线,每季节目围绕一个话题,多角度深入的探讨。 今后“有渡学舍”音频节目将和马老师个人摄影随笔在每周三交替推送,谢谢收听和阅读。 ---------------------------------------------------------------------- 想要收听马老师在异能电台主节目的音频,请在“异能FM”微信订阅号发送关键字:马老师 --------------------------------------------------------------------- 文:曾老师 插画师:Qintong Li(Echo) 本期主播:马老师,曾老师,Jean

30分钟
17
8年前

生活杂志【出版物词汇简述】| 异能电台 x 有渡学舍第一季Vol.1

异能FM X 全球设计故事

这是第一季的第一期有渡学舍。首季的内容是关于杂志而展开的。 纸,zhǐ : 用植物纤维制成的薄片,作为写画、印刷书报、包装等用; 量词,指书信、文件的张数; 笔画数:7; 部首:纟; 笔顺编号:5513515 在互联网无纸化的今天,纸的质感和印刷的墨香成了一种弥足珍贵。信息通过超链接迅速膨胀并碎片化,不禁会感慨一个月反复翻看那几本杂志的学生时代。作为本季的开篇,这期节目聊的是纸。 现下看起来司空见惯的印刷品,作为人类精神产物的实体媒介,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为了适应不同的阅读环境而演变出了多种形式。回本朔源,除了熟知的magazine(杂志)之外,马老师从英文构词法的角度出发,大致介绍了印刷品的不同种类及其历史。 ---------------------------------------------------------------------- 马嶒(céng) 生于中国青岛,长于海边,经历过80后该经历过的一切。在绘画、摄影、广告以及平面设计等诸多行业有过专业经历。从其大学开始,开始探索城市和地域文化,其中对日本艺文有更多关注。 马老师在异能电台将开设个人音频栏目: “有渡学舍” 如字面上看到的四个字都不难理解。稍作强调的是,渡是三点水的渡,舍是屋舍的舍。“有渡学舍”是异能电台的一档新节目,并且有别于以往的访谈类节目,这是一个近似于讲座类的节目,更侧重于文艺知识的分享,且节目的话题选择较广泛。有渡学舍节目计划按季上线,每季节目围绕一个话题,多角度深入的探讨。 今后“有渡学舍”音频节目将和马老师个人摄影随笔在每周三交替推送,谢谢收听和阅读。 ---------------------------------------------------------------------- 想要收听马老师在异能电台主节目的音频,请在“异能FM”微信订阅号发送关键字:马老师 欢迎大家加入“有渡学舍”微信群,马老师就在群里。 搜索微信号:yinengshenhe,添加异能君为好友,异能君会加你进群。 ---------------------------------------------------------------------- 文:曾老师 插画师:Qintong Li(Echo) 本期主播:马老师,Oba,Jean

30分钟
15
9年前

电台新栏目【马老师之“有渡学舍”】| 异能电台Vol.68

异能FM X 全球设计故事

有渡学舍 序 对于马老师,我真的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他来录的第一个节目是讲日本,上下讲了两期。听了之后,一边感叹日本设计之细致,一边更感叹如此细节居然也被他发现。若换作我去日本,估计就如八戒吃人参果一般,三个下肚也不知是什么滋味。 后来的第一次见面是一次聚会。听到有人叫他,便立刻循声望去。刚一看见,心里便笑了。样子和我想象的一点不差:瘦,黑框眼镜,舒适的长摆衬衫,阔腿裤,小军帽。然后是握手,自我介绍。虽然在节目上侃侃而谈,其实聚会上马老师话并不多,安静地听大家谈笑风生。那晚玩得太嗨,以至于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走的。 再往后是第一次和马老师坐下来录节目,那期讲的是各种设计组织和比赛。他拿出两张letter size,满满当当,整整齐齐。从来没有嘉宾这么认真准备自己要讲的内容。电台的节目一直都是随意自然的风格,从来没有排演也几乎没有后期。嘉宾讲的都是自己熟悉的内容,自然也极少有人带着稿子来录节目。见到这样的嘉宾,作为主播,我真的感动。 电台有幸能被很多人喜欢,渐渐壮大起来。除了开展各地的分支,为了更充分地利用身边的资源,便有了这个专栏节目。在这里,马老师会分享他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想。我有幸也参与其中,能与马老师合作。祝马老师的专栏成功,能得听众的喜爱。 ---------------------------------------------------------------------- 马嶒(céng) 生于中国青岛,长于海边,经历过80后该经历过的一切。在绘画、摄影、广告以及平面设计等诸多行业有过专业经历。从其大学开始,开始探索城市和地域文化,其中对日本艺文有更多关注。 马老师在异能电台将开设个人音频栏目: “有渡学舍” 如字面上看到的四个字都不难理解。稍作强调的是,渡是三点水的渡,舍是屋舍的舍。“有渡学舍”是异能电台的一档新节目,并且有别于以往的访谈类节目,这是一个近似于讲座类的节目,更侧重于文艺知识的分享,且节目的话题选择较广泛。有渡学舍节目计划按季上线,每季节目围绕一个话题,多角度深入的探讨。 拟推出的节目话题: 生活杂志文化,日本手工艺,食器与食物,美术馆与博物馆巡礼,策展观展的故事,纸的故事,城市风貌杂谈,不同国家的人,日本平面设计概史,摄影,衣服的进化论等。 “有渡学舍”第一次音频节目将于北京时间本周三播出,今后音频节目将和马老师个人摄影随笔在每周三交替推送,谢谢收听和阅读。 ---------------------------------------------------------------------- 想要收听马老师在异能电台主节目的音频,请在“异能FM”微信订阅号发送关键字:马老师 欢迎大家加入“有渡学舍”微信群,马老师就在群里。 搜索微信号:yinengshenhe,添加异能君为好友,异能君会加你进群。 ---------------------------------------------------------------------- 结合本期节目,本周异能电台微信群讨论三个问题关键字提示: 1. 选物 2. 文艺 3. 向内 ---------------------------------------------------------------------- 文:曾老师 插画师:Qintong Li(Echo) 嘉宾:马嶒(马老师) 本期主播:Sai,曾老师,Oba,Jean,Junjun

52分钟
16
9年前

跨界,就要骚 | 异能电台Vol.67

异能FM X 全球设计故事

本期节目嘉宾: Lex 汽车设计师 现于Calty北美丰田设计中心实习 本期主播: Sai,厂长,Oba,Junjun 俗话说,步子太大,也不一定会扯到那啥,说不定反而练就一些神奇的武功......咳咳,设计的跨界往往会迸发出不一样的火花,本次我们的嘉宾Lex就是一位风骚的跨界达人,从机械工程到汽车设计,又从娱乐设计中获取灵感并运用到自己的表现和思考,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来ACCD仅两年就拿到了以门槛高招人少著称的Calty北美丰田设计中心实习,是交通工具系风头无两的新星。 这期节目我们就会从Lex的跨界经历聊起,谈谈他在学校和公司的学习感悟以及自己对于娱乐设计在工业产品设计中应用的理解和心得,教大家怎么跨界跨得像他一样——骚! 欢迎大家在微信订阅号上关注他---lex ---------------------------------------------------------------------- 结合本期节目,异能电台微信群讨论三个问题关键字提示: 1. 栗子 2. 影响 3. 视觉 想要知道问题到底是什么,听节目,想要参与讨论,听节目,想要不被踢出群,听节目,想要进群,加微信好友:yinengshenhe 小编能帮的就这么多了,当群内的朋友说异能电台是一个微信群的时候,主播们的心都碎成渣渣了,我们真的是个电台好伐啦!

53分钟
12
9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