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现在人活得累,大人小孩都累。自己鸡不了的,别鸡娃;自己卷不动的,别卷娃。自己不咋行的,别要娃。从逻辑,从理性上来说,我觉得没啥大错。 只是已经有娃的人,要如何和娃走下去呢?毕竟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选择了走普通人都走的路,也就会遇到普通人都会遇到的问题。亲子关系难做是因为亲子教育难做。亲子教育难做,我觉得起码有一类是因为我们想做的太多。 娃不是标准件,任何教育理论都没法拿来就用,用了就有效果。所以,该怎么办? 先活出自己生命的主体性。 先逃脱只能被定义的认知框架。 再为无为,无为而治。 再错了就道歉。 最后,反复背诵,始终牢记“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乔木,灌木,阔叶,窄叶,常青,换季... 我们都还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能是什么? 又如何断言孩子是什么,能是什么呢? 比起成才,成人更重要。 比起优秀,活着更重要。 比起有面子,关系好更重要。 但我们总是把重要的事情弄错,总是忘记孩子不是我们的孩子。 @珍妮姐说 一个INFJ中年女性的杂谈区。
爱国真的无需理由,但是,作为父母,你得给孩子解释一下。很多事情,当需要你去解释缘由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自己并没有深思过。 孩子是我们的老师。因为他们总是会不经意间地照见你,启发你,成长你。 国富民强是每个人的愿望,而国家有希望的确需要人民有信仰。 @珍妮姐说 一个INFJ中年女性的杂谈区。
封闭系统不可能从内部被重塑。 信任是脆弱的,一旦被打破,重塑会很难。 历史是英雄人物+人民群众共同塑造的历史。 信息差的减少是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进步。 即便我们的人生是人生数字的观感,我们也要让自己感受到数字人生的过程。 金字塔不是只有攀爬的一种选择,路过也是一种选择。 悲观不需要选择,但乐观需要。 @珍妮姐说 一个INFJ中年女性的杂谈区。
助人为乐没有让你快乐不是因为你自私,你斤斤计较,你不够善良,而是因为你不知道自己在损己利人! What:这是个什么模式? 让自己不痛快的思维-行为模式。 Why: 为什么有这个模式? 往世不可追,一切向前看。 How: 如何摆脱这个模式?三点实践经验,建议分享。 从正视自己的直觉开始,从感受自己的感受开始。 @珍妮姐说 一个INFJ中年女性的杂谈区。
这个问题和很多问题一样,思考的结果是不会有标准答案,正确答案的。其实,很多问题,除了数学题这类外,都只会有你认同的和你不认同,或部分认同,部分不认同的答案。 是先有了选择,才有了理由。 做不做好人,能不能做好人,其实不取决于你对结果的预判。 因果关系,我们可以认为存在,也可以认为不存在。 游戏规则,我们可以希望是客观公正的,但可能并不是如此。 或者说,不是我们想要的那种客观公正。 如果你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或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没有特别让你满意的答案,欢迎你来听一听。倒不是说我一定有什么高见值得你来期待,而是,很多时候,我觉得人需要发现同类。遇点事情就思考,有点问题就联想的同类。 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是我们把活着复杂化了。活着就是吃饭,睡觉,劳动,玩乐。对于我们这类人来说,思考也是玩乐。什么是有意义的事,什么是没意义的事,本就是人的定义。 下一期,打算分享一下关于人如何识别及走出损己利人的行为模式。 @珍妮姐说 一个INFJ中年女性的杂谈区。
三月时就想过开播客,列了不少话题,却迟迟未动作。没想到,第一篇会是这样的一个记录,却也只有这样的记录才最合适吧。 我的所思,非要说道理的部分,就三句。 世界是你眼中的世界。 观点是你个人的观点。 真相是你希望的真相。 赵朔说胡杨木可以三千年不死,死了可以三千年不倒,倒了可以三千年不朽,以颂胡杨木之顽强。 我希望我们每一个良善的人也能不死不倒不朽,即便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只是尘埃,我们的来过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之所以要到这个平台来,一则,录音频比录视频对I人友好得多。二则,想要一个记录自己杂谈的地方。其他平台因为是强职场关联的创作,而人一旦关注的是职场类话题,就不太会对杂谈类的话题感兴趣了。道理就是,越是成功者,越只在意如何更成功。所以,索性在此记录,记录我最真实的各种领域的所感所想所思所悟。 有人问,思考有何用? 活到四十,我目前的答案是,思考的作用和其他事物的作用一样,你的感知证明了你的存在。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