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視覺障礙者的工作也主要是按摩嗎?主播常常被問到這個問題,但是可能讓大家失望的是,答案是肯定的。按摩是台灣是覺障礙者的主要工作,,但是正如大陸的狀況一樣,很多視障者在大力推動多遠就業渠道。目前,從政府層面,主要有兩個方向的支持,一方面就是按摩,另一方面就是非按摩。非按摩面向大多是在公家單位開設出一些電話熱線的崗位等,然後就是除此之外五花八門的多元就業渠道了。在往期播客中也都有介紹道,大家可以回聽。不過有些聽眾還是非常關心視障按摩是的真實工作狀態,因此接下來主會集中邀請嘉賓探討關於按摩的那些事兒,包括在企業按摩的,、在按摩小站按摩的、自己開按摩店的等等。 這一期的嘉賓就是一位非常資深的按摩師。他自稱是第一批有機會進入企業開展按摩推廣工作的視障按摩師。據嘉賓所說,按摩最初在台灣也主要是按摩院,大家集中在一起工作,後來得到政府支持,在幾位先進的青年的帶領下,大家開始在街頭給路人按摩,傳統的一個小時左右的按摩慢慢發展成速食按摩,15分鐘讓旅途疲憊的人得到安撫和休息,這種服務逐漸被認可,因此,後來有在各個商場、捷運站和其他人流很多的地方也就有了視障按摩師的身影。後來企業需要招聘身心障礙者為員工,視障者也因此有機會在企業得到一份穩定的工作,這可謂是未來大陸發展視障按摩的最佳方向呢!哈哈,不過這也是主播猜測和主觀盼望而已。 加冰談到了很多視障按摩圈里有趣的事情哦,除此之外呢,嘉賓也是一個科技達人,和我們兩岸無障礙的淵源非常深哦,因為我們錄製播客的麥克風就是這位嘉賓推薦的呢,他在這一期的播客中還提到一個更高端的錄音耳機,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在網絡上搜索哦,真的非常好用,主播也開始存錢咯。
这一期的嘉宾,主播邀请了又一位视障旅游达人。她目前正在参与一个真人图书馆的项目,和来自欧洲的“橱窗女郎”等一起,可以随时被人“借阅”哦,所以内容很有趣,一定要听完整期节目哦! 在这里,稍微例举一些我们谈到的无障碍议题,同样供大家思考。 首先,我们作为视障者,旅行为什么也这么受宠爱呢?在家里泡泡茶喝喝咖啡,品尝安静悠闲的味道不就好了吗?主播自己其实眼睛看不见之后,不怎么对旅游有兴趣,特别是去一些旅游景点,对我来说那些地方,除了人,就是人的吵闹声,再不然就是人的汗臭味,那些值得观光的东西都大部分只能看不能摸,那么对我来说到底有什么意义呢。但是来了台湾之后,我开始慢慢的去体验不同的风光,用不一样的感官,真的也是越来越能够体验到旅行的意义。在这一期播客中,我请教了嘉宾她是如何将自己的旅行变得有趣的,嘉宾提到了她自己的方法,我被震撼到了,我怎么之前没有想到。 嘉宾提到,她去不同的国家或者城市,会去同样的餐厅,例如麦当劳或者星巴克,原因是从价格中还有餐品类型中,可以看到不同城市的特点,例如物价水平和当地的饮食特色。这因为每个地方都有这些店家。然后呢,嘉宾在一些建筑物的观光过程中,会自己去购买一些模型,而不是依赖于博物馆提供的模型,那么在旅游过程中,自己对于经过的地方,大家观赏的建筑,就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我想,这样的观光,甚至有时候比看得见会有更深刻的体验。还有什么有趣的方法呢?你们怎么做的呢?相信听完播客后你会有更多属于你自己的小创意哦。 然后,我们讨论了她在做的真人图书馆这一类事情的过程,我们同样探讨到了和协助者之间的互动。嘉宾提供了非常棒的例子,那就是,当一个路边的人来主动协助你的时候,即使你不需要,但是也要照顾到她的爱心,然后重点是,你可以说“好的,很高兴你能够协助我,你人真好”,这种鼓励大家千万不要觉得矫情哦,你要想,来协助你的人她听到这样的话语会有什么感受,他是否会今后更加愿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呢?不只是这样哦,嘉宾如果发现对方不会视障引导,她还会和对方温柔的矫正对方的姿势,用的话语也是重点,那就是,她会先说“你的肩膀好像有一些紧张,没关系,你可以放松一些”,然后她再说如何如何引导我们。主播真的震撼到了,嘉宾这么具有同理心,也怪不得身边有那么多人愿意陪伴他行走天涯,去那么多国家旅游了。主播也觉得,在告诉别人怎么做的时候,能够先同理对方的状态,这会让人更加容易接受我们的建议。不知道听众朋友们会这么做吗? 最后我们当然还聊到了很多好玩的事情,例如我们最近参与的爬树体验活动,还有我们共同参加一个园艺治疗课程,亲手照顾一寸土地。这些经验都在告诉我们,虽然看不见,但是我们不仅仅只有用摸的,大胆的去发觉自己各方面的感官通道吧!
Vincent一开始和我们分享了他在台湾几十年的倡导经验。他提到,对于残障者来说,要让社会改变,等待是无效的,我们要做的是去行动,去让公众看见我们,从而才会了解我们。例如餐厅没有斜坡,那么轮椅使用者是选择离开还是打包,还是和店主商量进店呢?其实不同的做法对于障碍者本身来说只是一次的体验不同,但是对于整个社群来说,会有深远的影响。Vincent还提到,在说服他人做一些无障碍改造的工作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的策略是让对方感受到这些行动对他们来说也是有意义的,不只是为了眼前的障碍者,更多的是为了社会上其他需要的人,其中也包括了他自己以及家人的某些时刻的需求。当然,嘉宾也说到了不免遇到一些说不通的人,那么我想,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尽量了吧,毕竟花上太多的时间去说服一个固执的人倒不如拿这些时间去做其他更有效的事情,那些我们曾经期待会因为身边人有障碍而会投入无障碍改善的人其实最后也不一定能够都意识到我们推进无障碍的意义呢。 后半段,主播主要质问了嘉宾关于shou天使同样服务重度视障者的原因。因为视障者自己用手解决生理需求一般来说没问题,即使没有机会交女朋友,也有机会去想办法接触其他人的身体。但是手天使不是应该服务那些没有办法用手来满足的人吗?那么他们为什么会也把视障者列为服务对象呢?原来,手天使并不是希望自己做多全面,而是在圈子里希望抛砖引玉,希望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群体内服务相关需求者的组织出现。在手天使,对于视障者的服务其实在倡导大家重新认识障碍在生理需求上的影响。例如,对于视障者,障碍可能不是在手上,但是眼睛看不见,让视障者失去了很多xing方面与其他人平等的选择权、知情权等。嘉宾提到一个很重要的点,那就是视障者可能会因为看不见,对于环境的安全感丧失,在做私密的事情的时候其实会有焦虑感,从而可能很难以全然放松的投入到愉悦之中。 恩恩,没错,听起来内容很刺激吧,那就一起来进一步探索和思考吧~
这一期播客中,嘉宾是台湾shou天使这个响当当的组织的创始人之一Vincent,这位大叔级的人物与我们分享了他如何从接受自己的残障,到如何找到自己的认同,又是如何开始宣导自己残酷而的身份,进而扩展,考虑到其他障碍者的生理需求,并且与另一伙伴成立“shou天使”的呢?播客中将以倒叙的方式来与各位分享。 播客一开始,主播与嘉宾从2018年底shou天使举办的国际身心障碍者日的“爱碍pa”活动谈起,说到了当天活动中在夜店中的各种无障碍体验。从中嘉宾分享了他对于xing的观点和态度,。接着讲到了shou天使的创办小故事,包括义工的一些故事。当然最后提到的嘉宾的公园系列故事是最精彩的了,哈哈,而且画面和思考停留在一个雨天的夜晚,凉亭的微寒。一起来细细品味吧~
上一期与智杰的聊天到一半被打断,于是我们干脆继续录一段作为part2,于是有了这一期的播客。 那么接上一期的内容,智杰谈到了运动,特别是极限挑战对他来说的意义。一方面那种运动的经验,那种足迹遍布各地的感觉,是让自己很有成就感和存在感的。然后我们突破极限,挑战不可能的经验,会让我们今后在人生路上,不再惧怕任何挑战。 还记得主播曾经提出过“受助者困境”这个概念吗?我也问了智杰关于与志愿者互动的经验。他分享了他是如何对待一个以爱心为初心进入服务的志愿者,如何让他们知道我们并不是一个只会接受帮助的弱者,我们也可以和他们互相支持,这样的关系才会持续。记忆最深刻的是他和志愿者在房间入住的时候,对方可能不知道怎么办,对于如何让视障者了解房间感到很焦虑,智杰就会用幽默的方式来和他互动。例如当对方担心视障者如何分辨洗发精河沐浴露的时候,智杰会告诉他“其实很简单,那,把洗头的站着,把洗身体的躺着,再把其他不用的藏着”,哈哈,我觉得这个顺口溜可以背下来,太经典了。 最后,我们也谈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话题,也是主播自己的一个小总结。那就是对于受助的态度我们似乎有一个共同的阶段。第一阶段,是不接受期,这个阶段我们作为障碍者可能会拒绝帮助,因为这代表我们是弱者。第二阶段,我们开始接受我们需要协助,这个阶段主播称作“享受阶段”,我们会很乐于,并且很饥渴的去接受帮助。第三个阶段是“骄傲阶段”,这个时候我们可能对自己的障碍有更深入的认知,觉得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多余的帮助,尽量独立,来体现我们相对“弱者”的“抢者”的一面。第四个阶段是“欣然阶段”,这个阶段我们对于多余的帮助有更深入的理解,我们不会拒绝他人的热心,因为他人的热心是脆弱的,我们需要守护这些热心与爱心,即使我们不需要,但是社会会需要,其他障碍者会需要,所以当我们遇到的时候要去呵护他们。哈哈,听起来是不是很复杂,那就去播客中听听我们是如何说的吧!相信一定也会让你有一些触动的哦!
本期嘉宾是台湾第一位视障钢琴调律师赖智杰,当然,这是很久以前的title,现在的他,我已经很难用几个词语描述清楚了,因为真的在很多方面他都成为了一个杰出的人物。这一期节目中就会慢慢系数他的成就。 首先,他的钢琴条绿水平很棒,也成为了教学老师。但是我们谈到了目前对于视障者来说学成这门技术就是很有难度,之后呢,投入工作也没有那么容易。不过智杰指出,对于视障者来说,一条很中肯的建议是,开发我们自己的市场,和明眼人的市场区隔开来。他曾经在办教学班的时候,曾经带着实习的调律师用环岛的形式来训练,这真是让我再次佩服他的创造力呢!对了,他是一个非常幽默的人,不得不说,和他在一起很快乐,很轻松,很温暖。 就是这样一个温暖的人,身边有很多志工在协助他。做什么呢?那就是参与各种运动赛事。例如游泳,他曾经获得奥运蛙泳的铜牌哦。那他是如何游泳呢?他说在他勇渡日月潭的十几次的经验后,慢慢摸索出如何让志工带领视障者在开放式的水域游泳,还不赶紧来学习一下~当然,播客中也提到了他其他运动上的成绩,例如协力车27小时不间断骑行520公里,在马拉松赛事上,也频频获奖。 让主播很触动的是,当被问到跑步或其他运动对他来说的意义的时候,他最后分享了他内心深处非常独特的感受。相信视障跑者,特别是在同一个地方跑了很多次的人,一定也会有和他相同的感受。主播也一直以他为方向,督促自己多多运动,听众们也要多多参与哦!用智杰的话说,就是我们不要限制了自己,我们的态度决定了难度,其实很多事情视障者都是可以去尝试和挑战的。
本期嘉宾是一位大一的视障新生,全忙无光感,但却拥有一双神奇的耳朵,居然听主播敲击两下键盘就知道它的品牌。他就是来自台北市立大学的彥霖同学。他的专业是休闲与运动学,但是目前非常专业的是技术,以及自学成才的乐器表演。播客开头的长笛就是他的作品之一,而且是在我们播客上首发哦! 一听他的声音就知道他是个活泼的男孩,我去接她的时候他上衣穿着羽绒外套,但是我却听到了他光脚穿着拖鞋的声音,后来也才知道他下半身就穿了一个薄薄的运动短裤。话说这种风格在台湾真的很常见,不过这小子跟女生们学露大腿也不知什么居心,哈哈。 这样一个外向的男生,在聊起大一新生适应的时候,一直在用“边缘人”来描述自己,因为在学校中会感到有一些难以融入。只有在资源教室,对我们来说,那是一个支持我们的温暖之家,主播听了也感同身受。后来彥霖也谈到了他与寝室室友的相处,慢慢他们也建立起友情。这个时候,我们的常做嘉宾致富也加入我们关于人际关系的讨论。。。。 彥霖提到,虽然在学校是边缘人,但是这也并不是不好,因为这样,他才有更多时间在学校外,在他的兴趣领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例如在科技方面,他目前就是一个小小专家了。我们随着这个思路也聊到了困难让我们变得更强大的话题。 当然,这一期播客的重头戏还在后头哦,我们聊到了多元性别议题,也聊到了视障者的亲密关系议题,未来的视障情感专家致富同学也透露了一些他研究论文的结果,最后的最后,还有三人合作的即兴表演哦!
还记得两岸无障碍第二十四期的播客吗?那一期邀请的嘉宾是一位视障艺术家,主要从事戏剧等舞台创作和教学。我们曾经聊到了很多关于视障者如何体验艺术的问题,也谈到了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如果还没有听的话,一定要回去听一下哦。 这一期,再次把许家峰先生再次邀请回来,给我们讲讲他最近做的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他作为一位艺术创作者,曾经有很多戏剧的作品,例如“看不见的世界”,今后有机会再分享给大家。他在失明之后,我很好奇他如何创作戏剧,他说他主要靠用心感受,发展创作的思路。具体说来,他是如何做的呢?在2018年他花费了近三个月时间在台北市的万华区进行田野调查。在艺术创作中,这种搜集灵感的方式称为驻村,哈哈,其实主播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听起来在台湾就是有很多艺术村,文艺的天堂。那么家峰就尝试在万华区进行一次这样的试验。 问到家峰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他开玩笑说是因为当初顺口答应别人,后来就真的要兑现。他在万华驻村的这段时间,充分感受了这个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区域,特别是这里的人。有流氓,也有流浪,老人们在这里扎根,流莺们也在这里栖息。家峰他是如何感受这个地方的呢?原来,他在facebook上一直在报导他驻村的经过,而且会发布招募令,招募一些不认识或者认识的伙伴,充当一个协助者的角色,带领他走走停停,听他们说他们眼中的万华,进入他们印象中的古早味的万华,说着说着,家峰也好像穿越了时空,看到了万华几十年来的风风雨雨,主播也在家峰的叙说中朦胧的感受到了一种非常具有生活味的气息。。。。
上一期的播客嘉宾圣弘给我们介绍了很多关于他在权利倡导之路上的故事,这一期继续邀请他分享他的经历。 那么在这一期节目中,圣弘主要分享了什么内容呢?圣弘讲到了他最早的工作其实也并不如意,他最初被安排去做点字(盲文)校对的工作,这不是他想要的工作,但是他并没有灰心,他在坐着这份工作的同时,也在思考着自己到底可以做些什么。他通过努力让自己成为了一个盲用电脑推广员,具体的首要任务,是利用有声杂志卡带介绍忙用电脑。他有一种天赋:可以把很复杂的东西用一般人都能听懂得方式表达出来。所以尝试引导听众将电脑想象成一台冰箱,并且编程相声,从而让大家能更直观的理解电脑的构造。听到这里,主播超级崇拜,也超级想要听一听这些相声节目的,可惜当时是卡带,现在都没有留存了。后来的后来,嘉宾发挥他超群的口活儿,也开始利用广播节目进行更多视障宣导的工作,例如消除大众对视障的刻板印象和偏见等。有些在广播电台的节目已经听不到了,但是目前仍然可以听到的是在无障碍科技协会上的节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登录无障碍科技发展协会的网站收听哦:http://www.twacc.org。 当主播提问嘉宾,“视障多元就业会不会是一个永恒的议题”时,圣弘根据他这么多年的经验,再次强调了“生活不能变的没有选择”,并且提出了他总结的三个重点:一是,一些走出新职业道路的人要多多分享经验;二是,视障者本身要保持丰富的想象力,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三是,要及时了解新科技与新思想,并且主动传播和创造新科技,新技术。 除了以上干货之外,在这一期节目的后半段,我们两个同为在台湾实习的心理师,讨论了一些身心灵成长的话题。哈哈,其实也没有那么玄,主要是因为圣弘出了他的新书《看不见的看见——从心转动人生的23堂课》。在这本书中,圣弘从“注定”谈到最后一堂课“相信”,非常存在主义取向的分享了他的反思以及他的“看见”。圣弘只是在播客中简单的谈了谈书中的内容,就让我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相信你们也同样会喜欢。除了标题中那一句“人生只有走过才会被理解”之外,我也同样很喜欢在录制完播客后,圣弘和我分享了最新的一个粉丝的回馈,在评论中这位粉丝提到了书中一个让我记忆深刻的句子:我们总是会因为我们遭遇的不幸而问“为什么是我”,但是有没有想过,我们可以这样问自己“是我是为了什么”。
本期嘉宾,邀请来了辅仁大学钢琴专业毕业的硕士,刘子瑜先生。目前子瑜主要在从事音乐相关的工作,有在创办一个乐团,也经常在做盲文音乐谱的相关工作。他是一位具有绝对音感的朋友,不得不说,他的听力太让主播羡慕了。我们这一期播客的录制是在主播学校的操场上,有温暖的阳光,微风徐徐,超级舒服呢,看看大家是否也能够听出这些舒适的感觉。 播客中,除了谈到了一些音乐之外,子瑜也作为一个语言爱好者,和我们分享了很多语言方面的知识,例如他将台语、闽南语、客家话都有所区分,这在一开始来台湾是绝对会搞混的东西。不过,语言就是文化的承载,即使发源地一样,也可能会因为后来的变迁,不同时代所处地区的发展不同,相对应的语言也就更加多元化了。 本期播客最重要的是,我们讨论了关于“盲态”的话题。例如很多专家都提到要训练盲童不要有一些盲态,例如低头走路,压眼睛等等。但是这些专家真的能够理解为什么盲童有这些行为呢?子瑜和我风向了关于压眼睛的舒服感觉,这才让我有一些思路去同理压眼睛的盲童。试问,如果我们不理解对方的行为,那么如何能够引导对方更好的管理自己的行为呢? 那么有些家长会问,“到底我们家孩子压眼睛,走路低头等等,我们该怎么做?”子瑜提醒我们,我们要注意孩子的反应,不能够强求,需要尊重对方,温柔的坚持,避免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
之前有一期的嘉宾昀芝老师又回来啦!其实这一期的播客是和上次在同一天内录制的,昀芝老师真的有太多太多分享的内容,感觉她越来越进入感性的状态,所以主播就继续请她分享她中途失明后重建路上的点点滴滴。 在主播看来,视障重建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人际支持。昀芝老师和我分享,在她逐渐失去视觉的过程中,其实还有一个暖心的故事没有在播客分享,那就是曾经在新浪微博上,她因为追剧而结识了一些大陆的网友,当她起初几年视力不太好的时候,只有向这些不在生活圈子内的网友倾诉,他们都给与了非常支持性的回馈。所以昀芝老师对于大陆朋友才会存有更多的信任,主播也才会这么快与她畅谈甚欢,哈哈。后来看不见了,她也就断了网友的联系,直到后来学会了操作读屏软件,才又开始找到了他们,让他意外的是,这些网友居然还是惦记着她,并且也非常兴奋地再次欢迎她的回归。 不过,在回归职场的路上,昀芝老师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呢?因为看不见之后,我们与人的互动方式其实是非常不同的,过去的朋友、同事,甚至家人,对于视障也充满不了解和困惑,那么过去的关系是会维持,还是疏远,或者变得更紧密,其实是有方法可循的。这一期播客中昀芝老师就提到了一些她自己使用的方法,主播也觉得非常实用,也会自己实际应用看看。另外,如果你从未考虑过视障者与人互动方式的独特性,那就从这一次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吧。
作为一个中途失明者,主播一直关注中途失明的议题。曾经也在苦苦寻找着一些资源,能够支持到自己的“自我重建”。而在台湾,十几年前,关于中途重建的工作就已经比较成熟,所以来台湾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的同时,我也将很多精力放在了考察这边的支持系统上。 这一期的嘉宾就请来了一位中途失明的国文女教师。她在教师岗位上已经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视神经的不知名问题,在4年内迅速失去视觉功能。和大多数中途失明者一样,她也经历了西医、中医、神医的就医阶段,每一次视觉功能的退化都要重新的自我调整,接受每一次的失落。但是期间最痛苦的事,你永远不知道你的明天是不是会更加黑暗。直到视觉状况跌落到谷底,正如主播当时一样,当已经无路可退,当自己已经蜷缩在最黑暗的角落,我们的灵魂反而不在彷徨,心想没有比这再差了,所以也就勇敢的走出来,放弃了医治的希望,走上了视障重建之路,这条路上会有更多希望。 嘉宾名叫杨昀芝,在媒体上已经有很多的报道,主播也会将一些其他媒体上的采访或者报道的音频插播到本专辑中,大家可以多角度的去了解,也是因为她的故事非常具有示范作用,哈哈。当时她可是调动了一个临时组建的专家团队来支持她重回教师岗位上。这一路上,她的家人,她的贵人,以及她一直提到的幸运,还有她自己那一颗不服输的灵魂,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当然,还有她所处的社会环境资源,虽然她透露了一个秘密,说其实台湾也并不如我们眼中这么完善。。。。。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