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期的播客中,我们终于等来了又一位从大陆来台湾读书的视障伙伴。而且这位伙伴我们都很熟悉,那就是金希。他很欢迎大家称呼他为蟋蟀。金律师来台湾当然是读法学博士啦,但是他为什么选择来台湾呢?好像法律系统也不太相同吧?这样的问题,我们不知道回答多少次了,每一次和陌生人聊天,基本上都会被问“为什么”。因为在目前的台湾人眼里,大陆有很多不错的学校,很多台湾高中毕业生也争先恐后去大陆求学。不过,对于我们身心障碍者来说,在台湾的友善环境和专业的支持系统,那真是在大陆求不来的。 播客中,我们不断地比较了两岸在特殊教育方面对于特殊生的不同对待,包括软件方面,还有硬件方面。当然,整个社会,包括交通系统等,都对于障碍者,至少我们体验到对于视障者,是非常友善的。还有很重要的是人的不同,这种不同是说人们对于特殊人群的态度的不同。在台湾,似乎你的“特殊”并不是那么特殊,所以大家对待你的态度就会更加自然。再者,台湾同胞们对于工作中的服务,是非常用心和负责的。好像每一个岗位的服务人员都具备了很好的服务意识。
这一期的嘉宾是Jason Zhang老师,他是一位供职于台湾有声书学会的一位全忙视障者。他的工作涉及到有声书的制作、视障辅具教学、视障职业重建等。对我来说,他是一位电脑老师。为什么呢?因为我在有声书学会申请了学习NVDA和一些软件的操作教学课程,他是我最近的一位老师。这次播客也是在我提前完成学习任务之后,临时决定录制的。因为Jason的这个工作其实对于中途视障来说非常重要,是视障重建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平时我们遇到了电脑或者手机的操作问题,常常是问身边的朋友,但是对于基础比较差,或者想要学习专业但不常用的软件,那么真心需要一个老师手把手教学,这样才会更系统的掌握。那么Jason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电脑高手呢?其实也不然,播客中,Jason老师有提到,他知道大陆有很多电脑高手,比起他来厉害多了,他只是以此为职业,但是如果比起IT专业来,可能就要自叹不如了。那么大陆为什么这些高手没有给视障做电脑教学呢?我们也简单的谈论到了这个话题。当然,这个与整体的视障重建服务挂钩,当大陆还没有很好的重建系统的时候,这一项服务就难以支撑。 那么在台湾为什么就可以形成这样的职位呢?Jason分享了他是如何成为视障电脑老师的过程。原来,他并不是大学学习相关专业,反而他是个文科生。在毕业后从事按摩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不适合,于是寻找到了有声书学会的职业重建资源。在接受培训后被认可,并且留在了这个学会工作。然而一开始他的工作主要是音频的编辑,制作有声书。但是后来随着学会的发展,有更多的辅具教学的政府项目了,Jason就也开始承担起了电脑和手机教学的工作。可见,这个过程也是天时地利人和才行。 另外,,Jason也和我们分享了他读大学的一些经历,他也层不适应在融合教育的环境中,常常需要求助的情境;他也层苦恼身边的协助者都是男生,却没有女生可以亲近。哈哈,可以听出他现在是多么渴望找到心仪的另一半啊!
这一期,主播就邀请了台湾盲人棒球队的当家球星——陈敬凯,他可是曾经多次拿到世界盲棒大赛的MVP呢!但是在这超人的“非视觉”运动天赋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纠缠十年的故事。敬凯是在大学一场车祸后失明,当时怀揣着当体育教师的他,差点儿成为了植物人。当她依靠自己的毅力慢慢康复之后,他所要面临的,是要成为一个视障者的现实。一开始他尽力假装,有很多尴尬的事情,甚至曾经被人误以为是色狼。直到经过系统的视障重建之后,他开始更积极的面对新的人生。他逐渐变得像过去一样优秀,甚至更加优秀。万万没想到,过于优秀也给他带来了麻烦。保险公司状告他装瞎骗保,几年的官司下来,目前二审判决仍然判他有罪,罚款几百万新台币,也需要坐牢一年多。我们和敬凯都愤愤不平,他处于缓刑期,会继续上诉。可是,到底为什么法官会这么判决呢?瞎不瞎难道医生不能证明吗?这其中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呢?相信这一期的内容能够引起各位听众有关视障的深刻思考。
这一期邀请了廖翠鈴小姐,作为一个无视觉经验的视障者,赚了钱就全球到处旅游,在台湾也组织了一群朋友专门从事吃喝玩乐。主播自从加入了他们的团购群组,每个月的账单就直线翻翻。这位嘉宾是如何成为吃喝玩乐界的“虾头”的呢?原来她是经历过一场癌症变故,意识到活在当下、珍惜时光的重要性。没错,故事总是会有一个转折点。另外,主播和嘉宾也探讨了完全没有视觉经验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他在那个维度的世界,梦是什么样的?颜色是什么?等等一系列有趣有深度的话题,尽在这一期节目中哦。
这一期的播客,着重谈论了关于残障权力倡导的那点儿事。加冰是台湾师范大学大三的学生邱羽逢,他是一位脑性麻痹的身障者。在享受着特殊学生应有的教育权利的同时,反思身心障碍高等教育议题,倡导“比起就学率,我们更关注对于专业的选择权”。录制也是临时决定的,当时听到羽逢在资源教室苦闷着脸,和辅导老师倾诉着权力倡导行动中的挫折与无奈,我就把他邀请来与我展开了这次对话。事后羽逢也说,感觉倾诉了一番,也能够更加接受现实的无奈,但是该继续做的事情也会继续去努力了。所以我想,这条路是艰辛的,我们自己在发出声音的同时,也需要紧握身边的手,共同协力前进,这样才能避免身心耗竭,才能走的更远。
02期中嘉宾是赖志富,一位特殊教育所的硕二研究生,同时也是一位视障朋友。从小经历很多次眼睛手术的他,最终还是因为眼角膜排斥的问题,留下了部分的视觉功能。那么他的跌跌撞撞的求学之路是怎么样的呢?为什么本来在融合教育的环境中成长,最后又来到了启明学校呢?和其他同学有一些不一样的他,在不同教育环境中又遇到了怎么样的障碍呢?他又是如何客服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一路走过来的欢笑与泪水吧!或许在其中你会找到些许共鸣,或者些许感动,这些又或许会给你带来一点点力量。记得他也总结道:方法总比困难多。深呼吸,倒上一杯茶水,开始慢慢倾听他是如何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吧!
03期的嘉宾是台湾师范大学国文所的硕士生,名叫龔昭瑋。他是脑性麻痹的障碍者,也是一位同志。对话的过程中,没有预期的讨论到了情感议题,后来也加入了04期的主要嘉宾来共同讨论。其实我们障碍者在亲密关系中,常常会将残障的点对于我们的影响过于夸大,如果回归到关系互动的沟通历程,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的问题不是障碍的问题,而是我们心中的一点点小自卑,还有沟通中的一点点胡思乱想,阻碍了我们关系中的亲密。昭瑋也是余秀华的忠实粉丝,在对话过程中,相信大家一定也能感受到嘉宾的感性与细腻,说不定将来他也会成为一位情感诗人哦!另外,这一期的内容中也谈到了障碍者使用“约炮”软件的体验哦,我们到底是将障碍公之于众,还是谨慎告知,亦或是刻意隐瞒呢?这其中不同障碍类别会有什么不一样的考虑呢?赶紧来收听吧!
04期中,我们的嘉宾是一位“轮椅天使”。最特别的是,他的一份志工工作是在台湾响当当的“手天使”工作。这个公益组织是提供重度障碍者X服务的机构。虽然这份工作备受争议,但是从嘉宾的口中,我们可以听到最真实的需要和最真诚的人文关怀。你们想知道手天使们都是怎么工作的吗?你们想知道我们的嘉宾具体是如何服务他人的吗?你们想听一听主播是如何挑战嘉宾的吗?视障者到底应不应该成为“手天使”的服务对象呢?赶紧来收听这一期的播客吧,让我们共同来认识这位新朋——呂沅峻。
05期中的嘉宾是一位中途失明的视障姐姐,听声音绝对猜不出她的年龄!她失明之后在台湾的伊甸基金会的协助下,开启了视障生活的新纪元。她通过自己的主动争取,成为一个电台主播,然后梦想升级,最终也成功挑战了电视主持人的工作。李欣怡小姐经历了什么样的故事呢?选择孩子还是选择眼睛,她会怎么抉择呢?是什么让她道出了“残障不是基因的问题,而是机会的问题”这样的名言呢?她是如何完成电视主持人的工作的呢?让主播带你走进这一期的播客,认识一下这位专业的女主播吧!
在这一期的播客中,再次邀请李欣怡小姐带来更多关于视障多元就业的故事。在台湾有一种职业叫做“街头艺人”,小伙伴们不要听错哦,不是“街头霸王”哦。这个职业好像是升级版的“卖艺者”,但是好像又还没有成为娱乐圈的“艺人”。那么,这样的职业在社会上大众是怎么反应的呢?大家是投以同情怜悯的硬币,还是抱之尊重与欣赏的暮光呢?主播和嘉宾展开了一次非常深度的讨论。另外,嘉宾也谈到了台北黑暗对话这一家社会企业的故事,包括结合台湾一些社会企业以及企业按比例就业的政策与实施。这些部分在大陆也同样存在,那会有怎样的不同呢?打开你的耳朵,开始聆听对岸的声音吧!
这一期,主播邀请了曾经在台湾导盲犬协会的视障教育宣导员来和我们聊聊天。在台湾的导盲犬事业发展较大陆先进一些,像淑君这样的视障者也开始成为其中的工作人员。让视障者真正参与与视障者服务有关的工作,才是真正践行了“Nothing About Us Without Us”的理念。那么教育宣导员到底做些什么工作呢?比起国内目前由导盲犬使用者自发形成的导盲犬宣导模式有些什么不同呢?淑君怎么又华丽转身为伊莎兰精油按摩师的呢?让我们一起听听这个美丽的声音,会叙说出怎样一段故事。
还记得02期中的嘉宾赖志富吗?他从小奔波医院医治眼睛的经历有没有让你产生共鸣呢?在台湾的视障朋友中,好像也都有一个类似的求医历程,那就是“西医、中医、神医”,也曾听说有些台湾视障朋友甚至跑到大陆深山老林去找传说中的“神医”呢!看似荒谬的背后,其实是面对苦难的无助与无奈。好在现在这个时代信息技术发达,让全球的医学资讯能够第一时间被我们接收到,这样也安抚了我们视障朋友以及家人的心。在等待医学发展的同时,我们当下能够做的,至少对于学龄期间的视障者来说,就是如何寻求到更好的教育资源。 志富受融合教育的经验,你们怎么看呢?对于他后来高中进入启明盲校,你又是什么感觉呢?其实关于融合教育还是集中教育,在特殊教育领域,也一直会被激烈的讨论。在主播看来,其实各有好处。融合教育可以让学生接触多元的同学与老师,也提前为视障生的社会化做准备。但是这种环境对于视障生的挑战会比较大,需要在难以做到完全平等的环境下,与其他同学竞争资源等,同时也会面临很多人际问题等,这些挫折都会一定程度影响学习本身。然而集中教育就可以更加贴合视障生的学习需要,视障生在盲校的学习是更加轻松的,并且也享有很好的资源。在主播看来,盲校的生活是可以让人各方面素质都得到发展的。但是,这也要看盲校的教育理念。集中教育的不足就是容易让视障生与一般生产生距离,对今后的大学和社会的融合,可能造成一定适应性的困扰。其实,最关键的不是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形式,而是我们是否有权力去选择我们想要的教育形式。在台湾,主播看到,视障生的选择权是相对得到保障的。 在这一期播客中,又邀请赖志富来给我们继续讲述他的故事。在启明学校开始接触视障老师之后,他对视障者成为老师产生了兴趣,并且以此为生涯目标,一步一步实现着他的梦想。或许这也是一个关于视障者如何定位职业生涯的很好的例子。在这个过程中,他是如何利用各种资源来协助自己,如何来完成艰巨的实习任务,以及除了事业上的梦想之外,他在终身大事上又是如何考虑的呢?赶紧收听这一期的节目,来见见这位老朋友吧!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