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上海人,导游,前海豚、斑马大厂高级旅游产品经理,来福州创业咯。 解锁福州旅游爆火背后的秘密。这里有 “性价比 + 古厝建筑 + 非遗 + 山水” 的独特魅力。 你知道吗?三坊七巷 “竖着走是花钱,横着走是历史”,它起于晋,鼎盛于明清,是中国 “里坊制活化石”,还曾因习总书记的关注而得以妥善保护,众多名人在此留下足迹,如林觉民、冰心等。 此外,三坊七巷里的天后宫也是一大看点。为你详细介绍天后宫的布局与特色,讲述妈祖的传奇历史。 备注:内容较多,限于播客时长我分为 上、中、下三期。 我的公众号:《非行笔记》 ----------------------------------- 节目时间轴: 00:13 - [福州旅游为什么这两年那么热?] 06:16 - [简单的福州citywalk/一日游推荐] 09:43 -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 13:13 - [三坊七巷的每条巷子的命名含义] 15:13 - [为什么三坊七巷缺了一个角?] 20:14 - [高铁站乘坐地铁1号线可以直达] 21:12 - [到底是林觉民故居?还是冰心故居?] 28:19 - [什么是三坊七巷民居建筑 “厝”] 33:19 - [南后街的旅拍店铺数不胜数] 37:10 - [郎官巷:天后宫] 40:48 - [为什么福建地区的神有那么多?福建人那么喜欢拜拜?] 44:18 - [妈祖,神话&现实的历史] 51:52 - [我在天后宫看到、听到的法事] 59:56 - [BGM: Break Away - Benny Sings] -------------------------------------------------- 福州老城地图: 福州现在的百度地图: 三坊七巷古厝布局: 三坊七巷地图: 躲在小巷子里的财神: 林觉民&冰心故居: 三坊七巷正门(南后街) 郎官巷: 天后宫: 道家礼仪图 藻井:
简介: 上海人,导游,前海豚、斑马大厂高级旅游产品经理,来福州创业咯。 继续解锁三坊七巷!上期说到自北而南的第二巷 —— 郎官巷,这期咱们从巷名由来聊起,扒一扒 "郎官" 背后的古代官制密码,再揭秘它从 "延福里" 到 "郎官巷" 的改名往事。 走进郎官巷,脚下的青石板藏着时光彩蛋 —— 这些清朝古石板,正是严复当年踏过的路。严复这位被称作 "中国盗火者" 的思想家,如何用《天演论》敲响时代警钟?更有故居里 "吾宗之光" 匾额的由来,以及与台湾辜家的渊源等你来听。 逛完严复故居,右转直达福建民俗博物馆(二梅书屋)。明末清初的老宅里,藏着福建非遗地图、二十四节气的闽式生活,还有用红糖糯米造的 "古代空调房" 雪洞。别忘了找那棵百年荔枝树,再看看 20 扇满是名家书法的隔扇门。 从博物馆后门出来便是塔巷,五代时期的育王塔传说、"六子登科" 的楹联典故等你来解密。巷子里的永和鱼丸要不要试试?顺便教你几招挑鱼丸的秘诀 —— 从鱼浆比例到弹性判断,避开那些能 "打乒乓球" 的科技鱼丸。 本期动线已为你规划好:南后街→郎官巷(天后宫→严复故居→福建民俗博物馆)→塔巷(永和鱼丸→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跟着走不绕路!下期带你解锁茉莉花茶非遗、水榭戏台与闽剧的故事,咱们不见不散~ 备注:内容较多,限于播客时长我分为 上、中、下三期。 我的公众号:《非行笔记》 ----------------------------------- 节目时间轴: 00:14 - [三坊七巷:朗官巷的由来] 02:01 - [中国的“里坊”户籍人口制度] 05:10 - [严复故居 & 我对严复的映像] 09:47 - [严复故事:从家道中落、留学英国] 13:54 - [严复故事:他乡遇故知;中国最早的电话出现了] 16:57 - [严复故事:回国任北洋水师教务长,郁郁不得志参加科举] 19:29 - [严复故事:甲午战争、翻译《天演论》、北大校长的晚年故事] 24:11 - [严复故居内的“吾宗之光” 牌匾后的台湾关系网] 26:12 - [福建民俗博物馆(二梅书屋)] 28:34 - [博物馆内的二十四节气、二梅书屋、红糖糯米造的 "古代空调房"] 32:20 - [百年荔枝树,再看看 20 扇满是名家书法的隔扇门。] 34:23- [塔巷的由来,楹联和对联的区别] 37:00 - [福建非遗美食:永和鱼丸] 42:37 - [如何选到好鱼丸的建议] 46:30 - [关于塔巷其他的故事,闽台文化交流院] 55:05 - [BGM: DeadMan - 蔡徐坤] -------------------------------------------------- 严复故居: 严复留英与“忘年交”郭嵩焘 严复翻译的著作 福建民俗博物馆非遗文化地图 福建特色储物盒:纹果盒 节气: 福建特色手工艺:保福伞 福州非遗技艺:软木画 冬至: 福建美食地图: 二梅书屋: 书屋边上的雪洞 花厅里的20副书画 百年历史的荔枝树 闽台文化研究院(郑成功) 福建路牌vs台湾路牌 塔巷石牌坊、楹联
简介: 本期继续三坊七巷漫游。从塔巷左转回到南后街,这条主路上既有全国景区常见的商铺,也藏着福州魂 —— 福州茶厂的茉莉花茶,窨制花茶的“窨” 字到底读 xūn 还是 yìn,茶厂前身 “何同泰” 百年传承,带一罐作伴手礼正合适。巷子里的延福橄榄藏着 “青橄榄沾酱油” 的老福州味道,文儒坊的捞化则以猪头骨高汤和虾油调味,堪称 “福州麻辣烫”。 黄巷的台湾会馆展现金榜与两岸文脉,水榭戏台的闽剧透着 “虾油味” 地域特色;闽山巷的财神龛、文儒坊的 “六子科甲” 陈家故居与林则徐母亲宅邸,藏着民俗与名人故事。 本期动线已为你规划好:塔巷出 - 福州茶厂茉莉花茶 - 延福橄榄 - 黄巷(小黄楼、台湾会馆) - 衣锦坊(水榭戏台、闽剧)- 闽山巷(财神、闽山庙)- 荣记海鲜捞化 - 文儒坊 备注:内容较多,限于播客时长我分为 上、中、下三期。 我的公众号:《非行笔记》 ----------------------------------------------------------- 00:15 - [三坊七巷的主路南后街,好像全国的景区商业都差不多] 04:48 - [福州茶厂第一茉莉花茶] 06:51 - [窨制花茶的窨,读yin还是xun?] 13:32 - [茉莉花茶的制作原理] 16:51 - [福州人爱吃的“黑暗料理”橄榄沾酱油] 19:40 - [黄巷、小黄楼] 24:53 - [台湾会馆、科举制度、什么是三甲、什么是进士?] 32:05 - [衣锦坊、水榭戏台、沉静式表演] 34:50 - [闽剧“福州戏”与中国五大戏曲的区别] 41:51 - [闽山巷里的不多见的“财神”、“闽山庙”、消失的民俗“转三桥”] 46:56 - [什么是捞化?荣记海鲜捞化] 56:52 - [文儒坊文脉:东林里树神庙,“六子科甲” 陈家,林则徐母亲暨陈季良故居,光绪公约碑意义] 1:04:37 - [BGM:Over Your Shoulder - Chromeo] --------------------------------------------------------- 福州茶厂第一家茉莉花茶: 延福橄榄: 黄巷: 小黄楼: 台湾会馆: 台湾会馆内科举制度: 衣锦坊: 水榭戏台: 演员在表演中: 闽山巷财神: 闽山巷: 闽山卓公祠: 闽山庙边卢氏界碑: 文儒坊: 陈家故居(六子科甲): 林则徐徐母&徐季良故居:
简介: 三坊七巷系列终于迎来收尾!这期咱们把剩下的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和光禄坊逛个遍,虽商业化稍浓,但藏着不少硬核看点 —— 宫巷的沈葆桢故居必去,这位林则徐的女婿、严复的贵人,家里藏着百年流苏树,见证过近代海军的崛起;光禄坊的 “电光刘” 刘家大院,藏着福州电气业先驱的传奇,还是林徽因父辈们的社交场。 路上别忘了打卡网红爱心树,这棵 2018 年补植的古榕,曾因修剪成 “屁股树” 走红;得尝尝福州灵魂小吃肉燕,同利肉燕的 “肉包肉” 燕皮脆嫩,传说源自宋代厨师的灵机一动。宫巷深处,沈葆桢与李鸿章的同年之谊、与左宗棠的船政奇缘,藏着半部近代史的人脉密码。 巷子里偶遇的小讲解员、榕城千年的植榕传统、“泔液境” 石碑的古井故事…… 备注:内容较多,限于播客时长我分为 上、中、下三期 + 结尾。 我的公众号:《非行笔记》 ----------------------------------------------------------- 00:17 - [接近30年为啥游客的心智没有增长?] 05:26 - [爱心树,榕树,榕城?还有那些奇奇怪怪的老榕树?] 14:52 - [福州非遗小吃:肉燕!的里历史] 21:46 - [安民巷&被玻璃罩住的“泔液境"] 29:03 - [宫巷、沈葆桢故居,沈葆桢的“人脉”] 39:05 - [暑假景区里的小小志愿者讲解员] 41:55 - [光禄房、刘家大院、电光刘和林觉民故居的“人脉”] 53:00 - [BGM: 头发有点长-方大同] ---------------------------------------------------------- 网红爱心树: 福州森林公园里的老榕树: 齐刘海榕树(乌山公园) 珠紫坊安泰河龙墙榕树 三坊七巷地图(来源于网络) 同利肉燕: 安民巷: 泔液境: 沈葆桢故居百年流苏树: 光禄坊刘家大院内的 科举匾额: 电光刘家族和林家的关系图:
简介: 这是一起关于我计划10月底去日本熊野古道徒步的一份“旅行攻略” 🧗♂️【为啥是熊野古道?】🧗♀️ 它可不是普通山路 —— 全球唯二的「徒步类世界文化遗产」,和西班牙圣地亚哥朝圣之路齐名。日本人说它是「一生必走的精神寻根路」:从古代山岳崇拜到佛教隐修地,11 世纪天皇带头朝圣,德川时代成了全民信仰,哪怕明治维新时被禁,泡沫经济后又成了日本人的「心灵救赎」。 5 天 81 公里中边路怎么规划?川汤温泉野汤怎么体验?"双朝圣者护照" 在哪盖章?连交通、轻量化装备清单都捋清了。 参考台湾博主和小红书大神的路线,我把 84 公里中边路拆成了 5 天,连住宿、交通、盖章攻略等等内容: * Day1:从田边/白滨坐公交到滝尻出发走 13.3 公里到近露,住这儿别住继樱!近露有超市有咖啡店,住宿选择多,4-5 小时轻松拿下; * Day2:重头戏!近露到本宫大社 25 公里,得走 7 小时,建议早 6 点出发,傍晚住川汤温泉 —— 我抢了 1200 块的「川汤绿屋山水馆」,据说能在河边自己垒温泉池,泡着汤看山看河,还能去河里野泳; * Day3or4?:看小口住宿定没定到!定到了就分两天走青川→小口→那智大社,没定到就硬扛 28 公里(爬升最大但风景最美!); * Day5:从那智胜浦走 16.5 公里到速玉大社,别坐公交!这段能从森林走到海边,还能打卡「孤独的海上鸟居」,住浦岛酒店 —— 洞穴温泉直对大海日落。 * Day6: 从新宫坐「日本最长公交」去奈良,166.8 公里 6 小时,300 块还能拿证书,中途能泡温泉、看吊桥; 备注:前后的两天抵达大阪可以自行安排。DAY6是我自己想去体验的。目前的计划如此,等去了回来后再录一起播客看看实际情况如何。 我的公众号:《非行笔记》 ----------------------------------------------------------- 00:17 - [上周停更在研究A股,放弃了!] 02:54 - [为啥想去熊野古道徒步] 05:10 - [我人生中第一次长距离走路,其实是因为一场麻将] 09:28 - [标毅线!让我真正认识到徒步不是那么简单,需要体力,需要前期准备的徒步经历] 18:30 - [日本熊野古道简介] 21:08 - [日本佛教崇拜的历史起源] 27:14 - [熊野古道的中边路,三座神社的小故事] 29:17 - [分享我的熊野古道旅行计划] 32:18 - [双人认证?徒步盖章小本子?有啥用?] 34:03 - [小红书博主的攻略,我觉得很实用,也是我的参考走法] 46:05 - [如果你带大行李,可以使用官网的托运服务] 48:10 - [作为一个业内人聊下日本签证] 53:28 - [BGM:Favorite Rendezvous - 大橋トリオ] ---------------------------------------------------------- 我曾经走完的标毅线: 我参考的youtube博主的攻略:Scott_Pai (图片右下角) 熊野古道官方地图: https://www2.tb-kumano.jp/en/kumano-kodo/pdf/Kumano-Kodo-Nakahechi-Route-Maps-Overview.pdf 谷歌地图的标记好的印章地图: https://www.google.com/maps/d/u/0/viewer?mid=1zb0PVV_GamKOH6zEK-QEwZf4JWKKDEM&ll=33.74507895658425%2C135.72361794999998&z=12&entry=yt 熊野古道官网: https://www.tb-kumano.jp/cn/ 小红书参考博主:杜哲 宫本大社的鸟居: 熊野速玉大社: 熊野那知大社: 胜浦的海上孤独鸟居: 胜浦的浦岛酒店的温泉洞穴:
简介: 上期聊熊野古道办日签,翻新旧护照竟发现大不同-- 新护照多了芯片、电子签名,签证页印着天安门、日月潭等 34 个省级行政区风景,连页数都藏着讲究。 为啥菲律宾、越南要给 "另纸签证"?中国护照分棕、蓝、绿、红四色,背后对应啥身份?更溯源到周朝 "节"、秦汉 "传"、唐僧 "通关文牒",原来古代 "护照" 这么有意思。 扎心数据:中国仅 11% 人有护照,免签国排名 59 位;回忆起早年带团收 30 万押金防滞留,如今行业卷到领队兼地陪的往事。 最后讲了二战时上海给犹太人开 "无签证通道",何凤山总领事发签证救万人的故事 -- 护照不只是证件,更是 "被承认的资格"。 欢迎加听友群,请看主页 我的公众号:《非行笔记》 ----------------------------------------------------------- 00:17 - [准备签证材料时,对新旧护照的好奇!] 01:46 - [新版电子护照 和 07版老护照的区别] 04:22 - [为什么有些国家给的签证,不贴在护照上?] 05:34 - [中国护照有几种?新中国成立至今更新过几个版本?] 08:54 - [全国有多少人有护照?中国护照全球排名第几位?] 13:27 - [我07年入行的时候,跟团去日本是需要缴纳押金20W!] 20:11 - [浅浅的聊下“护照”的历史] 27:36 - [中国古代的“护照”什么时候出现?] 36:33 - [中国近现代的“护照” 与 中美免签协定] 42:24 - [进入当代后的“护照”一开始是没有国徽的?] 47:30 - [历史故事:上海与犹太人的 “护照羁绊”] 54:05 - [虹口犹太人纪念馆半日游线路推荐] 55:38 - [BGM: 很难-张震岳] ------------------------------------------------------------------ 新老护照对比(新的带电子芯片) 小红书博主:逝水 (现代我国不同版本的护照) 全球护照排名查询网站:PASSPORT INDEX 排名前三的国家护照 现存英国最老的“护照”雏形 《苏武牧羊》古代的使节,所持的就是“节” 清代的护照: 我国第一版护照的样式图: 1974年版本的护照,第一次把字体,修改为简体字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简介: 上周回上海本想在外滩录播客,结果遇乌云雷电落荒而逃 —— 好在没白跑,去浦东美术馆看了法国奥赛博物馆的「缔造现代」特展,值到想立刻分享! 这展有多绝?全球仅上海一站,百件 19 世纪至 20 世纪法国艺术真迹,梵高、莫奈、塞尚、高更都在列,从学院派到后印象派,能完整看尽西方艺术从古典到现代的变革。关键票价香:深夜场(21 点后)40 元,夜场 80 元 这期不聊专业画技,只说普通人能 get 的冷趣味: * 奥赛美术馆本是巴黎火车站?1900 年为世博会建,因客流不够废弃,1986 年才改成博物馆,金属用量比埃菲尔铁塔还多; * 西方看展路线怎么串?先去佛罗伦萨看文艺复兴,再到马德里看巴洛克,最后来巴黎卢浮宫 + 奥赛补印象派,才算完整; * 展里画家藏着「朋友圈」:莫奈靠富二代巴齐耶资助,德加和马奈亦敌亦友,塞尚是毕加索的「艺术爸爸」; * 4个角度了解画:看材料(帆布 / 木板?油画 / 淡彩?)、看构图(三角 / 三分法?)、看风格(印象派 vs 学院派?)、看符号(小狗 = 忠诚,荆棘 = 耶稣受难)。 最后给个特种兵攻略:上午东方明珠,下午看展拍落日,坐 2 块钱摆渡船到外滩,晚上逛南京路,一天把上海地标玩遍。想避开人潮?选深夜场,还能静静看梵高《阿尔勒的卧室》—— 凑近看他疯狂的笔触,真的会被震撼到! 欢迎加听友群,请看主页 我的公众号:《非行笔记》 ----------------------------------------------------------- 00:12 - [上海外滩录播客未果,转向奥赛特展] 01:44 - [值不值花钱去看一次呢?必须值!] 04:48 - [博物馆的小故事:奥赛、乌菲齐、普拉多美术馆他们都对应了一个时代] 12:11 - [排队!这是一个都很关心的问题] 17:37 - [奥赛美术馆:从火车站到艺术殿堂] 31:37 - [西方艺术简单的历史脉络] 41:14 - [从4个角度简答聊下 如何去欣赏油画] 45:34- [浦东奥赛展:画家关系与推荐看的作品] 1:00:50 - [特种兵上海一日游线路推荐] 1:02:31 - [BGM - 什么都不做:陈奂仁/欧阳靖] ------------------------------------------------------------------ 上海浦东美术馆:奥赛特展 巴黎奥赛美术馆(左岸) 1900年前的地下火车通道挖掘工程 24年博物馆全年参观人数排行版(可以看见是没有北京故宫博物院的 但有我们的国家博物馆) 西方艺术史对应的画作 1. 拜占庭《圣母子登基及叙事图》(现在在伦敦国家美术馆) 2. 乔托《圣方济各接受五伤》(巴黎卢浮宫) 3. 波提切利《春》、《维纳斯的诞生》(在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 4. 布隆提诺的《圣家庭和年幼的受洗者圣约翰》(莫斯科普希金美术馆) 5. 卡拉瓦乔《圣母之死》(巴黎卢浮宫) 6. 伦勃朗《夜巡》(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 7. 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 8. 普桑《随着时间的音乐起舞》(伦敦华莱士收藏馆) 9. 布歇《维纳斯安慰爱神》(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10. 大卫《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 11. 德拉克罗瓦《自由引导人民》(巴黎卢浮宫) 12 . 库尔贝《奥南的葬礼》(巴黎奥赛美术馆) 13. 莫奈《印象・日出》(巴黎马蒙丹莫奈美术馆) 14. 雷诺阿《红磨坊的舞会》(巴黎奥赛博物馆) 九宫格构图法:特纳《无畏号战舰》 浦东奥赛特展中的作品 1. 卡巴内尔《维纳斯的诞生》 2. 安格尔《泉》“源泉”(没来上海,在巴黎奥赛) 3. 米勒《拾穗者》 4. 德加《佩列蒂埃街歌剧院的舞蹈教室》 5. 马奈最著名的画作 《草地上的午餐》(没来上海,在巴黎奥赛) 6. 马奈《埃米尔 佐拉》 7. 巴奇耶的画作《家庭聚会》(没来上海,在巴黎奥赛) 8. 塞尚《塞尚夫人的肖像》、《有洋葱的静物》 9. 雷诺阿《钢琴前的女孩》 10. 雷诺阿《加布丽埃勒与玫瑰》 11. 梵高《自画像》、《阿尔勒的卧室》 12. 高更《塔希提的女人》 13. 修拉《模特的背影》 14. 西涅克《井边的女人》 14. 博纳尔画的猫
简介: 作为“八分半” 的老听众,尤其爱听道长聊东南亚 —— 而我常驻福州后发现,这片土地藏着比想象中更鲜活的海洋故事:福州人身边 “没几个远在美国的亲戚都不寻常”,甚至纽约布鲁克林八大道藏着一整个 “福州小县城”。 这期就从 “下南洋” 开聊:福建 “八山一水一分田” 的困境,逼得古人靠蔗糖、茶叶换南洋大米讨生活;宋元刺桐港的番客、明清走私商、鸦片战争后的 “猪仔” 华工,三代人踩出了闯世界的路。 我在互联网和图书馆查询下南洋资料时,最勾起我兴趣的是 80 年代后的福州移民潮:为何他们取代广东人成美国华人第一群体?纽约 80 万华人里近 50 万是福州人,中餐厅比麦当劳还多。从 “跳船” 水手到连锁移民,从蛇头偷渡到 “一人出国全家致富”,背后是宗族纽带、借贷网络,更是生存倒逼的冒险。 欢迎加听友群,请看主页 我的公众号:《非行笔记》 ----------------------------------------------------------- 00:17 - [为什么“下南洋”吸引我] 03:52 - [作为弄堂里的小孩,对90年代的上海“偷渡”潮的印象] 05:17 - [“下南洋” 的起源:地理困境与文化基因] 11:09 - [“过番(下南洋)” 三阶段:从贸易到大规模移民] 15:05 - [猜一猜全球华侨人数最多的国家是哪三个?] 16:12 - [在福州咖啡店和“新纽约人”聊起布鲁克林、法拉盛的国内化] 24:15 - [60 年代福州水手在纽约 “跳船” 定居,为后续移民铺路] 29:04 - [移民浪潮动因:国内经济、生存环境、美国政策] 37:43 - [移民运作:非法产业链、宗族&民间借贷] 42:09 - [偷渡路线与“黄金冒险号”故事] 48:10 - [ 90年代中后期:打黑工的心酸与回国的风光] 53:09 - [浪潮退去回归本质] 57:36 - [BGM : Duet - Rachael Yamagata] ------------------------------------------------------------------- 这期没有图片,以上数据信息来源于网络*
简介: 上期聊了福州人闯纽约的故事,其实 “过番” 这两个字里,藏着更多东南亚华人的生死与逆袭。早期番客乘木帆船下南洋,靠季风定航线,“行船走马三分命”,九死一生后留在当地,要么和土著女性成家,把孩子送回福建读书;要么接老家妻儿来南洋,从 “红头巾” 女工在新加坡工地扛砖,一代代守住华人根脉 —— 连辜鸿铭、厦大首任校长林文庆,都是这种跨文化家庭走出的 “峇峇娘惹”。 这期简单聊下三个东南亚国家的小历史,再看看看华人如何在不同土地上活成不同剧本: * 马来西亚:东马西马像 “异地恋”,西马槟城是 “福建第二故乡”,炒粿条阿婆讲闽南话;东马华人少却更懂融合,可你知道吗?沙巴、砂拉越原本和马来亚没关系,是英国殖民 “拼接” 才成了现在的马来西亚; * 新加坡:它的历史满是 “被迫” 与 “逆袭”1963 年跟着马来亚、沙巴、砂拉越合并成马来西亚,可仅 2 年后就因种族矛盾被 “踢出门”。谁能想到,短短十余年它竟逆袭成 “亚洲四小龙”? * 菲律宾:被西班牙、美国轮流殖民,华人从 “提款机” 活成 “隐形根脉”,马尼拉唐人街比纽约还老,他们改西班牙姓氏、和当地人通婚,却在家偷偷拜妈祖、过春节,把福建文化藏进生活细节。 欢迎加听友群,请看主页 我的公众号:《非行笔记》 ----------------------------------------------------------- 00:17 - [“过番” 背后的华人底色] 03:37 - [华人和当地人的后代“峇峇娘惹”] 05:39 - [下南洋的女性“红头巾”“妈姐”] 12:58 - [“东马:婆罗洲岛 + 西马:马来半岛”=马来西亚] 15:54 - [殖民 “拼接” 时期的:文莱、砂拉越、沙巴] 23:29 - [二战后沙巴、砂拉越与马来亚、新加坡合并为马来西亚的故事] 34:52 - [新加坡:从 “被踢出门” 到 “亚洲四小龙” 的逆袭] 46:00 - [菲律宾:被西班牙、美国人轮流“强暴”的国家] 53:37 - [华人下南洋“求生” 而非 “闯荡”,“抱团” 而非 “单打”] 56:44 - [BGM : 看起来不错其实也还好 - J.Sheon ] ------------------------------------------------------------------- 关于新加坡“红头巾”的电视剧《南洋儿女情》 在南洋的妈姐“有钱人家里的家佣” 马来西亚分为:西马(马来半岛)、东马(砂拉越、沙巴) 被殖民时期的东南亚群岛的欧洲势力分布: 以上数据信息来源于网络*
简介: 中秋快乐~!中秋快乐~! 这期咱们把 “下南洋” 的地图拉近,不聊东南亚,聚焦离咱们超近的香港!刚好我 15 号要错峰去香港玩,这次不挤中环尖沙咀,专门冲港岛东区 —— 从炮台山到筲箕湾,去北角挖挖上海人和福建人的老故事,顺便提前做功课,带大家云打卡! 为啥偏偏是北角?作为上海人,我从小被香港文化浸润,1949 年那批上海人下南洋到香港,第一站就是北角,把十里洋场的精致搬来了这里;更巧的是,60 年代后从印尼、马来回来的福建华侨,还有 80 年代来港的福建人,又把这里变成了 “小福建”—— 这不正好接上前两期聊的 “下南洋” 嘛! 这次去必做三件事:坐高铁从福州到九龙,搭 3 港币叮叮车紫色线穿春秧街(张爱玲爱听电车响,《阿飞正传》取景地),打卡邵师傅猪扒饭。等回来之后再录一期香港旅行的内容。 欢迎加听友群,请看主页 我的公众号:《非行笔记》 ----------------------------------------------------------- 00:13 - [错峰出行去香港] 03:39 - [从香港电影了解香港地标区域] 12:01 - [香港北角的小历史] 23:46 - [北角的“上海味”从移民到文化印记] 30:39 - [从上海来香港的文学、航运、金融、纺织界的名人] 39:56 - [上海电影人下香港的三次浪潮] 45:37 - [北角的“福建魂”华侨与街区凝聚力] 54:14 - [我这次必体验项目:香港叮叮车] 59:02 - [BGM: Almost Home - 余佳运&Jony J] ------------------------------------------------------------------- 香港地图: 来自小红书博主的香港游玩攻略地图 北角、太古城中心 于1954年拍摄于北角兰心照相馆。 拆除前的北角皇都戏院 游戏街头霸王春丽(背景源于北角春秧街) 北角春秧街 以上数据信息来源于网络*
简介: 这期先 “水一期” 实用干货!最近忙着跑香港、日本,还有工作,索性聊的简单的话题,动手能力强的话,听完再看小红书,基本能搞定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申根国签证,省下不少代办费! 先扫盲:申根签证能逛欧洲 29国,办哪国看 “停留最久” 或 “首入境” 国,比如法瑞意游,法国待最长就办法国签。材料要送签证中心(非领馆),国内分 VFS、TLS、BLS 三家,意德奥等归 VFS,法荷归 TLS,西班牙归 BLS,官网预约别搜百度,避免假网站! 重点说难点: 1. - 抢名额:热门国(如法国)旺季要提前约,冷门国(如冰岛)淡季名额宽松,官网会不定时放号,拼手速; 2. - 备材料:机票别买不可退的(可找靠谱票台出预订单),行程表用穷游网 DIY,在职证明、6 个月流水(余额 5W+ ,别临时存)要备齐,学生 / 自由职业者可提供亲属 / 合作收入证明; 3. - 现场送签:签证中心是服务方,大胆提问!基础费用含领馆费 + 服务费,别乱花 VIP 钱,进度可官网查,出签走 EMS。 最后避坑:探亲签材料复杂不推荐,有旧申根签 59 个月内可代办,别乱刷签证(可能被背调)。有签证问题留言或加我,下周更香港见闻,下次见~ 欢迎加听友群,请看主页 我的公众号:《非行笔记》 ----------------------------------------------------------- 00:11 - [想不出聊啥了,就水一期我拿手的内容] 03:08 - [什么是申根签证?该办哪个国家?该送哪里办?] 07:32 - [签证中心:VFS、TSL、BSL 这些都是个啥?] 11:32 - [签证中心预约技巧:抢号规律 + 领区选择+材料清单] 15:05 - [申根签材料准备(分模块拆解)] 19:58 - [解决材料准备难点1:酒店订单、机票订单、行程计划单] 26:11 - [解决材料准备难点2:什么是公证+认证?没有营业执照/在职证明 或 是自由职业者怎么办?] 30:56 - [有巨额存款、理财的申请人,出签率不一定大过稳定工作2、3年的小职员] 33:08 - [现场送签流程 ] 37:25 - [一些内行人给你的避坑指南] 44:57 - [BGM: 手机仔(一) - 卢广仲] ---------------------------------------------------------- VFS 威孚仕签证中心网址(点击我) 包含:德国、奥地利、芬兰、比利时、捷克、丹麦、克罗地亚、匈牙利、冰岛、意大利、挪威、波兰、葡萄牙等 TSL外企德科签证中心网址(点击我) 包含荷兰、法国 BLS 西班牙签证中心网址(点击我) 善用签证中心官网上的信息: 意大利签证的CHECK LIST:
简介: 上海人时隔两年后再去香港暴走的真实见闻 —— 坐高铁时发现惠阳的产业活力碾压三线空城,过海关被 3 次刷证绕晕,在北角春秧街没找到张爱玲的痕迹,却在维港海边等到了治愈的日落。 最戳我的是香港的 “以人为本”:港铁有轮椅折叠板、电子屏提示车厢拥挤度,维多利亚公园专门辟出船模池,油街实现能借躺椅晒太阳;狗狗宠物公园等等。对比上海,才懂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需要多少细节支撑。 也踩了坑:春秧街就是普通菜场,精酿性价比不如上海;但也遇了暖 —— 华姐清汤腩的萝卜甜到惊艳,赛马会阿公耐心解释投注规则,精酿吧店员用中英粤混搭陪我聊酒。 其实旅行最棒的不是打卡,是看见不同的生活可能:有人跨境通勤为孩子拼教育,有人在维港边钓鱼发呆,有人把小众爱好变成公共空间。你想要的生活,或许就藏在这些烟火气里。 欢迎加听友群,请看主页 我的公众号:《非行笔记》 ----------------------------------------------------------- 00:11 - [旅行与生活的思考] 04:18 - [高铁趣闻2则:从福州到香港的沿途观察] 10:10 - [香港西九龙出站:3 次刷证与标识观察] 13:34 - [香港地铁见闻与思考] 19:20 - [港岛天后的酒店初印象:螺丝壳里做道场] 26:30 - [北角美食打卡:华姐清汤腩,UNCLE BEN COFFEE] 32:02 - [文化&生活空间:油街实现,香港跑马会投注站、春秧街] 39:33 - [北角滨海步道-维港公园暴走见闻] 45:00 - [东区主干道的天桥、摩托车、维多利亚公园] 51:31 - [少爷精酿-SECOND CRAFT 关于精酿123] 56:16 - [上海香港两地对比与生活感悟] 1:02:46 - [BGM: Tiger Phone Card - Dengue Fever] ---------------------------------------------------------- 香港TUVE酒店房间的窗外: 华姐清汤腩:牛三宝粉 UNCLE BEN COFFEE: 北角油街现实 香港跑马会投注站 北角东岸板道海景: 维多利亚公园: 少爷精酿second draft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