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光棍节”到全球购物狂欢,双十一已走过十七年,但近几年却显得越来越“静悄悄”。 当促销周期从一天拉长到两个月,当AI万能搜、88VIP与PLUS会员的复杂计算取代了直接折扣,这个“节日”对消费者而言,究竟是提供了从容,还是制造了迷局? 而对屏幕后的电商人来说,这场“持久战”带来的,又究竟是业绩长虹的喜悦,还是身心透支的疲惫?《湃客Talk》对话一线亲历者梁一、行业观察者崔丽丽,探讨双十一光环下的真实人生与商业逻辑。 【节目嘉宾】 梁一:红兔互动CEO、电商从业者 崔丽丽: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时间轴】 02:21 双十一战线拉长两个月,你“麻”了吗? 03:49 直播间真的便宜吗?40%惊人退货率背后 08:53 平台为何故意把规则搞复杂?专家:浑水才好摸鱼 10:53 88VIP和Plus会员,是省钱利器还是消费陷阱? 15:22 用AI“算计”双十一,省钱帮手还是商家推手? 18:30“剧场效应”下的电商人:从8月备战到春节,全年无休? 22:21 终极拷问:双十一的最低价到底在哪一天? 32:00 价格卷不动了?李佳琦的公司开始批量“造星” 36:22 什么样的人能当主播?天赋比努力更重要吗 40:32 反内卷!双十一的未来应该是“新品发布会”? 42:54 被“买一送N”支配的恐惧:我家面霜过期三年还没用完 46:36 终极建议:如何找回简单快乐的购物体验? 本期节目文字稿已上线⬇️ 《从八月备战到春节,“双十一”是谁卷麻了?|湃客Talk》
今年最火的赛道是什么?除了人工智能,可能还有短剧。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刘美岑,在横店当了5个月的短剧群演,把竖屏从业者的“奔日子”和“混日子”,写成了一篇5万多字的论文。用她的话说,短剧门槛不高,却很熬人。 而作为影视行业从业者,张拯目睹了这两年短剧的火爆,也深谙其中的门道,“短剧行业是挣钱的,但要看谁挣的是什么钱,差异还是挺大的。” 从2022年起步,到2023年、2024年一路高歌猛进,再到今年春节前后热度不减……短短几年,短剧市场的规模已经与电影市场比肩。在这样卷的行业,想要弯道超车,精品化是必然要求。 然而,短剧并非长剧的“缩水版”,对于演员、剧本、服化道等都有新的要求。一部短剧究竟是如何制作的,短剧演员的工作是怎样的,短剧行业是就业的好出路吗? 2025年,短剧市场仍将持续扩张,但格局和内容势必会发生变化。《湃客Talk》邀请短剧行业观察者刘美岑和影视行业从业者张拯,一起聊聊短剧行业的内幕。 【时间轴】 01:50 女研究生在横店拍了5个月短剧 04:49 “现金群”和“公会群”,各有什么门道? 10:38 短剧观众有哪些?莫言也看了 15:20 3天500元,群演收入仅够温饱? 19:23 当姚记扑克转型搞短剧,这行真有40倍利润? 21:34 爆款编剧月赚10万?远不止于此 23:30 拍部短剧成本40万,为何“投流”占大头? 28:55 萌宝、霸总、银发赛道,短剧为何总是“老三样”? 34:12 AI来了,短剧也能一键生成吗? 47:33 短剧演员想出名? 看老天赏不赏饭
秋分时节,本是稻浪翻滚、瓜果飘香的传统丰收时刻。然而如今,超市货架上的西兰花、西红柿、黄瓜等蔬菜四季常驻,“青黄不接”这个词,已悄然从现代人的生活词典中消失。 当预制菜成为热议焦点,当外卖变成日常选择,我们与土地、与食物之间最本真的联结,正经历着怎样的改变? 在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顾有容看来,农业与食品生产的工业化是不可逆的趋势。但他也指出,市场有时并不理性——比如对“甜度”的过度追求,会让作物失去原本丰富的风味。 与此同时,在市场和味蕾的双重选择下,我们餐桌上的“新”与“旧”正在微妙更迭。食农领域公益从业多年,马小超曾参与种子保护工作。她在河北王金庄村见到这样一个场景:村民们至今仍在梯田里轮作上百种作物,社区种子库中保存了百余种地方品种。“地种百样不靠天”,不仅是农民的生存智慧,更是与自然共处的朴素哲学。 尽管育种技术和物流系统带来前所未有的食物多样性,越来越多人却开始转身走向阳台,尝试亲手种植。预制菜的兴起,在某种程度上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现代人复杂的情感:我们拥抱便捷,却仍本能地渴望与土地的真实连接,向往“从田间到餐桌”的自然状态。 本期《湃客Talk》邀请植物学家顾有容与食农实践者马小超,一起聊聊秋收背后的品种迭代、文化记忆与土地情感,探讨我们与食物、与自然之间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深层联结。 【本期嘉宾】 顾有容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植物学家 马小超 食农领域公益从业者 【时间轴】 01:12 秋天的第一个南瓜,有几个人认识? 04:31 西红柿的逆袭:从“钢铁硬汉”到“柔软甜心” 09:09 21元三根的彩椒?它不是来填饱肚子的 12:23 白色草莓:除了能拍照,还剩什么? 16:36 “葡萄爱马仕”如何跌成“葡萄大路货”? 23:11 小农的无奈:爱种的品种怎么没了 25:15 这个世遗村庄,冬至给小毛驴煮面 36:31 阳台种菜:种的不是菜,是焦虑的解药? 43:18 年轻人返乡种地?别把腰练废了 44:50 2055年的秋分早餐盘会出现什么? 51:46 预制的秋天味道,植物学家怎么看
这个七夕,我们制作了一期AI(爱❤️)播客。 这是一组来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书信,记录了一对上海年轻恋人之间的深情往来。 在那个没有微信、没有视频的年代,纸短情长,字字句句承载着他们朴素而真挚的爱。 这些书信将我们带回到四十年前的日常烟火中:徐爱国让女友在寄杂志时捎上卫生纸,只为每月省下两三角钱;他会细心记下慧敏生理期的时间,在信中反复叮嘱她要好好休息、不要碰冷水;甚至会用部队发的电阻丝亲手绕制一个电炉,只为省下几块钱买来的阿胶,留着给慧敏产后补身体。这些如今看来或许难以理解的细节,却是那个年代关于生活与爱最真实的注脚。 让我们透过这些泛黄的信纸,回望上一代人如何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以最朴实的方式书写爱情。也许,正是在什么都“快”的今天,我们才更需要学会慢下来,在细节中看见爱、表达爱、守护爱。 ❤️ 时间回到1984年的春天,带着羞涩的问候和刻骨的思念,徐爱国和慧敏的爱情在书信中悄然生根。距离没有冲淡感情,反而让每一次通信都变得珍贵无比。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恋爱的初期,听一听在1984年3月到6月的字里行间,那份最纯粹的牵挂与最朴素的规划。 ❤️ 1984年的春夏之交,思念是爱情的底色,而承诺则是它的未来。当炽热的思念逐渐落地,变成对未来的踏实规划,爱情也迎来了新的阶段。从缠绵的“您好吗”到具体的“家具怎么做”“结婚证何时领”,他们的书信开始弥漫着生活的烟火气。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见证从1984年4月到11月,他们如何小心翼翼地,将浪漫的爱情编织进现实生活的经纬。 ❤️ 1984年秋,一纸婚书,一套家具,一个新的家庭就此诞生。但生活的考题才刚刚开始,尤其是对于这对相隔两地的夫妻。婚后的爱情,不再是花前月下的遥望,而是变成了从1984年10月到1985年琐碎日常里具体的关心:是寄去的五块钱,是叮嘱的一件寒衣,是无数个“望保重身体”的唠叨。接下来,让我们感受婚后生活里,那份更为深沉和坚韧的情感维系。 ❤️ 时间来到1986年,爱情的结晶,让生命的联结变得更加紧密,也让肩上的责任多了一份甜蜜的重量。书信的焦点,渐渐从夫妻之间的彼此叮咛,转向了对新生命“小芳”的共同期盼与呵护。从此,他们的世界里多了一个小小的她,思念也从两人之间,蔓延成了三口之家的牵挂。最后,让我们一同聆听,在为人父母之后,他们的爱里又增添了怎样深沉而动人的篇章。 文字稿全文已上线 信件经授权摘自张乐天主编《橙色的爱:细节》,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年3月 技术支持:扣子空间、剪映 配乐:《大约在冬季》
“你以为古生物学家天天在沙漠里挖巨型恐龙骨架?其实他们可能蹲在稻田里找指甲盖大的化石碎片!”当暑期档电影《侏罗纪世界4:重生》以单日7100万票房席卷全球时,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恐龙大展也迎来观展热潮。银幕上的恐龙叱咤风云,而现实中的古生物学家却常常俯身于泥土之间,在细微处寻找演化之谜的答案。 这样的坚持终获回报。最近揭晓的2025年未来科学大奖中,生命科学奖首度花落古生物学家。季强、徐星、周忠和用数十年野外考察与精细研究,向世界宣告:恐龙并未灭绝,它们只是换了一身羽衣,仍在我们头顶的蓝天翱翔。 本期《湃客Talk》邀请上海自然博物馆研究员何鑫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后廖俊棋,一起聊聊“寻龙”野外的苦与乐,解析恐龙为何让人类如此上头,也谈谈古生物专业毕业后究竟能干啥——奉上既涨知识又有趣的“恐龙文化指南”。 *本期节目文字版已上线 【本期嘉宾】 何鑫 上海自然博物馆研究员 廖俊棋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后 【时间轴】 01:14 6500万年前的“顶流”们,来这儿开会了 03:49 野外挖恐龙,防蜘蛛毒蛇还有郊狼 08:50 标本化石不能摸?不仅是“怕坏” 14:03 舌头上的化石:一个有趣的野外鉴定技巧 28:42 难逃泥潭龙?这届恐龙名字是来搞笑的 24:42 恐龙的后代,混得不够好? 32:13 恐龙人:演化树上的“奇葩”脑洞 36:24 侏罗纪系列电影,恐龙还原度如何? 44:39 我们和恐龙共享多少“关键基因”? 52:20 又大又恐怖,原来你也偏爱这口 01:00:03 古生物学毕业,也能研发无人机? 01:01:48 热爱恐龙的N种“进化”方式 配乐:《侏罗纪公园》主题曲 Theme From Jurassic Park 恐龙大展上的美掌二连龙 恐龙大展上的难逃泥潭龙 恐龙大展上的朝阳传奇龙 恐龙大展上的胡氏耀龙
盛夏的上海,二次元氛围拉满。 8月1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这也是继CCG Expo、BW之后,首届“上海之夏”国际动漫月活动的又一盛会。 漫步南京路,不时可见盛装打扮的coser与市民比肩而行;商场连廊里,限定快闪店、联名商品与沉浸式展览无缝衔接,整座城市仿佛都在同步加载着动漫滤镜。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的泛二次元用户规模已经从2017年的2.1亿增长至2025年的5.26亿,超过当前人口的三分之一。而在2024年,泛二次元周边市场的规模更是达到近6000亿元,虚拟角色的商业价值已能与一线明星比肩。 十年间,二次元如何从小众亚文化跃升为城市级流量入口?人们为何愿意为“纸片人”一掷千金?那些把热爱变成职业的人,又如何在想象与商业之间找到平衡? 在这个二次元之夏,《湃客Talk》邀请行业观察者卢山与从业者腰子,共同拆解这场从热爱到产业的“破壁”浪潮。 【本期嘉宾】 卢山 游戏研究社主笔 腰子 潮玩工作室商务负责人 本期文字版已上线 【时间轴】 01:56 今夏最燃二次元活动,让老外惊叹 05:41 弯道超车?上海二次元进化史 08:49 博物馆里的“黄金高达”,背后藏着大案 24:45 从Labubu看年轻人最爱的IP定式 30:14 日本二次元来上海淘谷子,秋叶原不香了? 35:45 中国街头coser浓度,全球最高? 43:06 二次元下一站,打破“下沉市场”的次元壁? 46:14 谷子经济的跨界渗透:殡葬业 47:26 从医学生到游戏编辑,为了不受“折磨”? 53:02 二次元从业者,加班吗? 本期配乐:Effervescence
在当今商业世界中,创业之路充满了挑战与机遇。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到经验丰富的“职场老人”,无数创业者怀揣着梦想投身于创业浪潮。 完美公司新价值主张核心要素之一“美丽自信”——倡导内外兼修的成长理念,全方位绽放生命光彩,正是对当代创业者的生动诠释。他们不仅以敏锐的商业嗅觉开拓市场疆域,更以优雅从容的姿态展现着当下创业者的复合价值。 如何将“美丽”与“自信”转化为可持续的创业竞争力?《澎湃新闻·完美创客荟》第四期,邀请美妆个护行业观察者黄静韵和美业导师朱建华,通过真实的产业剖析和创业叙事,解码创业者内外兼修的成长哲学。 【本期嘉宾】 黄静韵 英敏特信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大中华区美妆个护负责人 朱建华 明星造型师、上海国际电影节造型总监、美业导师 【时间轴】 02:06 创业不看风口?“三角定律”了解下 06:02 从建筑转行美业,明星造型师的逆袭之路 11:22 花衫与牛仔裤,创业大佬的穿衣哲学 21:17 打造通勤装,关键在口红? 27:02 男士们,如何避开“中年油腻”画风? 31:15 2025全球新消费趋势:无限抱团 朱建华现场打造“美丽自信”气色妆
当“暑运”正式拉开帷幕,民航业迎来旺季,与飞行相关的新闻也接踵而至。 从印度航空的空难,“春秋航空日本”客机的应急下降,再到禁止未获3C认证的充电宝登机……这些消息让你“恐飞”了吗?为什么坐飞机有这么多“条条框框”?各类事故背后的原因究竟有哪些? 《湃客Talk》邀请安全飞行30年的资深机长陈建国和旅行博主林泽君,解答公众对飞行安全的疑虑,聊聊从万米高空到平安落地——关于飞行,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本期嘉宾】 陈建国 资深机长 林泽君 媒体人、旅行博主 本期播客文字稿已上线 【时间轴】 01:37 9分钟急降8700米,怎么回事? 06:01 印度空难,究竟是不是波音的锅? 10:11 世纪空难:从“幽灵航班”到特内里费浩劫 16:52 哈德逊奇迹,何以被称为“奇迹”? 29:22 充电宝起火,在飞机上有多可怕? 40:31 飞机上的“花式座椅”,可行吗? 44:35 “航空性中耳炎”和“恐飞症”,你中招了吗? 52:08 普通人开飞机,要过几关?
创业是一场马拉松,但很多创始人却是用冲刺的姿态透支自己的健康。于是就出现了熬夜、焦虑、饮食紊乱、慢性疼痛等问题。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想保持“健康活力”的理想状态,这也是完美(中国)有限公司(简称“完美公司”)所倡导的“完美生活”,不仅要身体强健,更要心灵充盈、情绪平衡,还能收获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那么,创业者如何实现这样的状态? 《湃客Talk·完美创客荟》第三期,邀请心理咨询师于志凌和复旦大学体育教学部副教授杨至刚,分享情绪管理和碎片化运动方案,探讨完美公司如何通过践行“健康活力”理念,助力创业者和团队解锁新“流量密码”,实现“共同成长,完美生活”。 【本期嘉宾】 于志凌 公共管理博士后、资深媒体评论人、心理咨询师 杨至刚 复旦大学体育教学部副教授、体能训练与健康促进博士后、体育学博士 【时间轴】 02:52 创业者的心理问题,如何缓解 02:52 碎片化时代,最高效的运动方式有哪些 10:50 从热身到补水,这样练才不容易损伤 12:33 钙、蛋白质和蛋白粉……增肌该怎么吃? 16:32 跟巴菲特学“做热爱之事更长寿” 23:20 如何保持“健康活力”?从五感入手
从十多年前的《盗墓笔记》《鬼吹灯》,到最近热播的《藏海传》《护宝寻踪》,考古题材的影视作品不断引发公众对古代文明的好奇与向往。然而,真实的考古工作需要更为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系统的学术训练,每一次发掘都是一次与历史的深刻对话。 随着文博热兴起,“带编挖土”似乎正变得“真香”。考古这个曾经门可罗雀的专业,如今成了年轻人眼中“体制内的诗与远方”—— 一边是镜头里精美罕见的文物特写,一边是工作时尘土飞扬的挖掘现场。顺着洛阳铲而下,惊喜抑或是失望,都在蛛丝马迹间。 考古专业究竟是“冷门”还是“宝藏”专业?它背后蕴藏着怎样的专业魅力与广阔前景?是否值得年轻人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探索?今年毕业季,《湃客 Talk》邀请考古领域的权威专家高蒙河教授,以及考古专业毕业生、考古文博新媒体主理人奚牧凉,为大家揭开考古专业的神秘面纱,探索考古背后的真实与魅力。 【本期嘉宾】 高蒙河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博导,《考古不是挖宝》《考古好玩》等书作者 奚牧凉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考古文博新媒体“挖啥呢”主理人 文字稿已上线 【时间轴】 02:09 藏海原型历经四朝,古代造墓人地位高? 10:12 秦始皇陵藏弓弩?古墓防盗有秘笈 20:33 当帝王陵墓成为“景点”,只看不挖为啥呢? 26:33 《藏海传》最牛文物:金碗琵琶还是那只“猪”? 34:43 古墓里有逃生通道?慈禧太后陵墓有真相 42:11 第一次用洛阳铲,怎么挖是个问题 45:35 当考古队长遇上种荔枝的农民,谁能说服谁? 58:34 “带编挖土”,真的是个美差吗?
近日,北京市教委发布了《关于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学生和家长共同开展“息屏行动”,减少对电子产品过度依赖,倡导家长每天与孩子“倾听一刻钟,活动一小时”。 一个多月前,深圳也率先面向全社会发布了“每天息屏一小时,读书运动爱自然”的倡议,“息屏倡议”的提出者姚明也来到深圳参与了活动启动仪式。 “息屏倡议”引发各方关注的背后,是当下青少年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在日益加深。而大家更为关心的是,在“息屏”之后应该干什么?不会玩的大人如何带着孩子一起玩? 最近,卡游向港交所再次递交上市申请,这家公司靠“小学生社交”撑起百亿元营收。有媒体评论认为,卡牌游戏的兴盛,正成为儿童玩耍方式转变的一个缩影。 当我们越来越倾向用分数考核孩子,学校和家长出于安全考虑不再鼓励玩耍,传统游戏正在从孩子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孩子们的童年越来越安静了吗,他们的身心会发生哪些变化?从小面对考试压力、长大困于社会规则的我们,已经变成不会玩且无趣的大人了吗?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湃客Talk》邀请“听筒Tech”主理人饶霞飞、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童心理科心理治疗师丁菲,共同探讨如何通过“玩”来重建人与人、人与生活的连接,找回快乐的本能。 本期文字版已上线 ↓ “息屏”后的孩子,如何找回真正的“玩商”?|湃客Talk 【本期嘉宾】 丁菲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童心理科心理治疗师、浙江省心理健康促进会游戏治疗专委会成员 饶霞飞 自媒体听筒主理人 【时间轴】 02:04 寒暑假,要不要把孩子送回农村老家? 06:49 捡秋和Citywalk,无意义的玩更有意义? 10:44 “努力病”成话题,努力为何不快乐? 12:17 “野养”孩子的父母,早六点带娃晨跑 17:56 蔡格尼克效应:成年人对童年的弥补? 20:01 “安静的课间十分钟”和“厕所社交” 23:37 不准爬树?日本自然运动游戏提倡这样 26:14 卡游赚翻,卡牌如何“收割”大人小孩? 31:54 “玩商”和游戏治疗,又是智商税? 41:23 “息屏24小时”,“断舍离”的是什么? 44:17 幼儿园孩子卷体育中考,家长又焦虑了 49:01 内心的小孩,拿什么重新养育?
5月是一个充满爱的月份,515(国际家庭日)、520(谐音“我爱你”)、525(谐音“我爱我”)等特殊日期都与爱息息相关。但在忙碌的工作中,有多少人真正意识到了要爱自己和身边的人? 对于创业者而言,更是如此。在创业这场持续数年的马拉松中,创业者既要直面市场厮杀的压力,又要维系身心的平衡状态;既要实现商业价值的突破,又要完成个人与团队的共同成长。创业者又该如何关爱自己和他人,在创业路上成人达己? 在这个充满“爱”的5月,《湃客Talk·完美创客荟》第二期邀请中国社科院食品药品监管与发展中心副主任、完美生科院名誉院长徐华锋以及知名博主、自媒体创业者阿宝姐,围绕“创业路上的成人达己”展开对话,探讨完美公司如何通过实际行动践行“成人达己”的理念,为员工及创业伙伴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本期嘉宾】 徐华锋 中国社科院食品药品监管与发展中心副主任、完美生科院名誉院长 阿宝姐 知名博主、自媒体创业者 【时间轴】 01:10 创业路上的“工伤”,有多少? 09:35 毕业第一课,先学人际交往? 11:20 新伙伴来了,要不要倾囊相授? 21:15 不花大钱的“创业”,真的存在吗? 19:50 什么样的团队,最招人喜欢? 27:01 创业建议那么多,这一点最重要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