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友为了照顾二胎而辞职,成了全职妈妈。做全职妈妈的繁忙和焦虑令她不安,几近抑郁。如何化解呢?
口语俱乐部的一位伙伴是曾经的加拿大奥运会选手。搜索过她的故事后,第一感觉是“这就是典型的加拿大人”的生活!
爱情终结了并非末日,甚至不应该伤心。反思中,建议考虑的是,从这段感情中学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尊老、孝敬父母不止是华裔或者东亚文化的“专利”。在加拿大,经常看到其他族裔的成年子女对父母的爱和照顾。爱,是不分族裔、疆界的。 PS.《成功的背后:鲍道平回忆录》在喜马拉雅有声书中已经全部上载完成。精彩不容错过!
著名的以色列历史学家、《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说:这个时代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一切都会改变。从远古时代开始,人的一生分为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在21世纪,这样的局面被迫改变。在新时代,“稳定”是个我们无福消受的奢侈品。如果还想死守着稳定的身份、工作或世界观,世界只会从你身边嗖的一声飞过,把你远远抛在后面,有可能你有几十年的时间,只能活得像一个无知的化石。 因此,当下的父母们,需要不断“重塑”自己。对于一代移民来说,还要接受不同文化、社会、语言、习俗、思想等等的挑战,更需要不断地自我成长。根据我的切身体会,移民父母的自我成长不仅是必须的,对自己有很大帮助,更能影响到对子女的教育、亲子关系、家庭关系中。 题目:《移民家长的自我成长对子女教育的影响》 。你并不是那个唯一感到失落的人 。打破怪圈,从自己入手 。活成一束光,照亮孩子的路 。然后,你发现……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培养自律性?答案其实也不难。有条件放手及以身作则。
常常,陌生人之间的关爱有意想不到的力量。这个世界原本荒凉,是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带来了暖意。爱他人,爱自己。
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诗篇中,不乏一些妖娆的女性身影。她们姿容俏丽,能歌善舞,如露水,如晨雾,如梦似幻,往往令诗人们倾慕,却又未见多少相思离恨。在诗行间惊鸿一瞥的她们是谁?对古诗词中的“女主”们的身份、地位有了清晰了解,方能真正读懂诗作。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套用这句话,可以说,我们的标准不一定是他人的标准,我们重视的不一定是他人重视的,反之亦然。明白了这一点,许多矛盾也就不存在了。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树,生生不息,至死方休;独立、坚韧、努力向着阳光成长;庇护其他生物,有益自然;静美、有个性、每一株都是自己最好的样子。
华人在加拿大,同样会过春节。超市里年货齐备,文艺演出丰富,政客赶场繁忙,朋友聚会、包饺子,一样也少不了。在哪里过年其实都一样,形式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真的能辞旧迎新,不断进步!
“在加拿大各地,有这么多地方以华人的名字命名,显然就是从一个侧面对华裔社区的认可和称赞。当然,在大学、医院、企业或社会团体等民间机构,也有选择以杰出华裔人士命名的,那就更是数不胜数了。其实,华人对加拿大贡献的点点滴滴,不只是记录在历史教科书里,也不只是陈列在公共博物馆里,而应在人们目之所及的生活里,更应在大家感同身受的心灵里。”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