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馆的美国馆里播放过一支短片,高楼环绕的城市中间,有一块小小的空地,某天,一个女孩抱着花盆走近,种下一簇红花。藏在报纸后的大人们探出头,疑惑地观望。后来,两个,三个,越来越多人拿着心仪的植物和工具,铲土、播种,即便一场大雨将之前的努力化为乌有,却有更多的人聚拢而来,一点点将空地变成了社区居民心中理想的花园。 如果要用一个“专业词汇”描述上面这个过程,那就是“社区营造”。本期【SEED社创漫谈】我们请来两位社区营造的从业者,他们有建筑和城市规划背景,但在建筑和空间之外,更关注到空间中的人,关注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空间的互动。你不仅能听到嘉宾在肯尼亚盖学校,在伊豆半岛做邮局,在深圳做古村落保护的有趣故事,更会发现那些我们习以为常、鸡毛蒜皮的邻里琐事,在“社区营造师”的眼中,这些都是“社区在营造自身”的过程——小到村民议事规则,大到城市街区的规划和建设。 希望借由本期节目,让你对生活其中的社区和城市有不一样的感受,用新的视角去寻找和发现生活的“附近性”,祝愿每个人都能种下一片自己的花园。 【嘉宾介绍】 许伟舜 2012-2014 SEED执行团队,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讲师,1DesignLab联合创始人。弗吉尼亚大学高等荣誉(high honors)理学学士,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硕士。曾在波士顿、内罗毕、伊豆半岛、杭州、广州等地开展社区营造工作,致力于通过技术发展和空间设计,与用户共创有故事的生活生产场所。 李凌云 城市规划师,园林专业学士,人居环境设计学专业硕士,2019 SEED Fellowship。深圳街猫本土文化工作室联合创始人,兰州社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监事,深圳市地名学会会员。2019年末联合创办深圳街猫本土文化工作室,主要关注城市本土历史建筑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研究和创新传播,致力于在深圳广佛地区开展推广公众参与式社区营造工作坊与本土文化建筑研学项目。 【时间线】 04:00 建筑师和规划师,工作中的好玩与挑战 07:38 如果有无限的资源,你会构建一个怎样的理想社区 10:20 什么是社区?社区营造在做什么? 16:36 在陌生的社区,如何和当地人打交道? 32:30 如何面对社区中的共识和异议 40:46 谁在为“社区营造”买单? 58:02 社区营造的起点和终点 1:07:15 社区营造的职业前景,社区营造师需要哪些核心技能? 【制作团队】 主播:吴佩伦 制作人:陈默 SEED团队(按姓氏首字母排序):陈默、顾若茵、黄璐、蓝丹藜、沙淼、施佳庆、思远、王溯、吴佩伦、游姝楠、Stella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SEED社会创新种子社区(SEEDaBetterChina) SEED社会创新种子社区致力于发掘和培养高潜力社会创新青年,构筑一个全球性的学习互助型社会创新网络,支持社会创新实践,激发中国青年关心公共事务,参与社会创新,建设性地解决社会问题。
【写在前面】 1月21日,SEED Open Day 在上海顺利举行。这个骤然降温的冬日,100余位在当下仍在行动、或想要行动的社创圈小伙伴们齐聚一堂,彼此聆听、看见、结识、交流。 下午的【行业沙龙】环节,5位来自社会创业领域投资或支持机构的嘉宾,围坐对谈了关于「早期社会创业 & 创业者」的各自观察和看法。见过那么多社创人和社创项目,ta们围绕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直接且真诚地进行了表达与探讨: -各自机构在早期社创支持中的不同定位、理念与支持方式; -认为具备什么品质或能力项的社会创业者是更被看好的? -社会创业之路上,最难跨越、或最容易“被卡死”的卡点有哪些? 希望ta们的观点和声音,可以激发更多共鸣与回响。 【时间线】 00:03:30 他们是谁?他们的机构怎样支持社会创新? 00:20:50 最看重的社会创业者的特质是什么? 00:38:55 早期社创项目要成功,“人”的因素占到多大比例? 00:40:13 社会创业之路上,哪些卡点最不容易过? 【特别鸣谢】 主播:吴佩伦 沙龙主持:涂释文 制作人:希瑞、陈默 SEED团队(按姓氏首字母排序):陈默、顾若茵、黄璐、蓝丹藜、沙淼、施佳庆、王溯、吴佩伦、游姝楠、Stella 主播:吴佩伦 沙龙主持:涂释文 制作人:希瑞、陈默 SEED团队(按姓氏首字母排序):陈默、顾若茵、黄璐、蓝丹藜、沙淼、施佳庆、王溯、吴佩伦、游姝楠、Stella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SEED社会创新种子社区(SEEDaBetterChina) SEED社会创新种子社区致力于发掘和培养高潜力社会创新青年,构筑一个全球性的学习互助型社会创新网络,支持社会创新实践,激发中国青年关心公共事务,参与社会创新,建设性地解决社会问题。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很多人对美好幸福的向往。 可是海洋却面临着它的困境,据统计,当前仅塑料污染一项就造成每年1亿只海洋动物的死亡,每天会有200万吨污水和其他废水排入世界各个水域,还有一半以上的海岸栖息地正在退化……在一部珊瑚保育纪律片《寻找珊瑚海》中,我们看到了海底“热带雨林”的消亡,在过去的30年中,我们已经失去了近50%的珊瑚,如果持续发展下去,这份不幸将会变成毁灭。 本期【SEED社创漫谈】我们特地请来两位在海洋保护和海滨保护领域扎根的嘉宾,一位是在一路机缘巧合下开始进入野生动物保护、海滨保护的行列,从事环保领域13年;一位则是在毕业后辗转才开始接触海洋,一趟潜水激发了她人生的向往,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守护海底珊瑚。本期节目你可以听到他们在进行海底和野外环保工作时发生的趣事,专业的海洋/海滨保护工作内容,遇到的筹资和社会变化带来的压力,以及海洋保护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方面、包括生态旅游、沿海买房等话题。 海洋选择ta们,ta们也选择了海洋,希望通过这一期节目,让我们一起成为海洋的守护者! 【嘉宾】 田阳,北京多元智能环境研究所副理事长,深圳红树林基金会在水一方候鸟迁飞通道专项基金发起人,从事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保护10多年。曾搭建全国候鸟保护网络,解决了全国多地生态环境问题,推动出台及修改多项环境政策。 林小慧,蓝蹼生态海洋保护机构联合创始人,青年海洋环保创业者,保育纪录片《寻找珊瑚海》执行制片人;她正在推动海洋友好城市社区的建设,确保海洋生态恢复和发展以转化为更有活力的蓝色经济。 【时间轴】 02:18 关于海洋保护和海滨保护,他们在做什么? 05:02 野外工作中有趣的画面——“纪录片讲的事情是真的!” 12:32 什么样的契机进入这个行业? 20:50 当有更好的选择时/面临挑战压力时,他们是否动过转行的念头? 24:55 从事环保行业的几个“打开方式”?志愿者?社会企业?NGO?商业? 30:39 海洋保护的具体工作:水下生物多样性调查;社区在地海洋保护科普;海底直播珊瑚保护…… 34:36 海滨湿地保护的具体工作:“围填海”相关湿地保护;鸟类保护反盗猎…… 38:56 谁来赞助这些公益组织?政府对“围填海”问题的态度变化 47:00 环保公益筹资的趋势是什么? 55:30 “生态友好型”模式:一种考虑“生态承载率”的限制性旅游 1:05:23 想在沿海买房的小科普! 【制作团队】 主播:吴佩伦 制作人:施佳庆 SEED团队(按姓氏首字母排序):陈默、顾若茵、黄璐、蓝丹藜、沙淼、施佳庆、王溯、吴佩伦、游姝楠、Stella 音乐:long night -bensound.com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SEED社会创新种子社区(SEEDaBetterChina) SEED社会创新种子社区致力于发掘和培养高潜力社会创新青年,构筑一个全球性的学习互助型社会创新网络,支持社会创新实践,激发中国青年关心公共事务,参与社会创新,建设性地解决社会问题。
2017年,徐永光老师的《公益向右,商业向左》一书在社会创新领域曾引发热议。本期【SEED社创思辨场】,我们邀请到在新疆深耕十余年的潘盛。他从公益进入商业,却一直专注于新疆的农业发展。他将从他亲身经历的尝试和选择出发,和我们聊聊公益、社会企业和商业在农业发展问题上的不同做法与优劣。尽管初心未变,但他最终选择了商业方式,这段历程值得我们每一位关注社会创新的青年人思考。 03:45 新疆的葡萄和葡萄干是怎么运到全国各地的呢? 06:17 在新疆创业的契机? 10:10 消费习惯的变化和内容电商的崛起 20:52 「苦豆蜜瓜」的故事 25:02 「丝路乡甜」的品牌策略? 做服务商还是品牌商? 42:13 四川小伙为什么和新疆结下不解之缘?还是得从「小母牛」说起 45:15 为什么从公益转到商业,并选择在新疆创业呢? 46:23 「丝路乡甜」是一个社会企业吗? 52:44 怎样平衡营利和帮助其他农业生产者的初心之间的矛盾? 【本期嘉宾】 潘盛,丝路乡甜创始人。2006年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后进入乡村发展领域工作,先后在国际小母牛中国办公室和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任职,在云南、贵州、四川和新疆等地开发和管理了多个乡村发展项目的工作。2014年开始从事农产品电商相关工作,对农产品开发与品牌打造、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社交电商和内容电商的运营有着丰富的经验。 丝路乡甜是一家专注于高品质西部地区特色产品的集成运营和供应链服务的公司,通过「产品开发 + 供应链服务 + 产品综合运营」的产品集成运营模式,整合多种线上商业渠道,实现产品“一个平台线上全渠道覆盖”的整合效果。公司自建的丝路乡甜供应链平台对接了国内各类电商渠道1000家以上,现已形成新疆供应链中心、西安仓储中心、成都运营中心的三大功能中心格局。公司与基地深度合作,操盘打造了造面师新疆速食拉面、疆小提葡萄、苦豆蜜瓜、至爱蜜瓜、半亩园西红柿、尉黎鲜罗布羊、沙依东香梨、小甜心苹果、漠珍源香梨膏等众多网红爆款农产品。 【音乐】 片头:Lucid Dreamer 片尾:Lucid Dreamer 【主播】吴佩伦、王溯 【制作人】蓝丹藜、顾若茵 【SEED团队】顾若茵、蓝丹藜、彭姿毓、吴佩伦、王溯、游姝楠 【后期】顾若茵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SEED社会创新种子社区(SEEDaBetterChina) SEED社会创新种子社区致力于发掘和培养社会创新青年领袖,支持社会创新实践,构筑一个全球性的学习互助型社会创新网络,激发中国青年关心公共事务,参与社会创新,建设性地解决社会问题。
往期节目中,我们一直讨论未来食物是什么、怎么吃、怎么做……当食品经历千辛万苦呈现到我们面前时,其实还遗漏了非常重要的一环——食品回收。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倘若从食品设计、生产、加工到溯源的每一环节都认真把关,然而最终餐桌上剩余的食物被直接扔进垃圾桶、填埋甚至焚烧,那么之前环节中所有的努力一定程度都付诸东流。 本期播客,一起来聊一聊,在未来,浪费了的食品如何回收,以及如何减少食品浪费等终极问题。 那么,中国的食品浪费有多严重呢?食品浪费背后还蕴含着哪些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对我们每个人而言,有什么减少食品浪费的建议吗?有哪些变废为宝的食品回收技术呢? 欢迎收听本期节目,在这一期的播客中,我们会聊到: 01:39 为什么食品浪费是一个社会问题? 03:15 科技如何减少超市和餐厅的食品浪费,如何回收多余的食物? 04:55 个人食品浪费的种种原因和小tips 09:41 整季《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总结;完结撒花! 本季《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系列节目将会通过喜马拉雅app、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和QQ音乐每周同步上线,欢迎大家准时收听。 【节目互动】 为了减少食品浪费,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欢迎你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有任何建议和反馈我们都会认真对待的! 【主持人】馨欣 【观察员】芷盈 【剪辑师】Cocoa 【设计师】路亚 【编导员】培贤、励玮 【播客管理】姿毓 【关于《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系列节目】 《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系列节目基于食品行业的科技创新,围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过六集播客浅谈“科技如何赋能可持续生产和消费”,邀你共同探讨科技如何解决迫在眉睫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探索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关于我们】微信公众号:SEED社会创新种子社区 SEED社会创新种子社区致力于发掘和培养社会创新青年领袖,支持社会创新实践,构筑一个全球性的学习互助型社会创新网络,激发中国青年关心公共事务,参与社会创新,建设性地解决社会问题。
不知道大家在逛盒马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在采购食品时有一个溯源二维码呢?只要用手机扫码便可以看到该食品从采购、运输、仓储和销售的相关信息。如今,越来越多的商家建立透明的食品溯源机制,让消费者参与到监督食品安全的流程中,提高产品的质量。运用区块链技术,未来食品溯源甚至可以包括碳排放等绿色KPI。 本期播客,我们就用最简单的语言聊聊区块链这个听上去“高大上”的技术在食品溯源领域当中的运用奥秘。 虽然深知食品溯源的好处,真的有消费者愿意扫码参与监督吗?食品溯源的信息准确吗?是否会有造假的溯源信息欺骗消费者?什么是区块链,它如何运用在食品溯源过程中?什么是消费主义,如何警惕消费主义陷阱? 欢迎收听本期节目,在这一期的播客中,我们会聊到: 01:06 什么是食品溯源? 02:46 食品溯源有哪些好处? 05:44 大数据如何助力食品溯源? 07:03 为什么现在还没有看到物联网+区块链普及? 08:37 可持续消费 vs 消费主义 本季《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系列节目将会通过喜马拉雅app、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和QQ音乐每周同步上线,欢迎大家准时收听。 【节目互动】 如果食品溯源真的实现了,你会在购买商品的时候扫码吗?你最在乎的信息是什么? 欢迎你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有任何建议和反馈我们都会认真对待的! 【主持人】馨欣 【观察员】芷盈 【剪辑师】Cocoa 【设计师】路亚 【编导员】培贤、励玮 【播客管理】姿毓 【关于《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系列节目】 《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系列节目基于食品行业的科技创新,围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过六集播客浅谈“科技如何赋能可持续生产和消费”,邀你共同探讨科技如何解决迫在眉睫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探索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关于我们】微信公众号:SEED社会创新种子社区 SEED社会创新种子社区致力于发掘和培养社会创新青年领袖,支持社会创新实践,构筑一个全球性的学习互助型社会创新网络,激发中国青年关心公共事务,参与社会创新,建设性地解决社会问题。
欢迎大家继续收听本周【SEED社创思辨场】的《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系列节目。不知道关注 SEED 的小伙伴们每天花多少时间在做饭上,工作繁忙的时候是否希望不用自己做就能吃到可口的饭菜呢?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除了我们中国传统的八大菜系,现代科技也在食品加工这一环节费尽心思。本期播客就来聊一聊,机器人厨师和3D打印这两个酷炫的技术是如何为食品创新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和机遇。 机器人厨师可以做出满汉全席吗?机器人厨师做的菜有“灵魂”吗?会走近千家万户,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吗?新的食品加工技术能为环境带来积极影响吗 这一期播客我们会聊到: 02:39 机器人厨师并不遥远 05:59 3D打印如何颠覆传统食品行业? 07:00 食品加工创新如何推动可持续发展? 08:07 食品加工的代替和颠覆是否带来厨师失业? 11:34 系统性失业如何避免? 本季《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系列节目将会通过喜马拉雅app、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和QQ音乐每周同步上线,欢迎大家准时收听。 【节目互动】 如果让你来设计一款家用型机器人,你会希望Ta帮你完成哪些家政服务呢?你希望Ta为你掌勺调配味道吗? 欢迎你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有任何建议和反馈我们都会认真对待! 【主持人】馨欣 【观察员】芷盈 【剪辑师】Cocoa 【设计师】路亚 【编导员】培贤、励玮 【关于《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系列节目】 《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系列节目基于食品行业的科技创新,围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过六集播客浅谈“科技如何赋能可持续生产和消费”,邀你共同探讨科技如何解决迫在眉睫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探索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关于我们】微信公众号:SEED社会创新种子社区 SEED社会创新种子社区致力于发掘和培养社会创新青年领袖,支持社会创新实践,构筑一个全球性的学习互助型社会创新网络,激发中国青年关心公共事务,参与社会创新,建设性地解决社会问题。
欢迎大家继续收听本周【SEED社创思辨场】的《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系列节目。提到未来城市,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是在空中随意漂浮的新型交通工具,还是各种奇形怪状的建筑物?虽然我们无法确定未来城市的具体模样,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未来的城市空间中,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绿色。而要做到这点,就不得不提垂直农业了。 垂直农业究竟和普通种植有何不同?它能解决什么问题?又会给城市中的居民带来怎样的改变呢? 这一期播客我们会聊到: 02:03 垂直农业比传统农业强在哪里? 04:10 垂直农业能给消费者带来什么好处? 05:14 这样种出来的蔬菜会更贵吗? 06:43 垂直农业真的环保吗? 07:45 垂直农业离中国消费者有多远? 09:53 垂直农业将如何改变城市建设? 本季《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系列节目将会通过喜马拉雅app、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和QQ音乐每周同步上线,欢迎大家准时收听。 【节目互动】 听完这期节目,小伙伴们看好垂直农业的未来吗?你是否认为垂直农业将成为未来城市的重要部分? 欢迎你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有任何建议和反馈我们都会认真对待! 【主持人】馨欣 【观察员】芷盈 【剪辑师】Cocoa 【设计师】路亚 【编导员】培贤、励玮 【关于《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系列节目】 《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系列节目基于食品行业的科技创新,围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过六集播客浅谈“科技如何赋能可持续生产和消费”,邀你共同探讨科技如何解决迫在眉睫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探索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关于我们】微信公众号:SEED社会创新种子社区 SEED社会创新种子社区致力于发掘和培养社会创新青年领袖,支持社会创新实践,构筑一个全球性的学习互助型社会创新网络,激发中国青年关心公共事务,参与社会创新,建设性地解决社会问题。
欢迎大家继续收听本周【SEED社创思辨场】的《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系列节目。在科幻电影中我们总能看到关于未来食物的想象。不管是《雪国列车》里的黑色蛋白块,还是《流浪地球》的蚯蚓干,都反映出人类对于食物紧缺尤其是动物蛋白的迫切需求。对此,资本市场和消费者已经开始有所反应。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尝试人造肉?我不爱吃汉堡但想尝试人造肉,请问我还有机会吗?对人造肉的负面争议有什么想回应的吗? 这一期播客中,我们邀请到了专注于投资替代蛋白产品的道夫子食品国际公司(Dao Foods International)共同创始人张涛,和他聊了聊如何从影响力投资的角度看待道夫子称为中国“新生代好食品”的发展前景。 这一期播客我们会聊到: 02:03 道夫子是做什么的? 05:50 道夫子是如何把影响力投资与食品行业结合的? 13:46 投资初创企业时判断创业者内功的秘笈 17:29 目前新生代好食品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20:14 新生代好食品行业涉及的环境公平问题 22:45 新生代好食品是否会颠覆传统农业?传统农业的未来在哪里呢? 25:30 怎么把中国的主流消费者变成解决环境问题的一部分?行业的发展还需要什么关键要素? 28:46 在新生代好食品领域,青年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本季《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系列节目将会通过喜马拉雅app、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和QQ音乐每周同步上线,欢迎大家准时收听。 【节目互动】听完这期节目,小伙伴们对人造肉的印象有所改观吗? 欢迎你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有任何建议和反馈我们都会认真对待! 【主持人】馨欣 【观察员】芷盈 【剪辑师】Cocoa 【设计师】路亚 【编导员】培贤、励玮 【关于《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系列节目】 《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系列节目基于食品行业的科技创新,围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过六集播客浅谈“科技如何赋能可持续生产和消费”,邀你共同探讨科技如何解决迫在眉睫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探索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关于道夫子】 道夫子食品国际公司 (Dao Foods International) 是一家专注于植物基和替代蛋白食品创新的影响力投资和孵化机构,旨在帮助创业者面向中国市场开发激动人心的新生代替代蛋白质产品,从而减少大众消费者对于传统动物养殖业的依赖。 【关于我们】微信公众号:SEED社会创新种子社区 SEED社会创新种子社区致力于发掘和培养社会创新青年领袖,支持社会创新实践,构筑一个全球性的学习互助型社会创新网络,激发中国青年关心公共事务,参与社会创新,建设性地解决社会问题。
欢迎大家收听本周【SEED社创思辨场】的《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系列节目。相信大家都听过一句广为流传的台词:“兔兔这么可爱你怎么可以吃兔兔!”大家普遍表示:不吃肉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不过五年后,随着著名人造肉品牌Beyond Meat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人造肉提供了吃肉与不吃肉之外的第三种选择。 然而人造肉推向市场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消费者对人造肉的评价褒贬不一,相关企业的股票剧烈波动。 那么人造肉的未来到底在哪里? 人造与天然,素食与动物养殖,人造肉的诞生重新定义了很多我们熟悉的概念,这背后是否会带来风险和争议? 这个新兴行业的出路在哪里? 在这一期的播客中我们会聊到: 00:42 人造肉好吃吗? 02:12 中国消费者会愿意为人造肉买单吗? 03:39 人造肉背后有什么黑科技? 08:52 为人造肉买单的主要原因? 10:17 人造肉是贫困人口消费得起的吗? 11:39 人造肉离餐桌究竟有多远? 13:30 人造肉会带来的公平和技术垄断风险吗? 本集《可持续生产和消费》节目将会通过喜马拉雅app,Apple Podcast和小宇宙app每周同步上线,欢迎大家准时收听。 【主持人】馨欣 【观察员】芷盈 【剪辑师】Cocoa 【设计师】路亚 【编导员】培贤、励玮 【节目互动】听完这期节目,小伙伴们会愿意尝试人造肉吗? 欢迎你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有任何建议和反馈我们都会认真对待! 【关于《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系列节目】 《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系列节目基于食品行业的科技创新,围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过六集播客浅谈“科技如何赋能可持续生产和消费”,邀你共同探讨科技如何解决迫在眉睫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探索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关于我们】微信公众号:SEED社会创新种子社区 SEED社会种子社区致力于发掘和培养社会创新青年领袖,支持社会创新实践,构筑一个全球性的学习互助型社会创新网络,激发中国青年关心公共事务,参与社会创新,建设性地解决社会问题。
欢迎来到SEED社创思辨场的《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系列节目,六集播客将基于食品行业的科技创新,围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浅谈“科技如何赋能可持续生产和消费”,邀你共同探讨科技如何解决迫在眉睫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探索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当工业革命颠覆了我们的饮食方式,随之产生的社会环境问题也引起了大家的共同关注。我们相信,科技创新会带给人类解决社会和环境问题的新希望。 与此同时,我们也深刻地意识到,科技创新本身不是全部的解决方案,我们不缺技术,缺少的是对价值的思考。技术迭代与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否能并存,还是只能二选一?何为对价值的追求? 如果你也怀揣着同样的疑惑与思考,欢迎与我们在纷繁信息中寻真知、求实辩,同时也欢迎你留下宝贵的思考和反馈。 欢迎从下周二8月24日开始,每周收听【SEED社创思辨场】的《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系列节目。我们将会通过喜马拉雅app,Apple Podcast和小宇宙app每周同步上线。 【主持人】馨欣 【观察员】芷盈 【剪辑师】Cocoa 【设计师】路亚 【编导员】培贤、励玮 【关于我们】微信公众号:SEED社会创新种子社区 SEED社会种子社区致力于发掘和培养社会创新青年领袖,支持社会创新实践,构筑一个全球性的学习互助型社会创新网络,激发中国青年关心公共事务,参与社会创新,建设性地解决社会问题。
02:08 两位嘉宾进入养老行业的初衷 07:40 大陆养老行业现状 14:10 香港养老行业现状 18:36 适老化改造是什么? 29:40 适老化改造的背景 42:40 养老行业从业建议 58:54 丁克老人怎么养老 82:00 香港老年人的情感需求 93:00 老年人与年轻人的代际互动 101:00 未来养老模式畅想 【本期嘉宾】 刘英,朗力养老联合创始人,中国适老环境评价标准编写专家组成员,2015届SEED Fellow。 2017年成为国内首批社会企业家代表,率先将养老项目植入商业元素并获得资本青睐。朗力养老从2011年成立至今,以社区养老连锁辐射居家养老服务,到现在专注于适老化改造服务,已经复制到全国21个城市,是中国首家获得B Corp认证的养老企业。 李佳,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研究员,2016-2017年SEED 执行团队成员,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博士,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涵盖公共卫生,社会老年学,代际互动与健康老龄化等。 【音乐】 片头:Chamomile Tea 片尾:Chamomile Tea 【主播】游姝楠 【制作人】彭姿毓 【SEED团队】储丹、高琳、蓝丹藜、彭姿毓、吴佩伦、王溯、王乃璇、游姝楠 【后期】彭姿毓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SEED社会创新种子社区 SEED社会种子社区致力于发掘和培养社会创新青年领袖,支持社会创新实践,构筑一个全球性的学习互助型社会创新网络,激发中国青年关心公共事务,参与社会创新,建设性地解决社会问题。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