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物质》是法国导演科拉莉·法尔雅执导的第二部长片,继长片首作《复仇战姬》之后再次将“身体恐怖”类型表现得淋漓尽致。影片由德米·摩尔和玛格丽特·库里担任主演。剧情围绕一个过气的好莱坞明星伊丽莎白展开,她通过一种神秘的“物质”克隆出一个年轻、更加完美的自己,这使得她的生活逐渐走向失控。 这部影片于2024年戛纳国际电影节首映,最终获得了最佳编剧奖,并引发了不小的争议。这也是继2021年的金棕榈影片《钛》之后,戛纳又一部引发讨论热潮的身体恐怖女性主义电影。对于最佳编剧这一奖项的争议,一直延续到了现在。而影片中大量使用对女性身体的近景镜头,引发了关于女性身体的剥削与反凝视的讨论。部分观众认为导演科拉莉·法尔雅虽然是女性,但影片在表现女性身体时仍带有一定的剥削色彩,尤其是在展现美貌与衰老的冲突时,这种视觉处理引发了争议。影片对“身体恐怖”的表现也引发了观众强烈的反应,尤其是影片第三幕的cult片转向和血浆片风格的杂糅让不少观众感到不适。 关于这部充满争议的影片,我们特别邀请到了两位深焦作者和大家做分享,他们的评价可以说是位于两个极端:一位是给这部电影打了一星的木头人,另一位则是给出五星好评的红酒与谋杀。两位将从各自的角度出发,为大家详细剖析影片的优劣所在。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这次播客,深入了解这部两极分化的作品,也许你会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某种物质》剧照 本期嘉宾: 木头人 普通影迷,第三届深焦影评大赛冠军 豆瓣 @woodhead 红酒与谋杀 不想再捣鼓学术的电影打工人 豆瓣 @红酒与谋杀 电车 深焦DeepFocus 编辑 豆瓣 @电车 《某种物质》剧照 时间轴: 本期播客总时长:1:37:22 03:47 在戛纳看《某种物质》的感受,在戛纳引发的争议。 09:03 为什么能拿最佳编剧奖?关于获奖的争议。 14:55 关于影片中男性人物的设置以及对男性批判力度。 26:55 关于影片中“某种物质”设定及两个女主关系的争议。 35:28 《某种物质》为什么会在戛纳主竞赛? 40:22 能做到不靠剧情,只靠视觉来表达批判吗? 41:20 科拉莉·法尔雅导演的作者性。 42:45 从视觉上的塑料感与《芭比》的比较。 51:53 《某种物质》有对好莱坞明星制的批判吗? 1:00:27 “身体恐怖”类型的介绍及特点。 1:02:55 影片中血浆类型片的运用。 1:06:36 影片中痛感的表达。 1:11:09 关于空间运用的妙处。 1:17:08 法尔雅对于镜头运用的处理。 1:18:26 《某种物质》与同类型《钛》的对比。 1:24:45 影片对影史大师的致敬。 1:30:28 两位女主的选角与演技。 1:34:45 两位女主的演技。 《某种物质》剧照 素材库: 《某种物质》(科拉莉·法尔雅,2024) 《复仇战姬》(科拉莉·法尔雅,2017) 《现实+》(科拉莉·法尔雅,2014) 《钛》(朱利亚·迪库诺,2021) 《阿诺拉》(肖恩·贝壳,2024) 《怪形》(约翰·卡朋特,1982) 《魔女嘉莉》(布莱恩·德·帕尔玛,1976) 《迷魂记》(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1958) 《闪灵》(斯坦利·库布里克,1980) 《2001太空漫游》(斯坦利·库布里克,1968) 《未来罪行》(大卫·柯南伯格,2022) 《欲望号快车》(大卫·柯南伯格,1996) 《孽扣》(大卫·柯南伯格,1988) 《变蝇人》(大卫·柯南伯格,1986) 《象人》(大卫·林奇,1980) 《芭比》(格蕾塔·葛韦格,2023) 《夜莺》(詹妮弗·肯特,2014) 《鬼书》(詹妮弗·肯特,2018) 《万圣节》(约翰·卡朋特,1978) 《正午之心》(克莱尔·德尼,2022) 《霓虹恶魔》(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2016) 《摔跤手》(达伦·阿伦诺夫斯基,2008) 《鸟人》(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2014) 《可怜的东西》(欧格斯·兰斯莫斯,2023) 《出走的决心》(尹丽川,2024) 《钛》剧照 使用音乐: 开场 🎵 Raffertie - The Substance(The Substance(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core)) 结尾 🎵 Raffertie – Pirouette(The Substance(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core))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电车 策划:电车 剪辑:电车 编辑:电车
2024年国庆档接近尾声,中国电影市场似乎并没有从暑期档的低迷中完全恢复过来。尽管国庆档通常被视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一个关键档期,但今年的票房表现和观众反响似乎并不尽如人意。从数据来看,国庆档疫情前达到40亿票房是正常水平,去年的国庆档也有27亿票房入账,但今年国庆档目前为止刚破18亿,想追到去年根本没有希望。 暑期档的颓势已经为国庆档敲了一次警钟,2024年暑期档以116.43亿人民币的票房收官,与去年同期相比几乎“腰斩”。市场整体表现的疲软证明了档期已不再是烂片的保护伞,当没能出现高质量或高话题度的影片时,大家更愿意选择其他的娱乐方式来代替,电影并不是不可或缺的。 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庆档依然没能吸取经验。今年国庆档虽然有《志愿军:存亡之战》、《749局》、《浴火之路》等多达十部新片上映,但整体上缺乏能够吸引大量观众的爆款电影。一些影片虽然在票房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观众口碑和专业评价上却遭遇了抑制的差评。例如,陆川导演的《749局》此前被寄予厚望,豆瓣评分却仅有可怜的4.4分,而且还有继续下跌的趋势,已被网友调侃成了《上海堡垒》2.0,这部10亿+票房潜质的影片目前仅3亿多票房自然也是咎由自取。但就《749局》这样的电影,已经是国庆档票房榜眼,可见这一档期扑得有多厉害。 这期播客,我们请到了资深媒体人君伟和柯诺,一起来深入探讨今年国庆档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也就此聊聊中国电影市场到底该何去何从。 《749局》 嘉宾: 君伟 电影媒体人、小众先锋公众号创始人 微博@媒体人君伟 柯诺 电影媒体人 豆瓣 @柯诺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时间轴: 00:01:53 国庆档影片介绍,前三天票房分析与历史对比 00:06:41 对本次国庆档的总体观感 00:08:12 为什么说国庆档电影最大的问题都在剧本上 00:10:24 陆川导演发微博对《749局》在营销上的影响 《749局》 00:12:40 《749局》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00:22:14 拖延八年上映,陆川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 00:25:56 《749局》的失败对中国工业电影的影响 《志愿军:存亡之战》 00:30:00 与第一部相比,《志愿军:存亡之战》的优点和缺点 00:35:26 主旋律电影接下来应该怎么拍 《浴火之路》 00:40:33 《浴火之路》中雷人的情节对电影的伤害 《熊猫计划》 00:46:01 《熊猫计划》为什么不能达到成龙动作喜剧的高度 00:51:09 为什么现在成龙烂片频出 《危机航线》 00:55:46 《危机航线》的题材选择与视觉奇观的营造 01:02:49 彭氏兄弟接下来的发展路线 《只此青绿》 01:06:18 《只此青绿》题材与电影呈现方式的独特性 01:09:14 《只此青绿》对比《长安三万里》在呈现中国传统文化上的不同 01:13:55 国潮文化的刻板印象是不是限制了作品的创作 《爆款好人》 01:15:40 《爆款好人》是不是《我和我的XX》系列的平替 01:24:00 宁浩对当下现实的描绘和批判为什么抓不到重点 01:26:59 葛优在《爆款好人》中的表演 《出入平安》 01:28:22 《出入平安》撤档的原因和补救措施 01:34:19 撤档之后直接上流媒体是不是新的出路 01:35:21 国庆档整体质量不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01:38:08 接下来的春节档能不能拯救中国电影市场 涉及作品: 国庆档电影 《749局》(陆川,2024) 《志愿军:存亡之战》(陈凯歌,2024) 《浴火之路》(五百,2024) 《熊猫计划》(张栾,2024) 《危机航线》(彭顺,2024) 《只此青绿》(周莉亚,2024) 《爆款好人》(宁浩,2024) 《出入平安》(刘江江,2024) 《皮皮鲁和鲁西西之309暗室》(郑亚旗,2024) 《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6:迷你大冒险 》(刘可欣,2024) 其他提及作品 《上海堡垒》(滕华涛,2019) 《流浪地球》(郭帆,2019) 《可可西里》(陆川,2024) 《九层妖塔》(陆川,2015) 《异人之下》( 乌尔善,2024) 《解密》(陈思诚,2024) 《志愿军:雄兵出击》(陈凯歌,2023) 《三体》(张艺谋,TBD) 《坚如磐石》(张艺谋,2023) 《前任4:英年早婚 》(田羽生,2023) 《传说》(唐季礼,2024) 《龙马精神》(杨子,2023) 《急先锋》(唐季礼 ,2020) 《英伦对决》(马丁·坎贝尔,2017) 《宝贝计划》(陈木胜,2006) 《新警察故事》(陈木胜,2004) 《十二生肖》(成龙 ,2012) 《中国机长》( 刘伟强 ,2019) 《长安三万里》(谢君伟,2023) 《白蛇传:情》(张险峰,2019) 《红毯先生》(宁浩,2023) 《上流》(傅宗盛,2023) 《疯狂的外星人》(宁浩,2019) 《出走的决心》(尹丽川 ,2024) 《抓娃娃》(闫非/彭大魔,2024) 《封神2》(乌尔善 ,TBD) 《蛟龙行动》( 林超贤,TBD) 《哪吒之魔童闹海》( 饺子,TBD)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辛止一—《浴火之路》 中插:《谁》 结尾:石岩—平凡的王冠(《749局》电影主题曲)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电车
第八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落下帷幕,具体获奖名单可查看:第八届平遥获奖名单,杨穗益《喀斯特》最佳影片。这届平遥满是惊喜,也充满争议。贾樟柯导演和众多入围导演在开幕式一同唱起《Don't Worry,Be Happy》,在一个欢快的氛围中开起这届影展。伊藤纱织导演的《黑箱日记》露天放映时引发了集体共鸣,掌声久久未消散,将影展推向高潮。在最后的颁奖环节,米格尔·戈麦斯为代表的费穆荣誉评审团,颁出的几个大奖都充满了争议,也为我们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 本期播客,我们邀请了11位拥有不同身份的亲历者,从评委到志愿者,再到各个入围导演,希望能面面俱到第来聊一聊这届平遥电影展。 本期嘉宾: 杨洋 卧虎单元罗伯托·罗西里尼荣誉评审 一只呀 卧虎单元观众评审 小吓 首映单元观众评审 再来一碗 志愿者 严偲予 《婚前生活》导演,平遥创投单元入围 张曜元 《相谈》导演,费穆荣誉·最佳短片获得者 杨穗益 《喀斯特》导演,费穆荣誉·最佳影片获得者 徐磊 《前程似锦》导演,费穆荣誉·评审荣誉获得者 费穆荣誉·最佳短片评审 王佳佳 《时间旅馆》主演,入围藏龙单元 祝新 《凤凰山下·词》导演,影迷选择荣誉、青年评委荣誉获得者 杨圆圆 《女人世界》导演,入围藏龙单元 时间轴: 本期播客总时长:110:15 07:30 杨洋[卧虎单元罗伯托·罗西里尼荣誉评审] 从策展的角度看,怎么看这次卧虎单元的选片及排片? 与其他评委的交流中,有哪些有趣的观点? 11:14 一只呀[卧虎单元观众评审] 总体评价卧虎单元的影片。 最喜欢的电影。 13:20 小吓[首映单元观众评审] 参加这次电影节的身份,申请的过程及福利。 作为观众评审参与电影节的感受。 最喜欢的电影。 电影节有待改进的地方。 21:10 再来一碗[志愿者] 负责的岗位介绍 申请及选拔志愿者的过程 志愿者的福利有哪些? 工作过程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和观察(工作本身、观众、嘉宾等等都可以聊) 这次志愿者之旅和预想的相比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惊喜和失望 对于志愿者来说,组委会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明年还会来吗? 39:00 张曜元[《相谈》导演] 平时会更关注什么样的题材? 谈一谈在东艺大的学习,在哪些方面帮助到了你? 之后有长片的打算吗?打算拍什么题材?到什么阶段了? 这次来有看其他短片吗,有看到哪些印象深刻的? 54:52 杨穗益[《喀斯特》导演] 最早为什么会有想做这部电影? 聊聊为什么选择考北电,如何与电影结缘的? 对北欧电影的兴趣。 62:40 徐磊[《前程似锦》导演] 片子里的父子关系表达。 当时找您父亲演的时候,有和他说这个故事想表达的内容吗? 小津电影里的父子关系和中国父子关系的对比。 作为短片的评委,喜欢什么样的短片? 文艺片和商业片拍摄时的区别。 72:40 王佳佳[《时间旅馆》主演] 对于平遥的感受,与导演翟义祥的缘分。 和张本煜的激情戏。 对看电影的热爱。 喜欢的女演员。 是否有年龄焦虑,对行业的看法。 93:48 祝新[《凤凰山下·词》导演] 为什么选择拍这部片子?出于什么契机或者想法? 最终是怎么找到苏轼的《江城子》这首词的? 对于潘佩罗小组的看法。 102:28 杨圆圆[《女人世界》导演] 纪录片拍摄的历程。 提及影片: 《黑箱日记》伊藤纱织 《苏莱曼的故事》伯里斯·洛伊坎 《烟囱里的麻雀》拉蒙·曲尔歇尔 《星星与月亮》唐永康 《我仍在此》沃尔特·塞勒斯 《圆满结局》空音央 《相谈》张曜元 《中场休息》张曜元 《洗净》黎乐怡 《回收场的夏天》陈浩维 《喀斯特》杨穗益 《前程似锦》徐磊 《父亲在世时》小津安二郎 《爆款好人》宁浩/徐磊 《时间旅馆》翟义祥 《凤凰山下·词》祝新 《漫游》祝新 《女人世界》杨圆圆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Bobby McFerrin - Don't Worry Be Happy 中插:叶蒨文 - 珍重 结尾:坂本龍一 - Happy End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电车 策划:电车 剪辑:电车 编辑:电车
马塞尔·普鲁斯特,一个永远生活在回忆里的作家。他体弱多病的,前半生流连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沙龙和酒会之中,后半生则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依靠着回忆的碎片写出一部三百万字的《追忆似水年华》。他死于1922这个奇迹之年的冬天,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在永不停止地写作。 普鲁斯特的写作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有着何种联系?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他决定创作《追忆似水年华》?乔伊斯与普鲁斯特的会面为何草草收场?他的晚年又是什么样的写作状态? 本期节目,让我们走进马塞尔·普鲁斯特,这位作家中的作家。 点击此处,可以合集形式购买《现代主义文学百年回顾》专辑 嘉宾: 林晓筱 1985年生人,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文学译者,现为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师。译有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所谓好玩的事,我再也不做了》《弦理论》《永远在上》,大卫·利普斯基《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与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公路之旅》,帕梅拉·保罗《至少还有书》,以及艾拉·莱文、萨尔曼·拉什迪、雷蒙·格诺等人的作品,参与合译《格兰塔·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等。 豆瓣 @无人售票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幼年的普鲁斯特 时间轴: 00:01:12 对于普鲁斯特的浪漫化想象 00:05:34 普鲁斯特的写作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关系 00:20:37 普鲁斯特写作《追忆似水年华》的动机 00:33:43 普鲁斯与乔伊斯的历史性会面 00:45:08 《追忆似水年华》最初出版时所遇到的困境 00:59:36 普鲁斯特晚年的写作状态 涉及作品: 虚构 马塞尔·普鲁斯特 《追忆似水年华》 T·S·艾略特艾略特《荒原》 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 巴尔扎克《高老头》 非虚构: 安德烈·莫洛亚《追寻普鲁斯特》 让-伊夫·塔迪耶《普鲁斯特传》 卡罗琳·韦伯《天鹅之舞:普鲁斯特的公爵夫人与世纪末的巴黎》 普鲁斯特最后的时刻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乘着歌声的翅膀 - FelixMendelssohn 中插:FaureApres un reve- Antonio Janigro 结尾:梦幻曲 - RobertSchumann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
在二十世纪所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中,约翰·斯坦贝克是最受争议的那一位。有人说他写的是通俗小说,不配和那些大文豪相提并论。另一些人则认为他是意识形态浓重的左翼作家,把小说变成了政治宣传的工具。当然这都是对斯坦贝克的误读,他只是他自己,一个终生在奔波之中的老派写作者。 《伊甸之东》是斯坦贝克写作生涯中的集大成之作,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之前的作品,都是为这本书在做练习”。他延续着自《愤怒的葡萄》以来的视角,将目光对准那些生活美国广袤土地上的普通人,讲述了一个只属于美国的故事。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斯坦贝克的政治倾向?为什么美国作家总是对脚下的土地充满了依恋?清教文化为什么在美国有着如此巨大的影响力。本期节目让我们一起走进斯坦贝克和《伊甸之东》。 点击此处,可直接订阅深焦播客子节目《以读攻读》 嘉宾: 林晓筱 1985年生人,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文学译者,现为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师。译有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所谓好玩的事,我再也不做了》《弦理论》《永远在上》,大卫·利普斯基《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与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公路之旅》,帕梅拉·保罗《至少还有书》,以及艾拉·莱文、萨尔曼·拉什迪、雷蒙·格诺等人的作品,参与合译《格兰塔·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等。 豆瓣 @无人售票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不同年龄的约翰·斯坦贝克 时间轴: 00:03:45 斯坦贝克的美国硬汉作家形象 00:11:01 斯坦贝克的政治倾向,《愤怒的葡萄》是不是一部左翼小说 00:23:34 自然主义与斯坦贝克写作的联系 00:31:07 美国的Hobo文化,路漂与劳工的迁徙 00:46:08 《伊甸之东》书名中所指涉的清教徒文化 00:54:08 《伊甸之东》中对于流浪和救赎的象征式书写 01:02:01 清教文化在今天美国的影响力 01:08:59 美国文学中对土地独特的依恋情感 01:15:56 美国和欧洲对各自文化传统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 01:23:22 斯坦贝克的写作与美国现实主义传统的联系 01:30:14 斯坦贝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争议及在美国文学史的地位 《愤怒的葡萄》(约翰·福特,1940)剧照 涉及作品: 约翰·斯坦贝克《伊甸之东》《愤怒的葡萄》《胜负未决的战斗》《人鼠之间》 约翰·多斯·怕索斯的《美国三部曲》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安·兰德《阿特拉斯耸耸肩》 赫尔曼·麦尔维尔《白鲸》 霍桑《红字》 陈忠实《白鹿原》 路遥《平凡的世界》 J.R.R.托尔金《魔戒》 梭罗《瓦尔登湖》 马克·吐温《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科马克·麦卡锡 《长路》 托马斯·沃尔夫《天使望故乡》 乔纳森·弗兰岑《纠正》《自由》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 理查·赖特《土生子》 《伊甸园之东》(伊利亚·卡赞 ,1955)剧照 参考文献: Benson,Jackson J., and Ann Loftis. “John Steinbeck and the Farm Labor Unionization: The Background of InDubious Battle.” American Literature,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Bing Crosby - Ac-Cent-Tchu-Ate The Positive(Single Version) 中插:Art Tatum - My Ideal 结尾:Patti Page - The Tennessee Waltz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
随着中秋假期的到来,中秋档也正式开启。一直以来,中秋档都处于暑期和国庆之间,是被弱化忽视的档期,但今年共有23部新片和3部重映影片进入市场,可谓“最挤的中秋档”。这其中,尹丽川导演、阿美编剧、咏梅主演的《出走的决心》是本年度最受期待的女性题材。影片改编自曾在网上引发热议的“50岁阿姨自驾游”的真实故事——2020年来自河南郑州的50岁阿姨苏敏在自媒体上发布了自己自驾游的经历,迅速成为网友和媒体关注的焦点。一位年过半百的中年女性,是如何摆脱现实家庭的种种束缚,终于踏上属于自己的旅行,勇敢为自己而活,这个故事也激励了很多有同样困境的女性。咏梅扮演了主角李红,姜武扮演的孙大勇原型人物则为苏敏的老公老孙,演员吴倩、张本煜则分别扮演了李红的女儿和女婿。本期播客,我们邀请了尹丽川导演和阿美编剧和大家做分享。 70后诗人、作家尹丽川编剧导演的第一部作品是《公园》(2007),提名了金鸡奖最佳导演首作。2008年由阿美编剧、尹丽川导演的《牛郎织女》入围了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及多伦多电影节当代电影单元。2010年,尹丽川和阿美共同参与了电影《山楂树之恋》的编剧工作。2019年,阿美凭借《地久天长》获得金鸡奖最佳编剧奖。《出走的决心》是时隔十多年后,这两位成熟女性导演编剧的再一次联手合作。 本期嘉宾: 尹丽川 《出走的决心》导演 导演代表作:《第二次拥抱》《牛郎织女》《公园》 阿美 《出走的决心》编剧 编剧代表作:《地久天长》《山楂树之恋》《牛郎织女》 王潇潇 前媒体人、经纪人,现制片人、导演 《出走的决心》海报 时间轴: 本期播客总时长:1:03:23 00:04:05怎么想到要做这个故事? 00:08:06后海大鲨鱼的歌是怎么选的? 00:09:46拍片前做了哪些准备?有去接触原型苏敏吗? 00:10:50影片为什么选择拍“出走之前”的故事? 00:12:55在原型基础上做了哪些取舍? 00:13:11影片的结局是如何考虑的? 00:15:16剧本创作阶段有大的改动吗? 00:16:04关于男性角色的塑造,为什么没有强调家暴情节? 00:19:40选择姜武的原因,以及姜武提供的灵感。 00:21:26关于吴倩和张本煜的选择。 00:26:03苏敏看完影片的感受。 00:27:35关于影片的空间设计和美术。 00:30:54出走的城市去了哪些地方? 00:32:00关于吵架长镜头的拍摄和剧本写作。 00:37:33关于咏梅的表演。 00:38:12影片的删减部分。 00:41:03原名《亲爱的妈妈》片名引发的舆论风波,以及现片名《出走的决心》的起名过程。 00:44:07准全女班底制作的感受。 00:44:18两位2008年合作作品《牛郎织女》中的超前女性意识。 00:48:58《牛郎织女》入围戛纳导演双周单元的感受。 00:50:55成为母亲后对创作观念的改变。 00:51:45为什么尹丽川和阿美一直在关注弱势群体? 00:55:34当下如何践行女性主义? 00:55:56影片反馈与期待的差距,以及有趣的评论。 01:00:46女性主义作品的推荐。 01:02:25一句话推荐《出走的决心》。 《出走的决心》剧照 素材库: 提及电影 《出走的决心》(尹丽川,2024) 《牛郎织女》(尹丽川,2008) 《公园》(尹丽川,2007) 《地久天长》(王小帅,2019) 《无依之地》(赵婷,2020) 《半边天》(「张越访谈」《我叫刘小样》) 提及书籍 《李爱和海丽的故事》(阿美) 《她们和她们》(安小庆 / 林松果 / 李斐然)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后海大鲨鱼 - 心要野 结尾:后海大鲨鱼 - 猛犸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王潇潇、Peter Cat 策划:王潇潇 剪辑:电车 编辑:电车
自从四年前的8月20日,游戏科学的团队放出《黑神话:悟空》的第一个预告之后,这款游戏就背负上了万千的期待,很多人说它是国内的第一款3A级别的单机游戏。四年之后的今天,《黑神话:悟空》正式发售,取得了销量的巨大成功,很多人觉得这是国产3A游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走出国门,在国际上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并不是简简单单做出一款优秀的游戏就足够的,它还涉及到另一个方面,就是游戏的本地化工作。如何将我们的游戏翻译成一个其他国家,其他文化里的玩家可以被理解,被消费的内容。它不仅仅是文字,内容上的简单翻译,还直接影响到游戏题材的选择,故事的呈现方式这些更基础的东西。因此今天游戏制作的过程中,本地化工作有着非常高的重要性。 今天这一期节目我们就来借着黑神话悟空的爆火,来聊一聊游戏的本地化和出海的问题。 本期嘉宾: 老李 游戏本地化从业者 谢谢谢 游戏翻译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时间轴: 00:03:49 《黑神话:悟空》的出圈程度,国外玩家的购买数量 00:13:42 游戏本地化的工作模式,和传统翻译的区别 00:25:51 《黑神话:悟空》的本地化工作存在的难点和处理方式 00:32:03 游戏本地化工作中的不同翻译策略 00:40:01 文化差异对游戏本地化造成的影响 00:49:58 历史上唐玄奘本人对佛经的翻译方式 00:55:12 游戏本地化策略对游戏本事制作的影响 01:04:22 未来中国3A游戏在题材上的选择 《黑神话:悟空》 提及游戏: 《黑神话:悟空》 《战神》 《擒龙谍影》 《大圣归来》 《塞尔达传说》 《生化危机》 《博德之门3》 《丧尸围城》 《黑暗之魂》 《昭和米国物语》 扩展资料: 铃空RPG新作 |《昭和米国物语》首部正式预告片 《昭和米国物语》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称王称圣任纵横-《黑神话:悟空》开场主题曲 结尾:大事MANブラザーズバンド - それが大事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
去年的暑期档,我们见证了中国电影市场的辉煌,票房达到了惊人的206亿,创下历史新高。然而,今年的情况却大不相同。暑期档票房直接拦腰斩,仅有不到120亿,这无疑给电影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变化呢?是市场饱和,还是观众口味的改变?是影片质量的问题,还是其他外部因素的干扰? 本期播客,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电影媒体人柯诺和电影行业观察员李观泽和大家做分享。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深入分析今年暑期档的成败得失,探讨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在接下来的两个多小时里,我们将一起回顾今年暑期档的总体境遇,以及这一档期的重点影片,讨论它们的表现和市场反响。单核发育的《抓娃娃》30多亿票房为何还说不及预期?质量不过关的《默杀》为何还能拿到暑期档票房第二把交椅?《异形:夺命舰》黑马之姿是如何诞生的?国产恐怖惊悚片的历史又是如何消亡的?从《我不是药神》到《逆行人生》,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红利是否已经到头了?中国动画为何没能产生下一个《长安三万里》?去年的票房巨头陈思诚、乌尔善今年为何集体哑火?以及日本动画、好莱坞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影响,都是本期播客讨论的话题。最后,我们也会展望未来,看看接下来还有哪些值得期待的电影作品。 《抓娃娃》截图 本期嘉宾 柯诺 电影媒体人 豆瓣 @柯诺 李观泽 电影行业观察员 电车 深焦DeepFocus 编辑 豆瓣 @电车 《异形:夺命舰》剧照 时间轴 本期播客总时长:2:33:26 03:35 今年暑期档最喜欢的一部电影是什么? 08:54 奥运会作为场外因素影响有多大? 10:02关于在影院看奥运的讨论。 11:26 票价的影响。 13:20 暑期档重点影片数量减少的原因。 17:06 血腥引进片的引进是为了救市吗? 18:17 关于引进片的审查。 21:22 大量(8部)的3-4亿电影,如果影片不出圈,这是电影营销的极限吗? 22:03 暑期档电影的共性。 25:48 今年暑期档有看到比较乐观的方面吗? 《异形:夺命舰》 28:02 中国大银幕惊悚片的历史。 32:50 好莱坞惊悚片替代中国惊悚片的原因。 33:29 黑马《异形:夺命舰》的诞生,吓哭小孩事件影响有多大? 34:42 中国观众在看《夺命舰》时在看什么?惊悚、科幻、IP、凑热闹? 36:32 作为IP续作,《夺命舰》的优点是什么? 《抓娃娃》 44:23 《抓娃娃》鹤立鸡群的原因是什么? 48:53 如何看待《抓娃娃》和《逆行人生》“富人扮穷人”的批判。 56:44 抓娃娃提档对其他电影的伤害大吗? 58:51 从《抓娃娃》改名风波看影片改名的风险。 《逆行人生》 01:02:07上映前陷入“消费苦难”风波的影响。 01:06:47 从《药神》到《逆行人生》,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演变。 01:15:13 主要观影人群逐渐下沉后,中国观众对现实主义电影还会买帐吗? 《默杀》 01:18:19 《消失的她》《孤注一掷》证明了票房号召力后,今年暑期档为什么没有更多的犯罪类型片上映? 01:21:21 对《默杀》的评价(内容、市场、观众反应) 其他电影: 01:27:28 “产品经理”陈思诚的《解密》为什么不奏效了? 01:34:33 《云边有个小卖部》全在骂,为何还能票房第三? 01:39:38 《异人之下》暴露乌尔善的能力,漫改电影的脚底板。 01:48:20 AI在影视作品中的失败尝试。(《异人之下》《传说》) 01:49:40 元素(类型)杂糅电影是趋势吗,这种电影该怎么拍?(《21世纪》《异人之下》《负负得正》) 01:51:48对《21世纪》的评价(正方VS反方) 01:56:58 如何看待暑期档的中国动画电影?(《落凡尘》《白蛇:浮生》《伞少女》) 02:11:46 接下来值得期待的中国动画电影。 02:13:50 中日美三国动画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及营销对策上的异同。 02:20:20 《头脑特攻队2》全球票房第一的原因。 02:22:00 当下的北美市场是怎样的?IP续作泛滥的好莱坞还有什么期待? 02:25:39 好莱坞还有在针对中国市场做内容吗? 02:27:05 今年接下来档期的期待。 《默杀》剧照 素材库 2024年暑期档: 《抓娃娃》(闫非 / 彭大魔,32.38亿) 《默杀》(柯汶利,13.49亿) 《异形:夺命舰》(费德·阿尔瓦雷兹,6.55亿) 《云边有个小卖部》(张嘉佳,4.98亿) 《死侍与金刚狼》(肖恩·利维,4.26亿) 《神偷奶爸4》(克里斯·雷纳德,4.04亿) 《白蛇:浮生》(陈健喜 / 李佳锴,3.81亿) 《头脑特工队2》(凯尔西·曼,3.43亿) 《逆行人生》(徐峥,3.41亿) 《解密》(陈思诚,3.29亿) 《重生》(马浴柯,2.79亿) 《寂静之地:入侵日》(迈克尔·萨诺斯基,1.29亿) 《排球少年!!垃圾场决战》(满仲劝,1.29亿) 《异人之下》(乌尔善,1.18亿) 《从21世纪安全撤离》(李阳,1.11亿). 《刺猬》(顾长卫,1.09亿) 《负负得正》(温仕培,6900万) 《传说》(唐季礼,8000万) 《落凡尘》(钟鼎,3800万) 《伞少女》(沈杰,1900万) 《姥姥的外孙》(帕特·波尼蒂帕特,6000万) 2023年暑期档: 《孤注一掷》(申奥,35.26亿) 《消失的她》(崔睿/刘翔,35.23亿) 《封神第一部》(乌尔善,24.81亿) 《八角笼中》(王宝强,22.04亿) 《长安三万里》(谢君伟/邹靖,17.98亿) 其他提及: 《野孩子》(殷若昕,2024) 《只此青绿》(周莉亚,2024) 《爆款好人》(宁浩 / 徐磊,2024) 《祝你幸福!》(康博,2024) 《小倩》(毛启超,2024) 《小丑2:双重妄想》(托德·菲利普斯,2024) 《荒野机器人》(克里斯·桑德斯,2024) 《哪吒之魔童闹海》(饺子,2024) 《孤岛惊魂》(钟继昌,2011) 《京城81号》(叶伟民,2014)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肯·洛奇,2019) 《老橡树》(肯·洛奇,2023) 本期使用音乐 开头:彭飞 - 西虹市里的送货郎 中插:Giada Monteleone - I Need a Hero 中插:陈昊宇,陈丽君 - 浮生一白(电影《白蛇:浮生》主题曲 ) 结尾:Rob Simonsen - Deadpool Has a Theme (From Deadpool & WolverineScore)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Cat 统筹:电车 策划:电车 剪辑:电车 编辑:电车
一年一度的上海书展在这个炎热的夏天又回来了。作为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书展,每一年的上海书展既是各大出版社的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各位爱书之人难得的可以在线下结识同好,一同交流的机会。本次书展,《以读攻读》的两位主播也是带着几位听友,来了一次共同逛展。 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上海书展这几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到底是哪些人会选择逛书展?编辑们在书展上是什么样的状态?在书展上文创的热卖是不是一种本末倒置?网红经济的模式有没有可能给图书行业带来新的出路。 本期节目我们从亲身经历出发,一起来聊一聊今年的上海书展。 点击此处,可直接订阅深焦播客子节目《以读攻读》 嘉宾: 林晓筱 1985年生人,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文学译者,现为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师。译有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所谓好玩的事,我再也不做了》《弦理论》《永远在上》,大卫·利普斯基《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与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公路之旅》,帕梅拉·保罗《至少还有书》,以及艾拉·莱文、萨尔曼·拉什迪、雷蒙·格诺等人的作品,参与合译《格兰塔·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等。 豆瓣 @无人售票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时间轴: 00:02:37 今年上海书展的逛展体验 00:09:46 在书展买书与网购买书的区别 00:19:09 上海书展上编辑们的工作状态 00:30:30 在书展上人和书,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00:33:30 书展上的文创产品 00:42:46 网红经济模式与书展的结合 00:51:25 教辅板块是书展的另一面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Peter Bradley Adams- The Longer I Run 结尾:Olivia Herdt - la vie en rose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
赫尔曼·布洛赫,一个在中文世界里几乎被遗忘的名字。昆德拉把他和卡夫卡、穆齐尔和贡布罗维奇并称为中欧文学四杰,汉娜·阿伦特称他为不情愿的诗人,他则说自己是一个没有传记的作家。布洛赫注定要成为那个写作的天才,他的一生都完成伟大的作品做着准备。 2024年是中文世界的赫尔曼·布洛赫之年,在多年的等待之后,中文世界的读者终于迎来由德语直译的《梦游人》。在这本卷帙浩繁的编年体小说中,布洛赫书写“现代世界价值崩溃的进程”。他看到了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面对着整个世界发生的剧烈变化,每个人都宛如“梦游人”一般游荡在混乱之中。 本期播客我们这次借着《梦游人》的德语直译版出版的契机,来聊一聊这位在中文世界中长期被忽视的文学巨匠。回到他写作的那个年代,了解在现代世界价值崩溃进程中普通人的梦游状态。 点击此处,可直接订阅深焦播客子节目《以读攻读》 嘉宾: 林晓筱 1985年生人,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文学译者,现为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师。译有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所谓好玩的事,我再也不做了》《弦理论》《永远在上》,大卫·利普斯基《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与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公路之旅》,帕梅拉·保罗《至少还有书》,以及艾拉·莱文、萨尔曼·拉什迪、雷蒙·格诺等人的作品,参与合译《格兰塔·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等。 豆瓣 @无人售票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青年时代的赫尔曼·布洛赫 时间轴: 00:02:20 中文世界对布洛赫引荐与作品的出版历史 00:10:43 布洛赫的人生经历对其写作产生的影响 00:24:54 青年时代的哲学研究对布洛赫小说创作的影响 00:32:29 布洛赫的历史观与他产生“现代世界价值崩溃”想法的原因 00:50:51 面对现代化进程,整个西方文艺界弥漫悲观的态度。 00:59:16 《梦游人》中三个标题“浪漫主义”“无政府主义”“现实主义”之间的逻辑关系 01:17:47 布洛赫写作中的“理想叙述者” 01:24:10 从20世纪开始小说创作模式的转变 晚年的赫尔曼·布洛赫 涉及作品: 赫尔曼·布洛赫《梦游人》《维吉尔之死》《未知量》《着魔》《无罪者》 《欧洲人的想象:1860-1920年间维也纳的生活与艺术》 埃内斯汀·施兰特《赫尔曼·布洛赫传:不情愿的诗人》 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 奥托·魏宁格《性与性格》 但丁《神曲》 J.G.弗雷泽《金枝 : 巫术与宗教之研究》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塞万提斯《唐吉诃德》 瓦尔特·本雅明《讲故事的人》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罗伯特·穆齐尔《没有个性的人》 丹尼尔•笛福《鲁宾逊漂流记》 《梦游人》原版封面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Emporor's Hymn, from String Quartet in C 中插:Emmanuel 结尾:Concerto in DMinor,BWV974:2.Adagio 电视剧版《梦游人》剧照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
2021年第74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邱炯炯导演凭借剧情长片首作《椒麻堂会》拿到评委会大奖,之后这部电影也一直在全世界巡游展出,收获了不少好评。2023年6月25日至7月31日,作为画家的邱炯炯在北京798艺术区星空间,带来了他的个展“椒麻神游记”。“椒麻神游记”汇集了邱炯炯六年多来的绘画,向我们揭示了其中层层叠叠的心理历史层次。我们也借此机会做了一期关于导演、画家邱炯炯的播客,这是深焦播客史上人数最多、也是嘉宾阵容最豪华的一期。邀请到了《椒麻堂会》的导演邱炯炯、制片人丁丁、美术指导吕欣,作家贾行家、周恺,一起来聊一聊邱炯炯和他的椒麻宇宙。 8月11日,「深焦DeepFocus」联合「大小咖啡」推出「椒麻堂会」中元节限定挂耳咖啡,将在「深焦DeepFocus」平台独家发售,限量700份,每份8袋挂耳咖啡,一共4款口味,每个口味对应一幅邱炯炯原创绘画场景图,而内袋则来自邱炯炯为电影《椒麻堂会》开场所创作的分镜图,4格分镜也对应4个不同口味。这些作品不仅构思巧妙,作画精美,更是邱炯炯绘画作品第一次以这样形式面向大众。我们还为每一份咖啡制作了一个带有场景图的咖啡纸袋,在品尝精品咖啡的醇美之余,也颇具收藏和送礼的价值哦~ 我们的外包装分别选用了4张《椒麻堂会》手绘彩色场景设计图,对应了电影里的4个经典段落:「牛头马面追老丘」、「故交重逢黄泉路」、「码头吊嗓儿」和「驼儿背菩萨」。在内袋部分,我们选用了电影开场第一场戏的4个分镜铅笔手绘稿,原汁原味地保留了邱炯炯创作时的思路与作者风格。 本 期 嘉 宾 邱炯炯 本期苦主 《椒麻堂会》导演 吕欣 职业画家 业余作家 贾行家老师的观察对象 《椒麻堂会》美术指导 贾行家 散文作者,各种艺术形式的职业旁观者 著有散文集《尘土》,微小说集《潦草》 周恺 乐山人,写小说 著有长篇小说《苔》,短篇小说集《少年胭脂与灵怪》、《侦探小说家的未来之书》 丁丁 《椒麻堂会》制片人 Peter Cat 电影人、深焦创始人和前主编 时间轴: 节目总时长 01:58:18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探讨了以下这些内容: 03:45 从《椒麻堂会》到《椒麻神游记》,炯炯介绍画展和电影 05:00 童年往事,祖父记忆,从《彩排记》到《椒麻堂会》 06:07 创作前后对于祖父的感情和认识有何变化? 11:04 川剧的场景感 13:29 设计《椒麻堂会》阴间与阳间结构的灵感来源 18:08 外国观众对理解《椒麻堂会》是否有障碍 22:04 关于《椒麻堂会》的剪辑 23:59 间离的视点和小丑精神 25:27 阴间与阳间的场景设计 28:35 贾行家的探班感受 33:03 怎么将《椒麻堂会》从不可能变为现实? 50:13 《椒麻堂会》对邱炯炯绘画的影响 51:11 吕欣对《椒麻神游记》画展的感受 52:27 贾行家对《椒麻神游记》画展的感受 56:27 关于《椒麻神游记》的绘画材料 60:08 周恺对《椒麻神游记》画展的感受 65:33 为庸常个体绘肖像画 69:17 乐山对创作的影响 75:47 邱炯炯对乐山以外题材的兴趣 76:59 《椒麻堂会》中出彩的人物 80:03 周恺对角色驼儿和鸡脚神的感受 76:20 后续创作的规划 87:27 吕欣谈邱炯炯与两位西班牙绘画大师 100:03 《椒麻堂会》的历史观 111:35 作为倾听者的邱炯炯 113:56 关于邱炯炯 作者的在场与隐退 涉及电影 邱炯炯 《椒麻堂会》(2021) 《痴》(2015) 《萱堂闲话录》(2011) 《姑奶奶》 (2010) 《彩排记》(2008) 《大酒楼》(2007) 韦斯·安德森 《布达佩斯大饭店》(2014) 《法兰西特派》(2021) 陈凯歌 《霸王别姬》(1993) 张艺谋《活着》(1994)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翠屏缝纫院乐队 - 先人板板 结尾:翠屏缝纫院乐队 - 四季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Peter Cat 策划:Peter Cat 剪辑:电车 编辑:电车
本期播客聊一位大家非常熟悉的美国导演:昆汀·塔伦蒂诺。只拍十部电影的昆汀,在拍完他导演的第九部电影《好莱坞往事》后,已经五年没有新电影作品出炉了,但闲不住的他在文字领域有了新的发展,疫情期间写出了影评集《电影狂想》,最近也由未读推出了中文版。在他的首部非虚构作品中,昆汀从童年时代与电影结缘写起,对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好莱坞电影及电影人进行了深刻而犀利的评论,同时穿插了自己与电影密不可分的成长往事。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昆汀对新好莱坞时代的热爱,以及他很多电影的灵感源泉。 我们请到了两位非常熟悉昆汀的嘉宾吴泽源和柯诺,与我们共同分享他们眼中的昆汀。借《电影狂想》的出版契机聊起,深入探讨作为影评人的昆汀是一个怎样的存在;昆汀所成长的新好莱坞时期,又是如何一步步塑造了他的电影观;随着年龄的增长,昆汀的作品及个人口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关于他的最后一部电影,又会是一次怎样的狂想…… 昆汀·塔伦蒂诺 本期嘉宾: 吴泽源 作家、撰稿人 柯诺 电影媒体人 豆瓣 @柯诺 电车 深焦DeepFocus 编辑 豆瓣 @电车 【影迷终极收藏版/粉色/黑色刷边纪念版】《电影狂想:昆汀回忆录》 时间轴 本期播客总时长:80:15 04:00 昆汀为什么写这本书? 08:34 昆汀为什么选择好莱坞六七十年代的电影书写影评? 14:10 如何看待昆汀的影评写作风格? 31:08 “双片连映“的历史以及对昆汀的影响。 33:36 昆汀眼里的新好莱坞,反当权派导演VS电影小子。 36:50 重建昆汀式的电影史。 40:21 昆汀电影生涯的风格转变。 47:46 《电影狂想》中电影选择的脉络。 50:46 昆汀电影里的影迷梗与观众的互动。 52:28 昆汀的电影受新好莱坞的电影影响有多大? 54:56 昆汀通过什么渠道去看香港电影? 58:03 昆汀电影抛开迷影元素之后还剩什么? 61:01 《好莱坞往事》为何没能在中国上映? 63:03 昆汀属于什么电影派别? 74:17 现在的年轻人还会喜欢昆汀的电影吗? 75:50 关于昆汀最后一部电影的狂想。 《好莱坞往事》片场照 素材库 昆汀导演电影: 《束缚中的恋人》(1983) 《落水狗》(1992) 《低俗小说》(1994) 《危险关系》(1997) 《杀死比尔》(2003) 《杀死比尔2》(2004) 《刑房》(2007) 《金刚不坏》(2007) 《无耻混蛋》(2009) 《被解救的姜戈》(2012) 《八恶人》(2015) 《好莱坞往事》(2019) 《电影狂想》目录: 1 小Q看大片儿 31 《布利特》(1968) 51 《肮脏的哈里》(1971) 77 《生死狂澜》(1972) 101 《亡命大煞星》(1972) 133 《誓不低头》(1973) 155 二线武士:感谢凯文·托马斯 179 70年代的新好莱坞:60年代后的反当权派导演VS电影小子 199 《姐妹情仇》(1973) 225 《黛西·米勒》(1974) 243 《出租车司机》(1976) 271 电影狂想:假如执导《出租车司机》的人不是马丁·斯科塞斯, 而是布莱恩·德·帕尔玛 285 《滚雷》(1977) 313 《陋巷风云》(1978) 343 《逃出亚卡拉》(1979) 359 《赤裸追凶》(1979) 379 《恐怖欢乐屋》(1981) 提及书籍: 《好莱坞往事》昆汀·塔伦蒂诺 《低俗电影》彼得·毕斯肯德 《危险关系》剧照 参考链接: 吴泽源《电影狂想》书评:昆汀首先是影迷,然后才是导演 《电影狂想》提及电影的完整豆列 歌单: 开场 🎵 Jack Rabbit Slim,Chuck Berry - You Never Can Tell(《低俗小说》原声) 中插 🎵 GeorgeBaker Selection - Little Green Bag(《落水狗》原声) 结尾 🎵 Roy Head,The Traits - Treat Her Right(《好莱坞往事》原声)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电车 策划:电车 剪辑:电车 编辑:电车 扫描上图二维码查看详情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