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InSilence听友群:heishi121,添加回复最喜欢单集即可入群。 每个人都想变富有,每个人都想获得幸福,每个人都想成为更好的自己。这几乎是不分种族、国家、信仰的人的共同追求。所有的成功学也以解答这些问题为卖 点。这导致成功学这类书,充满了滥竽充数的作品,以至于“成功学”这三个字,本身变成了一个贬义词,甚至出现了一类反成功学的书籍。比如韩炳哲的《倦怠社会》,比如《有限游戏与无限游戏》。其实,很难说是哪一类书更有价值。特定的时代会选择特定的书籍。就像2010年前后,正是各种成功学最泛滥的时候,某种程度上,那个时候的人们对未来更加乐观,更有期待。 《纳瓦尔宝典》,可能是一本介于成功学和反成功学之间的书籍。赞扬和批判的声音都不绝于耳。 时间线: 1:40 纳瓦尔:印度来的难民 4:36 财富的前提:成为你自己 11:54 判断力直接和智慧相连接 14:52 获得幸福的三条道路 26:44 生命的意义我有3个答案,但你都不要相信 相关内容: 纳瓦尔《纳瓦尔宝典》 芒格之道:诚实是一种人生策略 E.11 韩炳哲《倦怠社会》 詹姆斯·卡斯《有限与无限的游戏:一个哲学家眼中的竞技世界》 -- 如果你有任何值得分享的故事,或者对于节目的想法和建议,欢迎邮件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于无声处InSilence听友群:heishi121,添加回复最喜欢单集即可入群。 本集内容主要来自刘勃老师的《司马迁的记忆之野》。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司马迁所处的时代和我们如今有些相似。 那是一个盛世,起码在汉武帝即位之初,整个社会开始真正享受文景之治留下的福祉。官府的谷仓里常年装满粟米,普通人家也可以吃上鱼肉。大汉在经济上,走出了付出巨大代价的灭秦和楚汉战争的阴影。至于军事上,没关系,年轻而伟大的汉武帝,将会带领汉人出击匈奴,一扫汉初屡战屡败,尤其是汉高祖刘邦白登之围,忍辱求和的阴霾。整个大汉正在欣欣向荣,是一个青春帝国。时间站在大汉这边。 和当时所有的年轻人一样,司马迁也是这么认为的。 时间线: 3:04 司马迁的壮游与交游 10:40 司马迁眼中的三位将军 17:36 汉武帝的大航海时代 22:29 汉武帝的致富经 28:25 司马迁人生的转折点:李陵事件 40:32 司马迁与那个时代的告别 相关内容: 刘勃:《司马迁的记忆之野》 杨照:《史记的读法》 司马迁:《史记》(韩兆琦注版) 中山敦:《山月记》 -- 如果你有任何值得分享的故事,或者对于节目的想法和建议,欢迎邮件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于无声处InSilence听友群:heishi121,添加回复最喜欢单集即可入群。 人类对AI技术的探索历史可能远远超过大部分人的想象。我们可以一路追溯到1936年,那一年,英国科学家图灵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机”概念。甚至可以再往前一些,在1912年,英国数学家罗素和怀特海德出版了彻底改变逻辑学的著作《数学原理》,日后AI技术的发展理论原点,在这一年被确认了。 1912年什么概念呢?大清气数已尽,中华民国刚刚成立。中国考古学的公认元年是1921年。考古学的概念,包括这两个字,从日本传入中国。也就是说,人类研究最前沿科技的AI技术的历史,比我们研究最古老事物的中国考古学的历史,其实还要久远。 但是,我们对AI技术的感知,在相对漫长的时间里,其实一直比较弱。 时间线: 4:09 人类对人造人的痴迷由来已久 5:31 一切都因为那个男人:图灵 9:49 AI峰会:达特茅斯会议 12:10 符号主义学派:名门正派 13:51 连接主义学派:背叛与重启 22:56 行为主义学派:万物皆可AI 27:06 机器学习到底是什么? 33:44 深度学习的可能性 39:16 AI与人类共享的未来图景 相关内容: 1 、《智慧的疆界:从图灵机到人工智能》周志明 2 、图灵机示意图 3 、图灵机模拟工作视频 4 、M-P神经元模型 5 、智慧疆界四象限示意图 -- 如果你有任何值得分享的故事,或者对于节目的想法和建议,欢迎邮件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于无声处InSilence听友群:heishi121,添加回复最喜欢单集即可入群。 中国古代儒家士大夫有一个终极理想:成圣。圣人这个概念非常有意思。它和神仙的定义完全不一样。在儒家思想里,神仙大概和怪力乱神一样,子所不语,因此也是凡人不能染指的。但是圣人,是可以修成的。我们历史上有活生生的例子,孔子和周公。 圣人首先可以预见未来。美国人德鲁克精准地描述了我们在写字楼里工作的困境,用现在的话来说,像是在我们身旁装了摄像头。这种描述超越了时间,因为德鲁克的最重要的著述出版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他预言了未来的智力经济社会。 其次,德鲁克看到了问题,也给出了解法。他创造了21世纪最重要的一门显学学科,管理学。我们今天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是德鲁克管理学意志的展开。 最后,德鲁克的文字,充满了文学性。某些句子,简洁而优雅,充满辩证性,又不容置疑,像是《论语》《圣经》这样的经典里文字的味道。 时间线 1:52 德鲁克的回忆录:7件小事 13:19 德鲁克管理学概述 15:04 什么是管理者? 17:10 卓有成效可以学习吗? 17:45 卓有成效的5点要素 23:09 管理者能贡献什么? 25:21 如何发挥人的长处? 28:41 同一时间只做一件事 30:20 德鲁克的决策之道 相关内容: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德鲁克 《旁观者:管理大师德鲁克回忆录》德鲁克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德鲁克 -- 如果你有任何值得分享的故事,或者对于节目的想法和建议,欢迎邮件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2024年5月,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如期召开,这是巴菲特第60次参加和主持大会,芒格没有来。 伯克希尔·哈撒维的年会一度被视作资本主义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甚至有点宗教色彩。几万人在台下,无数人在网上,聆听两个老者分享他们的投资和人生智慧。 2024年的股东大会上,有这样一幕,巴菲特回答完一位投资者的提问后,习惯性地向左转头,想要征询芒格的意见,喊了一声“查理”。喊完后,他才发现旁边坐着的人是阿贝尔,而不是2023年11月已经离世的芒格。巴菲特笑了笑,给自己打圆场,说他习惯了自己是旁边是芒格的安排。这一幕让无数人唏嘘不已。随后,另一位提问者问巴菲特,如果你还有额外一天的时间和芒格共处,你会做什么?巴菲特沉思了一会,回答说,就像我们一起度过的每一天那样,做我们感兴趣的事。 芒格之道:阅读与投资,常识和美德。在阅读中获取常识和美德,在投资和生活践行常识与美德。永远怀念查理·芒格。 时间线: 4:36 青年芒格二三事 10:12 芒格和巴菲特的第一次见面 19:12 芒格的人生建议 23:26 芒格的阅读趣味 28:53 道德悖论:道德和收益的关系 37:48 芒格的投资实操课 相关资料: 《穷查理宝典》彼得·考夫曼 《芒格之道》查理·芒格 《滚雪球》爱丽斯·施罗德 《聪明的投资者》本杰明·格雷厄姆 《论衰老》西塞罗 《富兰克林自传》本杰明·富兰克林 🫱点击降噪舱NoiseOff年度阅读计划 或扫码⬇️了解更多信息 📖降噪舱NoiseOff旨在为会员提供全世界范围内的优质信息源。我们提倡的阅读理念是: 1️⃣阅读一手,而非层层加工的信息 2️⃣阅读陌生,但是有价值的信息 3️⃣阅读引发思考,而非促进多巴胺分泌的信息 -- 听友群:heishi121 如果你有任何值得分享的故事,或者对于节目的想法和建议,欢迎邮件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于无声处InSilence听友群:heishi121,添加回复最喜欢单集即可入群。 要说博物馆,河南可太多了,而且是保质保量。最近参观了洛阳二里头夏都文化遗址博物馆、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殷墟博物馆 3 个专题博物馆,和大家一起来聊聊。 -- 时间线 1:13 偃师,3000 年的城市 4:20 夏朝是否真的存在? 20:46 曹操高陵今何在? 29:51 曹丞相四室两厅极简风墓室 40:24 确认此处为高陵的3个原因 45:57 关于曹操屠城的秘密 55:16 安阳:殷墟博物馆 61:08 妇好:双重身份的女武将 73:08 甲骨文的历史 82:00 商代武将“亚长(zhang)”的一生 相关内容: 《何以中国》-许宏 《此处葬曹操》-唐际根 《美术、神话与祭祀》-张光直 -- 如果你有任何值得分享的故事,或者对于节目的想法和建议,欢迎邮件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于无声处InSilence听友群:heishi121,添加回复最喜欢单集即可入群。 离开四川,我们基本沿着苏轼初次前往东京汴梁的路线,一路坐火车,过陕西,至河南开封。 嘉佑元年,也就是1056年,少年苏轼第一次来到东京开封时,年仅二十一岁,眼前的一切都是崭新和难忘的。这里是他政治生活的起点。往后,他还要多次往返首都,但是每一次,他的心情都不太一样。 汴梁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又叫汴京、东京、开封府。根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城区及周边郊县常住人口超过100万。作为对比,鼎盛时期的大唐长安也不过30万人口。同时,宋朝全面取消了城市中的教坊制度,不再设置宵禁。除了一些关键地点和时间外,开封城中居民可以,随意随时,按需走动。汴京城内人头攒动,各种餐饮商行,勾栏瓦舍沿街铺开,有些店家通宵营业。 你甚至可以滴滴打驴,还可以叫外卖。在这种制度鼓励下,北宋出现了繁华的商业社会和文化。1000年前,北宋政府的商业税收入占比一度已经超过农业税。 时间线: 2:28苏轼在开封:一个高考移民关系户 18:00《东京梦华录》:汴梁一梦,如幻似真 21:44清明上河园:重生之我在大宋当NPC 51:44开封大相国寺与铁塔公园 相关内容: 《东京梦华录》-孟元老 《清明上河图》-张择端 蜀地虽好不可留,北上洛川过江油。汴京城内少年游,锦树繁花未知愁。 ---小柿马。 如果你有任何值得分享的故事,或者对于节目的想法和建议,欢迎邮件联系我们 邮箱:[email protected]
于无声处InSilence听友群:heishi121,添加回复最喜欢单集即可入群。 暂别成都后,我们开车一路向南,前往眉山及其周边地区,探访苏轼出生地的风貌物产。 相关内容: “我昔在田间,但知羊与牛。川平牛背稳,如驾百斛舟。舟行无人岸自移,我卧读书牛不知。” --节选自苏轼回忆童年乡下生活诗作 “忆我故居室,浮光动南轩。松竹半倾泻,未数葵与萱。三径瑶草合,一瓶井花温。” --节选自苏轼回忆童年纱彀行生活诗作 蜀南竹海随风起,车如扁舟鸟作鱼。南渡北归宦游日,眉山一点心头系。--小柿马 时间线: 2:16眉山初印象:苏轼手写“眉山”二字 6:10三苏祠:苏轼的快乐老家 20:39流传至今的苏轼画作是真迹吗? 25:59三苏镇里三苏湖 33:12从三苏村到乐山 54:51延岷江行车:一路惊喜 如果你有任何值得分享的故事,或者对于节目的想法和建议,欢迎邮件联系我们 邮箱:[email protected]
于无声处InSilence听友群:heishi121,添加回复最喜欢单集即可入群。 我们正在进行一趟旅程,计划从苏轼的出生地四川眉山出发,一路向东,遍历苏轼曾留下足迹的地区。本期播客可以视为这趟旅程的序言。眉山没有机场,飞机落地成都,因此正式开启旅程之前,先顺道在成都呆了两天,主要行程是两个博物馆,四川省博和三星堆博物馆。 主播:小柿马,马克屯 ↓节目中提到的三星堆青铜罍 如果你有任何值得分享的故事,或者对于节目的想法和建议,欢迎邮件联系我们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于无声处InSilence听友群:heishi121,添加回复最喜欢单集即可入群。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成功学书籍,或者你怎么定义成功学。我一直把时间管理、人际沟通、职场技能、心灵成长等等这类机场书店经常会摆在入口显眼处的书籍,全部都归结到成功学中。我高中时听过一场非常抓马的成功学演讲。后来我对成功学的评价,也基本来自这场演讲的体验,我充满了偏见,认为所有的成功学都是一种说教加欺骗的伎俩。 7个习惯示意图: 紧急-重要四象限图: 时间线: 0:45 与成功学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4:10 成功学是一种欺骗吗? 6:18 成功学和哲学的相似之处 11:16 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 14:51 第二个习惯:以始为终 18:54 第三个习惯:要事第一 22:16 第四个习惯:双赢思维 25:26 第五个习惯:知彼解己 28:09 第六个习惯:统合综效 29:08 第七个习惯:不断更新 32:06 写了成功学的人,成功了吗? 本期相关资料: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史蒂夫·柯维 《酉阳杂俎》段成式 《纯粹理性批判》康德 《小逻辑》黑格尔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 《伊索寓言》伊索 《卓越青少年的7个习惯》肖恩·柯维 如果你有任何值得分享的故事,或者对于节目的想法和建议,欢迎邮件联系我们 邮箱:[email protected]
于无声处InSilence听友群:heishi121,添加回复最喜欢单集即可入群。 这期开始前,先来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认为最畅销的中文书是什么? 很多人、很多网站有很多不同的答案,我不敢轻易地下结论。如果我们把问题的范围缩小到中文小说——最畅销的中文小说是什么?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很有可能正是,或者至少正在不断逼近,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余华自己也坦言,他是靠《活着》的版税活着的。 以现在的时间节点,也就是 2024 年年初来看,在豆瓣网,由作家出版社在 2012 年出版的《活着》版本,被81 万人评价过,平均得分 9.4,满分 10 分。如果把豆瓣收录的其他几个《活着》版本加起来,有超过 120 万人给这本书打过分。作为对比,同为近现代作家钱钟书的畅销小说名作《围城》各个版本加起来,约有 50 万条评价。古典小说《红楼梦》在豆瓣收到约40 万条评价。同时,张艺谋作品,由《活着》改编的同名电影,也收到超过 80 万条评价,平均得分9.3。 从这些客观的数据出发,我们或许可以说,《活着》在中文文学世界里有着超乎想象的影响力,它在口碑和市场两个方向,罕见地同时超越时间限制,一年又一年,持续不断地丰收。 但是,我读完之后,总觉得有些地方不太对劲。 时间线: 0:23 最畅销的中文书是什么? 1:50《活着》电影和书的初印象 4:12《活着》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1:22 给《活着》打差评的人都说了什么? 15:48 李长之够资格写《鲁迅批判》吗? 18:10《活着》的文体是一种网络爽文吗? 20:51《活着》所有人物本质上都是一个人 22:04 福贵的人生态度转折缺乏故事基础 23:49 《活着》究竟为什么打动了如此多人 本期相关资料: * 《老黑奴》歌曲维基百科:zh.wikipedia.org * 分享Douglas Jimerson的单曲《Old Black Joe》163cn.tv (@网易云音乐) * 曹雪芹《红楼梦》 * 钱钟书《围城》 * 康拉德《黑暗之心》 * 许子东《重读 20 世纪的中国小说》 * 李长之《鲁迅批判》 * 鲁迅《狂人日记》 * 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 * 张贤亮《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 余华谈《活着》:k.sina.cn * 焦波 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豆瓣链接:movie.douban.com * 李睿珺 电影《隐入尘烟》豆瓣链接:movie.douban.com 如果你有任何值得分享的故事,或者对于节目的想法和建议,欢迎邮件联系我们 邮箱:[email protected]
于无声处InSilence听友群:heishi121,添加回复最喜欢单集即可入群。 本期和大家分享的内容主要来自于仇鹿鸣的一本书《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 我们读历史,有时候会陷入到一种后见之明,加上小说和影视剧的影响,很容易将历史上发生的复杂的政治事件,归结为某些脸谱化的人物所致。这种叙事有一些固定的句式。比如,形容亡国之君,常常使用“某某皇帝因为荒淫无度、暴虐无常、任用佞臣导致身死国灭”的描述。商纣王、周幽王、秦二世等等都可以归结到这个句式中。实际上,不仅是皇帝,每个历史政治人物,都面临不同而具体的政治局面,真正推动历史走向的往往是人物背后潜在的各种政治力量的博弈,而不是某个历史人物个人的性格。历史人物只是其所在政治阵营的代表。 中国历史上发生无数扣人心弦的故事。其中最新吸引我的一件事,是魏晋之间的王朝更替。尤其是开启这段历史的标志性事件,曹魏重臣司马懿发动的高平陵之变。 本期涉及主要历史人物及关系: 司马懿:主角,曹魏老臣,策划发动高平陵之变 司马师:司马懿长子 司马昭:司马懿次子 曹叡:曹操孙子,曹魏第二代皇帝,谥号:魏明帝 曹芳:曹魏第三代皇帝 曹爽:曹魏宗室,大将军,曹叡指定托孤大臣,辅佐曹芳,最终被司马懿夺权 夏侯玄:与曹爽、司马师一代人,曹爽政治盟友、魏晋官二代代表、天下名士代表 蒋济:曹魏老臣,三朝元老 时间线: 0:33 历史的真相与想象的界限在哪里? 1:35 魏晋更替的三个特别之处 3:59 司马懿家族算名门大族吗? 5:47 名士阶层是如何发挥政治影响力的? 7:26 司马懿开始崭露头角主要靠贵人? 8:05 司马懿错过了曹操,或者也可以反过来说 9:09 司马懿是怎么和诸葛亮联系在一起的? 12:13 魏明帝的托孤:司马懿与曹爽 14:08 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高平陵之变 16:36 曹爽的破绽:司马师的禁军官职因何而来 21:44 曹魏元老的立场与态度 23:35 三点读书感想 如果你有任何值得分享的故事,或者对于节目的想法和建议,欢迎邮件联系我们 邮箱:[email protecte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