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 从对抗到对话,一场关于自我保护的解构。 本期您将听到: 02:23 播客以前叫podcast,再往前叫电台(只是唠嗑,对后面几期的预告) 05:04 黄执中:一个对你完全没有用的缺点,它是留不在你身上的 10:43 缺点是“生存策略”?怎么说 11:12 老于和缪缪的缺点/生存策略是什么?从何而来 37:15 之前的缺点/生存策略,如今却感到不适 58:12 主体性觉醒,从对立到自洽的解构
intro: 真正的“去登味”,不是一代人的谢幕,而是所有人在相处中共同走向更平等的圆桌。 本期您将听到: 02:00 中登聊老登:随时检查自己,不能有老登味 06:38 这些可能都是老登行为 37:43 什么是“老登感” 44:27 企业有“爹味”,品牌也有会“老登感” 56:31 为什么这个时代“登味”越来越重了? 01:00:55 如何去除登味
Intro: 再次的新瓶装旧酒,“发财梦”的核心从未改变:利用信息差、贩卖焦虑、承诺超出常理的回报 本期您将听到: 01:43 发财梦系列3,被听友要求再聊聊不靠谱的“发财梦” 05:07 打工人被迫成为背锅侠,“知识付费”公司疑诈骗,15年刑期 24:06 发财梦:奢侈品代购供应链服务、高端民宿托管运营、私人俱乐部资源整合 34:22 发财梦:宠物殡葬加盟、临终关怀服务标准化、小众收藏品投资顾问 43:25 美国的仓库盲盒选手 48:40 避免强叙事生意/合伙人 53:32 小心责任分散——追责难 55:01 法律滞后,边界模糊的生意一定远离 55:15 但凡看到这些关键字的招商局,一定注意
intro: 非常努力地、而不是顺其自然地抵达无意识。实际上顺其自然比与之抗衡更加辛苦。 本期您将听到: 03:45 The Beatles《Let It Be》 07:59 保罗・麦卡特尼的都市传说:一个替身?真人在1966车祸去世 14:52 The Beatles《Here Comes The Sun》 17:03 The kinks《Sunny Afternoon》 24:02 尹吾《你笑着流出了泪》 30:49 Seatbelts《Ask DNA》 34:29 The Beatles《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intro: 所有经历都有意义:关于成长、失去与发现的聊天 本期您将听到: 01:55 聊聊给郭老师做播客那些事 19:58 缪缪的自洽,老于的自我压榨,都是活法 28:53 老于和缪缪的人生转折点,从头开聊 54:27 比起“假装上班”更刺激的是“假装上学” 57:28 老于家庭北欧生活方式,到底从何时开始改变心态的 01:01:14 改变缪缪心态的是,看到父亲哭了 01:05:34 老于目睹过多次死亡,以及濒临死亡 01:10:07 人生过了1/3,老于和缪缪有哪些积极的进步、转变 01:14:59 成长的过程必是痛苦,剥离了自我撕碎了再重塑,但都有意义
intro: “我们不是在消费内容,而是被内容消费”比起这一观点更恐怖的是,文化资本正在给人们做局 本期您将听到: 01:47 开头闲聊两句,老于说自己彻底放开了 02:52 文化资本做局,从身边父母、亲戚、朋友开始 07:08 我们正在被互联网上隐形的文化资本驯化 12:32 算法如何量产出这类视频/音频/作品 16:38 当代中年人不够成熟?社会资源分配导致了话语权缺失 17:50 对立的产生 20:13 老于和缪缪接触到的文化资本 27:22 布迪厄“象征性暴力”下的新型社会规训现场 35:55 集体思考能力正在被破坏 38:41 缪缪说这一趴大家选择性听:如何避免被文化资本做局 47:36 媒体是具备暴力属性的,其暴力在于对界限的跨越
Intro: 今天我们聊了高能量和低能量人群的差异、定义,更重要的是,打破了围绕它们的‘好’‘坏’标签。 本期您将听到: 01:57 老于对高低能量是没有概念的 04:02 慢性子/拖延症的朋友,算低能量么? 06:44 高能量与低能量人群的“生活图鉴” 36:32 高低能量的不同到底有哪些:精力恢复,对外耐受,社交偏好,决策风格 56:54 到底什么样的人容易高能量,又是那些人群会低能量呢——这种界限是流动的 01:04:01 能量水平没有好坏之分,不要扣标签 01:05:05 拥抱多样性
Intro: 贵险中求,也在险中丢,求时十之一,丢时十之九 本期您将听到: 02:04 老于被拉去上课,什么课?“健康+AI数字人直播” 17:48 AI直播、无人直播、推客佣金、各类证书等,靠不靠谱? 33:48 聊聊稳定币,和稳定币创业 41:31 国内第一例稳定币骗局,鑫慷嘉 52:21 日本丢失的20年已经给出答案模板 01:23:43 面对如此多的陷阱,我们要怎么做
Intro: “为什么一个成本几十元的搪胶玩偶,能拍出堪比一线城市房产首付的天价?是艺术收藏,还是资本游戏?” 本期您将听到: 02:06 官媒:2022年315批盲盒,2025赞labubu,em…… 06:28 老于在3年前,对labubu情有独钟(杰克伦敦效应拉满) 11:06 聊聊LABUBU如何被制造成“社交货币的? 15:23 泡泡玛特的饥饿营销,以及背后的也有真金——王宁的设计思维 20:01 黄牛生态中的:泡泡玛特和泡泡特玛,即便如此也全球本土化效应 24:33 情绪消费的硬核逻辑 30:12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击鼓传花,看看都有些啥 39:14 老于和缪缪交过的“智商税”“情怀税” 47:26 labubu们肯定是有存在合理性的,只是要酌情消费 49:07 最早的labubu——荷兰郁金香泡沫事件 57:20 小小的预告
Intro 高考本质是场限时开卷考,而真实人生是无界创作。当别人还在背诵标准答案时,你要学会给自己命题 本期您将听到: 05:27 祝今年考生们金榜题名 05:57 老于和缪缪对高考的难忘记忆 13:48 高考从不被重视,到成为“独木桥”的历史进程 37:19 考卷之外的真实人生样本 44:10 重新定义“出路”后,高考绝对不是唯一路径 54:17 “高考是我们能接触到不多的公平筛选”但这句话在考试后就可以忘记了,祝大家顺意
Intro: 富人最怕普通人知道的秘密,不是投资技巧,而是如何实现原始积累,从而跳出资本的无限游戏。 本期您将听到: 01:40 养生真的是半月更(努力做到 02:11 聊聊“阶级”,缪缪说,只有天龙人和老鼠人 04:15 教育消费、投资消费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加深了阶级固化 08:12 资本为什么怕普通人做原始积累? 12:30 复利的力量 纸上谈兵的计算公式,仅作举例: 每月存款:1000元,年化收益率:5%,投资年限:15年 总金额 = 月存金额 × [ (1+月利率)^总期数 -1 ] / 月利率 月利率 = 5% ÷ 12 ≈ 0.4167% 总期数 = 15年 × 12个月 = 180期 代入计算: 总金额 = 1000 × [ (1+0.004167)^¹⁸⁰ -1 ] ÷ 0.004167 ≈ 263,355元(具体数值可能因小数点精度略有波动) 本金总额:263,355元 年化5%收益:263,355 × 5% = 13,167元/年 月均被动收入:13,167 ÷ 12 ≈ 1,097元/月 16:58 资本的围剿1:消费陷阱 23:50 资本的围剿2:负债陷阱 42:53 资本的围剿3:时间陷阱 47:01 普通人的“本金突围计划”
Intro: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第一次去思考死亡意义,或者说感知死亡的存在,是某一次看到直系亲属的死亡、朋友的死亡。我们会告诉自己:我终有一天会死,但事实情况是可能我们明天就会死。 死亡不是偶然,生命才是。 本期您将听到: 02:31 死亡到底是哲学的终极问题,还是人类的终极问题 06:35 死亡教育的缺失,所以你是在什么时候认知、get到这个概念的? 09:45 老于害怕的是,死亡的恐惧源于“无意义”……但他妈妈似乎非常朋克 14:05 缪缪的第一次感知死亡,是家人生病 14:34 父母是拦在我们和死亡中间的最后一堵墙 16:45 是否害怕死亡?这种理解似乎是线性的 22:45 你是否经历、体验、目睹过真正的死亡?听听缪缪和老于的经历 34:01 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投稿 51:51 用多元的态度看待所有,包括“死亡”——活在当下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