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播客的嘉宾是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张秋子老师,也是《小说榫卯》的作者。 我很喜欢看小说,因为我一直都觉得小说里其实有一个更为真实的世界。同时,我也是感受型读者,一般不分析,只感受。 所以我在初读这本书时,其实会有些不适应,我会「着急」,会在细节的阐释中因为着急而迷路。但当我沉下心来慢慢读时,又发现了乐趣。读书真的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怎么读都有趣。在细读的方式下,你会看到很多之前忽略的东西。 这期和秋子对谈的播客很过瘾,也让我受益匪浅,还种草了好多书。 希望你喜欢这期播客,也希望你喜欢这本《小说榫卯》,这会是一本很好的小说导读。 🎤主播:花开玛 🎤嘉宾:张秋子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 02:41 细节是跻身一部文学作品的窄门 06:28 文本细读不是要让人不明觉厉,而是要觉得有趣 11:48 文本细读会存在过度解读的问题吗? 15:39 最好的阅读状态一定是书和人能形成对话的 19:06 从下午三点半聊到九点半,聊果戈里的「鼻子」 21:18 相信:我相信我读到的东西,我相信这种指引 23:09 一段时间不读书,就会觉得整个人「飘了」 27:08 阅读有时候是需要契机的 31:50 每年夏天都要重读《卡拉马佐夫兄弟》,为什么? 33:21 读不懂的地方比读的懂得地方更重要 36:20 在阅读时只要「心有所感」就好了 38:05 为什么偏爱福楼拜? 45:24 警惕用教科书式的文学发展规律的方式来理解小说的发展史 48:47 我从不劝人读书 52:59 普通读者要怎么进入阅读? 01:03:37 我读张承志时,感受到了脊椎过电的感觉 01:08:07 不要去想现在做的事有什么意义,去做 本期书籍: 《小说榫卯》张秋子 著(世纪文景出版) 📮行距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行距公众号:在下版君
你做过医美吗? 或者有打算去尝试医美嘛?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美容科的郭子懿医生,郭医生还是《好好变美:整形美容医生手记》的作者。 其实在这本书出版之前我就很有兴趣阅读,因为最近这些年医美一直都很有热度,我自己也打过两次肉毒杆菌,因为我太习惯性皱眉了,眉心就会有很明显的川字纹,但这两年没敢继续打,因为总还是不放心,担心长期打的话会不会有什么副作用,所以这本书出版之后我就第一时间读了,我想知道专业人士是怎么看待医美这件事的。 以及也想跟专业的医生探讨一下医美背后所传递的社会语言到底是什么。 在这期节目里,郭医生非常真诚地分享了很多医美相关知识,比如做医美时需要注意什么,哪些项目是更适合普通人尝试的,怎么选择医院和医生等等,方方面面,是一期干货十足的科普分享。 听完这期节目,可能会解开你的一些疑惑,也会让你对医美有一些新知。 祝你收听愉快。 🎤主播:花开玛 🎤嘉宾:郭子懿(整形美容医生) 毛老师(行距版权代理人) 👨⚕️郭子懿,整形美容科主治医师,出生于医学世家。现任职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美容科,曾就职于厦门美莱医疗美容医院、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等大型专科医院。韩国大邱天主教大学整形与创伤修复中心(Daegu Catholic University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Department)访问学者、荣誉会员、客座教授,韩国V整形皮肤医院(V-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group)访问学者,厦门市医师协会整形美容外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整形外科学》编委。曾在《整形与重建外科》(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09:42 「全民医美热」背后的容貌焦虑以及自我认同感的提高 11:47 很奇怪,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反而更经常来做医美 12:59 我是整形医生,也是心理医生 17:12 医美中那些失败的案例,都是怎么造成的?如何规避? 24:37 各种医美项目的风险分别是什么? 33:18 医美首先是一种医疗行为! 46:05 这些年,整形外科医生眼里的「美」,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54:43 长期做医美,会有副作用吗? 57:23 朋友,不要把医美当成救命稻草,它只能让你百尺竿头更近一步 01:09:03 医美不是一个奇迹的过程,伴随着风险和机遇 📚本期书单: 《好好变美:整形美容医生手记》,郭子懿著,行距代理,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5.8 📮行距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行距公众号:在下版君
这期播客的嘉宾是《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的作者程修凡,修凡目前正在读历史专业的博士,而这本书其实是他多年前完成的。当年14岁的修凡跟着爸爸去美国做访问学者,在威尼斯高中上了一年的历史课,这堂课给修凡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布切里老师在第一堂课上就对学生说,你们要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要带着批判性的思维去学习历史。 这本书的前半部分是修凡对于布切里老师课堂内容的梳理,后半部分是对一些历史项目的阐述与思考。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真的忍不住会在心里惊叹,这样学历史真的太有意思了。作为一名文科生,但我的历史却学的一般,并且在高考之后就很少看历史类书籍了。我内心知道应该学好历史,但却总提不起兴趣。 但这本历史书却激起了我的兴趣,我甚至觉得如果自己当年也是这么学历史的,我应该会很爱这门课,会很爱历史。 那么,在这期播客中,你将会听到: l 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具体是指什么? l 犹太人大屠杀和「他者」 l bystander and upstander:平庸的恶与人性善 l 学历史一定要读一手文献! l 历史和地理需要一起学习! l 为什么同盟国会边缘化中国在二战抗击法西斯中的贡献? l 日本教科书中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描述是怎样的? l 美国教科书是怎么写中国的? 🎤主播:花开玛 武尔夫 🎤嘉宾:程修凡 📮行距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行距公众号:在下版君 行距,本土作者版权代理人,让才华与信任在这里相遇。
本期是一档编辑部荐书的节目,之后每两个月我们都会做一期「编辑部荐书」,看看书探们平时都在读什么书? 这一期的嘉宾是沙加,我们俩在这一期中一共推荐了4本书,有文学,小说,还一本经济投资领域的书。 在这期节目的开头,我们讨论了一下近期看书比较少的原因,感觉每个人都很难完全不被身边的环境影响,刷短视频的时间多了,看书的时间就变少了…… 沙加说,这就要求作者能写出来更好看的书才行,只有「更好看的书」才有希望胜出!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推荐了一本《反脆弱》,作者塔勒布在书中提出了【信号】和【噪声】的区别,如果一直被噪声淹没,就算有一天信号出现,也可能捕捉不到。塔勒布自己的方法是远离社交媒体上的新闻等信息,他认为这些都属于噪声。 那么,对于你来说,你觉得什么是信号,什么是噪声? 也欢迎你在评论区跟我们分享近期读到的非常喜欢的书,祝你阅读快乐。 🎤主播:花开玛 🎤嘉宾:沙加 在本期节目中,你将听到: l 一位活到101岁的单身独居女性,会写一本怎样的回忆录? l 一位女性在她的书中书写「享受男女情爱,却不用履行婚姻的责任」的自由 l 阿西尔的《未经删节》为什么在现在看来,仍旧可以帮到很多编辑?她到底写了什么? l 塔勒布到底有多「神」? l 怎样才能具备塔勒布所说的反脆弱性? 📚本期书单: 《暮色将尽》【英】戴安娜·阿西尔 《未经删节》【英】戴安娜·阿西尔 《林门郑氏》【马来西亚】林雪虹 《反脆弱》【美】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行距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行距公众号:在下版君
最近阿痴的新书《在大学与大厂之间》上市了,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们到底是找到了自己,还是成为了自己? 这本书是阿痴的自传体叙事散文,记录了她一路走来的诸多困顿与思考。在其中可以看到一个女孩是怎样磕磕绊绊长大的,她一直在求索,又在一次次失败之后为自己找到新的出路。 她记录了那些「沉入海底,而无人知晓」的时刻,记录下了一个生活在江西钢厂里的孩子从小长大的路,当我在这本书里透过文字看到这条路时,突然惊觉,就是这条路让我看到了今天坐在面前的阿痴。 在生命的每一个时刻,阿痴都在搏斗着,她是我见过的最有力量的人,她说:足够坚强之后,「真正的我」和「自己的路」会随之出现。 我也很喜欢在播客里她对于寂静的描述,当我问她在目前的人生中,有什么是比较重要的时,她说了寂静。她享受生命中那些寂静的时刻,在寂静里,她完成自我滋养,生发出继续往前走的勇气。 我们聊了很久,也很想听到你的回响,想知道,我的朋友你找到自己了嘛? 🎤主播:花开玛 🎤嘉宾:阿痴 06:11 我的灵魂和我的肉身总是不协调 14:27 通过不断地 与外界碰撞,让「自我」降临 17:17 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到底什么是命运? 24:41 我们是找到了自己,还是成为了自己? 28:28 为什么选择放弃安全牌,决定来北漂? 30:11 生命中出现过的把你带到这条路上的天使们 35:52 生命中的哪一个时刻,让你觉得:这就是我要做的事儿! 41:47 在不开心的时候,可以试着去创造些什么 46:15 《假面的告白》给了我写这本书的勇气 01:01:22 你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脆弱 01:03:48 享受生命中的寂静时刻,在寂静里,我能感受到力量 01:07:21 你的那颗心,其实像金刚一样坚硬 📚本期书单: 《在大学与大厂之间》阿痴 《假面的告白》三岛由纪夫【日】 📮行距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行距公众号:在下版君
录这期播客的起因是一位出版人在自媒体上发了一条短视频,内容大概就是告诫编辑们不要再做销量只有一万册的书了。这位出版人确实做的大多都是「大作者」的书,但是我们真的要放弃掉销量是一万册的书嘛? 于是便有了这期播客。行距的创始人黄一琨老师说,我们必须要做一万册的书,因为一万册的书背后是很多新人写作者的机会,而且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大畅销书,在出版之初也并未被看好,常常被预估只有一万册的销量而已。 但因为内容真的好,于是便有机会从常销书变成了畅销书。这样的例子每个从业者都能随口举出来一些。 这期播客的嘉宾是后浪原创图书部门的副主编程彤老师,三位出版行业的资深从业者非常语重心长,又无比坦率地聊了一个多小时。从一万册的图书聊起,聊到了现在本土原创图书市场的处境,也分享了各自从业这么多年看到的一些怪状,还从各自的视角给新人写作者提了一些真诚的建议…… 录这期播客的时候我就在想,有些话可能只有真的热爱这个行业的人才会掏心掏肺地讲出来了。 🎤主播:花开玛 🎤嘉宾:程彤 (后浪原创部门 副主编)、黄一琨(行距创始人)、庆余老师 05:06 常销书往往是有畅销潜质的 07:38 编辑当然要做畅销书,但…… 12:13 你的购买者是你的读者群吗?他们认同你的内容品牌吗? 13:23 很多畅销书之后的第二本大概率会砸 14:55 做书那些年我们遇到的运气/偶发事件 17:01 一万册销量的书必须要做! 18:30一万册的销量对于新人作者来说意味着什么? 20:15 一万册销量的书在 2024 年全品类的占比仅有 1.69%(开卷数据) 21:15 一本畅销书和跟风的无数失败的书(举一个不得罪人的例子) 23:18 再回忆一下《秘密花园》的来时路 32:00 聊聊本土原创图书市场的现状 36:36 新编辑报原创图书选题的「被摔打」之路 43:40 经济不好跟买书之间有什么关系?! 51:05 如果你能把编辑这件事做好,那什么事都难不倒你 53:05 你职业生涯的满足感在哪里? 53:50 怎么才是有效看市场? 56:15 新人写作者的机会在哪里?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单: 《翦商》李硕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 编 《宋代的身份与审判》 柳立言 著 《中国的奋斗》 徐中约【美】 《秘密花园》 乔汉娜·贝斯福 【英】 《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张向荣 《夹缝中的总督》鞠海 📮行距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行距公众号:在下版君
去年有一本获了非常多奖项的历史书籍,它就是孙立天老师的著作《康熙的红票》。这是一本非常好看的历史作品,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作者用非常流畅的笔触写出了清朝年间,康熙皇帝和传教士之间的交往。 缘起是一张出现在2019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康熙皇帝于1716年发去欧洲的一则谕令,内容是寻找他派去欧洲多年,但一直杳无音讯的洋钦差。这份谕令呈朱红色,历史上被称作「红票」。 这本书就是以这张红票为切入点,以两位传教士利类思和安文思的故事为开端,逐渐写出了康熙皇帝和西方深度接触的往事。 《康熙的红票》是孙立天老师的第一本中文著作,这本书的前身是他在纽约市立大学的博士论文,英文版由荷兰的一家出版社出版,在出版中文简体版的过程中,孙老师经历了一次「如何从论文变成一本书」的思考,于是,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本非常好看、精彩的历史著作。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康熙的红票》的编辑胡晓凯老师,来跟我们一起聊聊这本书,也聊聊到底如何才能把论文变成一本畅销书。 那么,在本期节目中,你将会听到: l 《康熙的红票》为什么会成为畅销书? l 《康熙的红票》中的精彩篇幅分享 l 传教士是如何一步步走进康熙的私人圈子的? l 君臣?主奴?康熙和传教士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 l 当康熙被还原成一个鲜活的人时,你会看到一个怎样的康熙大帝? l 康熙与传教士南怀仁之间的师徒情 l 雍正上位之后为什么要禁教? l 从编辑和作家经纪人角度分享,如何才能把论文变成一本畅销书? l 浅谈近年来历史书籍写作的发展趋势 🎤主播:花开玛 武尔夫 🎤嘉宾:胡晓凯 (商务印书馆 编辑) 📮行距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行距公众号:在下版君 行距,本土作者版权代理人,让才华与信任在这里相遇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北京BIBF)刚在6月份落下帷幕,8月份又将迎来上海书展和粤港奥书展,书展是出版行业的一次盛会,各家都会展出自己的新书、畅销书等,编辑们也会在那几天游走在展厅,或者约见好久未见的同行,或者约见各种版代方,签约新书,热闹又忙碌。 那么,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怎么逛书展最有意思呢? 于是在本期节目中,主播们就从各自的经验出发给大家介绍了国内外的一些知名书展和图书市集,并且严选出了我们认为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最值得逛的书展。 如果你是图书爱好者,也喜欢逛书展或者图书市集,希望这期节目能帮你做个初筛。 逛,逛逛更开心! 🎤主播:花开玛 武尔夫 🎤嘉宾:庆余老师 📮行距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行距公众号:在下版君 01:26 对上个月刚去过的北京 BIBF观感如何? 03:00 为何北京 BIBF阿联酋的展位最为吸睛? 06:11 我在台湾展区驻足了很久 08:12 对普通读者最友好的书展出现了! 15:03 在书展上会比较推荐哪几个出版社的书? 16:13 你知道嘛?其实各个省市也都有自己的书展 17:28 你去过地坛书市嘛? 19:00 今年有去逛过图书市集嘛? 22:46 怎么逛书展最好逛? 27:28 你更想去哪个国际书展? 32:28上海书展 你赢了! 行距,才华与信任在这里相遇。
行距,让才华和信任能够在这里相遇。 这期播客的嘉宾是《美好东西说明书》的作者王立老师,这是一本图画书,并且是一本每个80后翻开都会惊呼的书。这本书里画了我们小时候几乎所有会出现在生活中的老物件,从玻璃奶瓶到CD机,从第一页看到最后一页,就像是坐上了一台时光机,封存在记忆中的那些画面又陆续都回来了。 比如我已经忘记了小时候每到周二电视台就会检修,闪着雪花的电视也有每周一天的休息日。但在翻开这本书的时候,那个每周二都看不了动画片的失落感又浮现了出来…… 每个80后可能都会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个你记忆中最深刻的锚点,它会瞬间带你回到小时候。 王立老师说他是在自己情绪最差的那两年画了这本书,随着越来越多的慢时光和老物件被画出来,他的情绪也好了很多。当时听王立老师说到这里的时候我就在想,生命可能真的会自己找到出路。 这还是一期和《即兴沉默》的串台,所以在这期播客里,你不仅会听到我和武尔夫,还会听到我的老朋友张女士的声音,这期我们聊的很欢快,希望听到这期节目的你,也快乐一点。 🎤主播:花开玛 武尔夫 🎤串台主播:张女士 🎤嘉宾:王立 📮行距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行距公众号:在下版君 11:39 「你可以回到过去,但是那里已经没有人了」 14:45 玻璃瓶装六神花露水的味道,是我们共同的记忆暗号 17:20 「水货」,是独属于小时候的时髦 18:50 家里那些好像永远都用不坏的「老电器」 24:06 那些因为超生被罚款的弟弟妹妹们 35:20 你小时候玩过「羊拐骨」吗? 37:37 被爸爸们抢过去玩的小霸王游戏机 43:57昨日的世界会更美好吗? 49:35你会选哪件老物件去参加「80 后老物件展」呢? 57:23 你小时候会焦虑「如果我挂了,我的日记会怎么办」吗? 60:00 吃了酒心巧克力会醉吗?
如果你在专业领域内有积累、有表达欲,我们邀请你把这些记录下来。 你好,这里是行距出品的播客【书探来了】,这是一档面向创作者、阅读者的播客,介绍优秀的作品及他们从创意到成书的过程。 从这期节目开始,我们的播客又多了一位固定主播武尔夫,也是咱们播客第一期的嘉宾武老师。我们希望相对固定一点的主播班底可以更稳定持续地输出内容。 这一期的主题是如何把你的专业研究变成一本书,之所以想做这期节目是因为在过往行距代理的作者中,有很多人都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或者资深从业者,当代理出版他们的第一本书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于是,我们想针对那些在某一领域有深耕,且有表达欲的人,从作家经纪人的角度讲一讲我们是任何帮助这些潜在写作者把他们的专业研究变成一本书,出版上市的。 祝你收听愉快。 🎤主播:花开玛 武尔夫 🎤嘉宾:诗瑤 📮行距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行距公众号:在下版君 02:05 :在专业领域内具备什么样的特质,才能写成并出版一本书? 03:35 :什么是「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方式? 07:47 :在一个领域深耕多久才有可能写成一本书? 16:00 :你能想到《芯片简史》是一本非常浪漫的书吗? 17:33 :版权经纪人如何帮助专业领域内的潜在写作者创作出第一本书? 31:22 :我们的作者年龄大多数都在 35 岁以上! 34:35 :一些来自版权经纪人的写作建议 37:54 :去记录、去写! 41:20 十美元的词汇 VS 一美元的词汇
「非虚构纪实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义担当的。」 你好,这里是行距出品的播客【书探来了】,这是一档面向创作者、阅读者的播客,介绍优秀的作品及他们从创意到成书的过程。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的版权代理人毛老师,趁着毛老师上周出差来北京,赶紧抓住她录了一期非虚构主题的播客。 我自己是从何伟的《江城》开始了解非虚构的概念,以及开始阅读非虚构书籍的,记得当时按图索骥地读了好多非虚构的作品,《冷血》应该也是那个时候读的。在我每年的书单上,都会有几本非虚构书籍,其中就不乏有毛老师代理出版的书。 其实那天我们聊的时间很长,散散漫漫的,但最后只剪出来了40分钟,在这精华的40分钟里我们聊了目前的非虚构文学纪实的市场情况,毛老师介绍了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作者群,如果你也正打算创作非虚构作品,不妨对号入座看看自己属于哪个作者群,希望毛老师比较有针对性的写作建议能够帮到你。 祝你收听愉快。 🎤主播:花开玛 🎤嘉宾:毛老师 📮行距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行距公众号:在下版君 03:20非虚构纪实文学的道义担当 05:04 非虚构纪实文学市场的三大创作主体 05:43高校学者如何写就一本非虚构文学作品? 07:50国内的特稿作者为什么没能顺利过渡到非虚构文学写作者? 14:00 素人写作者们如何才能创作出一本非虚构作品? 20:30 好的非虚构作品是什么样子的? 25:06 轻学术书籍一定要增加可读性 28:48新闻从业者请你们勇敢地去写吧! 32:35 版权经纪人能为非虚构写作者提供的帮助有哪些? 36:47 看好接下来的非虚构文学纪实图书市场吗?
你好,这里是行距出品的播客【书探来了】,这是一档面向创作者、阅读者的播客,介绍优秀的作品及他们从创意到成书的过程。 我还记得今年年后跟庆余老师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就问了我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国内好的原创小说越来越少,我当时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了一通。后来在聊天中才知道,庆余老师是在出版行业从业了二十多年的前辈。他在行距的公众号上有一个专栏,我读过这个专栏里的大部分文章,这里记录了很多庆余老师对于出版行业的深度思考,也大致能看到他这二十余年的履历。 庆余老师在出版这个行业里从后端的发行一直走到了前端的作家经纪人,离内容越来越近。于是在这期播客里我们基本把全产业链条都聊了一遍,庆余老师讲了很多行业干货,如果你对这个行业感兴趣,想成为新手编辑,或者你是写作者,想知道自己的作品在进入出版阶段会有怎样的经历,希望这期播客可以为你们提供一些有用且有意思的视角。 🎤主播:花开玛 🎤嘉宾:庆余 📮行距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行距公众号:在下版君 03:12 出版行业vs 互联网行业,更应该对谁祛魅? 07:00 一本书的出版流程是什么样子的? 08:15 出版一本书到底需要多长时间? 12:30 自费书出版 vs 市场书出版 vs 买断出版,不同的出版形式对应着不同的版税收益与支出 15:40 版税=首印量*版税率*书价 17:00 出版合同里都可能会有哪些「坑」? 20:20 专业的版权经纪人在帮作者谈版税时的作用是什么 21:58 书号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25:04 出版业都有哪些岗位?岗位职责分别是什么? 29:25 近十年来,书籍的销售渠道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35:30开书店不是一门「好」的生意 36:54 在逛书店和图书市集时候,我们到底是在逛什么? 39:40书的价格到底是贵还是便宜? 49:00 为什么这几年超级畅销书变少了? 52:50 为什么读电子书的人很多,但出版社和作者却赚不到钱? 54:40 盗版书又死灰复燃了? 57:17普通人出版一本自己的作品都有哪些方式和途径?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