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4: 蛇年特辑 - 蛇在西方艺术与神话中的角色与象征

艺心雕龙

蛇年大吉!在这一期中,我们从《创世纪》中伊甸园的蛇切入,探讨蛇在西方艺术和文化中的多重象征意义。从德国文艺复兴画家老克拉纳赫笔下的《亚当与夏娃》到浪漫主义大师布雷克的《失乐园》插图,蛇的形象常与诱惑、堕落和神秘联系在一起。我们还走进了古希腊神话,探索了Typhon、Hydra、Medusa等传奇蛇怪的故事。 然而,蛇的形象并非仅限于负面。在古罗马文化中,蛇常常被视为正面力量的象征,代表治愈、重生和保护。同时,蛇也被认为是家宅的守护神,在罗马人的生活中象征生命的循环和家庭的繁荣。而蛇在世界其他古文明里,也经常代表了正面的形象。通过这些积极的文化意义,蛇展现出一种令人惊叹的双重性,既可怕又充满希望。 蛇年新启,欢迎与我们共同欣赏艺术,分享见闻,探索更多文化的可能性! 老克拉纳赫:亚当与夏娃 老克拉纳赫:马丁路德肖像画 老克拉纳赫的黑蛇签名 布雷克:失乐园 弥尔顿落葬教堂里的雕像 布雷克的墓碑 Gustave Moreau: Hercules与Hydra Pollaiuolo: Hercules与Hydra 卡拉瓦乔:美杜莎 切里尼:帕修斯与美杜莎之头 古庞贝城的蛇的壁画 古庞贝城的蛇的浮雕 古庞贝城:Moregine手镯 衔尾蛇的图案 科库勒发现的苯的分子结构 【倾情推荐】由我和另外两位主播共同主持的一档聊英国和聊世界的思辨型聊天播客:大不列颠颠一颠

27分钟
99+
9个月前

E11: 光之交响 - 科隆大教堂的圣匣与里希特的抽象艺术

艺心雕龙

2025年新年第一期,我们从科隆大教堂谈起,探索这座令人高山仰止的宏大建筑与三王朝圣故事的深厚关联。科隆大教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2世纪,为盛放三王遗骨的金色圣匣而建。除去宗教艺术之外,教堂内最引人注目的现代元素是由当代艺术大师里希特(Gerhard Richter)设计的彩色玻璃窗《光的交响曲》。这件作品运用了万余块彩色方玻璃,通过随机排列呈现抽象之美,成为古老宗教场所与现代艺术的完美融合。由此,我们也聚焦于里希特的抽象画风,还有他的好友作曲家凯奇(John Cage),探讨随机性与艺术表达的交汇。 德国教堂里搭建的圣诞场景(其一) 德国教堂里搭建的圣诞场景(其二) 布鲁塞尔大广场圣诞期间搭建的大型场景 Stefan Lochner在科隆大教堂的三王朝圣画作 科隆大教堂彩绘玻璃的三王朝圣 波恩大教堂彩绘玻璃扇窗的三王朝圣 科隆大教堂三王遗物圣匣(图一) 科隆大教堂三王遗物圣匣(图二) 里希特 - 光的交响曲:科隆大教堂巨幅抽象彩绘玻璃 里希特 - 光的交响曲:科隆大教堂巨幅抽象彩绘玻璃阳光下的散射 里希特:256种颜色 里希特:4900种颜色 里希特:Cage (其一) 里希特:Cage (其二) 【倾情推荐】由我和另外两位主播共同主持的一档聊英国和聊世界的思辨型聊天播客:大不列颠颠一颠

20分钟
99+
10个月前

E10: 鲁本斯、伦勃朗与卡拉瓦乔 - 巴洛克画笔下的三王朝圣

艺心雕龙

在本期播客中,我们继续上次对西方绘画中三位国王拜见耶稣主题的探索,进入到巴洛克时代,探讨其多样化的艺术风格。我们将介绍鲁本斯、伦勃朗与卡拉瓦乔等大师的独特技法和艺术理念,从鲁本斯的宏伟色彩到伦勃朗的光影戏剧效果,再到卡拉瓦乔简洁而深刻的现实主义表现。我们还讨论了巴洛克艺术如何受到天主教反宗教改革的影响,成为视觉冲击和宗教教化的强大工具。此外,我们聊到西班牙的委拉斯开兹和穆里略对这一宗教题材的个人化表达,而法国洛可可画家布歇则在巴洛克余韵中加入了华丽的浪漫与优雅。 这是艺心雕龙栏目今年的最后一期,非常感谢听友的喜爱与支持。大家新年快乐,我们2025年再见! 以下所有画作除非特别指出,否则题目均为“三位国王(或智者)拜见耶稣”(Adoration of the Magi) 鲁本斯 (安特惠普版本) 鲁本斯(安特惠普版本,草稿) 鲁本斯(剑桥版本) 鲁本斯(剑桥版本,草稿) 鲁本斯(里昂版本) 鲁本斯(马德里版本) 鲁本斯(马德里版本,初版) 伦勃朗 卡拉瓦乔:牧羊人拜见耶稣 委拉斯开兹 穆里略 布歇 【倾情推荐】由我和另外两位主播共同主持的一档聊英国和聊世界的思辨型聊天播客:大不列颠颠一颠

28分钟
1k+
10个月前

E8: 从三个火枪手到路易十四:红衣主教黎塞留与法国的崛起

艺心雕龙

红衣主教黎塞留,这位17世纪法国最具权势的人物,不仅在历史上塑造了法国的政治格局,也成为文学作品中引人入胜的传奇角色。他是路易十三时期的首席大臣,被誉为巩固法国中央集权和统一国家的奠基者。在他的治理下,法国从分裂的动荡局势中崛起,逐步迈向欧洲强国的地位。 然而,黎塞留的崛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其中与玛丽·德·美第奇(Marie de Médicis)的关系尤为关键。作为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母亲,她曾是黎塞留的坚定支持者,却因权力斗争与他反目成仇,最终成为他政治生涯中最大的对手之一。 在文学领域,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中,黎塞留被塑造成阴谋深沉的反派,而玛丽则间接推动了这一形象的形成。 黎塞留究竟是一个不择手段的政治家,还是一位高瞻远瞩的战略家?他的政策与权力操作如何深刻地影响了法国的命运?而在文学领域,他的形象为何如此深刻,以至于成为欧洲文学中的经典反派?本期播客将全面探讨黎塞留,了解他对法国在十七世纪得以强势崛起中发挥的决定性作用,以及他去世后给法国带来的影响深远的文化遗产。 范戴克: 查尔斯一世骑马肖像画 Frans Pourbus the Younger: 玛丽·德·美第奇肖像画 鲁本斯:玛丽·德·美第奇肖像画 范戴克: 玛丽·德·美第奇肖像画 Pieter Pourbus: 最后的晚餐 Pieter Pourbus: 天使报喜 Philippe de Champaigne: 天使报喜(1) Philippe de Champaigne: 天使报喜(2) Philippe de Champaigne: 黎塞留的三面肖像画 范戴克: 查尔斯一世的三面肖像画 大英博物馆阅览室 法国国立图书馆黎塞留馆阅览室 【倾情推荐】由我和另外两位主播共同主持的一档聊英国和聊世界的思辨型聊天播客:大不列颠颠一颠

26分钟
1k+
10个月前

E7: 普罗旺斯的绚烂颜色 - 国家美术馆梵高特展(下)

艺心雕龙

本期播客继续带您深入伦敦国家美术馆的梵高特展,聚焦展览的最后两间展厅。我们将探讨梵高的向日葵系列及其未实现的布置设想,以及他生命中的最后两年在普罗旺斯阳光下所表现的浓烈情感。他的“摇篮曲”与“阿莱城姑娘”系列与在他周围生活的人息息相关,背后也有诸多轶事。此外,这两个展厅还包括一系列的田园风光和静物画。这些画作不仅体现了梵高日益自由的画风,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不懈追求,让我们能理解他的天才和伟大之处。 梵高:向日葵(15朵) 梵高:向日葵(12朵) 梵高:向日葵(6朵,已被毁) 梵高:向日葵(3朵,私人收藏,非本次特展参展作品) 梵高:摇篮曲 梵高手迹:两张向日葵中间放置摇篮曲 展厅一角:梵高手迹的实现 梵高:夹竹桃 梵高:夹竹桃(局部放大 - 书名:La Joie de Vivre) 梵高:咖啡壶静物画 梵高:阿莱城姑娘(版本一) 梵高:阿莱城姑娘(版本二) 梵高:阿莱城姑娘(版本二:局部放大) 梵高:阿莱城姑娘(早期版本,非本次特展参展作品) 高更:阿莱城姑娘(非本次特展参展作品) 高更:阿莱城姑娘(炭笔草稿,非本次特展参展作品) 梵高:麦田与柏树 梵高:橄榄树 梵高:播种者 梵高:一位农夫的肖像 【倾情推荐】由我和另外两位主播共同主持的一档聊英国和聊世界的思辨型聊天播客:大不列颠颠一颠

23分钟
99+
10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