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部殿堂级硬科幻小说,加拿大作家彼得·沃茨的《盲视》。 这本小说会引发我们思考:人类为什么有意识?意识存在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跟上期节目介绍的微型科幻小说《蛋》一样,这部《盲视》的主题也是“意识”。不过,跟《蛋》那种充满哲学意味的抽象思考很不一样,《盲视》这本书的立意要“落地”一些,要“务实”一点,它是借着一个人类跟外星人接触的故事,来探讨意识的功能是什么?它是从人类的生存、也就是从生物学、从进化的角度来探讨意识的价值。而书里给出的思考(更准确地说是开出的脑洞)同样非常耐人寻味。 在21世纪末,2082年的时候,有几千个外星探测器突然降临地球,它们在大气层里排列成规则的网格形状覆盖住整个地球,释放出一阵强烈的电磁信号之后,就在大气层里焚毁了。这是地球第一次遭遇外星文明,人类被吓傻了。在缓过劲来之后,人类意识到:虽然没法百分之百确定这些探测器是来做什么的,但很有可能,这些探测器在降临地球的这一小会儿功夫里,其实就已经完成了对整个地球各个维度的信息的全面扫描。也就是说,人类和地球,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忽然被一个外星文明给盯上了。他们似乎非常想要研究人类……
解读神经科学大牛斯坦尼斯拉斯·迪昂的科普名作《脑与意识》。这本书详细讲解了意识的脑机制,也有不少从心理学角度理解意识的内容。这期节目集中火力重点介绍书里最精华的两个内容: 1.意识的功能是什么?意识四大功能:压缩信息、保存信息、转化信息、分享信息。 2.当意识产生的时候,大脑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意识的脑活动会引起“全脑启动”,引发一个几乎跨越整个大脑皮质的巨大的同步电信号。
听郭德纲、于谦相声为何成了最佳助眠良方?是不留气口的紧凑节奏让人无暇分心,还是相声背后营造的原始部落安全感?为何巅峰时期作品格外有效,而近期创作助眠力减弱?相声与现代睡眠观的碰撞,揭示了怎样的入睡奥秘?加入我,一起揭秘相声背后的神秘助眠机制,探索不只是欢笑,更是梦乡的奇妙旅程。
这一次我们要深入探讨一个神秘有趣的话题——“恋足癖的科学”。为什么那么多人对脚情有独钟?在本期视频中,我们将揭开恋足癖背后的脑科学和心理学原理。 你将了解到: 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学家对恋足癖的解释 神经科学家拉马钱德兰提出的神经串扰假说 脚和生殖器在大脑中的感受区非常接近 镜像神经元如何在恋足癖中发挥作用 为什么恋足癖在男性中更为常见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