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E04|基因突变的不幸与幸

Pfizer Express

运气不好,也会导致我们患癌吗? 2015 年 1 月 2 日,Jennifer Couzin-Frankel 发表了论文「The Bad Luck of Cancer」,认为坏运气会导致细胞在分裂时出现突变的情况,而基因突变也是致癌的原因之一,所以即便一个人不抽烟不喝酒,在人力所不可控的情况下,一辈子也会有 50% 的概率患癌。 随后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 Bert Vogelstein 和 Cristian Tomasetti 也在 2017 年 发表了论文「Stem Cell Divisions, Somatic Mutations, Cancer Etiology, and Cancer Prevention」,阐述了 DNA 复制错误所导致的致癌突变概率,以及这种情况的不可预测性。 所以,我们该如何理解基因突变,以及它作为一把双刃剑,给普通人生活所带来的好与不好? 为什么毫无征兆的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生活作息健康的人罹患肺癌?患癌的概率与我们生活的环境、先天遗传以及随机突变,存在什么样的因果关系?为什么某些特殊突变的癌症又能让晚期病人有机会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 本期节目,主理人 Nina 和科学观察员刘灿邀请来自辉瑞医学部的张喆与战昊,从他们的研究经历出发,思考运气与患癌之间的关系,分享他们在研究中看到的「钻石突变」。 风险提示:节目内容仅作学术讨论,嘉宾推荐读物及学术分享仅为嘉宾个人观点。 本期人物 Nina,辉瑞雇主品牌和校园招聘负责人 战昊,辉瑞医学部 医学顾问 张喆,辉瑞医学部 医学顾问 刘灿,「科技早知道」监制 主要话题 [02:18] bad luck 与癌症有什么关系?干细胞的数量如何影响患癌的可能性? [10:24] 正常生活的人有多大概率患癌?被定义为「钻石突变」的肺癌反而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20:31] 从广谱抗癌走向精准治疗? [24:51] 细胞疗法 v.s 免疫疗法,谁更适合治愈癌症?肺癌也会成慢病? [33:47] 什么叫科学思维? 延伸阅读 * 战昊推荐的读物:苏菲的世界 * 张喆推荐的读物:What is Life * 对话中提到运气不好所导致癌症发生的学术文章:The bad luck of cancer * 钻石突变:ALK 融合基因突变的另一种说法,ALK 全称是 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即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在最常见的肺癌类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诊断中就能发现一定比例的 ALK 阳性患者,这种突变目前多发现于不怎么吸烟的年轻患癌人群。 * 酪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一种蛋白激酶,在蛋白质的磷酸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而这个过程将影响细胞的增殖、分裂、分化。当酪氨酸激酶突变时,细胞生长会出现不受控的情况,成为致癌的重要驱动因素。与酪氨酸激酶相关的抑制剂也因此成为抗癌药物的研究对象。 幕后制作 监制:刘灿 后期:Luke,敬文 运营:Yao,Yongxin,Bella,Fiona 设计:Cyrus 关于我们 声动活泼的宗旨是「用声音碰撞世界」,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声东击西、声动早咖啡、反潮流俱乐部、泡腾 VC、商业WHY酱、跳进兔子洞 * 欢迎在即刻、微博等社交媒体上与我们互动,搜索 声动活泼 即可找到我们 * 期待你给我们写邮件,邮箱地址是:[email protected] *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 打赏支持或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一两位朋友

41分钟
2k+
3年前

S3E03|AI 在颠覆制药行业吗?

Pfizer Express

离「万药皆可AI」,我们还有多远?从1970 年代 Christian Boehmer Anfinsen 提出安芬森法则,奠定了蛋白质结构预测的计算基础,到 AlphaFold 2.0 惊艳世人,打破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限制,短短不过半个世纪。 如今几乎所有的制药巨头都尝试通过成立 AI 实验室、与 AI 制药公司合作、甚至是并购收购的方式,积极布局相关赛道。根据 BiopharmaTrend 的统计,截止2022年年初,全球的AI制药总计融资 24 亿美元,其中美国与中国占八成以上。「Nature」也在今年四月发表文章,总结 AlphaFold 和 AI 制药为生命科学领域带来的影响。 本期节目,Nina 和刘灿邀请辉瑞研发部的国才,共同探讨 AI 正在如何改变制药行业。上个世纪就已经出现的计算机辅助 CADD 与现在大热的 AI 制药有什么区别?AI 如何缩短药物研发的流程?为什么制药行业是反摩尔定律的行业?结构生物学家、制药学家会因为 AI 而失业吗? 风险提示:节目内容仅作学术讨论,嘉宾推荐读物及学术分享仅为嘉宾个人观点。 本期人物 Nina,辉瑞雇主品牌和校园招聘负责人 国才,辉瑞研发部 药物科学肿瘤和免疫负责人 刘灿,「科技早知道」监制 主要话题 [01:09] 为什么 AI 制药要从AlphaFold 谈起?各大制药公司已经在做 lab for tomorrow 又是? [07:42] 各大制药公司已经在做lab for tomorrow?AI 目前主要集中在临床前? [15:32] 蛋白质预测为什么难?新靶点会更容易被发现吗? [24:51] AI 能代替人类设计好的药物分子?新药研发中,数据质量与数量其实大于算法? [35:39] AI 制药为什么不能说是在重新定义制药领域? 延伸阅读 * 国才推荐的 Derek Lowe 在Science 的专栏:IN THE PIPELINE * Nature 对 AlphaFold 以及 AI 制药进展的总结:What's Next for AlphaFold and the AI Protein-Folding Revolution * Deepmind 团队在 Nature 上的发表的关于 AlphaFold 2 的 论文:Highly accurate protein structure prediction with AlphaFold * CADD(Computer Aided Drug Design):中文译为计算机辅助制药,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靶点发现、先导化合物的设计与优化等新药研发流程;与之相对应的是 AI辅助制药(AI Drug Discovery & Design, AIDD)。 * 蛋白质折叠(Protein Folding):指蛋白质获得其功能性结构和构象的过程,蛋白质没有正确折叠时会导致疾病出现。诺奖得主克里斯蒂安·伯默尔·安芬森(Christian Boehmer Anfinsen)在上个世纪 60 - 70 年代提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它的三级结构,而蛋白质的立体结构与其功能相关,此说法后被称为安芬森法则;基于该法则,人类可以通过梳理氨基酸序列预测出蛋白质结构,是如今预测蛋白质结构的计算基础。 幕后制作 监制:刘灿 后期:Luke,敬文 运营:Yao,Yongxin,Bella,Fiona 设计:Cyrus 关于我们 声动活泼的宗旨是「用声音碰撞世界」,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声东击西、声动早咖啡、反潮流俱乐部、泡腾 VC、商业WHY酱、跳进兔子洞 * 欢迎在即刻、微博等社交媒体上与我们互动,搜索 声动活泼 即可找到我们 * 期待你给我们写邮件,邮箱地址是:[email protected] *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 打赏支持或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一两位朋友

43分钟
2k+
3年前

S3E02|从新冠大流行中崛起的 mRNA

Pfizer Express

mRNA技术平台会如 Elon Musk 所评论的,成为解决未来医学一切难题的关键钥匙吗?自新冠大流行爆发以来,关于 mRNA 技术的讨论不绝于耳,从 Robert Malone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失败的 RNA 药物实验,到 2005 年 Drew Weissman 和 Katalin Karikó 发现了免疫逃逸机制从而让 mRNA 成为一个药物平台,再到 Pieter Cullis 和 团队开发出解决稳定性问题的脂质纳米粒,mRNA 逐渐从一个不知何处下手的新兴技术,变成了可以批量生产并快速应用在疾病防控的明日之星。但直到今天,仍有不少人好奇,mRNA 是否安全,它为什么会成为解决全球疫情最主要的疫苗技术? 本期节目,疫苗专家家鑫做客 Pfizer Express。继在上一季节目中科普了疫苗的基本属性后,家鑫与 Nina 、刘灿分享疫苗领域技术进展,探讨 mRNA 是如何成为改变药物研发的关键技术平台。这项不停面对各类挑战的技术,通过哪些方法克服了不稳定性和保存困难的生产挑战,从实验室一步一步走向疫情防控的最前线?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诞生的 mRNA,是在实现了哪些阶段的里程碑之后,才能在过去几年快速成长为工业界最大的热点?更重要的是,未来我们还会看到 mRNA 率先改变哪些疾病的治疗手段? 风险提示:节目内容仅作学术讨论,嘉宾推荐读物及学术分享仅为嘉宾个人观点。 本期人物 Nina,辉瑞雇主品牌和校园招聘负责人 家鑫,辉瑞医学部 医学事务经理 刘灿,「科技早知道」监制 主要话题 [01:09] 如何拆解 mRNA 技术平台?mRNA 疫苗为什么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来? [07:49] 之前没有大规模普及的原因是?脂质体是重要的里程碑? [15:55] 最近二十年开始成功地产业化?最先在哪些治疗领域布局和落地? [23:42] 对 mRNA 贡献最大的是谁?目前最新的进展是? [36:16] 什么是治疗性疫苗?mRNA 是最跨时代的热点技术? 延伸阅读 * Nature 上发表的关于 mRNA 技术发展历史:The tangled history of mRNA vaccines * Nature 上发表的关于 mRNA疫苗的综述:mRNA vaccines — a new era in vaccinology * mRNA(Messager RNA):信使 RNA,由DNA转录而来,携带遗传信息,1961 年被首次发现,1984 年科学家 Paul Krieg 和 Douglas Melton 在实验室完成了人工合成 mRNA;1995 年 Drew Weissman 和 Katalin Karikó 发现经过修饰的 mRNA 可以逃逸人体的免疫反应;2019 年 mRNA 疫苗作为一种核酸药物被广泛应用在新冠大流行的预防中。 * 核苷酸(nucleotide):DNA 和 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由含氮碱基、糖(核糖或脱氧核糖)、磷酸基团组成;部分单核苷酸会参与能量代谢过程;mRNA疫苗研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 mRNA进行修饰,由尿苷异构化所产生的假尿嘧啶核苷(Pseudouridine,PD)是其中一类修饰。 * 纳米脂质粒(Lipid Nanoparticles):缩写为 LNPs,一种给药途径;在 mRNA 新冠疫苗开发中,就是通过由脂质构成的纳米颗粒包裹在 mRNA 外面,帮助 mRNA 顺利进入人体细胞,解决 mRNA 递送不稳定的问题。 幕后制作 监制:刘灿 后期:Luke,敬文 运营:Yao,Yongxin,Bella,Fiona 设计:Cyrus 关于我们 声动活泼的宗旨是「用声音碰撞世界」,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声东击西、声动早咖啡、反潮流俱乐部、泡腾 VC、商业WHY酱、跳进兔子洞 * 欢迎在即刻、微博等社交媒体上与我们互动,搜索 声动活泼 即可找到我们 * 期待你给我们写邮件,邮箱地址是:[email protected] *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 打赏支持或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一两位朋友

44分钟
2k+
3年前

S3E01|PROTAC 能克服不可成药与耐药的世纪挑战吗?

Pfizer Express

PROTAC,一项被誉为颠覆小分子药命运的技术,近年来制药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中文全称为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的它,为什么受到制药领域的高度关注?本期节目,主播 Nina 携手科学观察员刘灿,邀请辉瑞医学部的晓兵做客节目,分享自己从靶蛋白和 E3 泛素连接酶的神奇交互中所看到的前沿技术 PROTAC。 从 1977 年 Harris Goldknof 和 Ira Bush 第一次发现泛素,到 2004 年 Avram Hershko、Aron Ciechanover、Irwin Rose 因发掘泛素调解的蛋白质降解机制而荣获诺奖,再到如今逐渐应用在乳腺癌与前列腺癌治疗上,PROTAC 为什么会解决不可成药与耐药的难题?从学术落地到工业都遇到哪些困难和挑战?这个领域未来还会掀起哪些颠覆性的技术浪潮? 这期节目听完,我好像终于理解了 Craig Crews 这篇论文的标题了:「PROTAC targeted protein degraders: the past is prologue」,关于 PROTAC的一切过往,都将成为制药领域全新序章。 风险提示:节目内容仅作学术讨论,嘉宾推荐读物及学术分享仅为嘉宾个人观点。 本期人物 Nina,辉瑞雇主品牌和校园招聘负责人 晓兵,辉瑞医学部 医学顾问 刘灿,「科技早知道」监制 主要话题 [01:34] 什么是 PROTAC ?为什么是颠覆性技术? [05:26] 有希望解决不可成药的难题?如何定义创新疗法? [10:52] 临床上的应用场景是?PROTAC 和泛素的关系是? [15:33] 可以溯源到 2004 年的诺奖?如何评估这项技术的安全性? [29:17] PROTAC 未来的三大发展趋势是?技术已经成熟了吗? 延伸阅读 * 晓兵所推荐的关于 PROTAC 发展历史的主要论文:PROTAC targeted protein degraders: the past is prologue * 关于 2004 年泛素研究学者获得诺奖的新闻: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04 * PROTAC(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a):一种靶蛋白降解技术,中文为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由靶蛋白配体、连接链和 E3 泛素连接酶配体 三个部分组成;2001年由耶鲁大学 Craig M. Crews 教授团队和加州理工大学的 Raymond J. Deshaies 教授首次提出。 * 分子胶(MGD,Molecular Glue Degrader):一种靶蛋白降解技术,通过修饰泛素化连接酶表面,从而识别并降解全新底物,包括免疫调节药物沙利度胺 (Thalidomide)、来那度胺 (Lenalidomide)。 * 泛素(Ubiquitin):存在于大多数真核细胞中的小蛋白,主要功能是标记需要分解掉的蛋白质并使其水解;通常,细胞内蛋白质是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和自噬 / 溶酶体 途径进行降解 。 * 泛素化:指泛素分子在 E1(泛素激活酶)、E2(泛素结合酶)、E3(泛素连接酶) 的作用下,将细胞内的蛋白质分类,选出靶蛋白分子,并对靶蛋白进行特异性修饰的过程;E3 泛素连接酶是指能够将泛素分子连接到靶蛋白的酶。 * AR(Androgen Receptor)/ER(Estrogen Receptor):AR 指前列腺癌中的雄激素受体,ER 指乳腺癌中的雌激素受体,AR 和 ER 均为转录因子。 幕后制作 监制:刘灿 后期:Luke 运营:Yao,Yongxin,Bella,Fiona 设计:Cyrus 关于我们 声动活泼的宗旨是「用声音碰撞世界」,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声东击西、声动早咖啡、反潮流俱乐部、泡腾 VC、商业WHY酱、跳进兔子洞 * 欢迎在即刻、微博等社交媒体上与我们互动,搜索 声动活泼 即可找到我们 * 期待你给我们写邮件,邮箱地址是:[email protected] *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 打赏支持或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一两位朋友

36分钟
1k+
3年前

Trailer|Pfizer Express 第三季升级归来!

Pfizer Express

欢迎收听全新归来的 Pfizer Express 第三季! 在全新一季节目中,主理人 Nina 与科学观察员刘灿邀请了来自辉瑞中国的聪明大脑,分享当下最为关心的医药科学趋势和从业科研心得。 我们本季话题覆盖的科学领域广泛。有研究小分子药命运是如何被 PROTAC 改变的乳腺癌领域的医学顾问,也有不断思考新冠之下崛起的 mRNA 将如何引领制药潮流的疫苗学者;有长期深耕 AI 制药的技术专家在对谈中为人与技术之间的确切关系打一个问号,也有药品安全资深人士在讲述林林总总的事故时梳理出药品监管的成长轨迹。 节目之外,我们也收集了这些“聪明大脑“平日的个人的阅读推荐以及思考养分来源,分享给更多志趣相投的小伙伴。 第一期节目将在 6 月 17 日与大家见面,记得准时与我们一起搭乘 Pfizer Express,共同探寻最硬核的前沿科学! 风险提示:节目内容仅作学术讨论,嘉宾推荐读物及学术分享仅为嘉宾个人观点。 本期人物 Nina,辉瑞雇主品牌和校园招聘负责人 徐涛,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 幕后制作 监制:刘灿 后期:Luke 运营:Yao,Yongxin,Bella,Fiona 设计:Cyrus 关于我们 声动活泼的宗旨是「用声音碰撞世界」,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声东击西、声动早咖啡、反潮流俱乐部、泡腾 VC、商业WHY酱、跳进兔子洞 * 欢迎在即刻、微博等社交媒体上与我们互动,搜索 声动活泼 即可找到我们 * 期待你给我们写邮件,邮箱地址是:[email protected] *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 打赏支持或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一两位朋友 Special Guest: 徐涛.

8分钟
99+
3年前

番外篇丨对于「肺癌」,或许我们不必那么恐慌

Pfizer Express

或许你不知道,每年的十一月是「全球关注肺癌月」。 在全球范围内,肺癌是最常见也是最致命的恶性肿瘤。而来自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差不多有六成的肺癌死亡率是发生在中国。因此当我们提到肺癌的时候,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害怕甚至是恐慌。 但害怕和恐慌原因在于,其实我们对于肺癌还有很多问题并不清楚。 肺癌是什么样的一种病?它是怎么来的?我们对它有哪些常见的误解?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降低患病风险?更重要的还有现在有哪些诊疗技术方面的突破? 在全球关注肺癌月,我们邀请到了来自两位 VIP 乘客,他们都是资深的肺癌领域专家,来为我们做一些肺癌疾病的相关科普以及介绍。 【嘉宾】 容嵩,辉瑞医学部医学总监 李雪琴,辉瑞肿瘤事业部肺癌领域负责人 【主播】 Nina,辉瑞雇主品牌和校园招聘负责人 Mengyi,来自声动活泼的 podcaster 【后期】 Onevoice 婉君 【主要话题】 [03:18] 如何定义肺癌? [04:36] 为什么肺癌发现的时候大多数已经是晚期?检查出来我们应该怎么办? [08:50] 我们对肺癌有什么样典型的误解? [16:27] 免疫治疗是什么? [22:32] 辉瑞在肺癌领域所做的努力 [24:08] 如何减轻肺癌患者的压力 【相关阅读】 全球肺癌关注月:即每年的11月,这是世界肺癌联盟在2001年11月发起的一项全球性倡议,目的是呼吁世界各国重视肺癌的预防,提高人们对肺癌的防癌、抗癌意识,普及肺癌的规范化诊疗知识。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或靶向分子治疗(英语:Targeted Therapy、Molecularly Targeted Therapy)是一种以干扰癌变或肿瘤增生所需的特定分子来阻止癌细胞增长的一种药物疗法,癌症靶向治疗在被认为是比当今其他疗法更加有效,并且对正常细胞伤害更小的疗法。 驱动基因:与癌症发生发展相关的重要基因称为驱动基因,当驱动基因突变后,就会把癌细胞“驱动”起来。每种肺癌的主要驱动基因都是不一样的,知道了驱动基因,就知道了有哪些药物可以对抗它。 分子诊断:指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患者体内遗传物质的结构或表达水平的变化而做出诊断的技术。主要是指编码与疾病相关的各种结构蛋白、酶、抗原抗体、免疫活性分子基因的检测。 肺癌的分类:为方便治疗,肺癌可大致分为非小细胞癌和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癌(NSCLC)可粗分为三大类:肺腺癌、鳞状上皮癌,和大细胞癌。接近40%的肺癌属于肺腺癌,腺癌一般起源于周围肺组织;鳞癌大概占肺癌的30%,一般位于大气道附近;小细胞肺癌多数发生在大的气道,和吸烟有着极大的关系。 血脑屏障:指脑毛细血管壁与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之间的屏障,和由脉络丛形成的血浆和脑脊液之间的屏障,这些屏障能够阻止某些物质(多半是有害的)由血液进入脑组织。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辉瑞制药招聘 微信/社交媒体:声动活泼

30分钟
2k+
3年前

E12|众病之王的前世今生

Pfizer Express

数千年来,癌与人类如影随形。 癌症这个词最早是由希腊的一位名医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0年)提出的,他被誉为医学之父。 希波克拉底用 carcinos 和 carcinoma 来描述非溃疡性和溃疡性的肿瘤。 之所以用这样的一个词来命名这个病,是由于癌症的可扩散性,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螃蟹那钳子向四处张开时的样子。Carcinoma 是最常见的一种癌症。这也说明癌症已经被人类发现有 2000 多年了。 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癌症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因, 每年大约会导致 1000 万人丧失生命。 中国 2020 年的新发癌症人数达到了近 460 万人,占全球 23.7%。 癌症到底是怎么回事?癌细胞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很多癌症一发现就是晚期?在对抗各种恶性肿瘤方面,人类现在已经拥有了怎样强大的新式「武器」?我们又该如何更加科学理性的面对癌症这种疾病? Pfizer Express第二季旅程的最后一站,为你邀请两位在肿瘤防治领域深耕多年的资深专家,与你一起了解认识众病之王——癌症的前世今生。 【嘉宾】 宋发贤,辉瑞生物制药集团中国区肿瘤及罕见病市场部负责人 韩梅,辉瑞医学部乳腺产品负责人 【主播】 Nina,辉瑞雇主品牌和校园招聘负责人 Mengyi,来自声动活泼的podcaster 【后期】 Onevoice 【编辑】 可特 【主要话题】 [02:55] 巨蟹座为何也被称为CANCER [05:34] 早期人类对癌症的认识 [07:03] 现代医学对癌症的科学定义 [10:54] 癌细胞是如何形成的? [13:13] 癌症越来越高发的原因 [17:13] 为何很多癌症一发现就是晚期? [20:51] 针对性的早筛早查 [25:30] 治疗方式的发展历程 [30:10] 药企在推动肿瘤诊治发展中的努力 [33:45] 下季旅程再见 【相关阅读】 希波克拉底 : 希波克拉底(古希腊文: Ἱπποκράτης ,前 460 年——前 370 年)为古希腊伯里克利时代的医师,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西方医学奠基人。提出“体液学说”,他的医学观点对以后西方医学的发展有巨大影响。 钼靶检查 : 全称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又称为乳腺钼靶,是诊断乳腺疾病的一种无创性检测手段,痛苦相对较小,简便易行,且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留取的图像可供前后对比,不受年龄、体形的限制,已作为常规的检查。它能清晰显示乳腺各层组织,可以发现乳腺增生 ,各种良恶性肿廇以及乳腺组织结构紊乱,可观察到小于 0.1 毫米的微小钙化点及钙化簇,是早期发现,诊断乳腺癌的较为有效和可靠的方式。 姑息治疗 : 姑息治疗的英文为 palliative care ,世界卫生组织对姑息治疗的定义是“姑息治疗医学是对那些对治愈性治疗不反应的病人完全的主动的治疗和护理。控制疼痛及患者有关症状,并对心理、社会和精神问题予以重视。其目的是为病人和家属赢得最好的生活质量。WHO 对于姑息治疗特别强调症状控制、患者支持、提升生活质量等多方面的内涵。 GIST :胃肠道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 )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占消化道间叶肿瘤的大部分。Mazur 等于 1983 年首次提出了胃肠道间质肿瘤这个概念。胃肠道间质瘤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 1~3%,估计年发病率约为 10-20/100万,多发于中老年患者,40 岁以下患者少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GIST 的主要症状依赖于肿瘤的大小和位置,通常无特异性。胃肠道出血是最常见症状。部分病人因溃疡穿孔就诊,可增加腹腔种植和局部复发的风险。常见症状有腹痛、包块及消化道出血及胃肠道梗阻等。腹腔播散可出现腹水,恶性 GIST 可有体重减轻、发热等症状。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辉瑞制药招聘 微信/社交媒体:声动活泼 Special Guests: 宋发贤 and 韩梅.

36分钟
2k+
4年前

番外篇|辉瑞对谈诗歌药房:一次治愈心灵的旅程

Pfizer Express

著名的诗人、散文家 Joseph Brodsky 曾经说过,「诗集应该放在药房售卖,诗是一切情绪的解药 」。 在日复一日的单调、枯燥和快节奏的生活中,凝练的诗歌所包含的智慧与美好 就像是现代社会的一剂良药, 让我们能够由内至外的放慢脚步,了解自己,接纳自己。 就在不久之前,525 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上,辉瑞制药联合 Jetlag Books 共同举办了一场特别的现场活动——「辉瑞对谈诗歌药房,后疫情时代,让年轻人看到生命的美好」。在本次现场活动中请到了多位重量级的嘉宾,他们中既有诗歌药房的策展人,也有高等学府心理学带头人,以及来自辉瑞Pfizer的重要代表。几位嘉宾不仅与线上线下的年轻职场人分享了诗歌药房的灵感来源,也从专业的心理学视角出发,为大家梳理了在当代年轻人中高发的心理问题和积极应对的方法。当然也有来自辉瑞的特别代表分享了Pfizer对美好生命的理解与倡导。 在今天的特别节目中,我们将邀请各位通过声音的方式走进对谈现场,一起来感受一下诗歌治愈内心的神奇力量吧。 【嘉宾】 肖海生,诗歌药房策展人 官锐园,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心理学系主任 杨樱 ,辉瑞全球战略及业务发展亚洲负责人、副总裁 【现场主持】 丁教,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What’s Next 科技早知道主播 【后期】 可特 onevoice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 辉瑞制药招聘 微信/社交媒体: 声动活泼 Special Guests: 官锐园, 杨樱, and 肖海生.

68分钟
1k+
4年前

E11 | 身边的「沉默海啸」——抗生素的耐药危机

Pfizer Express

说起抗生素,大家就会想起自己头疼脑热、感冒咳嗽之后吃药、打针、输液的消炎治疗三部曲。 似乎只要用了「消炎药」,一切都能「药到病除」,所以打开自己家里的小药箱,几乎每家都有几盒「阿莫西林」备在那里。但也许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被当作 「消炎药」储备的「阿莫西林」,其实就是一种抗生素。 抗生素的出现作为 20 世纪的一件大事,造成一种人类几乎不受疾病影响的假象。但随着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增强,抗生素也逐渐走下了”神坛“,甚至成为未来医疗卫生领域的一个重大挑战,耐药性逐渐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最紧迫的健康风险之一,再不加以控制就有可能会毁掉整整一个世纪的医学进步。人类又会回到连一次普通的感染或轻微的损伤都会有死亡风险的时代。 抗生素的耐药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抗生素与大家常说的「消炎药」有着怎样的区别?超级细菌又是怎么回事?耐药问题和我们普通人的现在和未来有着怎样的关联?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遏制抗生素的耐药趋势?今天的节目为大家请到了两位VIP乘客,和你一起聊聊有关抗生素的那些事儿。 【嘉宾】 苏明,辉瑞医学部抗感染领域负责人 Chalk,辉瑞中国区抗感染市场部负责人 【主播】 Nina,辉瑞雇主品牌和校园招聘负责人 Mengyi,来自声动活泼的podcaster 【后期】 Onevoice 【编辑】 可特 【主要话题】 [04:32] 抗生素与「消炎药」的区别 [09:54] 如何快速分辨抗生素类药物? [13:20] 普通感冒需要服用抗生素吗? [15:22] 抗生素耐药性是怎么回事? [20:18] 超级细菌真的存在吗? [21:59] 那些导致耐药问题的原因 [26:23] 人类的未来会「无药可用」吗? [29:24] 遏制抗生素耐药,我们还可以做很多 【相关阅读】 克雷伯菌 :也称为克雷伯氏杆菌( Klebsiella ),寄生于动物呼吸道或肠道,为条件病原菌,是引起人类肺炎的病原菌之一。对人、畜等具有高度的病原性,能使人兽发生肺炎、子宫炎、乳房炎及其他化脓性炎症,甚至发生败血症。近些年来我国从马、牛、羊、猪、貂、麝鼠和鸡等动物体内分离出该菌。该菌可致多种动物患病,使其成为人与多种动物的共患病 铜绿假单胞菌 :假单胞菌属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对人和动物有致病性的菌种有十余种,以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在医学中最为重要。本属细菌侵袭性弱,一般认为属条件致病菌。但当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或缺损时,可引起严重的甚至致死性的感染;手术后或某些治疗操作后(气管切开、保留导尿管等)的患者也易罹患本菌感染,故亦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氟喹诺酮 :氟喹诺酮属于喹诺酮类,又称吡啶酮酸类,属化学合成抗菌药。临床用于治疗尿路、肠道、呼吸道以及皮肤软组织、腹腔、骨关节等感染 。临床上常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主要有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等 碳青霉烯类药物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抗菌谱较广,抗菌活性较强的非典型β-内酰胺抗生素,因其具有对 β-内酰胺酶稳定以及毒性低等特点,已经成为治疗严重细菌感染主要的抗菌药物之一。 大环内酯类药物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类分子结构中具有 12-16 碳内酯环的抗菌药物的总称,通过阻断 50s 核糖体中肽酰转移酶的活性来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属于快速抑菌剂。 主要用于治疗需氧革兰阳性球菌和阴性球菌、某些厌氧菌以及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 辉瑞制药招聘 微信/社交媒体:声动活泼 Special Guests: Chalk and 苏明.

34分钟
2k+
4年前

E10|一粒药丸的诞生(下):药物研发历险记

Pfizer Express

把大象放进冰箱分为三步,一款新药从研发到上市,需要走几步呢?答案也是三步,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和上市后监测。当然,这三大步中暗含了无数的小碎步,而这其中的每一步所面临的各种评估都是一个未知而充满不确定的世界。 药物研发的进展和突破,让人类得以克服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并延长了寿命。不过药物研发的过程本身却是一个昂贵、漫长、复杂又充满风险和未知的旅程,不计其数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折戟沉沙,几百亿美金打了水漂也是常态。新药研发的成功率不足 8% 也是制药企业如今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 哪些条件是一款药物可以投入研发的决定性因素?一款新药诞生的全周期需要历经哪些环节与关卡?走过临床试验阶段的药物想要上市并最终交付到患者手中还需要面对哪些困难与挑战? 本期节目继续为大家请到两位来自药物研发领域的资深专家,带你领略一段跌宕起伏的药物研发探险旅程。在节目中,你不仅可以了解到一款药物在研发过程中一个个环环相扣的试验研究论证步骤 ,更能感受到一粒小小药丸背后,有着怎样复杂而庞大的生命科学体系在默默地支撑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命。 【嘉宾】 马立恒博士,辉瑞新药研发战略与技术创新负责人 张华丁博士,辉瑞产品线与项目管理团队负责人 【主播】 Nina,辉瑞雇主品牌和校园招聘负责人 Mengyi,来自声动活泼的podcaster 【后期】 Onevoice 迪卡普里鑫 【编辑】 可特 【主要话题】 [02:39] 决定研发一款药物的影响因素与条件 [06:04] 药物研发的步骤与流程 [10:10] 随机对照双盲试验法的应用 [10:51] 历史上第一个随机对照试验的出现 [14:58] 药物试验的「金标准」 [16:22] 临床试验通常所需投入的时间和资金 [19:18] 上市后的临床研究 [21:02] 以集装箱装载的审评材料数量 [22:53] 研发者的感受与心得 【相关阅读】 ** Target Product Profile** : 目标产品简介( TPP )描述了针对某一个或某些疾病的目标产品的预期特征。TPP说明了预期用途、目标人群和产品的其他预期属性,包括安全性和疗效性相关的特征。 *链霉素 * : 链霉素是一种抗生素,为第一个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也是第一个应用于治疗肺结核的抗生素。是从革兰氏阳性的放线菌灰色链霉菌培养液中分离出来的抗菌素。 *高通量药物筛选 * : 高通量药物筛选是指以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的试验方法为基础,以微板形式作为试验工具载体,以自动化操作系统执行试验过程,以灵敏快速的检测仪器采集试验结果数据,以计算机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同一时间对数以千万样品检测,并以相应的数据库支持整体系运转的技术体系。 *CDE *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ENTER FOR DRUG EVALUATION,简称:CDE)药品审评中心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技术审评机构,为药品注册提供技术支持。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注册管理有关规章,负责组织对药品注册申请进行技术审评。承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CSR :临床研究报告(Clinical Study Report,简称:CSR)是临床研究过程中的一份重要的文件,且多用于药品注册。CSR包含了研究计划(研究方案)、实际研究过程、评价方法、数据分析、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并提供临床研究的整体结论。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 辉瑞制药招聘 微信/社交媒体: 声动活泼 Special Guests: 张华丁博士 and 马立恒博士.

26分钟
3k+
4年前

E09|一粒药丸的诞生(上):传奇药物发现简史

Pfizer Express

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中总免不了会与药物打交道,但你真的了解它吗? 药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药物又是如何被发现并治愈人类疾病的?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与疾病的斗争。一款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的出现不仅能挽救成千上万的生命,还会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改变人类的历史。现代药物研发有着非常复杂的流程和研究论证方法, 但是我们很难想象,在人们医学认知水平还相对较低的时期,药物是怎么被发现的。 本期节目为大家请到了两位从事药物研发的专家,从他们的专业视角出发, 撷取药物发现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药物的发现之路 ,为你讲述对人类健康产生深远影响的药物发现故事。从广为人知的青霉素,到如今备受关注的靶向抗癌药物,本期节目将带你重温人类挑战疾病的动人时刻和那些药物发现的传奇历程。 【嘉宾】 马立恒博士,辉瑞新药研发战略与技术创新负责人 张华丁博士,辉瑞产品线与项目管理团队负责人 【主播】 Nina,辉瑞雇主品牌和校园招聘负责人 Mengyi,来自声动活泼的podcaster 【后期】 Onevoice 【主要话题】 [01:06] 医药创新领域著名的「双十定律」 [07:05] 一千年前朴素的对照试验 [08:33] 工业革命前的「白兰地疗法」 [09:31] 偶然发现的青霉素 [10:45] 改变人类抗菌史的传奇发现 [17:24] 对抗肿瘤的「聪明导弹」 [19:23] 全球多中心同时展开临床实验的新时代 [22:53] 不到8%的药物研发成功率 【相关阅读】 人类基因组计划 :英文即 Human Genome Project( HGP ) 是一项规模宏大,跨国跨学科的科学探索工程。其宗旨在于测定组成人类染色体中所包含的30亿个碱基对组成的核苷酸序列,从而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并且辨识其载有的基因及其序列,达到破译人类遗传信息的最终目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计划并称为三大科学计划,是人类科学史上的又一个伟大工程,被誉为生命科学的“登月计划”。 CMC : 英文全称为 Chemical Manufacturing and control , 简称 CMC,是制药行业中,药品注册的相关术语。 主要是指生产工艺、杂质研究、质量研究,稳定性研究等药学研究资料,是药物研发的重要方面,也是药物成功开发并注册上市的关键环节之一。在药物早期研发阶段,有效开展药物研究,对药物的结构、性质、性能、工艺获得比较深入的理解,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快药物开发进程,提高成功的可能性、降低失败的概率、并提前做好风险评估和管理。 费城染色体 :指 22 号染色体长臂与9号染色体发生易位形成新的染色体。在 1960年,工作于美国费城的宾州大学病理系的教授彼得·C.诺埃尔( Peter C. Nowell )和他的学生、工作于费城福克斯蔡斯肿瘤研究中心( Fox Chase Cancer Center )的大卫·亨格福德( David Hungerford )发现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第22号染色体比正常人的要短一小段。两位科学家敏锐地意识到这也许就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作的原因。后来的实验证明这些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肿瘤细胞确实是从发生染色体变异的单个细胞生长而来。世人为之震惊。这一短小的染色体也就以两位研究者所在地费城命名,即费城染色体。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 辉瑞制药招聘 微信/社交媒体: 声动活泼 Special Guests: 张华丁博士 and 马立恒博士.

25分钟
3k+
4年前

E08 | 入夏前让我们聊聊「身材焦虑」和「体重管理」

Pfizer Express

夏天要来了, 大家对身材的关注度也高了起来。 随意打开一款社交软件,关于所谓「好身材」的讨论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从「4cm手腕」,「A4腰」到反手摸肚脐,锁骨放硬币,现在又来了「漫画腰」、「女团腿」…… 虽然我们都知道这些概念不可取,但站在镜子前的你是否也曾对自己说过好胖啊、腿很粗,双下巴,没有肌肉线条等之类的话,对身材的不满,身材焦虑油然而生,而你有没有好好想过,自己是真的胖还是想拥有别人口中所谓的「完美的身材」。 关于「好身材」,人人都有自己的定义标准,而怎样的身材才是真正意义上健康的「理想身材」?什么样的体重管理办法才是科学有效并能长期坚持的方法?体重管理和减肥有什么不同?如何避免走入「越减越肥」的误区? 今天的节目,我们为大家请到了两位在减重减脂方面颇有心得和经验的 VIP 乘客,他们不仅在节目中分享了自己成功减脂的经历,而且也会从更专业和科学的视角与你一起讨论关于科学减肥和能量管理的奥秘。 【嘉宾】 邢辉,辉瑞全球分析创新亚太负责人 张坤,辉瑞医学部炎症与免疫团队 【主播】 Nina,辉瑞雇主品牌和校园招聘负责人 Mengyi,来自声动活泼的podcaster 【后期】 可特 Onevoice 【编辑】 Zishan 【主要话题】 [01:06] 当代社会对于「好身材」的定义有多严格? [03:35] 减重,减肥,体重管理,到底有何区别? [05:36] 那些很多人都尝试过的减肥「偏方」 [08:05] 半年内健康减重 20 斤的心得体会 [12:24] 减肥这件事,「吃好」其实很重要 [13:04] 热力学法则健康减肥 [13:22] 能量管理和热量分配 [14:12] 关于极低碳和生酮饮食法 [15:05] 高蛋白饮食:如何越吃越瘦 [15:39] 时间点不对,喝再多水也没用? [16:34] 除了饮食和运动,还有哪些因素影响着我们减肥? [21:07] 脂肪到底是从哪里排出去的? [21:52] 如何提高基础代谢率? 【相关阅读】 热力学法则 :唯一经科学证实的减肥方法,就是消耗的比摄入的能量多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它被严格的科学研究一次又一次地证实了。在成百上千次研究中,有一项发生于瑞士。54 名肥胖者每日摄入的能量被严格控制在 1100 大卡以内,并进行了不同食物和就餐时间的组合测试。体重减轻没有因此呈现差异化;参与者的体重减轻可以归因于所摄入能量的多少,而非能量的提供方式。 CRD 减肥法:CRD 即限能量平衡膳食减肥法,在营养均衡的基础上,维持身体能量负平衡状态。对血糖稳定以及内脏脂肪减少有积极意义,且对于延长寿命、延迟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具有明确干预作用。 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Human Growth Hormone,hGH)是由人体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由 191 个氨基酸组成,能促进骨骼、内脏和全身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影响脂肪和矿物质代谢,在人体生长发育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皮质醇 :一般指“氢化可的松”,是肾上腺在应激反应里产生的一种糖皮质激素。压力状态下身体需要皮质醇来维持正常生理机能;如果没有皮质醇。身体将无法对压力作出有效反应。若没有皮质醇,当狮子从灌木丛中向我们袭来时,我们就只能吓得屁滚尿流、目瞪口呆动弹不得。然而借由积极的皮质醇代谢,身体能够快速启动逃走或者搏斗;因为皮质醇分泌能释放氨基酸(来自肌肉)、葡萄糖(来自肝脏)以及脂肪酸(来自脂肪组织),这些被输送到血液里充当能量使用。 胰岛素:胰岛素是由胰腺的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帮助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细胞给身体供能,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外源性胰岛素主要用来治疗糖尿病。 生酮饮食:生酮饮食(ketogenic-diet,简称 KD)是一个脂肪高比例、碳水化合物低比例(低于 10%),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合适的配方饮食。这一疗法19世纪用于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已有数十年的历史。生酮饮食是从观察饥饿能减少癫痫发作而开始的。 【关于我们】 微信公众号: 辉瑞制药招聘 微信/社交媒体: 声动活泼 Special Guests: 张坤 and 邢辉.

25分钟
4k+
4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