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意大利旅行归来后只能说,满身都是后遗症。 完美人生是理想,完美旅程是梦想。人生是找自己,在每个不完美的过程中发现「意义」的载体;而旅行本身没有意义,是我们的记忆和体验赋予它意义。 古希腊人的斯多葛哲学(Stoicism)告诉我们,我们可以带着愉悦平静的心情体验一切磨难与欢喜,无论如何变化,我们都能在人生的旅途中寻找平静、自如和幸福力。 ------------------------------- 桃之夭夭是一档相识十多年的闺蜜跨时区对话播客,我们生活在地球的两端,旧金山和广州,在不同的生活里分享彼此的思考。这里是一些基于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生活观察记录,从营销人和设计师的视角,在对话中不断更新自我,探索生活的可能性。 欢迎你出逃至此地,祝旅途愉快。 🎙️收听指北: 00:44 聊聊意大利之旅,欧洲的城市简直就是为Citywalk而生 05:16 意大利最爱的城市佛罗伦萨,被历史和艺术触动心灵的旅行瞬间 09:32 虽然行前做了很多文化艺术功课,现场的震撼和理解还是文字和影像无法替代的 11:57 回忆巴黎交换学期生活,从理想化的浪漫主义想象中走出,体验一个更加真实、复杂、充满活力的城市 13:59 风景之外的另一面,小偷,刻薄房东,文化差异,对比实地旅行与你期待中的旅行,在差异中接近真实 19:13 契合的旅伴有多重要呢?你是喜欢多人还是少人? 26:16 曾经一起结伴的尼泊尔旅行,好的旅伴真的可以消解很多旅途中的“状况外” 27:54 尼泊尔为什么能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之一,丛林里的向导给了我们答案 30:42 旅行让人重新审视对美的追求和生活的态度,意识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哲学 31:35 喜马拉雅雪山的日出未必是最美的日出,但当下的心境和感动无可取代 33:39 说走就走的road trip,成年的人浪漫是 —— “怀民亦未寝” 36:31 旅行中的自我发现,独自旅行也是一个自我对话的好契机 39:55 卡布里岛丢包事件,人性善恶该如何审视 43:57 学会更外向地去释放善意,常常能收获温暖 49:15 巴厘岛救助流浪小狗,世界的参差让人心酸,善意也有不知道如何恰当传递的时候 55:51 可能旅行本身没有意义,但是我们的体验赋予它意义 57:56 阅读和旅行是类似的体验,在更宏大的世界中认识到个体的渺小 01:00:46 阿兰德波顿《旅行的艺术》,“自然界中广阔的空间充满善意和敬意的提示了我们所有超越我们的事物” 👧本期主播: Dora:品牌人,现居广州 瑶瑶:设计师,现居旧金山 🎵本期音乐: Stay with me - Furns Yesterday - Imaginary Future/Kina Grannis Paris Latino - soundtrack-bandolero 📖本期提到的书影音: 斯多葛哲学 ——《沉思录》[古罗马] 马可·奥勒留 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 阿兰.德波顿《旅行的艺术》 施克莱《平常的恶习》 播客《岩中花述》 👀关于我们: 小红书:Dora @朵小姐 瑶瑶 @摇啊摇 微博:桃之夭夭Talk Apple Podcast: 桃之夭夭Talk 听友群: 2024年我们的播客听友群开始对外招募岛民啦~ 这里有国内一线和海外的设计师、品牌人、码农、金融从业者等等~ 是同频的城市出逃青年汇聚地🏝️ 我和瑶瑶会在这里不定时同步读书笔记/书影音分享/生活方式类品牌产品小福利等等。可以添加微信号【doratzyy】拉你进群哦~
如袁长庚老师所说:“房子,教育,工作,自我都最好能高效地产生价值,都要增值。 它不光是社会时钟,也是过去40年高速发展,人人对未来有所期待的这套生活逻辑,我们几乎无条件接受了它。好像只有这过上这样的生活才是正常,才是出路。” 但如今,因消费格局和大环境的变化流量见顶,当世界停止增长,各种红利看似都消失的时候,我们能心安理得做一个“无用”的人吗?有人在悬浮社会里拼命扇动翅膀,有人逃离去鹤岗。 这一期,我们聊了聊作为“矫情”的文艺女青年的通病和思考。作为准“文艺青年”,好像时常会因为花在“无用”爱好上的时间产生负罪感! 仔细想想, “有用”的定义到底是啥? 为何我们会掉入优绩主义陷阱? 人生短短几十载,也许,浪费生命本身,就是意义。 ------------------------------------------------- 桃之夭夭是一档相识十多年的闺蜜跨时区对话播客,我们生活在地球的两端,旧金山和广州,在不同的生活里分享彼此的思考。这里是一些基于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生活观察记录,从营销人和设计师的视角,在对话中不断更新自我,探索生活的可能性。 欢迎你出逃至此地,祝旅途愉快。 🎙️收听指北: 05:51 年纪轻轻的,听黑胶、听爵士怪挺颓废的! 09:38 为什么休息一下就负罪感满满?熟悉的东亚紧绷感源头 10:00 什么时候你会感受到被“落下”? 12:25 探索'有用'与'无用':什么是优绩主义陷阱? 17:12 要摆脱优绩主义的“暴政”,首先是要建立多元化的“优绩”衡量体系,避免单向度地从经济价值的角度界定功绩 22:05 赞美闲散:当被工作驯化成了一个机器时我们其实时丧失了享受生活的能力 23:51 做“无用”的事情太意义只想摸鱼怎么办! 27:24 人生体验是一个宽度的问题,不是一个高低比的问题, 旅行不仅是地理移动, 而是拓宽生命体验的方式 29:41 “三分钟的热度”也可以体验广阔的世界 35:21 什么时候你会拥有更多的“文化体力”? 36:53 何多苓: 我并不关注时代的命题 —— “现实不值得入画,消极亦有力量” 40:26 浅尝辄止的无用爱好都会成为我生活的支点,让人生不容易崩塌 44:52 抛开宏大的时代叙事,我们都要在“无用”的事情中寻找到自身的位置 48:30 分享一下最近的闲书闲事 👧本期主播: Dora:品牌人,现居广州 瑶瑶:设计师,现居旧金山 🎵本期音乐: Nothing - Bruno Major 📖本期提到的书影音及人物: 书籍: 《太白金星有点烦》马伯庸 《万古江河》许倬云 《赞美闲散》伯兰特·罗素 《精英的傲慢》迈克尔·桑德尔 电影: 《海上钢琴师》 《罗马假日》 《call me by your name》 纪录片&对谈节目: 《地中海的辉煌》《古希腊的瑰宝》系列纪录片 《何多苓:消极的力量》十三邀第六季,许知远 《EP8: 没人知道你是谁》圆桌派第五季,窦文涛,刘子超 人物: 耍惹石主- 青年艺术家 👀关于我们: 小红书:Dora @朵小姐 瑶瑶 @摇啊摇 微博:桃之夭夭Talk Apple Podcast: 桃之夭夭Talk 听友群: 2024年我们的播客听友群开始对外招募岛民啦~ 这里有国内一线和海外的设计师、品牌人、码农、金融从业者等等~ 是同频的城市出逃青年汇聚地🏝️ 我和瑶瑶会在这里不定时同步读书笔记/书影音分享/生活方式类品牌产品小福利等等。可以添加微信号【doratzyy】拉你进群哦~
你有试图和自己的身体建立联系吗?虽然在这个身体里居住了很久,但时常都会发现,好像对自己的身体也不是很了解。我们总说要向内探索,值得探索的不仅仅是我们的精神,也是我们的身体。 从二十岁到临近三十岁的过程中,我们好像越来越了解自己的身体了。这个过程往往不止与身体有关,也意味着我们如何生活,成长,和自己相处,认知周围的世界。 女性的身体又是如此的复杂,我们被激素水平的波动困扰,面临PMS(经期前综合症)带来的负面影响,甚至,女性身体在被“社会价值”不断客体化,工具化和奴役化的过程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服美役”,无法真正爱自己的身体。 这一期,我们从自身的感受出发,聊了聊近些年身体发生的变化,以及我们逐步深入了解身体的过程。“你的身体比你想象的更爱你”,认真解读身体发出的信号,坦然接受身体的不完美和变化,并且探索最适合自己身体的生活方式,“爱自己”在此刻具像化。 桃之夭夭是一档相识十多年的闺蜜跨时区对话播客,我们生活在地球的两端,旧金山和广州,在不同的生活里分享彼此的思考。这里是一些基于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生活观察记录,从营销人和设计师的视角,在对话中不断更新自我,探索生活的可能性。 欢迎你出逃至此地,祝旅途愉快。 🎙️收听指北: 00:25 谈一谈"PMS(经期前综合症)"到底是什么 04:53 经历20-25-30岁,逐渐对自己的身体建立了解 05:48 Dora的变化:因腰伤暂停网球和跳舞,从运动很猛到意识到自己的中年脆皮 08:00 腰肌劳损已经成为年轻人常见病,睡眠和身体状态也在相互作用 14:28 瑶瑶的变化:从瘦弱多病到举铁达人,无氧运动带来的无限能量 16:28 培养适合自己的运动习惯,是一个和身体不断对话和建立了解的过程 20:16 每个人的身体结构差异很大,不需要盲从别人的节奏 22:01 二十岁到三十岁的护肤心得,脸真是身体状况的显示器 26:46 “你的身体比你想象的更爱你”,了解免疫系统和抗炎的重要性 26:56 关注饮食结构和成分,you're what you eat 32:18 健康饮食真的那么难以下咽吗?嘴馋患者和应酬社畜,该怎么找到一个纵容和自律的平衡点 38:20 穿衣习惯的改变:更偏爱让自己身体舒服的穿搭 42:18 和自己的身材和解,尊重自己的身体,爱自己的不完美,喊口号容易,做起来好难! 44:34 美是如何奴役女性的:女性的“美”逐渐成为一种“社会价值” 49:14 女性身体的客体化,工具化和奴役化,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规训自己的身体去适应客体化的机制 52:03 被宏大叙事塑造的女性身体,审美的话语权真的掌握在女性自己手里吗? 54:17 系统地建立对女性身体的自我认知,了解她,谈论她,爱她 57:17 情绪和身体的连接,多倾听身体感受背后的情绪 59:18 最好的养生是“养情绪”,精神上的抗阻训练也很重要 01:00:28 分享一些基于自身经验的方法论 👧本期主播: Dora:品牌人,现居广州 瑶瑶:设计师,现居旧金山 🎵本期音乐: Wild World-王若琳 📖本期提到的书影音: 《身体由我:了不起的女性身体》珍妮温特森 《抗炎生活》池谷敏郎 《身体的哲学:当代女性主义身体观研究》吴华梅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美)比尔·博内特、戴夫·伊万斯 《不原谅也没关系》(美)皮特沃克 👀关于我们: 小红书:Dora @朵小姐 瑶瑶 @摇啊摇 微博:桃之夭夭Talk Apple Podcast: 桃之夭夭Talk 听友群: 2024年我们的播客听友群开始对外招募岛民啦~ 这里有国内一线和海外的设计师、品牌人、码农、金融从业者等等~ 是同频的城市出逃青年汇聚地🏝️ 我和瑶瑶会在这里不定时同步读书笔记/书影音分享/生活方式类品牌产品小福利等等。可以添加微信号【doratzyy】拉你进群哦(加好友请备注播客)~
在各个领域被反复提及的“情绪价值”到底是个啥! 工作中疯狂输出情绪价值,关系中默默计算情绪价值,营销风潮下你又为情绪价值买过单吗?当情绪被赋予“价值”时,人好像渐渐变得麻木,成为一个“淡人”到底是更轻松了还是更无聊了呢?在输入和输出情绪价值的过程中,如何寻找到微妙的平衡? 这一期我们讨论了多个维度的“情绪价值” —— 这个本身源于经济学和营销学的词汇。职场中的情绪价值容易被量化,但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又该如何计量得失。情绪不一定总能计算“价值”,但情绪一定有意义!欢迎听友们在评论区和我们分享最近的上头瞬间~ 桃之夭夭是一档相识十多年的闺蜜跨时区对话播客,我们生活在地球的两端,旧金山和广州,在不同的生活里分享彼此的思考。这里是一些基于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生活观察记录,从营销人和设计师的视角,在对话中不断更新自我,探索生活的可能性。 欢迎你出逃至此地,祝旅途愉快。 🎙️收听指北: 00:25 广告营销打工人的“宝”式聊天法则,对客户做语言上的“舔狗” 03:26 工作中疯狂输出情绪价值,内心已经麻木 06:10 情绪劳动在工作中是可以被量化的成“价值”的,甚至有优先级排序 07:31 浓人Dora日渐变“淡”,日更朋友圈一去不复返 13:45 浓人瑶瑶和情绪相爱相杀的一生,细腻的人仿佛有很多触角 16:56 情绪真的可以被计算“价值”吗? 到底什么是情绪价值啊 18:43 亲密关系中所谓的情绪价值实际上是一种情绪劳动 21:36 淡人不再容易crush之后忽然觉得有点无聊哎 24:11 变淡之后如何重拾感知能力 25:35 宅不住一点!爱出门的人如何从不同环境中获得情绪价值 30:30 e人的能量更多来自于外界,i人从独处中输入情绪价值 33:05 宠物带来的情绪价值真是无与伦比! 35:17 “爱人如养花”,亲密关系中的情绪价值付出是可以滋养自己和对方的。但是如何停止计算情绪价值的多少啊 37:44 每个人心中的情绪价值评估体系都不同,找到match的人是一个很难的议题,但是很多情绪价值其实也不必非要从伴侣身上获得 44:23 品牌营销中的情绪价值,穿上Lululemon我就是super girl了嘛?似乎现在会逐渐对消费主义祛媚,不一定愿意为情绪溢价买单了? 48:23 被小事打动的能力,就是超能力! 50:38 淡人的黑胶jazz歌单分享 51:56 浓人的沉浸式阅读《比山更高》 👧本期主播: Dora:品牌人,现居广州 瑶瑶:设计师,现居旧金山 🎵本期音乐: Until I found you - Stephen Sanchez Just the two of us - Bill Withers Empty Notes - Ghostly Kisses 淡人歌单推荐! - Ghostly Kisses 📖本期提到的书影音: 《比山更高》宋明蔚 《荒野会谈》李雪琴+沈奕斐 👀关于我们: 小红书:@朵小姐 @摇啊摇 听友群: 2024年我们的播客听友群开始对外招募岛民啦~ 这里有国内一线和海外的设计师、品牌人、码农、金融从业者等等~ 是同频的城市出逃青年汇聚地🏝️ 我和瑶瑶会在这里不定时同步读书笔记/书影音分享/生活方式类品牌产品小福利等等。可以添加微信号【doratzyy】拉你进群哦~
《我的阿勒泰》开播治愈观众,而Dora也在五一假期重启了加州一倍速生活。 这里有浪漫的橘色日落、蔚蓝海水,随处可见的躺在草坪晒太阳或是自在遛狗的人们…… 为什么一提到加州,或是新疆阿勒泰,云南大理,就让人感到chill? 城市、天气、自然环境这样的“场域”为什么会对个人生活方式和心态产生影响? 我们为何如此向往治愈和松弛? 这期播客我们聊了聊什么是真正的松弛感。多线程J人如何培养专注力?高敏感F人如何培养屏蔽力/钝感力?松弛感不是慵懒、放松、随意,我们希望始终保持的轻盈自在的外在,其实是源自内心的从容。而这里,往往少不了专注力和屏蔽力的刻意练习。 内核的松弛只滋生于内心,和外部的现实秩序没有多少关系。专注当下,重建附近,爱具体的人,感知具象化的世界,“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的过”。 桃之夭夭是一档相识十多年的闺蜜跨时区对话播客,我们生活在地球的两端,旧金山和广州,在不同的生活里分享彼此的思考。这里是一些基于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生活观察记录,从营销人和设计师的视角,在对话中不断更新自我,探索生活的可能性。 欢迎你出逃至此地,祝旅途愉快。 🎙️收听指北: 00:16 短暂的佛系行程回顾:重回加州一倍速的疗愈生活体验 02:13 加州为何如此松弛chill VS 类比国内的大理,自然环境和天气给我们带来的疗愈体验。而瑶瑶家的阳台是最爱的地方。 05:25 多线程是我们的天赋,同时也要培养专注力; 高敏感FJ人如何锻炼屏蔽力? 09:14 人的一生50%的时间都在走神中度过! 11:56 不内耗法则:不那么专注也没关系。当下因为节奏太快,信息冗杂,连续一个小时的阅读似乎都难以做到。 13:35 如何不走神?如何练习专注力? 15:37 正念练习Tips:在脑子里想象一个宇宙,专注于当下的呼吸 18:03 陶艺中的专注力习得:允许失败和不完美,不再执着于成果,泥巴教给我的哲学 23:19 信息量爆炸,在一团mass中如何平衡每一个爆发点的专注力和高效? 28:10 身体是本钱,“女性被激素控制的一生” 30:07 高敏人认真对待自己的情绪:敏感是把双刃剑 * 我们同样珍惜这样的敏感,这样才拥有了感受世间美好的能力 * 不必戒断情绪,学会与他正确相处 * 高敏不等于脆弱,建立底层自信 32:53 深度关系是我觉得最有价值的部分,“要爱具体的人” 33:51 重建附近:积极与身边的人建立联结,建立对世界的感知,抵抗虚无 36:31 “公园20min效应”:感受的具象化 38:45 沉浸式生活:专注当下,把一切回到“附近、此刻、具体、爱,以及自己能够触碰的存在之上” 41:26 《被讨厌的勇气》:有意识的训练自己的状态 44:05 真正的松弛是内核的稳定和内心的从容 45:04 《我的阿勒泰》:温暖治愈,顽强又坚韧的生命力多么打动人啊 50:57 向内探索适合自己的节奏,“松弛”是可以习得的 👧本期主播: Dora:品牌人,现居广州 瑶瑶:设计师,现居旧金山 🎵本期音乐: Run the World - Dayglow 📖本期提到的书影音: 《被讨厌的勇气》岸见一郎、古贺史健 《刻意专注》阿米希·杰哈 《把自己作为方法》项飙 《我的阿勒泰》李娟-书&电视剧 👀关于我们: 小红书:Dora @朵小姐 瑶瑶 @摇啊摇 微博:桃之夭夭Talk Apple Podcast: 桃之夭夭Talk 听友群: 2024年我们的播客听友群开始对外招募岛民啦~ 这里有国内一线和海外的设计师、品牌人、码农、金融从业者等等~ 是同频的城市出逃青年汇聚地🏝️ 我和瑶瑶会在这里不定时同步读书笔记/书影音分享/生活方式类品牌产品小福利等等。可以添加微信号【doratzyy】拉你进群哦~ 🎬一些加州chill花絮:
“新中式”近几年可以说是备受追捧了。 当下,流量聚光灯下的国内产业带供不应求,市场上的新中式产品覆盖各行各业,花样别出。快时尚与传统之结合,本该在神不在形,但西方理解的中国风,在海外的体现常常是刻板粗暴的符号化堆叠 …… 大家消费新中式产品的时候,到底在购买什么? 是追逐一种营销潮流,还是在寻求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东方之美似乎是克制留白的精神内核,用哗众取宠的方式吸人眼球真的是好的文化传播吗? 这一期,我们从营销人和设计师以及作为消费者的视角,聊了聊我们眼中的“新中式”。 桃之夭夭是一档相识十多年的闺蜜跨时区对话播客,我们生活在地球的两端,旧金山和广州,在不同的生活里分享彼此的思考。这里是一些基于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生活观察记录,从营销人和设计师的视角,在对话中不断更新自我,探索生活的可能性。 欢迎你出逃至此地,祝旅途愉快。 🎙️收听指北: * 00:39 从最出圈的单品马面裙聊起 * 02:23 曾经感慨京都街头很多人穿和服出街 * 03:16 现在汉服也在中国日常化 * 04:26 改良的新中式很适合混搭 * 07:10 从整容脸到"骨相美",新中式美妆潮流如何影响大众审美观念 * 07:50 方圆脸的流行和审美多元化 * 10:13 本草概念融入新中式品牌 * 12:27 新中式营销概念,真的有文化内核,还是追赶流量密码? * 14:07 东方主题香氛品牌的场景营造 * 18:17 短平快的传播,也许也是一种迅速到达大众的途径? * 20:35 好担心小众有态度的品牌的生存问题!如何平衡品牌内核与商业需求之间的关系? * 24:38 “日式”文化传播或许是个很好的借鉴 * 27:41 新中式的风潮帮助了传统手工艺的留存 * 28:53 克制和留白是我为新中式买单的理由 * 29:48 北美视角观察下,文化传播到底该怎么样? * 32:00 西方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还停留在非常符号化的阶段 * 36:06 品牌营销角度,大众购买新中式,到底在购买什么呢?只是营销潮流,还是文化认同? * 38:40 中式文化产品,已经能看到很多很好的原创设计了 * 40:08 内容和营销,既矛盾又需要平衡 * 40:50 解构“山寨”,中西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本期主播: Dora:品牌人,现居广州 瑶瑶:设计师,现居旧金山 🎵本期音乐: 牡丹江 - 南拳妈妈 📖本期提到的书影音: 《山寨:中国式解构》韩秉哲 《本草中国》 《知中》系列杂志 📖本期提到的中式相关品牌: 美妆:东边野兽,彩棠,稀物集 香氛:观夏,RE调香室 家居:梵几家具 首饰:软山soft mountain 文创:故宫文创,敦煌研究院文创 服饰:郭培高定,三寸盛京 👀关于我们: 小红书:@朵小姐 @摇啊摇 听友群:2024年我们的播客听友群开始对外招募岛民啦~ 这里有国内一线和海外的设计师、品牌人、码农、金融从业者等等~ 是同频的城市出逃青年汇聚地🏝️ 我和瑶瑶会在这里不定时同步读书笔记/书影音分享/生活方式类品牌产品小福利等等。可以添加微信号【doratzyy】拉你进群哦~
四年没回国的两位北美打工人终于回国了!本期串台“限速岛民”主播 —— 住在纽约的学妹鹅妹子一起聊了聊回国的体验。 反向culture shock袭来,信息和感官双重大爆炸,怎么回到故乡的我有一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眼花缭乱啊?在享受生活和服务极度便利的同时,也深切感受到这背后的压力和内卷。被烟火气温暖的同时,也被社会时钟敲打。巨大的城市机器里,小螺丝钉可以选择自己转动的速度吗? 社会效率,生活节奏和社交压力因环境背景而不同。同在北美,东西海岸也有着各自的城市节奏,我们也分享了纽约和旧金山的文化差异和生活体验。从那些我们观察到的“东亚瞬间”和“北美瞬间”中,意识到每种生活都有自己的tradeoff。 生活像候鸟,对于归属感,两边都处于一种在故乡和非故乡之间摇摆的状态。但,何处不是孤岛?何处不是故乡呢?在任何地方生活都无法完美,个人的适应能力和认知心态决定了故乡的定义。 本期是桃之夭夭talk和限速岛民的一期串台。 关于桃之夭夭:是一档相识十多年的闺蜜跨时区对话播客,我们生活在地球的两端,旧金山和广州,在不同的生活里分享彼此的思考。这里是一些基于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生活观察记录,从营销人和设计师的视角进行的可能性生活方式探索。 关于限速岛民:是一档由两位住在纽约的好朋友带来的散步聊天播客。我们都在二十多岁,和你一样试图捕捉生活中的美和快乐,欢迎你加入我们的散步,加入我们的真诚自然的对话。用电波混着曼哈顿的晚风,带给另一端的你些许幽默、思考和感动。 🎙️收听指北: * 01:47 生活在纽约的鹅妹子和生活在旧金山的瑶瑶都是四年没回国了 * 04:31 鹅妹子回国初体验:感官大爆炸 * 05:57 巨型高密度城市一瞬间让人产生了巨物恐惧 * 07:55 生活极其便利,服务挖空每一处需求 * 09:55 产品设计师视角下的国内外app对比 * 12:58 大家都好急啊,一切速度都好快 * 14:07 陌生人的热情友善与否更多受社会环境影响 * 17:12 国内城市好干净啊,纽约的地铁和旧金山的流浪汉哪个不是臭名昭著 * 18:37 享受极度便利的同时,也意识到这是无数打工人卷出来的服务,谁不是螺丝钉呢 * 20:35 国内的小玩意真的太好买啦,淘宝进货塞满了行李箱 * 22:32 回国之后:从少数群体到多数群体的转变,讲中文没有加密功能了 * 24:39 既有温情也有窒息的人情往来,社交边界感的差异 * 26:16 对比下显得平静,无聊,又缓慢的北美routine * 29:34 豆浆油条的早餐摊多有烟火气呀,可是却没什么人有时间坐下来吃早饭 * 32:22 关于“东亚瞬间”和“社会时钟” * 36:19 旧金山和纽约大对比,东西海岸的差别好大啊 * 40:53 纽约人都是深夜遛狗的吗 * 42:15 社会时钟,难道北美就没有吗? * 44:22 关于归属感,何处是故乡? * 45:53 做候鸟好像也没什么不好,此心安处是吾乡 * 49:54 限速岛民好物分享:《机器人之梦》,关于友情和陪伴,生活在大都市的孤独 * 51:44 桃之夭夭分享:《你一生的故事》,如果你预见了所有悲伤,还会选择前往吗 👧本期主播: 瑶瑶:设计师,现居旧金山,来自播客《桃之夭夭》 鹅妹子:设计师,现居纽约,来自播客《限速岛民》 🎵本期音乐: September - Earth, Wind & Fire (来自《机器人之梦》配乐) 📖本期提到的书影音: 限速岛民好物分享: * 动画电影《机器人之梦》 桃之夭夭talk书影音分享: * 电影《降临》 * 特德·姜《你一生的故事》 听友群:2024年我们的播客听友群开始对外招募岛民啦~ 这里有国内一线和海外的设计师、品牌人、码农、金融从业者等等~ 是同频的城市出逃青年汇聚地🏝️ 我们会在这里不定时同步读书笔记/书影音分享/生活方式类品牌产品小福利等等。可以添加微信号【doratzyy】拉你进群哦~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发疯文学”似乎成了年轻人的解药。而如今,这种趋势正逐渐从“疯”演化成“癫”? “发癫”,看似主动选择了一种失控和荒谬,在这样一个追求效率、遵守规则的现代社会和现实世界里,它是一块盾牌,挡不了伤害,但或许能挡上几箭。 发疯早有传统,从东方的竹林七贤到西方的达达主义,谁不是在用癫狂对抗秩序?世界如此荒诞,“局外人”忽然被大众共情。如果一切都没有意义,那就只好用荒诞对抗荒诞...... 这一期我们就看到的“疯癫”行为,从历史和文学的视角追溯本质,谈了谈置身其中的理解和思考。 我们是相识十多年的闺蜜,生活在地球的两端,隔着16小时的时差,但总是想在精神上发生点共振。这里是一些基于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生活观察记录,从营销人和设计师的视角进行的可能性生活方式探索。 🎙️收听指北: * 01:01 年度“疯癫”盘点:过去一年里最印象深刻的离谱故事 * 04:58 打工人发疯文学 * 05:58 吗喽表情包是什么鬼 * 08:58 寺庙玄学:在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了上香 * 09:39 北美也拜佛,菩萨知道什么是h1b签证吗! * 11:17 各类爽文爽剧爆火,恶毒女配忽然被共情 * 12:56 情绪稳定过时了,发疯到底能有多爽 * 17:02 表情包好像在解构严肃话题 * 18:40 为什么要发疯? 背后的大众情绪和时代缩影,循规蹈矩的东亚人 vs 欧美人对比 * 20:25 李佳琦花西子事件下的大众情绪爆发 * 23:31 追溯历史,竹林七贤简直是发疯的鼻祖,发疯行为今天网友见了都得respect * 27:46 加缪《局外人》中的荒诞哲学和存在主义 * 31:08 “不需要为了迎合世界而违背本心“ * 33:15 发疯是一种对社会规则的对抗吗 * 37:10 你是局内人还是局外人? * 39:37 娱乐至死,世界真的有意义吗 * 43:11 反秩序反传统的达达主义艺术 * 45:03 如今的发疯会不会也是某种程度上的达达主义? * 53:06 营销从业者对于社会情绪热点的看法 * 57:14 关于荒诞的书影音分享 👧本期主播: Dora:品牌人,现居广州 瑶瑶:设计师,现居旧金山 🎵本期音乐: 人间指南 - 陈婧菲 📖本期提到的书影音: 《局外人》、《鼠疫》阿尔贝·加缪 电影《涉过愤怒的海》曹保全导,黄渤、周迅主演 美剧《冰血暴》第二季 动画片《瑞克和莫蒂》 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 👀关于我们: 小红书:@朵小姐 @挖煤猫 听友群:2024年我们的播客听友群开始对外招募岛民啦~ 这里有国内一线和海外的设计师、品牌人、码农、金融从业者等等~ 是同频的城市出逃青年汇聚地🏝️ 我们会在这里不定时同步读书笔记/书影音分享/生活方式类品牌产品小福利等等。可以添加微信号【doratzyy】拉你进群哦~
正值情人节之际,我们想深入聊一聊亲密关系这个话题。 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欧在《爱的多重奏》一书中曾提到:亲密关系明明是人们对抗现实社会压力的最佳武器,大众却反而因为生活的疲惫拒斥它,但在拒斥的同时又小心翼翼地靠近。 每一段亲密关系都是生命的馈赠。当我们进入到关系里,透过我们的伴侣,往往可以发现一个新鲜又陌生的自己。人能不计较得失,越喜欢对方也越喜欢自己的那种体验,是具有超越性的。但如何维持一段长期能够滋养双方的亲密关系,又是一门需要不断研修的课程。 我们是相识十多年的闺蜜,生活在地球的两端,隔着16小时的时差,但总是想在精神上发生点共振。这里是一些基于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生活观察记录,从营销人和设计师的视角进行的可能性生活方式探索。 🎙️收听指北: * 01:01 亲密关系的仪式感重要吗? * 03:30 已婚 VS 单身,截然不同状态的我们在谈论亲密关系时,都会谈论什么? * 06:17 从《花束般的恋爱》聊聊什么是灵魂伴侣。共同兴趣爱好就算灵魂伴侣吗?那是搭子吧! * 09:53 如何应对亲密关系中“人的变化”? * 12:01 精神交流是关系中的必需品吗? * 16:58 如何定义亲密关系中的边界感?是否在关系中就要百分百交出自己? * 25:17 亲密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两个平等的人如何既保持亲密又各自独立的操作规范。 * 28:14 亲密关系中的自我探索和自我成长。恋爱的最终指向不一定是婚姻,而是对自我的探索和觉醒。 * 29:16 亲密关系在当下是否是必要的?回归《亲密关系》中对本质的阐述 —— 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对于归属感的需求。 * 32:12 阿兰・巴迪欧提出“minimal form of communism”,爱是最小单位的共产主义。亲密关系中的超越性体验是浪漫和具备稀缺性的。 * 36:12 如果能用理智讲清楚爱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的话,那就不叫爱了。 * 38:26 对于“恋爱脑”的反思:投入派vs清醒派,孰是孰非?爱也要被社会秩序和阶级绑架吗? * 41:23 爱在一个自足的状态下,应该是给的力量。爱之所以是一门艺术,正是因为它要求:专心、责任以及付出。 * 43:20 来和瑶瑶讨教一下亲密关系中的经营法则吧! 👧本期主播: Dora:品牌人,现居广州 瑶瑶:设计师,现居旧金山 🎵本期音乐: 唯一 - 告五人 24/7, 365 - Eljah Woods 📖本期提到的书影音: 【第十一届新国辩】 “真爱”是不是谎言 【梁秋阳 马薇薇vs詹青云 庞颖】 《亲密关系》 丹尼尔·珀尔曼 / 罗兰·米勒 《爱的多重奏》 阿兰·巴迪欧 《爱的艺术》埃里希·弗罗姆 《小王子》 安托万·德·圣 埃克苏佩里 《花束般的恋爱》 土井裕泰执导 《装腔启示录》李漠执导,蔡文静、韩东君主演 👀关于我们: 小红书:@朵小姐 @挖煤猫 听友群:2024年我们的播客听友群开始对外招募岛民啦~ 这里有国内一线和海外的设计师、品牌人、码农、金融从业者等等~ 是同频的城市出逃青年汇聚地🏝️ 我们会在这里不定时同步读书笔记/书影音分享/生活方式类品牌产品小福利等等。可以添加微信号【doratzyy】拉你进群哦~
本期播客我们邀请了好朋友—— 在北美Pinterest的程序媛许禾,聊一聊MBTI里的T和F的区别。作为妥妥F人的Dora和瑶瑶在和80%T人许禾讨论的过程中,大家都为对方的脑回路感到惊奇!F人每日颅内小剧场上演一百回合,T人单纯发问啥是“物是人非”......思考问题和处理情绪的方式存在巨大差异,原来大家的内心世界相差这么多。 我们基于自身经验,一起探讨了T和F对于生活和职业的影响,打破刻板印象。MBTI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和他人,但鲜活的人不被任何字母定义! 我们是相识十多年的闺蜜,生活在地球的两端,隔着16小时的时差,但总是想在精神上发生点共振。这里是一些基于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生活观察记录,从营销人和设计师的视角进行的可能性生活方式探索。 🎙️收听指北: * 00:23 80%F人设计师,70%F人品牌营销,和80%T人程序媛相遇 * 05:40 “你这样没人会喜欢你的!”F人闻声落泪,T人满脸疑惑 * 07:46 F人日常:情绪先来,逻辑在后面猛追 * 09:18 T人日常:逻辑控制感受,情绪内耗与我无关 * 11:13 共情力太强的困扰 * 13:38 《再见爱人》papi酱真是T人本T * 14:52 T人许禾的F人前任,用逻辑筛选的对象好像无法用逻辑理解? * 20:18 F人伤春悲秋好像只有F人能接住 * 24:18 分享欲的巨大差异 * 26:21 T人分手,当天搬家,F人分手,拉拉扯扯 * 32:27 安慰朋友:先解决问题还是先安抚情绪? * 36:06 情绪的困扰,情绪的价值,T人无法理解的“物是人非” * 40:02 感受过于细腻,F人大脑内存严重不足 * 44:13 和职业有关吗? * 46:39 思考哲学,F人能和宇宙共情,而T人只想变成高维度生物 * 50:01 性格影响者职业选择,职业习惯反向塑造性格 * 55:29 T和F并不影响大家做好朋友哎 * 01:01:08 F和T并不能刻板定义,只是说你更倾向于优先使用哪种能力 👧本期主播: Dora:品牌人,现居广州 瑶瑶:设计师,现居旧金山 许禾:程序媛,现居旧金山 🎵本期音乐: À l'Occasion Tu Souris - Coralic Clement Change the world - Eric Clapton 【2023年书单总结】 2024年我们的播客听友群开始对外招募岛民啦~ 这里有国内一线和海外的设计师、品牌人、码农、金融从业者等等~ 是同频的城市出逃青年汇聚地🏝️ 我和瑶瑶会在这里不定时同步读书笔记/书影音分享/生活方式类品牌小福利等等,可以添加微信号【doratzyy】拉你进群哦~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美食是文化的根,是家的味道。 瑶瑶时隔四年终于回国啦,回国之旅从品尝家乡的美食开始! 从第一站粤菜的每天不重样,到回到老家遍寻记忆中的徽菜风味,再到成都穿梭在宽窄小巷各类麻辣川味中,这一路可谓是大快朵颐,幸福感满满。 本期播客是2023年的最后一期播客,我们聊了聊喜欢的美食,食物背后的故事和旅行记忆,以及所牵引出的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思考。我们意识到,活在“家”这个概念里的中国人几乎成长、相爱、别离、团聚都和美食相关,家常美味,其实也是人生百味。我们热爱美食,因为一提起,就会情不自禁想起那些让人嘴角上扬,眯起双眼的瞬间。而人生嘛,活着不就是那几个瞬间吗~ 我们是相识十多年的闺蜜,生活在地球的两端,隔着16小时的时差,但总是想在精神上发生点共振。这里是一些基于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生活观察记录,从营销人和设计师的视角进行的可能性生活方式探索。 🎙️收听指北: 1. 00:17 瑶瑶回国初体验:第一站从被闺蜜包养的广东美食之旅开始!最喜欢的是老街区独具烟火气的小吃,各类早茶点心、随处可见的潮汕牛肉火锅都很爱。 2. 07:12 Dora作为在广东十年的半广州人,被这里打动的最重要的点就是:自在、务实、生活的烟火气、以及包容性。 3. 12:03 四川和广东相似的地方在于这里的人们都很懂吃,背后折射的其实是人们对生活的态度。 4. 15:09 美食文化和地域因素相关,广东自古地处沿海边疆,气候温暖,物产资源丰富;四川地处盆地,湿气较重,饮食里加入麻辣以便排湿;徽州多山多水多食材,以烹饪山珍水产见长。 5. 20:02 关于俩人故乡徽州美食的记忆,更多是关于童年和成长期间幸福时光的感知:高中食堂的拉面、奶奶做的蒿子粑粑、爷爷的瓦罐土鸡汤、外婆的柴火鸡…… 6. 31:54 聊聊我们旅行过的地方和印象深刻的美食:尼泊尔的“水饺”、日本的一兰拉面和神户牛肉、台湾的夜市小吃、法餐和西班牙菜的区别…… 7. 42:16 闺蜜二人在美食的偏好和食量上都基本一致,两个人能吃到一起真的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啊! 8. 44:39 分享一下关于美食的纪录片,书籍,影片 👧本期主播: Dora:品牌人,现居广州 瑶瑶:设计师,现居旧金山 🎵本期音乐: Dazzling love April showers 📖本期提到的书和节目: 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 《风味人间》 《人生一串》 《十三邀》之采访蔡澜/陈晓卿 书: 袁枚《随园食单》 梁实秋《雅舍谈吃》 剧: 《东京大饭店》 👀关于我们: 小红书:@朵小姐 @挖煤猫 书单共享群:+V:doratzyy
同为E人和J人,谁还不曾高能量了! 高能量总是伴随着旺盛的生命力,以及目之所及更广阔多彩的世界。可是高能Dora慢慢从E变I,高能瑶瑶也J渐渐从滑向P。只能间歇性高能之后,不得不学着在高能和躺平之间摸索自己舒服的区间,收集能量,精准投放,适当做减法。 越来越认识到高能也许是种天赋,心有余而力不足才是人生常态。在力气充足的时候奋力奔跑,在无力疲惫的时候看看脚下,好像也不错。 我们是相识十多年的闺蜜,生活在地球的两端,隔着16小时的时差,但总是想在精神上发生点共振。这里是一些基于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生活观察记录,从营销人和设计师的视角进行的可能性生活方式探索。 🎙️收听指北: * 01:00 J人瑶瑶忙着撰写回国to do list,J人Dora创业团团转 * 05:49 两个用产品经理思维生活的计划狂J人,居然生活中很随意 * 14:03 瑶瑶眼中的高能Dora竟然已经悄悄从E变I * 18:27 从持续性高能到间歇性高能,人不能不服老 * 22:34 一直保持高能量真的是一种天赋,只能respect! * 26:20 出乎闺蜜意料,瑶瑶居然一天都宅不住 * 34:45 羡慕那些高能量人旺盛的生命力,而力不从心的我体能有限 * 39:49 低能的时候如何调整自己呢?鸡汤虽然烂俗但是有用 * 43:07 被迫高能的Dora已经感受到了身体的警报 * 54:46 从P人身上学到的人生态度,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躺下 👧本期主播: Dora:品牌人,现居广州 瑶瑶:设计师,现居旧金山 🎵本期音乐: Unstoppable 📖本期提到的书影音: 动画片《万神殿》 👀关于我们: 小红书:@朵小姐 @挖煤猫 书单共享群:+V:doratzyy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