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的政策调整,让国内的整个教育培训行业都开始了新一轮的洗牌。 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教育机构开始转型,其中一条有着几分幽默色彩的新闻在上周刷了屏。8月12日,一则“新东方转型培训父母”的消息格外引人注目。有网友说新东方在他高考的时候培训他高考,大学了培训他四六级,大学毕业了培训他考研和雅思,现在生了孩子又来培训他做父母,完全是追着他赚钱。 事实上,新东方的“父母培训班”并非是让家长们替代孩子参加学科培训,而是包括家庭教育、育儿方法、多商管理、时间分配等内容的知识性内容。本期二维吾码请到了上过“家庭教育指导课”的宝妈Judy,聊聊她觉得做父母需要学什么,她又在家庭教育指导课里学到了什么。 注:本期节目仅阐述个人经历,不构成任何课程推荐及售卖建议 再注:本期节目由于录音失误,音质不佳 丨本期主播丨 王健飞 丨嘉宾丨 Judy:创投行业分析师,3岁半女儿的宝妈,上过新东方的“家庭教育指导课” 内容编辑:钱沛杉 音频制作:王健飞 ※欢迎微信添加好友加入二维吾码听友群:erweiwuma 丨主要内容丨 04:32 为什么会选择参加父母培训班? 09:36 “父母培训班”都教些什么? 19:07 课程对育儿过程真的有帮助吗? 26:58宝妈眼里理想的家庭教育培训应该涵盖哪些方面? 30:34 孩子的额外教育每年要花多少钱? 35:04 教育行业向家庭教育转型靠谱吗? Shownotes 育学园:由儿科医生崔玉涛创立的早教课程,主要关注0~12岁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教育专家尹建莉的教子手记,2009年出版,豆瓣评分8.9
前段时间奶茶品牌“蜜雪冰城”因为主题曲结结实实的火了一把。今年夏天,蜜雪冰城的官方账号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了“蜜雪冰城主题曲 MV”,截至目前播放量已经超过 23 亿次。 神曲并不是新鲜事物,在上个世纪,神曲就曾以超市背景音乐、电视广告歌、广场舞配乐的形式传遍大江南北。但在短视频时代,神曲来的又多又快,让人招架不及。 这些神曲究竟“神”在哪里?为什么能听过一遍就念念不忘?在广告、短视频甚至是新闻这种与歌曲内容无关的视频内容里配上神曲,背后有哪些科学的逻辑? 博士生胡尔达和一同参与研究的硕士生钱沛杉,刚好在研究这个课题,并且他们是那种会往你脑袋上带电极的“硬核”研究。本期二位吾码,就和她们从科研和学术的角度聊聊,神曲究竟为什么那么洗脑。 丨本期主播丨 王健飞 丨嘉宾丨 胡尔达: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 钱沛杉: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 内容编辑:钱沛杉 音频制作:悦威工作室 ※欢迎微信添加好友 erweiwuma 加入二维吾码听友群~ 丨主要内容丨 06:45 神曲研究怎么选取素材? 11:03 神曲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15:05 怎样区分神曲与流行音乐? 19:20 如何用脑电研究神曲产生的效果? 35:13 神曲对人的注意力产生怎样的影响效果? 36:43 如何利用神曲的优势去提升传播效果? 44:22 睡前脑子里全是神曲,怎么科学的终止循环? shownotes 《少年》:2019 年由梦然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歌曲。副歌部分歌词:“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野狼disco》:由宝石Gem 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歌曲。副歌部分歌词“来 左边跟我一起画个龙 在你右边画一道彩虹(走起)”。 《Faded》:由艾斯琳·索尔海姆演唱,以电音的基本旋律作为主体辅乐的曲子。 《忐忑》:2006 年由歌唱家龚琳娜演唱,歌曲节奏变化多端,表演夸张,歌词神秘。 彩虹合唱团:指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由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学生自发组织成立,合唱团现任艺术总监为金承志,团员由合唱爱好者组成。代表作品包括《张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里了》。 《东北人都是活雷锋》:2001 年由雪村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歌曲,该曲是电视剧《东北一家人》的主题曲。 《两只蝴蝶》:2004 年由庞龙演唱的歌曲。部分歌词“亲爱的 你慢慢飞 小心前面带刺的玫瑰”。 《老鼠爱大米》:2004 年由杨臣刚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歌曲。部分歌词“我爱你 爱着你 就像老鼠爱大米”。 《猪之歌》:是卓依婷演唱的一首歌曲。部分歌词“猪 你的鼻子有两个孔感冒时的你还挂着鼻涕牛牛”。 《法海你不懂爱》:2012 年龚琳娜演唱的歌曲。部分歌词“法海你不懂爱 雷峰塔会掉下来”。 《江南style》:2012 年韩国艺人 PSY 演唱的歌曲,以其曲调及 MV 中的“骑马舞”为人所熟知。 《蜜雪冰城甜蜜蜜》:茶饮品牌蜜雪冰城的广告曲。部分歌词“你爱我 我爱你 蜜雪冰城甜蜜蜜”。 《热爱105°C 的你》:2019 年由阿肆作词、作曲、演唱的歌曲,最初作为屈臣氏蒸馏水广告曲发布,2021 年 4 月因被粉丝大量使用为爱豆应援热度持续攀升。部分歌词“Super Idol的笑容都没你的甜 八月正午的阳光 都没你耀眼”。 《ring ring ring》:S.H.E 在 2006 年为中国移动动感地带演唱的广告曲。 《I'm Not Cool》:2021 年由韩国艺人金泫雅演唱的歌曲。 “抖音一哥”&“抖音一姐”:泛指张欣尧、吴佳煜等抖音初代网红,他们制作的“技术流”视频,运镜流畅、节奏鲜明,为早期抖音吸引了大量粉丝。 相关节目:《手环可以拯救我们的睡眠吗?》
和始终不温不火的植物肉不同,代餐可以说是过去两年中国食品领域最猛烈的一个风口。不止是资本市场火,消费者也喜欢。根据相关的报道显示,2020 年 代餐领域发生了 19 起融资,涉及 13 家企业。代餐行业的总销售额也从 2017 年的 58.2 亿,增长到了去年的 472.6 亿。根据预测,中国的代餐市场规模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可能会突破千亿。 然而,代餐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硅谷的代餐公司 Soylent 早在 2013 年就已经成立。中国也在 2015 年就有消费级代餐粉开始销售。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代餐粉在年轻消费者中爆发?他们为什么喝代餐?代餐又能给他们带来什么?代餐真的是我们的未来食物么? 本期二维吾码我们就从生产和消费两端来聊聊代餐的话题。 注:本期节目未受到任何代餐品牌赞助(包括若饭)。 丨本期主播丨 Brick 丨嘉宾丨 伯恩:代餐品牌若饭创始人 健飞:一周5顿代餐的使用者 ※二维吾码有听友群啦,欢迎vx搜索:erweiwuma 加入听友群,一同摸鱼~ 内容编辑:钱沛杉 音频制作:悦威工作室 丨主要内容丨 05:57 为什么要做代餐创业? 08:24 “狗粮”版的代餐配方从哪里来? 13:10 资深代餐使用者怎么吃代餐? 16:07 代餐需要好喝吗? 23:14 喝代餐真的可以减肥吗? 31:10 代餐配料进化史 37:04 【戳此获得惊喜】 43:56 代餐会是理想的未来食物吗? 52:42 代餐是智商税吗? 54:57 代餐的合理价格是多少? shownotes Soylent,2013 年成立于硅谷的代餐品牌,几乎是现在所有消费品代餐奶昔的“鼻祖”。 若饭,2015 年成立于杭州的代餐品牌。 Smeal,2017年成立于上海的代餐品牌。 WonderLab,2019 年成立于深圳的代餐品牌。 ffit8,2019年成立于北京的代餐品牌,与前几家有差异化,主打固体蛋白棒代餐。 赤藓糖醇:一种填充型甜味剂,它的热量含量很低,只有蔗糖的1/10。 菊粉:是一种从植物提取的膳食纤维。但不同于其他纤维的是,它每克含有1.5卡路里能量。 大麦若叶 :一般指大麦叶粉。大麦叶粉是草药的一种。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和抗氧化酵素,促进新陈代谢,具有增强机体抗感染、抗菌、镇痛等作用。 功德林:创始于1922年,是一家将近百年历史的著名老字号品牌企业,享有素食鼻祖之称。 《雪国列车》:2013年由韩国导演奉俊昊执导的科幻电影。 《经济学人》杂志中关于未来食物系列文章:https://www.economist.com/what-if-2021 相关链接:第2期《代糖是一种“智商税”吗》
房产中介,一个让漂在大城市年轻人爱恨交加的业态。一方面,房产中介为租房和买房带来了一定的便利;另一方面,大众又普遍认为中介通过把控房源信息抬高了租房和买房的价格,收取了不合理的费用。 甚至有人在网上说:“给我一个程序员,我就能做个信息交换网站干掉中介”。 然而,距离国内最早的房产信息交换网站上线已经过去 22 年,互联网似乎并没有在这个市场抹平信息差,让实体中介消失。相反,市场上诞生了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与实体相结合的中介,引发了更多的争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从租房者和买房者的视角,这一问题被媒体和公众反复讨论,却始终没有定论。这次,让我们“拷问”一下房东们:你们为什么要把房子交给中介?把房子直接给租客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中介短期内不会消失? 丨本期主播丨 大奎:北京租房五年 丨嘉宾丨 梦驴、陈闷雷、王健飞: 三位北京房东 主要内容 04:12 嘉宾们最多有多少套房对外出租? 10:35 “普通北京房东”是什么样? 14:20 房东的日常是“别着一串钥匙,挨个收租”吗? 20:55 房东为什么选择使用中介?选择怎样的中介? 30:26 互联网中介平台如何盈利? 32:53 互联网为什么没有“干掉”中介? 39:46 中介抬高了房价吗? 44:02 在北京,怎样租到好房子? 47:08 大众对中介行业的不满,问题出现在哪里? 57:25 互联网中介与传统中介的区别在哪里? 内容编辑:钱沛杉 音频制作:悦威工作室
根据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有 2.6 亿人。比起未来我们可能会遇到的人口老龄化危机,当下的老年人如何在一个已经全面数字化的社会中体面生活,成为了一个更为急迫的问题。 一味的让老年人适应互联网,既不现实,也缺乏人情味。那么接踵而至的问题,就是互联网应该如何适应老年人。 然而,一款互联网产品想要获得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的点赞,绝非把字号调大,减少广告这么简单。 老年人对互联网产品的诉求,使用习惯,对产品交互的理解与 80 后、90 后都有着巨大的差异。面向老年人群体设计产品,无异于从零开始建立一套新的产品方法论。 7 月 25 日,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陆诗雨,在数字公益直播讲坛上,分享了她在过去半年里对数字产品适老化方面的研究。其中破除了大众对老年互联网用户的许多刻板印象,也分享了许多值得学习的适老化产品方案和细节。 我们将录音整理成了本期播客,对于从事互联网行业的听众来说,可以收藏后慢慢听。对于非互联网从业者听众,可以使用倍速收听。 但任何人,都能从这期节目中了解到,该如何更好地指导自己的长辈使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产品。 丨本期主播丨 王健飞 丨嘉宾丨 陆诗雨: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主要内容 08:45 中国的老年人群体有什么特殊之处? 18:38 科技如何让衰老变得更加柔和? 26:00 老年人触网的需求是什么? 30:03 社交网络能帮老年人摆脱孤独吗? 41:15 发送一个表情包需要几步? 43:46 城市老人的生活圈如何构成? 51:42 数字科技怎么帮助农村留守老人? 58:50 数字福祉和数字留白的边界在哪里? 内容编辑:钱沛杉 音频制作:王健飞
大家好,这里是二维吾码,我是大奎。有一个通知想要告诉大家。由于播客名后两个字,二维无码经常在部分播客平台上失踪。因此,我们决定将播客名从二维无码,改为二维吾码。具体是哪个吾,大家可以直接看一下本期shownotes或新的播客名。新的播客名将陆续同步到所有平台,大家不要以为听到了山寨播客。感谢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将继续不定期更新。
2020年年末,“深圳女孩”的梗火了起来。“深圳女孩”是指那些每次聚会都在聊如何“搞钱”的深圳女孩,她们关心如何买房、炒股、基金、项目、副业…这一现象也生动地展现了深圳这个城市所特有的经济活力。 从40年前的“小渔村”到如今GDP雄踞全国大中城市第三名,从创新型城市到世界创新之都,深圳在科技与创新上的成功离不开深圳人,但深圳也成就了这群喜欢折腾的年轻人。那么,深圳是如何吸引这么多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又如何为深圳带来改变? 恒大研究院和智联招聘联合发布了“2019年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榜单中显示,深圳仅次于上海位列第二名。城市与人才之间苏沪已形成了微妙的张力。深圳又如何继续吸引并留住人才?作为科技城市的研究样本,深圳具有哪些借鉴意义? 本期二维无码邀请了美国安娜堡传播学院博士王岳晗一同聊聊深圳这座新兴的科技城市。 丨主播丨 大奎:二维无码主理人 丨嘉宾丨 Grace:南非斯泰伦博斯大学评估与科技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Research on Evalu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t the Stellenbosch University)博士后研究员。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博士毕业,安纳伯格传播·技术·社会主席研究员。 主要内容 06:48 硅谷科技发展的独特之处在哪里? 07:59 硅谷吸引全球人才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 12:00 发展中国家想推动创新创业一定要依托高校资源吗? 13:48 高校的风格差异如何影响人才的就业意愿? 20:40 深圳的创新能力超越硅谷了吗? 23:45 深圳的“孔雀人才计划”具体是什么? 30:38 非技术类人才如何参与到创业过程中? 38:16 “孔雀人才”的实施效果如何? 39:51 深圳的人才流失与人才回流 47:42 民营企业如何吸引留学生就业? 48:58 深圳怎样留住人才? 56:10 这一代的创业者与20/30年前有何不同? 1:02:46 深圳在国际媒体中是怎样的形象? 1:03:57 研究中有哪些核心结论可以分享? 1:10:13 深圳模式对于其他国家有哪些借鉴价值? shownote 王岳晗的研究论文 Talent Migration in Knowledge Economy: The Case of China’s Silicon Valley Shenzhe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nd Integration. DOI : 10.1007/s12134-021-00875-5 “孔雀计划” 深圳经济特区于2010年10月推出的引进高技术人才的项目。纳入“孔雀计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可享受160万至300万元的奖励补贴,并享受居留和出入境、落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待遇政策。对于引进的世界一流团队给予最高8000万元的专项资助,并在创业启动、项目研发、政策配套、成果转化等方面支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 WeWork 总部位于纽约的众创空间,提供一种灵活的、可按时计费的办公选择。它能够让用户随时、就近地找到办公空间,并帮助个人用户高效工作。 1:13:10提到硅谷创新的影响因素书稿 The New Argonauts: Regional Advantage in a Global Economy 西丽大学城 位于深圳南山区的大学片区,包括深圳大学西丽校区、南山科技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土院校以及北京大学深圳校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等。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深圳作为全球创新中心2020年排名位于硅谷之上)https://www.globalinnovationindex.org/userfiles/file/reportpdf/GII-2020/cluster-rankings.pdf 内容编辑:钱沛杉 音频制作:悦威工作室
睡眠,是每个人生命中最为普通的行为之一,它的发生看似理所当然,因此大多数人不会重视它,甚至愿意牺牲它。我们顽强“抵抗”着睡眠也让我们在悄无声息地为自身健康埋下了一颗隐形炸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27%的人存在睡眠问题,即每4人中至少有1人,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攀升;华米科技发布的《2020中国人睡眠白皮书》中显示,人们睡眠时长呈下降趋势,现在的年轻群体相较于以往的年轻群体,睡眠时长也下降了;且仅有三成的人,对自己的睡眠状况是满意的。 睡眠问题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重新认识睡眠。2020年,卡尔·萨根科普奖得主马修·沃克的《我们为什么要睡觉?》一书全球销量突破百万册,引发轰动。究竟什么样的睡眠是好睡眠?睡眠质量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手环等可穿戴设备如何为我们提高睡眠质量提供解决方案?本期二维无码邀请两位科技工作者一起聊聊睡眠话题。 丨主播丨 大奎:二维无码主理人 丨嘉宾丨 王一航:中科搏锐硬件工程师 王健飞:科技作者,公众号“赤潮”主理人 主要内容 02:15 关注睡眠话题的起因是什么? 04:28 什么样的睡眠是好睡眠? 09:55 外部环境是怎样改变我们的睡眠质量的? 16:48 “再熬一会”的原因是什么? 20:49 判断睡眠好坏的数据指标有哪些? 25:11 当前流行的睡眠问题有哪些? 29:42 睡不着的情况如何缓解? 40:06 冥想对缓解失眠问题有效吗? 47:15 睡眠监测的数据指标有哪些? 53:26 对于普通人来说,有哪些外部设备可用于监测睡眠状况? 58:17 未来还会有哪些可穿戴设备能给睡眠提供辅助作用? shownote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2020年,卡尔·萨根科普奖得主马修·沃克著写《我们为什么要睡觉?》一书。书中从脑神经学的视角揭示了什么是睡眠,人们应该如何睡觉、如何提高睡眠质量等问题。比尔·盖茨在读完此书后,发表长评《这本书催我入睡》。本书豆瓣评分8.5分。 急性焦虑症 急性焦虑症,又称惊恐发作、惊恐症,它有突如其来和反复出现的莫名恐慌和忧郁不安的特点,每次发作持续几分钟到数十分钟。症状表现包括睡眠障碍、情绪焦虑、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 fitbit fitbit在2007年成立于旧金山,是最早进入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公司之一。2009年,fitbit推出第一款用来记录运动与睡眠数据的健康追踪产品,在方兴未艾的可穿戴市场中占据了先发优势。fitbit于2015年6月19日正式登陆纽交所挂牌上市,成为第一家上市的可穿戴设备公司。2019年,谷歌以2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fitbit。 华米科技《2020中国人睡眠白皮书》 https://fe-cdn.huami.com/fe-deploy/page/template/85331620301539247-12.html?qrcode=true PSG 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又称睡眠脑电图。主要用于睡眠和梦境研究以及抑郁症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断。多导睡眠图是通过不同部位的生物电或通过不同传感获得生物讯号,经前置放大,输出为不同的电讯号,记录出不同的图形以供分析。 《纯粹理性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是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创作的哲学著作,该书首次出版于1781年,是康德的哲学巨著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书中的主要观点是人们通过对理性的本身,即人类先天认知能力的批判考察,确定其中一些先天的、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本源、作用、条件和界定等,并用以探讨它能认识哪些和不能认识哪些,在这个基础之上对形而上学的发展和归宿做出明确判定。 内容编辑:钱沛杉 音频制作:悦威工作室
4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其官方公众号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我国人口的认识和应对之策》的工作论文,文章在目前人口问题的应对之策中提及“要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这一论断迅速引爆网络,其争论的核心是“文理科之争”。 从历史发展来看,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离不开大量理工科人才的付出,时至今日,社会的方方面面似乎仍然需要依赖理工科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5G技术、云计算、扩展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都需要更多数量的理科生。 但是认可理工科的重要价值并不意味着否认文科的重要性。技术的变革带来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如何更好地优化治理形式、建构社会规则,恰恰需要社科及文科生的广泛参与。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大学如何选专业成为了诸多考生和家长关心的话题之一。那么,专业真的能够决定一生的发展吗?大学专业会人带来怎样的影响?理科生和文科生是完全对立的吗?就业方向与专业有怎样的关系?本期二维无码邀请到两位理工科出身的嘉宾,和社科专业出身的主播大奎一起聊聊他们对于专业的看法。 |主播 | 大奎:二维无码主理人 | 嘉宾 | 张小庆:私募投资公司投资经理 闫泽华:Boss直聘策略产品专家 主要内容 07:41 哪些客观因素决定了我们的专业选择? 10:49 专业如何影响工作选择和思维方式 14:11 专业选择有怎样的建议? 26:26 如何看待文理科之争? 40:05 如何应对大学专业与就业市场的错位? 43:39 什么样的行业“越老越值钱”? 55:15专业选择的意识从何而来? 57:14从整个生命体验来看,工作带来了什么? 内容编辑:钱沛杉 音频制作:悦威工作室
在Web1.0时代,大部分网友“只读不写”,到了Web2.0时代,个体拥有了在网上创作的能力,内容产业迅猛发展,内容生产的创作者群体也呈现爆发性增长,面对激烈的竞争,创作者的生存也愈发艰难。头部大V占领了大多数流量,但也面临着市场逐渐饱和,增长减缓的压力;腰部及尾部的创作者想要顶住摆脱流量危机,逆风翻盘的机会也愈加渺茫。 在这样的形势下,内容行业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内容类型与流量之间有没有相关性?本期二维无码邀请到两位内容创作者,一起聊聊他们创作的心路历程,以及算法推荐之下内容创作者的突围路径。 主播 | 大奎:二维无码主理人 | 嘉宾 | 张宁:知乎战略副总裁 Brick:腾讯研究院资深专家 本期内容: 02:25 “虚荣心”是最初的创作动机 19:20 如何定义好内容? 33:50 内容垄断是通往爆款的必要条件吗? 42:30 不同媒介类型会带来内容差异吗? 59:15 如何看待严肃内容与变现之间的鸿沟? 内容编辑:钱沛杉 音频制作:悦威工作室 提到的概念: 创作者经济:Web 2.0使人们不再仅仅将互联网用于信息收集和存储,而是发现了诸如社交媒体和视频分享之类的新的潜在用途。Web 2.0为人们提供了许多在网上表达自己的机会,创作者经济也由此发展起来。 CC协议:Creative Commons(知识共享),简称CC。知识共享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授权形式及条款组合,创作者可与大众分享创作,授予其他人再散布的权利,却又能保留其他某些权利。知识共享的诞生是为了避免现代知识产权以及版权法在信息共享方面的问题。 “新宝岛男孩”:歌曲《新宝岛》是日本摇滚乐队鱼韵的作品,后来因为单曲自带的魔性MV而走红。新宝岛男孩是指B站6位猛男尬舞的视频,简单的舞姿但是充满魔性。 RSS:简易信息聚合(也叫聚合内容)是一种基于XML的标准,在互联网上被广泛采用的内容包装和投递协议。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是一种描述和同步网站内容的格式,是使用最广泛的XML应用。RSS搭建了信息迅速传播的一个技术平台,使得每个人都成为潜在的信息提供者。 提到的作品: 《一块馒头引发的血案》:《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是中国大陆自由职业者胡戈剪辑的一部网络恶搞短片,其内容重新剪辑了电影《无极》、中国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栏目《中国法治报道》以及上海马戏城表演的视频资料等。 《信息规则/Information Rules》:该书由卡尔・夏皮罗(Carl Shapiro) 及哈尔・瓦里安(Hal Varian)著。书中运用网络经济中的经济学知识,从经济研究和作者自己的经验中提取出适合信息相关产业的经理们的知识。 《冀西南林路行》:《冀西南林路行》是中国内地摇滚乐队万能青年旅店于2020年12月22日发行的专辑,共收录《早》《泥河》等在内的8首歌曲。专辑豆瓣评分9.5分。
5月11日,备受关注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终于公布,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18.7%,老龄化程度在进一步加深。老龄化带来的种种问题不言而喻,而中国其实已经经历过老龄化过程中第一个转折点——劳动人口到达峰值——的经济冲击。接下来,下一个转折点马上就要走到我们面前。 如何应对老龄化可能带来的经济冲击?2021年1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在由腾讯研究院主办的腾讯科技向善暨数字未来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双侧记:老龄化及其经济影响》的演讲,指出人口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趋势和两个转折点,以及如何从需求侧应对老龄化带来的影响。本期节目为该演讲的实录,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老龄化。 | 主播 | 大奎: 二维无码主理人 | 嘉宾 | 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本期内容: 03:57 老龄化过程中两个关键的转折点 08:10 老龄化如何影响经济增长? 13:23 总人口减少如何影响消费需求? 19:43 如何挖掘潜在消费需求? 24:42 需要重点培养的三个消费群体 延伸阅读: 演讲文字实录:https://mp.weixin.qq.com/s/h7pz2KQ163xcQ6VVPQwOEA 演讲视频回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V411E7Xn 收听提示: 由于本期节目为现场演讲实录,语速较慢,建议开启1.25-1.5倍速收听。
近年来有关“中年危机”的论调不断,以致于我们愈加相信这场危机的存在,开始把人生中的很多不顺与之关联。作为每年涌入大量优秀年轻人的行业,互联网人对中年危机的感知可能更为强烈。很多人认为互联网就是在吃青春饭,到了35岁左右只能以离开的方式结束这场危机。尽管相关的讨论已经很多,但我们仍然好奇中年危机究竟是如何产生的?这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它真的是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吗?因此,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三位嘉宾一起聊聊中年危机以及就业、鸡娃等一系列由中年危机引发的问题。 在与嘉宾的讨论中我们发现,中年危机的背后实际上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焦虑”。这种焦虑可能不仅出现在中年,它将是我们一生的命题。如果我们能够找到引发焦虑的源头,很多问题可能就会迎刃而解。 | 主播 | 大奎: 二维无码主理人 | 嘉宾 | 艾拉:资深互联网从业者 李刚:腾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王健飞:赤潮公众号主理人、科技作者 本期内容: 02:26 谁发明了中年危机? 17:35 为什么互联网行业容易出现中年危机? 24:57 经历过中年危机的人,之后会做些什么? 43:54 互联网的职业经验是否能对职业发展带来长期帮助? 61:18 女性如何面对职场焦虑 提到的文章: 《谁发明了中年危机?》(公众号:赤潮AKASHIO) 《跨过沼泽 辞掉腾讯组长的这一年》(公众号:同事一场) 《死亡与中年危机》(Death and the mid-life crisis) 提到的学者: 埃里奥特·杰奎斯(Elliott Jaques),加拿大裔工业心理学家,著名管理学者、精神病学者和顾问,伦敦 Tavistovk 人力资源学院创始人之一。著有《企业文化之改变》、《时间的自由度》、《为层级制辩护》等书。 提到的书籍: 《倦怠:为何我们不想工作》 作者:波波夫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年:2020-10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