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0.头部相亲创始人——个性化的爱情,标准化的“相亲”

远行者与碎冰匠

❤:2月27日晚上8点,视频号/小红薯,我和月亮连线直播一期婚恋主题,预告在这里,欢迎一起来谈情说 ➢ 母胎单身! ➢ First Thing First,恋爱非标 vs. 相亲标准化,明确前提 ➢ 男卡身高 vs. 女卡年龄,六边形战士是什么样的?男生最长和最短的板? ➢ 约会软件上划多少“喜欢”才能遇到靠谱的,男女一样吗? ➢ 最好找的男生(权责合一大男子主义,传统婚姻为他存在) ➢ 最难找的女生(“看眼缘”、“聊得来”、“相处舒服”) 你想知道的一切关于都市男女的相亲问题,都能在这里找到某类解答思路。恋爱不是必需的,婚姻也不是,甚至两者之前也未必就一定存在联系;爱太非标了,婚姻的“合伙经营”属性却要强烈得多,我们谈论现象,提供可能的原因和应对方案,人生选择永远是你自己的。 感情和婚姻的问题,并没有好与不好,终其一生,人不过是对自己回答,你想以什么方式度过?愿你有自己的答案,对这个答案满意。 🔜风险提示/免责声明: ➢ 婚姻有大量的经济考虑,相亲尤其如此,会有一部分表述可能出现“物化”。谈论现象≠认同价值,讨论背后的成因≠认同价值。 ➢ 这期是一个视频内容的音频剪辑版(视频内容欢迎观看陌上花开HIMMR/江东猫草),视频现场的“上下文”语境更强,音频可能错漏或者因为没有表情而导致误解。 🎯时间轴: 4:23 “最佳生育年限”作为隐形deadline,是城市单身女青年的头上悬着的“大限”,就像期权靠近了行权窗口,倍增焦虑。放下这个ddl,人生会前所未有的自由;不放弃,但又不行权,就会在30-35岁异常焦虑。好消息是,35岁之后就会慢慢缓解。 9:31 相亲市场的男性受不受年龄的约束?母单的男性比女性更可疑?母单到多大,在相亲市场上会受到“举红旗/red flag"质疑? 15:07 恋爱是非标的,校园恋爱尤其如此,但相亲是标准的,海选阶段宁可错杀:最为一刀切的因素——男性的身高,女性的年龄。 19:23 什么女生最好脱单?释放可获得性=看起来好追 28:27 严肃话题:为什么相亲平台永远女多男少? 32:50 女生的“拧巴”来源于什么地方?相亲的不平等——男性作为“人”和“男人”的评价标准非常接近,而女性却天差地远。以“杰出的人”被培养长大的独生女,能接受婚恋市场的“女人”要求吗?就算能,恋爱讲的是情人价值(提高MV),婚姻讲的是妻子和母职(降低PU),人如何自洽? (wawa姐活跃在我们心中……但我们不谈论这个理论的价值观,只谈论方法论) 44:07 男女相亲策略差异!吻过多少青蛙,才能遇到王子/公主,数据回答。 52:09 “姐弟恋”是一种有普适性的答案吗?00后男生的性别平等意识有在变高哦,但是“姐姐”应该期待有一天“弟弟”会成为更强势的角色吗? 1:02:01: 明确底线!不要挑战上限!

71分钟
14k+
8个月前

E09. 在低回与碎片中,捍卫文化体力

远行者与碎冰匠

🎤本期嘉宾: 杨天楠 | 听懂涨声主播 长波工作室主理人 目前是AI诗人 江东猫草 | 前券商可选消费行业首席,公众号「远行者与碎冰匠」主理人 ⏯️本期简介: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系列!24年票房收入量价齐跌,我在微博吐槽,大意是可能有几个原因,1是电影强供给侧逻辑,供给不行、资源集中到特定主题,观众疲了;2是内心缓存碎片多,文化体力容易跟不上;3是银幕数量增加太快,过去暴涨的票房里圈了一些“本身不太是电影受众”的观众,被短剧分流,所以单块银幕产出下降…… 之后天楠老师约我串了个台,结果发出来的时候票房已经新高,导致又补了一小段,哭哭。但也不影响,核心聊的还是捍卫感受,保留感觉,维持文化体力。 我还闹了一个大乌龙,线上邀请他去男仆咖啡厅。 男仆咖啡厅的故事见这里:男仆咖啡厅,当05后开始出售情绪价值 🎯时间轴: 01:20 个体户网友之间的尴尬面基:论网友见面能有多不靠谱 05:01 订阅在私域,算法在公域,你的舒服姿势是什么? 09:55 神奇的播客:媒介里的逆行者 13:38 电影的衰落(2024年)是什么原因? 17:16 我们内心都充满了缓存的碎片,像后台程序一直运行,关不掉,以至于没有办法调度你的注意力去打开一个大型的东西了。 20:16 一个人使用自己整段的时间,是很大的权力 21:29 我们像橙子一样排队跳进榨汁机 (这个典故我在这里写过:非关病酒、不是悲秋) 22:43 当我们习惯了暂停、倍速、重放的视频;国内的搜索引擎到底什么毛病! 29:15 信息污染在传媒领域:一个好用的策略,一定会被用坏 34:11 在中国成为很舒服的消费者,和很不舒服的投资人 38:02 卷的机制是人为设定的,停不下来,就是停不下来 40:48 “连续获奖”,没有“上岸”,不能停歇:如果奥斯卡10年颁给同一个人,你会觉得这个人牛逼吗?还是觉得学院奖出了问题? 44:00 文化体力是从失去余裕开始的,因为只有有余裕,才能接受有他者的生活 51:21 如果你吃到过一点点时代红利:调研!每个人都想变年轻,但不想成为当下的年轻人 54:43 被高速增长塑造过的人永远停不下来 59:42 大环境直面天命,小环境乾坤未定 01:00:46 终极答案:回答我是谁 01:02:20 敏感让我脆弱,但我有能力保留它了,从这一刻起认可自己的强。 01:05:34 赢很重要 舒服也很重要 活着最重要 01:06:50 爱是鲜花 恨是子弹 01:08:57 问天楠:财务自由了,还要上磨吗?要,永远都要。 01:11:21 老鼠宇宙试验:当所有的社会角色被填满,连老鼠也不生了 01:18:20 平庸就像地心引力

82分钟
10k+
8个月前

E08.情人节特辑:爱情并非必须,但人类还是很好玩的

远行者与碎冰匠

🎤本期嘉宾: 雨白| 有知有行主编,《知行小酒馆》主播 星星|《知行小酒馆》主播&节目制作 江东猫草 | 前券商可选消费行业首席,公众号「远行者与碎冰匠」主理人 ⏯️本期简介: 本期是都市婚恋话题的第一期,刚好是情人节上线,有幸和知行小酒馆的两位主播串台。我们仨刚好是三个不同的年龄梯度和婚恋状态,感情观也不尽相同,聊得很开心!也祝你无论需不需要情人,都能快乐。 写了个情人节特辑的内容:不要温顺地浪费这个良夜。 🎯时间轴: 02:01 结婚,不仅是两个家庭的资产负债表合并 🧮 05:33 现代人谈论的婚姻,往往是浪漫爱&婚姻制度的诡异结合体,爱情的动因是性和人性的孤独(渴望理解、渴望稳定和陪伴),看看那些无法走进婚姻的同性之间性缘关系——男性放大前者,女性放大后者。 13:09 成熟女性目睹开屏男士🦚的内心弹幕:这个情绪价值,姐今天不提供了 15:34 相亲是一场有标准化流程的简历互筛,浪漫爱并非题中应有之义 16:50 为什么许多客观条件上看似完全不需要婚姻保障的女性,仍然会觉得自己需要婚姻?朋友、宠物、爱好,能提供强度相似的满足吗? 25:14 研究显示,女性单身且经济独立最幸福。毕业后至结婚前?老年重新单身后? 27:58 不论是婚姻还是工作,每个人都需要一段可以取掉发条的「走神时间」 31:16 保守、收缩、低欲望的年轻一代:尸体、老鼠🐀、嘛喽🐒是TA们的自称 40:32 爱是昂贵的:经济上行期的人们,更有精力和底气把恋爱作为一种娱乐 43:32 《恋与制作人》、onlyfans 收入节节攀升;约会软件营收不断下滑 49:04 不再追求道德纯洁的欧美影视女性角色:“提纯”可能会分化群体,如果你要接受所有的道德审视,那力量该从何而来? 52:16 积极单身:在陷入爱情与渴望爱情之间,按一个暂停 ⏸️ 59:30 男性通过进入家庭并塑造爱妻爱子人设,可以迅速被社会主流认同,但同年龄阶段的职场女性,似乎怎么选都不讨好 61:15 「如果你能够彻底把它们从人生里移除,你就获得了一个男人一样轻松的世界」 64:32 爱情可能是不必要的,但人类还是很好玩的 💃🕺🏻

64分钟
13k+
8个月前

E07.日本:老龄化启示录——收支、产业与生死美学观

远行者与碎冰匠

🎤本期嘉宾: 江东猫草 | 前券商零售社服行业首席,公众号「远行者与碎冰匠」主理人 Takun | 前券商互联网传媒行业首席,公众号「未来株式研究所」主理人 ⏯️本期简介: 新的一年,日本系列来到第四期!终于聊到绕不过去的碳基生命decay——老龄化。 老龄化和未来的超老龄化社会,是儒家文化圈的每个国家都绕不开的主题。为什么还会持续丢人口?深度老龄化的日本有哪些作业可以抄?用工需求量最大的介护行业在日本,同时几乎全球最高的育儿补贴也在日本。 学历贬值,团块世代和团块次代间强化板结;介护保险,如何让老人活得有尊严又有性价比? 日本的老年人才是社会的消费主力人口,消费占比有多高?适老化的服务行业里头,还出现了哪些抗通缩的大牛股?(这个话题如果大家有兴趣,也计划做一期日本普通人30年来的资产管理:钱怎么保值增值——回到我们的本职行业) 死亡:哀的文化与死亡美学:朝生暮死的文化土壤和别具一格的“哀”的文化。 身后产业:日本殡葬业VS.中国:规模/客单/支出重点/土地性质。 本期谈谈生命的凋零和延续。丹西蒙斯说了,终有一死的碳基生命才能谈永恒的意义。 🎯时间轴: 2:20 对冲自身dacay的碳基生命消亡感的种种方式,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4:39 当下的日本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6:21 生育率下降、终身未婚率下降的凭实力单身之外,日本家庭平均子女数量缓降的补贴强buff。 9:56 日本的介护法案,“到家”的介护服务,专属的介护保险来cover大部分费用。 12:53 日本老年人的「三张表」,老年人产业的全社会改造。集中于老年人的消费能力,老年人的收入盈余和“朝气蓬勃”。 15:11 补贴虽改变不了丢人口的趋势,但是能平缓生育率的斜率。生育补贴外,日本教育补贴的加持。 20:23 日本老年人的产业和就业,老年人的运动需求和产业渗透率变化,文旅偏好以及平成时代最强抗通缩公司——东京迪士尼。 33:30 介护产业的规模与影响 37:36 一个国家,老年人拥有的金融资产比例达到了全社会的63.5%…这是可以说的吗?日本老年人每个月的收支盈余。 41:17 日本独特的死亡美学及其文化背景。幽玄、侘寂和物哀的美学差异点……雄竞和就业冰河期,人老失能带来的自杀率,东方社会的秩序感和压抑感。孤独死有多高比例,平均年龄是? 53:12 中国殡葬业的现状和特殊性 57:39 日本殡葬业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催更/聊天/玩耍/数据溯源/对日本系列有其他建议意见,欢迎加入takun&neko聊聊日本群:

62分钟
54k+
9个月前

E06.日本:西学东渐,和魂洋才,日本的东与西

远行者与碎冰匠

🎤本期嘉宾: 江东猫草 | 前券商零售社服行业首席,公众号「远行者与碎冰匠」主理人 Takun | 前券商互联网传媒行业首席,公众号「未来株式研究所」主理人,小宇宙点这里 ⏯️本期简介: 日本系列来到第三期!西学东渐,和魂洋才;东学为体,西学为用。 西学对于日本,是工具属性的,还是制度和文化的贯彻?日本是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是彻底拿来主义,变成西方国家;还是坚持和魂,成为西方人眼中的“东方”文化代表?为什么两者融合地混在一起? 这期讲故事! 浮世绘作为流量入口,葛饰北斋有多顶流?传统武术走向兰学,坂本龙马的一生。战后“麦天皇”时代,美国对日本的改造;东京奥运会重塑战后日本形象。 IP输出、技术输出、海外消费市场终端……日企有多“全球化”?买个爬虫数据可以炒日股? 文化边缘性:江户时代用儒学驭民,而维新时又借西学,将日本从“儒学”中解放出来;小型岛国具有一定文化边缘性,可以接受自己作为文化的客体存在。 文娱内容全球化:流媒体推动文娱内容的制作和分发全面全球化,亚裔面孔和亚裔故事在欧美杀疯的这几年,国内创作者的缺位和日韩/东南亚创作者的补位。 🎯时间轴: 3:30 日本是东还是西,为什么西方眼中,日本代表了“东方文化”,而在制度和各种经济政治联盟上,日本又是一个“西方国家”?日本学西,是彻底学,还是当成工具,以和学为体,以西学为用? 10:15 浮世绘如何成为西方了解日本文化的流量入口?葛饰北斋,19世纪下半页西方画家圈里的顶流偶像。 12:40 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石黑一雄,日本文学的全球辐射;尤瑟纳尔笔下的三岛由纪夫,和三岛由纪夫的“希腊化”色彩(潮骚、禁色) 14:30 坂本龙马和胜海舟的故事:制宪第一人成长于谋杀未遂?如何从传统武士,变成兰学先驱 21:13 麦克阿瑟将军对日本的“美国化”改造,1964年东京奥运会作为战后日本“融入世界”的标志,发生了什么? 26:01 《尼罗河的女儿》《圣传》《超级马里奥》《真三国无双》……日本IP取材全球,是为了文化"出海”,还是先服务国内?存在举国体制、国家背书的文化出海战略吗?为什么国内市场可以接受以外国人、外国文化作为主题的本国文化娱乐作品? 29:05 日本的内容产业,传媒公司怎么估值?从IP稳定性说起。 33:00 盗版产业的规模与影响 38:26 内容制作的脱钩:杀疯了的亚裔面孔与东方故事,与日渐缺席的中国创作者:从杨紫琼、黄阿丽,到《幕府将军》《蓝眼武士》,是文化挪用?是猎奇?还是互相接触的开始? 49:00 因为饮食习惯和第一产业的差异,一般而言,食品饮料和餐饮是最难出海的,但日本居然做得还可以……不适合耕种的土地,极其强势的农业协会,最难出海的行业,怎么做到的? 51:01 优衣库(迅销)、泉膳(食其家)、萨莉亚……乃至大金、丰田,日股的“全球化”含量,和日股的反应速度。买个国内的电商爬虫数据库,就可以炒日股了? 催更&相关话题聊天&下期建议,欢迎扫码进入:

62分钟
13k+
9个月前

E05.日本:昭和已成过往,平成日本的婚姻、男女与风俗业

远行者与碎冰匠

🎤本期嘉宾: 江东猫草 | 前券商零售社服行业首席,公众号「远行者与碎冰匠」主理人 Takun | 前券商互联网传媒行业首席,小宇宙/公众号「未来株式研究所」主理人(点击直连小宇宙) ⏯️本期简介: 好诶!日本系列来到第二期!昭和alpha男躺平之后,平成年间的婚姻、男女关系和风俗业。 这期数据太多了,我们尽量讲好玩的,昭和已成过往,平成男女关系也食草了;日式婚姻从浪漫爱里走来,半数以上走入无性,随婚龄提升,无性比例越发走高,但婚内子女个数相对稳定。夫妻形成奇异的平衡,对“出轨”相对宽容,对“购买风俗业”态度模糊。 风俗业从产值而言,与百货相似,相形之下成人片产业只是个弟弟(额……)。几类风俗业的经营门槛、投流规则、汰换效率和单店模型。 🎯时间轴: 02:57 女性终身未婚率稳定在19%,但是男性还在凭实力走高,为什么? 04:09 终身雇佣制底下,男性全职员工的劳动力,和女性的“婚姻”——婚内无偿劳动变成“全职工作”?制度保障是什么? 11:43 补!你愿意生,政府愿意补!生育补贴在日本:没改变人口下降的趋势,但在高度老龄化社会里极为有效地减缓了下降斜率,最直观证据——有子女家庭的平均子女个数,四十年来下降极为缓慢。 15:29 非婚生子占比极低,未来有可能通过放松“婚生”来刺激出生率吗? 17:36 各玩各的?婚内双方默许对方出轨比例,高到惊人。 19:33 无性婚姻超过一半,婚内双方默许对方购买风俗业?昭和已成往事,平成只有性萧条。 19:45 Sexless七年之痒?不,大概是30年之痒。 24:51 婚姻本质是一份工作?日本下沉市场——凭实力单身的终身未婚率。 28:04 对比国内离婚冷静期——对冲动型离婚的缓冲,地产限购放开后数据的越来越真实? 38:07 风俗业:规模、法律、密度与经济模型。有多少风俗店?可以多点执业吗?单店capex和存续期?如何投流?从业人员收入怎样,工作强度呢? 53:45 风俗业转业:社会怎么看待? 28:04 离婚冷静期——对冲动型离婚的缓冲,地产限购放开后数据的越来越真实? 38:07 风俗业:规模、法律、密度与经济模型。有多少风俗店?可以多点执业吗?单店capex和存续期?如何投流?从业人员收入怎样,工作强度呢? 53:45 转业人员:社会怎么看待? 订阅节目!日本系列会继续做下去,催更或者有对这个系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 更多数据请移步关注公众号:远行者与碎冰匠/未来株式研究所 或微博:江东猫草/Takun塔坤

64分钟
20k+
9个月前

E04.东南亚:季风吹拂的土地

远行者与碎冰匠

🎤本期嘉宾: 江东猫草 | 前券商可选消费行业首席,公众号「远行者与碎冰匠」主理人 彭松 | 琢石资本合伙人,专注消费品出海东南亚/拉美 ⏯️本期简介: 本期聊聊东南亚,是东盟相关的第一期,邀请到聚焦消费品出海的一级基金合伙人,聊聊以品牌(而非贸易出口)形式在东南亚落地,做本地化;聊聊cultural shock,东盟地缘,为什么大家选择越南/印尼,以及……作为最大的净出口国,为什么品牌的“出海”比贸易要难?什么品类最难?为什么在海外做得最好的“品牌”,往往在国内名不见经传? ღ( ´・ᴗ・` ) 帮彭松老师小广播:他的邮箱[email protected],欢迎有志于Base在东南亚当地工作或创业的消费产业从业者写邮件来交流,自己愿意出海或者探索海外生意的都欢迎。 *一个startup,从0到1,了解什么是出海,为什么出海。 *有机会以后邀请不同国别的驻场嘉宾分享各个目的地。 🎯时间轴: 00:02 “出海”和“出口”的区别,贸易和品牌在海外落地的难度差异 03:44 “功能性”产品更容易成功,why? 15:00 日本的“出海”,美国建厂、消费者培育,“众所周知的”GNP与GDP之差。 17:05 印尼第一的冰淇淋品牌,国人打造的“艾雪”怎么在当地成功;手机出海,Oppo/vivvo的渠道商在海外的状况。 20:35 国内的零售业过于残酷,这个新手村练级的难度是地狱级别的,能带出海的是什么?时光机理论有效吗?战斗过的队伍、供应链能力、运营手段,哪个更有意义? 26:00 不能脱离渗透率谈零售业的成功!“滴灌通”和加盟型零售在东南亚 32:55 生活在越南开心吗?一个实例,年轻人肉身出海的快乐。 37:03 钱不多,但消费倾向很高,为什么?东南亚与南美,哪里更卷,生意机会 47:18 印尼的华商巨头:历史和今天的业务版图

52分钟
13k+
10个月前

E03. 24年书单:活在那些感受强烈的时刻

远行者与碎冰匠

🎤本期嘉宾: 江东猫草 | 前券商可选消费行业首席,公众号「远行者与碎冰匠」主理人 ⏯️本期简介: 24年是我成年以来最艰难的一年,但the dice is cast,给2024年最喜欢的十本书做了个书单,没有任何时效性,也非常私人,做得很累,而且还没有用……一个单口播客。 * 前面五本是社科/逸闻趣事/好玩的书,打发时间用; * 后面五本是文学类的,小说和类小说。 有两本推荐的是英文版,Singapore is not an island是没有中译版,On Earth We're Briefly Gorgeous是中译版删得太厉害了。 上半部分分别是《可卡因传奇》《新加坡不是一座岛》《卢比孔河》《二手时间》《空谈》。古柯和南美毒枭的故事,东盟多民族精英主义岛国外交官看东南亚政治,希罗史,东欧剧变和前苏联回忆,以及智者对宏大天问式问题的落地详谈。 下半部分是《焚舟纪》《大地上我们转瞬即逝的绚烂》《一个被出卖的杀手》《你的夏天还好吗》《我该走了吗》。全是文学性的,诡谲搞怪的童话反写,美国越南裔的越战回忆和身份认同,豁嘴杀手的爱情,韩女写的中短篇合集,和华裔作者反写的陌生女人的来信。 单口播客,不太敢信马由缰,控制了一下我的语速,于是写了个outline,讲着讲着就趋于严肃,不那么像聊天了,气。 🎯时间轴: 04:14 《可卡因传奇》:古柯碱这种植物为什么杀疯了,美国在地理位置上吃最大的亏就是南美适合种古柯;拉美毒枭传奇故事…… 09:13 《新加坡不是一座岛》:外交官带你领略什么是Multiracial meritocracy,世界不是草台班子。看,了解一个小国精英政客怎么看待东盟,怎么看待新加坡和全世界的关系。 *没有中文版。 12:37 《卢比孔河》:如果你喜欢希罗史!如果你喜欢西方古代史如果你对罗马感兴趣!这本书聚焦的是凯撒带着第 13 军团越过卢比孔河之前之后的故事,一种罗曼蒂克消亡史。 16:02 《二手时间》:东欧剧变之后,对前苏联人的采访合集。满分的书,唯一的问题就是我读得太累了,读得披头散发,目眦欲裂,读得我不断喊,我真的实在是不想再读了,我要收点精神损失费,我累了。不要以为读好书就不会痛苦,只有读好书才有这种受刑一样的体验。 19:04 《空谈》:所以如果你没有哲学基础,我会推荐这本书,因为我也没有哲学基础,我不觉得它需要很多基础,但如果你没有阅读它的文化体力,那就算了,因为这本书不是一个可以跟非常短的注意力相兼容的书。 23:00 《焚舟纪》:当今英国青年人最喜欢的作者,整个翻译文字跟原作的风格是相得益彰的,诡谲华丽,玩心很大,甚至已经到了有点恶趣味的程度。童话的反写,阅读体验非常爽。 26:25 《大地上我们转瞬即逝的绚烂》:有人说这本书写的是越战,我不完全同意,但我觉得我的观点也不太重要。它写的是生命是瓜而苦,我们却永远不知道能不能成果而甘,一切的奔流都没有为谁停驻,但你终究感受到过爱。 Isn’t that the saddest thing in the world, Ma? A comma forced to be a period? *中文版删节太多了,建议读英文。 31:00 《一个被出卖的杀手》: 国内出版社出版格林,总要冠以噱头“21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真正的无冕之王”。如果要我说格林好在哪里,我觉得他是21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擅长写孤独。 他自荐的第一代表作是《命运的内核/The heart of the Matter》,一个英国小官员在叙利亚的故事,极致克制,写得确实好,但有点慢热,不适合今天的大多数读者;我私心喜欢《恋情的终结/The End of the Affair》,让我想起《故园风雨后》,英国作者有全世界最subtle的孤独,但这本书有宗教背景造成的文化隔阂,对中文读者也不是特别友好。 所以我选了这本,A Gun for Sale,一个被出卖的杀手。 35:02 《你的夏天还好吗》:我喜欢我们的人生,不仅仅为了生存,还有奢侈、虚荣和美丽,有些阶段就是需要踩着这些华丽的东西才能跨过去。金爱烂非常擅长写孤独。伴生着孤独的,还有贫穷、困厄,和东亚特有的、无从表达爱的拧巴人际关系。 公众号写过:是时候了,夏天盛极一时。 40:49 《我该走了吗》:Must I Go引入时,腰封上的介绍是,“女性版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当然有共通之处,男主角的顺手猎艳,有信件,有男方完全不知其存在的私生子,有私生子的死。除此之外呢? 一个真正的天才,受至大的痛苦,写最无情的解脱。一切理性都是为了把人从极度痛苦的感性里拖拽出来,感性吞噬一切,所以理性才显得像手术室的无影灯一样清晰。无血术野,就是会看见你所有的内脏和骨骼。 公众号写过:陌生女人,在理性终结之处来信

48分钟
9k+
10个月前

E02.日本:迎娶庆应大小姐:通过婚姻跨越阶层?

远行者与碎冰匠

日本社会系列第一弹,和Takun共创。 🎤本期嘉宾: 江东猫草 | 前券商零售社服行业首席,公众号「远行者与碎冰匠」主理人 Takun | 前券商互联网传媒行业首席,公众号/小宇宙「未来株式研究所」主理人 (超链接可直连) ⏯️本期简介: 近期关于“如何参与日本社会财富再分配”的讨论喧嚣尘上,市场上有很多关于日本百年老钱家族在令和年间通过婚姻进行财富传承规划的故事。 考上庆应,迎娶庆应大小姐,是日本人参与社会财富再分配的可行方式吗? 作为企业家和保守派政客大本营,庆大对外招生比例高吗,有多难考? 非牛娃能做到吗? 最老的人口结构,维持儒家文化圈较高的总和生育率——日本式生育补贴:从pre结婚轮补起,你若愿生,就补上天。 从卷到躺,从就业冰河期到招工抢破头,劳务派遣带来的劳动时长变化。 凄凉……《灌篮高手》代表的团块次代,竟然是日本战后最惨一代?湘北五虎都有对应阶层? 平成三十年,乱吗? 和韩国咋恁不一样! 日本人为什么热爱润巴西…… 🎯时间轴: 01:31 迎娶"庆应大小姐",通过婚姻来实现财富的再分配,是日本老钱阶层可以接纳的做法吗? 05:28 庆应大学的历史地位与录取偏差值 08:29 庆应教育体系:从小学到研究生;作为传统贵族私校,“一贯制”(内部直升,不参加考试)占比有多高? 09:53 什么人可以进入“一贯制”,学阀与三田会 13:12 体育教学:美国与日本的比较。日本人为什么热爱卷“部活”(体育社团活动) 15:11 名校文化差异与毕业生就业去向:庆应、东大、早稻田 18:38 就业率:从就业冰河期,到应届生被抢破头 20:12 生育补贴:你若肯生,补贴从“pre结婚”轮开始 24:16 总和生育率的算术题:尽管老龄化,日本生育率在东亚社会仍然维持了相当水平 25:59 《灌篮高手》一代与每个主角的阶层应证:二战后最惨“团块次代”? 36:11 东京:停在1990s年最美的时光 39:43 平成三十年,日本社会变化与医改 44:11 失去的三十年,日本出现了大规模移民潮? 日本人为什么喜欢移民巴西? 50:05 日韩差异:食草男与激烈的社会矛盾

55分钟
23k+
10个月前

E01.金融离职潮元年:先下海的首席和水里的温度

远行者与碎冰匠

跟 面基 主播老钱日日谈合录的一期播客,作为自己的第一期播客,算是一个自我介绍。 以下show notes我照抄了,以防我不好意思自卖自夸。 🎤本期嘉宾: 江东猫草 | 前券商零售社服行业首席,「远行者与碎冰匠」主理人 ⏯️本期简介: 今年10月份的最后一天,许多金融行业的从业者都在传阅着一篇标题为《再见,金融行业,这个班就上到这里吧》的文章。 文章作者,前华创证券零售与社会服务行业首席,宣告了自己离开金融行业,引发了很多同业的唏嘘和祝福。 有点好笑的是,甚至很难说清这场离职究竟发生在市场周期底部的熊市,还是一场闪电般的牛市。 我问她怎么看自己成了行业的谈资,她说这是一个共睹时刻,大家都有点迷茫和怀疑,关注彼此的动向,此时有人站出来喊了一嗓子,成为了一个可以公开凝视的对象,就像站在安迪沃霍尔镜头底下,有了三分钟热度,被讨论也很正常。 她说离开金融行业就像一场漫长的失恋,爱过,可能还爱着,自己也被金融行业影响终身,但想象不出和他的未来了。 用她自己的话说,她一个标准东亚小镇做题家,按部就班,几乎一路对上来的,读书没有gap过,换工作从来无缝衔接。但为何这次就下定决心脱离了建制生活? 她如何回看金融行业?如何看待自己曾经深耕研究过的行业,写过的报告?以及,如何盘算接下来的路? 以上话题我们都聊了聊。 希望能给供给正日益扩张的离职和半离职赛道的同志们带来一点安慰或启发,欢迎大家收听本期节目。 🎯时间轴: 00:25金融行业正处于「共睹时刻」,都想看看彼此接下来怎么走 03:25当小镇做题家物无题可做,现在得克服下意义感的缺失 04:34回望来时路:挺好,比投胎时的签运有进步 07:54这次离职有多少偶然性,多少必然性?正反馈就像鲜花,而负反馈是子弹。 14:21唠点八卦:金融从业者是一个好的恋爱对象吗?为什么他们都挺抠的?展开唠唠 17:52一个券商分析师的典型一天,老钱听完有点冒冷汗... 21:42一份券商研报背后的工作 26:09观点这东西,越来越稀缺了 27:36老喜欢对标海外,然后如何如何,这种工作的意义是啥? 29:34消费行业的特点和分析框架⭐️ 37:18地狱模式的餐饮行业:模型非常脆弱,几乎没有容错空间⭐️ 44:40如何回看2021年那个高峰?⭐️ 52:16从lululemon和彩妆聊不同经济体的消费土壤,学到了!⭐️ 00:59:53为什么中国和日本没有奢侈品? 01:00:48盘点大消费内部的细分行业 01:10:46所以,接下来准备当博主了吗?怎么看待内容行业和内容生产本身?⭐️ 01:22:25出海是备选项之一,决心比什么都重要 01:25:00中国和日本,像在哪里?又有哪些不同?⭐️ 📁本期内容相关资料: 分享几篇江东猫草的文章(公主号:远行者与碎冰匠,与节目同名): 流行镜像:低欲望时代的东亚A男陨落史 《toB、toC过时了,好好to大哥吧》 《金融向社会输送人才:哪个赛道不拥挤?》 🎬后期制作、声音设计:Dong

95分钟
15k+
10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