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本期节目继续与大家分享佛教智慧系列之“无常观”。无常是我们熟悉又陌生的朋友。生活里总想抓住稳定的东西,但无常告诉我们一切都在变化。 《正法念处经》中“一切法皆尽,高者亦当堕,和合必有离,有命皆归死。”其实描述了无常的四种样态,即生际必死、积际必尽、聚际必散、高际必堕。 我们积累的财富可能一夜蒸发;高位也可能瞬间坠落;相聚终将别离;生命终点是死亡。我们究竟该如何理解无常呢? 往期节目 【佛学&心理】佛教命理学:世事无常,如何掌握命运齿轮的转动? 【佛学&心理】佛教因果论:为什么很努力却没有好结果? 【佛学&心理】佛教世界观之"空性":为什么万法皆空? 【佛学&心理】佛教四圣谛:人的痛苦打哪来?如何面对苦难? 【佛学&心理】佛教世界观:如何摆脱自我执着带来的痛苦? 【佛学&心理】止观法门:情绪涌动的时代,如何让内心保持清净?
🎉福利 评论区留言的小伙伴,有机会获得由后浪出版公司提供的《新收入:写给每个人的金钱焦虑自救指南》纸质书一本,2025年8月。 📻内容提要 信息时代,经济下滑,无论是在校学生、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职场中坚的中产群体,还是财务自由的精英人士,大家似乎都在经历“收入危机”,始终无法与金钱达成真正的和解。 钱婧老师在《新收入》这本新书中写到“在这个时代,收入已经不再是一个扁平逐利的符号。它是人们在不确定时代极少数可以握在掌心的确定,是让精神内耗的当代人每日可以安睡的安全感,是在日趋狭窄的轨道内年轻人奋斗的精神支柱,是普通人难得能够创造的正反馈闭环。一枚枚钱币落入口袋累积的分量感,就是我们在风雨中无畏前行的底气。” * 收入结构多元的时代,什么是新收入? * 搞钱的资本有哪些? * 如何构建匹配新收入的知识和认知?、 * 如何从行动、认知和人脉中寻找到机会? 📚作者介绍 钱婧: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管理与组织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深耕管理心理学领域超20年,聚焦本土职场与个人成长,著有畅销书《学术“咸鱼”自救指南》《我有自己的宇宙》。
近期,泰国坠崖孕妇王暖暖的离婚案件在南京开庭。很多人从她身上看到命运的无常和奇迹生还的奇迹。如何能够遇到贵人、改变运气?冥冥中的力量可信吗?
本期聊聊如何理解个人机遇与命运。2025年10月18日,103岁的杨振宁去世,作为著名的物理学家可谓是功成名就,并且在自己82岁时娶了28岁的翁帆。杨振宁的家庭出生对他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如何在每个历史时间点做出最优选择?杨振宁与翁帆的婚姻对双方意味着什么?
🎉福利 评论区留言的小伙伴,有机会获得由中国纺织出版社提供的《心理咨询使用指南:如何获得有效疗愈》纸质书一本,2025年11月。 📻内容提要 本期节目是关于心理咨询如何发挥作用的对谈,邀请新书《心理咨询使用指南:如何获得有效疗愈》的作者白京翔老师讨论了:普通人如何辨别真正适合自己的咨询师?心理咨询和朋友谈心有什么不同?不同流派的理念有何温度差异?心理咨询如何起到疗愈效果? 嘉宾:白京翔,心理咨询师,家庭与青少年心理咨询个案累计一万多小时,多所大学兼职心理教授,二十多年心理咨询实操教练,米华心理咨询创始人。
本期聊聊性心理发展阶段,从弗洛伊德的性驱力到中国男性的性压抑。为什么男性会有性压抑,这和文化、社会心理学有什么关系? * 02:00 性心理发展阶段:口欲期、肛欲期和俄狄浦斯期、潜伏期、两性期 * 14:10 男性性压抑的背后:性资源性与社会身份 * 22:14 禁欲:佛教修行与现代婚姻制度
聊聊崔丽丽被性侵案背后的社会舆论和被侵犯女性的心理阴影。2025年9月23日,全国首例“性侵工伤认定”案当在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法院八里台第二法庭一审开庭,本案未当场宣判。 2023年9月22日,职场女高管崔丽丽遭遇董事长性侵后走上艰难维权路。从被侵害到工伤认定,她用两年时间对抗不公。为何一位受害者要变成女战士?社会关注背后的维权之路有多难?身体边界侵犯对人的心理影响有多大?
本期聊聊始祖鸟和蔡国强放烟花事件背后的心理学动机。2025年9月19日,户外品牌“始祖鸟”与艺术家蔡国强合作,在青藏高原腹地举办了一场名为“升龙”的烟花表演。尽管活动方自称使用了环保材料,且有审判备案,但公众并不买账。 * 这场男性叙事里的自恋为什么令人反感? * 使用了环保材料就没问题了? * 男性化叙事中与烟花秀其实是权力的象征,全能自恋者如何做出控制自然、征服自然的荒谬行为?
📻内容提要 本期节目与大家分享一本关于愤怒情绪的新书《敢于愤怒》,作者[美]罗纳德·波特-埃弗龙、[美]帕特里夏·波特-埃弗龙,人民邮电出版社,2025年8月。 我们都渴望成为情绪管理的高手,习惯将愤怒情绪深深掩埋,以为不爆发、不冲突就能避免麻烦。但那些被压抑的怒火从未真正消失——它们化作深夜的辗转反侧、无名的焦虑、隐隐作痛的身体,或是转向自我的尖锐攻击。 你有没有遇到过明明很生气却装作没事的人?或者是一点小事就暴跳如雷的朋友?还有那些总是怒气冲冲好像对全世界都不满的人?这些人是怎么了?他们的愤怒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愤怒从不是需要消灭的敌人,而是心灵的警报器。它用灼热的信号告诉你:某些边界被侵犯了,某些需求被忽视了。我们到底该如何理解愤怒情绪? 📚作者介绍 * 罗纳德·波特-埃弗龙:博士,美国威斯康星州欧克莱尔市的一名私人执业心理治疗师,专长领域包括愤怒管理、心理健康咨询以及成瘾治疗。他写了多本关于愤怒管理的书籍,深受读者的喜爱,是当之无愧的愤怒管理专家。 * 帕特里夏·波特-埃弗龙:美国威斯康星州欧克莱尔市“首要事务咨询中心”的临床心理治疗师。已出版数本关于愤怒和羞耻的心理学书籍。
聊一聊西贝预制菜事件背后的心理学动机。预制菜不是妈妈的味道,但更像爸爸的味道。罗永浩为什么获得众多消费者的支持?为啥这件事会引发这么大的舆论风波? * 西贝老板贾国龙为何会用否认这种原始的防御机制来应对现实? * 不同年龄层对预制菜的态度差异说明了什么?
聊聊经济下行时的爱情,你觉得爱情和钱有关吗?有人认为时代背景影响了每一代人的爱情观,现在的年轻人更注重自我,不愿为了爱情牺牲太多。婚姻背后牵扯到的是两个家庭甚至社会的制度。面对不稳定的大环境,很多人对爱情的态度变得更谨慎,有时甚至像是“食堂里的饭菜”,虽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至少是稳妥的。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时代的爱情和婚姻呢? 【生活迷思】经济下行时期,到底挣多少钱才够花? 【社会迷思】经济下行时期,普通人月薪过万有多难? 【教育迷思】经济下行时期的大学,规训比教育本身重要?
📻内容提要 本期节目继续与大家分享佛教智慧系列之“止观”。止观法门源自天台宗,止是奢摩他,观是毗钵舍那。对于现代人来说,如何修习止观? 为啥现在人静不下心来?怎么才能循序渐进地进入心流状态呢?止观到底是什么?它能带给我们什么力量? 往期节目 【佛学&心理】佛教命理学:世事无常,如何掌握命运齿轮的转动? 【佛学&心理】佛教因果论:为什么很努力却没有好结果? 【佛学&心理】佛教世界观之"空性":为什么万法皆空? 【佛学&心理】佛教四圣谛:人的痛苦打哪来?如何面对苦难? 【佛学&心理】佛教世界观:如何摆脱自我执着带来的痛苦?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