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内部时钟。如果你倾向于早睡早起,那你是Lark“百灵鸟”;如果你喜欢熬夜晚起,那你就是Owl“猫头鹰”。在动物世界里,我们可以有百灵鸟,也有猫头鹰;然而在人类社会里,大家却以早起,甚至少睡,作为标榜成功的勋章。这期节目里,我们想提出一些对睡眠的反思。 Note: 节目中提到的婴儿睡眠训练,请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感谢热心听友们的反馈。 01:20 无时差内容改版 05:20 为什么早睡早起不适合所有人 18:30 全世界人民都缺觉 27:40 午睡的文化差异 33:55 怎么睡一个好觉 主播 / 艾谁谁 编辑 / 艾谁谁 无时差研究所正式改版啦! 过去三年多,我们始终以连线的方式,配合着东西半球12个小时的时差进行录制。从这期节目开始,除了惯常的中美话题合体节目外,我们将在各自熟悉的领域进行深耕,为大家带来更多高质量的谈话内容。 改版后珂珂将更多关注国内互联网、投资和科技领域的动向。 改版后艾谁谁将更多从日常的观察或者美国媒体热议的话题中寻找有趣的,不一样的东西分享给大家。 未来我们也将尝试更多的线下、跨平台的互动方式,同时也有更多不同领域的常驻嘉宾加入无时差研究所,扩充我们的力量。 让我们一起去看更大的世界吧! 无时差研究所的三周年周边——社畜打工人大礼包持续发售中。 产品包含(可拆分购买):一支三周年定制手挽袋+社畜职场袜(两双) 可扫描下方图片二维码直接购买
今天无时差研究所正式改版啦! 过去三年多,我们始终以连线的方式,配合着东西半球12个小时的时差进行录制。从这期节目开始,除了惯常的中美话题合体节目外,我们将在各自熟悉的领域进行深耕,为大家带来更多高质量的谈话内容。 改版后珂珂将更多关注国内互联网、投资和科技领域的动向 改版后艾谁谁将更多从日常的观察或者美国媒体热议的话题中寻找有趣的,不一样的东西分享给大家。 未来我们也将尝试更多的线下、跨平台的互动方式,同时也有更多不同领域的常驻嘉宾加入无时差研究所,扩充我们的力量。 让我们一起去看更大的世界吧! 本期节目也是无时差研究所改版后的第一期节目,我们和王妈妈、黑总一起聊聊我们这代奥运记忆——二十年奥运媒体报道和公众舆论变迁。 【Inside】二十年奥运媒体报道和舆论变迁,我们真的越来越宽容了? 本届东京奥运会即将进入尾声,和以往的奥运会不同,这届等待了五年的奥运会从最初的乏人问津到最后多项获得突破,再加上各种热点、看点和公共话题的叠加,将这届奥运会的关注度推到了很多人都始料未及的地步。 除了比赛本身外,针对本届奥运会的媒体报道和公众舆论就像在另一个平行时空里陪伴着我们度过这段奥运周期。借助那些活跃的自媒体讨论平台,我们好像不再是一小撮人凑在电视机前,而是和全中国的网民一起同呼吸共命运,一起开心一起生气。 除此之外,这届奥运会因为在日本举办,又多了很多特殊的情感,也让这届奥运会成为了一场让无数人神经为之牵动的大型盛事。当然这其中也伴随着很多有意思的现象,银牌不用道歉、观众不再唯金牌论、饭圈文化渗透奥运、娱乐明星点评奥运、竞技体育娱乐化等等,这些都在这届奥运会的到了最为极致的体现。 本期节目我们主要聊到了以下几点, 5:00 我们这一代的奥运记忆 10:00 奥运转播方式和传播讨论媒介的变化 15:10 奥运会的饭圈化,强行嗑cp 22:30 竞技体育到底是为什么呢?弱化比赛结果不佳会有哪些隐忧? 25:45 没有拿到金牌需不需要道歉?金牌意味着什么? 35:15 运动员结束奥运会之后的人生 43:10 舆论对奥运成绩的改变,观众、媒体对于金牌的态度 46:00 东京奥运会相比以往又多了哪些意味? 55:00 怎么看明星蹭奥运会的热度 59:00 运动场下的民族情怀 主播 / 珂珂 常驻嘉宾 / 小黑 王妈妈 封面设计 / 珂珂 音频剪辑 / 珂珂 无时差研究所的三周年周边——社畜打工人大礼包持续发售中。 产品包含(可拆分购买):一支三周年定制手挽袋+社畜职场袜(两双) 可扫描下方图片二维码直接购买
主播 / 珂珂 艾谁谁 嘉宾 / Kim 封面设计 / 珂珂 音频剪辑 / 艾谁谁 推迟了一年的奥运会终于还是召开了。开幕式简陋到让人充满了失望,之前承诺的日本二次元符号马里奥、多啦A梦都没有兑现,总的来说就是槽点满满。 但是更让人想要吐槽的则是媒体陆续爆出的奥运村餐食,寒酸中甚至透露着一些抠门儿。不过这届东京奥运会的餐食从一开始的福岛食物原材料就备受关注和争论。为了让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感受到最地道的日本料理的魅力,东京奥组委通过全球公开招募的方式选出了5道家庭料理,分别是运动员防暑素面、炸鲑鱼块蘸国产蜂蜜柠檬酱、“关东煮"夏日版本、毛豆泥奶冻、桃子吐司。这些料理虽然不是我们日常熟悉的典型日本食物,但却在这个时间点让人感受到了主办方的小心思。 不过究竟日本民众日常都会吃些什么食物呢?日本食物有哪些不健康的地方?日料为什么在全世界都如此受欢迎?本期节目我们再次邀请到了无时差研究所日本专家Kim桑和我们一起从吐槽奥运会开始聊到平民日料和饮食文化。 这期节目我们主要聊了以下几点, 1:45 日本的居家隔离情况是怎样的? 6:30 日本目前疫苗接种的情况 9:20 为什么日本排除万难还要办奥运会? 11:40 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究竟办的如何? 14:30 为什么东京奥运会的预算最后不够了? 18:30 东京奥运会开幕式有哪些可以吐槽的点? 22:00 无观众奥运会开幕式,但kim依然看到有很多人在场外支持 26:20 东京奥运村的美食究竟如何? 32:10 日本民众评选的5大日常家常菜 34:30 为什么这届奥运村餐食不尽如人意? 37:30 奥运村用福岛食材目的是什么? 41:30 日本人日常会吃哪些食物? 44:20 日常日本美食是否在家能做?日本人在家做什么菜? 49:35 日本的便利店便当有哪些隐形危害? 52:30 日本人对瘦的追求 56:00 日本美食为什么全世界欢迎? 1:04:20 为什么日本食物不爱加刺激性香精料? 给大家分享一下前线群友发来的东京奥运村美食 (无P图无滤镜,大家评评看这个伙食咋样?) 五道全国票选的奥运特供家常料理 NO.1运动员防暑素面 NO.2 炸鲑鱼块蘸国产蜂蜜柠檬酱 NO.3“关东煮"夏日版本 NO.4 毛豆泥奶冻 NO.5清爽桃子吐司 ---- 无时差研究所的三周年周边——社畜打工人大礼包持续发售中。 产品包含(可拆分购买):一支三周年定制手挽袋+社畜职场袜(两双) 可扫描下方图片二维码直接购买
主播 / 珂珂 艾谁谁 嘉宾 / 葛暘 封面设计 / 珂珂 音频剪辑 / 珂珂 我们这些当代的都市青年,一边对老一套的封建迷信嗤之以鼻,一边却在网上忙着转发锦鲤求好运,占星、塔罗牌算桃花运,新认识的朋友见面也时常会问问彼此的星座,大家或多或少都略懂一些皮毛但。其实,对于大多数把“玄学”挂在嘴边的年轻人来说,没有几个会真的用占卜结果主导自己的生活。 “了解占星,剖析自己,善待心灵,迎接未来。”这是某星座运势小组简介中的一句话,在他们眼中,占星并不能用来解决问题,也改变不了命运,只能“让你了解自己的渺小”。 其实互联网“玄学”产业兴起,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年轻人的压力与焦虑,但沉迷其中的却是少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持着“信而不迷”的态度。对于他们来说,“玄学”更多充当了生活的安慰剂,“生活这么难,就算不准,娱乐娱乐也不错。”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葛暘,和我们一起聊聊占星的学术起源,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对待占星,如何用占星来指导我们更好的生活。 节目内容是嘉宾个人学习感悟,仅代表个人观点,请大家谨慎应用。 本期节目我们主要聊了以下内容, 01:30 嘉宾开始接触占星的原因 04:20 用金融模型理解玄学 07:45 大家对玄学的第一印象什么 13:00 星座只是一个sign(符号) 17:35 如何用星盘看一个人的基因地图 21:20 出生年月时间和地点的决定作用 24:40 父母的星盘也会影响孩子 32:40 占星的作用是帮助自我意识成长 36:50 时代行星对大环境的影响 53:00 用阿加莎举例看星盘 ---- 无时差研究所的三周年周边——社畜打工人大礼包持续发售中。 产品包含(可拆分购买):一支三周年定制手挽袋+社畜职场袜(两双) 可扫描下方图片二维码直接购买
主播 / 珂珂 艾谁谁 嘉宾 / Sunny Coco 封面设计 / 珂珂 音频剪辑 / 艾谁谁 这是我们中美教育对比系列的美国篇。我们邀请到了美国教育相关行业的从业者,从k12教育开始为我们系统性的梳理了美国基础教育到美国高校的历程。美国各个教育阶段的学校种类众多,选择什么样的学校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未来能够申请到怎样的高校,因此对于很多美国的家长来说孩子升学的问题也备受关注。但由于美国是一个多种族的国家,因此各个种族对待教育的态度也不尽相同,教育方式也千差万别,甚至会有人选择自己在家里教孩子。当然只要有竞争的地方就有鸡娃,美国也不乏虎妈的存在,父母也极力为孩子贡献最好的资源。 本期节目我们主要聊了以下几点 4:30 美国的k12是什么意思?美国小朋友的升学模式 9:00 private, public, charter, magnet 分别是什么? 11:40 公立和私立学校捡选学生的标准 13:45 美国租售同权,为什么还有很多人会买学区房? 15:45 美国综合性大学和文理学院有何不同?地区性学校、宗教大学、社区大学又是什么? 26:00 社区大学设置的目的是什么? 29:30 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学校?为什么美国高中生会在上大学前参观大学校园? 33:40 初高中阶段,家长在挑选学校的标准是什么? 37:03 亚裔橄榄球运动员的大学申请故事 44:40 私立学校的学生申请大学也需要升学顾问? 46:10 美国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是怎样的一种态度?哪个种族最鸡娃? 50:02 美国可以在家读书不影响上大学?如何看待《educated 你当像鸟飞往山》作者的经历? 54:20 美国教育不公的存在 1:01:09 Coco在美国大学教授中文的经历,哪些美国学生会学中文?如何教学? 1:07:10 书本上学习的英文和实际生活中的英文有何差异? 无时差研究所的三周年周边——社畜打工人大礼包持续发售中。 产品包含(可拆分购买):一支三周年定制手挽袋+社畜职场袜(两双) 可扫描下方图片二维码直接购买
主播 / 珂珂 艾谁谁 嘉宾 / 陈老师 扣妈 封面设计 / 珂珂 音频剪辑 / 珂珂 关于鸡娃,网上有很多描述当代北京头部父母——海淀妈妈如何焦虑的内容,这些媒体的进一步放大和不断变化的政策一起掀起了更新一轮的当代父母焦虑狂潮。但是我们也时常在想,是不是可能有另外一种声音没有被听到,是不是可能会有一些心态平和的家长在这场洪流中依然保持着最后的淡定?是不是有些特殊的品质往往比单纯的取得高分更为重要?同时在这场教育变革的探索中,我们好像鲜有问及老师的看法,但是什么造成了今天这样的局面?是不是出现了系统性的问题?老师夹在中间又有多少难言的苦衷?因此本期节目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来自广州的小学老师陈老师和来自北京的非典型北京妈妈扣妈和我们一起进行了一场生动的对谈,我们的焦虑来自哪里?我们究竟想要培养出怎样的孩子?如何与自己和解?也希望这期节目能够给你带来一些不一样的观点和看法。 3:30 中小学生课内课外的学习现状 6:10 幼升小也逃不掉补习压力 9:30 没有排名家长反而更焦虑了 12:00 中小学生的课业压力大吗 15:50 素质教育也能排满一周 19:45 在北京鸡娃是一个普遍现象吗? 25:10 牛津英语考试是什么? 27:30 广州的教育情况如何 32:15 不同学校的师资水平有何区别 36:55 中学校教师缺编问题严重 39:10 鸡娃圈子的经典黑话 43:45 线下机构勒令停课就转线上 47:10 大环境背后是考学和就职系统问题 51:40 如何看待培训机构有入学考试名额 53:45 小朋友的压力和心理问题 58:40 家庭应该对心理教育有更大的作用 1:00:10 子女教育爸爸去哪儿了? 1:04:50 父母到底想要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无时差研究所的三周年周边——社畜打工人大礼包持续发售中。 产品包含(可拆分购买):一支三周年定制手挽袋+社畜职场袜(两双) 可扫描下方图片二维码直接购买
主播 / 珂珂 艾谁谁 嘉宾 / 小黑 封面设计 / 珂珂 音频剪辑 / 艾谁谁 《平原上的娜拉》一文又把大家拉回了二十年前《半边天》对西北平原一个叫刘小样女性采访的记忆。二十年前,刘小样一身红衣,面对主持人张越说出了那一句,“我宁可痛苦,也不要麻木”,震惊了电视机前的无数人。二十年过去了,很多当时看到这期节目的人被激励,最终走向了外面的世界,然而这二十年刘小样究竟经历了什么,直到人物杂志的这篇文章刊登我们才真正了解。 这二十年刘小样多次出走,却最终都铩羽而归,但即便如此也依然激励了很多人,也让我们更加意识到做自己其实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我们从结果倒推刘小样过去的经历,对比同为农村出身的余秀华、范雨素,刘小样今天的境遇可能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比如家庭环境、舆论压力等,这其中有她的幸运,也有她的不幸。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刘小样,但这个宇宙总是千方百计地把你拉回普通人,除此之外还有不可避免的来自周遭异样的目光,因此我们依然需要能够抵御挫折的勇气,也更应当呵护身边的一个个“刘小样”们。 本期节目无时差铁三角黑总再次莅临,和我们从《平原上的娜拉》聊起,探讨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应当“如何逃离平庸的重力”。 本期节目我们主要聊了以下几点 1:03 刘小样事件的概况 2:16 《平原上的娜拉》读后感 6:10 刘小样的故事为什么备受关注? 9:35 刘小样戳中我们的地方是什么? 11:45 刘小样究竟在寻找一种怎样的生活? 14:35 刘小样和余秀华、范雨素的对比 18:20 娜拉的出走为什么不能成功? 20:10 做自己是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 24:10 大众的期望是不是一定程度绑架了刘小样? 28:10 刘小样是不是在追求一种浪漫的生活方式?刘小样vs陈建斌 31:35 刘小样丈夫很好的呵护了她的梦想 32:50 如何看待张越劝说刘小样不要走出?倘若无路可走,最好的是不要惊醒她 35:45 刘小样对于大城市的落差来自哪里? 39:20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高开是否是一件好事?刘小样vs许渊冲 46:10 普通人追求理想频频受挫后,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 48:30 忽视他人的眼光有多难? 51:20 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刘小样,我们应当呵护周围的“刘小样”们
主播 / 珂珂 艾谁谁 嘉宾 / 赛茜 封面设计 / 珂珂 音频剪辑 / 珂珂 本次无时差研究所有幸邀请到了知名博主赛茜。赛茜九岁前往英国留学,18岁在牛津辩论一战成名,是外界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当谈到早早出国留学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时,她说更多的是让自己学会了在面对不同文化和不同的背景有了更多的包容性。另一方面中英两国的成长经历,也让她越发意识到了教育的地区不平等问题,尤其是中国的第一代大学生,这些学生的父母可能都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很少能够在未来的职业道路和人生道路上给予孩子很多实际的意见。因此她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到更多的青年实现自己的梦想,让他们真正意义上能够获得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赛茜的这个想法正好与无时差研究所一直以来想要鼓励和帮助到更多同龄人的想法不谋而合,也希望这期节目可以给那些毕业季正在迷茫,不知所措的朋友一些实际意义的帮助和启发。
主播 / 艾谁谁 嘉宾 / 北大飞 伍勤 封面设计 / 珂珂 音频剪辑 / 艾谁谁
主播 / 珂珂 艾谁谁 嘉宾 / Yan 封面设计 / 珂珂 音频剪辑 / 艾谁谁 2020年上半年,因疫情原因,居民足不出户,社区团购大火;下半年,美团滴滴拼多多京东阿里等互联网巨头和资本入场社区团购狂飙突进,开打疯狂补贴大战,随即引发官媒批判“互联网巨头不应惦记几棵白菜的流量”。到了今年社区团购相关监管条例频频发布,市场监管不断收紧,禁止平台一切降价低价行为。在这样的监管高压下,各大社区团购平台的生存状况如何? 另一方面整体来看,社区团购乃至生鲜电商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个高毛利的“好生意”,但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巨头纷纷入场,趋之若鹜?这背后除了又一新的流量入口,还有什么潜在的思考和布局?从国计民生的大面上说,社区团购究竟给下沉市场带来了哪些价值?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消费品行业的资深分析师Yan和我们一起聊聊社区团购的商业模式和她深入下沉市场调研生鲜电商的现状和总结。同时为了获得一手的数据,Yan也在多个社区团购平台担任团长,本期节目里她也将和我们分享她做团长一年以来的诸多经历和感想。 本期节目干货满满,希望大家有所收获,也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多多交流。 2:00 Yan社区团购的调研经历和感触 5:14 社区团购的价值是什么? 7:45 农村市场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社区团购的痛点是什么? 13:00 社区团购的商业模式如何?和其他的生鲜电商有什么区别? 21:10 社区团购玩家需要具备哪种能力? 26:30 生鲜并不是一个高毛利的生意,互联网巨头对其趋之若鹜又是为了什么? 32:00 通达系的网络和多多美团的网络有什么区别? 38:05 社区团购反向物流的能力目前如何? 41:40 社区团购究竟能不能赚钱? 45:45 巨头入场创业公司该何去何从? 48:00 人民日报痛批社区团购后,市场有了哪些调整? 50:30 社区团购的社会价值有哪些? 53:20 社区团购的弊端是什么? 56:30 互联网反垄断的主旋律 59:30 其他的生鲜电商模式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1:04:20 Yan自己做社区团购团长的经历 1:09:20 什么样的人最适合做团长? 1:12:10 当选团长的标准是什么? 1:15:10 社区团购的竞争力何在? 1:23:05 Yan是如何去到下沉市场的?我们究竟离下沉市场还有多远? ---- 无时差研究所的三周年周边——社畜打工人大礼包持续发售中。 产品包含(可拆分购买):一支三周年定制手挽袋+社畜职场袜(两双) 可扫描下方图片二维码直接购买
主播 / 珂珂 艾谁谁 嘉宾 / 小黑 封面设计 / 珂珂 音频剪辑 / 珂珂 从2011年成立到今天,快手已经走过了十年。这是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十年,也是内容创作者崛起的十年。作为这过去十年的记录者和见证者,快手也成功在今年初登陆了港交所,成为中国短视频第一股。与其他短视频平台不同,快手一直遵循着一种普惠流量的分发机制,并且始终坚定地站在用户这边,站在生产者这边。这样的选择让快手激活了平台上海量的长尾作者,使得流量不再集中在头部的玩家和头部的网红明星,而是给更多普通的机构、个人、企业,分配一些差异化的但尽可能精准的流量。也正因如此,很多努力生活的普通人有了更多能够通过平台被看到的机会,最终改变了命运、改变了生活。那些原本沉默的大多数就可以不沉默,哪些普通的就可以不普通,那些原本平凡的东西就可以不平凡。 2020年快手联合清华大学发布的《2020快手扶贫报告》,报告中显示在中国贫困地区每4人中就有1位活跃快手用户,过去一年内快手国家级贫困地区用快手记录生活视频数超29亿条,664万贫困地区用户在快手获得收入。无数的工厂、合作社、农民个体等等,通过快手的短视频+直播+电商体系打通了销路、实现了创富。在这个维度上,快手所承担的这份社会责任,是无价的。虽然在市场上,快手是有估值的,但对这些被它改变了命运的人,这些小村子小镇,这些原本无望的家庭来说,它也是无价的。 这次借由快手十周年,我们重新翻看了过去这十年短视频的发展历程,也进一步了解了它究竟给大众带来了什么? 最后我想说,其实无穷的远方和无数的人都和我有关,天地若被折叠,人心由我打开,我们要去拥抱彼此,发现我们身上一样的东西远远多过不一样的东西。 *本期节目由快手赞助播出
主播 /珂珂 嘉宾 / 小yuan 小miao 封面设计 / 珂珂 音频剪辑 / 珂珂 3:45 美国疫情期间生活和工作的体验 8:30 疫情前期远赴美国学术交流 12:00 申请读博的波折 15:25 选择回国工作的心路历程 19:00 疫情给予了充足的时间思考是否留在美国 22:15 民族和国家之间撕裂的加剧 24:45 亚裔在美受到歧视的真实感受 28:15 身在海外但心系家乡募捐物资 34:40 自然语言处理(NLP)中对于偏见的考量 36:30 推荐系统的内容分发是让世界更团结还是更割裂 39:20 语义和偏见之间的联系 44:10 推荐纪录片《智能陷阱》 45:00 花七万天价机票回国困难重重 49:55 非紧急非必要的“双非”旅行拿不到绿码 52:55 回国航班熔断或者无故取消 55:15 新加坡疫情和防疫的情况 59:00 新加坡不戴口罩会被关小黑屋 1:01:00 为找工作心情跌宕起伏 1:04:00 找工作现实和想象的差距 无时差研究所的三周年周边终于在千呼万唤中使出来了!这次无时差研究所设计天团为大家奉上社畜打工人大礼包。 产品包含:一支三周年定制手挽袋+社畜职场袜(两双)+抖音第一咖啡品牌趣朴挂耳咖啡一盒(内含8小袋)+趣朴咖啡味护手霜(两支) 购买链接: https://k.koudai.com/e6nJq==6?a=b&p=iphone&wfr=BuyercopyURL&share_relation=f8268724eba776d9_1414045761_1 或扫描下方图片二维码直接购买 产品详情页 无时差研究所三周年周边限量300份,欢迎大家多多支持。 无时差研究所是一档横跨中美的播客节目,我们分居在大洋两岸,邀请各行各业的同龄人,一起讨论时下中美的诸多社会现象。虽然每周都要配合着时差,以远程连线的方式录制节目,但我们每周的更新无时差,因为我们知道每一期的认真对待,都会传递给世界各地的你们。然而我们还是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可以一起直接面对面的聊天。所以如果你喜欢我们,欢迎扫描微信打赏码或者使用爱发电链接给我们送来你的心意。你的每一分打赏都能为我们早日相见攒下一点机票钱。 微信打赏码 爱发电 https://afdian.net/@timetravel ---- 听了这么久我们几个人聊天,你想不想也来和两位主播掰扯一番?现在机会来了!无时差研究所正式向你发出邀请。你有任何故事、想法、观点都可以给我们投稿。直接拿手机录制一段简短的语音,概述你的话题,发送到 [email protected] 就有机会来无时差研究所做客。我们期待你的到来!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