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 / 珂珂 艾谁谁 嘉宾 / 刘晓松 小鸡 封面设计 /珂珂 音频剪辑 / 珂珂 曾几何时,互联网编织出的这张硕大的网,将我们每个人都牢牢粘连,我们像是二维平面上逡巡的蚂蚁,只能窥得三维世界在此的投影,却全然不知全貌。这就是网络社会所带来的真实情况,我们看似活在了一个信息越来越丰富的环境里,却殊不知正因如此,我们所接收到的信息的冗杂性就越来越强,信息的片面性也越来越强。那么如何能够在背景嘈杂中凸显出来,那么最直接有效的一个办法就是,观点要够偏激,所以到后来充满偏见的声音充斥着整个网络,我们很难再有机会听到平衡的声音,他们早就被淹没在互联网语系所构建的金字塔底层。这就是一种公共空间被占据的情况,久而久之互联网不在仅仅只是一种工具,他有时候甚至成为了一种武器和手段,成为了很多人为达到自己目的随意操控和滥用的资源。渐渐的,本该引导互联网主流之声的精英阶层,或被迫或主动的交出了自己的话语权,选择了保持缄默,这又再一次加剧了当今的割裂和失智。最近的几次互联网明星粉丝事件则集中体现了这一点,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刘晓松和小鸡,以饭圈生态作为切入口,和我们一起聊一聊不可捉摸的互联网万象。 ⭕️0:40 睽违已久的刘晓松老师回归 ⭕️2:00 xz事件的始末和知识科普 ⭕️5:30 解剖分析粉圈画像和行为模式 ⭕️7:30 小鸡被网暴的经历 ⭕️10:20 圈子的形成以及交叉和对立的产生 ⭕️13:00 拒绝出圈是基于什么心态和如何破圈 ⭕️15:15 出圈需要突破自己的审美底线吗? ⭕️15:55 TD母爱式推送限制了观点输入 ⭕️17:20 如何看待无法公开点评流量明星的话语权丧失 ⭕️18:20 当我们在粉偶像时,我们到底在粉什么? ⭕️20:20 流量明星背后资本的力量不容忽视 ⭕️22:10 如何看待xz粉丝的群体性行为?明星是否该为粉丝的行为买单? ⭕️26:20 偶像出事之后各种不同的粉丝反应 ⭕️29:55 如何理解互联网举报风气的形成?举报是否脱离了初衷? ⭕️33:20 为什么带节奏,下定义和逼人战队比比皆是 ⭕️35:25 对于这代年轻网民的未来是悲观还是乐观 ⭕️41:00 简单化自带立场的饭圈语言是不是对发言空间的侵占 ⭕️44:40 互联网时代让我们更接近真相了吗? ⭕️46:10 谣言总是包装成真相的样子,充斥着每一个圈子 ⭕️50:55 面对社交媒体的现状,我们能做出哪些改变? ⭕️53:30 如何保持开放的心态?
主播 / 珂珂 艾谁谁 嘉宾 / 夏立 封面设计 / 珂珂 音频剪辑 / 艾谁谁 2019年的多长森林大火,让环保这个话题重回大众视野。其实环保这个概念我们并不陌生,“保护环境”这四个字也仿佛烂熟于心。可是越来越多的极端环保主义事件也渐渐地污名化了这个词,另一方面环保因为周期性之长,往往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因为短时间内看不到显著的成果,于是喊过口号后也就放弃了对它的坚持。但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全球气候变化,极端自然灾害频发,我们身处在其中的每个个体都已无法独善其身。不过值得欣慰的是,中国在全球环境气候治理方面确实展现出了大国风范,作为发展中国家依然承担起了牺牲经济增速节能减排的责任。同时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社会企业在保护环境方面做出了很多实质性的工作,虽然其中也不乏很多营销炒作,颇有争议。不过不论如何,环境保护都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虽然阿拉善的蚂蚁森林可能不会惠及我们这一代的成长,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可能不会对我们当前的环境有任何显著的改善,但是环保本就是一场漫长的人类救赎,而生存本就是一种幸运。本期节目我们有幸邀请到了环保工作者夏立,从森林大火开始聊聊环境保护这个高频却陌生的话题。 这期节目我们聊了以下几点: ⭕️0:56 “气候变化和可再生能源研究”究竟是怎样一份工作? ⭕️2:40 环保是一个很深奥的话题吗? ⭕️4:02 环保主义者是否被污名化? ⭕️4:41 加州大火和澳大利亚大火形成的原因? ⭕️6:45 是否是人类的活动加速了自然灾害的发生? ⭕️8:02 澳大利亚的山火对澳大利亚本土和远离澳大利亚的我们会有哪些影响? ⭕️9:38 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的诉求是什么? ⭕️12:26 气候协定里如何约定碳排放的计算和目标? ⭕️13:00 什么是碳中和? ⭕️14:20 中国在气候治理方面做的如何? ⭕️15:45 中国在减排技术方面是否有任何突破? ⭕️16:44 如何解读碳资产这样一个概念? ⭕️18:24 温室气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牛打嗝? ⭕️20:33 打折环保旗号的产品是否只是一种营销的手段? ⭕️23:45 垃圾分类是否迫在眉睫? ⭕️27:52 大的气候灾害造成的气候变化对普通人会有何种影响? ⭕️33:00 人们对环保的无感源于环保的长期未知性,环保概念的演变 ⭕️34:50 个体极端案例导致环保组织机构公信力不足 ⭕️37:15 如何正确理解环保主义者?环境机构工作者的工作状态如何? ⭕️41:10 如何看待那些自我标榜环保主义者的人? ⭕️42:00 日常生活中的环保小建议 ⭕️44:14 有哪些优秀的环境保护相关的公共政策案例 ⭕️47:00 “蚂蚁森林”是怎么运作的? 无时差研究所X永璞咖啡【火热售卖进行中】 无时差研究所100期纪念款冻干咖啡洗漱包 洗漱包/化妆包/外出背包+10颗冻干咖啡(外加新春促销外增2颗冻干咖啡)+无时差研究所英文logo徽章+更多内含额外惊喜 12颗冻干咖啡小飞碟,带你随时随地尽享精品咖啡的绝妙风味。 同时它还是一个背包、也是一个洗漱包,让无时差研究所陪你度过无数个独在异乡的夜晚。 购买链接 无时差研究所100期纪念款【冻干咖啡洗漱包】——无时差研究所X永璞咖啡 淘宝复制口令:₤05in1hW6XdN₤ 同时关注无时差研究所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也可以获得本款产品的购买链接 更多美图详见产品购买链接。
主播 / 珂珂 艾谁谁 嘉宾 / Phil Wener 封面设计 / 珂珂 音频剪辑 / 珂珂 《寄生虫》在好莱坞的大获全胜无疑拉开了全世界深入探索韩国社会的序幕,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寄生虫》的成功一定意义上也要归功于好莱坞亟待转型的现实。人们看腻了老白男统治下极尽政治正确的好莱坞,确实到了要换换口味,从别的社会形态看一看这个世界的时候。但是纵观这么多年各国电影发展史,无数冲奥影片折戟沉沙,外语片要想获得美国电影学会的认可甚至全世界广泛的观众基础的确步履艰难,第一个需要跨越的就是翻译和字幕的障碍。就像奉俊昊导演在发表获奖感言说的那样:“字幕壁垒并不是障碍。只要克服了那一寸高的障碍—字幕,你就能看到很多更让人惊叹的电影。”从这个层面上看,《寄生虫》的这次成功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了,当然这也和韩国电影的大环境密不可分。《寄生虫》获奖后,韩国总统文在寅当即表示,“今后韩国政府将进一步为广大电影人提供能尽情发挥想象力并没有顾虑地制作电影的环境。”要知道在上一任总统朴槿惠执政时期,奉俊昊曾被迫出走好莱坞。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电影环境,诞生了无数优秀和经典的韩国电影,并且形成了几类主要的电影题材和主流议题,历史事件、朝韩关系、韩国社会、宗教都是电影大荧幕上反复被表现的话题。这些电影题材一定程度上反应了 韩国的社会现象和历史文化,也让我们看到了韩国流行文化背后更深的韩国社会的现状和韩国这一代人的思考。本期节目我们和电影专业的老朋友Phil还有朝鲜文学专业的新朋友Wener一起从《寄生虫》聊起,看看韩国不同题材电影下的韩国社会究竟是什么样的。 这期节目我们聊了以下几点: ⭕️2:55 如何评价披着商业片外壳的寄生虫 ⭕️4:40 Phil参加奉俊昊见面会的经历 ⭕️7:00 寄生虫反映了韩国社会现实吗? ⭕️9:30 寄生虫有那么深刻的价值和意义吗? ⭕️11:35 近代史上韩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 ⭕️14:34 如何评价寄生虫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 ⭕️15:50 西方和亚洲电影人如何互评 ⭕️17:30 奉俊昊用好莱坞技法做到了文化输出 ⭕️19:15 字幕可能是外语拓展观众的限制 ⭕️22:30 韩国娱乐产业的输出水平让人望尘莫及 ⭕️24:40 如何看几位韩国演艺界的常青树 ⭕️27:45 韩国电影取材多来自现实社会问题 ⭕️31:50 寄生虫讨论贫富差距有所保留 ⭕️34:20 几部优秀电影围绕韩国历史转折点展开 ⭕️39:40 评价韩国总统和财阀对韩国社会的影响 ⭕️42:45 韩国人的社会性和寄生虫影射的韩美关系 ⭕️46:00 如何看待韩朝关系变化传递的信号 ⭕️51:50 韩国民族主义教育严格却也爱追逐潮流 ⭕️54:50 韩国的女性地位如何? ⭕️58:30 宗教在韩国的影响力及其历史原因 ⭕️1:02:20 邪教的存在离不开信奉萨满教的传统 ⭕️1:05:40 大家推荐一部韩国电影 本期节目提到的电影有: 《寄生虫》 《辩护人》 《南山的部长们》 《出租车司机》 《共同警备区》 《特工》 《铁雨》 《白头山》 《国际市场》 《82年的金智英》 《娑婆诃》 无时差研究所X永璞咖啡【火热售卖进行中】 无时差研究所100期纪念款冻干咖啡洗漱包 洗漱包/化妆包/外出背包+10颗冻干咖啡(外加新春促销外增2颗冻干咖啡)+无时差研究所英文logo徽章+更多内含额外惊喜 12颗冻干咖啡小飞碟,带你随时随地尽享精品咖啡的绝妙风味。 同时它还是一个背包、也是一个洗漱包,让无时差研究所陪你度过无数个独在异乡的夜晚。 购买链接 无时差研究所100期纪念款【冻干咖啡洗漱包】——无时差研究所X永璞咖啡 淘宝复制口令:₤05in1hW6XdN₤ 同时关注无时差研究所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也可以获得本款产品的购买链接 更多美图详见产品购买链接。
主播 / 珂珂 艾谁谁 嘉宾 / Eddie 封面设计 / 珂珂 音频剪辑 / 艾谁谁 2019年末,艾谁谁不幸滞留墨西哥,在多个城市之间辗转了三周,才重新回到了纽约。想知道这期间都发生了哪些令人捧腹的“心酸”故事?本期节目,艾谁谁携半路弃她而去的Eddie,带大家一起去墨西哥闯荡一番。那里不仅有吃不完的卷饼,好喝又便宜的调酒,热情好客的居民,也有文化艺术圈的八卦,坑爹的旅游项目,还有……你听了就知道! 艾谁谁自述: 如果在去之前有人问我能不能一个人在墨西哥晃荡几个星期,我一定持保留意见。这趟墨西哥之旅让我反思了很多自己处事的方法,充分暴露了自己说风就是雨,不考虑后果的莽撞方式。也怀疑自己的义无反顾,是不是多半是因为自己的无知,而不是勇敢,所谓不知者无惧。欢迎大家来听一听我都干了哪些蠢事,以此为戒。 当时的我,真的非常希望2019年能够快点过去,总觉得新的一年一定会更好,然而2020的开头对大家来说都不平顺。但仔细想想如果不是因为滞留,我也不能赶上墨西哥一年一度的亡灵节盛事,还约到了老朋友,认识了新朋友。任何的不如意背后都有silver lining,区别还是在于我们对待事物和分析问题的角度。任何经历最终都将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段回忆,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的一段笑谈。 希望这期节目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正面力量,无论处境多么困难,我们都有走出去的一天。 这期节目我们聊了以下几点: ⭕️2:01 艾谁谁的墨西哥之旅起源 ⭕️5:10 如何在路上认识朋友? ⭕️8:52 计划之内的墨西哥旅行 ⭕️10:01 墨西哥城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不安全 ⭕️13:40 艾谁谁在亡灵节差点失窃的故事 ⭕️16:15 在海外签美国签证知识普及 ⭕️21:30 失去旅行同伴的艾谁谁是如何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走遍墨西哥的? ⭕️23:10 我亲身经历的亡灵节游行 ⭕️26:30 墨西哥的著名建筑师路易斯·巴拉甘 ⭕️32:30 传奇的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卡罗 ⭕️37:00 墨西哥究竟有多好吃! ⭕️41:30 墨西哥的自由摔跤Lucha libre ⭕️48:20 计划之外的一个人旅行究竟是什么感觉? ⭕️50:30 一趟墨西哥的吵架之旅 ⭕️1:02:25 墨西哥城的金字塔遗址 ⭕️1:06:00 艾谁谁在墨西哥险象环生的经历 --- Mole 墨西哥焦糖布丁 墨西哥肉夹馍 亡灵节游行 自由搏击
主播 / 珂珂 艾谁谁 嘉宾 / 6070后父母代表 封面设计 / 珂珂 音频剪辑 / 珂珂 这是一期无时差研究所开播两周年的特别节目。 在过去的这两年中,我们采访了无数各行各业成绩斐然的同龄人,一起思考过很多社会的现状,也质疑过这个时代的功利和残酷。这次我们想把采访对象对准60后、70后这个群体,也就是我们的父母辈们,想听听他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他们眼里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他们究竟在想什么? 我们是国家经济高速增长下所成长起来的一代,很多人也因此有机会走出国门,去看更大的世界。这一切和我们的父母辈截然不同,继而有了很多误解和矛盾甚至冲突,可是我们好像也从没有彼此真正了解过。其实每一个中国家庭都充满了故事,而时代的发展也在悄然地改变着我们父母的观点和想法,你不聊聊怎么会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呢? 所以借着这期节目的主题,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六位60后和70后的父母。从子女关系、婚姻关系、社会变化、人际交往等多个方面向他们提出了14个问题,放在一起剪成了这期特别节目。我们承认这期节目不可避免一定会存在幸存者偏差,这六位父母也无法代表所有的60后和70后群体。但是我们希望这期节目所讨论到的话题可以给大家以帮助、以借鉴,也希望听到这期节目的你,也可以把这期节目转发给他们,或者拿着这些问题去和他们聊一聊,把他们关于这些问题的回答留言给我们。 整期节目做下来其实内心有很多感触,我们的父母辈身上有很多属于这代人的时代烙印和相似性,但又因为社会的发展,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有很多有趣的想法和观点,这也是我们相互理解和沟通的基础。都说这是我们的时代,可是我们也有老的一天,也有被时代淘汰的一天,那是的我们又会拥有和他们同样的心境吗?所以这次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声音! 这期节目我们聊了以下几点: ⭕️0:30 无时差对话6070后开篇 ⭕️3:35 “你是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的?” ⭕️7:30 “觉得自己和同辈人有哪些共性和区别?” ⭕️10:45 “和子女沟通有困难吗? 有没有被误解的时候?” ⭕️16:50 “你和另一半在同子女相处上有什么异同? 有在维护自己父亲或母亲的形象吗?” ⭕️21:15 “如果你的或者别人家的女儿30岁了, 还没有结婚或者还没有稳定另一半, 你会怎么看?” ⭕️27:10 “你们这一代的婚姻观是什么? 了解我们这一代的婚姻观吗?” ⭕️30:20 “怎么看待年轻人会恐婚?” ⭕️31:50 “现在主要的信息来源是什么? 如何判断真假?” ⭕️37:00 “目前最大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42:25 “会觉得高科技跟不上吗? 对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是否充满了好奇?” ⭕️47:30 “有哪些比较常用和爱用的APP?” ⭕️50:30 “你们还有交往新朋友的动力吗? 和老朋友的交流频率如何?” ⭕️54:20 “如何看待子女的消费观?” ⭕️1:00:00 “如何看待TX恋爱或TX婚姻?” ⭕️1:11:35 “如何看待婚前性行为?”
主播 / 珂珂 艾谁谁 嘉宾 / 高建 夏凉 封面设计 / 珂珂 音频剪辑 / 毛豆 珂珂 2019年12月,有关“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登上了微博热搜,阅读量达到了9亿。一时间关于李子柒的讨论铺天盖地,“为什么是李子柒?李子柒究竟做对了什么?李子柒爆红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李子柒到底算不算文化输出?”也成了大众热议和探讨的话题。李子柒的成功一定并非偶然,这关乎传播时代的底层逻辑和内容创造的顶层设计。国风美食、古风美景、汉服美女,李子柒好像具备了当代打造一个新网红古风博主IP所需要的全部要素。但这些只是基础,一个没有独特内容创作和内涵价值传递的古风博主最终只会沦为千篇一律的“影楼摆拍”。这正是李子柒IP爆红的丰富内核所在,也是为什么李子柒能够获得广泛社交传播的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李子柒的爆红海外和文化输出的头衔,其实一定程度上是信息不对称的结果,也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反观这么多年,中国成功的文化输出其实少之又少。相比较于全球通吃的好莱坞漫威、碟中谍、速度与激情系列,中国好像很难有这样现象级的全球化作品出现,这背后其实是多方面原因共同导致的结果。这其中有中国影视行业自身成本结构畸形的原因,也有西方对于东方文化普遍警惕的原因。但是文化出海、国家形象的侧面塑造其实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 美国的大国形象一部分是建立在好莱坞、Netflix、HBO等疯狂输出的基础上的。这无疑是一个名利双收的事情,而在这件事情上,刚刚在奥斯卡大获全胜的韩国其实已经走得很远了。今天,抖音的全球布局可能是一个良好的契机,虽然出海之路困难重重,但它另辟蹊径用短视频的形式,一定程度上避开了厮杀激烈的电影电视剧市场和语言不通所造成的隔阂。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北新桥李子柒”夏凉和“雍和宫李子柒”高健和我们一起聊聊李子柒爆红的偶然与必然和李子柒出海、文化输出究竟是不是一个伪命题。 这期节目我们聊了以下几点: ⭕️0:30 四位“李子柒”齐聚北京 ⭕️3:30 她活成了我们都想要的田园牧歌 ⭕️6:30 穿汉服做饭表演成分不可避免 ⭕️8:10 有哪些看似日常实则刻意的元素 ⭕️9:35 李子柒还原了诗词歌赋里的美好 ⭕️12:00 同龄人感受到了动手能力的对比 ⭕️14:15 为什么李子柒成功出海? ⭕️15:50 典型传统中国形象有很高的辨识度 ⭕️17:45 汉服不仅是摆拍还是生活状态 ⭕️19:40 分析美食类博主几大类型 ⭕️21:30 李子柒符合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 ⭕️23:30 同类型农村生活博主的异同 ⭕️25:30 生活消费类视频还是需要“美” ⭕️28:00 科技小发明博主手工耿 ⭕️31:50 手工耿设计无用然而满足了社畜的心理需求 ⭕️33:10 手工耿展现的是大材小用漫画效果 ⭕️35:00 从办公室小野视频引发意外看博主的社会影响力 ⭕️37:45 李子柒的商业变现价值 ⭕️38:30 中国古装剧的商品植入水品远超业界 ⭕️40:10 国内外博主不同的变现形式 ⭕️41:30 李子柒表达的中国女性形象 ⭕️43:40 外国人如何认知中国人的形象很重要吗? ⭕️46:45 李子柒符合外国人的审美吗? ⭕️48:25 李子柒为什么收到东南亚观众的喜爱 ⭕️50:10 为什么同样亚洲基因的ABC外表确和我们明显不同 ⭕️53:00 亚美之间彩妆不同也是基于文化差异 ⭕️54:40 冯提莫代表了无法否认的颜值经济 ⭕️57:00 审美有哪些绕不开的基本诉求 ⭕️58:40 为什么文娱输出西方很难? ⭕️1:00:15 商业化成功还是需要积累和资金支持 ⭕️1:03:20 编剧们需要也富养才能有好内容 ⭕️1:05:25 中国人讲故事强调情理但不讲逻辑 ⭕️1:06:55 为什么好莱坞电影能获得成功? ⭕️1:09:35 中国人是不缺乏想象力的 ⭕️1:10:30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李子柒
主播 / 珂珂 艾谁谁 嘉宾 / 王妈妈 梦璠 封面设计 / 珂珂 音频剪辑 / 艾谁谁 《巴菲特传》里有一段对人设这样的描述“要想赢得良好的信誉,你需要20年时间,要想毁掉它,5分钟就足够了。如果你明白这一点的话,做事的方法自然就会有所不同了。”当下的媒体社会,“人设”在明星的荧幕形象之外,成为一种吸金、吸流量的工具。“人设”的走红,是以全景媒体社会为基础的,媒介的发达让这个时代的话语权不再单一的掌握在被少数人控制的传统媒体中,也让一个人有可能全方位展现在大众面前。它其实是一种个体没有办法去抗拒的趋势,不管大家再怎么怀念过去,“形象产品”已经和创造出来的实际作品一样,拥有了价值。其实不止明星,普通人从你开始社交的那一刻,就已经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人设。只不过对于大多数丰满立体的个体来说,它们是一个组合。在家长面前,你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在友人面前,你是一个怎样的朋友?在下属面前,你又是怎样的一个上司?真实的自我永远都处在变动之中。其实说到底这世上除了你自己,谁能知道真实的你是什么样的呢?而在令人看不穿摸不透的社会中前行,把真实的自我隐藏在他人碎片化的印象背后,某种意义上讲,可能也会对你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便利。当然也有很多人因此被人设所困,为了维持自己的社交形象,渐渐变成了一种讨好型的人格。 本期节目,我们继续和王妈妈、梦潘一起从明星的人设崩塌一起聊聊普通人的人设需求究竟有哪些? 这期节目我们聊了以下几点: ⭕️3:17 什么样的人设比较受欢迎?什么样的人设天然招黑? ⭕️5:08 勇敢的承认自己的缺点,真诚是能够被别人看见的 ⭕️5:52 天然招黑的许知远所塑造的清高知识分子形象 ⭕️7:30 网络时代使知识的门槛消失,不会给你的任何理解受限 ⭕️10:00 精英主义如何看待女演员和女艺术家 ⭕️12:06 电视时代的有限媒介资源和选秀节目人设 ⭕️15:35 普通人需要人设吗?是不是现代生存法则? ⭕️18:55 和大众喜欢的不一样会觉得很累吗? ⭕️21:00 立人设对生活的发展有帮助吗? ⭕️22:04 人设的自我设定vs社会设定 ⭕️26:10 普通人的人设是发展变化的 ⭕️27:15 这个社会很多人揣着明白装糊涂 ⭕️29:00 乐队夏天里众多乐队的内涵是什么? ⭕️32:20 给爱立人设的明星和普通人的tips ⭕️33:34 这个社会大多数人是不是有意无意变成了讨好型人格 ⭕️36:40 设立多面人设的人如何处理好各方关系? ⭕️38:20 有哪些名利双收的人设?
主播 / 珂珂 艾谁谁 嘉宾 / 王妈妈 梦璠 封面设计 / 珂珂 音频剪辑 / 艾谁谁 盘点2019年的明星人设集体大翻车,一定要提到“学霸翟天临,才女马思纯,知识分子靳东,建筑大师江一燕”这四个颇具代表性的明星。其实明星人设早已有之,从最早的演员的银幕形象所建立的人设,到狗仔文化的兴起,明星的私生活被放大,再到互联网时代的兴起,有了很多顺应粉丝需求或是被经纪公司刻意塑造出得明星人设。不可否认,这些各式各样的人设的存在帮助他们赚足了眼球和媒体曝光度,也带来了丰厚的代言收入,但这终究是一场表演。不论我们是否喜爱这些人设,或是为这些人设买过单,甚至很多时候,我们明明知道是假的还依然选择揣着明白装糊涂,今天的我们都有意无意地卷进了一场由人设引发的消费时代的共谋。可是有些硬拗出来的人设,假的终究是假的,也总有被拆穿的一天,可是当人设崩塌的那一刻,我们又究竟该向谁喊冤,谁都是这场共谋的参与者,谁都无法新免于难。今天这期节目就让我们和王妈妈、梦璠一起和大家从明星人设的崩塌聊起,看看明星人设崩塌之后究竟还剩下些什么? 这期节目我们聊了以下几点 ⭕️2:13 从娱乐圈的人设崩塌聊起,“学霸翟天临 才女马思纯 知识分子靳东 建筑大师江一燕” ⭕️4:30 重述事件的来龙去脉 ⭕️10:20 喜剧演员立的是什么样的人设? ⭕️11:30 明星为什么这么爱立人设?是不是当大众是傻子? ⭕️13:00 为什么这么多美妆博主越来越爱推荐书和电影? ⭕️17:00 当代明星的粉丝群体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19:10 靳东很像是活在我们朋友圈的中间叔叔 ⭕️21:10 关系类的人设容易赚钱,但也更容易崩 ⭕️23:45 大众为什么对李诞的出轨事件容忍度很高 ⭕️26:30 清华&哈佛学霸许吉如的人设为什么会崩? ⭕️28:00 危机传播需要规避的两个传播内容 ⭕️29:16 为什么詹青云不会让人觉得讨厌? ⭕️30:30 女性展现出侵略性不被文化所接受 ⭕️32:30 人设是不是消费时代的一场共谋? ⭕️35:30 日韩偶像明星的体系化运作 ⭕️38:30 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明明知道是假的但却不介意? ⭕️41:00 饭圈粉丝想嫁给明星且为之努力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态? ⭕️45:30 互联网出现前后追星方式的转变 ⭕️47:00 演员最初的形象塑造都在后期被不断加强和强化 ⭕️49:10 明星的人设是经纪公司后期刻意营造出来的 ⭕️51:00 蔡依林和周杰伦对比会显得更先锋和思辨
无时差研究所X永璞咖啡【火热售卖进行中】 无时差研究所100期纪念款冻干咖啡洗漱包 洗漱包/化妆包/外出背包+10颗冻干咖啡(外加新春促销外增2颗冻干咖啡)+无时差研究所英文logo徽章+更多内含额外惊喜 12颗冻干咖啡小飞碟,带你随时随地尽享精品咖啡的绝妙风味。 同时它还是一个背包、也是一个洗漱包,让无时差研究所陪你度过无数个独在异乡的夜晚。 购买链接 无时差研究所100期纪念款【冻干咖啡洗漱包】——无时差研究所X永璞咖啡 淘宝复制口令:₤05in1hW6XdN₤ 同时关注无时差研究所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也可以获得本款产品的购买链接 更多美图详见产品购买链接。 主播 / 珂珂 艾谁谁 高总 嘉宾 / 王妈妈 封面设计 / 珂珂 音频剪辑 / 珂珂 可能没有谁能够预料到,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是这样开始的,好像是电影里的末日情节,我们从没有像现在一样期待这个冬天赶快过去。当然这个春节也过的特别不一样,大多数普通人可能跟我们一样,并非身在疫区,但每天抱着手机,心情也都随着不断涌入的信息跌宕起伏。除此之外,突如其来的假期延长,也我们有了很多不一样的体验,不论是跟自己的另一半,还是父母,都有了大量相处的时间。即便在家里待着,不论是视频监工、转发求助信息、对接物资资源等,我们也依然有很多地方能够帮的上忙。这次就让我们和露天博物馆一起聊聊这个春节,我们这些普通人究竟经历了什么?听一听作为普通人的“居家隔离”日记。 本期节目我们主要聊了以下几点: ⭕️3:00 直播连线聊聊这个春节普通人的经历 ⭕️4:30 三位主持人春节都是怎么过的 ⭕️7:45 留守北京年夜饭怎么办? ⭕️9:25 珂珂泰国新加坡的非凡经历 ⭕️12:45 新加坡民众对疫情的反应 ⭕️15:00 新加坡口罩售罄辗转到小店高价购入 ⭕️19:00 美国流感死了六千多人是真的吗? ⭕️20:30 高总和爸妈在家看《囧妈》的观后感 ⭕️23:15 恶补一波综艺 高冷爸爸爱上吐槽大会 ⭕️25:00 太阳出来之后 山地公园里全蹲着人 ⭕️27:15 陌上王妈妈业务繁忙 线上非诚勿扰怎么玩? ⭕️30:00 心系前线 推出白衣天使专场包年服务 ⭕️32:40 回顾SARS 历史是惊人的相似 ⭕️35:20 我们应该如何取舍信息辨伪求真 ⭕️38:50 在家宅着让我们更加了解父母 ⭕️40:30 口罩到底要不要通过涨价来调控囤货行为? ⭕️44:15 物资捐赠的信息记得核实之后再转发!! ⭕️46:50 美国有一波危机意识超强的doomsday preppers ⭕️50:50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能做什么? ⭕️53:15 为大家送上新年祝福!
无时差研究所X永璞咖啡【火热售卖进行中】 无时差研究所100期纪念款冻干咖啡洗漱包 洗漱包/化妆包/外出背包+10颗冻干咖啡(外加新春促销外增2颗冻干咖啡)+无时差研究所英文logo徽章+更多内含额外惊喜 12颗冻干咖啡小飞碟,带你随时随地尽享精品咖啡的绝妙风味。 同时它还是一个背包、也是一个洗漱包,让无时差研究所陪你度过无数个独在异乡的夜晚。 购买链接 无时差研究所100期纪念款【冻干咖啡洗漱包】——无时差研究所X永璞咖啡 淘宝复制口令:₤05in1hW6XdN₤ 同时关注无时差研究所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也可以获得本款产品的购买链接 更多美图详见产品购买链接。 主播 / 珂珂 艾谁谁 嘉宾 / 萌萌 陈导 封面设计 / 珂珂 音频剪辑 / 珂珂 这期节目播出的时候,正是2020年初的这场浩劫愈演愈烈的时候。站在今天的我不知道明天的结局应是如何,十年后我们回想起今天还会记得什么。很多同行podcast紧急录制了关于这场人祸天灾的节目,无时差研究所自知势单力薄,断然无法窥得事件的全貌,也没有一线记者报道的专业和有效,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我们最大可能在这个寒冷和恐惧的冬天给闭门在家的大家带来一些温暖和欢乐。 因为一曲野狼disco,东北彻底火遍了全中国。与野狼disco一起蹿红的,还有“东北文艺复兴”这个概念。但东北文艺复兴绝不是一首歌的原因,随着班宇、双雪涛等一大批东北作家的涌现,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在严肃文学的凋敝下,那些打着强时代烙印的东北文学再一次迸发出了生命力。一时间东北改头换面,再也不是那个印象中21世纪后“重工业烧烤,轻工业喊麦”的地方了,越来越多的东北文艺工作者,用自己的作品记录着这个时代落水者的尊严。可是借用雪村的一句歌词“黑吉辽现在好极了,你来不来?”答案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应该是否定的,他们深深爱着脚下的这片黑土地,他们无比自豪和骄傲自己是这里文化的一部分,但是谁也不敢轻易把自己的青春交付于此。而外界对于东北的诸多刻板印象也让这片土地内在强化了自身的魔性,和外在形象。本期节目我们和两位土生土长的东北人陈导和萌萌一起唠唠东北文艺复兴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本期节目我们主要聊了以下几点: ⭕️2:20 纽约北京相聚一堂来聊聊大东北 ⭕️6:10 野狼disco是结合了国际文化的乡土自嘲 ⭕️9:00 评书是东北的你知道吗? ⭕️10:15 絮叨的写作风格来自于东北真实的生活体验 ⭕️13:40 用方言的写作能体现有地方特色的思维方式 ⭕️16:40 东北文学和艺术如何能走的更远 ⭕️18:00 为什么东北小品长期占据春晚舞台 ⭕️20:00 小品笑点围绕城市化进程中的矛盾已经过时 ⭕️21:40 如何评价现象级电视剧《乡村爱情故事》 ⭕️25:10 东北影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局限性 ⭕️27:15 东北文化有必要融入主流文化吗? ⭕️30:30 谁是广受认可的东北艺人? ⭕️33:00 东北人的标签是复杂和多面的 ⭕️38:00 东北男人就是大男子主义 ⭕️41:10 网络上看到的东北标签只代表了少数表达欲强的人 ⭕️43:30 真实的东北人不耐寒、摩登、闯劲足 ⭕️46:30 嘉宾对老东北经济陷落的印象 ⭕️48:45 产业链断裂部分原因是东北人的固执和爱面子 ⭕️52:50 东北父母对子女的影响 ⭕️54:45 留在东北的年轻人的生活状态 ⭕️56:30 东北口音是有生命力的语言 ⭕️58:20 不搓澡感觉活得特别没有尊严 ⭕️1:00:10 哈尔滨是真的冰天雪地 ⭕️1:02:00 东北特色积酸菜和冻梨到底是啥 ⭕️1:05:30 东北的未来在哪里? ⭕️1:09:00 《回乡偶书》by陈导
无时差研究所X永璞咖啡【火热售卖进行中】 无时差研究所100期纪念款冻干咖啡洗漱包 洗漱包/化妆包/外出背包+10颗冻干咖啡(外加新春促销外增2颗冻干咖啡)+无时差研究所英文logo徽章+更多内含额外惊喜 12颗冻干咖啡小飞碟,带你随时随地尽享精品咖啡的绝妙风味。 同时它还是一个背包、也是一个洗漱包,让无时差研究所陪你度过无数个独在异乡的夜晚。 购买链接 无时差研究所100期纪念款【冻干咖啡洗漱包】——无时差研究所X永璞咖啡 淘宝复制口令:₤05in1hW6XdN₤ 同时关注无时差研究所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也可以获得本款产品的购买链接 更多美图详见产品购买链接。 主播 / 珂珂 艾谁谁 高建 嘉宾 / 毛豆 封面设计 / 珂珂 音频剪辑 / 毛豆 本期节目由无时差研究所和露天博物馆联合出品。 从故宫6888年夜饭取消到奔驰开进故宫,“故宫”这个大IP备受追捧的同时也饱受争议。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从任何一个角度上来说,故宫都走在了历史文化与现代相结合的前列。故宫凭借自身的诸多优势,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放眼中国,可能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如此现象级的文化IP了。对于大多数第一次逛故宫的人,更多的可能就是走马观花式的游览一番,感受一下建筑物的恢弘和臆想一下几百年前这里的生活场景。但是故宫值得深入挖掘的远远不止于此,如果你有机会和时间,可以每次按照一个主题进行,解锁更多别样的故宫游玩体验。这期节目我们就和露天博物馆的小伙伴,一起亲身探寻了一条不一样的故宫旅行线路,探秘故宫隐藏咖啡之旅。咖啡作为一个西方的舶来品,竟然与这个承载了中华厚重历史的百年建筑有了很多完美的结合。除此之外,电影里的故宫、电视剧里的故宫,甚至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里所描述的故宫,都可以成为你按图索骥浏览故宫的一种方式。当然,如果你没有办法亲临现场,这个冬天你也可以“云”游故宫,故宫文创的层出不穷和丰富想象力已经足以让你深陷其中。本期节目就让我们一起和露天博物馆聊聊“不开车”就能解锁故宫的n种玩法,等来年春天,北京又适合人类活动的时 候,我们一起重游故宫。本期节目上线的同时,我们也会同步上线一期探秘故宫隐藏咖啡店的vlog,欢迎大家收看! 本期节目我们主要聊了以下几点: ⭕️2:17 无时差和露天博物馆联合出品来啦 ⭕️3:35 故宫建成600周年特别节目—N种故宫的玩法 ⭕️5:20 按照参观主题从史论的角度游览故宫 ⭕️7:40 主持人们喜欢如何探索故宫 ⭕️10:50 故宫晚上闭馆是怎么操作的? ⭕️11:40 以故宫为背景的影视剧 ⭕️13:10 《末代皇帝》是唯一在故宫内拍摄的电影 ⭕️15:40 如何跟着《末代皇帝》游紫禁城 ⭕️18:00 高建推荐两本和溥仪相关的神书 ⭕️20:00 建福宫大火之后变成了网球场 ⭕️21:50 庄士敦《紫禁城的黄昏》里的故宫痕迹 ⭕️24:55 御花园里为什么会有道教建筑供奉北方之神真武大帝 ⭕️27:40 从宫斗剧游故宫看乾隆是如何花样宠妈 ⭕️29:30 历史废墟是有价值的吗 ⭕️32:55 适合现代生活方式的故宫游览方式 ⭕️34:35 冰窖咖啡的小哥给我们做了格格拉花 ⭕️36:00 隆重推出我们的故宫vlog ⭕️37:00 Luckin开进故宫,拉近和文化场所的距离 ⭕️40:10 大写故宫的隐藏咖啡店在哪里 ⭕️41:20 打卡网红角楼咖啡不需要买故宫门票 ⭕️43:35 故宫还有哪些使用场景的转化 ⭕️45:25 故宫文创是周边开发的成功案例 ⭕️49:50 露天博物馆即将推出故宫系列节目 ⭕️51:32 故宫海淀分馆开始动工用于陈列展品 ⭕️52:20 谁能成为下一个大的文化IP
无时差研究所X永璞咖啡【火热售卖进行中】 无时差研究所100期纪念款冻干咖啡洗漱包 洗漱包/化妆包/外出背包+10颗冻干咖啡(外加新春促销外增2颗冻干咖啡)+无时差研究所英文logo徽章+更多内含额外惊喜 12颗冻干咖啡小飞碟,带你随时随地尽享精品咖啡的绝妙风味。 同时它还是一个背包、也是一个洗漱包,让无时差研究所陪你度过无数个独在异乡的夜晚。 购买链接 无时差研究所100期纪念款【冻干咖啡洗漱包】——无时差研究所X永璞咖啡 淘宝复制口令:₤05in1hW6XdN₤ 同时关注无时差研究所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也可以获得本款产品的购买链接 更多美图详见产品购买链接。 主播 / 珂珂 艾谁谁 嘉宾 / 孙玲 封面设计 / 珂珂 音频剪辑 / 艾谁谁 外界总是会这么描述她的故事,“从深圳流水线女工到纽约高薪程序员”,本期嘉宾的人生经历仿佛瞬间开挂。相信孙玲这个名字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应该也在很多公众号和媒体上都读到过她的故事。但是人生经历的巨大跳跃岂是能够一言以蔽之,这之中必有很多偶然和必然的因素。这个时代好像很少再有一蹴而就的故事了,我们听到和看到的那些巨大的阶级跨越和命运的突变都已经和上个世纪牢牢 绑定在了一起。本期节目我们非常有幸能够邀请到刚刚从深圳TEDX分享回来的孙玲和我们一起聊一聊这段十年的人生经历。整个节目的录制过程非常轻松愉快,我们好像认识了很久的感觉,她真诚、善良,面对媒体的关注和成功学的标签,她比很多人都来得冷静和清醒。她说:“我不喜欢被称为‘励志姐’,我只是抓住了这个时代的红利,比很多人幸运,选对了一条路。”诚然,十年前的孙玲选对了一条路,那就是从工厂辞职去学习编程,才有了往后这十年学习英语、接触飞碟、出国留学、在美国找工作的种种,那么十年后的今天,她的这段经历还能够被更多人复刻吗?所以本期节目,我们想呈现给大家的是一个和外界描述的不太一样的孙玲,她是我们的同龄人,也喜欢新鲜事物,面对未来的方向也有无尽的迷茫。除了这些之外,真正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是她身上独有的那些特质,是一种死磕到底的执着,是一种敢于尝试的勇气。本期节目就让我们听孙玲自己亲口讲一讲这十年完整的心路历程,希望你会明白成功应当是一个埋头积累连续变化的过程,希望这期节目能够给更多的人带来启发。 本期节目我们主要聊了以下几点, ⭕️4:20 从工厂流水线到谷歌工程师,孙玲的心路历程 ⭕️5:50 为什么要开始学编程? ⭕️8:30 为何能够跳出当前的思维圈去学习一个新的技能? ⭕️9:52 接触到编程之后,觉得自己喜欢编程吗? ⭕️10:50 学习英语、创建英语学习公众号的契机是什么? ⭕️13:20 编程难学吗? ⭕️15:00 人生转折点-遇到了飞盘这个运动 ⭕️18:20 会觉得有很多不自信的地方吗? ⭕️19:30 玩飞盘遇到过什么有趣的事情和人吗? ⭕️21:50 自身的个性特质是否吸引了大家? ⭕️23:50 为什么想要出国留学? ⭕️27:20 为了出国做了哪些准备? ⭕️30:30 具体的留学项目周期是怎样的? ⭕️31:50 有想过如果毕业后在美国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33:15 到了美国之后学校是否如自己所愿? ⭕️35:10 在美国找工作究竟经历了什么? ⭕️37:50 在美国六十多场面试的经历 ⭕️38:20 学历会成为找工作的阻碍吗? ⭕️40:00 对于现在的工作状态满意吗?是不是陷入迷茫? ⭕️42:00 媒体争相报道后是否对你造成了压力? ⭕️45:00 为什么我有这么多人质疑孙玲成功的真实性? ⭕️46:20 TedX深圳是怎样的一段经历? ⭕️49:30 学会不拒绝新鲜事物 ⭕️51:00 你是否介意媒体给你的标签? ⭕️52:20 成功之路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53:40 谷歌程序员和工厂流水线场妹之间的巨大眼界落差是如何弥补的? ⭕️55:10 会怨恨自己的出生吗?家人给予了哪些支持? ⭕️57:30 父母听到要去美国读书是什么反应? ⭕️1:00:10 一路以来对你帮助最大的是什么人? ⭕️1:00:50 这条路究竟难走吗?可以复制吗? ⭕️1:06:20 下一步新的人生方向是什么?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