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53-“水深火热”纽约真如你想象的那么(不)安全吗?

无时差研究所

主播 / 珂珂 艾谁谁 嘉宾 / 仙仙仙 封面设计 / 珂珂 音频剪辑 / 艾谁谁 应听众朋友的留言,我们聊了聊在美国遇到的那些Creepy的事情。不可否认,互联网的发展,让所有消息无处遁行,但这其中也包含了许多夸大、扭曲、甚至无中生有的成分。人们渐渐对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国家形成了固定的印象,而枪击案频发的美国,更是被夸大的媒体形容成了一个水生火热的地方。本期节目,我们再一次邀请到了曾经《黑镜》的嘉宾黄老师,来跟我们一起聊聊美国究竟有多不安全?纽约究竟有多奇葩? 这期节目我们主要聊了以下几点: ⭕️4:15 来美之前之后对这个国家的认知的改变 ⭕️5:20 纽约不安全的地方点评 ⭕️7:15 周遭的曼哈顿离奇事件和张莹颖事件回顾 ⭕️13:15 Chinatown居然也不安全?! ⭕️14:45 如何回应街边的flirt和搭讪 ⭕️27:00 如何成功摆脱陌生人的跟踪stalking? ⭕️21:25 纽约的路人究竟有多爱搭讪?和男性的误解 ⭕️24:35 其他国家的sexal harassment是什么样的? ⭕️27:45 地铁奇葩事件集中,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33:35 纽约是个袖手旁观的城市吗? ⭕️34:45 纽约奇葩特别多 ⭕️39:25 咖啡邀约的含义是什么? ⭕️42:25 LGBT是如何发现彼此的? ⭕️43:45 美国女生搭讪功力有多猛? ⭕️46:45 你曾经接受过陌生人的善意吗? ⭕️52:25 为学中文乱搭讪hunt的外国人聊聊以前人是如何找对象的?

61分钟
99+
6年前

EP52-我右手劈开天写下了一个“丧”字

无时差研究所

主播 / 珂珂 艾谁谁 嘉宾 / 吃吃 封面设计 / 珂珂 音频剪辑 / 艾谁谁 我们这一代人,好像是在不停地叩问时代中成长起来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大爆发,让我们看到了更加辽阔的时间,却也在很多事情上愈发的束手无策。自我意识的凸显,也让我们对“被安排”、“被通知”这件事情充满了排斥和不解。面对人生的一次次不得意,我们最终只能认命,“人生就是这样啊,你不得不接受。”可是我们一方面承认,我们“底色悲凉”,我们很“丧”,另一方面我们又慢慢站起来,挺直腰杆儿,把生活一拳打破的半边天一片片粘合。本期节目,看似是叙事,但其实聊到了很多社会话题,“父母离异”、“男友劈腿”、“为了爱情放弃优秀的offer”、“在婚姻里被催生孩子”,这些好像是每个普通人都可能遇到的问题。我们特别想借这期节目告诉大家,其实我们都是普通人,都会遇到那些过不去的坎儿和躲不开的忧伤。本期节目,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吃吃,来和我们聊一聊她的至丧人生,吃吃说“人生很丧,但不要哀伤,丧其实是个褒义词。” 这期节目我们主要聊了以下几点: ⭕️5:40 大学支教期间父母突然离婚 ⭕️8:50 讨论奇葩说近期辩题:“父母找到新欢,要不要阻止?” ⭕️11:52 爸妈各自再婚不能接受吗? ⭕️14:36 这一代父母为什么不愿意让孩子参与进家庭事务(父母之间的关系) ⭕️17:10 前男友因为自己父母离异提出分手 ⭕️19:35 中国社会男性的困境 ⭕️20:30 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会不会有成长问题? ⭕️23:20 一线城市腾讯游戏offer vs 二线城市稳定的生活,究竟怎么选择 ⭕️29:50 中国年轻人的生活压力究竟有多大? ⭕️33:40 伴侣想生孩子,自己不愿意,和解? ⭕️35:00 学术研究表面男性生完孩子之后的诸多好处 ⭕️39:30 生孩子对于女性的压力有多大? ⭕️40:00 陈于斯小朋友的简历 ⭕️42:38 夫妻两人的事情应该自己解决 ⭕️43:15 人生需要规划吗?人生规划应该有些什么? ⭕️48:12 自我意识超强的美国社会会不会有考虑到伴侣的整体人生规划? ⭕️49:10 人生节点的选择应当是为自己做出的选择 ⭕️53:00 面对很丧的人生,不要哀伤 ⭕️55:30 自己的人生是否快乐不应太过依赖别人

60分钟
99+
6年前

EP51-忐忐忑忑,我们去了趟金三角的老挝(下)

无时差研究所

主播 / 珂珂 艾谁谁 嘉宾 / 大凌子 封面设计 / 珂珂 音频剪辑 / 珂珂 这期节目上线的日子,距离在老挝做志愿的第一天刚好过了两个月。夏天闲暇的时候,每天晒太阳看书喝茶聊天,一眨眼就是两个月;过去的这两个月,却真正过出了跨越时空的滋味。无时差研究所从老挝到了土耳其,从2018走到了2019,看似这些都与老挝无关,却又息息相关。志愿体验虽然短暂,我却收获到了最最难忘的人生经历,学会了新的感悟人生的眼光和态度,而这份能力将伴随着一路成长,走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虽然都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听众朋友们不妨跟着无时差研究所和嘉宾大凌子一起,听听老挝这个不常被提及的国家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还有艾谁谁在教育资源艰苦的小学里教书又有什么样故事。 这期节目我们主要聊了以下几点: ⭕️4:10 艾老师上线的支教生活 ⭕️8:30 语言不通怎么教? ⭕️11:00 遇见天使般的孩子们 ⭕️14:30 深刻感受什么叫依依不舍 ⭕️16:00 老挝的教育现状 ⭕️19:15 爱上放空的生活状态 ⭕️22:00 离开的时候 ⭕️24:20 国内出发义无反顾 ⭕️28:30 世外桃源与墙外的现实 ⭕️32:20 Crazy Rich Chinese上线 ⭕️34:50 良心推荐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37:25 湄公河与河畔夜市 ⭕️41:55 最后的夜晚Lounge包场

48分钟
99+
6年前

EP50-忐忐忑忑,我们去了趟金三角的老挝(上)

无时差研究所

主播 / 珂珂 艾谁谁 嘉宾 / 大凌子 封面设计 / 珂珂 音频剪辑 / 珂珂 有网友说旅行和旅游的简单区别就是看走不走心,心之所至,身之所往。所谓走心,是跳出打卡景点,寻找真正启发自我的地方;所谓走心,是深入了解民俗民风,体验当地人的衣食住行;所谓走心,是旅行结束之后也不忘总结经历过的人事物。回听这期老挝的直播,才想起来原来发生了这么多有趣的事,遇见了这么多可爱的人。若是没有这些记录,可能这段志愿者之旅,也只能被归为一段存在手机相册里的旅游。本期节目,艾谁谁从纽约远渡重洋到老挝做义工,珂珂和大凌子不辞辛苦从北京赶来送温暖。无时差研究所时隔小半年的首次聚首,在当地美食和欢声笑语中为大家娓娓道来发生在老挝那些事儿。 这期节目我们主要聊了以下几点: ⭕️2:45 无时差研究所跨越重洋来相会 ⭕️3:55 老挝之行缘由 ⭕️5:55 老挝到底是哪里? ⭕️6:50 义工申请过程和项目介绍 ⭕️9:30 毫无准备的行前准备 ⭕️12:00 一波三折 迫降河内 ⭕️16:30 民风淳朴 放下心防 ⭕️19:15 疫苗和卫生条件 ⭕️21:35 老挝初印象 ⭕️24:00 岁月静好的小村庄 ⭕️25:35 一句Sabaidee走天下 ⭕️27:25 轻松适应住宿条件 ⭕️31:50 打开旅游新方式 深入了解佛教 ⭕️37:30 一日之际在于晨 ⭕️39:30 民俗文化深入体验 ⭕️43:45 “穷山恶水”的老挝人 ⭕️46:20 第一次或许也是最后一次的体验 ⭕️50:15 终于进城了!手机现金怎么办? ⭕️54:00 辟谣落地签小费

58分钟
99+
6年前

EP49-从社会学的角度谈谈艾滋病

无时差研究所

主播 / 珂珂 艾谁谁 嘉宾 / Zhang Zhe 封面设计 / 珂珂 音频剪辑 / 珂珂 从1981年发现第一例病例到现在,艾滋病已经走过了快四十多年。但是大多数人所以艾滋病还是知之甚少,经常是谈艾色变,艾滋病防治普及工作开展困难。最近贺建奎博士基因编辑艾滋病的事件又再一次将这一疾病推到了风口浪尖,但是殊不知,自从1996年鸡尾酒疗法发布,艾滋病已经完全可以控制。本期节目,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族群政治研究博士Zhang Zhe来和我们从社会学的角度一起聊一聊艾滋病,给大家带来一场艾滋病的全知识谱的普及。 本期节目我们主要聊了以下内容: 4:55 贺建奎基因编辑事件 8:40 从电影千钧一发联想开来 14:10 技术创新的审美疲劳 18:25 艾滋病是什么概念 21:40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25:40 全球感染人数及成因 28:40 经济水平的因素 32:05 首例病患的发现与确证 34:10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与费城故事 37:55 九十年代初的黑暗和鸡尾酒疗法的曙光 41:25 艾滋是一种慢性病 46:10 艾滋病死亡人数仍然高居不下的原因 49:10 4H与对艾滋病的偏见 53:40 疾病的隐喻 56:10 现有的预防和阻断药物 58:35 观念开放和正面宣传的意义 1:00:25 嘉宾研究艾滋病的原因 1:03:55 中国艾滋病现状 1:07:50 中国发病与治疗的时间表 1:11:05 预防性政策的最佳方式 1:15:00 歧视造成的医疗障碍 1:19:30 古巴艾滋病隔离政策 1:24:05 反歧视法案的提出-霍夫曼vs南非航空 1:30:00 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

94分钟
99+
6年前

EP47-我在非洲大草原照顾野生动物

无时差研究所

主播 / 珂珂 艾谁谁 嘉宾 / 刘晓松老师 封面设计 / 珂珂 音频剪辑 / 艾谁谁 最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做志愿者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从效率角度来说,捐款似乎才是最行之有效地帮助目标群体或者生态的方式。然而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我们或多或少都希望得到一些什么,那些超脱于物质,却历久弥新的印记。做为志愿者亲眼见过感受过,才知道这个世界本没有固定程式的生活。那些似乎发生在另一个世界的故事,在之后的某个阳光灿烂午后,或者是华灯绚丽的夜晚,将成为最值得珍惜的回忆。或许时不时还会与三五好友分享,而这种传播的力量必然指数增长。本周无时差研究所非常荣幸的再次请到刘晓松老师,来讲述她在非洲做志愿者保护动物的故事,让大家亲耳感受非洲草原的辽阔和珍稀物种的可爱。 记得给我们的喜马拉雅平台、微博、微信圣诞新年留言提问哦!任何问题,尽管放马过来,不过就是回答不了而已,没在怕的! 这期节目我们主要聊了以下几点: ⭕️2:15 刘老师家常闲聊扯淡 ⭕️4:15 Laos介绍/为什么要去Laos做志愿者 ⭕️11:45 非洲照顾小动物事件起源 ⭕️14:15 纳米比亚哈纳斯动物保护基地 ⭕️19:48 没打全疫苗的超仓促行前准备 ⭕️21:30 超忐忑的行前准备和心理建设 ⭕️23:55 非洲肯德基是什么样子的 ⭕️25:00 进入非洲大草原 ⭕️27:45 动物保护基地的起源 ⭕️28:45 人类应不应该干涉动物的生活? ⭕️35:15 每天的日常是什么样的?

40分钟
99+
6年前

EP43-从大法官提名和中国名人海外被抓聊聊美国的司法制度

无时差研究所

主播 / 珂珂 艾谁谁 嘉宾 / 萌萌 封面设计 / 珂珂 音频剪辑 / 艾谁谁 从中国名人屡屡被抓到Bret Kanvanaugh被提名大法官一波三折,国人对美国庞大的司法体系总是有种雾里看花的感觉。可以看到,最近的这场大法官提名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轰轰烈烈,十七岁的烂账被一股脑翻出来,丢在公众的面前等待检阅。宪法作为基本大法的不可颠覆性、终身制大法官之于美国社会公平公正的重要性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优秀的法律界从业人员萌萌和我们一起从Brett Kavanugh提名大法官说起和中国名人海外被抓说起,聊聊美国复杂、冗长的司法制度。 这期节目我们主要聊了以下几点: ⭕️2:16 专业律师的自我认定 ⭕️4:00 诉讼的分类 ⭕️4:50 周立波事件的分析和基本司法程序 ⭕️10:50 正当法律程序Due Process ⭕️13:04 法律制度和人性的辩证关系 ⭕️13:30 不知妻美LQD为什么未付保释金就被释放? ⭕️16:15 宋丹丹前夫英达是否触动了美国“反洗钱”自启渠道? ⭕️18:50 中美司法体系的差异 ⭕️19:52 从Brett Kanvanaugh 讲美国司法制度 ⭕️20:45 美国司法体系的起源和构成 ⭕️22:00 最高法院的宪法审查 ⭕️27:30 早高法的指导性和各州司法独立性 ⭕️29:40 诉讼判例引用策略 ⭕️31:30 美国大法官任命的过程 ⭕️32:54 Brett Kanvanaugh 总统提名的来由 ⭕️35:00 新法官为何受到如此多的质疑? ⭕️37:02 Brett Kanvanaugh性侵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多方声音 ⭕️40:00 保守党内部分歧和最终结果

41分钟
99+
6年前

EP42-自媒体语境下的罗生门

无时差研究所

主播 / 珂珂 艾谁谁 嘉宾 / 小黑 封面设计 / 珂珂 音频剪辑 / 珂珂 公众号 / 刘晓松老师 自媒体这一概念最早源于硅谷著名IT专栏作家Dan Gillnor在2001年发表的一篇博客文章。之后各类社交网络纷至沓来,他们深深的改变了传统媒体曾经不可撼动的地位和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但是愈演愈烈的自媒体,为了搏出位喜迎眼球肆意传播虚假信息、网络暴力、舆论重伤,都让我们陷入了深深的忧虑。最近一起新闻热点事件的前后多次反转,也从侧面映衬出了时代众生相,让我们重新思考媒体的责任和作用,公众的心态和诉求。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在传统媒体工作和互联网媒体都有过工作经历的小黑和大家一起从重温这起自媒体时代的罗生门讲起,深入探讨信息传播的现状和未来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值得提醒大家的是本期全程高能,环环相扣,我们决定挑战一把自媒体时代的快餐文化,和之前一般会建成大约半小时的上下两集不同,这次我们决定连贯的播出超长特辑,希望你能听得尽兴,听得有所收获。同时我们还特邀了本台自由撰稿人刘晓松为我们主笔这期的公众号文章,大家可以移步公众号,搜索关注“无时差研究所”,阅读晓松老师的大作!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无时差研究所”公众号,阅读刘晓松老师惊世之作! [èç®äºç»´ç ]

69分钟
99+
6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