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 单霁翔:紫禁城里这样过年 文化遗产里有普通人的乡愁

门道

我们有一个小小的梦想,在一年的时间内,采访26位中国知名博物院(馆)院长,听他们以亲身经历,讲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门道。为什么是26位院长,因为我们希望可以两周访谈到一位,过程虽然波折,但所幸“开门大吉”。第一位“时光探宝人”——故宫老院长单霁翔先生 本期“时光探宝人”——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单霁翔 主播:宝藏姐姐 和单院长聊天的感觉,他就像带我们飞到一个很高的地方,俯视历史时空下的一切。我们看到的是过去,而他筹谋的,是未来。我们惊叹的是历史文化遗产如此灿烂,而单院长想的是,我们要给后代留下一个怎样的世界。 -时间轴- 01:00 《门道》是什么? 01:37 “时光探宝人”单霁翔先生回忆“紫禁城里过大年” 线上展示:https://www.dpm.org.cn/subject_hesui/index.html 04:45 最让单霁翔先生难忘的是复原了“万寿灯”“天灯” 07:00 小贴士:明窗开笔 08:00 单霁翔先生师从吴良镛先生,吴先生师从梁先生,这是一种怎样的传承 09:33 梁思成先生是最早以整体的眼光,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认真认识和分析北京历史文化街区文化价值的学者。 12:00 吴良镛先生他希望一个建筑师不仅仅研究建筑,应该研究环境、研究城市、研究人居。 15:23 梁思成先生在讲授“元、明、清的首都——北京”这一课时,很快地在黑板上准确地勾画出北京内城和外城的平面 16:30 我国已经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 17:00 文化遗产保护,并不是政府的“专利” 17:40 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区别 18:00 泰山的摩崖石刻和背后的山体是不可分割的,和整个泰山文化是不可分割的 20:50 文化遗产保护还要保护那些普通人生活工作的场所。他们虽然普普通通,但是他们寄托的人们的乡愁。 23:00 很多城市是叠层型的,建筑就是一层一层的不断在自己的原来的基础上发展。比如像开封,宋代的开封,实际上今天在地下10米左右的地方, 24:23 西湖的文化景观的特色叫三面云山一面城。你要保住三面云山,就要在三面云山的视野范围内,不能有任何一栋新的建筑出现 26:30 梁思成先生提出的保护老城建设新城,两者相映成辉的理念是针对北京城市建设提出来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现 28:13 北京中轴线过去的百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今天重新审视,中轴线上的古建筑群基本还完整。 29:24 天坛医院规模很大,为了保护中轴线,整体搬迁 29:24 被诟病的积水潭医院高层建筑和“银锭观山”的再现 30:00 先农坛的皇帝当年亲自耕种的一亩三分地,可以让民众得以体验 30:45 北京中轴线上不仅包括故宫、天坛和大运河三项世界遗产 31:48 《门道》下一期的“时光探宝人”由单霁翔先生邀请 ,会是谁呢? -互动方式- 抖音:宝藏姐姐 (几百个文史向短视频正在等你刷) 微博:@彼得拉河畔 (多年不用微博了,改名儿需要5天,这个名字先凑合用,为了《门道》欢迎来聊) —没有这几位咱们就玩不转— 总策划:孙锴 监制:刘佳 制作人:李汨汨 学术总顾问:沈旸 本期学术顾问:王太一 音频制作:陆正国 视觉设计:徐佳芸

33分钟
18k+
2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