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打工人小王,从私企的小职员一步步到总经理,再到全球500强前20的外企的中高层,这些在外人看来已经丰衣足食的生活,他却一直没有满足——在他心里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进入一家国企。在三年坚持不懈的投简历以后,终于成功拿到两个offer——一个是合同需要党委审核的更“体制”的国企,一个是更加市场化并且更有空间的国企,小王是如何选择的呢?在体制外这么多年,进入体制的小王甚至感受到了“家庭感”,又是怎么解释的呢?从体制外打工人的视角,要什么样的简历才能让国企青睐呢?一起来听听这期节目吧!
这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的是陈哈哈,也就是在我们17期和18期节目中,跟大家聊他们满世界蹦跶故事的陈哈哈。在上一次节目中,我们的哈哈还是一位环游世界的旅行博主,在青岛开着两间民宿,焦虑着现在没法出国玩公众号是否要继续的问题。时隔一年,哈哈带着他的老三——位于山东临沂的栖茑酒店,再次来到我们的节目,和我们聊一聊这个一年前就抢先预告过的“老三”是如何降生的,以及我们咧开嘴巴笑的哈哈,是如何变成一位经营着一间酒店的陈哈哈女士的。
小明是出生于1999年的男生,由于学校不是985/211,所以深知自己就业前景不那么光明的他,目标十分明确地从大二开始备考公务员,粉笔App刷题就超过1W,纸质卷子更是不计其数。 现在,差一点就00后的他却已经经历了3个不同的岗位轮训,工作非常少年老成,常常因为工作出色,被大领导很久以后开会还点名表扬那种,如今,他是繁繁的邻桌同事,正好就被繁繁逮着录一期播客。 最近繁繁和小明的工作都非常忙,一期剪辑出来才一个小时的播客,我们在晚上9点还三次被紧急又重要的工作打断,整整录制了3个多小时,但是感恩小明的责任心——答应了就要录完,所以还是艰难坎坷地录制完毕。 小明身上有很多闪闪发亮的光芒,祝他在这个工作里,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未来越来越好。
小璐在大理的书店开业第9天了,这个在爱彼迎当员工时都没有通勤的人,到大理尽然开始了每天15分钟的通勤;这个单身日子也不短了的女生,居然到了大理以后开始想谈恋爱了;本来只是金钱关系的房东大爷,发生了什么故事让她在开业的时候竟然收到大爷亲手写的祝福诗?专心致志干活都不说话的装修师傅就因为带你去买个胶,竟然突然开启大理本地红娘服务,一天能介绍三个… 本来以为大理只是一个风景秀美的景区,但这里更是一个满满烟火气的城市,这里有所有种类对生活的热爱,管他未来10年如何,愿小路书屋一直是小璐期望的样子,也愿小璐下次来聊播客可以多给我们带一位嘉宾和他们的故事~
本期节目中,我们跟随小璐的讲述,一起认识了这位直接分两步走就去到大理开书店的前爱彼迎员工。说起来这两步很简单,第一是离开,第二是到达。但中间却离不开小璐已经做了很久的准备,以及一切都来得刚刚好的天时地利人和。小璐的经历是否也让在此刻的你内心躁动起来了呢? 那就跟随小璐的讲述,先用耳朵去实践一下吧!
《体制内》的第一期正式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已经顺利从体制内离职的豆豆,和已经工作十年准备离职的繁繁,还有围城外的创业青年雪锋一起,畅谈了这宇宙尽头的体制,到底适合哪些人呢? 本期节目中,我们将通过豆豆的描述,窥见到体制内工作的一角,了解到那些无法改变的事实,以及豆豆从体制内离职的原因,我们也将从豆豆的视角出发,一起讨论体制内外工作的异同之处,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告诉你体制内外的工作生活有着怎样的区别。 最后,试图总结出了哪些人是适合体制内工作的。 当然,也欢迎大家提供属于你的独特视角,跟我们分享从你角度出发看到的事实是怎么样的,咱们评论区见啦!
疫情下旅行虽难,但孩子的童年不会三年复三年。 疫情下的旅行,是会增加我们出行的难度,但是我们该有的生活,真的不应该因此改变。 抚仙湖之旅的第二期,跟着繁繁和芮芮的脚步,我们一起去到神似苏梅岛的抚仙湖边,感受海岛一样的旅行体验,又能看到群山环绕的西部特色,并且还气候宜人,惹得繁繁还去了参观了一下当地地产情况,差点冲动买房。 去到抚仙湖的繁繁和芮芮不仅带着两个娃游览了自然风光,还逛到了博物馆里面,第一次见到了蓝血活化石中华鲎。 当然也免不了在万物皆可摏的云南一路吃吃吃吃吃,一个夜市吃了两次,边聊流下了不争气的口水... 这趟抚仙湖之旅到底有着什么不一样的魅力呢?疫情下的带娃旅行又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繁繁最后到底还在不在云南买房了?请大家收听我们本期播客~
疫情下旅行虽难,但孩子的童年不会三年复三年。 疫情下的旅行,是会增加我们出行的难度,但是我们该有的生活,真的不应该因此改变。 繁繁和芮芮约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殊不知,出行第一天路过的昆明,会在几天后被列为需要居家隔离的城市。所以从成都出发那天,其实就已经注定了隔离,虽然疫情旅行就像夹缝中生存,但只要活下来了,就是气温自由,虽然明知道会面临回来以后的隔离,但是在我居家隔离的第一天,也就是这期节目更新的前一天,我的一位小伙伴还是兴致勃勃的带着娃奔抚仙湖去了,我说,昆明都有疫情了,你还要去啊,但我这哥们儿说,不怕隔离,赶紧的,订房,车都已经发动了。他和芮芮说的很像——做,遇到什么事再解决就是了。就像退机票的时候,我找社区的工作人员,想开一个《无法出行证明》,只有这个证明才能免费退机票,但是社区小姐姐说,《无法出行证明》我们不会给你开,因为我从来没有限制过你去昆明啊,去昆明对你来说一直是自由的。我也有这段时间还在全国各地导出旅行的背包客小伙伴们,这里隔离三天,那里三天两检也没什么,因为这个城市他们本来也没想好待几天,让他留在这里的所有原因,可能都是一种缘分。所以,像我们一样,出发吧。
今天这期节目,是我们新的播客副专辑《体制内 | 小职员们的聊天局》的预告节目。我们专辑广告词是—— 如果你想劝漂在北上广的孩子回家考公务员,可以给他听听这个专辑; 如果你想告诉你妈,你打死不想考公务员,也可以给她听听这个专辑。 新专辑中,我们会邀请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轨迹、不同生活状态的体制内工作人员们,来一块儿聊聊现在的考公热,聊聊职业选择和选了这么多年,他们有没有后悔过……当然,也有雪锋好奇的每个人的收入怎么样…… 很多人没有想明白自己的路应该怎么选,点击头像订阅我们的副专辑,这个专辑,可能会带给听众小伙伴,不同的视角。缓慢更新即将开始,敬请期待~
创业中的雪锋、朝九晚五还要带娃的繁繁、靠文字自由职业的Holiday,都有一个共同身份——不赚钱的“播客主理人” 播客这个在很多眼里还很新兴的东西,不怎么有流量,但为什么我们能坚持一年不断更还乐此不疲的即使熬夜也要坚持更新? 我们“主理人们”,做播客前的状态和做播客后,生活产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为什么明明用着3、400块钱的二手录音设备,我们却说音质我们没什么好提升的? 突然触碰到遥不可及的流量密码是什么心情? 繁繁和雪锋在接下来的合作中,为什么会想策划新专辑——体制内? Holiday的播客又将持续观察、探索、推荐生活的哪些方面? 一起来听听我们的一周年不断更总结吧!
最近很多人说,成都已经从过去万人心中的东方小瑞士—成姆斯特丹,卷成了瑞士卷,说好的work life balance从来都只是个传说…这个城市每年产出110万毕业生,他们的工作都好找吗?在这里打拼了10年小伙伴们事业发展怎么样了?那些在北上广甚至海外回来的小伙伴们对成都的卷,最真实的评价到底是什么? 嘉宾1:小贤,90初可可爱爱的小女生,但也是年薪高达50W的美国某知名科技公司打工人,成都某二本大学本科出身,从一开始在大源住合租房、在软件园当小菜鸟,到现在离年薪百万只差一半了。 嘉宾2:karen,本职工作——某创业公司除老板外的第一位员工,英语专业的她不仅跨界做着HR,也有很多独特的斜杠,比如民房东/菜市场体验达人,曾经在上海做过港龙航空的空乘小姐姐,也回过自贡老家做过1300一个月的工作,喜欢成都的老巷子,所以买了一套怡然自得的老破小。 嘉宾3:小雪,90后市场营销专业海归,从小在成都长大,但去澳洲生活了多年,本来有机会留在悉尼,但最终还是选择回到成都,对成都和悉尼的生活有着很客观的对比。回国后,小雪在自家企业工作,对找工作难和企业招人难也同样深有感触。 嘉宾4:俊俊,身高1米90的00后大男生,2022年成都某高校体育专业应届毕业生,经历过在成都卷卷的总体环境下两天时间就能拿下不错的offer,也参加过更卷的公务员选调生考试,虽然选调生暂时没考上,但顺利被西部计划录取。
经历苦难,反而可以使人成长——夏夏的人生虽然在20岁那年转折至一个人生低谷,但她却因为7年的假肢使用经历,创办了假肢科普公众号《肢乎》,为的是帮助肢体残障的朋友,不被营销手段忽悠,早日找到一条不用天天蘸酒精消毒磨破伤口的假肢,可以和她一样能够穿着假肢跳舞、跑步、骑行、攀岩… 夏夏推荐了一本书——《相约星期二》给我们,从别人对死亡、家庭、婚姻、事业,看到更值得自己珍视的人生… 夏夏自己也是一个故事——即使被人威胁“你已经少了一条腿,小心你的另一条”,她也毫不畏惧地继续创作她的科普内容,揭示这个行业值得人思考的弊端… 上期节目后,有听众帮我们转发时说“不在乎流量,这是最有价值的一期节目”,虽然小众,但是值得。 愿所有残障人朋友,都早日得到适合自己的假肢,也祝愿我们的夏夏,早日成为某某某的太太,和某某某的妈妈。 夏夏抖音:夏夏(肢乎);公众号:肢乎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