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戏剧舞台上的魔法师(舞台设计师乐梦园 - 下)

UX Coffee 设计咖

上期节目里,梦园和我们聊了聊舞台设计的过程、和团队中不同角色的合作、通过舞台表达抽象概念和象征涵义等等。她讲到的那些美丽的故事和设计是不是还历历在目呢?这些灵思是怎么来的?她怎么通过舞台设计让观众更深刻地体验一部戏,甚至产生更深远的社会意义?梦园也与我们分享了她自己从建筑转行舞台设计的心路历程,以及她对设计和戏剧的体会。 00:56 广泛涉猎,把灵感做成蒙太奇 05:20 用一块降落伞布变魔法 12:14 作品在被创造出来的一瞬间就不属于我了 16:46 我会非常看重观众是怎么体验这部戏的 18:35 艺术创作的精神世界与现实中的沟通合作如何权衡? 20:40 设计师该不该有个人风格? 23:00 从建筑到舞台的心路历程 27:42 我的同学有学政治哲学、新闻和 IT 的,是什么让他们转行舞台设计? 29:38 我会来到这唯一一个把戏剧行业做的淋漓尽致的地方 32:28 戏剧是对人的一种探索 参考链接 * 梦园的个人网站:http://www.lemengyuanisabel.com * Iphigenia and Other Daughters 转场视频: https://vimeo.com/188605954 * Iphigenia and Other Daughters 剧照: http://www.lemengyuanisabel.com/iphigenia-and-other-daughters/ * Twelve Ophelias 剧照: http://www.lemengyuanisabel.com/twelve-ophelias/ * Josef Svoboda 作品:http://www.svoboda-scenograf.cz/en/works/ * 关于 Josef Svoboda 的视频 The Phenomenon of Scenography:https://vimeo.com/171784005 我台联系方式 * 微信公众号:uxcoffee * 微博:https://www.weibo.com/uxcoffee * 知乎专栏:https://zhuanlan.zhihu.com/uxcoffee * Twitter:https://twitter.com/ux_coffee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ux_coffee/ 文字整理稿 * 我们看到的梦幻舞台,是这样设计出来的:舞台设计师乐梦园 - 知乎

34分钟
99+
7年前

45. 我为舞台做设计,创造故事里的世界(舞台设计师乐梦园 - 上)

UX Coffee 设计咖

本期节目我们请到了舞台设计师乐梦园。她的工作包括设计舞台布景、转场、台上台下互动等一系列观众在剧场中的体验。她给我们举了很多有趣的例子,分享了舞台设计的过程、团队沟通合作、抽象概念的视觉表达等等。她的故事让我们意识到舞台设计与用户体验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她对艺术的执着也给了我们很多激励。 UX Coffee 进入第三年,我们会邀请更多不同领域的设计师和艺术家做客节目,希望作为产品和用户体验设计师的我们可以跨界获得更多灵感和启发。如果你有任何反馈和建议,欢迎给我们留言~ 01:01 舞台设计扫盲 02:38 拿起画笔之前的研究有多重要 07:47 舞台的模型是怎么做出来的 11:19 虽然预算有限,我们仍然能做到最优化的设计 18:41 新技术带来的新舞台体验 20:58 我把剧本读了20多遍 22:13 我很享受听到不一样的声音 23:50 逻辑性和艺术性是平衡的状态;最让人担心的是太沉迷于美感 参考链接 * 梦园的个人网站:http://www.lemengyuanisabel.com 我台联系方式 * 微信公众号:uxcoffee * 微博:https://www.weibo.com/uxcoffee * 知乎专栏:https://zhuanlan.zhihu.com/uxcoffee * Twitter:https://twitter.com/ux_coffee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ux_coffee/ 文字整理稿 * 我们看到的梦幻舞台,是这样设计出来的:舞台设计师乐梦园 - 知乎

27分钟
99+
7年前

42. 设计师如何把职场的路越走越宽?(最美应用创始人马力)

UX Coffee 设计咖

本期节目,我们请到了前创新工场设计师,豌豆荚创始团队产品经理,最美应用的创始人兼CEO,马力,来到我们节目作客。他是知乎上最活跃的设计师之一,在过去几年时间里,他回答了超过1100个问题,获得了近40万次赞同,有着超过30万关注者。 14年前, 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的马力第一次接触到了 UI 设计。而那时候的中国互联网和今天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景。 01:08 04年的北京五道口,中国的「用户体验」 07:10 加入创新工场,为了去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09:06 为什么会觉得自己总要去创业的? 11:45 用专业去对抗职权,我从来都不怕 22:06 最初的「豌豆荚」:五星的设计,一星的稳定性 32:50 用最快的速度发布第一个版本,适用于所有产品团队吗? 37:58 设计师转型 CEO 的挑战 41:08 最美应用的商业模式 51:32 怎么看待人脉? 53:54 为什么我在知乎上回答这么多问题? 相关链接 * 创新工场:www.chuangxin.com * 李开复: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D%8E%E5%BC%80%E5%A4%8D * 豌豆荚:www.wandoujia.com * 点心 OS:https://www.leiphone.com/news/201412/LlV44QfUBOmxZY0r.html * 王俊煜: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E%8B%E4%BF%8A%E7%85%9C * 汪华: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1%AA%E5%8D%8E/4926091 * 吴卓浩: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0%B4%E5%8D%93%E6%B5%A9/958005 嘉宾联系方式 * 马力的知乎:https://www.zhihu.com/people/mali/activities 文字整理稿 * 最美应用创始人马力:设计师如何把职场之路越走越宽? - 知乎

73分钟
99+
7年前

37.「我最想做的事情,还是拿起笔,画出那个未必能实现、却触动心灵的产品」(Rokid 首席设计师姜公略 - 下)

UX Coffee 设计咖

本期节目,我们将继续和人工智能创业公司 Rokid 的首席设计师姜公略来一起聊一聊他的设计人生。 上期节目中,公略和我们讲了讲他在学生时代的故事,尽管在哈佛的创业项目颇具起色,但他还是选择在毕业后加入 Google,成为一名交互设计师。从一个创业者到一个巨型公司的初级设计师,公略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又有了怎样不同的体会呢? 时间线 04:31 我做的 app 让你通过扔手机学习抛物线 15:20 为什么离开 Google? 19:32 Rokid 是一家做什么的公司? 23:00 AI 将是一个新的物种,一个新的家庭成员 26:00 若琪 Demo 27:24 为什么中文机器语音听起来不如英文那么自然? 30:08 为什么第一代 Rokid 语音助理带有显示屏? 34:00 智能助理/伴侣的刚需使用场景在哪里? 38:00 做下一个入口级产品,和 BAT 相比,创业公司的优劣势在哪里? 40:24 为什么 Google Home 的唤醒词是"OK Google”,Siri 的唤醒词是 "Hey Siri"呢? 43:18 未来5-10年,智能助理会像智能手机一样走进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吗? 51:04 人工智能时代的产品设计 57:06 「我最想做的事情,还是拿起笔,画出那个未必能实现,却能触动我心灵、艺术品般的产品」 参考链接 Rokid:https://www.rokid.com/ Google Making & Science: https://makingscience.withgoogle.com/?lang=en 联系方式 姜公略的 LinkedIn:https://www.linkedin.com/in/gonglue-jiang-85699614/ 文字整理稿 * 我最想做的事情,还是拿起笔,画出那个触动心灵的产品(Rokid 首席设计师姜公略) - 知乎

63分钟
99+
7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