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一年一度的高考就要来了。虽然已经跟我们这些老社会人没啥关系了,不过每到这时候都会勾起一些自己的难忘回忆。所以我们决定在断更一个月之后,重新集结我们的播客“内伙子”们,一起聊聊关于当年高考的那些事。 不说不知道,原来这次不管是脱口秀演员还是观众朋友们里都是卧虎藏龙,语句中难掩学霸本色,让人感叹为啥能轻描淡写的说出如此厉害的分数。当然,学霸的成绩再好,但论高考的故事还是学渣们更加精彩。 本次的主播除了有老熟人麦师和彤姐外,还加入了两位大学生脱口秀演员阿祖和速效,看看他们对于即将高考进入大学的学弟学妹有何建议。 由于这次的录制时间较长,所以节目会分成上下两集放出。
前段时间大火的玉林迪士尼让全国人民再次见识了一次四川人的神。传说四川人不相信神,因为他们自己就很神,所以我们专门邀请了一群在成都生活的朋友们来聊聊到底四川人有多神。 其实关于成都人神的开始要远早于玉林迪士尼二十年,相信很多成都人都还记得当年每逢圣诞节,外国人家人团聚主打温馨的平安夜,被成都人变成了万人参与的充气棒大战,可以说是本地大型抽象事件鼻祖。 当然聊到四川人的神,除了状态有点神,不得不提到四川人心目中活生生的神——李伯清。听过他散打评书的人都知道,他不神,但他总结了四川人的各种神。 其实,大家喜欢四川人的神,就是喜欢这种无拘无束、不在乎他人眼光的生活状态,四川人民的松弛感离不开这样的神。 在播客录制时发现,神的远不止四川人,来自各个地方的观众朋友们也分享了自己家乡是如何神的,感兴趣的一定要听到最后。 1:24 去了玉林迪士尼 4:57 成都人的各种神 9:42 东北神人也挺多 12:19 说唱圈如何看诺米 17:51 当年成都特别版圣诞节 22:33 各地神得大不同 34:18 四川人的好心态 42:16 凑热闹是本能 51:37 李伯清早已看透四川人的神
芥末有意思我们继续聊身边的行业,这一期我们聊的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理发。而且为了带来更多干货,我们请来了之前为超级女声做过造型的资深发型师淼叔,只是没想到淼叔几句话就让大家对他的专业性充满质疑。 现场女生观众都讲出了自己的护发经验,以及快速处理头油的秘密武器,让淼叔听完后都感觉收获颇丰。 不过淼叔还是在这次聊天中给大家带来了不少行业内幕以及理发攻略,作为曾经为明星做过造型的资深理发师,而分享了一些当年的小花絮。 除了淼叔以外,本期有常驻的麦师和唐川,以及主播完成毕业论文的段砸,不少老观众也有精彩发言,赶快听起来吧! 3:45 为什么那么多理发师取英文名 6:29 理发店办卡套路多 18:17 洗头别找我推销 21:19 戴眼镜理发最大的难处 16:27 拜托能不能多按摩一下 32:21 女生处理头油秘密武器 42:55 选择理发师是门学问 53:09 发型师吹头有技巧 01:02:59 为明星理发的花絮
无论是假期出游还是聚会打卡,摄影已经成为了大家在社交当中非常加分的一项技能。本期我们邀请到了经常为明星拍摄的摄影师,同时也是脱口秀演员的君宝,来和大家聊聊摄影。 作为经常给明星拍照的摄影师,来到播客就必须爆料一些拍摄花絮。没想到的是聊起的第一位明星就是现在不能提的,接下来聊的明星也是处于危险边缘,感觉随时可能下架。 不聊不知道,原来不会拍照的男生除了可能被对象嫌弃,还有直接被打的危险,大家交流面对另一半不会拍照应该如何应对。 当然,君宝也为大家带来了一些手机拍摄的好用技巧,以及自己拍摄明星人像的心得。同时大家也分享了各自的手机拍照秘籍。 2:33 聊的第一个明星就塌房了 6:49 男生不会拍照会遭遇什么 16:46 分享手机拍人像该什么拍 23:04 旅游还有必要带相机吗 29:31 拍明星和拍素人的区别 42:30 会拍照的人最怕聚会 56:55 实用手机拍摄技巧分享
如今大家在城市里生活已经离不开外卖,无论是小吃零食,还是一日三餐,甚至日用百货,外卖到家的便利性让大家都上了瘾。而我们这一期播客就想聊聊大家生活当中都用外卖点了些啥。 作为两大巨头,美团和饿了吗到底在服务上有什么区别,主播晓东坚持认为黄衣服的小哥服务更周到是真的吗,以及大家在下单时都会备注些什么特别要求。 在这期播客里也有大家相互分享各自用券领红包的秘籍,为平时不怎么会点外卖的主播麦师打开了新世界。 最后新观众小哥的精彩发言成功将外卖卫生大讨论变成了预制菜推广活动,传说中的5元预制菜包成了最令人好奇的食物。 当然,有月消费几千外卖的主播唐川和观众一起拿出自己的私藏成都外卖好店,不少在场听众照单全部收藏。 4:14 美团和饿了吗服务对比 9:20 大家订单都会备注些啥 15:05 点外卖避坑技巧 25:45 省钱妙招都在这 35:26 哪些点外卖肯定不好吃 43:58 预制菜推销员上线 56:00 私藏外卖好店交换
租房本来看似是件简单的事,但现实却让人哭笑不得。 这租房,就像开盲盒,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蹦出啥惊喜。小白领搬进新家,本想着能省点电费,结果账单上那数字看得人目瞪口呆;毕业生租房,还得自备甲醛试纸,生怕租到个“串串房”。还有房子未到租期被清理,室友间为小事争执不休,邻居怪癖让人头疼等等...... 虽然租房稍不注意就容易踩到坑,但也是生活经历里的一部分,让我们学会了怎么跟各色人等打交道,也学会了怎么处理那些突如其来的小状况。 有时候,租房也能带来点小确幸。比如,遇到个合得来的室友,一起做饭、看电影,生活也多了点乐趣。 租房路上,虽然槽点满满,但也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来来往往的年轻人们,一边忍受租房的苦,一边继续在这个城市里奋斗,期待有一天能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小窝。 本期主播:彤姐、麦师、藏九、唐川 1:45 与房屋中介斗智斗勇 13:40 老小区的优劣讨论 29:09 家里进贼一个比一个吓人 34:28 合租遇到奇葩室友了吗 43:20 成都最宜居片区大推荐 57:58 压轴分享租房爆笑经历
微信,在现在这个时代,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社交工具,它更是职场人士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正是这个看似普通的APP,却给职场人带来了诸多烦恼和吐槽。除了日常的工作交流,微信朋友圈也是大多数人最常用的功能。 很多朋友都发现了一个问题,好友列表里,不少朋友的朋友圈现在已经是“三天可见”或者是关闭状态。 以前发朋友圈想和亲朋好友们分享自己的点滴生活,一腔热血期待满屏点赞,结果当精心挑选的照片发出去后,隔了很长时间无人问津,内心想算了吧,然后默默删掉…… 想看看别人发的点点赞,结果又被莫名误伤。明明是无心给同事一条动态点赞,却让其他同事误以为在站队......无缘无故躺枪的职场人真的快要碎了。 所以现在身边不少朋友吐槽:“工作几年,微信朋友圈功能已经彻底废了” 因此,在职场微信中,点赞成了一门需要揣摩和学习的学问。这一期彤姐、麦师、海宇、唐川和观众朋友们一起聊聊在职场里,微信使用“生存指南”,希望给各位打工人们一点小小的建议。 03:10 当微信成为了办公软件 12:25 最严格微信好友出现 16:35 微信不备注真的危险 21:45 微信群翻车事件 24:33 群里打1礼不礼貌 30:40 盘点微信下头行为 39:55 朋友圈里的炫富是真是假 52:19 占30G内存的微信里都有什么
都说四川人民自带生活Buff,天生松弛属性值拉满。 就是不管是不是处在假期里,川A的朋友总是遍地开花,就连出个国,你都能看到拿着红丝巾拍照的嬢嬢们说着无比亲切的四川话,让你一度怀疑“我真的出国了?”。 四川人以爱吃爱耍而闻名,他们愿意走出家门,去探索这个世界,但是出门在外的他们总给人一种出来了但又好像没有完全走出来。 跟着四川朋友出门旅行从来都不用担心不合口味这件事情,不咋好吃?没得味道?没关系,他们从包里掏出的老干妈、饭扫光、辣椒面能帮你完美解决。走遍世界各地,四川人寻觅美食得雷达不会停下,只不过大多数记忆里的味道都是郫县豆瓣酱口味。 所以跟着四川朋友去耍,真的极度舒适。即使你走得再远,还是走不出熟悉的安逸感。四川朋友的旅游重在体验,即使回来后发现有一丝丝遗憾,也会说一句:“没得事,我们下盘再切。” 所以这一期,彤姐、唐川、麦师、Echo和几位观众朋友,一起和大家聊一聊那些好气又好笑的旅游经历,以及大家推荐的旅行地点又有哪些呢? 3:30 体验高端酒店居然感觉最累 8:26 接地气旅行经历大比拼 18:20 大家特别的旅行爱好 26:34 旅行搭讪趣事多 48:11 旅行难为了我的四川胃 56:02 目的地避坑攻略
春节,一个承载着无数中国人情感与记忆的节日。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有的人赶着春运选择踏上归途,有的人则选择独自用这难得的假期踏上旅途。 无论是在家团圆,还是在外旅游,大年三十这一天一大家子人,即使是放个响也会打开春节联欢晚会,不爱看的小辈便目不转睛低头玩手机,试图躲过来自长辈们的说教与指点。小时候那样沉浸在年味中的欣喜越来越少,长大后反而变得越发焦虑甚至抵触。以前只想回家过年,而现在只想专心搞钱。 今年春节除了待在家里听唠叨,更多人选择出门躲避。今年春节看点除了小尼穿帮实录以外,不少春节档电影也火速出圈,《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都在其中。 这一次龙年第一次录制我们同样邀请到观众,和彤姐、麦师、君宝、晓东一起吐槽分享他们的新年,以及他们对春节档电影的评价。 1:31 衣锦还乡的同学还顺利吗 5:24 四位主播春节过的如何 9:15 大湾区穷游过年也不错 13:00 喜不喜欢小孩要看品种 14:48 瑞士留学后第一次回家过年 19:16 边境旅行大推荐 22:24 单位的开心果来了 28:35 春晚歌舞立大功 32:48 春节烧香趣事多 38:08 春节电影最想聊熊出没
时隔两年,我们又带着观众来录播客了。 这次我们的主题是过年,因为恰好还有八天就会迎来我们的龙年,热热闹闹的,我们和观众朋友们一起分享了过年会吃的美食、习俗、给红包、杀年猪的往事,以及最庸俗的但是必不可少的新年愿望。 我们发现,无论时代怎么变化,过年对于我们来说依旧充满了仪式感,虽然我们从拿红包的孩子到了给红包的叔叔阿姨,但是对于团圆和节日的意义都有了新的理解。 当然,过年并不是单一的幸福,人一多,社交压力也陡然上升。所以大家还是习惯了扮演新的人格,时间久了就会很累,很多人表示最多回家三天,已经是家庭融洽的最长时间限度。 Anyway,大过年,没什么事情是新年不能遗忘的,也没有什么事情是新年不能重新开始的,祝大家新年快乐~ 本期主播: 努力带节奏的战狼选手@迪迪 热爱包饺子每天都爱过年的@彤姐 关注杀年猪文化喜欢主动送红包上门的@echo 就是不吃合菜的@麦师 本期你将会听到: 1.过年怎么吃?(特别在过年时才出现的菜。怪的菜。小吃点心瓜子花生) 2.过年怎么喝?(过年期间变化的酒桌文化,如何应付敬酒劝酒) 3.过年怎么玩乐?(失去的烟花、无聊的春晚、串门走亲戚) 4.过年的那些社交重灾区(亲戚的询问、同辈的对比、婚育的压力)
又到了一年一度各家公司开始整活儿的时间了,你的科目三练习好了吗? 最近很火的电影《年会不能停》简直就是一部职场人的纪录片。能引起打工人共鸣的不光是年会现场“整活说唱”,更是直击打工人的真实写照。 年会的开始意味着今年的工作终于可以停一停了。可真到年会开始的时候又觉得比上班还要头疼。好不容易上桌的菜还要等到老板讲完才能动筷;上一秒开心地炫饭,以为抽中大奖的你,下一秒打开一看“与老板单独畅聊一小时”,直接爆炸。 【芥末有意思】吃喝玩乐第6期,请唐川、麦师、彤姐和牛多,一起来聊聊发生在他们职场上经历的那些年会趣 1:31 因为年会才成为脱口秀演员 7:01 年会抽奖的尴尬经历 13:59 为啥年会都有巨大蛋糕 16:43 拓展活动是年会开胃菜 21:50 夜店里开年会是什么感受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