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4 “AI 浏览器是最差的交互形态,搜索也是”,一场关于 Agent 未来形态的碰撞,答案在风中飘荡

硅基立场

这是一期慢慢碰撞出来,而且在录制完毕后仍然没有“结束”的播客。 让我讲一讲它的缘起: 10月中的一天,在旧金山湾区,Tinyfish 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 Keith Zhai (翟琦)跟我一起午饭:Tinyfish 要发布一个新的版本,他跟我聊,该怎么向普通人介绍 Tinyfish,它有什么用,最好是一句话。 这……确实是个挺难的问题。Tinyfish 在 8月底获得了 ICONIQ 领投的 4700万美元融资,是全球通用 Web Agent 当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家,它不直接服务于每一个人,Google 和 DoorDash 是它两个比较重要的客户。 Google 和 DoorDash 用 Tinyfish 做啥?搜索。对,你没听错,Google 靠一家创业公司做“搜索”。这里的区别在于,Google 的搜索,是给“人” 用的,搜索的是已经存在的静态的页面;而 Tinyfish 的搜索,是给机器用的,搜索的是动态的互联网信息。准确地说,它不仅仅是搜索,而是一个 Agent, 通过对实时动态的互联网搜索、聚合与整理,提供给人们需要的结果。 我说,Tinyfish 是 一个 Meta Web,a mete web to operate all webs and web information all around the world. Keith 想了一下说:大家应该还是不理解。什么是 Meta Web? 人们没见过啊。 我说,AI 时代的很多产品就是——在没做出来之前,就算你是产品经理,你也不知道它长什么样啊。 Keith 说:唉,AI 时代,想象力是最重要的,人们经常会缺乏对 AI 产品的想象力。 然后我就去了纽约,在我在纽约出差时,OpenAI 发布了浏览器 Atlas。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也有一些人觉得它缺乏想象力。 于是我飞回了旧金山,跟 Keith 录了这期播客。我们觉得,Atlas 是一个人们了解什么是 Web Agent 的“反面案例”,它在打开了人们与机器交互方式的想象力的同时,限制了对 AI 能超越人类的“监视”和嫩合理局限,自主处理几何级增长数量的海量信息的想象力。 Keith 认为:浏览器是不需要存在的。搜索是有清晰的天花板的。未来人类不需要搜索,甚至不需要浏览,就能用一个 Agent 处理互联网世界的信息和内容。这就是这期播客的主题。 前两天,Keith 跟我说,Tinyfish 做了一次更新,推出了一个 Operational Model for the entire web。他写了一篇博客放在了官网上,标题是 Tinyfish and the limits of search,他说:这篇文章是受我们上次播客的启发。 他在文章中说: “浏览器 Agent 在用户上下文中运行——单会话、单浏览器、以人类速度运行。它们是提高效率的工具,可以帮助你更快地浏览网站。但它们无法解决企业级难题:如何在成千上万个分散的系统中实现可靠的智能。你不可能通过一个每次只运行一个会话的浏览器代理,每月执行 3000 万次操作”。 而这是 Tinyfish 希望做到的。只要当浏览器需要人的“浏览”,它就不可能释放指数级的生产力和效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把关于 Web 的一切交给 Web Agent,一个 Meta Web,可能是一条路。 这就是这期播客的主线,Enjoy。 【主播】 硅星人创始人、 硅基立场主理人 骆轶航 【嘉宾】 Tinyfish 联合创始人、前《华尔街日报》《彭博社》记者 翟琦 【时间线】 03:07 从浏览器 Atlas 说起:当 Agent 能“上网” 05:00 从 Web 1.0 到 Web 2.0:互联网形态的暴涨与人类瓶颈 07:02 信息爆炸与有限人类:生而有涯,知也无涯 10:03 这些所谓的 “AI 浏览器”,像“马车与汽车之间的过渡阶段”? 13:30 浏览器的“始祖鸟时刻”:Chrome 与 Atlas 的错位竞争 18:30 浏览器是最差的交互形态,只是更好的还没被发明 20:12 Tinyfish 的做法:让机器在网络上自动执行 24:21“浏览”这种以人为中心的交互功能,将逐渐消失,Browser is Dead 30:00 未来的人机关系:判断 vs 执行 34:10 3000 家奶茶店的例子:Web Agent 如何自动完成任务 36:30 Personal Agent 与 Portal:人类的个人入口何在? 40:20 “机器不需要浏览”:Agent 眼中的无界互联网 48:00 Agent 不会 Lost,而人类的注意力会迷失 50:27 下一代 Agent 的方向:更多“懂你”的隐式意图 55:46 垂直 Agent 很难有长期价值 1:04:00 “相信之后,才看得见” 1:10:16 如果你没身处AI浪潮中,可能你的想象力还不够 【关注我们】 点击品玩官网,了解更多 公众号:硅星人Pro 视频号:硅星人Pro 小红书:硅星人 【联系我们】 微信:oneoneyoubei

73分钟
99+
4天前

Vol.13 一周 AI 敞开聊:OpenAI 杀死了硅谷的 to C 创业 ?英伟达的 6G 布局,5万亿市值也焦虑?

硅基立场

从SF Tech Week到 GTC,看AI产业的地震带。 “一周 AI 敞开聊” 是《硅基立场》新的周更节目,我们用最舒服的姿势、最百无禁忌的嘴脸,以非常个人化的视角,敞开聊聊每周发生的全球 “AI 大事件”,以及我们发现的一些有意思的 AI 创业公司、团队、项目和产品。这场聊天非常不客观、经常情绪化、偶尔出口伤人,请理中客和伪学习爱好者们远离。 这一期,我们从旧金山的 Tech Week,聊到在华盛顿举行的英伟达 GTC;从 Airbnb CEO Brian Chesky 对硅谷的“厌弃”,聊到 OpenAI 的路线图与“浏览器战争3.0”;以及一些有意思的 AI 项目。 为什么硅谷的创业者不再做 to C 创业?为什么 OpenAI Ask Me Anything 的直播问答,坦诚背后一种更高级的伪装?以及,当黄仁勋在华盛顿举起那枚巨大芯片的时候,我们距离 AGI 真的更近了吗? 欢迎来到《硅基立场》,收听本期AI畅聊。 【主播】 硅星人创始人、 硅基立场主理人 骆轶航 硅星人分析师 郭海惟 【时间线】 02:47 从SF Tech Week说起:硅谷真的没人做 to C 创业 了? 08:56 硅谷消费者放弃 to C 方向,是出于对 OpenAI 的恐惧 10:02 Airbnb 的 CEO Brian Chesky 开始“嫌弃”硅谷的 AI 狂热 16:30 从TikTok 到 Manus :似乎只有中国公司才做得到 to C 成了默认的共识 20:00 硅谷正在丢掉对真正 AI 消费者的直觉 21:41 ARR 的自我繁殖:以 Y Combinator 为代表的创业者俱乐部成员互相做生 23:30 OpenAI 的AGI 路线图,与微软关系的调整:假装坦诚的艺术 30:00 三年后的 AGI?当幻觉成为科研的试炼场 32:33 浏览器战争3.0:一场消灭浏览器的战争 36:40 幻觉与隐私:当我们开始和 AI 聊私事 47:20 黄仁勋在华盛顿举起“核弹芯片”,幻视乔老爷子拿首款 iPad 52:10 英伟达想定义6G:当基站成为算力设备 57:20 黄仁勋在华盛顿,他有市值焦虑吗? 1:03:10 美国的金融中心正在转移到硅谷了? 1:13:33 李彦宏开源是智商税这个话某种意义上是对的。 1:24:33 聊几个近期看到的好玩的AI项目 1:44:24 “AI 原生” 的真正定义:用 AI 做AI 产品,把杠杆用到极致 1:46:10 我们硅星人不谈金钱只交朋友 【关注我们】 点击品玩官网,了解更多 公众号:硅星人Pro 视频号:硅星人Pro 小红书:硅星人 【联系我们】 微信:oneoneyoubei

108分钟
99+
1周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