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来到京都的中国人,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周作人曾如此形容京都,我们在这儿的感觉,一半是异国,一半却是曾经,偏偏这曾经是健全的活在异国他乡的,所以亦真亦幻;而梁思成先生与京都的缘分则更为久远,幼年时便跟随父亲梁启超去法隆寺祈福,父亲给他买了一只乌龟放生,又花了一块钱的香资将梁思成的名字刻在了大殿的瓦片上,以求佛祖保佑。但冥冥之中,佛祖却借着梁思成,保护下了京都城:二战美军大反攻前,梁思成详细指出了中国重要古建保护名单,也指出了日本京都、奈良等重要历史建筑,要求美军予以保护,避免被轰炸的厄运。因为他一直惦念着法隆寺金堂的斗拱,回廊梁上的人字形叉手,那些代表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代表着古建筑学家梦中的古中国 所以哪怕已经是第三次来京都,依然对这座城市充满期待: 1. “竹影堂”200万一把银壶:京都传统金工老铺,日本皇室授予荣誉称号,传承七代,一个月只能打2把壶,一年24把,如何才能让传统银壶技艺被世界看到?Jack Ma又如何成为竹影堂的粉丝? 2. 曾享誉世界西阵织的十字路口:传统手工西阵织面临被机器淘汰的命运,是向左走坚持手工?还是向右走拥抱机械化? 3. 细尾家族的创新之路:传承300年的细尾家族,全面拥抱机织后,用创新的设计与研发,给西阵织打开了全新的大门:Dior、Chanel、Gucci、徕卡的合作纷至沓来,让世界看到了新一代西阵织的魅力 - 音乐 - Okawari 《Luv Letter 情书》 - 本节目由上海梦山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 - 微信公众号:梦山裕
如果说东京像上海,车水马龙繁花似锦;京都像北京,底蕴深厚历久弥新; 那么作为日本手工艺之都的金泽则与苏州相仿,玲珑剔透精雕细琢,上百个非遗技艺在这里生根发芽,在街头巷陌几乎随处可见手工艺作坊、体验馆、手工器皿古董店,成为了每个手工艺爱好者的梦想之地 所以一直很好奇,地处偏远北陆、默默无闻的金泽,到底是如何一步步成为日本手工艺之都的?于是我们花了整整7天的时间在金泽走街串巷,寻桥问路,试图在历史的尘埃中找到答案 1. 金泽美术工艺大学:日本手工艺匠人摇篮,“民艺复兴”运动发起者柳宗悦的手工艺改革试验田,耕耘50年培养一代代工匠学子,倡导“用手思考” 2. 中国手工艺留学生在金泽的故事:金泽美术工艺大学大漆系的刘幸运来自中国黄山,在日本拜师学艺5年,从武汉到秋田,再到金泽,与他畅谈一路求学的故事与所思所想 3. 金泽手工艺的突破与创新:打破传统手工艺曲高和寡的局面,面向普通消费者推陈出新,让手工艺重新回归日用生活 4. 老当益壮的友禅染大师:拜访友禅染大师太田正伸老师,与其畅谈传统和服工艺——友禅染的跨界创新,与大漆、金箔等其他工艺碰撞所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 5. 日本手工艺人耐得住寂寞的秘密:日本全球第一的老龄化社会给手工艺行业带来的独特优势,是必须要熬二十甚至三十年才能出人头地,熬到65岁才有可能成为人间国宝;但同样也意味着青年创新力量的困局 - 音乐 - Bach Cello Suite No.1 BWV 1007: Sarabande - 本节目由上海梦山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 - 微信公众号:梦山裕
最动人的大地艺术节应该是什么样子?盼了三年 终于翻山越岭来到了越后妻有 川端康成笔下的雪国 北川富朗老爷子二十多年前最初的愿望 就是用艺术重新唤醒这片被遗忘的乡村土地 因此大地艺术节不仅仅是艺术家们的个人表达 而是深入在地文化 探索当地传统手工艺/建筑/习俗/历史 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钥匙 村子里的阿嬷和孩子们一张张藏不住的笑容 告诉我们 人回来了 乡村才真的回来了 村民和游客打成一片 尽情的在雪地里打滚 踢球 滑雪 艺术的最高境界不就是感染每一位大人 无论年龄 无论学历和国籍 1. 大地艺术节的起源:打破传统城市博物馆中白盒子式的展览 让当代艺术回归乡村 回归自然 2. 大地艺术节的挑战:如何让更多村民喜欢上艺术并加入其中?如何吸引来自全球的艺术家参与?如何让艺术真正的给乡村带来可持续改变? 3. 大地艺术节的代表作品:巧妙利用大地的风土和景色,与大自然共创艺术作品;寻找童心,让来自全球的观众都能产生共鸣,击中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4. 中国大地艺术节的兴起:景德镇浮梁与广东南海,向阳老师的代表作《进化中的尘埃》,首创“村民讲解员”的模式,让土生土长的村民成为艺术作品的代言人 5. 大地艺术节背后的系统性工程:历时二十多年的多方共建,从交通、住宿、美食,为游客打造360°沉浸式乡村艺术深度体验 6. 大地艺术节的核心——人:村民第一,游客第二,村民才是大地艺术节的根,围绕村民设计有开放的、互动的艺术项目,让村民成为大地艺术节的共建者,才是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能够生生不息的真正秘密 - 音乐 - 深町纯:绵雪 - 本节目由上海梦山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 - 微信公众号:梦山裕
说到上海文化精神,毫无疑问所有人都会想到一个词——海派文化 黄浦江孕育下的这座城市,海纳百川,兼容并蓄,那么海派文化的源头是从何而来呢?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百年前,有一座远东第一大教堂拔地而起,矗立在徐家汇,历经百年沧桑,成为了海派文化的灯塔 世界文明的交流,除了军事扩张之外,正是靠着两条路径——通商与宗教,前者带来的更多的是商品与工艺,而后者带来的是艺术与文明。所以在徐家汇大教堂,传教士和修女们带来了西方艺术的火种,在土福湾辛勤耕耘播种,绵延百年不绝,甚至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丁丁历险记》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连大导演斯皮尔伯格都要来这儿打卡取景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到这座神奇的教堂,随着耳畔回荡的钟声与唱诗班的歌声,寻找徐家汇天主教堂背后的百年故事 1. 徐家汇天主教的诞生:第一位受洗的上海人徐光启和他的好朋友利玛窦 2. 海派文化的摇篮:徐家汇天主教堂的传教士创立的育婴堂和“土福湾孤儿工艺院” 3. 从徐家汇天主教堂走出的优秀代表:张充仁和他一辈子的好朋友“丁丁” 4. 徐家汇天主教堂的百年回响:彩色玻璃玫瑰花窗与《太阳帝国》 - 音乐 - 巴赫:B小调前奏曲与赋格,BWV 544 - 本节目由上海梦山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 - 微信公众号:梦山裕
时下上海文艺青年们,最时髦的娱乐活动,莫过于看话剧了,从赖声川的上剧场,到乌镇戏剧节,甚至不远万里去大凉山戏剧节打卡,小舞台永远是那么迷人和特别:与大银幕不同,话剧演员的临场发挥是未知的,一位演员,在这一场,这一幕的表演,可能永远不会出现第二次,成为了绝唱。这份身临其境且独一无二的体验,才是戏剧最大的魅力所在。 那么,百年前的上海滩潮人们,去哪儿听戏呢?答案便是天蟾大剧院 天蟾大剧院坐落在福州路701号,紧邻南京路,从十里洋场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能看到那只金光闪闪的大金蟾,这份光辉是每个京剧人的梦想:不进天蟾不成名,没错,这里就是当年的京剧“创造101”舞台,每一个怀揣着京剧梦的少年,都希望在这里出道,这里几乎见证了中国京剧史的每一个重要时刻:四大名旦中的两位,荀慧生和尚小云,演艺生涯第一次正式登台,都是在天蟾,从此红遍上海滩;抗日战争期间,梅兰芳以天蟾为大本营,创编新戏《抗金兵》,鼓舞每一个中国人都和梁红玉一般,击鼓抗金,此后梅兰芳便蓄须明志,直到8年后的抗战胜利,第一场回归演出,还是在天蟾。天蟾在彼时演艺界的地位如日中天,如果一定要找一座能与天蟾媲美的演出场所,那也只有香港的红磡体育场或可拟之。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到这座曾经的远东第一大戏台,听一听百年前京剧黄金时代的绝响 1. 天蟾大剧院的咖位:在这儿听一场京剧顶流的戏得花多少钱? 2. 天蟾大剧院背后的大佬:租界最成功的民族文化觉醒运动 3. 天蟾大剧院的中流砥柱:名扬上海滩的麒麟童 - 音乐 - Sicilienne Op.78 by Julian Lloyd Webber & John Lenehan - 本节目由上海梦山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 - 微信公众号:梦山裕
作为百戏之祖的发源地之一,在上海如果想听一场经典昆曲,地方其实有很多,但要说最原汁原味,还是得走稍微远一点,去淀山湖畔的朱家角古镇,在园林里听一段沉浸式的《游园惊梦》。 大多数戏曲的表演,都是演员在台上,观众在台下,近几年在Sleep no more等引进中国的西方戏剧的带领下,独特新鲜的互动体验,将“沉浸式”戏剧捧红了,但其实,这都是咱老祖宗们当年早就玩过的:最雅致的昆曲,那须得在古典园林里,穿过粉墙黛瓦廊檐下,亭台楼阁掩映之中,于池畔搭一座戏台子,才子佳人携手粉墨登场,在烛火中隔水遥遥相望,才能体会到如仙境般的美妙幻境,因为昆曲就是造给观众“造梦”。无论是汤显祖的临川四梦,还是浮生六记里的沈复梦回沧浪亭,都是用戏曲的方式,让观众仿佛爱丽丝一般,掉入兔子洞,在幻境里体验到现实中难觅的爱恨情仇,生离死别。所以,最正宗的昆曲,就藏在朱家角课植园的后花园里。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到上海水乡古镇——朱家角的课植园,来聊一聊: 1. 朱家角版牡丹亭:藏在课植园里的宝藏 2. 汤显祖 vs 莎士比亚:中国文人的浪漫主义革命 3. 牡丹亭真正的跨时代性:盗梦空间与女权觉醒 ## - 音乐 - ## 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选段 ## - 本节目由上海梦山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 - ## 微信公众号:梦山裕
可能一听到“鲁迅”这两个字,很多人马上就会掉头就走,因为从小学起,几乎每个人都被鲁迅支配过:一怕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小时候全文背诵并默写的经历让我们至今都有心理阴影,提起鲁迅世人对他的印象都停留在“三味书屋的早字”,“闰土与猹”,一脸冷毅如刀削般的面孔,一身黑色长袍,不苟言笑,手里往往还夹着一根烟,这样的形象,实在很难让人亲近的起来。 但除了写作之外,鲁迅骨子其实是位斜杠艺术家,而且是难能可贵的,意在复兴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艺术大师,名副其实的中国当代版画之父。 所以,今天我们就去虹口鲁迅公园走一走,来聊一聊: 1. 群众的艺术:以笔做刀,文艺青年鲁迅的斜杠副业 2. 鲁迅纪念馆:中国当代版画的宝库 3. 中国传统版画的复兴:鲁迅版画的传承与接力 ## - 音乐 - ## Mendelssohn On Wings of Song, Op.34, No.2 Auf Flugeln des Gesanges ## - 本节目由上海梦山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 - ## 微信公众号:梦山裕
说到笔墨纸砚,大家的第一反应都会是徽州,徽州的文房四宝太有名了,屯溪的胡开文松烟墨、宣城的笔、泾县的宣纸、歙县的龙尾砚,每一个拿出来,那在当年都是可以代表中国拿国际巴拿马金奖的。 但如果你穿越回那个年代,当一家徽州文房作坊的掌柜,面临的可能是本地上百家质优价廉的同类竞品,在如此内卷的竞争之下,你会怎么办?有一个叫曹素功的小伙子,选择把天赋带来上海滩,自此以后,上海的松烟墨香飘荡了百年。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在风云流变百舸争流的上海滩,屹立百年不倒的传奇墨庄:曹素功 1. 初代曹素功的崛起:康熙御用金字招牌 2. 民国国潮复兴:文房四宝的天才跨界营销 3. 在互联网时代,为何我们仍然需要墨? - 音乐 - The Bouncers-Cello Suite No.3 in C Major, BMV 1009 - 本节目由上海梦山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 - 微信公众号:梦山裕
烟火城隍庙背后的中国古典园林美学 很多人都认为,上海开埠短短百余年,与其他文化古城相比,缺乏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拿得出手的国家级非遗、手工艺都屈指可数 但其实,上海作为百年来东西方文化交融碰撞的中心,无数的文化在此海纳百川,从园林到教堂,从文房四宝到戏曲,几乎所有的中国文化都能在上海找到蛛丝马迹,只不过隐藏在华丽的霓虹灯下,往往被人忽略 一说到上海的豫园,有个上海本地人的自嘲是这么说的:但凡去过东方明珠和城隍庙豫园的,都会被开除上海户籍。老城隍庙和豫园,往往成为了老年人和游客的打卡地,本地人都敬而远之,因为既土气,又拥挤,被土特产伴手礼所围绕着。但其实真正的豫园大隐隐于市,藏在最深处,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巅峰之作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 1. 豫园的诞生:明朝著名建筑设计师——张南阳的巅峰之作 ## 2. 豫园的C位:大假山 ## 3. 豫园的灵魂:玉玲珑 ## 4. 豫园的文人美学:假山到底好看在哪儿? ## - 音乐 - ## 哥德堡变奏曲 ## - 本节目由上海梦山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 - ## 微信公众号:梦山裕 ##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