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黑白电视机的年代,北京已经有了第一波玩滑板的少年,今年已经47岁的包哥就是其中之一,因为不久前看到网上一些对于北京早期滑板很不靠谱的报道,决定跟我们坐下来好好聊聊他眼中的北京滑板简史,以正视听。 KickerRadio 是 KickerClub.com 制作播出的中国第一滑板网络电台。 滑板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被这个世界所改变。
这是一期特别节目,既不是飞说不可也不是 KickerTalk,而是友台 Observing The Process 在纽约对著名滑板导演 Patrick O'Dell 的专访。 Patrick 曾经以摄影师身份为 Thrasher 工作过,又以制片,导演身份为 Vice 工作,他的栏目 Epicly Later 在滑板圈尽人皆知。他三年多以前曾受邀前来上海参加 PUSHFEST 滑板电影节,我们那时录过一期专访 KickerTalk36。 滑板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被这个世界所改变。
湖北籍滑板摄影师王晨玮春节前回家过年,原本想只待一周就赶回上海,但是万万没想到这一待就是70天。
疫情尾声我们的滑板广播终于又回来了,最近几年随着 Dime 的崛起,加拿大一夜之间成了滑板潮流的风向标,这一期我们找来在加拿大学习生活过十多年的广东滑手 William 来一起聊聊加拿大的滑板店,媒体,滑手和品牌。 KickerRadio 是 KickerClub.com 制作播出的中国第一滑板网络电台。 滑板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被这个世界所改变
国内 Barbershop 圈子里恐怕没有人不认识 Ollie,国内最早的 Barbershop 文化推广者,游离全球精研美式理发,在国内开设多家 HomieBarbershop,定期开班授课。而最早为他打开这扇大门的却是街头的滑板。 KickerRadio 是 KickerClub.com 制作播出的中国第一滑板网络电台。 滑板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被这个世界所改变。
滑手的朋友圈最近一定都被腾讯视频最新的潮流文化纪录片《我们的浪潮》刷屏了,开篇两集就是关于滑板和潮流文化的 - 《来自街头》,本片的导演就是典型的纯街头成长方式一路走来的北京滑板孩子孙宇。 来听一听《来自街头》拍摄的故事和他本人的滑板故事。 KickerRadio 是 KickerClub.com 制作播出的中国第一滑板网络电台。 滑板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被这个世界所改变。
因为喜欢滑板来到滑板人开的餐厅打工,因为在滑板人的餐厅打工认识了文身,又因为开始文身得到了去了澳大利亚工作的机会。 KickerRadio 是 KickerClub.com 制作播出的中国第一滑板网络电台。 滑板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被这个世界所改变。
Ben 生在美国,但是为了拍摄大学毕业作品来过成都之后就无可救药的爱上了成都。大家都很喜欢跟他一起玩滑板或者工作,因为在他脸上你很难找到除了微笑和大笑之外的表情,而且还很爱跟你说成都话。Ben 最新拍的纪录长片 Don't be a dick ut it 在阿姆斯特丹拿了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的观众选择奖,在国内也接到越来越多的活,Vans,Converse 的广告,还跟张杰拍过 MV,没错,是那个张杰,哈哈。 KickerRadio 是 KickerClub.com 制作播出的中国第一滑板网络电台。 滑板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被这个世界所改变。
这一期继续跟社会滑板的老大 Raph 追根溯源。爷爷是美国共产党,爸爸是人类学教授,从小虽然生于美国但是可谓根正苗红。大学毕业来到中国认识了一大帮玩滑板和做音乐的朋友。最终本着“给中国大众带来买得起的专业滑板”的原则,成立了“社会滑板”...... KickerRadio 是 KickerClub.com 制作播出的中国第一滑板网络电台。 滑板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被这个世界所改变。
社会滑板的创始人 Raph 上月底突然出现在上海的 Vans AVE 鞋测活动上,这次是全家搬回国内生活。我们跟 Raph 聊了聊回国一个月的感受和他最近非常痴迷的瑜伽。从社会滑板的老大变成向滑板圈推广瑜伽文化的大使,来听听雷大佬的滑板瑜伽故事。
我们每天都在看各种来自世界各地的滑板大片,各位滑板大神的名字也是时时挂在嘴边,但是有些职业滑手的名字确实有点拗口,我们特别找到来自纽约的好朋友 Alex Greenberg 给大家上一趟滑板英语课,看看这些滑板大神的名字你们都念对了没有。 Bam Margera Luan Oliveira Tyshawn Jones Ishod Wair Nora Vasconcellos Rune Glifberg Paul Rodriguez Steve Caballero Dylan Rieder 请给我们留言告诉我们你对本期节目的想法和建议。
国内首档滑板综艺 - 《极限青春》已经播出了五期,节目花样翻新,渐入佳境。有人觉得过于娱乐化,有人觉得非常好玩。我们特别请到节目的总导演金玲,总制片张希和老朋友 Johnny Tang,跟大家聊聊这个节目制作的幕后故事。 为什么叫“极限青春”?三位明星是如何确定的,为什么没有找夏雨?节目录制过程有多辛苦?Johnny Tang 与“明星”相处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滑手上完节目接下来的商业开发有没有计划?...... KickerRadio 是 KickerClub.com 制作播出的中国第一滑板网络电台。 滑板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被这个世界所改变。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