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泡泡玛特在港股上演“十倍神话”,不少曾经重仓贵州茅台的“茅粉”基金经理,相继“转战”泡泡玛特,其中就包括汇添富的胡昕炜。过去几年,茅台跌跌不休,消费基金业绩大幅回撤。胡昕炜的代表产品汇添富消费行业混合,截至2025年6月,净值从最高点的9.977元回撤超50%,近三年严重跑输同类平均水平。 另一边,他管理的汇添富消费升级今年的收益却达到20%左右。两边的巨大业绩差异,引发了不公平对待投资者的质疑。此外,投资者也担心他此时换仓泡泡玛特,是否会重蹈高位站岗茅台的覆辙。如今公募基金恰逢改革之际,胡昕炜和汇添富能否走出低谷? 【时间轴】 00:11 曾经的“茅粉”基金经理,相继“转战”泡泡玛特 03:40 胡昕炜是能力不行,还是风格不适应当下? 07:43 明星基金经理集体失手,与汇添富的其他挑战
中国各大跨境电商平台的“美国梦”正在集体破碎。虽然自5月12日日内瓦声明后,美对华关税已降为30%,但关税政策不稳定带来的下滑已给各大平台带来阴影。再加上美国对小额包裹关税政策的调整,仍在扼住中国跨境电商的喉咙。各大国内跨境电商平台开始纷纷寻求其他增长机会,欧洲和南美市场成了他们的加码重地。 那么,各家平台都为区域转换做了哪些准备、投入了哪些资源?它们各自的长处和短板是什么?欧洲与新兴的拉美市场,又存在着怎样的潜在风险? 【时间轴】 01:42 各大平台加码美国外区域,背后动因仍有较大差异 05:40 Shein和Temu,如何押宝欧洲? 08:17 被寄予厚望的拉美市场,能否成为新的增长点?
近期,生猪养殖板块迎来大涨。这背后的推手无疑是频繁出台的政策利好。5月29日,发改委召开会议,明确提出要稳产能、稳猪价,并出台了五大措施。6月9日,华储网发布关于6月11日中央储备冻猪肉轮换收储竞价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计划收储数量为1万吨。 那么,政策为何要在此时“出手”?这是否会推动这场漫长的猪周期迎来反转?市场上的生猪供需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猪肉价格会有反弹的可能性吗? 【时间轴】 01:01 CPI被拖累,才是“稳猪价”政策的主因 04:20 生猪供给量还在增加,猪价长期不乐观 06:51 猪价短期可能反弹,“养猪大户”们表现如何?
5月15日,吉利汽车发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营收725亿、同比增长25%;净利润22.8亿(剔除35.9亿其他收益)、同比增长134%;季度交付70.4万辆、同比增长47.6%。 业绩如此靓丽,市盈率却不到10倍。标普还将吉利汽车评级从“稳定”调整为“负面”,给出的理由无非是债务压力、转型挑战、供应链生态、市场竞争等国内外车企共同面临的问题。但汽车行业内,没人会轻视吉利。许多人认为,它有可能挑战比亚迪的新能源车龙头地位。 【时间轴】 00:53 销量重新抬升,前5个月约为比亚迪的85% 02:03 新能源奋起直追,渗透率逼近50% 04:29 不理想的极氪、“黑马”银河与资本变阵
中国汽车行业中的火药味,悄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汽车重庆论坛”再次召开,众多汽车行业的大佬再次在这个平台上产生了口头上的激烈交锋,尤其是比亚迪和吉利的“突然过招”。之前预计将在2026~2027年到来的“最残酷竞争阶段”正在加速到来。 究竟近期各家车企冲突的根源是什么?中国汽车产业应该如何解决这一次的行业危机?在激烈竞争下去的同时,是否存在一些平缓过渡的共存之道? 【时间轴】 01:19 全面价格战的“导火索”,其实去年就已埋下 03:21 补贴和降价的刺激作用正在快速边际递减 06:51 兼并重组将会是内卷的必然结果
北京时间6月10日凌晨,苹果召开了WWDC全球开发者大会,更新了全产品线的生态系统。一个最明显的变化是,苹果OS的命名规则发生了变化,今后操作系统将全部更改为年份作为后缀,似乎寓意着一段新的开始。至于AI?苹果仍未能展示出Apple Intelligence的技术成色,甚至去年开发者大会上提到的部分能力都没有完全兑现。 那么究竟是为什么,在生成式AI的汹涌大潮下,库克带领的苹果能够做到岿然不动,另辟蹊径地在UI上做起了文章? 【时间轴】 01:45 液态玻璃(liquid glass)风格,究竟是个啥? 04:50 空间计算,下一个十年的叙事 07:20 iPadOS大升级,会抢走Macbook Air的生态位吗?
早在2016年,监管部门就出手整顿校园贷市场了。然而,这么多年过去,“校园贷”变身网贷,仍在大学校园中潜滋暗长。许多大学生在陷入网贷陷阱后的自我质疑,“为什么我会上这个当?” 那么,网贷是如何吸引这些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入坑”的,它用了哪些方式来降低获取贷款的门槛,又为何让他们深陷其中难以自救?除了“刚好成年”之外,又有什么原因让这些机构放贷给明显偿还能力不强的大学生?长此以往,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时间轴】 00:59 需求往往是人为创造出来的,网贷更是 05:30 “未来可期”的大学生,为何成了网贷的目标? 09:53 负债文化的蔓延,或将毁了我们的抗风险能力
当你走进国内1368家海底捞门店时,有13/1368的几率进入的是加盟店,但你可能毫无感知。海底捞对加盟商采取了强管控的模式,并不追求规模,而是极力希望它们与直营门店保持一致。而在收到的两万份申请中,70%以上的申请者都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 那么,海底捞对这些能投入资金1000万元及以上的“神秘加盟商”有什么期待?它为何要采取如此复杂的合作伙伴筛选模式?这些“隐形富豪”们,又为何甘愿做“甩手掌柜”?他们对海底捞有什么期待?除了开拓下沉市场外,加盟模式的“实验”,又寄托了海底捞怎样的未来期望? 【时间轴】 03:38 神秘的“地头蛇”是怎么被找到的? 06:40 海底捞如何用强托管“拿捏地头蛇”? 10:42 一二线布局已成熟,加盟能让海底捞继续扩张吗?
5月19日,美国参议院通过《GENIUS法案》,为稳定币立法。5月21日,中国香港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仅仅48小时,围绕着稳定币的合法化提上日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悄然拉开了序幕。 与现实世界类似,大国正试图通过构建稳定币为主导的虚拟货币体系,将其演变为类似布雷顿森林体系式的存在。这背后,大国欲争夺的是货币全球扩张的话语权。所以,稳定币到底是什么? 【时间轴】 00:26 稳定币的本质:回看美元霸权的建立过程 03:45 让稳定币接盘“被抛弃”的美债,以巩固美元霸权 05:20 利息与使用场景,成了稳定币的“必争之地”?
指望“赛博医生”整顿医疗的人们又要失望了。近期国际上一系列研究表明,越来越聪明的大模型,把医疗领域“看人下菜碟”的问题也放大了。研究者认为,是模型驱动了这些“偏见”,最终会导致不同人群在健康水平上拉开距离。 为什么“赛博神医”会染上这些“坏毛病”?从源头数据、标注偏见到模型生成,每一环是如何影响最终结果的?我们又该如何“医治”大模型的这些问题? 【时间轴】 00:36 医疗大模型,更会“看人下菜碟”? 02:41 AI的“偏见”,从何而来? 06:06 精准医疗和过度医疗之间,存在一个灰色地带
与增长迅猛的沿海地带相比,其他省市的银行或许各有各的难处。有的因为地方基建规模受限,因而增长不快;有的则可能还带着过去地产狂飙期遗留下的问题。 城商行的业绩,究竟受哪些因素影响?地方的经济状况和禀赋,如何影响了不同的业务结构和经营侧重?或许相比冷冰冰的宏观经济数字,银行业绩与你对经济的感受,才更为接近。 【时间轴】 00:15 西南西北,扩张乏力 03:22 东北城商行,“包袱”还没卸下 05:57 华北:北京和山东是亮点 07:25 中部省份发展不错,为何不良率居高不下? 13:55 区域经济与内部管理,共同决定城农商行业绩
在中国,银行才是真正的经济晴雨表。相比股市,它是我国融资的最重要途径。四月底,100多家城商行、农商行发布了年报。这些银行主要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它们的业务结构和业绩结果,更能反映当地的经济风貌,乃至带有区域特色的经营风格。 哪些地区的银行有较快的规模增长?这些贷款分别投向了什么领域,与当地的产业格局是否匹配?城商行的不良率得到了有效控制吗?且听我们一一道来。 【时间轴】 01:07 江浙银行:扩张迅猛,信贷结构与本地经济有很好结合 04:10 上海银行,为何增速不快? 06:47 全国城商行前十五强,没有广东的身影 11:22 民营、华侨、台商:福建城商行的“三板斧” 13:42 成渝经济肩并肩,为何银行业绩大不同?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