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6 |毕业工作半年:时常无所慰藉,好在彼处水如酒。

泽物无声

本期节目邀请到的嘉宾是clevinger,他是一位刚毕业工作半年的会计师,同时擅长油画和调酒。毕业半年,为何在时常枯燥忙碌的工作当中依然坚持?又为何在工作学习忙碌之余能保持生活情调?我们如何理解我们对于工作的深层次意义追求?又如何在生活中找到可以寄托表达、寄托情绪的“客体”?本期节目中,clevinger借用了“Piano man”的概念表达现代人意义探寻当中的“无所慰藉”的状态,也道出了许多人坚持的原因,是“彼处水如酒”。 02:00 毕业半年,会计师工作体验。 14:10 为何热爱时而枯燥的工作?——有时候执着像是“无以慰藉”的“piano man” 17:00 表演者最在意的两样东西:观众与掌声 24:18 痛苦却依旧执着,因为彼处水如酒。 34:18 我们每个人都平凡,但我们都可以在平凡的范围内做好。 35:25 人文社科专业生存环境时常像“温水煮青蛙”。 43:34 不能因为太忙而放弃兴趣爱好,正是因为太忙而更需要兴趣爱好。 48:00 爱好是离“自我”更近的,它有个体强烈的意义关切。 主播:kantwyn 嘉宾:clevinger 毕业在审计行业工作半年,会油画,会调酒。 clevinger调的酒 雷诺阿《船上的午宴》 片头曲:《Mystery of Love》by Sufjan Stevens 片尾曲:《鲜花》by 回春丹

63分钟
99+
9个月前

vol.5 |“倦怠社会”一角:被困在咖啡因里的人。

泽物无声

本期节目是周末特供(虽然已经周天),也是《泽物无声》录制节目的新尝试,节目没有邀请嘉宾,由主播kantwyn进行读书分享。今天所要推荐的书目是韩炳哲的《倦怠社会》,并透过咖啡这样生活中很多人难以割舍的饮品,观察我们所处的“倦怠社会”。在本期节目中,将会思考咖啡店的店员是如何被锁在咖啡店里的?技术是如何管理咖啡店员的?技术管理模式的特点是什么?咖啡需求量暴增的背后,透露的是现代人什么样的精神困境?咖啡之于我们的意义,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希望透过本期节目,我们能撕开生活一角。 03:20 咖啡的流水线制作模式。 04:36 咖啡店员被锁在咖啡店里——技术管理下的咖啡店员工生存现状。 10:41 技术化的管理是中立的,但同时是冰冷的、无情的。 12:16 技术管理下,防止意外事件的责任被推回到被管理者身上。 15:22 咖啡店店员被困在咖啡店里,背后是现代人被困在咖啡因里。 17:00 我们对咖啡的巨大需求,意味着我们对疲倦的排斥。 20:10 系统与技术在把人“抽象化”。 22:48 咖啡在填补那些本应从工作的价值感和对生活的期待而来的活力。 24:38 绩效社会中,各种指标背后是空心的意义。 27:00 以前咖啡或许是上流社会的奢侈品,现在经常是打工人的续命药。 本期节目是第一次录制单口播客,不足之处还望各位听众多多包容~ 参考书目 韩炳哲《倦怠社会》 参考文章 冰点周刊《他们被锁在连锁咖啡店》 主播:kantwyn 片头、片尾曲:福禄寿《我用什么把你留住》

36分钟
99+
9个月前

vol.4 |Ivy:选择流行钢琴没有契机,无时不刻都是契机。

泽物无声

36个黑键,52个白键,无数种伴奏,无数种旋律,无数篇乐章。88个琴键,不可计数的音乐,在不同的时代,以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方式,形塑着不同人的生活。可能是在忙碌的日常中,将音乐当作背景音,让它在不经意间抚慰疲惫的心灵。可能是在闲暇时光里让指尖在黑白键上跳跃,奏响属于自己的快乐音符。又或许钢琴和音乐成为一种技能,是不断追求、努力精进的技艺。又或者,将钢琴和音乐当作毕生的事业,用音符书写着自己的人生。 本期节目非常荣幸邀请到了两位嘉宾,一位是kantwyn的钢琴老师——Ivy,乐法的创始人,另一位是kantwyn的学琴前辈——盐酸老师。钢琴和音乐都在二位的生活中占据很高的分量,透过他们,我们一起聆听不同的音乐,感受不同的生活。 06:00 现在学习音乐更多是“备选项” 11:30 十几年前的大学生活样态 13:27 以前大学生创业是主流? 21:20 车、卡带、碟片与音乐启蒙 26:45 专心听音乐与音乐作为“BGM” 31:30 音乐的作用就是记忆里的水印。 35:18 年代与音乐选择 43:00 学弹钢琴却不会看五线谱? 52:30 流行钢琴是“我” 54:57 是什么契机让“兴趣”变成“事业”? 55:49 爱情可不可以“有利可图”? 60:31 选择流行钢琴没有契机,无时不刻都是契机。 主播:kantwyn 嘉宾:Ivy,流行钢琴老师,乐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 盐酸:在校大学生,学琴数年,播客《边缘学生》主播。 片头曲:钢琴曲《River Flows In You》 片尾曲:钢琴曲《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

67分钟
99+
9个月前

vol.2 | 年终:我们的生命有快有慢、有急有缓,但钟表依旧大步向前。

泽物无声

今天是年终节目,也是对【时间】有最直接亲切体验的时刻,我们接受着各种各样的年终总结,也惊叹着时间的流逝。时间,它如同一位无声的旅伴,伴随着我们走过春的萌发、夏的热烈、秋的收获、冬的静谧。在这一年的旅程中,我们或许经历了挑战,或许收获了成长,或许在欢笑中放飞自我,或许在泪水中学会坚强。而时间,它思不尽,说不清,它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经验中,时而乍现,时而不见,我们却无法在时间的量度轨迹中找到它的任何踪迹。 在今天的年终节目里,我们跳出记忆的堆叠,聊聊时间本身。我们怎么生活在时间中?我们怎么感受时间?时间在我们之内还是在我们之外?时间如何形塑我们?我们又可以如何对待时间?虽然说一千道一万,但或许,我们仍然需要回到我们的生活,扎扎实实地经验、感受时间。 “时间构成的不是存在的堕落形式,而是其事件本身。” 02:16 我们为什么要做年终总结? 04:28 为什么是年终总结的内容让这一年得以留存? 06:10我们带着年终总结走向未来。 12:10 我们与时间时常只是“借过一下”。 15:10 时间赤裸裸地将其自身展现给我们。 17:10 我们是被“扔”进时间的。 20:39 爱因斯坦:哲学家讨论的时间都是不存在的。 24:17 我们如何感受时间? 27:10 我不愿坠入“个人的历史”之中。 32:02 “总结”可以是“封存”与“割席”。 36:10 我们与时间的脱节,就是生活本身。 39:21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 44:10 我们如何对待时间? “所以我总是会有意识的忘记过去,它能淡化我对现在即将消逝的彷徨与不舍之感,又能让我轻松地投入到日复一日、规制化的生活中,仿佛当使曾经出现过的消散、那机械复制时代的景观便总是会日日更新迭代。” 主播:kantwyn,目前仍是一个哲学生。 嘉宾:贝克,一个对时间问题感兴趣、有丰富思考的哲学生。 片头曲:《才二十三》——方大同 片尾曲:《time machine》——mj apanay/aren park

48分钟
99+
10个月前

vol.1 | 探索更立体的声音世界

泽物无声

我们每天在被各种声音包围,它们或喧嚣,或宁静,或激昂,或低沉,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声音世界”。“声音”可以传达信息、表达情绪、唤起共鸣。同样,“声音”也可以传达态度、表现生活。我们可以说,“声音”是生活的表达。我们可以说,在“声音”里,有一个别样的生活样态值得去探索。 这是泽物无声播客的第一期。我们从播客聊起,回想播客如何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如何进入我们的生活、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我们从声音接收者聊起,聊不同的播客在我们的生活里留下的印记。当然,在我们诉说和言语的时候,我们也是声音世界的建构者,我们谈论灵感,谈论表达,谈论声音在互联网传播机制里的形态,谈论我们在声音世界里的创造。 希望通过声音、符号、文字,展现我们的生活。我们一起探索,更立体的声音世界。 03:20 播客与生活的节律 08:19 播客赋予了无趣的时间意义 10:39 播客打开了声音世界 12:30 表达的需求引导着阅读和理解 17:20 如何抓住灵感? 23:00 为什么会想表达? 29:34 和人接触就是很大的输入 31:40 表达的内驱力 40:40 如何和流量机制相处? 【发刊词】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发声,是希望声音在触达世界。聆听,是祈祷声音润泽万物。不奢望表达后雷鸣般的掌声,但求声音滋养过大地。 节目主理:kantwyn 目前仍是一个哲学生,以后是法学生,意图不断探索自己的可能性。 本期嘉宾:唐宋,《辞不达意》主理。 片头曲:《岛屿》——棱镜乐队 片尾曲:《沪沽湖》——麻园诗人

50分钟
99+
10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