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预制菜大军面前,小店不配活下去?-「粤语播客专场」

群岛青年

EP14「粤语专场之街区茶餐厅的落幕故事」 在一杯丝袜奶茶的醇厚与一碟干炒牛河的镬气背后,藏着一座城市的体温、一群人的记忆。最新一期播客,让我们一起深入一段关于传统、失落与坚守的深情对谈。 当标准化、高效率的预制菜浪潮无可避免地席卷餐饮业,我们盘中失去的,是大厨的即兴创作与锅勺碰撞的烟火气。当巷口那间熟悉的茶餐厅悄然落下卷帘门,随之消散的,又何止是一处解决温饱的食肆?这期节目我们从一盒难觅其踪、承载着私人情感的“椰丝月饼”谈起,一起穿梭于“向群饭店”、“南海渔村”等老字号的往日辉煌,细数街坊间那种“今日煲汤煲多咗,装碗比你”的互送温情以及“快递暂放,转头来攞”的天然信任。 对话不仅停留在曾经,再深入聊聊互联网评分系统与传统街坊信用体系之间的巨大悖论——为何一家评分仅3点几星🌟的店,却能成为“本地人暗藏宝藏”?如雨后春笋般的咖啡店、精酿酒馆开进社区,其保持距离的运营模式,对复刻昔日那种亲如一家、融洽无比的邻里氛围,也许“毫无兴趣”。 我们希望超越仅仅对“吃”的讨论,尝试对城市化、商业化进程中,人情淡漠、社区联结瓦解与市井文化记忆载体消亡等现象进行反思。如果你也曾怀念那份因“老板在场”而独有的安心感,担忧所有独特风味终将被中央厨房的统一标签所取代,那么欢迎你驻足聆听,并与我们留言互动。在这里,你不仅能听到广州市井文化的过去,也许还可以窥见中国无数城市共同面临的未来与选择。 ----------------------------- 「欢迎亲爱的岛民们关注小红书:@亚洲青年力 / @资金有限美学」 主播/ 王倩@资金有限美学 / 小明老师@真的300斤 / 大卫David Z. 内容编辑/David Z. 监制/David Z. BGM: 张国荣 -《风继续吹》. Live in Hong Kong. 1989-1990 张国荣 -《风再起时》 ----------------------------- 【内容摘要】 #街坊邻里的“信用体系” 过去店铺依赖街坊口碑,抬头不见低头见,形成了天然的信用和监督机制。 #互联网评分(大众点评)与本地人推荐的悖论 出现了评分不高但被标记为“本地人推荐”的店铺,引发了关于线上评分与线下真实体验孰更可信的讨论。 #社区店作为“第三空间”的情感价值 茶餐厅不仅是消费场所,更是除家庭和公司外,人们社交、沟通、建立联系的公共空间。 #“老板在场”的重要性 店主本人坐镇是传统社区店的灵魂,提供了人情味、个性化服务和知识交流,这是标准化连锁店无法替代的。 #年轻创业者的社区融入困境 新一代开的咖啡店、精酿酒吧虽然地处社区,但与街坊的互动模式更偏向安静、不打扰,与传统“街坊生意”的融洽氛围形成对比。 #预制菜的透明化争议 核心争议不在于是否使用预制菜,而在于餐厅是否有义务明确标识,让消费者拥有知情权和选择权。 #预制菜对餐饮文化和手艺传承的冲击 担忧过度依赖预制菜会导致厨师角色边缘化,失去基于本味记忆和本地特色的味道创新动力。 #城市变迁与社区记忆的载体的消失 一个社区店铺的结业,不仅是一家店的关闭,更是一代人的社区记忆和情感联结的消失。

49分钟
99+
3天前

“搞毛艺术?能活下去就已经很艺术了”

群岛青年

EP15 - 向社区艺术践行者「热水间」主理人SWUNG.提问 你有没有觉得,我们的城市越来越新,咖啡馆越来越多,但能安心聊会儿天、看看东西的地方,反而越来越少了? 本期节目,潜入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领域:​​社区艺术​​。 ·你家楼下那家​​苦苦挣扎​​的独立咖啡馆、小书店,它为啥就是火不起来? ·为什么你觉得​​线下没劲​​,宁愿刷手机也不想和邻居说句话? ​​·00后​​为什么宁可“躺平”也不愿为爱发电?​​90后​​管理者又为何在新时代职场里寸步难行? 这场对话,​​极其坦诚,有点扎心​​。 我们撕开了“文艺”的表面,直面最尖锐的问题:​​艺术真的是社区的必需品吗?​​ 如果一个行业连“什么样才算好”的标准都尚未建立时,一群理想主义者又该如何生存? 没有标准答案,只有真实的困惑、犀利的洞察和略带苦涩的幽默。如果你关心城市如何变得更有温度,如果你也在寻找事业与理想的结合点,那就一起听听那些想为你所在社区“做点什么”的人,他们的挣扎与坚持。 ----------------------------- 「欢迎亲爱的岛民们关注小红书:@亚洲青年力 / @资金有限美学」 主播/ 王倩@资金有限美学 / SWUNG.@热水间 / 宁玥 / 大卫David Z. 内容编辑/David Z. 监制/David Z. BGM: 黑豹乐队 -《Don't Break My Heart》 ----------------------------- 【本期内容】 1. ​​社区艺术的“身份困惑”​​:到底什么才算社区艺术?是开在社区里就行,还是必须与居民发生实质关系? 2. 3. ​​“行业未建立”的人才困境​​:缺乏既懂艺术又懂社区的“跨界人才”。 4. 5. ​​社区艺术的“可持续”难题​​:理想模式是基金会或物业买单,但现实是靠自己卖咖啡/精酿造血,陷入商业与初心的矛盾。 6. 7. ​​结构性失业的个体困惑​​:画廊裁员、行业变迁,优秀个体为何被淘汰?很多人归咎于自身,而非背后的结构性原因。 8. 9. ​​互联网如何“绑架”注意力​​:短视频让人无法忍受深度无聊,剥夺了结构性思考能力,导致社会陷入浮躁和焦虑。 10. 11. ​​传统与创新的永恒对立​​:老派画廊主鄙视新媒体的“花里胡哨”,如同当年传统媒体鄙视自媒体,创新总在批评中缓慢生长。 12. 13. ​​艺术是社区的“必需品”吗?​​:社区需要裁缝铺、肠粉店,那需要艺术吗?社区艺术空间能否成为像“城市祠堂”一样的公共空间?

86分钟
99+
3天前

中年创业也不晚,提前准备,看清真问题,找到真答案

群岛青年

EP16-所有经历都不会白费。向社区咖啡交流空间践行者「复眼咖啡」的老板儿提问。 这期节目,不聊什么“开咖啡店日入五千”的爽文,而是聊聊一位资深建筑师「老张」。在广州一条快被遗忘的老街上,开了一家只有十几平米的咖啡馆,做着「让客人自己随便付钱 」的“疯狂”实验。 你可能会问,这图啥?这能活得下去吗?我们聊了整整一下午,你会发现,他做的根本不止是咖啡,他是在用设计师的脑子,给一整条老街做“内容活化”:用一杯咖啡换一颗种子 ,换来了上百种稀奇古怪的植物,把店变成了一个共生实验室。他像做项目调研一样,「挖掘老街的历史故事」,拉着街坊邻居“口述历史”,自己手绘导览地图。 【中年创业的生存之道】 ·“低级手搓”与“附近共创”的商业模式 :主理人老张采用的“随意支付”和“用咖啡换种子”等模式,是一种反算法、反标准化、重参与感的商业实验,为厌倦了消费主义的年轻人提供了新思路。 ·实体空间的“陌生人社交”价值 :咖啡店成为原子化社会中难得的“第三空间”,让不同背景的人进行线下深度交流,获得在线上无法获取的、充满“活人感”的信息和启发。 ·“设计思维”下沉社区实践 :一位资深建筑设计师将“项目前期调研分析”的专业思维用于开店,主动挖掘在地文化脉络,使小店成为社区文化的发掘者和连接器。 ·老城衰败街区的“内容活化”探索 :在缺乏自然流量的老街区,通过创造内容(口述历史、社区导览)来吸引特定人群,为“城市更新”提供了一种轻量、人文的新范式。 ·“探店打卡”流量之后的生存之道 :讨论如何超越“新店打卡”的一波流热度,通过持续的内容运营和社区关系构建,实现商业的可持续性。 ·跨界转型者的优势与反思 :从设计师跨界到咖啡店主,带来了“没有包袱”的创新玩法,同时也反思了“乙方思维”容易陷入的理想化陷阱。 ·“像游客一样重新认识自己的城市” :提出一种生活方法论,通过转变视角,能重新发现被日常琐碎所掩盖的城市之美和文化厚度。 ·传统业态与新型社区的联动困境与可能 :探讨新潮咖啡店如何与传统的饼店、酒家等老街坊生意产生联动,是单向“蹭流量”还是能真正实现“社区共生”。 ·时代变迁下的职业流动与“新生存模式” :各行各业都在内卷,许多人在主动或被动地寻找新出路,这种“探索、测试、联动”的生存状态已成为一代人的共性。 ----------------------------- 「欢迎亲爱的岛民们关注小红书:@亚洲青年力 / @资金有限美学」 主播/ 王倩@资金有限美学 / 老张@复眼工作室#复眼咖啡# / 走走@peng走走 / Sandy@Sandydy 内容剪辑/Sandy 编辑&监制/David Z. BGM:刘雨潼 -《等风来》 ----------------------------- 【内容摘要】 02:08 粤语在当代社会的现状:年轻人的口音与文化认同 06:37 中华园林之韵:从魏晋南北朝到现代的园林文化探秘 13:14 探寻广州古城的秘密之旅:民间故事与古城遗迹的奇妙结合! 19:51 咖啡店:一个陌生人群的交流平台,让你拥有新的视角和想法 26:29 咖啡与种子的奇妙邂逅:共创种子博物馆的惊喜之旅 33:05 跨界的重要性:咖啡师的独特视角与传统咖啡行业不同之处 39:45 挖掘历史的足迹:重访衰落街区的故事与传奇 46:20 社区导览:探索四川成都老街区的新活力 52:57 从学生到工人:每个人都需要重新整合自己的过程 59:38 意外发现的宝藏咖啡店:社区感与相互引流的奇妙关系 01:06:14 转变视角,发现城市的美丽:走过城市的另类之旅 01:12:52 个人设计师的小团队:用低级手搓创造有意思的设计作品

79分钟
99+
3天前

中秋节消亡史:谁偷走了我们的仪式感?

群岛青年

EP17-谁偷走了我们的中秋节?一个关于仪式感消亡的社会诊断 还记得小时候的中秋吗? 惦记的不是商场里堆成山的月饼礼盒,而是手指被竹篾划破还要坚持做完的灯笼。 是偷吃祭月供品时怕被发现的窃喜,是听着“月娘”传说抬头找玉兔的快乐。 这期播客,我们尝试一起回到那个没有“网红月饼”的时代吧 ----------------------------- 「欢迎亲爱的岛民们关注小红书:@亚洲青年力 / @资金有限美学」 主播/ 王倩@资金有限美学 / Sandy@Sandydy / David Z. 内容剪辑/David Z. 编辑&监制/David Z. BGM:玫洛格—《通撒美》 ----------------------------- 【内容摘要】 02:01 过年的记忆:家人团聚与花坛月季的美好时光 05:25 那些年,我们热爱的节日:种植花卉、制作灯笼,和好友共度美好时光 10:52 节庆背后的仪式感与快乐 16:18 浪漫主义情怀:中秋节与月亮的浪漫故事 21:42 从幸福到负担:过年和中秋节的变化与意义 27:10 潮汕地区中秋节的传统与氛围:纸扎店和灯笼的悄然变迁 32:35 广式月饼与中原文化:糕点类的寓意与传统包装 38:02 月饼制作中的“音乐表演”与市场变革,我们味蕾回忆中的中秋节。 43:28 下午祭祖,晚上月亮祭——一个体现社区关系的节日庆祝方式 48:54 民俗文化中的信仰与地方性:潮汕人的“拜地头“ 54:20 真相揭秘:月娘是谁?嫦娥与太阴星君的神话传说!

65分钟
99+
3天前

独得一亿元年终奖:信息差如何改写一代人的命运

群岛青年

EP18-从年入百万到年终奖过亿的真实案例,揭示行业黄金期下逆袭的财富路径;对于买房我们还要再知道些什么? 这一期我们来聚焦: 碧桂园1亿奖金案例、行业激进的分钱机制、个人财富与行业膨胀的关系 福利分房取消、房改房、产权更迭背后的制度变革与家庭选择 标准化运作、三四线战略、极致速度带来的规模奇迹与潜在问题 高空置率带来的真实恐惧、物业管理困境、过度开发反思 当房子变成纯粹的投资符号,它和周围环境的生活联系就被切断了。在一些地区,大量空置的楼房背后是​​没有就业支撑的人口流动​​,是物理空间与社会关系的断裂。30年过去了,我们是否还应该用“XX酒店设计风格”的标准来评价家的好坏?​当房地产无限追求硬件的豪华,是否恰好暴露了精神内容的贫乏?​ ----------------------------- 「欢迎亲爱的岛民们关注小红书:@亚洲青年力 / @资金有限美学」 主播/ 王倩@资金有限美学 / 雯雯 / David Z. 内容剪辑/David Z. 编辑&监制/David Z. BGM:崔健—《新长征路上的摇滚》 ----------------------------- 【内容摘要】 02:00 房地产行业三十年变迁:投资拓展、营销与产业的变革之路跟我们有啥关系? 06:41 福利分房取消后广州房地产买家的策略是什么? 10:02 地产界的巨头与挑战:以合生创展、珠光地产的故事为例 13:19 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与个人选择:我们如何追寻适合自己的职场之路 20:04 高周转时代来临:碧桂园在房地产行业的策略带来造富神话? 23:24 行业就业差异:互联网与房地产行业的比较分析,打工皇帝是否存在? 26:44 老百姓与房子那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国市场的资产配置与消费观念转变 30:07 什么是“好房子”:从住宅到商业地产,如何满足人的情感和精神需求? 33:27 创业型产业园的崛起与我买房有啥关系?

40分钟
1k+
3天前

拆解网红阿那亚的小秘密

群岛青年

EP19-商业地产行业还有前景吗?我应该去这个行业工作吗? 这期分析曾经的霸主-「地产行业」,先说小结:能去,但是要了解清楚这些行业信息! 这一期我们一起来探讨: ·房产信仰在哪里?​ 从“有房才有家”到“家不再是港湾”的观念巨变,阿那亚、松赞酒店、社区生活是否能成为新的精神寄托。 「商场已死?广州这间曾经被评为“亚洲最差设计”的商场如何逆袭成顶流​」 以正佳广场为案例,讲一个反常识的商业故事。 「这届年轻人,正在用“游牧”生活抛弃房地产」 95后不买房、追求流动性、为体验付费。探讨酒店、公寓、社区如何回应这种“人生游牧”新趋势。 「大厂裁员,地产人转行卖保险?我们和亲历者聊了聊“失业式成长”」 真实记录行业震荡下个体的迷茫、转型与哲学思考。 「阿那亚老板没说破的秘密:如何让一群业主帮你赚钱?」 拆解阿那亚的“社群共创”商业模式,分析业主如何从居民变成活动策划者、商演经纪人,探讨社区商业的终极形态。 ----------------------------- 「欢迎亲爱的岛民们关注小红书:@亚洲青年力 / @资金有限美学」 主播/ 王倩@资金有限美学 / 雯雯 / David Z. 内容剪辑/David Z. 编辑&监制/David Z. BGM: Lady Gaga & Bruno Mars -《Die With A Smile》 Coldplay -《We Never Change》 ----------------------------- 【内容摘要】 02:01 商业趋势:线上购物对实体商场的影响与变化 09:54 广州正佳商场:不断创新迭代,吸引年轻客户的关键 14:50 房地产4.0:探索阿那亚模式在中国的适用性 19:48 社区导向商业:个性化内容打造多元空间运营。 24:45 探索社区商业化模式:业主自发组织内容创作与协作 34:42 社区运营的艺术:物业费用背后的创新思维与持续性活动 39:39 如何在行业转变中找到内心的安宁?哲学、音乐,找回内心的联系 44:38 城市更新项目: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国企接手民企现象 49:35 地方性与文化挖掘:青年社区空间交流与沟通 54:31 房地产:深水区时代的更新迭代

59分钟
1k+
3天前

考研读博,是当代最昂贵的“缓刑”?

群岛青年

EP20-当研究生都快要“满大街”的时候,我们的独特性到底在哪里? ​​如果我们读研读博,只是为了延缓进入社会,或者给学历镀层金,那这笔投资,还划算吗?​​ 更别提那个悬在我们头上的“35岁门槛”了。职场上的我们就像扳手,被用旧了,生锈了,就换个新的。如果我们十年积累的经验,不能形成独特的“人味”,轻易就可以被一个更年轻、更能熬夜的毕业生替代,敢问我们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这一期我们一起来聊聊: -考研热降温背后,是学历作为就业硬通货的贬值。 -导师“老板化”,研究生沦为“廉价劳动力” -我们从小被教育“补短板”,却可能扼杀了最大的天赋。 -为何物质更丰富的今天,快乐反而更难? 最后 AI连策划、设计这些带创造性的活儿都能替代率90%了,那我们的未来到底该怎么办? ​​也许真正的出路,不在于挤上哪条最热门的赛道,而在于我们可以保持开放的好奇心,去主动探索,去主动交往,找到那条属于自己的“野路子”吧。 ----------------------------- 「欢迎亲爱的岛民们关注小红书:@亚洲青年力 / @资金有限美学」 主播/ 王倩@资金有限美学 / @鼠鼠我啊也是有梦想的 / David Z. 内容剪辑/David Z. 编辑&监制/David Z. BGM: 周杰伦 -《蜗牛》 方大同 -《妈妈说》 ----------------------------- 【内容摘要】 02:02 95后“过来人”的视角看:考研、读博与职业选择的关系 11:41 研究生教育的“不得不”:选择方向的自由与导师的影响 17:31 高校老师也不是好当的:追求学术成就的激励机制 23:21 深入探索:研究生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现象 35:01 全国大学生服装设计比赛:概念设计与实际制作的差距,揭示高校分科过细的弊端 40:57 手工艺与异化劳动:在创造中获得正反馈 46:45 探索事物的两种途径:目标导向与新奇性探索 52:40 职场挑战:25岁研究生毕业到35岁“门槛”只有黄金十年! 01:04:21 寻找自己的道路:拥抱创造力与自我认知的力量

70分钟
1k+
3天前

抖音小红书刷屏的古镇,会被9000块的房租杀死吗?

群岛青年

EP21-当泉州簪花入侵岭南古镇,我们该如何赎回故乡? 沙湾古镇是广州的一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岭南文化古镇,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飘色之乡”“中国龙狮之乡”以及“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这一期我们围坐在沙湾古镇的一个地基四百年,民国时期重修的老房子里,聊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儿。现在我们去广州的沙湾古镇,满大街看到的,不是岭南的传统玩意儿,而是福建泉州的簪花旅拍。就好像你去北京胡同里,满眼都是意大利的贡多拉小船。这到底是文化融合还是本土文化的失语? 还有一个有关“古镇经济学”的故事,一开始有旅拍店“霸气豪掷”9000块租下原来3000块的店铺,原来的米粉店只好搬走。可热闹了一阵,流量下去了,旅拍店也撑不住走了,只有让连锁品牌蜜雪冰城来接盘……这简直就是一部生动的、当下中国古镇文旅商业生存的微观纪录片,展现了市场从“野蛮生长”到“泡沫挤出”的完整周期。这不是个案,更是全国无数古镇、古街面临的现实困境。我们就像在观察一个生态瓶,里头的物种来来去去,残酷又生动。 其实这些故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焦虑:流量像潮水一样涌来,它能瞬间让一个偏僻古镇挤满游客,可潮水退去后,留下的是什么?是涨到9000块却租不出去的店铺,还是被冲淡了的本土味道?这一刻,你熟悉的文化正在被现实如何消费和改写?那些想扎根本土、做点实事的人,出路又在哪里? 又或者说,当我们谈论“文化”和“旅游”时,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是仅仅为了拍一张美照发圈,还是去触摸一下100年前,坐在同一个位置上喝茶的那个人,他所经历的生活?这一次不只有怀旧,更有锐利的观察,思考着我们每个人脚下的土地,在时代大潮里经历着怎样的变迁。一百年后的人如果回头研究这段历史,他们会怎么看待今天沙湾古镇出现的泉州簪花?是会心一笑,还是摇头不解呢? ----------------------------- 「欢迎亲爱的岛民们关注小红书:@亚洲青年力 / @资金有限美学」 主播/ 王倩@资金有限美学 / Sandy@Sandydy / 台长@乡下台 / David Z. 内容剪辑/Sandy 文字编辑&监制/David Z. 封面图片:感谢网友「社交sakura鱼小朵」 BGM: 张德兰-《月光光》 林家谦-《特伦斯梦游仙境》 -----------------------------

43分钟
99+
3天前

把思考外包给AI,我会更厉害吗?

群岛青年

EP22-AI人工智能是在提升效率还是代替思考?每个人的独特体验和情感,是否才是不可替代的创造力源泉? ​​现在,社会似乎更看重我们的“并发任务处理能力”,就是能同时干多少件小事儿。这种劳动形式,是AI和短视频成长的土壤。 据说一些大学生用AI写作业,全是从句套从句,一看就是英文翻过来的。今天的AI写出来的东西还是缺了那么点“人味儿”。 有人说:AI是吃数据的,但人写作是靠五感——得闻过花香、挤过地铁、受过白眼,才能写出戳心窝子的东西。 不是唱衰AI,而是重新发现了“人”的价值。在一个人人追求效率的时代,要想想怎么慢下来,怎么去真实地体验生活,怎么重新找回专注和想象的快乐。也许,我们是该多约朋友线下见见面,是该重新捡起一本小说,慢慢地读进去了。 再说短视频,三十秒看完美景,一分钟读完名著。但刷多了,心里反而空落落的。老王称之为叫“体验让渡”——把亲身感受的权利让给了手机。我们现在去一个地方旅游前,是不是都先刷几十个短视频“云旅游”一遍,然后就觉得自己似乎已经去过了。老王还说,自己现在写超过一千字的东西都费劲,思维是碎片的,拼不起来了。这种“写作能力”的退化,细想起来,真的吓人。你看短视频,是别人嚼碎了喂给你;你读文学,是用你自己的想象力去创造一个世界。这里头的差别,可太大了。 ----------------------------- 「欢迎亲爱的岛民们关注小红书:@亚洲青年力 / @资金有限美学」 主播/ 王倩@资金有限美学 / @鼠鼠我啊也是有梦想的 / David Z. 内容剪辑/David Z. 编辑&监制/David Z. BGM:陈绮贞 -《还是会寂寞》 ----------------------------- 【内容摘要】 02:02 AI在文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替代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04:03 AI与文学:不同视角下的创作过程和结果对比 07:10 跨学科视角下的文学历史:探寻古代文学中的哲学与思考方式 10:48 文学作品与短视频:体验阿勒泰的不同路径 14:25 线下生活的占据与线上空间的节约:时间管理的挑战与策略 17:57 我的写作思维变革:从一千字到长文的挑战 21:38 生产关系下的创作与观众体验:快餐文化 25:13 面对面交流的重要性: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的关键 32:25 文学的演变:从古典到现代的短篇、中篇和长篇的区别与原因 36:04 年轻人寻找深入关系的机会:在线上或线下的选择与困惑

43分钟
99+
3天前

“话剧是啥?有短剧爽吗?”

群岛青年

EP23-从〈牛虻〉到〈武林外传〉,艺术向流量低头是必然? *2025年 第十二届乌镇戏剧节,扶摇而上,戏云翻腾 **2016年,「游乐园剧团」-《卷帘》 做为第一支广东进入乌镇戏剧节的话剧团,联合创始人李运鸿导演跟我们一同探讨华南的话剧市场。不经意间,打开了审视当下中国文化消费与精神图景的多个暗门。我们谈论戏剧,但锚点始终是“人”,是那些在务实的岭南想要排戏和创作的戏剧人,是那些到了三十岁才开始寻找剧场慰藉的观众,也是我们每一个在短平快洪流中,语言与感知都日渐粗糙的现代人。 ----------------------------- 「欢迎亲爱的岛民们关注小红书:@亚洲青年力 / @资金有限美学」 主播/ 王倩@资金有限美学 / 李运鸿 / David Z. 内容剪辑/David Z. 编辑&监制/David Z. BGM:田馥甄 -《演员》 ----------------------------- 【内容摘要】 02:00 青年戏剧人的舞台:乌镇戏剧节 04:03 乌镇戏剧节:不同模式下的戏剧创作与展示 07:48 剧场艺术的魅力:从舞台表演到观众体验的综合考量 11:42 语言的力量:探索词汇在沟通中的重要性与挑战 15:37 广东戏剧文化的挑战与机遇:从传统文化到现代话剧 19:32 广州话剧市场的探索与反思:西方戏剧形式的借鉴与发展 23:26 年轻人的选择:物质欲望与精神追求的冲突 27:23 戏剧:艺术的载体与现场感受的魅力 31:16 虚拟现实与戏剧表演的结合:一种新的演出体验的可能性 35:12 戏剧产业:培养市场兴趣与资本投入的挑战 39:07 脱口秀与戏剧:市场大小比较及受众群体分析 43:01 现实与艺术的碰撞:黑匣子剧场的票价困境与演出选择

47分钟
99+
3天前

环视一圈,才发现骗子是最“关心”我的人

群岛青年

EP28-骗子也是“学霸”,比你更努力地研究人性弱点、学习最新技术、分析社会结构性的缝隙 骗局亘古不变的核心:它从不依赖愚蠢,而是利用人性中那些珍贵的部分——我们的善良、我们的秘密,我们的心理缺失感以及面对突发状况时那瞬间的逻辑短路。 其实骗局本身并未进化,进化的是它的“杠杆”。过去,骗子需要亲自骑自行车上演丢钱戏码。今天,他们可以借助AI,同时与成千上万人聊天、生成以假乱真的“国外教授”视频、克隆亲人声音。技术成了骗子手中效率倍增的可怕杠杆,将古老的骗术放大为一场针对整个社会的精准打击。看看被数字鸿沟甩在身后的至亲,我们又该如何为他们重建一道安全的防线? 老年人被工业化社会从生产链条和主流叙事中“剥离”,而年轻人也被海量信息和工作压力“剥离”出传统的社区互助关系,这时候的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退守为一座信息孤岛。 ***骗子攻击的,正是这种现代性带来的普遍孤独与认知滞后。 ----------------------------- 「欢迎亲爱的岛民们关注:@亚洲青年力 / @资金有限美学」 主播/ 王倩@资金有限美学 / Sandy@Sandydy / David Z. 内容剪辑/Sandy 文字编辑&监制/David Z. BGM:那英 - 《雾里看花》 ----------------------------- 【内容摘要】 02:08 揭秘老年人被骗背后的心理防线:拯救被骗老人的故事 04:09 交友聊天软件背后,情感性骗子如何利用人性弱点行骗? 10:16 互联网时代的骗局风险:如何保护自己的财产与个人信息? 13:45 自行车后座掉下的“百元大钞”骗局 17:07 保健品购买背后的局,从夸大功效到巨额溢价 24:08 骗子的底层逻辑:利用信息差进行行骗的策略与技巧 27:35 重新定义老年人:生产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联性 31:00 智能手机与社会:互联网化趋势下的AI照片和视频

41分钟
82
6天前

平凡女孩孤身闯硅谷:选择比天赋更重要

群岛青年

EP27-在抵达被世俗定义的“终点”后,仍有勇气重启人生,去寻找内心真正的归途。 这一期与嘉宾陶陶谈及她离开硅谷的抉择,心中为之触动。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海归故事,而是一个关于个体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回归文化本真的真实样本。 童年时“全家分食一盒豆角炒肉盒饭”的记忆,塑造了她最初的现实感与韧性。这种来自生活本身的教育,远比任何说教都来得深刻。早早明白生活的重量,让她日后在面对硅谷的“金手铐”——那份优渥到足以令人麻痹的薪俸与福利时,仍然保持一种罕见的清醒。 她描述了一种许多精英不愿直视的“未来预见”:在那个阳光普照、秩序井然的科技圣地,清晰地看到了自己二十年后稳定、富足却也一眼望到头的人生图景。这种预见带来的并非安稳,而是警觉。 她的回归,超越了单纯的职业规划,成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返航”。从虚拟世界的宏大叙事,转向身边具体的文化土壤。 她的经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人才流动”的视角。过去的叙事往往聚焦于如何走出去,如何攀上顶峰。而陶陶的选择则告诉我们,真正的成功,或许还在于如何走回来,如何将获得的视野与能量,灌注于生养自己的土地。她从硅谷精英到文化耕耘者的转型,标志着一代人的成熟:他们不再将“离开”视为唯一的出路,而是开始思考如何将“归来”变为一种更有创造力的选择。这是一种文化的自信,更是一种生命的自觉。 ----------------------------- 「欢迎亲爱的岛民们关注:@亚洲青年力 / @资金有限美学」 主播/ 王倩@资金有限美学 / 陶陶 / David Z. 内容剪辑/David Z. 文字编辑&监制/David Z. BGM:刘欢 - 《千万次的问》 封面图片: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 ----------------------------- 【内容摘要】 02:02 城市与乡村的落差:小时候我们眼中的广州 08:12 从河南到广州:知识分子的引进计划与身份困惑 16:24 文化碰撞与自我成长:一个南方人的加拿大留学经历 24:36 在加拿大留学的独立自主能力培养:与国内教育的差异 41:00 红塑料凳上的全球化启蒙 49:18 意外之选:我进了一个不属于我的档次的学校 57:31 追寻梦想:从土木工程到艺术学校的跨越之路 01:05:42 从西方体系到中国文化:重新审视我的价值观和认知方式 01:13:57 被父亲打压的社会活动能力 01:22:11 回国发展的留学生:挑战与机遇并存 01:30:24 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挑战:如何让中国故事被更多人听到?

98分钟
71
1周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