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从 1980 年起,美国农业部和卫生部每隔五年会推出一份《膳食指南》。今年的专家组已经在年初给出了专家报告与建议,正式的指南会在年底推出。如今,《膳食指南》已经被营养学家和食品厂商用在科普和营销的方方面面。但是,当我们读到《膳食指南》时,或许没有想过,其中的每句话,乃至每个字,都是政治与科学相互博弈的结果。</p> 本期我们和 IPN 播客网络旗下的另一档节目《选·美》合作,一起来讲讲《膳食指南》中的政治与科学。您可以听到以下内容: * 为什么要制定膳食指南? * 膳食指南和营养金字塔(Food Guide Pyramid),我的餐盘(MyPlate)是什么关系? * 中国和美国的膳食指南有和相同与不同? * 营养科学和食品企业的矛盾 * 膳食指南中的用词有什么微妙之处? * 为什么要放弃营养金字塔选择我的餐盘? * 为什么在新膳食指南报告中不再建议限制胆固醇的摄入? * 什么是添加糖,什么是游离糖? * 酒为什么没有营养标识? 《太医来了》网站:http://taiyilaile.com 《选·美》网站:http://xuanmei.us 《选·美》播客已开通会员,每日发送美国政治与大选讯息汇总。每月三十元,深入了解美国政治。请访问 http://xuanmei.us/member/ 相关链接 * 美国卫生部的膳食指南网站 * 美国卫生部 2005 年以前的膳食指南 * Choose MyPlate 网站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 日本的膳食指南陀螺 * 2015 年膳食指南的专家组报告 * Nina Teicholz 在 BMJ 上抨击膳食指南的文章 和 专家组的回应文章 人物简介 * 初洋:前骨科医生,现在丁香园。 * 田吉顺:妇产科主治医师,《行医者说——知乎田吉顺自选集》、《妇产科男医生告诉你》作者。 * 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 * talich:《虹膜》专栏《娱乐的逻辑》作者
<p>自从 2013 年国家卫计委启动「单独二胎」政策之后,截至 2015 年 6 月 30 日,成功进行再生育申请并且通过审核的仅有 131 万对夫妇。于是,2015 年 10 月 29 日,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即所谓「全面二胎」。对于有二胎意愿的夫妇和在劳动力上已经捉襟见肘的妇产科来说,这个政策的到来究竟意味着什么?</p> 本期你会听到: * 会不会出现产科人满为患的局面? * 目前妇产科医护人员的人力储备是否能够应对接下来的一轮「婴儿潮」? * 在符合新政的家庭中,适合生二胎的夫妇能有多少对? * 什么是高龄产妇? * 高龄产妇有哪些风险? * 高龄产妇不孕的主要原因? * 独生子女政策时期都有过哪些不为人知的事情? * 独生子女政策是如何推高剖宫产率的? * 高剖宫产率给二胎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 剖宫产后可以选择自己生吗? * 生二胎和第一胎有什么区别吗? 《太医来了》网站:http://taiyilaile.com 人物简介 * 初洋:前骨科医生,现在丁香园。 * 田吉顺:妇产科主治医师,《行医者说——知乎田吉顺自选集》、《妇产科男医生告诉你》作者。
<p>怀孕和生孩子不只是女人一辈子里的大事,也是一个家庭的大事。因此备孕不只身体要准备,心理、家庭也要做好准备。家庭即将迎来新成员,作为父母要为这个新成员的未来负起责任。从你怀孕的那一刻起,就要为另一个生命负责,一段冒险的旅程也会从此开启。</p> 本期节目中你可以听到: * 老一辈没有备孕不也把我们生得好好的?那么备孕有必要吗? * 准备要孩子应该去医院做什么检查? * 基础体温怎么测?排卵期怎么计算? * 多久没怀上算是不正常? * 备孕的时候感冒了、吃了药、或是拍过 X 光怎么办? * 备孕期能不能吃中药? * 备孕期间丈夫也要戒烟戒酒吗?要提前多久戒? * 家里有宠物怎么办? * 什么体位同房更容易怀上? * 备孕期一定要吃叶酸吗?应该怎么吃?还应该吃什么? * 备孕期吃了兔子肉,孩子会不会有兔唇? * 第一胎是剖宫产的,应该怎么准备第二胎? * 意外怀孕的人怎么办? 《太医来了》网站:http://taiyilaile.com 人物简介 * 初洋:前骨科医生,现在丁香园。 * 田吉顺:妇产科主治医师,《行医者说——知乎田吉顺自选集》、《妇产科男医生告诉你》作者。
<p><a href="https://ipn.li/taiyilaile/38/">上一次请到</a>许桐楷大夫,本来就是要讲蛀牙的,结果发现我们连刷牙都不会。本期我们再次请回许大夫讲完未竟的话题。</p> * 必须等到牙痛才能发现龋齿吗? * 牙缝里的龋坏怎么办? * 还是一口乳牙的婴儿不用担心龋齿,因为反正要换掉的? * 牙齿上发现小黑点怎么办? * 喜欢吃糖是不是容易得龋齿? * 含氟牙膏能防龋齿吗? * 什么时候才要去看牙医? * 补牙用什么材料最好? * 拔牙到底是不是很恐怖? * 幼儿园要进行氟化泡沫预防龋齿,有没有必要? * 根管治疗、牙冠、补牙、烤瓷牙这些方法应该怎么选择? * 洗牙和补牙能不能一起做? 《太医来了》网站:http://taiyilaile.com 相关链接 * 《太医来了》第三十八期:「有的牙医就是享受手动刷牙的快感。」 人物简介 * 初洋:前骨科医生,现在丁香园。 * 田吉顺:妇产科主治医师,《行医者说——知乎田吉顺自选集》、《妇产科男医生告诉你》作者。 * 许桐楷:北大口腔医院全科牙医。
<p>无论医生们如何看待医疗行业,在绝大多数患者眼中医疗就是服务业。和去餐馆和理髮店一样,许多人觉得去看病时讨价还价是天经地义的。面对来自患者的议价,医生们怎么看?是去和患者还价?还是选择一口价?</p> 本期节目你可以听到: * 如何看待医疗行为的局限性? * 不信赖医生会有怎样的后果? * 医生该如何看待患者的讨价还价? * 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的搭售行为背后的动因是什么? 《太医来了》网站:http://taiyilaile.com 人物简介 * 初洋:前骨科医生,现在丁香园。 * 田吉顺:妇产科主治医师,《行医者说——知乎田吉顺自选集》、《妇产科男医生告诉你》作者。
<p>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奖,中国人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但是,这个医学奖项背后每年夺取数十万人生命的疾病——疟疾——却无人关注,叫人不禁掷卷兴叹。肛肠科医生「蠢猪」孙轶飞老师在学校里讲医学史已经多年,太医再请孙老师来跟大家聊聊这史上最恐怖的疾病背后的故事。</p> 本期节目你还可以听到: * 疟疾的历史 * 非洲为什么传染病肆虐? * 朝代的更迭和流行病有什么关系? * 古罗马为什么强大? * 诺贝尔奖背后的趣事 * 青蒿素是如何发现的? 《太医来了》网站:http://taiyilaile.com 相关链接 * Against Their Will: The Secret History of Medical Experimentation on Children in Cold War America * Against Their Will 中文版《违童之愿》 * 赫尔辛基宣言 人物简介 * 初洋:前骨科医生,现在丁香园。 * 田吉顺:妇产科主治医师,《行医者说——知乎田吉顺自选集》、《妇产科男医生告诉你》作者。 * 孙轶飞:肛肠外科医生。
<p>无论是在门诊还是在网上,我都会诧异地发现:怎么这么多年轻人腰痛?怎么这么多年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于腰痛这件事,好多人都理解错了。记住:作为一个直立行走的动物,我们的腰每天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不是所有的腰痛都是腰椎间盘突出!</p> 本期你还可以听到: * 腰疼了还能不能运动? * 闪了腰是怎么回事? * 腰痛就是肾虚吗? * 为什么有时候早上起床会腰疼? * 腰痛就是椎间盘突出吗? * 年轻人也会椎间盘突出吗? * 腰椎间盘突出怎么办? * 腰椎间盘突出是不是要做手术?手术会不会瘫掉? * 妈妈经常腰痛,但查了不是椎间盘突出,是怎么回事? * 腰肌劳损是怎么回事? * 睡软床好还是硬床好? * 有什么动作可以缓解腰痛? * 需要长期站立的工作容易腰痛怎么办? * 已经诊断椎间盘突出了,生活里需要注意什么? 《太医来了》网站:http://taiyilaile.com 人物简介 * 初洋:前骨科医生,现在丁香园。 * 田吉顺:妇产科主治医师,《行医者说——知乎田吉顺自选集》、《妇产科男医生告诉你》作者。
<p>「今天做人流,明天就上班!」这种广告看得多了,会有一种人流就像吃快餐一样方便的错觉。有些人甚至会想:避孕干什么?怀上了就打掉呗。每年中国有近千万位女性做了人工流产手术,其中更有一半以上是未婚未育的女性。9 月 26 日是世界避孕日,我们请回了曾经在著名安全套生产厂家就职的 Kiwi ,和太医们一起聊聊避孕。</p> 本期节目中你还可以听到: * 如何挑选避孕套? * 安全套上的润滑剂符合食用标准吗? * 使用避孕套也会怀孕吗? * 避孕套应该如何使用?破坏气氛怎么办? * 如果不想戴避孕套,有哪些靠谱的避孕方法推荐? * 安全期为什么不安全? * 体外射精为什么也会怀孕? * 为什么要上环? * 上环和结扎哪种更好? * 是不是做了人流就不会怀孕了? * 紧急避孕药(毓婷)当成短效避孕药(妈富隆)吃行不行? * 短效避孕药应该怎么吃?漏掉一天怎么办? * 避孕药对身体有没有害处? * 毓婷一年不能吃超过两次? * 怀孕之后发现自己不久前吃过避孕药,怎么办? 《太医来了》网站:http://taiyilaile.com 人物简介 * 初洋:前骨科医生,现在丁香园。 * 田吉顺:妇产科主治医师,《行医者说——知乎田吉顺自选集》、《妇产科男医生告诉你》作者。 * Kiwi: 人类的好朋友,前情趣用品公司公关策划。
<p>减肥是个技术活儿,「管住嘴,迈开腿」太笼统,没有帮助。比起「练」来说「吃」更有技术含量。吃不吃?吃什么?怎么吃? 这一系列的问题,难倒了很多人。太医再次请回 Ruki 姐,一起聊聊减肥过程中究竟该怎么吃?</p> 本期你还能听到: * 断食疗法有用吗? * 如何制造热量缺口? * 一天吃多少才能减肥 ? * 只吃一种食物能不能减肥 * 酵素靠谱吗 ? * 减肥能吃蛋白粉吗 ? * 是不是吃得越少减的越快? 《太医来了》网站:http://taiyilaile.com 人物简介 * 初洋:前骨科医生,现在丁香园。 * 田吉顺:妇产科主治医师,《行医者说——知乎田吉顺自选集》、《妇产科男医生告诉你》作者。 * Ruki: 英国牛津大学化学硕士,健身达人。微信公众账号「健身先健脑」主理人。
<p>6 月 20 日,南京发生了一起重大车祸。肇事车是一辆时速接近 200 公里的宝马。8 月 31 日,南京脑科医院司法鉴定所出具了司法鉴定意见书,鉴定意见为:「王某于案发时患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网友不乐意了,这是个什么病?难道开车撞人说自己得了精神病就能脱罪?本期我们请来精神病学硕士丁若水,和两位太医聊聊这个奇怪的精神疾病,以及对于「精神病」的常见误解。至于公正的议题,麻烦听完再讨论。</p> 本期节目里你还可以听到: *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什么病?是为「脱罪」创造出来的吗? * 这个疾病是「临时性」的吗? * 两个月后我们如何能去追溯肇事者当时的精神状态? * 如何辨别此人的精神障碍是车祸前就有的还是车祸创伤带来的? * 社会上对精神病的误解还有哪些? * 什么样的精神病患者需要强制隔离? * 精神病是可以「装」的吗? * 犯罪后开始「装疯」可以骗过司法鉴定吗? * 对精神病患者量刑上的倾斜是否影响到法律的公正性? * 面对精神病患者,我们如何在「自我保护」和「不歧视」之间找到平衡? * 什么是旅途精神病?什么是上访精神病? 《太医来了》网站:http://taiyilaile.com 人物简介 * 初洋:前骨科医生,现在丁香园。 * 田吉顺:妇产科主治医师,《行医者说——知乎田吉顺自选集》、《妇产科男医生告诉你》作者。 * 丁若水:丁香医生科普医学编辑,精神病学硕士。
<p>说起抽烟,所有的健康机构都给定了性,坏分子的帽子怕是摘不去了,社会舆论对于吸烟也是人人喊打的态度。但是在喝酒问题上,社会各界的态度甚是暧昧,有人在高喊戒酒,有人在提倡「适度」饮酒。至于什么叫适度?各有各的说法。今天,我们请回「好女孩」陈太医,举杯邀明月,聊聊喝酒这件事儿。</p> 本期节目中你还可以听到: * 喝酒会不会得癌症? * 哪些疾病和饮酒相关? * 喝多少才叫适度? * 为什么我们对于酒精没有那么深恶痛绝? * 如果酒精对身体的伤害不大,我们还要不要戒酒? * 在获得精神愉悦和健康保障之间,我们该如何选择? 《太医来了》网站:http://taiyilaile.com 人物简介 * 初洋:前骨科医生,现在丁香园。 * 田吉顺:妇产科主治医师,《行医者说——知乎田吉顺自选集》、《妇产科男医生告诉你》作者。 * 陈语岚:皮肤科医师,无厘头超龄少女,《医生这份工:知乎陈语岚自选集》 作者。
<p>有一种手术,号称做好之后就能治愈「早泄」,摘掉快枪手的帽子;有一种手术,可以治疗你的「糜烂」,让宫颈光洁如新。打开百度,搜索这些疾病,你会觉得所有的绝症都有救了。但是,太医们今天必须要告诉你:这些手术并没有什么鬼用。</p> 本期节目你还可以听到: * 阴茎背神经切断术是怎么回事? * 宫颈糜烂是不是病? * 膝关节清洗术竟然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好? * 激光治疗近视手术能不能做? * 所谓手术适应症是怎么回事儿? * 什么是「被淘汰的疾病」? 《太医来了》网站:http://taiyilaile.com 人物简介 * 初洋:前骨科医生,现在丁香园。 * 田吉顺:妇产科主治医师,《行医者说——知乎田吉顺自选集》、《妇产科男医生告诉你》作者。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