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28年,将汤圆卖到全球第一,年产300亿颗

这是一档由《中国企业家》杂志推出的播客栏目,每期邀请一位头部企业家或行业专家学者,以鲜活案例解读商业背后的本质与逻辑,或者邀请懂行的业界观察者,聊聊有温度的商业故事。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思念食品的董事长王鹏,一起聊聊他创业以来的感悟。 王鹏说心大,可能和个性有关,自己从小就性格开朗,小时候和玩伴打架,不论输赢,自己都不记仇,每次都拍拍身上的土,站起来,该干吗干吗。 经营企业亦是如此。“他们说我心大,是因为过去的那些成功也好,失败也罢,我都能迅速放下。”王鹏说,“犯了错,我马上认,在公司内部我认,面对客户我也会认错,主动跟大家说句不好意思。一旦认了错,心里的包袱也就放下了,才能继续往正确的方向走。” 作为速冻行业的老将,王鹏意识到,市场已不是过去按照既定轨道,看谁跑得快,谁就赢的市场了。如今的市场环境多变,倒逼企业不断试错、调整。 面对新挑战,他的解法看上去似乎很老套——要求所有思念人始终“贴着一线走”。这件事,他以身作则多年:每月雷打不动走访5~7个客户,足迹几乎遍及全国所有地级市。他告诉《中国企业家》,客户离一线最近,团队只有听到客户的声音、看到市场的变化,组织才会朝着正确的方向行动。 本期嘉宾: 主持:何伊凡(《中国企业家》杂志 副总编辑) 嘉宾:王鹏(思念食品的董事长) 时间轴: 01:38 在这个行业的大的背景之下,那思念自己能做的事儿是什么。 07:04 你是服务大众,服务大众的企业必须要有效率 12:25 其实产品创新对我们来说是个是一直以来很重视的一件事情 24:46 那个时候觉得还是要做一个有激情一些的选择 26:41 你真的没有自己的特色化,靠硬抢还是很难的 32:02 每个阶段你有每个阶段创业的机会 36:58 你要带着这个设备商一起成长才行。 39:45 再往下的时代一定是个综合竞争的时代。 44:46 我们永远会把产品放在前,把产品和客户的合作放在前面。 55:07 那说到底还是你自己的能力,你对这个市场变化的敏感度,或者你的鼻子灵不灵, 65:10 你得善于认错,得擅长反思 72:19 企业经营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你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量变就会变成一次质变 76:48 几年过去,我们做的这个选择变成了。最合适的,最有前瞻性的一个选择 91:23 能把自己现在最擅长的某一件事情,把它认认真真干好,我觉得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儿 更多精彩商业故事请关注《中国企业家》杂志微信公众号: 小宇宙播客何时更新,想看什么精彩内容?快扫码添加中企小客服并备注小宇宙听友群,一起友好交流吧~

91分钟
99+
1周前

对话冯唐:创业后发现自己在做一件违背人性的事

这是一档由《中国企业家》杂志推出的播客栏目,每期邀请一位头部企业家或行业专家学者,以鲜活案例解读商业背后的本质与逻辑,或者邀请懂行的业界观察者,聊聊有温度的商业故事。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再次邀请到了冯唐,一起聊聊他创业两年以来的新感悟。 过去这两年,每周工作时间近100小时,他的忙碌程度回到了从业史上最高点,“我去洗手间,基本都是跑步去。除了睡觉,基本没什么时间休息”。今年2月,面对《中国企业家》,身形瘦削的他谈起这段日子,自诩“创业老狗”。 大部分时间,冯唐人在伦敦,“隔空”指挥。他充分相信并授权团队,因为他强烈意识到,如果双方思考有差异,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应该听团队的。某种意义上,这也是现年53岁的冯唐与年龄“和解”的表现。“你总觉得年轻人不行,这是年岁大的人的问题。”他说。 带着“成事学”上路的冯唐,立志于打造“宇宙第一管理学堂”。两年扛下来,他的“事”成了吗?作为成事不二堂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的冯唐,会如何持续维系公司、组织与产品的生命力?世故与天真并存的冯唐变了吗?当外界质疑与内心冲突一起袭来,他会如何自处?一起来听听他对这些问题的回答。 本期嘉宾: 主持:何伊凡(《中国企业家》杂志 副总编辑) 嘉宾:冯唐(成事不二堂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时间轴: 00:25 时隔两年,再谈为什么做创业这件九死一生的事儿 06:30 管理不是一件小众的事情,管理是日常 14:31 创业两年,团队里的95后00后都没离开 22:38 让冯唐感到有点失望的一件事 28:38 冯唐觉得自己缺少促进社交的催产素 32:53 人在伦敦,冯唐如何管理在上海的团队 35:32 总觉得年轻人不行那是岁数大的人自己有问题 49:13 冯唐的产品搭建逻辑 74:56 冯唐在想要是塌房了怎么办 84:02 冯唐是如何分享《资治通鉴》的 93:40 《资治通鉴》里的牛人为什么输了 93:52 刘邦和项羽比为什么能赢 106:12 冯唐最推崇汉光武帝刘秀的管理哲学 114:08 中年男人最容易抑郁的原因之一就是总想干大事儿 更多精彩商业故事请关注《中国企业家》杂志微信公众号: 小宇宙播客何时更新,想看什么精彩内容?快扫码添加中企小客服并备注小宇宙听友群,一起友好交流吧~

122分钟
1k+
2周前

独家对话麦刚:我为什么在2012年,投资泡泡玛特王宁200万?

这是一档由《中国企业家》杂志推出的播客栏目,每期邀请一到两位头部企业家或行业专家学者,以鲜活案例解读商业背后的本质与逻辑,或者邀请懂行的业界观察者,聊聊有温度的商业故事。 近日,泡泡玛特旗下核心IP——LABUBU,凭借其丑萌形象和盲盒、毛绒玩具等各种产品风靡全球,就连在欧美的泡泡玛特门店也出现排队数小时的抢购热潮。泡泡玛特股价在2025年累计上涨超过191%,市值甚至在6月10日突破3600亿港元,一度超越格力、伊利等传统企业。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特别邀请到泡泡玛特的天使投资人麦刚做客《中国企业家》小宇宙。他深度揭秘了当年决定投资王宁与泡泡玛特的底层逻辑,更完整讲述了从种子轮孵化到助力品牌成长为中国潮玩独角兽的全周期创业陪伴历程。 本期嘉宾: 嘉宾: 麦刚(泡泡玛特的天使投资人) 赵东山(《中国企业家》资深记者) 时间轴: 12:15 细节抓住了我的眼球促使我想见王宁一面 16:36 投资界很长时间有一股不是追寻本质的风气 28:30 独自创业的经历是我非常宝贵的财富 30:35 吸引国际人才是泡泡玛特选择在港股上市的原因之一 34:34 产品形式绝对不能基于基于盲盒 44:05 所有的IP背后就是人格化 46:08 泡泡马特的市值不超过2000亿,我是不考虑退出的 51:34 王宁的故事在VC界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56:04 泡泡马特是一一家值得期待业 更多精彩商业故事请关注《中国企业家》杂志微信公众号: 小宇宙播客何时更新,想看什么精彩内容?快扫码添加中企小客服并备注小宇宙听友群,一起友好交流吧~

58分钟
99+
3周前

对话米村拌饭创始人周强:11年开1863家店后,我取消了所有门店的考核

是一档由《中国企业家》杂志推出的播客栏目,每期邀请一位头部企业家或行业专家学者,以鲜活案例解读商业背后的本质与逻辑,或者邀请懂行的业界观察者,聊聊有温度的商业故事。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米村拌饭创始人周强,一起聊聊他对企业管理的新思考。 2018年,周强接触到海底捞旗下管理咨询机构微海,开始学习和导入海底捞的师徒制、赛马制,周强将海底捞视为他创业的启蒙老师。2014年,米村拌饭(以下简称米村)成立。凭借合伙制、师徒制、赛马制这套机制,创立11年,便开出了1863家店。 但今年开始,周强决定不再用考核机制来管理门店了。在4月举办的米村11周年年会上,周强当着与会4000多名米村伙伴的面,宣布正式取消考核。在年会现场30分钟的演讲中,谈到考核带给大家的压力时,周强数次落泪。去年10月,米村出现了一起27位店长集体刷好评的弄虚作假事件,其中不乏跟了他将近10年的店长。这让周强意识到,米村内部“生病”了。 对一家有2万多名员工的餐饮企业来说,取消考核之后,团队如何管理?没有考核制度,如何去对抗人性里可能冲出来的“恶”的那一面?周强选了一条鲜少人走的路,也是条难走的路。这条路正确与否,还需要时间去验证。但他说,过去半年重新找回初心后,他又找回了刚创业时的那种幸福感。 本期嘉宾: 主持:何伊凡(《中国企业家》杂志 副总编辑) 嘉宾:周强(米村拌饭创始人) 时间轴: 01:07 为什么公司名字叫“米村拌饭” 05:58 从这里开始了解米村拌饭创始人周强 20:58 开美食小档口如何挣钱 27:11 周强对加盟的思考 39:49 对弄虚作假、贪污受贿、打骂顾客零容忍 43:07 和海底捞学师徒制和赛马制 57:36 为什么要取消门店考核 62:24 赛马制让所有人很卷很受伤 78:21 取消考核后怎么管理门店 83:58 米村的哥姐文化 更多精彩商业故事请关注《中国企业家》杂志微信公众号: 小宇宙播客何时更新,想看什么精彩内容?快扫码添加中企小客服并备注小宇宙听友群,一起友好交流吧~

94分钟
1k+
1个月前

对话新希望集团刘畅:心里的小女孩跑出来时,让她靠边站

这是一档由《中国企业家》杂志推出的播客栏目,每期邀请一位头部企业家或行业专家学者,以鲜活案例解读商业背后的本质与逻辑,或者邀请懂行的业界观察者,聊聊有温度的商业故事。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新希望集团董事、新希望六和董事长、新希望投资集团董事长刘畅,一起聊聊接班和企业管理的那些事儿。 刘畅现在是新希望集团董事、新希望六和董事长、新希望投资集团董事长,而她的父亲是新希望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刘永好,多重角色下,注定他俩的关系很难是简单的父与女。 刘畅扮演着众多角色,是女儿,是妻子,是妈妈,是企业负责人,在饱和的日常中,她的自我生存空间无疑受到挤压。有人说,刘畅忽然通透了。她在甩掉别人给她的包袱,也在与自己和解。“你们爱怎么说怎么说。”刘畅说。她的身体里可能曾住着多个“刘畅”,叛逆、热辣、直接、敏感的小女孩,父亲培养出来的合格接班人,以及偶尔在家庭饭桌中抽离出来,在夜深人静中突然出现,能俯瞰全景的成熟稳定的成年人。 刘畅是骄傲的,但在过去两年,这种骄傲受到一次次的冲击。受史无前例的“猪周期”等多重因素影响,新希望的经营遇到历史性的难题。2022年起,新希望开启“瘦身计划”,调整资产布局,强调降本增效,聚焦主业。 本期嘉宾: 主持:何伊凡(《中国企业家》杂志 副总编辑) 嘉宾:刘畅(新希望集团董事、新希望六和董事长、新希望投资集团董事长) 时间轴: 01:58 人生中第二次剪短发 13:51 女老板比男老板更忙 17:59 我们有时候也可以任性一点 26:10 刘畅的叛逆时刻 33:59 做决策时,心里的“小女孩”要靠边站 39:27 过去15个月做得最艰难的决策 53:16 农业的本质是有情绪的 58:37 我可以卷,但不能内耗 65:46 怎么看女性接班人越来越多了 76:43 成长期与父辈创业同频 80:50 早期创业,宁愿办信用卡也不向父亲要钱 84:45 如何在低增长环境下修炼企业的内功 更多精彩商业故事请关注《中国企业家》杂志微信公众号: 小宇宙播客何时更新,想看什么精彩内容?快扫码进入听友群,一起友好交流吧~

91分钟
1k+
8个月前

汉能投资陈宏:并购像开飞机,要掌控局面

这是一档由《中国企业家》杂志推出的播客栏目,每期邀请一位头部企业家或行业专家学者,以鲜活案例解读商业背后的本质与逻辑,或者邀请懂行的业界观察者,聊聊有温度的商业故事。 许多创业者把上市当做梦想。不过近两年来,一级市场投资变少,进入二级市场的通道收窄,LP的压力和更为复杂的市场变化,让一些投资人和创业者开始对IPO祛魅,寻找更多元的退出方式。 当下退出最好的通道,可能是并购。“过去两年,因希望上市,缺乏并购氛围等原因,中国的并购市场热情不高涨。但最近中国的并购市场开始活跃起来了。”汉能投资集团董事长兼CEO陈宏对《中国企业家》表示。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汉能投资董事长陈宏,让我们一起来了听听汉能投资的商业逻辑。 本期嘉宾: 主持:任娅斐(中国企业家杂志社 记者) 嘉宾:陈宏(汉能投资集团董事长兼CEO陈宏) 时间轴: 04:55 企业应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并购 07:37 VP和PC行业对经济是重要的催化剂 16:56 不要被短暂的资金流动性“吓到” 30:49 并购中最大的风险来自于公司中否决权的分散 37:07 中国的职业经理人体系还不够成熟 40:14 并购后的整合需要下大功夫 54:19 关于并购人才,我更希望找一个真正喜欢这个行业的人 65:43 真正优秀的创业者,都是在经济环境最差的时候创业 更多精彩商业故事请关注《中国企业家》杂志微信公众号: 小宇宙播客何时更新,想看什么精彩内容?快扫码进入听友群,一起友好交流吧~

66分钟
99+
8个月前

对话猎豹移动傅盛: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这是一档由《中国企业家》杂志推出的播客栏目,每期邀请一位头部企业家或行业专家学者,以鲜活案例解读商业背后的本质与逻辑,或者邀请懂行的业界观察者,聊聊有温度的商业故事。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猎户星空董事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在傅盛看来,不管是做大模型还是做机器人,最终目的都是要给用户带来最佳体验,他不认为自己在做两件事,做好大模型就是做好机器人的大脑,是机器人智能化的基础。在谈到今年如火如荼的大模型价格战有没有影响到猎豹移动时,傅盛回应称对他们做开源模型的公司来说影响不大,更明显的是对C端用户的影响,他们可以用上更便宜的大模型了。最后,傅盛还表示,做AI领域的创业者一定要熟练使用AI工具,并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储备,不必神化OpenAI推出的一系列产品,要有独立思考能力,不必焦虑,短时间内人类还没办法实现AGI。 本期嘉宾: 主持:赵东山(《中国企业家》杂志 记者) 嘉宾:傅盛(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猎户星空董事长) 时间轴: 00:36 傅盛谈AI行业的最新变化 03:36 不管是AI搜索,还是数字人直播,用户体验最重要 10:07 傅盛回应为什么既做AI大模型,又做机器人 18:22 人工智能会淘汰哪类程序员 22:16 大模型生意就像卖海鲜,三个月后就卖不上价了 25:19 大模型APP会像手机APP那样爆发吗? 30:49 不看好做双足机器人的公司 33:16 做大模型还是要以赚钱为目的 37:02 中美大模型在应用层面差距不大 41:44 AI创业者一定要熟练使用各种AI工具 43:01 不必神化ChatGPT 更多精彩商业故事请关注《中国企业家》杂志微信公众号: 小宇宙播客何时更新,想看什么精彩内容?快扫码进入听友群,一起友好交流吧~

48分钟
1k+
9个月前

对话荣耀终端CEO赵明与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AI时代的创新与创业

这是一档由《中国企业家》杂志推出的播客栏目,每期邀请一到两位头部企业家或行业专家学者,以鲜活案例解读商业背后的本质与逻辑,或者邀请懂行的业界观察者,聊聊有温度的商业故事。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荣耀终端有限公司CEO赵明与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作客中国企业家及红衣客厅直播间现场开启对话,共同聊一聊AI时代下,大家对新科技的认知。 两位企业家就AI在手机、汽车等领域的发展从各自的角度,分享了自己近期的心得体会。 本期嘉宾: 主持:何伊凡(中国企业家杂志社 副总编辑) 嘉宾:赵明(荣耀终端有限公司CEO)、周鸿祎(360集团创始人) 时间轴: 04:06 荣耀也开始直播了? 14:20 用AI引擎来构建AI OS是荣耀系统的未来 20:18 我大胆的猜测马斯克最新发布会上的机器人是遥控的 26:35 一部手机里至少超过20个诺贝尔奖 36:20 在这种AI的滚滚向前发展的过程当中,个体如何自处? 43:37 手机是AI重构电子设备的最佳载体 47:47 未来的手机算力一定是端云相结合的 56:15 大模型不应该追求一个模型干所有的事 58:03 AI的时代是国产手机超越强大竞争对手的好机会 62:53 AI时代的隐私安全 68:07 3年或5年后手机会变成什么样? 75:14 荣耀如何看待同门兄弟华为? 79:14 在大模型时代的创业者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业者素质有何不同? 88:38 企业家做IP的建议 更多精彩商业故事请关注《中国企业家》杂志微信公众号: 小宇宙播客何时更新,想看什么精彩内容?快扫码进入听友群,一起友好交流吧~

95分钟
4k+
9个月前

腾讯地图:低调业务的“热战争”

这是一档由《中国企业家》杂志推出的播客栏目,每期邀请一位头部企业家或行业专家学者,以鲜活案例解读商业背后的本质与逻辑,或者邀请懂行的业界观察者,聊聊有温度的商业故事。 在庞大的腾讯业务版图中,有的业务并没有那么多故事,例如腾讯地图,它的声量和热度并不算头部,但该业务对于腾讯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它是“冰山之下”的基础设施业务——提供的LBS(位置服务)功能,微信聊天发送的“定位”功能以及“附近”“出行”等都依赖于此。最近一次,腾讯地图出现在财报里,还是在腾讯2022年的全年财报。财报中提到,腾讯正在帮助汽车制造商提升IT基础设施和产品服务,例如定制化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数字地图和数据管理。 而当下,正值新能源车企向“旧王国”边界发起冲击的时刻,其中一大“武器”就是智能驾驶以及更高阶的“自动驾驶”:汽车要想实现自动驾驶,仅仅靠车的感知或是地图都是不够的,它要实现人驾、车驾与云端的协同。而腾讯在这个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技术和经验。 马化腾曾预言,未来汽车产业,需要传统车企和互联网公司一起,打磨三项基本能力:网络连接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安全能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钟翔平以及腾讯集团副总裁姜明钟,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腾讯地图是如何在腾讯的商业版图中占有一席之地的。 本期嘉宾: 主持:何伊凡(中国企业家杂志社 副总编辑) 嘉宾:钟翔平(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智慧出行总裁、现任负责人) 时间轴: 00:58 导航地图的第一要素是不出错 11:40 车辆本身代表了出行品牌 18:47 很多重要的互联网平台的发展都离不开地图的支持 42:21 AI时代来临之后,所有的产业都值得重做一遍,地图业务也是一样 55:45 在自动驾驶方面,大模型需要良好的代码底座 69:31 大型企业更需要一些中间的生态企业 79:23 自动驾驶是个需要进行高效迭代的基础领域 89:44 腾讯地图的角色并不需要触碰车企的核心数据 更多精彩商业故事请关注《中国企业家》杂志微信公众号: 小宇宙播客何时更新,想看什么精彩内容?快扫码进入听友群,一起友好交流吧~

100分钟
1k+
9个月前

对话北大教授宫玉振:企业家如何“打胜仗”?

这是一档由《中国企业家》杂志推出的播客栏目,每期邀请一位头部企业家或行业专家学者,以鲜活案例解读商业背后的本质与逻辑,或者邀请懂行的业界观察者,聊聊有温度的商业故事。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军事学博士宫玉振,共同探寻了企业家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打胜仗”的秘密。 宫玉振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略部副研究员,于2004年转业进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作为军事学和管理学两栖学者,他从战争视角审视竞争,从军事层面洞察管理,将军事学的研究成果,搬进商学院的学堂。 本期嘉宾: 主持:何伊凡(《中国企业家》杂志 副总编辑) 嘉宾:宫玉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军事学博士) 时间轴: 00:25 宫玉振教授介绍 01:44 企业的命运取决于管理者的决策 10:10 长期主义不是一根筋,首先要考虑活下来 14:22 创业者该怎么保持定力 22:02 回看中国共产党的“创业史”,现在遇到的困难都弱爆了 30:30 什么是领导力 44:09 企业“打胜仗”文化有多重要 47:39 企业怎么理解“打败仗” 56:07 企业怎么保证愿景在执行的过程中不变形 63:52 年轻人不接受画饼,要怎么让他们接受企业价值观 73:07 我们都误解了军事化管理 76:32 万达管理的转型困境 82:37 福建企业家为什么这么有定力 更多精彩商业故事请关注《中国企业家》杂志微信公众号: 小宇宙播客何时更新,想看什么精彩内容?快扫码进入听友群,一起友好交流吧~

85分钟
1k+
9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