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洁丽雅总裁:作为企二代,得有冲劲,但不能有赌性

这是一档由《中国企业家》杂志推出的播客栏目,每期邀请一位头部企业家或行业专家学者,以鲜活案例解读商业背后的本质与逻辑,或者邀请懂行的业界观察者,聊聊有温度的商业故事。 今年3月,洁丽雅的“企三代”——创始人石昌佳的孙子石展承,以洁丽雅家族故事为蓝本创作的微短剧《毛巾帝国》在抖音爆火。这部豪门大戏虽然只有短短数集,但创下全网几十亿曝光的成绩,成功让拥有38年历史的,创建于浙江诸暨的国货品牌洁丽雅,以一种大跨步的姿态,贴近了年轻消费者。 其中,在《毛巾帝国》中以“配角”身份登场的二叔——现任洁丽雅家居总裁石晶(石昌佳之子),也凭借高颜值意外斩获一波流量。就这样,曾经隐身于洁丽雅背后的石晶,以一种出其不意的方式站到了聚光灯前。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石晶,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洁丽雅爆火背后的故事。 本期嘉宾: 主持:李欣(中国企业家杂志社 记者) 嘉宾:石晶(洁丽雅总裁) 时间轴: 02:40 :一开始,只是抱着帮家里分担压力的想法进入洁丽雅的 06:46 :随着流量的见顶,线下销售会重新获得机会 15:26 :获得大家认可的总裁才是名副其实的 27:51 :作为企二代,应该具备一种冲劲 28:53 :承接流量的同时,压力也会随之而来 39:16 :我和我的家人们更像同事 40:33 :家人能够给予我更多的包容 42:09 :做企业要抓大放小 53:00 :国内家居市场从来不缺工厂和产能,缺的是好品牌和产品 更多精彩商业故事请关注《中国企业家》杂志微信公众号: 小宇宙播客何时更新,想看什么精彩内容?快扫码进入听友群,一起友好交流吧~

58分钟
1k+
10个月前

对标星巴克,一年卖掉500万份辣椒炒肉,这家公司凭什么

这是一档由《中国企业家》杂志推出的播客栏目,每期邀请一位头部企业家或行业专家学者,以鲜活案例解读商业背后的本质与逻辑,或者邀请懂行的业界观察者,聊聊有温度的商业故事。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费大厨辣椒炒肉品牌创始人费良慧。辣椒炒肉,湖南人餐桌上一道再平实不过的家常菜,却在费大厨的餐厅里成为“爆款”。这家从湖南衡阳走出的湘菜连锁品牌,靠着“大厨现炒”“不做加盟”“拒绝外卖”等一系列餐饮行业“非主流”操作,在北上广深等强一线城市站稳脚跟,全国直营门店已超百家。 据了解,公司去年卖出辣椒炒肉500多万份,总营收超10亿元。近期,费良慧接受了《中国企业家》的独家专访,就费大厨的“爆款逻辑”,以及餐饮创业的初心和历程,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本期嘉宾: 主持:何伊凡(中国企业家杂志社 副总编辑) 嘉宾:费良慧(费大厨辣椒炒肉 品牌创始人) 时间轴: 01:08 辣椒炒肉这一单品可以定义费大厨吗? 02:44 为什么能把一道家常菜变成爆品 13:44 换菜单、换厨子也换不掉辣椒炒肉 19:02 做厨师这个行业受我父亲的影响很大 26:46 我离职创业,老板却说他要投资 34:48 饭店生意需要人际关系,但我选择把精力放在好好做菜上 40:00 在上海,我遇到了创业以来的第一个坎儿 49:49 重要的决定:把所有总部人员都搬到长沙,改名费大厨 54:39 重返上海滩 62:09 第一我要做连锁,第二我要做全国 68:49 不做外卖就是因为炒肉外卖不好吃 71:08 店长就是老板,店交给他们自己管 78:57 也想吸引资本,但也希望保持初心 82:51 如何抓住年轻人 91:16 多年来最大的转变和始终坚守的信念 94:26 为什么我们大厨的流失率非常低 97:47 用筷子投票是对一个大厨最大的尊重 101:40 运动是我缓解焦虑最有力的一个方式 更多精彩商业故事请关注《中国企业家》杂志微信公众号: 小宇宙播客何时更新,想看什么精彩内容?快扫码进入听友群,一起友好交流吧~

108分钟
2k+
10个月前

独家对话李开复:大模型公司的灵魂考验是什么

这是一档由《中国企业家》杂志推出的播客栏目,每期邀请一位头部企业家或行业专家学者,以鲜活案例解读商业背后的本质与逻辑,或者邀请懂行的业界观察者,聊聊有温度的商业故事。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零一万物创始人李开复博士,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大模型技术作为科技赛道最火热的明星,也被视为比移动互联网时代大10倍的机遇。一众科技和互联网大佬投身其中,或创业、或加入大厂,李开复就是其中的一员。 2023年5月,李开复以最年长创业者的身份亲自下场,成立了大模型公司零一万物,担任CEO,并于当年11月以10亿美元估值完成天使轮融资,跻身独角兽。“本来我觉得创新工场应该是我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也很为它自豪,但是AI 2.0时代来临了,真的不能放弃。”李开复说。 本期嘉宾: 主持:何伊凡(中国企业家杂志社 副总编辑) 嘉宾:李开复(零一万物创始人) 时间轴: 03:11 李开复想要颠覆微软 08:46 大模型最大的考验是逻辑理解能力 25:06 成本是大模型行业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46:27 数据不够具有时效性是大模型的缺陷之一 49:44 我们应该用最自然的语言去引导大模型 53:30 真正的AI first来临时,一定会对手机等设备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63:37 我们现在的成本是GPT4的四分之一,但是效果差不多 64:08 零一万物距离open AI只有6~9个月的差距 78:22 Open AI的“内斗”:是务实派和理想派的冲突,也是商业选择的结果 更多精彩商业故事请关注《中国企业家》杂志微信公众号: 小宇宙播客何时更新,想看什么精彩内容?快扫码进入听友群,一起友好交流吧~

88分钟
29k+
10个月前

对话邹市明冉莹颖:创业7年,给自己打3分都多

这是一档由《中国企业家》杂志推出的播客栏目,每期邀请一位头部企业家或行业专家学者,以鲜活案例解读商业背后的本质与逻辑,或者邀请懂行的业界观察者,聊聊有温度的商业故事。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奥运冠军、邹市明搏击健身中心创始人邹市明和他的妻子,同样也是邹市明搏击健身中心创始人的冉莹颖,共同聊了聊运动员退役转型的双刃剑、商业化中遇到的难题,复盘了这对夫妻创业路上的“7年之痒”。 2008年,邹市明在北京奥运会男子48公斤级比赛中拿下金牌,4年后他又在伦敦奥运会成功卫冕。2017年,为实现世界拳王“金腰带”的梦想,邹市明与其妻子冉莹颖临时组成了一个“二人团队”,开启了创业之路。据了解,2016年底,邹市明成立了莹皓和邹轩两家公司,两家公司分工明确,莹皓主要负责做赛事和拳手相关的业务,而邹轩更多是IP孵化、融资等业务。 本期嘉宾: 主持:李晓天(《中国企业家》杂志 记者) 嘉宾:邹市明(奥运冠军、邹市明搏击健身中心创始人) 冉莹颖(邹市明搏击健身中心创始人) 时间轴: 00:22 邹市明回忆与奥运会的缘分 08:31 什么时候开始有创业的想法 16:10 创业7年一直在做的正确的事情 18:19 创业资金从哪里来 23:25 裸辞,夫妇两人拎着行李箱就走了 27:49 邹市明和冉莹颖创业过程中如何分工 29:52 创业7年邹市明给自己打3分 49:13 发薪日很焦虑,早上起来账户上几十万没了 56:37 办企业和打拳击赛很像,都要找到平衡点 58:54 邹市明和冉莹颖的商业偶像——马斯克和曹德旺 64:47 给年轻运动员创业的建议 更多精彩商业故事请关注《中国企业家》杂志微信公众号: 小宇宙播客何时更新,想看什么精彩内容?快扫码进入听友群,一起友好交流吧~

78分钟
8k+
11个月前

“渐冻人”蔡磊自杀式创业:我希望拥有不死之身

这是一档由《中国企业家》杂志推出的播客栏目,每期邀请一位头部企业家或行业专家学者,以鲜活案例解读商业背后的本质与逻辑,或者邀请懂行的业界观察者,聊聊有温度的商业故事。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原京东集团副总裁,现渐冻症抗争者、爱斯康医疗科技董事长蔡磊。2019年10月,蔡磊的人生被劈成了两段,在这之前,他刚升任电商巨头京东集团的副总裁,还升级做了父亲,一切都顺风顺水,但在确诊渐冻症的这一刻,一切都暂停了。 公众视野中,蔡磊身上最鲜明的标签,是“渐冻症抗争者”。但他并不希望自己被当做一个病人,“我希望我依然是一个延续着过去强大执行力和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实际情况也是这样,”蔡磊说,“这是我每天的工作、生活和精神信念。”过去三年来,为了推进攻克渐冻症事业,从京东集团副总裁岗位病休的蔡磊,搭建大数据平台、推进药物研发,奔走于医生、科学家、投资人、药企和病友之间,成立了公益基金和攻克渐冻症慈善信托。他和团队专门做了总结梳理,做了十几件“别人从未做过或做得不够”的事情。 本期嘉宾: 主持:李艳艳(《中国企业家》杂志社资深记者) 嘉宾:蔡磊(渐冻症抗争者、爱斯康医疗科技董事长、京东集团原副总裁) 更多精彩商业故事请关注:中国企业家杂志社微信公众号

71分钟
1k+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