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南宋的落日与蒙元的建立

中国历史故事100讲

襄阳——中国的马奇诺防线;贾似道当宰相就是靠吹嘘自己在鄂州退去蒙古军的事迹,贾似道扣留蒙古谈判使臣郝经;成为蒙古攻宋的借口;襄阳成坚固,蒙古军队不敢轻易进犯。蒙古在相邻的樊城也开始建立防御准备好了打持久战和消灭宋的决心。1268-1273一直在此坚守防御 的蒙古军队南下,这次配有从阿拉伯世界传入西域的回回炮——借助机械抛投的烟花炸弹,攻陷了饱受饥饿已久的襄阳城。失去襄阳的南宋,好比德军从法国色当sedan攻入法国——马奇诺防线。 1273-1275年间 皇权由理宗传到度宗再到幼年的恭帝;1275年,蒙古要求宋无条件投降,蒙好继承大统;1276年 行在-杭州被蒙古军 伯颜将军接管,平稳更替,没有屠城,史书不会对此大写特写,尤其是明朝更不会对蒙古有多好的描写。这次城市中老百姓甚至不知道朝廷已经易代;相邻的临安城贸易依旧繁华不减,这一点是要澄清的,蒙古在以主人的身份管理土地时,税收是宽松的,原本老百姓缴纳的防御的税收,一下子都相应的减少了。元与蒙过度之间没有一波波残余的反扑。文天祥在宋没有机会一展身手,曾在科举殿试中一举状元及第,受天子特殊的礼遇,因状元经历所带来的荣耀,即便在政治上没有展现对社会的抱负,依旧成为这成为他立场观里的执念。文天祥的骨气是蒙古所敬佩的,忽必烈多希望自己也有这样的忠心之人,可笑的是,这样的人反倒在自己集团被排挤没有机会。这就引出一个问题:忠于文明,还是忠于个人,这是接下来华夏文明回避不了的问题。、忽必烈想通过天下(文天祥是一路第一名吗)状元的代表说服天下读书人,接受蒙古,减少不必要的统治阻力。但文天祥以一己之身,断了其他想活的文官的路,要么跟着他有样学样的视死如归。要么成为“秦桧”似的汉奸,文天祥死后,大臣们各顾各自的逃跑,能投蒙古的投蒙古,能去日本的去日本。比如元朝海军总指挥是张弘范 他与南宋最后阶段的主帅 张世杰 是同族兄弟。 理学成为明朝内耗最大的思想拖累。恭帝之后——景炎帝即位1年后11岁病逝——赵昺8岁即位;被大臣陆秀夫背着跳下崖山,沉没南海。

4分钟
99+
7个月前

104.金与南宋的博弈

中国历史故事100讲

金熙宗时期,学习北魏推动女真的汉化,游牧民族崛起的时候 组织管理 文字 文化的觉醒;阻碍金熙宗改革的屙屎宗室的抱守势力,政权在内部发生内耗,1149熙宗的从弟 海陵王杀金熙宗而自立,海陵王对中华文明仰慕,他喜欢的是那些有风骨有气节的文人和英雄,于是重用在宋朝受到排挤但有才华的汉人。 1161采石矶之战-安徽马鞍山 海陵王欲统一华夏 南下 海陵王完颜亮帅军不但触动骑兵还出动海军,女真人也算渔猎民族,而且还有渤海国遗留民融入他们,海陵王触动如此大规模的军队,是想一劳永逸,但因为战争动员的消耗过大,被强征的契丹开始叛乱,金人内部也内乱,拥戴金世宗上位,世宗的父亲是完颜宗辅宽厚,曾拥立金熙宗,所以金国内部保守派拨乱反正后,跟着海陵王这些出征的士兵,突然主心骨没了,这仗打不赢都不好说,肯定是要被处分的。于是渐渐退兵。 海陵王入侵没几个月,宋廷与金世宗合议争论时,1162年宋高宗川味给正直36岁壮年的宋孝宗。宋孝宗在位27年,对金国强硬。。高宗81岁去世时,孝宗也63岁,1189年 依照高宗先例传位给儿子 光宗。,光宗的脑力一般;1194年宋廷内部发生小局部政变,光宗退位,26岁的太子宁宗上台。射雕英雄传刚开始的背景,就是光宗和宁宗交替的时间点上。宋宁宗的政治能力并不十分出色,这种小局部政变一般都是由外戚强人的运作+官僚老人的查收,年轻官僚敢怒不敢言。老人政治无论在哪一国都是社会进步的阻力。在企业里,老儿不退是国贼。1194年离南宋灭亡也就还剩33年。

5分钟
1k+
8个月前

103.秦桧与岳飞

中国历史故事100讲

宋军在从军时都有纹身的行为,以便认领,所以岳母刺字的行为并不稀奇。岳飞是众将领众最年轻的,且在所有将领中重视学问,文武兼备。这种能指挥又能作思想养育的将领是宋政府所警惕的。在诸将领奋战抗金,苦苦收复故土之时,高宗示意秦桧把诸将召回杭州,理由是持续的战争给国家和百姓带来的负担(你的赔款那么多你怎么不说)但真实的情况是,对外战争渐渐扩大了军阀的势力,有超出朝廷控制的趋势。安史之乱之后不久,各军阀做大,中央做稳定管理的时候就多出了一份不得不平衡考虑的力量,自己控制不住的武力会成为威胁自己威严最大的挑战;威严的塑造成本低,欺骗、恐吓和道德约束。 岳飞确实是民族英雄,岳家军是如何形成的? 在诸将领停止北上之时,韩世忠、岳飞坚持继续北上,岳飞四次北伐。引发了宋王朝与岳飞的矛盾,宋徽宗越岳飞的矛盾,岳飞与秦桧的矛盾;宋王朝忌惮军阀势力做大,宋徽宗忌惮自己皇位正统性没得到宋钦宗的认可;秦桧与金的勾连关系是秦桧得以存和和政治存在的意义;官僚阶级又是依附在南宋朝廷,也就是宋钦宗的合法性下工作的一群人。于是岳飞的正义、正当之举,站在了大部分既得利者的对立面。才有了莫须有的罪名,而因为立场岳飞成了叛国罪人,秦桧是能臣、忠臣。39岁的岳飞,是悲剧时代里的悲剧人物,这种悲剧里是对抗欲望的人性的光辉,所以才是我们那么爱的人物,我们何尝不期望在一个黑白颠倒的时代了,多一些岳飞这样以民族价值观为判断的英雄呢?我们之后所得到的历史评判是在1254年 宋理宗时候才定其 奸臣,但100年后的事情,除了政治需要,已经没有意义了,反倒是裹挟这后来人的泄愤式的认知。历史里的立场只在当时的历史里可以评判,历史里的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想象力,脑力不比我们差,体力甚至好于我们当代人。我们作为后来人能从中学到什么,比情绪化更有用。

3分钟
99+
8个月前

102.西辽的建立——华夏文明双内核

中国历史故事100讲

辽和位于西边天山山脉的回鹘关系密切,辽国皇族耶侓大石在蒙古北部与西夏结盟,又在新疆 吉木萨尔县 召集回鹘18部落,穿过喀喇汗国,通过锡尔河进入中亚。抵达塞尔柱突厥的领土。此时的西亚、欧洲正处于十字军东征开始阶段。1096年第一次。 喀喇汗国是塞尔柱的附属国,塞尔柱因防止十字军东征大部分兵力在其领土西边,塞尔柱内部各部落也是相对独立。企图独立的喀喇汗国知道契丹现在背水一战的情况,所以允许耶侓大石借用自己国家作为道路,打压塞尔柱。面对塞尔柱设在撒马尔罕的防守,契丹作战无比勇猛,一举击败塞尔柱,在中亚建立西辽 称准噶尔罕,立汉式的庙号,将汉文化扩张至中亚地区。——世界之王 于是东起新疆哈密西至中亚阿姆河的西辽帝国诞生。西方称喀喇契丹为(黑契丹)现今的维吾尔族也有契丹、回鹘的混居;黑契丹的武力震慑了西亚继续向西的扩张的野心,契丹作为华夏文明的双元结构的一员对维护新疆地区和中亚版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不可以忽视的。喀喇契丹维持了80年被蒙古所灭。直到今天俄语中的中国依旧运用契丹的发音。 金虽然占了开封,但有自知之明无法统治中原,更担心陷入中原报复式的反扑包围,于是立了 张邦昌 为傀儡政权,这就是33天的楚政权。1127年6月,张邦昌等金人走后,立马退位,迎回出家为道姑的哲宗皇后孟氏,宋高宗即位,开启南宋。因孟太后的政治资源,旧法党的官员在南宋再次被重用,因为旧法党是要让既得利益者先满意,然后维护住新建立的朝廷的存亡。高宗必须面对立刻处理华夏历史上未曾有过的国难——两皇帝和皇族被抓走当成为奴隶。赵氏的威信信誉需要在大家都心照不宣 心知肚明的情况下,与士大夫共同重建。1128年,金以张邦昌的楚灭亡为由,大举压境 南侵,宋退守到扬州,金郡长驱直入扬州,高宗退过长江,到了杭州,称此地为行在。历史里,那些为皇帝歌颂的史观,在描写金人在扬州烧杀掳掠的时候,有没有问过,皇帝为什么防守的如此无能,逃跑还往人群多的地方跑?无能的没有底线了。1129年,金又一次南下,杭州沦陷,高宗逃往海上避难。。。

5分钟
99+
8个月前

100.童贯平叛与水泊梁山

中国历史故事100讲

唐朝历史上时上监军的宦官不少。但如此位极人臣的宦官,即监军又掌兵,还被朝堂吹捧和塑造的,童贯还是第一个。 苏州应奉局负责人 朱勔为谄媚蔡京为其搜刮奇石,1120年10月,漆园商人方腊不堪重负,率工人和受压迫匠人早饭。1121年,童贯率中央禁军评判,杀了支持过方腊的许多民众,即便已经投降。这就是对内残暴降低下一次暴乱的镇压成本,对外极为无能。作恶的人比比皆是,罄竹难书,但影响人作恶的是中国长久以来失败的儒家政治的观念,儒家早已失去了时代的正义性;秦桧是坚决反对向金割让土地的。除了规定南宋对金称臣、纳贡、割地外,还不得以无罪去首相,秦桧得以长期当权,加太师,进封魏国公。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病亡,追赠申王,谥号忠献 宋人在处理燕京交接回归的事情上,小心思小算盘太多。多次挑拨不守信的底线,最终引发金人与宋断交。事情是这样的:在原燕京城有许多战斗力很高的汉人、渤海人 愿意降宋。宋也想把这些战斗力留在宋朝。两情相悦,金也阻止不了。于是双方商议,将燕京城原城内的官僚、工匠、富户交给金,入金帮助他们建设。可是这些原燕京民众并不愿再辽东生活过二等公民的日子,所有积累都要重新开始。这边引发了降金国的原辽人张觉杀金人,协这些迁入民投靠宋朝。刚才说的宋政治逻辑此时极为儿戏,没人认真,决策者讨好大领导仅从最好出说,从来不提对抗的意见。于是,宋朝又愚蠢的庇护了张觉。宋背叛了祖宗人澶渊之盟的辽国兄弟,转眼又接收了降金辽将,背刺了宋金同盟关系。虎狼之心以现。但,你自己什么德行不清楚吗?连燕京攻打都是失败了,要不是金帮助,估计你又要割地赔款了。当然辽金之间有不可调和的世仇。宋金之间,压根没有感情牵绊,人家只要稍加努力,就是扩大战果。——此时的宋又弱又猥琐不讲信用。辽天祚帝逃离燕京??后,在阴山山脉集结余部以及复述的西夏、蒙古、突厥、党项等游牧部落继续复辽抗金的使命;1123年,金太祖从前线沿着阴山归国,途中去世。其弟弟 吴乞买 即位,就是金太宗——完颜晟,此时西夏也已经开始和金结盟,西夏可以直接与回鹘和金做生意,少了一个卡脖子的辽更是发展迅速。1125年 辽国名存实亡。辽国的灭亡,打破了 宋-辽-金互相制约的三方结构。

4分钟
99+
9个月前

99.宋-金海上会盟与方腊起义

中国历史故事100讲

为什么在宋-金谈判双方的意识里,会令 宋对大同的态度摇摆不定,而女真人又有理有据的抢占呢?这和我们现代人,边地关系的理念完全不同。从936年开始,到此时的1120年近200年的时间里,农耕政治在这片区域里是没有主导权的。甚至宋朝的建立都是在936年之后的事情,所以咬定大同归属也不硬气。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坚定的认为幽云十六州是五代时期,辽依靠自己实力占据的。在金人的眼里,辽国继承了鲜卑隋唐的正统,自己又将继承辽的正统,分给宋朝一个燕京已经是最大的让步了。反而宋朝,在辽、金 眼里,是一个集中的军阀政权。 这次联盟谈判,没有坚定咬定大同是一步认识失败。而确立联盟之后,宋的朝堂从上至下认为金攻打辽也要肯硬骨头的,不如等两败俱伤了,自己在依靠着强大的后勤补给和大军团作战的优势收编两方。官僚陶醉于对皇帝慷慨激昂的表忠心里,宋徽宗则沉迷在这种胜利的幻想里,整个朝堂躁动且乌烟瘴气。这和金国部队的一步一个脚印的下探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在有百年澶渊之盟的大背景下,宋朝对新盟友和新敌人 这种首鼠两端的态度,为其日后的靖康之难 按开了倒计时。 在战场上,金攻辽,势如破竹。这大大出乎宋的意料。同时,宋军却无力遵守攻打燕京时的约定。金人守信,一直在前线等待宋来攻取燕京。此时宋朝的禁军 正在宦官童贯的带领下正在对付江南爆发的方腊起义。《水浒传》的真实性未知,但是小说所刻画的时间应该就在 禁军不得不调转方向北伐攻辽,于是有意招安梁山泊这类地方武装镇压方腊这个点上。 童贯压制了方腊后连忙北上去攻打燕京。如果水浒传里宋江镇压方腊是历史事实,就应该是此时换防的。

4分钟
99+
10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