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眼看到Steven的时候,便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富贵之气。直到我知道他之前在银行工作过几年之后,我就更加确信——这个节目需要你! 于是为了匹配Steven的高端形象,我们特地商量着录了这期节目,聊聊Steven作为一个信用卡达人和薅羊毛党的心得体会,顺便也给我这个信用卡白痴科普一番,解答我心中一直以来关于信用卡的种种疑惑。 到底为啥各大银行要争相恐后地让大家办信用卡呢? 信用卡有什么羊毛可以薅? 外资银行为啥那么高冷? …… 种种问题,本期节目一一解答。 最后我和Steven都要嘱咐大家,理性消费,理性办卡。 主持:斯坦 嘉宾:Steven OP:暖かな日差し ED:LOVE POWER
转眼来到英国已经有三个多月了,在这段日子里,有宝贵的收获,有惊奇的发现,也有日日夜夜的寂寞和孤独。12月25日,也就是圣诞节,斯坦参加了一场附近教堂的圣诞聚会,牧师一会儿说一段单口(stand-up comedy)式布道,一会儿抱着吉他领着大家合唱,人们互相握手,互相祝福圣诞快乐。对于牧师的单口,斯坦虽然没有全部听懂,但有一段却印象深刻:不管圣诞到底是不是耶稣的生日,不管它有什么历史渊源,当你感受到了爱,那就是圣诞(这段录音我会放到本期节目的开篇,请大家别被吓到,哈哈)。 (大家一起合唱) 在节礼日(Boxing Day),我和前同事,也是几乎前后脚来到英国、目前坐标卡迪夫的猪头连线,聊了聊这段时间在英国的见闻和感受。其中有我关于英国和中国足球文化的一点小看法,有我们对英国饮食、交通、鸽子等等的共同吐槽,还有对未来的期待和担忧。 (伦敦城,The Temple Bar Memorial(1880),以纪念伦敦城的主要建设者Sir Horace Jones) (卡迪夫的BBC大厦) 希望见多识广的听众们不要嘲笑我们俩的无知,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个快乐的新年! ——遥遥万里,总不想放弃。 (封面及文内照片来自斯坦和猪头) 主持:斯坦 嘉宾:猪头 OP:暖かな日差し ED:纸飞机
忙里偷闲,斯坦在伦敦的唯二嗜好之一就是逛博物馆了(另一个是啥?)。大英博物馆之前已经简单地跟大家聊过,这次想和大家分享两个小小的博物馆:福尔摩斯博物馆,和密特拉神庙。 福尔摩斯博物馆坐落在贝克街221b,不过这个门牌号其实是柯南道尔虚构的,之后因为小说暴得大名,无数读者信以为真地朝这个地址寄信,才增设了这个门牌号。关于到底由谁来处理这些信,还有一桩小小的公案。 密特拉斯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教派,其主神米特拉斯和希腊、波斯、罗马都有些关系,由于缺乏史料记载,围绕着这个教派的一切似乎都还处于迷雾之中。例如密特拉斯教崇拜的标志性形象,即密特拉斯神屠宰公牛的形象,其寓意就一直难解。 目前位于伦敦市中心彭博社欧洲总部地下的密特拉斯神庙其实经过了两次搬迁,这个小小的博物馆与其说是博物馆,不如说是一个笼罩在迷雾里的视听体验比较好。 伦敦值得探索的博物馆还有很多很多,且待我一一逛来。 (除密特拉斯雕像来自维基百科外,其余图片均为作者拍摄。) 主持:斯坦 OP: 暖かな日差し EDGoldberg Variations, BWV 988: Aria Repeat
这是今年9月份的一段围绕这几年工作以来的各种琐碎的闲聊天儿。 三个国企的前同事,在离开后有了三种不同的职业和人生选择,在很多问题上有同感也有各自的见解(貌似对某福报大厂的意见还挺统一的?),比如脾气见长,各种黑话,公司里的年龄结构,和吐槽个别大领导。 真的希望如Maybe所说,让我们在寒冬里尽快感受到温暖。 主持:斯坦 嘉宾:Maybe, 白羽 OP:暖かな日差し ED:KEEP ON
10月3日,时隔三年女史箴图在大英博物馆重新限时展出。作为一个爱凑热闹的假文化人,我肯定是屁颠屁颠地去看了。 大英博物馆确实大,但有很多和国内博物馆完全不同的地方,甚至有时候你会觉得它过于朴素了,甚至安检都过于随意,少了很多仪式感。但你不得不佩服早在几百年前,西方人就已经有了为所有人建立博物馆的理念,而不是像中国 的有钱人一样把宝贝守在被窝里,最后带到地下去。 虽然大英已经不大了,但大英博物馆仍旧很大,我们需要向它学习的地方也很多。 主持:斯坦 OP: 暖かな日差し ED:Etudes, Op. 10:No. 3 in E Major
继上一期聊完简历之后,我们继续深入职场,希望给初入职场,或者还在规划阶段的听众们提供一些参考。 云总是我的高中同学,毕业后学习了金融工程,并赴美深造,回国后加入了一家国资的投资公司。之前在焦虑于自己的职业生涯的时候,凭着对金融挣钱快的粗浅印象,我也曾经想努力钻进那个圈子去——当然,全部以失败告终了。回想起来,我对金融曾经有无数的误解和胡思乱想,有时候过于简单、优势和又过于美好,或许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吧。 最后,我想说,向钱看没问题,但最终让你能自发地愿意为之奋斗、甚至乐在其中的工作,一定是最适的那个合的。 00:01:22 投资银行?投资公司? 00:07:02 什么是前中后台:以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为例 00:14:27 前台中台谁更硬气 00:17:14 大佬集合:上会啦! 00:25:15 投后管理 00:36:17 离职过于频繁会对简历影响多大? 00:36:32 云总的入行之路 00:44:09 什么样的人适合金融:兴趣第一! 00:46:57 什么样的人不适合金融:心脏不好的别来! 主持:斯坦 嘉宾:云总 OP:暖かな日差し ED:遠き呼び声の彼方へ
我们第一期的高人气嘉宾阿兰重新归来! 每年的9月永远都是最难毕业,想要再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除了过硬的实力,懂得展示自己也是必不可少的技能——这一点,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你手中递出去的一份份简历。 很多人也许都想过,到底什么是一份好简历?——版式漂亮?色彩丰富?学历亮眼?技能满满?甚至是……北京户口?这些也许对、也许不对,但我们总要面对,面对社会上的一双双挑剔的眼睛。也许这份简历只不过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写的一份使用说明书,把自己放在案板上,期待着有人愿意把我们拎走。但子不都曰过么: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既然连子都没法免俗,我们也许也只能挣扎在其中吧。 00:01:06 如何定义好简历 00:11:10 校园活动和比赛获奖重要么 00:19:00 放不放照片?QQ邮箱为啥就不行 00:25:37 学校奖项别瞎写 00:31:46 用STAR法则随时记录自己的工作内容 00:36:17 离职过于频繁会对简历影响多大? 00:40:54 项目经历不能少 00:43:59 业余爱好可以弯道超车? 00:51:27 没实习咋办?:编!?还是买?! 00:58:47 真的不建议花大钱改简历,还是DIY吧 主持:斯坦 嘉宾:阿兰 OP:暖かな日差し ED:花は咲く(instrumental)
意外总是意料之外的,对此春杏肯定深有体会。 在魔都经历了两个多月的非常时刻后,她会刻意地躲避那段记忆,埋头工作。 但如果一有机会,很多事情还是会不断地在她的脑海里回转,比如: 连夜开车给妹妹送去生活物资,却又担心自己被困在江的那一边; 焦虑于自己是否会被开除,不好意思在上班的时候抢菜; 第一次体会到了饿着肚子的感觉; 闲得发慌以至于发明了新的垃圾桶投掷游戏; …… 也许只有到了这种时候,我们才亲身体会到什么叫做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本期我再次邀请春杏来到节目,聊聊她在魔都那段特殊时光的亲身体会。对那段经历,每个人心中自有评价,也各有各的角度,但无论如何,在魔都的那70多天一定会在黄浦两岸的每个人心里留下一生的痕迹。 主持:斯坦 嘉宾:春杏 OP:暖かな日差し ED:Flowers will bloom (Arr. Schindler for Piano Solo)
转发分享此篇文章或播客到朋友圈、微博或其他你喜欢的社交平台,可凭截图到新啤空间北京六道口店(地址见文末)享受九折优惠。感谢新啤空间的大力支持! 2022年可能是我记忆中最热的一年。 这份异常的火热不仅仅属于北京,还属于上海、属于伦敦、属于巴黎、属于全地球。 同时,在今年冬天,这份火热的余温预计还将延续到卡塔尔的沙漠里,在足球的感召下继续带动世界一起继续升温。 此情此景,如何少得了啤酒呢? 在机缘巧合之下,我通过慕年认识了新啤空间的老板和老板娘,在小小的六道口店里,我们四个人围在桌前,边喝边聊。那时北京刚刚开放堂食,我们都以为未来可以越来越好,但实际上很快因为某酒吧,北京疫情再次暴雷,严重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很难想象从2020年冬天开始,餐饮业都是如何度过的。在我居家办公,偶尔摸鱼的时候,他们又在经历着什么。对此,新啤空间的老板娘媛媛深有体会。她把自己的爱好变成了事业,而且越来越有起色,这让人羡慕,但背后的辛苦也只有自己清楚。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相信乌云终究会散开,期待我们相聚在重归正常的世界里——或许带上一杯你喜欢的啤酒。 新啤空间北京门店地址: 六道口店:海淀区学院路街道学府大厦4005 新门店期待中。。。 (本期节目录制于新啤空间六道口店内,音质不太理想,但也保留了酒吧里原汁原味的空间感,请大家多包涵) 主持:斯坦 嘉宾:媛媛,媛媛的老公,暮年 剪辑:慕年 OP:暖かな日差し ED:消愁
「大家可以在微信搜索我们的公众号「有闲阶级the Idle Class」,随时关注节目动态。感谢大家的支持!」 今年6月,2023年QS大学排名提前泄露,着实学生圈子尤其是留学生和准留学生圈子里又掀起了一阵波澜。等到正式放榜,不出所料,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北大排名12,清华排名14,超越排名16的普林斯顿、排名18的耶鲁和排名20的康奈尔大学,提前迈入世界一流大学之列。于是网上便有了段子,以后清华北大的学子只能含泪屈尊去耶鲁深造了。 有意思的是,就在6月QS榜单公布前,2022年5月,人大正式宣布退出世界大学排名,此前南京大学、兰州大学也相继宣布退出世界大学排名。但更有意思的是,就在人大、南大和兰大毅然决然地退出排名、彰显我国教育自主性的时候,上海市政府却偏偏在6月发出了一份名为《关于助力复工复产实施人才特殊支持举措的通知》,其中提到对毕业于世界排名前50名院校的留学回国人员,取消社保缴费基数和缴费时间要求,全职来上海市工作后即可直接落户,毕业于世界排名51-100名的,全职来上海市工作并缴纳社保满6个月后可申办落户。 世界大学排名,到底对我们中国的学校有什么用? 主播:斯坦 OP:暖かな日差し ED:夢追人
「大家可以在微信搜索我们的公众号「有闲阶级the Idle Class」,随时关注节目动态。感谢大家的支持!」 2022年高考的第一封录取通知书早已经送到了考生手上,今年对于全国的高三考生而言——尤其是上海考生——必将是人生中难得的一段回忆。回想起来,高中老师经常喜欢说的一句话是,高三努力学习,到了大学就能玩儿了。但直到自己真的走进大学校园,才知道这真是彻头彻尾的安慰剂呀。 毫无疑问地,对每个人来说,大学生活都承载了一个少年少女对人生的最初期待,也许在未来这份期待会破灭、也许会成真、也许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每个人都会记得那份尚且懵懂的梦想吧。 为了给各位考生打气,本期节目力邀到了毕业于梦幻北大中文系的贝尔学姐,以亲身的体验为斯坦及广大学子们答疑解惑。 本期节目我们会聊到中文系的设置和培养方向,以及一些老师同学的趣闻,希望能对向往北大、向往北大中文系的学子一些参考。 00:01:37 北大中文系的四个方向 00:04:05 语文老师的熏陶 00:13:19 中文系不培养作家 00:16:05 文学是什么 00:23:05 被德意志意识形态折磨的暑假 00:34:27 戴锦华老师的电影课 00:47:27 中文系毕业之后能做什么 00:51:20 荐书时间到 主持:斯坦 嘉宾:贝尔 OP:暖かな日差し ED:無限抱擁
「大家可以在微信搜索我们的公众号「有闲阶级the Idle Class」,随时关注节目动态。感谢大家的支持!」 最近赋闲在家的Amy除了沉浸于古典音乐不可自拔之外,还抽空回到迈阿密参加了一场盛大的美国犹太人的婚礼。不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婚礼都是神圣的,比如美国的犹太新娘要绕着新郎转七圈,中国的新郎要答题闯关找鞋穿……这些都是每个人可以感受到的文化差异。 对Amy来说,她也在这场婚礼上有许多新奇的体验和文化上的误会,比如拖地的长裙,犹太人的饮食习俗,不能纹身的误解,这一切又构成了美国这个范畴下的微观差别。 最后,记得送新郎新娘礼物呦,Amy! 主播:斯坦 嘉宾:Amy OP:暖かな日差し OST:李斯特:《爱之梦》第三首 ED:Goldberg Variations, BWV 988: Variation 28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