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E5 走近多重人格,TA们有什么不同?

成长中的咨询师

生活中,我们通常作为读者/观众,只在阅读/观看一些心理类小说、影视作品时,才会接触到有关多意识体(常常被叫做多重人格、人格分裂,临床上统称为DID)的角色和故事情节。 比如卡梅伦·韦斯特的《24重人格》自传了作者本人的经历和治疗过程;也有其他一些形式的展现,例如以小说《23个比尔》为原型拍摄的《拥挤的房间》、电影《致命ID》等,又很容易间接性地形成人们的一些刻板印象和误解。 今天,「成长中的咨询师」播客邀请了多意识系统社区成员来到我们的节目做客。他们分别是多意识体社区的负责人——檬虎,和社区成员——Soli的系统。他们将和我们的主持人邵辰进行一次现实场景下的谈话和互动,同时也给予我们一次近距离了解他们的机会。 节目中, Soli系统的三位成员陆续出来和大家见面。TA们围绕多意识体的相关内容有着多重分享,还会讨论与TA们沟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好奇点。透过收听本期节目,相信大家会对DID、多重人格这个话题的了解得到前所未有的加深。 »»» 本期嘉宾 * 多意识系统社区负责人:檬虎 * 多意识系统社区成员:Soli的系统 知乎&哔哩哔哩科普平台:“Nighten檬虎” »»» TIMELINE 00:01:03 嘉宾自我介绍 00:02:26多意识体和系统的概念 00:03:59 檬虎分享如何建立社区的始末。 * 社区包含哪些成员? * 何为Tulpamancy? 00: 10:28 社区有哪些互动方式和科普平台,以及带来哪些益处? 00: 14:28 DID系统会产生哪些影响? * 成员之间会吵架吗? * 何为里世界? * 古代成员的现代生活 * 不被人们所理解的困境 00:23:12 如何判断真假DID?为什么临床上进行正确诊断存在高难度? 00:28:35 与Soli系统的第一位成员沟通 * 来系统之前,曾在黑帮工作(投射偏移) * 系统中的管理者、被管理者 * 前台;切换人格比喻为换司机 00:52:22 与Soli系统的第二位成员沟通 * 此成员出现并成为保护者的时间和原因 * 系统保护者的分工,性格特点,职能 * 系统中各个时期成员的变化 * 不同成员之间的关系、互动是什么样的? * 创伤和压力事件可能促进新成员的进入 * DID系统成员数量可以达到多少?人数增多将带来什么影响? * 建立系统内部的管理制度 * 成员们知道对方的存在吗?通过什么方式协调沟通? 00:54:32 与Soli系统的第三位成员沟通 * 此成员出现并成为另一位保护者的时间和原因 * DID系统里的跨性别(成员性别与生理性别不一致)体验 * 独有记忆:来到系统前的黑客身份 * 成员们的年龄区间、文化认同 01:07:44 DID的治疗 * 内在家庭系统疗法适用吗 * 创伤治疗的重要性 * 成员的整合、融合 01:19:45 系统成员各自的精神健康状况和天赋 »»» SHOW NOTES * 系统:用来称呼一个多意识体中,所有人的总称。在多意识体中,每一个完整的人均被称作意识体。(在中国社区,有些系统会称其为“个体”或“世界人”)。 * DID: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解离性身份识别障碍,以往被称为多重人格障碍。 * OSDD:Other specified dissociative disorder, 其他特定解离障碍是一种解离障碍,它作为一种症状群的总称,在DSM-5之前,这种诊断被称为未指定分离障碍(DDNOS)。OSDD是与分离性身份障碍(DID)最相似的亚型。它用于与DID有相似症状但不符合DID全部诊断标准的个体 * TULPAMANCY:图帕,在古代是神秘主义、神智学及超常现象中的一个概念,用以指代一种通过精神力量创造的物体或存在,源自藏传佛教。现代实践者借用并更新了这个术语,来指代一种被他们认为是在人脑中通过心理学技术和有意识的创造行为产生的另一个与主意识相对独立的有知觉和意志的思维体或想象存在。 * IFS:internal family system,内部家庭系统疗法是理查德·C·施瓦茨(Richard C. Schwartz)在1980年代开发的一种针对个体心理治疗的综合方法。它结合了系统思维,认为思维由相对独立的子个性组成,每个子个性都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特质。 提及电影: Inside Out (头脑特工队) 24个比利 (图片来源于网络) »»» 主播 常邵辰:心理治疗师,美国加州执照心理咨询师 »»» BGM l Nick Tzavaras-Cello Suite No. 1 in G Major, Prélude l The 126ers-End of Summer »»» 制作团队 节目策划/ 刘晓阳,Freja,常邵辰,张怡 音频剪辑&视觉制作/ 林修远 文案&运营/ 刘馨月 — 成长中的咨询师 — 「成长中的咨询师」作为心浪潮psyByond品牌旗下的播客节目,邀请心理咨询师们相聚这里,聊一聊各自的从业经验。 心理咨询师的成长,持续终身,通过坚持和投入,深造路径。精彩的历程不仅为更多人讲述他们踩过的弯路,也可以让人心里有数,有争议的时候一起交流意见,为更多的同行提供参考。 借由这个平台,我们讨论行业,借由现状走进自己,我们也对话真实的咨询师和社群中的助人者,让他们的声音和光亮透过媒介连接到每一位从业者。 这里也能听到我们: ❶ 苹果播客 ❷ 哔哩哔哩

91分钟
1k+
11小时前

S2E6 【台湾特辑】杨心柔|戏剧治疗师的奇妙百宝箱:用戏剧陪伴人们的成长与转化

成长中的咨询师

本期台湾特辑,我们邀请来自台湾的戏剧治疗师杨心柔。同为DvT戏剧治疗工作者,主播张怡对这个领域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二位将在本期节目中共同探讨戏剧治疗师的工作具体是怎样的,以及实践过程中有哪些本土化等现象。 节目里,心柔所谈到的内容还结合了实际的案例,这部分的分享非常有趣,其中包括她以自身的一段童年历程、以及在英国与戏剧治疗师工作的经历为例,让我们对这个角色能有更透彻的了解。 关于象征性的表达,她提到一句话,“比起不会读书的小孩,我更担心不会玩耍的大人。” 她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戏剧治疗在心理治疗中又起着怎样的作用?让我们带着好奇,一起收听今天的节目吧! »»» 本期嘉宾 杨心柔:英国Roehampton戏剧治疗硕士。现任职台南宽欣心理治疗所戏剧治疗师,高雄医学大学心理系兼任讲师。 »»» TIMELINE 00:01:51 嘉宾的求学背景和工作现状 00:04:08戏剧治疗的学习过程 00:10:59 戏剧治疗应用于哪些族群?戏剧治疗是什么? 00:19:15 戏剧治疗中可以运用晤谈聊天吗? 00:27:29 戏剧治疗的周期 00:32:56 所谓戏剧治疗的流派真的重要吗? 00:39:01 举例了解戏剧治疗师的工作是怎样的 00:49:00 戏剧治疗为什么能够达到治疗的目的?为什么要贴近人? 00:58:14 戏剧治疗可以线上进行吗? 00:59:27 戏剧治疗在台湾的本土化 01:05:54 关于“象征性表达”的作用 01:16:24 有趣的ending:take and leave »»» 主播 张怡:上海个人执业心理咨询师;国际认证发展转化法(DvT)戏剧治疗工作者(全球编号:359);台湾心理咨询硕士 »»» BGM Walking and Dancing(no copyright music) »»» 制作团队 节目策划/ 刘晓阳,潇悦文,常邵辰,张怡 音频剪辑&视觉制作/ 林修远 文案&运营/ 刘馨月,张迪 — 成长中的咨询师 — 「成长中的咨询师」作为心浪潮psyByond品牌旗下的播客节目,邀请心理咨询师们相聚这里,聊一聊各自的从业经验。 心理咨询师的成长,持续终身,通过坚持和投入,深造路径。精彩的历程不仅为更多人讲述他们踩过的弯路,也可以让人心里有数,有争议的时候一起交流意见,为更多的同行提供参考。 借由这个平台,我们讨论行业,借由现状走进自己,我们也对话真实的咨询师和社群中的助人者,让他们的声音和光亮透过媒介连接到每一位从业者。 这里也能听到我们: ❶ 苹果播客 ❷ 哔哩哔哩

78分钟
99+
11小时前

S2E7 彭路|18年成长路,见自己,见众生

成长中的咨询师

本期做客我们「成长中的咨询师」播客的嘉宾是一位心理咨询实战专家——彭路老师。主持人Freja与彭老师相识于2020年公益心理援助工作中。今天,二人在我们的节目中再度聚首,谈起他成为一名成熟的心理咨询师多年的历程。 彭老师擅长以人为中心取向的咨询,并深入本土实践。在他的分享中,常常会用到“老百姓”这个字眼。 他说:能真正帮到老百姓的个案概念化,要能够帮TA解释TA的曾经,和指导TA的当下。 无论你是理论多么扎实的咨询师,无论你从事哪个流派,一个能让老百姓觉得有用的心理咨询,永远会使TA获得了好的体验、得到了令TA幸福的领悟,和收获了回到生活里能带来实际改善的解决办法。 这不禁让人想到一句话: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成长之路并非全是坦途,在最后,彭路老师还为仍处于职业成长路上的同行伙伴们提供了一些建议,十分真挚,一定别错过哦! »»» 本期嘉宾 彭路:私人执业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D-22-024),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心理中心的督导师。 * 联系方式:咨询预约可添加 “penglu0927”,获得咨询师资质信息及预约详情。 »»» TIMELINE 00:01:53 彭路老师的执业现状 00:06:03 回忆入行之初的本土化成长之路:那是一条少有人走的道路 00:10:36 从心理辅导员到心理咨询师的身份初转化 00:13:51 最终走上私人执业之路 00:15:00 真实生活中的来访与求助议题 00:19:14 老百姓角度是怎么判断个案效果的?不同类型的来访者进行心理咨询的频次有何区别? 00:22:30 接受长程心理咨询的来访者,他们的动力和诉求是什么? 00:24:49 从理论到实践:走出书本,帮助真实的人 00:31:11 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咨询在社会个案中如何起效? 00:35:03 私人执业心理咨询师标志性成长阶段和成长建议 »»» 主播 Freja: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委员会注册心理师,北京高校心理中心咨询主管和督导师(微信公众号:suyanxinli) »»» BGM * Cello Suite No. 1 in G Major, Prélude -Nick Tzavaras * I still want your love – Sam Ock »»» 制作团队 节目策划/ 刘晓阳,Freja,常邵辰,张怡 音频剪辑&视觉制作/ 林修远 文案&运营/ 刘馨月 — 成长中的咨询师 — 「成长中的咨询师」作为心浪潮psyByond品牌旗下的播客节目,邀请心理咨询师们相聚这里,聊一聊各自的从业经验。 心理咨询师的成长,持续终身,通过坚持和投入,深造路径。精彩的历程不仅为更多人讲述他们踩过的弯路,也可以让人心里有数,有争议的时候一起交流意见,为更多的同行提供参考。 借由这个平台,我们讨论行业,借由现状走进自己,我们也对话真实的咨询师和社群中的助人者,让他们的声音和光亮透过媒介连接到每一位从业者。 这里也能听到我们: ❶ 苹果播客 ❷ 哔哩哔哩

48分钟
1k+
11小时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