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走入植物猎人与人类学者脚下的三江并流

吐火罗人

一想到滇西北,总会胸口一荡。好似一口浊气突然被打散,一口豪气重新扬起。对的去滇西北需要一些豪气,因为你要去见识的是横断山区最壮观密集的“十万”大山大河。 滇西北的另一个身份是“三江并流”,少年成名而被滥用多年。 “三江并流”这个名字所代表的其实是一场极其宏观的自然场景,没有站在一定高度,根本看不到何谓“十万”大山;没有走到一定深度,也无缘见识“十万”大河。 所以,市场上的大部分旅行方案,或是在山脚下俯仰周边的微观,或是游荡于景区之间不敢走远的肤浅,并没有令旅行者看到真正的“三江并流”,那个从一百年前被植物猎人发现扬名至今,我国境内最早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三江并流”。 作为旅行者,我对隔靴搔痒的塑料旅行方案自然毫无兴趣,于是有了走马旅行团对滇西北的独立探索,通过我们擅长的山地越野、徒步与独立人文研究。 作为地球上独一无二的自然地理景观,在“三江并流”旅行意味着对宏观自然力量的见证与体验,需要一副开阔的心境,一份好奇的坚持,和一些好体力。滇西北虽然充斥豪华酒店,但真正深入到大山大河之间可没有柔情蜜意,真正的茶马古道上从没有康庄坦途,能支撑从古至今的马帮人走进走出的必然是精神与体力。 滇西北拥有古老与近代的双重人文意义。在遥远的年代,三江并流间的便利距离令迁徙成为常态,自西北向西南,翻越山岭,顺流而下,溯源而上,成为不同文化人群的共同选择。文化也在不断变换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变异衍生,令这里今日成为人类学者研究与理解少数民族与文化变迁秘密的焦点区域。 一百年前,几位同样拥有强健精神与体魄的外国植物猎人选择在滇西北度过大半人生,令这里的声名漂洋过海,成为“世界园林之母”。三江并流的独特自然环境令它成为生物多样性最热烈壮观的呈现区域。可惜这一点在曾经喧嚣热闹的上一轮旅游开发浪潮中被完全忽视,商业化的迫切令开发者连一百年前发生的故事都无暇了解。 于是我们翻山越岭,站到群山之巅,遥望横断排列的“十万”大山;跨过大河,溯源而上,拜访人类学者珍视的在地文化;徒步山岭之间,穿过植物花卉,结识一百年后选择生活在云南的“下一代”老外,走入他们为自己设想的“香格里拉”。不得不承认,有时候这些因留恋而留下的外国人眼中的滇西北可能比大多数国人更接近“理想国”。 春秋两季是滇西北“三江并流”区域的最佳旅行时间,夏季特有的雨季天气对于这里的山路旅行并不友好,也令自然景观大打折扣。春秋两季这里既有景,还有花,天气舒适,人潮褪去。 在我们的旅行地图上,金沙江是一条独立路线,澜沧江与怒江合并成为另一条路线。 作为约瑟夫洛克先生百般珍爱的半生世居地,金沙江的可探索区域较大(丽江与香格里拉之间),探索方式较多(越野加徒步),拥有纳西族-摩梭人的典型东巴文化特征——在深入金沙江与川西交界一处完整保留古东巴文化的村落,我们将拜访一位备受人类学者敬重的摩梭人大东巴(巫师祭司);在白马雪山脚下的金沙江畔,我们将通过更多热爱云南的外国旅居者的视角去重新认识“香格里拉”,通过对一家金沙江畔与我们同样坚持独立小众精神的葡萄酒庄拜访了解他们对这处“风土”的感悟。 澜沧江与怒江是一条合并路线,因为它们之间仅隔着一座碧罗雪山和梅里雪山,一百年前两位知名植物猎人金敦沃德与乔治弗里斯特在这里收获他们的职业高峰。 在两山与两江之间,我们从不同方向翻越碧罗雪山(腊维公路与德贡公路),用不同方式去微观探索(丙中洛-阿鲁腊卡徒步),在澜沧江上游与中游的酒庄与教堂之间了解一段一百年前与植物猎人相互扶持的“传教士之路”。作为“三江并流”的核心区域,澜沧江与怒江之间是横断山区的一段高潮景观代表,隐藏着更纷繁诡异的古道与人的风云故事。 旅行时间:2024年11-12月 招募团期: 澜沧江-怒江9日路线:11/2,11/9,丽江集合,香格里拉结束 金沙江10日路线:11/17,11/30,丽江集合,香格里拉结束 因澜沧江-怒江路线位置靠北,拥有更多翻越山岭路线,天气降温更快,对路况影响多,所以时间安排在先;金沙江路线位置相对靠南,时间安排在后。 更多讨论请查阅公众号或小红书“吐火罗人与走马行疆旅行”,或请联系公子刘13810404675(微信)。

89分钟
99+
1年前

小众甘南:我们眼中的甘南是什么?

吐火罗人

虽然与“青海道”share同一篇文案,但本集音频的讨论内容属于甘南它自己。甘南的人文话题超多,一起重新认识一下甘南吧! 从自然地理角度,柴达木盆地以外的青海与甘南实为一体,同属黄河源头的上游区域。现代行政的划分无需干扰旅行背后的逻辑。 我们在青海与甘南游荡已久。最近的几次频繁出团是在2020-2022年。一方面因为地理位置上青海与甘南相当于新疆的前院,更准确地说是进入新疆的丝绸之路的两个分支:青海道,与河南道(湟水与黄河以南,与河南无关);另一方面是我的个人兴趣:柴达木盆地的雅丹,黄河源果洛牧区,与甘南的玛曲湿地。 若评选中国境内最壮观的天然雅丹地貌,我认为一处在罗布泊,另一处则是柴达木。雅丹是风与水的产物,是时间的刻度。见证一场天然宏大的雅丹如同走过一条时间的廊道,进出之间忽然忘记身在何时。在多次深入罗布泊雅丹群后,柴达木盆地从俄博梁到茫崖的鲸背式、流线式雅丹地貌令我再次惊叹。穿行于亿万年间的雅丹地表,每个人的心中到底想到了什么? 在阿尼玛卿雪山冰川融水的庇护下,青海果洛是青藏高原最优质草场之一。也正因其宝贵,果洛曾经是青甘之间民风最为彪悍尚武的藏区,直到一百年前约瑟夫洛克先生的书中,仍然记下了他从甘南扎尕那出发前往阿尼玛卿雪山途径果洛的历险故事。甘南是黄河百转千回流下青藏高原的见证。 黄河河水在甘南草原上九曲十八弯,奋力寻找出路的过程令甘南得以拥有一场西北独绝的湿地草原景观。看遍新疆欧亚草原自认已是“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我来到甘南湿地后跟领队大马说,我们还是要做甘南! 在黄河之外,甘南还拥有令洛克与我同时怀念的扎尕那的光盖山。位于甘南与青海交界的阿尼玛卿雪山中的年宝玉则与扎尕那极度神似却似乎在宏观程度上更胜一筹。 甘南的人文地理与历史串联起西域与中原,令人既熟悉又陌生。“卫藏的法,康巴的人,安多的马”。甘南的安多藏族在黄河玛曲湿地豢养的“河曲马”如此出名,令我将其列入必选。 在新疆之外,如果你希望跳出旅行市场红海中千篇一律,毫无生趣的青海与甘南,欢迎加入走马旅行团,看一看我们眼底与心中真实的中国最壮观雅丹之二与黄河上游源头秘境。 联系公子刘:13810404675 小红书/公众号:吐火罗人与走马行疆旅行

37分钟
99+
1年前

青海道:我们在青海如何旅行?

吐火罗人

从自然地理角度,柴达木盆地以外的青海与甘南实为一体,同属黄河源头的上游区域。现代行政的划分无需干扰旅行背后的逻辑。 我们在青海与甘南游荡已久。最近的几次频繁出团是在2020-2022年。一方面因为地理位置上青海与甘南相当于新疆的前院,更准确地说是进入新疆的丝绸之路的两个分支:青海道,与河南道(湟水与黄河以南,与河南无关);另一方面是我的个人兴趣:柴达木盆地的雅丹,黄河源果洛牧区,与甘南的玛曲湿地。 若评选中国境内最壮观的天然雅丹地貌,我认为一处在罗布泊,另一处则是柴达木。雅丹是风与水的产物,是时间的刻度。见证一场天然宏大的雅丹如同走过一条时间的廊道,进出之间忽然忘记身在何时。在多次深入罗布泊雅丹群后,柴达木盆地从俄博梁到茫崖的鲸背式、流线式雅丹地貌令我再次惊叹。穿行于亿万年间的雅丹地表,每个人的心中到底想到了什么? 在阿尼玛卿雪山冰川融水的庇护下,青海果洛是青藏高原最优质草场之一。也正因其宝贵,果洛曾经是青甘之间民风最为彪悍尚武的藏区,直到一百年前约瑟夫洛克先生的书中,仍然记下了他从甘南扎尕那出发前往阿尼玛卿雪山途径果洛的历险故事。甘南是黄河百转千回流下青藏高原的见证。 黄河河水在甘南草原上九曲十八弯,奋力寻找出路的过程令甘南得以拥有一场西北独绝的湿地草原景观。看遍新疆欧亚草原自认已是“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我来到甘南湿地后跟领队大马说,我们还是要做甘南! 在黄河之外,甘南还拥有令洛克与我同时怀念的扎尕那的光盖山。位于甘南与青海交界的阿尼玛卿雪山中的年宝玉则与扎尕那极度神似却似乎在宏观程度上更胜一筹。 甘南的人文地理与历史串联起西域与中原,令人既熟悉又陌生。“卫藏的法,康巴的人,安多的马”。甘南的安多藏族在黄河玛曲湿地豢养的“河曲马”如此出名,令我将其列入必选。 在新疆之外,如果你希望跳出旅行市场红海中千篇一律,毫无生趣的青海与甘南,欢迎加入走马旅行团,看一看我们眼底与心中真实的中国最壮观雅丹之二与黄河上游源头秘境。 联系公子刘:13810404675 小红书/公众号:吐火罗人与走马行疆旅行

37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