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说:“对我来说,营销讲的就是价值观”。 做了七年“吐火罗人”,从2018年到24年,想要完整聊一聊“吐火罗人”的价值观。对我来说,营销正在变得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它来回答“我们是谁”的命题,尝试与更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相互认识、了解,在未来某时可能共同踏上一段旅程。 这个命题启发于最近阅读的梁宁的《真需求》,她从产品经理的角度讲述了一些商业道理,总结了一些产品逻辑。她在书中回忆了苹果1997年的营销推广“Think different” Campaign背后Steve Jobs的一段内部讲话,点亮了最近正在深陷思考人生中的我。 如果您选择认真看待每一次出发,严格审视旅行的每一个抉择,我会建议您耐心收听这一期播客中关于“吐火罗人”的命题作文,它分享的是一些我认为值得了解、从个人经历中总结,可能顺应当下社会发展趋势的价值观,解答了“我们到底是谁”。“吐火罗人”因为这些价值观存活了过去七年。 Travel creates value. Experience different.
这两个目的地不是矛与盾的故事,不是哪个好哪个不好的事,是适合不适合的了解与判断。 一起讨论一下冬季阿勒泰和伊犁这两个目的地的独立特征,差异比较,匹配适合的人群特征。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还有一些关于这两个冬季目的地的Q&A,我把众多关心的问题挑出来供回复讨论。 这一期音频我录得很惬意放松,没有上一期音频的负面情绪影响,果然还是讨论目的地本身更有趣。 了解更多,红薯与公主号“吐火罗人与走马行疆旅行”。My wx:13810404675
这个音频我觉得说得有点啰嗦,情绪不太好,毕竟是回忆23-24年冬天北疆阿勒泰旅行中的一场又一场匪夷所思与大跌眼镜。 我自己回听都感觉有好多唉声叹气在其中,也因为情绪差所以说话的逻辑有时候啰嗦且混乱。请谅解,我通常不是这样的哈哈 对去年的闹剧做复盘分析,一方面想为今年的旅行者提供更多有效提示和背景信息,另一方面也是我们自己再次确定这件事到底应当如何做才是正确合理的选择,而不是被大众咨询者打乱思路:要知道去年和今年的冬季旅行咨询者,太多人说我们价格贵或不理解为啥一定是四驱越野车和资深领队的配置。 所以虽然啰嗦那么一点点,但都是又冷又硬的干货内容,价值含量超高。还是找个闲散的时间收听吧。或者去我们的小红书上收看这个话题的视频版。Thanks dear. 小红书:吐火罗人与走马行疆旅行 公子刘wx:13810404675
一想到滇西北,总会胸口一荡。好似一口浊气突然被打散,一口豪气重新扬起。对的去滇西北需要一些豪气,因为你要去见识的是横断山区最壮观密集的“十万”大山大河。 滇西北的另一个身份是“三江并流”,少年成名而被滥用多年。 “三江并流”这个名字所代表的其实是一场极其宏观的自然场景,没有站在一定高度,根本看不到何谓“十万”大山;没有走到一定深度,也无缘见识“十万”大河。 所以,市场上的大部分旅行方案,或是在山脚下俯仰周边的微观,或是游荡于景区之间不敢走远的肤浅,并没有令旅行者看到真正的“三江并流”,那个从一百年前被植物猎人发现扬名至今,我国境内最早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三江并流”。 作为旅行者,我对隔靴搔痒的塑料旅行方案自然毫无兴趣,于是有了走马旅行团对滇西北的独立探索,通过我们擅长的山地越野、徒步与独立人文研究。 作为地球上独一无二的自然地理景观,在“三江并流”旅行意味着对宏观自然力量的见证与体验,需要一副开阔的心境,一份好奇的坚持,和一些好体力。滇西北虽然充斥豪华酒店,但真正深入到大山大河之间可没有柔情蜜意,真正的茶马古道上从没有康庄坦途,能支撑从古至今的马帮人走进走出的必然是精神与体力。 滇西北拥有古老与近代的双重人文意义。在遥远的年代,三江并流间的便利距离令迁徙成为常态,自西北向西南,翻越山岭,顺流而下,溯源而上,成为不同文化人群的共同选择。文化也在不断变换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变异衍生,令这里今日成为人类学者研究与理解少数民族与文化变迁秘密的焦点区域。 一百年前,几位同样拥有强健精神与体魄的外国植物猎人选择在滇西北度过大半人生,令这里的声名漂洋过海,成为“世界园林之母”。三江并流的独特自然环境令它成为生物多样性最热烈壮观的呈现区域。可惜这一点在曾经喧嚣热闹的上一轮旅游开发浪潮中被完全忽视,商业化的迫切令开发者连一百年前发生的故事都无暇了解。 于是我们翻山越岭,站到群山之巅,遥望横断排列的“十万”大山;跨过大河,溯源而上,拜访人类学者珍视的在地文化;徒步山岭之间,穿过植物花卉,结识一百年后选择生活在云南的“下一代”老外,走入他们为自己设想的“香格里拉”。不得不承认,有时候这些因留恋而留下的外国人眼中的滇西北可能比大多数国人更接近“理想国”。 春秋两季是滇西北“三江并流”区域的最佳旅行时间,夏季特有的雨季天气对于这里的山路旅行并不友好,也令自然景观大打折扣。春秋两季这里既有景,还有花,天气舒适,人潮褪去。 在我们的旅行地图上,金沙江是一条独立路线,澜沧江与怒江合并成为另一条路线。 作为约瑟夫洛克先生百般珍爱的半生世居地,金沙江的可探索区域较大(丽江与香格里拉之间),探索方式较多(越野加徒步),拥有纳西族-摩梭人的典型东巴文化特征——在深入金沙江与川西交界一处完整保留古东巴文化的村落,我们将拜访一位备受人类学者敬重的摩梭人大东巴(巫师祭司);在白马雪山脚下的金沙江畔,我们将通过更多热爱云南的外国旅居者的视角去重新认识“香格里拉”,通过对一家金沙江畔与我们同样坚持独立小众精神的葡萄酒庄拜访了解他们对这处“风土”的感悟。 澜沧江与怒江是一条合并路线,因为它们之间仅隔着一座碧罗雪山和梅里雪山,一百年前两位知名植物猎人金敦沃德与乔治弗里斯特在这里收获他们的职业高峰。 在两山与两江之间,我们从不同方向翻越碧罗雪山(腊维公路与德贡公路),用不同方式去微观探索(丙中洛-阿鲁腊卡徒步),在澜沧江上游与中游的酒庄与教堂之间了解一段一百年前与植物猎人相互扶持的“传教士之路”。作为“三江并流”的核心区域,澜沧江与怒江之间是横断山区的一段高潮景观代表,隐藏着更纷繁诡异的古道与人的风云故事。 旅行时间:2024年11-12月 招募团期: 澜沧江-怒江9日路线:11/2,11/9,丽江集合,香格里拉结束 金沙江10日路线:11/17,11/30,丽江集合,香格里拉结束 因澜沧江-怒江路线位置靠北,拥有更多翻越山岭路线,天气降温更快,对路况影响多,所以时间安排在先;金沙江路线位置相对靠南,时间安排在后。 更多讨论请查阅公众号或小红书“吐火罗人与走马行疆旅行”,或请联系公子刘13810404675(微信)。
“帕米尔高原隐藏了多少秘密”是我在2018年特别为那个年代的帕米尔高原撰写的一篇长文,并基于这份长文录制了一系列长音频提供更多详解。 这些工作的背后是我对帕米尔高原的一份真诚加努力的理解与认知,也是一份仰止与珍藏。 后来帕米尔高原迅速网红化成为一个打卡流水线,我为此心情低落几年,终于从去年我们对这个目的地重新开始更多探索与了解。两个夏天的若干次探路之后,我们的路线方案令我相信这会是一个远离网红流水线的,更加真实有深度的帕米尔高原旅行计划。为此我把珍藏了好几年舍不得滥用的最初那篇长文题目郑重送给了这份路线方案。希望它能带你看到一个更加神奇的帕米尔。 关于帕米尔有太多信息,太多话题,太多八卦与正史,这个音频应当是第一波的闲聊讨论,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后面一定会有更多I am pretty damn sure. 亚历山大,法显,玄奘,斯文赫定,斯坦因向往并亲历的帕米尔隐藏了太多秘密。 可前往红书或公众号“吐火罗人与走马行疆旅行”查阅相关主题视频或文字文案。
2024年我们如何探索秋季北疆? 从我个人对什么是秋景的理解开始闲聊,为什么阿尔泰山是境内秋景的最高水准?比较一下境内其他几处秋景目的地。然后聚焦讨论我们这份秋季北疆阿尔泰山路线方案背后的思考与逻辑,为什么这样为什么不那样等等。音频时长1小时零15分钟左右,还可以,基本上把我目前想到想说的都聊到了,如果你有更多问题可以随时找我或留言。 或去小红书“吐火罗人与走马行疆旅行”找到相关压缩版的视频讨论。或者我们的公众号“吐火罗人与走马行疆旅行”找到详细文字版线路文案,或找到我们的联系方式。
虽然与“青海道”share同一篇文案,但本集音频的讨论内容属于甘南它自己。甘南的人文话题超多,一起重新认识一下甘南吧! 从自然地理角度,柴达木盆地以外的青海与甘南实为一体,同属黄河源头的上游区域。现代行政的划分无需干扰旅行背后的逻辑。 我们在青海与甘南游荡已久。最近的几次频繁出团是在2020-2022年。一方面因为地理位置上青海与甘南相当于新疆的前院,更准确地说是进入新疆的丝绸之路的两个分支:青海道,与河南道(湟水与黄河以南,与河南无关);另一方面是我的个人兴趣:柴达木盆地的雅丹,黄河源果洛牧区,与甘南的玛曲湿地。 若评选中国境内最壮观的天然雅丹地貌,我认为一处在罗布泊,另一处则是柴达木。雅丹是风与水的产物,是时间的刻度。见证一场天然宏大的雅丹如同走过一条时间的廊道,进出之间忽然忘记身在何时。在多次深入罗布泊雅丹群后,柴达木盆地从俄博梁到茫崖的鲸背式、流线式雅丹地貌令我再次惊叹。穿行于亿万年间的雅丹地表,每个人的心中到底想到了什么? 在阿尼玛卿雪山冰川融水的庇护下,青海果洛是青藏高原最优质草场之一。也正因其宝贵,果洛曾经是青甘之间民风最为彪悍尚武的藏区,直到一百年前约瑟夫洛克先生的书中,仍然记下了他从甘南扎尕那出发前往阿尼玛卿雪山途径果洛的历险故事。甘南是黄河百转千回流下青藏高原的见证。 黄河河水在甘南草原上九曲十八弯,奋力寻找出路的过程令甘南得以拥有一场西北独绝的湿地草原景观。看遍新疆欧亚草原自认已是“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我来到甘南湿地后跟领队大马说,我们还是要做甘南! 在黄河之外,甘南还拥有令洛克与我同时怀念的扎尕那的光盖山。位于甘南与青海交界的阿尼玛卿雪山中的年宝玉则与扎尕那极度神似却似乎在宏观程度上更胜一筹。 甘南的人文地理与历史串联起西域与中原,令人既熟悉又陌生。“卫藏的法,康巴的人,安多的马”。甘南的安多藏族在黄河玛曲湿地豢养的“河曲马”如此出名,令我将其列入必选。 在新疆之外,如果你希望跳出旅行市场红海中千篇一律,毫无生趣的青海与甘南,欢迎加入走马旅行团,看一看我们眼底与心中真实的中国最壮观雅丹之二与黄河上游源头秘境。 联系公子刘:13810404675 小红书/公众号:吐火罗人与走马行疆旅行
从自然地理角度,柴达木盆地以外的青海与甘南实为一体,同属黄河源头的上游区域。现代行政的划分无需干扰旅行背后的逻辑。 我们在青海与甘南游荡已久。最近的几次频繁出团是在2020-2022年。一方面因为地理位置上青海与甘南相当于新疆的前院,更准确地说是进入新疆的丝绸之路的两个分支:青海道,与河南道(湟水与黄河以南,与河南无关);另一方面是我的个人兴趣:柴达木盆地的雅丹,黄河源果洛牧区,与甘南的玛曲湿地。 若评选中国境内最壮观的天然雅丹地貌,我认为一处在罗布泊,另一处则是柴达木。雅丹是风与水的产物,是时间的刻度。见证一场天然宏大的雅丹如同走过一条时间的廊道,进出之间忽然忘记身在何时。在多次深入罗布泊雅丹群后,柴达木盆地从俄博梁到茫崖的鲸背式、流线式雅丹地貌令我再次惊叹。穿行于亿万年间的雅丹地表,每个人的心中到底想到了什么? 在阿尼玛卿雪山冰川融水的庇护下,青海果洛是青藏高原最优质草场之一。也正因其宝贵,果洛曾经是青甘之间民风最为彪悍尚武的藏区,直到一百年前约瑟夫洛克先生的书中,仍然记下了他从甘南扎尕那出发前往阿尼玛卿雪山途径果洛的历险故事。甘南是黄河百转千回流下青藏高原的见证。 黄河河水在甘南草原上九曲十八弯,奋力寻找出路的过程令甘南得以拥有一场西北独绝的湿地草原景观。看遍新疆欧亚草原自认已是“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我来到甘南湿地后跟领队大马说,我们还是要做甘南! 在黄河之外,甘南还拥有令洛克与我同时怀念的扎尕那的光盖山。位于甘南与青海交界的阿尼玛卿雪山中的年宝玉则与扎尕那极度神似却似乎在宏观程度上更胜一筹。 甘南的人文地理与历史串联起西域与中原,令人既熟悉又陌生。“卫藏的法,康巴的人,安多的马”。甘南的安多藏族在黄河玛曲湿地豢养的“河曲马”如此出名,令我将其列入必选。 在新疆之外,如果你希望跳出旅行市场红海中千篇一律,毫无生趣的青海与甘南,欢迎加入走马旅行团,看一看我们眼底与心中真实的中国最壮观雅丹之二与黄河上游源头秘境。 联系公子刘:13810404675 小红书/公众号:吐火罗人与走马行疆旅行
真实的“李娟的阿勒泰”在哪里?在我们这条打磨五年的夏季北疆路线上。 从李娟书迷的角度八卦一下观剧感受,聊一聊李娟与她书中的北疆游牧世界。聊一聊有关北疆阿勒泰的我们的理解与感悟。 聊一聊我们为什么做这条路线?虽然禾木喀纳斯景区大蹭热度,我们仍然坚持不去的理由是什么。 很多碎碎念,但是真实,从脑子里冒出来就说出来的话。
新疆及西北边疆地区的住宿选择,在我看来,是一个超级复杂的任务。 没办法国情复杂,区域情况更加复杂。这里通行的规则与玩法常常令我这个从业者感觉“原来还能这样”,“原来其实就是这样”。 新疆的住宿方式通常是三个选择:酒店,民宿/固定住宿营地(所谓野奢房车/帐篷营地等),户外露营。 结合我们自己的个体经验与教训详细讨论一下这三者的最新情况,趋势以及如何考量抉择。
走马旅行团是成人团的理念,但我们的小众独立旅行方式非常契合亲子家庭的旅行需求与偏好,于是促成了众多亲子家庭与走马旅行团的故事。 我们的目标客群画像设想如何?落地如何也是个值得聊一下的有趣话题!
终于把这期音频录出来了。 对2023年夏天的伊犁河谷的回忆,对夏季伊犁河谷的旅行逻辑与小众旅行方式的详细啰嗦讨论,尽在这里。 24年夏季招募团期:5月18日(天山红花主题),5月25日(天山红花主题),6月1日,6月8日(端午假期),6月15日,6月22日,6月29日,7月6日,7月13日 咨询与报名请联系公子刘13810404675,或领队大马13667557366。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