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介绍 笔记对于学术以及工作人士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工作笔记自然而然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如果你对怎么记更有用的工作笔记感兴趣,那么欢迎收听本期圆桌讨论。 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蚂蚁金服数据科学家、职场新星谢家以及浪迹职场25年、爱折腾的老灵魂肥猫女士和我们一起再思考笔记的意义和功能,分享更多笔记形式的信息以及或许行之有效的工具和建议。 ▌本期嘉宾 肥猫女士:职龄25年 · 职场老灵魂,浪迹国企、外企、民企 谢家:职龄3年·蚂蚁金服数据科学家 ▌节目制作 话题主持 & 音频剪辑:Fiona 气氛组:Christy,Mia,Kina 🗣小声bb 番的什么外? 此播客录制于主播们研究生在读期间,作为Doing Research系列节目之一。咱今后会争取开出这个系列,说说在学前教育学术界做研究(Permenant Head Damage)的那些事儿,有感兴趣的宝宝在评论区吱一声!
今天是国际儿童节 也是童桌会与大家正式见面的日子 祝愿今天无论几岁的你 都有值得庆祝的事情 🍻 童桌会旨在搭建儿童圆桌讨论会,与来自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文化、不同肤色的人围绕儿童相关的议题进行跨越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的讨论。 童桌会,由四名英国早期儿童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成立。来自多元背景的我们,都被儿童的宇宙所牵引、所打动、所震撼。于是,我们相聚于此,想把关于童年的故事,带给更多的人。 我们相信儿童的潜力,童年拥有指向现在的能量;我们相信圆桌足够平等,每个人与中心都有一样的距离;我们相信讨论足够有力,每种声音都值得被听到和记录。通过声音,我们传递不同的观点,但是观点并不应该一成不变。声音通过空气振动传播,而观点是发声者与接收者的共振。 今天是值得庆祝的日子,也是值得思考的日子:谁是儿童?儿童是否已经充分地被了解?儿童的声音是否被倾听和传播?儿童是一个被动的存在还是一个主体和完整的状态? 我们希望和你一起探索一起思考一起成长,一起接受儿童的脆弱,因为这个脆弱就是我们的脆弱;一起发现儿童的力量,因为这个力量也是我们的力量。 希望不论你是儿童、儿童养育者、儿童学习者还是教育实践者、童年探索者、游戏爱好者或社会观察者,都参与到我们的讨论,让童年不止一种声音。 再次欢迎你的到来:) 2021年6月1日 童桌会 ▪ 全体成员
> [你/妳]的眼光已经/ 正在/ 将来影响儿童对自己性别身份的建构 ▌本期介绍 有人说:“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用一生来治愈童年”。也有人说:“我们或许没有办法选择我们的童年,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这一段回忆。” 本期儿童节特别节目中童桌会邀请到了公众号“我在欧洲学幼教”以及“音玥台”的主理人Fae和玥和我们一起乘坐时光机,一起回忆我们自己的童年生活,同时也去了解那些不同文化下的童年故事。 其中你将听到关于游戏中性别角色的形成,性别刻板印象对于儿童发展的影响以及多元文化下幼儿无性别差教育等等议题的讨论。希望童年永远不会消逝,也希望各位大朋友和小朋友能够度过快乐的儿童节和每一天。 ▌本期嘉宾 Fae:公众号【我在欧洲学幼教】主理人、学前教育行业忠实追随者、欧洲幼教研究生 玥:公众号【音玥台】主理人、一名在挪威做幼教的社科硕士 ▌节目制作 话题主持 & 音频剪辑:Kina(Nancy) 气氛组:Christy,Fiona,Mia 文案撰写、整理:Christy,Mia ✎ 推文阅读 请移步公众号:童桌会
> 无论是追求“正常”还是美化“天赋”,我们的刻板印象正将自闭症群体推得越来越远。 ▌本期介绍 本期节目我们一起看纪录片《一样的星星》。纪录片记录了两个年龄相仿但家庭背景截然不同、生活在一南一北的自闭症孩子和他们亲人的故事。 我们邀请了两位自闭症相关从业者(皓月、Kata)和我们一起聊聊观影感受和实践经验,以此跨出理解星星一样的孩子们的第一步。 ▌你会听到 1. 追求“正常”:偏见滋生的温床 当”会社交=正常人“被看作是一种不言自明的规矩,世界便在无形中被分割为正常和不正常两大阵营。 2. 美化“天赋”:另一种刻板印象 通过宣传天赋,自闭症群体被塑造成为我们期望的样子——不仅不会添麻烦、还能创造生产价值。 3. 做点“什么”:更多专业更多爱 一个儿童被定义为特殊儿童,不是因为ta特殊,而是指服务于特殊人群的社会环境让ta特殊。 ▌本期嘉宾 皓月:特教从业5年、年龄的“老”班主任、星星守护者 Kata:想做翻译想做学术、暂时在公益行业的可爱女孩 ▌节目制作 话题主持 & 音频剪辑:Mia 气氛组:Christy,Fiona,Kina 文案撰写、整理:Christy 封面图片:电影《一样的星星》海报 ✎ 推文阅读 请移步公众号:童桌会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