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Sina老师一起重新学习语文 导言 对大多数人来说,听说读写和语文教育,在高考以后,一瞬间就消失了,之后的人生中,再没有了那令人讨厌的写作和机械地古诗词背诵。但在参加工作以后,我越来越觉得,决定每个人工作能力的基础就是语文教育和听说读写的基础能力。这期节目,我们就来聊一聊一位语文老师眼中的语文教育。 时间轴 * 00:00:00 节目介绍 * 00:00:25 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成长,培养终生学习者 * 00:07:36 语文的魔力:公民意识的培养 * 00:11:54 从「听说读写」看语文教育 * 00:20:58 语文教育对于职场的重要性,刻意练习可以带来改变 * 00:26:18 倾听是更重要的能力 * 00:32:07 教育关系中的尊重和平等 * 00:37:34 情绪教育 * 00:40:47 《田鼠阿佛》 * 00:43:22 Girl Power的故事 * 00:49:44 如何和家长沟通:确定边界很重要 访谈嘉宾:Sina – 罗思娜 南山区某小学任教,十三年教龄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喜欢跟孩子们待在一起,一起在课堂上交流思想,一起在书里徜徉,一起在大自然里吹吹温暖的风……这个广大的世界都是罗老师的课堂。 参考阅读 * 《我是马拉拉》 * 《田鼠阿佛》 制作:呆房子 Numb House * 策划:大耳 * 录音:大耳 * 剪辑:大耳 * 文案:大耳 关于「一块砖头AnotherBrick」 「一块砖头AnotherBrick」是由独立播客机构「呆房子 Numb House」策划制作的教育专题播客,通过不同领域和不同视角的对话,本节目将带你一起探索教育和学习的本质,我们相信教育并不是为了塑造社会里的一块块砖头,而是为了每一个个体,未来的发展拥有更多的可能性。你可以在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Spotify等播客和音频平台听到本节目,感谢收听和关注~ 联系方式 * 节目微信联系人:Pavluv * 邮箱:[email protected] 「一块砖头AnotherBrick」节目由「声湃 WavPub」提供内容托管和数据服务支持。
争议背后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华坪女高 导言 近期《我本是高山》上映,张桂梅的故事又重新开始被舆论场关注,之前和一位前辈聊起华坪女高和张校长,确实在军事化管理等方面颇具争议。好奇之下 ,我便尽所能地在开始挖掘张桂梅和女高背后的故事。 从「衡水模式」的争议,到女高投资过高的指责,再到男女平权问题的论战。在本期节目里,你会听到数据背后的不同解读方式。 在这期节目的过程中,我也浅浅梳理了自1851年来,中国女子教育的发展史,从解放前的华人女校和教会女校,到新中国成立以后,高考制度和文盲扫除运动的影响。希望听完节目以后,可以让你对中国女子教育和张桂梅有更完整的了解。 除此之外,在调查过程中,全世界范围内的男童辍学问题,也是令人触目惊心,我想大多数人都没有想过,原来世界上的男性受教育的人数是低于女性的,不仅在国外如此,在国内也是如此,当我们在互联网上激烈争论男女平权的今天,也许,我们可以少一点嘴上的斗争,多一些实际上的行动,来真正让更多人,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关于张桂梅和华坪女高 * 访丽江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张桂梅:我有一个梦想 * 我找到了第一个报道张桂梅的记者,她叫林红梅 * 张桂梅的华坪女高神话背后 – 中国新闻周刊 * 时代面孔|张桂梅:曾经美少女,已是点灯人 * 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张桂梅与大山女孩的12年 * 好老师带病坚守岗位 扎根边疆潜心育新人 * 如何看待知乎用户 @李新野 关于张桂梅校长的回答被央视网点名? – chenqin的回答 * 她,改变了上千名贫困女孩命运——记全国十佳师德标兵、云南省华坪县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 * 【人物】扶孤育才 将教育的春风吹进大山 ——记丽江市华坪县“儿童之家”院长,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 * 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 * 被张桂梅校长拒绝过的“全职太太”黄付燕回应:是从我们女高学生的立场上说的 * 丽江华坪女高:贫困山区女孩圆梦的地方 据了解,自2008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先后投入9132.11万元建设和保障女高的正常运行,其中由中央出资1000万、云南省800 万、丽江市1000 万、华坪县2077.25万元先后建设学校教学楼、宿舍、食堂、运动场等基础设施,12年来,华坪县财政累计投入4254.86万元保障女高的正常运转(包括教职工工资支出3018.3万元,学生支出1236.56万元,其中不包含减免的学生住宿费 586.7万元,学杂费469.36万元和使用捐款支出的学生支出279万以及减免一半的学生伙食费和部分特困学生全部减免的伙食费)。 其他讨论 * 杨东平教育洞察|高楼PK大山?培养普通人无关阶层和出身 * 张桂梅PK清华教授:不要站在高楼上,傲慢地指着大山 * 杨东平 | 农村学生究竟如何改变命运? 如何发现、培养“乡村教育家”是一个真正的挑战。途径之一是改变论资排辈、循规蹈矩的校长任用制度。 我们应当正视这一事实:在巨大的城乡差距的现实中,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在单一应试教育轨道上的“公平竞争”,整体上是一场难以取胜的“龟兔赛跑”。 关于男童辍学问题 * 2020大学生男女比例报告发布:校园“阴盛阳衰”趋势显著 * 教科文组织报告示警,男童面临巨大辍学风险 * 基础教育资源女多男少资料合集 在全球范围内,男性和女性的高等教育入学人数比例为88:100。在73个国家,接受高中教育的男生比女生少,情况相反的国家为48个。这些教科文组织数据突出了一个全球现象:童工和贫困等因素阻碍了男童充分参与学习,并导致其留级和辍学。 在除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外的所有地区,青年男性在高等教育中的代表性不足。这在北美、西欧、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尤为严重,在这些地区,男女性的高等教育在校人数比例为 81:100。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这个数值是87:100;阿拉伯国家和中东欧地区则是91:100。 在2020年,从事劳动活动的1.6亿儿童中有9700万是男童。童工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保护性法律框架。在有相关数据的146个国家中,只有55个的最低就业年龄与该国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一致且在15岁之上,而有31%的最低就业年龄低于15岁或没有明确规定。 中国女子教育100年 * 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女校曾是贫苦女孩的收容所 * 中国曾经的最顶级女校,如今上海仅存的女中,130岁了 * 中共创办的第一所女子学校 * 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2022年度决算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中国70年中国妇女教育的进步与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90%以上的妇女是文盲,在一些农村及偏远地方妇女文盲率甚至达到了100%。 新中国成立前,妇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很低(1947年我国仅有女大学生2.76万人,占大学生总数的17.8%) 2017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中女生占52.5%,比1978年提高28.4个百分点,比1949年提高32.7个百分点;女研究生占研究生总数的48.4%,比1985年提高29.8个百分点。 2017年,全国成人本专科在校女生319.8万人,比1988年增加285.4万人,女生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也从1988年的31.5%上升到58.8%。 1950年,全国工农教育会议明确提出逐步减少文盲。1956年,全国扫除文盲协会成立,陈毅担任首任会长。同年,国务院《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颁布,对扫除文盲的有关师资、课本和组织领导等问题进行了具体指示。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我国在1952、1956和1958年掀起了三次扫盲风潮,1600万妇女摘掉了文盲的帽子。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扫盲运动,不仅提高了妇女的文化素质,推动城乡妇女掌握工农业生产技术,而且还高了妇女的政治觉悟,增强了她们对新政权的认同,进一步鼓舞了她们建设新中国的信心。 在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大力推动下,从1982年到1990年,成人妇女文盲率从45.2%下降到32%,青壮年妇女文盲率从35.9%下降到14.8%,妇女扫盲工作取得巨大成就。进入新时代,妇女文盲率进一步下降,2017年,女性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下降为7.34%。扫盲教育不仅提高了妇女的知识文化水平,还极大地提高了她们的家庭和社会地位,为促进妇女人才成长和促进妇女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2年,全国小学数量为52.7万所,小学女生数达到1679.7万,占全部学生数的32.9%。改革开放后,全面普及初等教育被提上国家日程。1986年,国家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要求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为女童接受义务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 2017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8%,女童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9%,与男童完全相同。 * 国内一些城市恢复女子学校,女校有哪些特殊与不特殊?到底要培养怎样的女性? * 还记得这双“大眼睛”吗?如今苏明娟在帮助更多的人 高考制度相关 * 民国时期高校招生制度述略 * 高考改革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 《云南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和《云南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新闻发布会 女生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从2012年的92.71%、75.55%、27.89%上升到2020年的96.52%、93.68%、59.12%,均高于男生。普通高校在校生中女生比例达58.47% 论文 * 云南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研究 * 中日女教育家及其女子学校的比较研究 * 中国近代女性观与女子学校教育的互动影响及现代启示 * 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独特乐章——清末女子学堂教师之考察 关于丽江 * 女游客在丽江遭殴打毁容 当事人首度露面讲述事件经过 相关视频 * 【张桂梅】2011年《CCTV-10讲述》张桂梅·女子高中(上下两集) * 【面对面】张桂梅和她创办的免费女子高中:我只想救一代人 * 【睡前消息189】张桂梅校长和辞职在家的学生都没错,那就是社会错了 * 【睡前消息142】云南建免费女校照搬衡水模式,河北马督工高呼内卷 OP & Insert: * 《你好,张桂梅》 | 致敬!她用13年时间让近2000名大山女孩改命【新世相】 ED: * 《红梅赞》 制作:呆房子 Numb House * 策划:大耳 * 录音:大耳 * 剪辑:大耳 * 文案:大耳 关于「一块砖头AnotherBrick」 「一块砖头AnotherBrick」是由独立播客机构「呆房子 Numb House」策划制作的教育专题播客,通过不同领域和不同视角的对话,本节目将带你一起探索教育和学习的本质,我们相信教育并不是为了塑造社会里的一块块砖头,而是为了每一个个体,未来的发展拥有更多的可能性。你可以在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Spotify等播客和音频平台听到本节目,感谢收听和关注~ 联系方式 * 节目微信联系人:Pavluv * 邮箱:[email protected] 「一块砖头AnotherBrick」节目由「声湃 WavPub」提供内容托管和数据服务支持。
导言 什么是学习困难?学习困难包括阅读障碍、书写障碍、计算障碍、ADHD(注意力缺陷和多动障碍)等,这个群体常会共患一种以上的障碍,在运动协调、情绪和社交等方面也往往存在困难。有相关的研究表明,学习困难的群体最少占到学生群体的5%,最多占到15%。在过去十几年来,深圳市学习困难关爱协会一直深耕于学习困难的科普及学困家庭支持工作,本期节目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学爱会的创始人及会长许倩老师,听听看学爱会创立之初那段充满爱的创始故事,在节目中,许倩老师也与我们分享了过去接触学困家庭的一些感悟,也许学习困难从来都不是一种疾病或者是问题,而是一把通向教育和学习本质的钥匙。 时间轴 * 00:00:00 节目介绍 * 00:01:28 学爱会的起源,从一场婚姻咨询开始 * 00:26:02 学爱会的成长历程:从概念科普到学习支持中心 * 00:38:18 每个人都当过小孩,但是长大以后,我们却忘记了 * 00:51:16 跟随孩子,拥抱终生学习 * 01:16:05 如何支持学爱会 访谈嘉宾:许倩 深圳市学习困难关爱协会会长,资深心理咨询师。 关于「深圳市学习困难关爱协会」 深圳市学习困难关爱协会(简称“学爱会”)于2011年7月开始筹建,正式登记注册于2012年8月,成为中国内地首家聚焦学习困难(以读写困难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为主)议题的民间公益性社会团体,2022年评为4A级社会组织。 协会自成立以来,持续聚焦社会公众教育、校园支持和家庭支持,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学困家长社群和专业工作者社群,致力于凝聚广泛社会共识,持续推动特殊教育政策发展。曾荣获第十七届深圳关爱行动“十佳公益机构”提名奖、南山区社会组织公益服务创新项目大赛第三名、宝安区慈善会第五届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第十名、2019中国公益映像节优秀作品奖等荣誉。 参考阅读 * 深圳市学习困难关爱协会 * 媒体报道 | 许倩:承认孩子有学习困难 家长需花费很长时间 * 感觉统合 * 学习障碍 * 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 【NHK纪录片】疾病的起源 :阅读障碍症-文字所产生的疾病 制作:呆房子 Numb House * 策划:大耳 * 录音:大耳 * 剪辑:大耳 * 文案:大耳 关于「一块砖头AnotherBrick」 「一块砖头AnotherBrick」是由独立播客机构「呆房子 Numb House」策划制作的教育专题播客,通过不同领域和不同视角的对话,本节目将带你一起探索教育和学习的本质,我们相信教育并不是为了塑造社会里的一块块砖头,而是为了每一个个体,未来的发展拥有更多的可能性。你可以在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Spotify等播客和音频平台听到本节目,感谢收听和关注~ 联系方式 * 节目微信联系人:Pavluv * 邮箱:[email protected] 「一块砖头AnotherBrick」节目由「声湃 WavPub」提供内容托管和数据服务支持。
导言 本期节目是「一块砖头」和「49个教育故事」的串台节目,「49个教育故事」是由独立教师阿涂和希阳制作的「教育故事」播客,在本期节目里我们将探讨如何成为一名独立教师。在这个自由职业日益兴盛的时代,脱离传统教育机构,独立教师身份给予我们无限的可能性。从管理个人品牌,到设计课程内容,再到与学生建立直接联系,这条道路既充满挑战,也充满机遇。无论你是资深教育者,还是刚刚踏上这条路的新手,在节目中你都会听到阿涂和希阳两位老师的经验和风翔,通过这些,相信可以帮助你构建属于自己的教育事业。 同时如果大家有兴趣,也可以关注两位老师的播客「49个教育故事」。 时间轴 * 00:00:00 节目介绍 * 00:01:20 希阳和阿涂的故事:如何走上独立教师之路 * 00:09:30 独立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教育理念 * 00:25:20 关于独立教师的IP建立,阿涂的新媒体经验谈 * 00:36:03 独立教师的教学内容 * 00:44:33 独立教师招生,定价以及家长沟通,给自由职业者的建议 访谈嘉宾:阿涂 结束了将近12年的澳大利亚旅居生活,回国游走十余个地方后,暂居深圳。 海外字习和教书经历,让她感受到教育是回归人类原始状态的本能行动:好奇,热爱,强生命力。而工业化流程的教育里,我们被无形的模具塑形成找不见自己的人偶。我想做一些改变。 正在用视频、图文、付费咨询和原创师训课程支持世界各地的汉语教师,播客访谈海内外教育人,用态度和本心做着快乐的的自由职业er。 访谈嘉宾:希阳 从小开始摸索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的关联,带着对知识的好奇体验了许许多多分门别类的知识。 面对当下教育内卷的困境,正在践行带着孩子们感受曾经游戏般的学习过程。目前正在【教育戏剧】教学的入门阶段。发现打开对身体的链接会创造更多的可能。 关于「49个教育故事」 这是一个开放式的教育工作者会客厅。在这里,我们可以听到至少49个教育故事——生涯教育、创业教育、自然教育、特殊教育、蒙氏教育、幼儿教育、创意写作、对外汉语、PBL、STEAM、家校关系、亲子关系…… 教育的定义与形式从来都不是非此即彼的单一选项,一起探索更多教育可能吧~ 参考阅读 * 49个教育故事 * 外地老师阿涂 * 好奇心教练希阳 制作:呆房子 Numb House * 策划:大耳 * 录音:大耳 * 剪辑:大耳 * 文案:大耳 关于「一块砖头AnotherBrick」 「一块砖头AnotherBrick」是由独立播客机构「呆房子 Numb House」策划制作的教育专题播客,通过不同领域和不同视角的对话,本节目将带你一起探索教育和学习的本质,我们相信教育并不是为了塑造社会里的一块块砖头,而是为了每一个个体,未来的发展拥有更多的可能性。你可以在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Spotify等播客和音频平台听到本节目,感谢收听和关注~ 联系方式 * 节目微信联系人:Pavluv * 邮箱:[email protected] 「一块砖头AnotherBrick」节目由「声湃 WavPub」提供内容托管和数据服务支持。
导言 古语有云「严师出高徒」,好像教师总是天然和严格、愤怒等情绪表现相伴,但也许这种理所应当背后却是一些被逼无奈。在中国文化的普遍语境下,我们一直要求教师都能做到为人师表,成为榜样,但教师也是普通人,也会感觉累,不仅需要被尊重,更需要被理解;教师也有自己的价值观、喜怒哀乐和兴趣爱好。当今社会,我们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本期节目,我们将与刘浏老师一起聊聊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话题,一起来关注这场不被重视的精神危机。 时间轴 * 00:00:00 节目介绍 * 00:01:06 教师幸福手帐,以及我们忽视的教师心理问题(生气、沮丧) * 00:12:00 教师心理健康手册,以及教师的心理压力来源 * 00:23:32 教书不再是老师最重要的事了 * 00:31:42 网课爆破,范跑跑等事件背后,教师承受的舆论高压环境 * 00:38:22 写作计划等教师心声社之后的一些计划,以及国外的一些支持方法 * 00:45:28 信任的关系也许是教师最需要的 访谈嘉宾:刘浏 从教师到教师心理支持,2022年发起了教师心声社,致力于支持教师心理健康,提高公众对该议题的认识。 刘浏的自述: 我是刘浏,原本是一名初中历史老师。我在工作中切身体会到面对复杂教育问题,却得不到支持的无力和耗竭。也观察到,面对工作中出现的情绪危机,大部分教师只能依靠教师群体自己抱团取暖,学校和教育系统层面的支持非常匮乏。 这让我感到愤怒和想要做点什么。我从采访、调查和写作开始,2021 年 7-8 月采访了有类似感受 7 位老师,也调查了国内为教师提供心理支持的项目;11 月,我成为了一个研究项目的研究对象,这项研究关注教师在工作中出现的情绪。 2022 年,我全职投入做教师心理支持,发起了教师心声社,从 5 月份开始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活动、项目,聚拢了一些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的伙伴。我们又通过行动,触及到了更多的教师。 * 教师幸福手帐 * 这是一本结合了日常工作记录和心理支持功能的笔记本。参考了美国一本教育者身心健康手册 Educator Resilience Workbook 中的心理支持练习,将其做了本土化的改编。按照老师们在一个学年中,工作状态的变化来进行设计。 * 手账适合人群:工作前 5 年的新手老师、和其他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老师,以及教育工作者。 * 教师心理健康手册 * 这是一本新手老师自救指南,由 8 位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的伙伴共同编写。 你可利用它评估自身压力状况、制定自我关怀计划、了解新教师常会遇到的情绪挑战,以及不同区域的教育系统、非营利组织,在教师心理支持方面是怎么做的。 * 手册适合人群:工作前 5 年的新手老师、和其他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老师,以及教育工作者。 参考阅读 * 3个月6名教师自杀,韩国教师为何总被告“虐童”? * 教师心声社 – Notion * 教师心声社 TEACHER VOICE – Substack * 教师幸福手帐 * 《很遗憾,教书不再是老师最重要的事了》 * 刘浏的播客:剁椒粿條 * 教师心理支持 | 这是一份答问集、回顾文和邀请函 * 河南女教师遭“网络爆破”后去世,网课背后藏匿了多少难以想象的恶? * 13年过去了当年的“范跑跑”现状如何?校长:他最后一个离开学校 制作:呆房子 Numb House * 策划:大耳 * 录音:大耳 * 剪辑:IsKlynn,大耳 * 文案:大耳 关于「一块砖头AnotherBrick」 「一块砖头AnotherBrick」是由独立播客机构「呆房子 Numb House」策划制作的教育专题播客,通过不同领域和不同视角的对话,本节目将带你一起探索教育和学习的本质,我们相信教育并不是为了塑造社会里的一块块砖头,而是为了每一个个体,未来的发展拥有更多的可能性。你可以在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Spotify等播客和音频平台听到本节目,感谢收听和关注~ 联系方式 * 节目微信联系人:Pavluv * 邮箱:[email protected] 「一块砖头AnotherBrick」节目由「声湃 WavPub」提供内容托管和数据服务支持。
导言 现代社会,因为医学突飞猛进的发展,死亡对于人类来说似乎是越来越遥远了,但死亡只会迟到,死神终会降临,大多数人也许并没有好好思考过如何面对死亡这个终极问题。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正在先锋社区开设《影像中的生死学》课程的青苔老师,从这门课的课程起源和她自己关于生命和死亡的人生故事,从死亡开始,探讨活着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时间轴 * 00:00:00 关于本期节目的介绍 * 00:00:35 《影像中的生死学》课程起源,生死学及生命教育 * 00:05:31 从小猪教室开始进入生死教育 * 00:13:08 对于死亡的认知思考,居家死亡和医疗化死亡 * 00:24:28 什么是活着,什么是生命,关于个人存在意义的探索 * 00:46:11 我们可不可以不悲伤:青苔老师做生死教育的初衷 * 01:10:41 关于生死学的书籍和影像推荐 访谈嘉宾:青苔 * 高效能父母学堂创始人 * 独立教师 * 家庭沟通交流指导师 * 关系交流研究者/咨询工作者 * 生死教育推动者、实践者 * 先锋学习社区导师 * 悦谷学习社区联合创始人 参考阅读 * 学会告别 – 为临终做最好的安排,彭小华 * 好好告别 – 关于临终你需要知道的常识和智慧, Kathryn Mannix * 影像中的生死课,陆晓娅 * 【公开课】耶鲁大学:哲学-死亡 * 小猪教室 * 遗愿清单 * 寻梦环游记 * 最好的告别, Atul Gawande 制作:呆房子 Numb House * 策划:大耳 * 录音:大耳 * 剪辑:大耳 * 文案:大耳 关于「一块砖头AnotherBrick」 「一块砖头AnotherBrick」是由独立播客机构「呆房子 Numb House」策划制作的教育专题播客,通过不同领域和不同视角的对话,本节目将带你一起探索教育和学习的本质,我们相信教育并不是为了塑造社会里的一块块砖头,而是为了每一个个体,未来的发展拥有更多的可能性。你可以在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Spotify等播客和音频平台听到本节目,感谢收听和关注~ 联系方式 * 节目微信联系人:Pavluv * 邮箱:[email protected] 「一块砖头AnotherBrick」节目由「声湃 WavPub」提供内容托管和数据服务支持。
关于「一块砖头AnotherBrick」 【为什么我们所有人都是从小孩变成大人的,但是长大的我们,却和我们的长辈们一样,不知道如何教育好孩子?】 各位好,我是大耳,时隔两年半我终于把「一块砖头AnotherBrick」这档节目从 2 分钟的预告片变成了一档正式发布的系列播客节目。 对于教育的关注,缘起于在上海交大念书时候的教育焦虑,当时不论是留在上海,还是去深圳工作,我都不得不考虑未来如果结婚生子了,孩子的教育要怎么安排,这种焦虑感的来源,几年以后听马督工提到中产阶级的教育焦虑症状,我才明白,这种思维想法是我们这代人的共性。 从 18 年开始,不论是在国内的各大城市还是在马来西亚,泰国,我都在探索或者了解除了传统的公立学校路线外,还有什么样的教育模式,以及不同的模式之间的优劣。当时的我,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想要找到一条「新的道路」。 对教育探讨的初衷,也从未来我有小孩怎么办,变成了,这个社会为什么需要教育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我对于「如何才算是一个更好的人」这个标准,也一直在变,或者说视野打开了。小时候,虽然父母一直不太管我,但我一直都生活在「邻居家的孩子」的泡泡里,虽然有些叛逆,但总得来说,我都是那样一个「混得好的榜样」,我深知什么样的孩子,是受欢迎的,受家人欢迎,受社会欢迎,但我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被塑造成这样一块块「精致的砖头」,成为墙的一部分。 今年年初,当 ChatGPT 给我巨大冲击的时候,面对 AI 带来的全方面影响,对于教育的探索,又似乎带我走向了更远的地方,我开始思考和苏格拉底、卢梭他们一样,思考人类的本质。 我不再追求「更好的人」,而是想要成为那样一个「健康」或者「健全」的人。 过去几个月来,我都一直在准备真正重启「一块砖头AnotherBrick」这个播客项目,想用这样一档节目,通过对话和个人思考的方式,探索更多的教育和学习的可能性。 当然,这档节目,也不仅是关于教育的,他也关于我们每个人的探索,探索成为那个,我们想要成为的「人」。 所以,欢迎各位收听本节目,由「呆房子 Numb House」锐意制作! 一块砖头AnotherBrick! Don’t Just Be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参考阅读 * 睡前消息541期:社会化抚养概论 * 大国大城,陆铭 音乐 * OP: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 Pink Floyd * ED: Comfortably Numb – Pink Floyd 制作:呆房子 Numb House * 策划:大耳 * 录音:大耳 * 剪辑:大耳 * 文案:大耳 关于「一块砖头AnotherBrick」 「一块砖头AnotherBrick」是由独立播客机构「呆房子 Numb House」策划制作的教育专题播客,通过不同领域和不同视角的对话,本节目将带你一起探索教育和学习的本质,我们相信教育并不是为了塑造社会里的一块块砖头,而是为了每一个个体,未来的发展拥有更多的可能性。你可以在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Spotify等播客和音频平台听到本节目,感谢收听和关注~ 联系方式 * 节目微信联系人:Pavluv * 邮箱:[email protected] 「一块砖头AnotherBrick」节目由「声湃 WavPub」提供内容托管和数据服务支持。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