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32 年终特辑:2022拜拜,我们要重开一局!

中场时间

【本期嘉宾】 主播 | 五月 、译丹 嘉宾 | 中读编辑部 欢迎大家来到《中场时间》2022年的最后一期节目,首先和大家道一声,新年快乐! 从2020年起,每到年底的时候,《中场时间》都会推出一期年终特别节目,邀请中读编辑部的幕后编辑们来到话筒前,记录下这一年的感受和对明年的期待,这也是《中场时间》每年送给中读编辑部同事们的年终礼物。 2022年我们依旧如约而至,但这次稍微有些特别,我们将节目分为了上下两部分,在上半场中,主播五月、译丹邀请了录制2021年终特辑的嘉宾范范、君如、灰灰返场,听听去年自己立的flag,打脸(bushi)今年,聊聊彼此的变化。上半场的节目尽管为线上录制,但是也一度发生了嘉宾走心,现场爆哭的情况,怎么说呢,2022年果然是让大家都很难忘的一年呀。 嘉宾范范的年度治愈时刻 【时间轴】 上半场: 02:38 你的2022年终关键词是什么? 08:42 君如:2021年的“宿命论”丧愈人VS 2022年,“我要支棱起来了” 11:10 范范返场:2021年,“我是丧愈”VS 2022年,“什么也不期待,我的支棱是为了维持正常” 18:21 灰灰返场:2022年的治愈时刻——“那天,我们围在电视前,看到社会面零新增!” 26:50 “买房、买车故事”后,全场泪点竟然来了 33:50 聊聊治愈的声音吧:“人声鼎沸”“音乐”“张兰的直播……?” 44:04 年终推荐:我们做到了五花八门! 心理咨询师崔庆龙、石黑一雄、帽子、拍个人写真、《作妖》 下半场: 56:48 莎女士:找回自己的松弛感 1:06:36 秋雨:那段和猫咪的告别故事 1:16:12 雨桐:爸妈说话的声音给我最大的力量 1:21:52 思越:“你想象一只圆滚滚的小猫咪,它看着朝霞,我看着它” 这次因为疫情的关系,不少同事很遗憾不能参加到下半场群采的录制中,但是我们依然收集到了同事们不少真诚的音频故事:最治愈梦冉的那场山里的大雨,秋雨在努力学着和自己的猫咪告别,莎姐和邻居们的礼物的故事…… 大家录制2021年的年终特辑时,似乎有着更多豪言壮志,而在今年的采访中,同事们有着更多对日常生活顺遂、稳定的向往和期待。 2022年即将过去,很希望大家可以耐心地听完整期节目,来和我们交流你的2022年的故事,让我们共同记录下那些人生瞬间。 思越:带着我家爱撒娇的小九九给大家拜个新年 力莎:邻居送的睡莲苗开花后 梦冉:在山中烤肉是最幸福的事儿了 译丹:从新家拍到的清晨和小猫咪 五月:在乌镇嘉年华,抓拍到笑脸一张 编辑/天健、常乐 剪辑/译丹

92分钟
99+
2年前

Vol.31 宝娟,我的“黄桃罐头”呢?

中场时间

大家好,我是《中场时间》的主播五月,大家大概也清楚北京最近的疫情情况,我们本来要录制的选题也因为嘉宾“阳了”而被迫取消,所以我们临时调整了选题,录制了这一期“精神奶嘴”的节目。 这期选题其实是由我们的领导莎女士首次提出来的,她说“精神奶嘴就像安抚奶嘴那样,有着精神慰藉的作用”,可以类比一下似乎是最近突然爆火的黄桃罐头,不过,作为东北孩子,黄桃罐头其实早就在我们心中封神了,那可是生病之后最想念的一口糖水呀。 五月终于等来了超市的黄桃罐头 本期节目里,主播五月和译丹邀请了被戏称为编辑部“稀缺独苗”的同事常乐、梦冉和敏佳,和还没阳的她们一起来聊聊最近的居家防阳日常,那些属于自己的“精神奶嘴”的故事,还有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感受。 除此之外,我们也去采访了编辑部感染新冠的同事们,他们大多都在坚持工作,也给我们发来了或音频或文字的采访,这期节目的初衷也是一次对于当下的记录,当我们走过抗疫的三年,迈向2023年后,再回看此刻的我们,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我们也期待你可以把自己的“精神奶嘴”的故事分享给我们,在这个冬天一起甜一甜。 梦冉的“精神奶嘴”西红柿 【本期嘉宾】 主播 | 五月 、译丹 嘉宾 | 梦冉,中读内容编辑,最爱西红柿 嘉宾 | 常乐,中读内容编辑,橘子爱好者 嘉宾 | 敏佳,中读设计,喜欢QQ糖 【时间轴】 03:39 聊聊编辑部的“稀缺独苗”们的近况 10:15 “病了的编辑部”的同事采访征集:“像光膀子从沙漠里走了两天”“没有世俗的欲望” 14:16 黄桃罐头怎么就火了?东北孩子最有发言权 19:35 “精神奶嘴”分享大会:梦冉的西红柿,常乐的橘子,译丹的桃子,敏佳的QQ糖 27:40 五月:除了“微醺”,电子榨菜也是我的“精神奶嘴” 32:43 梦冉:“世界杯”让我觉得自己和世界有了连接 35:26 有谁能拒绝黎明后的晨曦和落入空间的阳光呢? 39:52 谁没有几件能带来精神寄托的宝贝? 45:34 原来这是“和报阳朋友沟通的微信礼节” 51:10 “我们不要忘记在疫情三年里那些具体的人” 52:44 “理论是灰色的,但生命之树常青”! 下一期节目将是《中场时间》2022年的最后一期节目,按照惯例,将延续我们的传统,邀请辛苦一年的编辑部的同事们来到话筒前,聊聊今年的得与失,喊话明年,制作一期“年终特辑”,期待“病了的编辑部”可以快快好起来!大家请继续关注!

59分钟
99+
2年前

Vol.30 和“二喜”的创作指导、演员聊聊,好笑难不难?

中场时间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二季)》(以下简称“二喜”)正在热播中,我们发现不少朋友,尤其是正在居家的小伙伴都把它放入到了自己的追更列表中,从去年《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一季)横空出世,获得了豆瓣评分8.5的好口碑,到今年“二喜”上线前的诸多期待,喜剧综艺或者说喜剧作品,给了大家非常多的讨论话题和空间。 节目嘉宾:阿球 节目嘉宾:张艺文 这期节目里,主播五月邀请到了“二喜”相关的两位嘉宾:一位是《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创作指导阿球,另一位是参赛选手张艺文,他还有一个更为大家熟知的角色——《家有儿女》中的“鼠标”,一起聊聊“二喜”幕后,以及喜剧、幽默感的那点事儿,俩人现场配合默契,总之,如果你闲(bushi)的话,可以在本期节目数数主播五月一共笑了多少次。 这也是最近一期的难得的现场录制了,在那天的节目现场,阿球还指导主播五月和嘉宾艺文现场试验了“yes and”的小游戏,当然,感兴趣的朋友在家里也可以试试看,这期节目我们没有试图一定要得出某些有关喜剧的结论,我们发现,最简单、来自生理上的开怀大笑就是最真实和快乐的。 希望收听节目的你们也能开怀大笑,笑口常开呀! “二喜”中的“某某某”组合、“小婉管乐”组合 【本期嘉宾】 主播 | 反复刷“一喜”“二喜”的五月 嘉宾 | 阿球,闹即兴主理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1、2季首席创作指导,国内第一代Sketch Comedy演员和编剧 嘉宾 | 张艺文,喜剧演员,《一年一度喜剧大赛》选手,《家有儿女》中的“鼠标”扮演者 【时间轴】 03:27 漫才风格里的“装傻”和“吐槽” 05:07 喜剧大赛的创作指导都需要干啥? 06:45 现场看喜剧和线上看喜剧差别大吗? 09:54 “二喜”的作品是怎么一步步诞生的? 18:38 “喜剧就是一直在跟观众玩心理预期的节奏反差” 23:56 小品和“二喜”作品有区别吗?“没有区别啊” 27:36 为什么国内观众不满足几分钟的短喜剧呢? 35:01 喜剧演员中的好笑审美会有啥不一样吗? 37:04 “喜头悲尾”的上价值,达咩! 46:00 阿球:简单的就是高级的好笑 58:13 张艺文:哎,“小胖子想跑步”就是好笑 59:52 幽默感是可以训练的 01:04:57 试试即兴喜剧“yes,and”:创造比表达重要 01:06:31 “yes,and”现场试验!“在阿尔卑斯山收听《中场时间》……” “二喜”出圈作品《少爷和我》 “二喜”中的演员土豆、吕严 【节目节选】 “喜剧最重要的就是把负面情绪转化成笑” “喜剧就是试图完成不了的事,喜剧就是一个傻子,有一个梦想,他不具备完成这个梦想的条件和技巧和能力,但是他从未放弃,那小胖子想跑步这事就是了。” “为什么大家会说'但是',因为大家觉得表达特重要,我的想法和你不一样,我得告诉你我是怎么想的,但我们跟大家说为什么要说yes and,因为我们觉得创造比表达重要。”

73分钟
1k+
2年前

Vol.29 嘿嘿,我们蹭了个“世界厕所日”的热点

中场时间

本期《中场时间》是一次“有味道”的更新,11月19日是“世界厕所日”,主播五月在编辑部选题会上报了这个奇奇怪怪的选题,没想到得到了一致通过,于是,这期“厕所”节目应运而生。 不过,聊厕所……能聊什么?这成了摆在编辑部面前的问题,但没想到,却“完全是一个真香的过程”,主播五月带着自己丰富的户外厕所经历和做的“功课”,在节目中分享了不少有关中外厕所的趣闻历史,比如,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因为如厕遇难的君主是谁?原来古代如厕时还有人在貌美婢女在旁边服侍? 古罗马的上厕所场景 马桶的前身—“虎子” 首次来《中场时间》做客的编辑常乐在节目中唤起了自己在国外的厕所记忆:船上的堆肥马桶有多恐怖?国外厕纸原来是付费的?主播译丹则吐槽了那些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厕所。 《厕神:厕所的文明史》中说“文明并非是从文字开始的,而是从第一个厕所的建立开始的”,我们总在避讳说厕所,但谁又能真的避开“人有三急”呢,这期节目就让我们听个够,聊个够吧。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中补充你的厕所见闻,和我们分享你的经历。 【本期嘉宾】 主播 | “认真做厕所功课”五月 ,“吐槽味道星人”译丹 嘉宾 | “拥有丰富国外厕所经验”的编辑常乐 【时间轴】 02:00 你听说过“世界厕所日”吗? 04:09 常乐:一次在英国轮船上感受“堆肥马桶”的经历 06:13 五月:从小学到高中,我与东北厕所的不解之缘 11:32 汉朝的“圂”:人吃猪-猪吃人的粪便的完美闭环 20:50 日本的厕所文化:“如果厕所打扫干净,也能像厕神一样成为美女哦” 24:04 哎,中国没有厕神吗? 26:11 你的厕所读物是什么? 29:32 古罗马的“厕所社交”真的让人大跌眼镜! 34:58 中国“马桶”原来是这样出现的啊 38:00 古代厕所炫富:只有你想不到的 48:31 中世纪的欧洲人,如何面对“满城尽带黄金甲”? 52:07 《厕所英雄》:印度女性上厕所怎么这么难? 1:01:53 别避讳聊厕所!听听王小波书中的“屎尿屁”

66分钟
99+
2年前

Vol.28 哲学教授×游戏设计师:游戏为什么好玩?

中场时间

这一期,主播五月邀请到了“三联中读”的老朋友——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姜宇辉老师,和游戏类播客《落日间》的主播叶梓涛作为嘉宾,聊聊“游戏”这个话题。 这期节目选题的诞生原因特别简单,很多朋友可能也猜得到,今年有一个叫做“羊了个羊”的现象级小游戏,不仅有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还出现了各类专家解读,“老虎机效应、从众心理、马斯洛需求……”,作为游戏小白(唯一拿得出手的是仙剑4玩家经历)的主播五月有幸过了两次关,但却对电子游戏背后产生了好奇。 《羊了个羊》游戏截图 “羊了个羊”为什么会火呢?我们爱玩游戏是因为被算法控制了吗?玩游戏有鄙视链吗?……这应该是《中场时间》最近“干料”最足的一期,聊游戏原来可以聊到公共空间的建构、福柯和德勒兹、玩的规则和系统的反思,这或许正是一个对游戏的“赋魅”过程。 提醒一下,由于异地原因,本期节目为线上录制(也是《中场时间》首次),如有效果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多提意见或建议! 【本期嘉宾】 主播 | “为了选题,恶补游戏的”五月 嘉宾 | 姜宇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游戏研究者,三联中读《姜人生进行到底》主讲人 嘉宾 | 叶梓涛,游戏设计师,《落日间》主播 【时间轴】 07:53 未定型的游戏:独立游戏、实验游戏。 10:13 电子游戏就像是一种手指舞蹈 11:26 游戏圈里存在游戏鄙视链吗? 17:05 “羊了个羊”为什么会火? 30:07 游戏为什么好玩?“今天的游戏实际上就是生活” 37:11 游戏与算法:谁控制谁? 43:46 游戏不应该是元宇宙,应该是多元宇宙 51:28 观察国内的游戏界,少了什么? 58:48 为什么大家不谈论游戏? 1:06:09 当游戏遇上x(戏剧、电影……) 1:11:40 游戏推荐环节:哎,想不想自己制作小游戏?

77分钟
1k+
2年前

Vol.27 比过冬还野的,是我期盼下雪的心啊

中场时间

大家好,我是《中场时间》的主播五月,因为十一假期,还有居家的原因,所以对不起大家,我们拖更了……但也正因为如此,在考虑上线时间,重新调整选题后,我们终于将这期编辑部内部期待已久的“过冬有多野”的主题录制了出来。 录制的当天是“霜降”节气后的第二天,这意味着,我们即将迎来2022年的冬天。这一阵子,有关“过冬”的新闻报道也并不少,“欧洲都开始采购中国的‘过冬八件套’了”,我们其实也很想了解,在大洋彼岸的另一边的人们又是如何过冬的呢? 亚马逊上售卖的电热毯截图↑ 这期节目邀请了首次来我们《中场时间》做客的《少年新知》同事吴思,她在法国有多年的工作和学习经历,今年刚刚回国,相信我,一个北京大妞分享自己在雪山围观吵架的经历可并不多见:另一位嘉宾是我们中读数字刊频道的老朋友一丁,作为在场唯一的男士,其实很想节目后问问他,在被逼问“光腿神器”时的内心OS是如何的…… 特别喜欢一句描写冬天的古诗“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有雪,有酒,那么,就来叙叙旧吧~ 【本期嘉宾】 主播 | 五月、译丹 嘉宾 | 一丁,数字刊编辑,有着丰富南北过冬经历者 嘉宾 | 吴思,《少年新知》编辑,有着多年法国居住经历的北京大妞 【时间轴】 05:44 欧洲VS国内城市连连看,他们的冬天到底有多冷呀? 09:28 欧洲的取暖:暖气片有用吗? 23:33 思思:欧洲过冬的我,一直用着最传统的暖水袋 30:53 南北过冬穿搭:靠正气VS靠加厚 41:25 毛裤是谁的童年噩梦? 44:22 五月:感谢妈妈织的毛衣让我站在了“鄙视链顶端” 48:47 在欧洲过圣诞节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53:35 最熟悉的冬天的味道:腊八醋、冰糖葫芦、酸菜 01:05:05 喜欢冬天,因为这是适合恋爱的季节呀 01:06:23 冬日预热分享 节目中提到的分享内容: 电影《情书》,日本电视剧《静雪》,电视剧《人世间》《东北一家人》《我爱我家》 川端康成《雪国》,电影《甲方乙方》,韩国电视剧《请回答1988》 Playlist: V - Winter Bear Rich - 처음부터 지금까지 (드라마 '겨울연가' OST) 妹尾武 - サンタクロウスの空 渡辺俊幸 - 本当の優しさとは… 박보람 - 혜화동 (혹은 쌍문동) John Denver -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

82分钟
99+
2年前

Vol.26 在社会学“熔炉”边,我们聊天纳凉

中场时间

在今年夏至前后,《社会学看中国》课程完更了。 近期,编辑们又聚在一起聊起这门课。课程总序里周飞舟老师的比喻还是那么让人印象深刻。他说:社会学的中国化就好像是一个熔炉,源源不断地把西方的理论成果拿进来,放到研究中国社会现实的过程中。 熔炉很热,装着几代社会学学人的热忱探索,他们思考家国、边疆、宗族、礼法;它也很冷,在纷繁的当下给我们的头脑降温,让人重新思考生活、土地、和社会。 这期课程后日谈,我们从疫情居家开始,聊家庭、族谱、回乡探亲,也聊北方的炕,南方的灶,刚剁的手,打工人的薪酬,大数据的诅咒。 您也许会问:怎么聊得这么包罗万象? 对呀,这就是社会学。 【本期嘉宾】 主播 | 译丹(音频编辑) 短途飞行嘉宾 | 曾诚(三联书店编辑) 长途飞行嘉宾 | 俞力莎(三联中读内容部boss) 一般嘉宾 | 小杨、曼馨(《社会学看中国》课程编辑) 【时间轴】 04:39 疫情期间,两家父母生活在一块是什么体验 14:39 生活书店现在最叫座的书是关于社会学的? 17:50 回乡探亲,社会学家和考古学家的不同视角 22:27 乡村和城市的区别,在于一个火炕 26:46 社会学老师的讲课“内卷”现象 36:06 100多年前的打工人故事,让我听了起了鸡皮疙瘩 38:37 当影视剧里关于算法的寓言,与现实相似度达到100% 42:16 炫耀性消费,但是办公室版本 47:04 东北人海南买房,买的就是资格感 48:41 学习社会学,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58分钟
99+
2年前

Vol.25 有一说一,当代年轻人谁不害怕体检啊?

中场时间

本期是“编辑部内部跑题大会”,《中场时间》时隔许久,迎来首次做客的编辑部男同事大卫老师,主播五月和搭档译丹,会邀请大卫以及老嘉宾灰灰聊些什么呢?话题或许让你意外,那就是“体检”。 临近年底了,各个公司也都开始催促大家完成今年的“体检KPI”,这期节目就是在大卫拿到了最近的体检报告后开始准备的,大卫称自己是“体检后便开始惜命”,译丹和灰灰是“体检后拼命求医”派,主播五月则是“能不去医院就不去医院”一派,四个人拿着体检的“人生成绩单”后的表现,堪称当代年轻人群像了。 友情提示,因为有大段的就医经历的画面感描述,收听本期节目禁止想象,如您感到不适,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吐槽。 “你经历过最尴尬的体检是什么”,来给我们留言聊聊看吧 。 《脱口秀大会第五季》选手豆豆分享肠胃镜经历 【本期嘉宾】 主播 | 五月,译丹 嘉宾 | 体检后开始惜命的大卫,胃肠镜经历+1的灰灰 【时间轴】 06:12 灰灰:体检后我挂了“老年痛风科” 08:15 译丹:结节成了“情绪病” 09:34 医院的体检中心和体检机构有啥不同? 12:33 还有谁没经历过尴尬的B超体检? 15:46 大卫:男生体检时的“羞耻感” 25:21 原来做胃肠镜检查是这样的! 37:12 谁身边都有个“你啥事儿都没有”的医生朋友 41:51 “没事儿就去医院”可能是心理问题 52:34 抑郁症筛查要纳入成人体检吗? 58:19 被各种“癌症、熬夜”信息流裹挟的我们

67分钟
99+
2年前

Vol.24 我们对急救有多少误解?

中场时间

近些年,年轻人猝死,名人猝死的消息频繁成为网络热搜话题,根据数据显示,中国平均每年约有54.4万人发生心脏性猝死,位居全球第一位,但复苏成功率,也就是被成功救活的人,仅有约1%。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北京急救中心资深急救专家贾大成说,“70%的急症发生在家中,25%发生在其他场合,只有5%的急症病人因为在医院能得到及时的救助。” 但是,如果这95%的急症患者发病时,身边有人懂得急救知识和技能,悲剧会不会少一点?“急救”是与死神交手的生命拉锯战,如此重要,不过可惜,好像我们却对它知之甚少,甚至误解很深。 本期节目,主播五月邀请了被誉为“中国急救科普第一人”的贾大成大夫,73岁的他讲起急救滔滔不绝,有急救指南的干货,也有自己从业的故事,50多年的急救经验和科普经历也让他对生死有着自己的见解。 每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世界急救日”,今年的“世界急救日”(9月10日)因为碰上了中秋假期和教师节,关注度似乎比往年还要更低一些,如果你对急救不了解,或是不知学习急救应该从何处下手,那么不如来听听这一期硬核节目吧。 【本期嘉宾】 贾大成 | 北京急救中心资深急救专家,被媒体誉为“中国急救科普第一人”,著有《急救,比医生快一步》(2019)、《关键时刻能救命的急救指南》(2021)等。 主播 | 五月 【时间轴】 01:34 急救——全民与死神的生命拉锯战 05:32 如何区分猝死、心梗与心脏骤停? 09:33 “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病” 20:15 当地震来临时,别再手足无措 27:31 被毒蛇咬了要用嘴吸?有误! 33:42 遇见癫痫病人,我们能做些什么? 36:04 注意!这些不典型前兆也可能会心梗 45:14 一个坚守下的急救故事 53:01 为什么全社会要普及AED? 59:26 应学尽学:心脏骤停抢救全流程 01:05:00 别惧怕死亡,这是自然规律啊!

73分钟
1k+
2年前

Vol.23 当代女性职场,谁都得有点从头开始的勇气!

中场时间

这期节目有些特别,因为我们首次邀请了两位已经离职的同事来录制“中场时间”,简单说,就是一次名副其实的“老友局”。 老友中的一位是编辑马马,两年前,她因为考上某北京高校的新闻传播类研究生而离职,今年应届毕业后,按她的话说,在经历了“大龄女应届毕业生困难重重”的求职后,选择了“考公上岸”,目前在一个政府部门工作,刚刚入职半个月。 老友中的另外一位是编辑寒芽,她和主播五月差不多同时间进公司,此前已经有过多年的工作经验,但在今年4月,寒芽选择了离职创业,目前正带领一个创业小团队在文化相关领域开疆拓土中,节目里的她说,“自己现在从以前月初开心等着发钱,变成了月底颤抖着手数着给别人发钱的人”。 为什么组这个局?其实也有主播五月的私心在,在她参与的即将于9月上线的《何为大学(第二季)》筹备工作中,五月发现当下从校园到社会,大众的职场选择和理念和以往有非常大的不同,马马和寒芽身上的所谓的“30+女性”“创业”“考公”“职场选择”等标签,正是当下社会里讨论度很高的女性话题。而她们都做出了和当下趋同的女性成长路径不一样的选择,这个契机到底是什么?选择的底气又是什么? 提前预告,本期的“鸡汤”含量非常高,也欢迎大家留言和我们互动,聊聊你如何看待当下女性的职场选择。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向一年后的自己提问,你会问什么呢?# 【本期嘉宾】 马马 | 前“三联中读”课程编辑,曾负责《我们为什么爱唐朝》《姜哲学进行到底》等精品课程,后选择深造读研,今年应届“考公上岸” 寒芽 | 前“三联中读”资深编辑,曾负责《我们为什么爱唐朝》《智慧父母“慢教养”手册》等精品课程,今年开启创业的职业生涯 主播 | 五月 【时间轴】 05:35 聊聊离开三联的近况:创业女leader VS “考公上岸”应届女毕业生 11:56 说“你挺适合做这份工作”是不是“薛定谔的猫”? 13:28 转换职场的契机:职场倦怠后的“试一试”和“人生选择hard模式” 24:38 如果大厂offer和公务员聘任书同时摆在你的面前,你会选择…… 28:02 今年的毕业生们求职,选择更“极端化”了? 34:14 “人生切割术”:我就想要一份下班不用看手机的工作 36:46 人生想太多,好像就会出问题,凭直觉吧 48:35 马马:体制内的半个月生活,让我浅了解了什么是“办公室政治” 51:22 寒芽:在创业公司里,最受不了别人喊我“某总” 58:22 当职场女性碰到工作和催婚双重压力,咋办呢?

69分钟
1k+
3年前

Vol.22 妖怪异闻录:谁说只有日本的妖怪“香”?

中场时间

“清代嘉庆十二年冬天的十月,有个叫袁叔野的人离开北京到位于焦家桥的旧宅子里,刚放下行李,就去厕所方便。厕所里有一条板凳,无缘无故自己动了起来。袁叔野刚开始没觉得奇怪,方便完了走出厕所,一回头,看见板凳跟着自己一摇一晃地走了过来。袁叔野的一个老仆人上前呵斥了一声,板凳才恢复如初。” 这个叫做“自行板凳”的妖怪小故事,被收录进了张云的新书《讲了很久很久的妖怪故事》中,和以往不同的是,在这本绘卷里,“自行板凳”有了自己的画像,一条板凳上有一张小小的人脸,有点丑萌丑萌的。 《讲了很久很久的妖怪故事》是中国第一部妖怪的绘卷,张云的本职工作是记者,小时候成长在安徽的一个农村,从小听着长辈们说着那些光怪陆离的闲谈故事,因此对妖怪有着浓厚的兴趣,后来在一个契机下,决心耗费十年时间打捞古代典籍中的妖怪故事,囊括1080种妖怪的《中国妖怪故事(全集)》因此而诞生。 “中国的妖怪学没有前途”“妖怪学的未来在日本”……这些是张云最初拼一口气研究中国妖怪的初衷,在他看来,“妖怪是人类的一面镜子,我们首先要从一个传统文化的角度去审视它,这样才能得到更多的东西”。 本期节目是中元节“纳凉特辑”,因此里面也讲了不少有趣的妖怪故事,当然,还是要提前提醒下特别介意的朋友们,可以外放收听~ 【本期嘉宾】 主播 |五月、小杨 嘉宾 | 张云,作家、记者、编剧,用十年写就《中国妖怪故事(全集)》,还著有《讲了很久很久的中国妖怪故事》《作妖》等 【时间轴】 02:57 “要做中国第一本妖怪的大绘卷” 05:08 妖怪界的“妖精鬼怪”是怎么分的? 08:06 十年契机:拼口气,谁说妖怪学的未来在日本?! 11:12 日本妖怪玉藻前:欸,原来和妲己还有点关系? 19:38 日本妖怪PK中国妖怪:瞅瞅数量,看看气度,还有…… 22:39 中国妖怪山蜘蛛VS日本妖怪土蜘蛛的故事 29:57 为什么古代妖怪故事里,妖怪和人相遇后的结局大多是悲剧? 31:33 中国古代妖怪故事记录演变:“唐传奇”敲黑板! 48:29 聊聊妖怪和神仙的关系 50:50 中元节故事特供:听听有那味儿了不? 01:09:45 “如果写一个当代的妖怪故事,大概会写手机吧” 01:13:16 “研究中国妖怪是一次文化寻根,也是传统文化的复活” 【收听方式】 你可以通过三联中读、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关注收听。

80分钟
19k+
3年前

Vol.21 恋爱很难,但我们有crush啊!

中场时间

夏天,空气中似乎就弥漫着浪漫的气息,而七夕大概是整个夏天最适合“撒狗粮”的日子了。去年,我们做了一期《爱情剧里的恋爱,我们也并没有多想拥有》,而今年的七夕,在我们编辑部的反复考虑下,最终决定做一期“crush”爱情专辑。 什么是crush?作家刘瑜说,它是“短暂、热烈、羞涩的爱恋”。在豆瓣小组“今天我遇到一个crush”里,有17万网友分享着自己的crush经历,有人因为一条语音而悸动不已,有人因为地铁里的惊鸿一瞥而上头。 很多年轻人说,恋爱太费力气,但是“我遇到了一个crush”就像一句暗号,刹那的迷恋,但无关结果,无关他人。 我们本期节目分为了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主播五月、译丹邀请编辑部同事灰灰、范范做客,聊了聊大家都关心的“crush到底是啥”;而在下半场中,我们将进行“crush征集大放送”, 其中有人在邮轮上crush了一个澳大利亚鼓手,有人将crush变成一场兵荒马乱的暗恋,还有人因为此次征集联系上了前男友,互相为对方写了一封记录当年crush和爱情故事的信…… 我们的听众老朋友CC说,“那些没有被我们遗忘的crush就是阴天里在口袋里隐隐发光的星星,它们在以一种永恒的姿态回应我们对美的敏感与热望”。 听完这期节目,你有没有想到自己的crush经历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给我们~ 【本期嘉宾】 嘉宾 | 范范、灰灰以及外部征集小伙伴们 主播 | 五月、译丹 【时间轴】 02:09 到底什么是crush? 05:33 八卦开始! 23:32 为什么有的人很难crush? 37:39 获得crush的秘诀 38:48 编辑部的甜甜分享 42:43 下半场开始,征集故事1:crush了手机名称叫“欲买桂花同载酒”的男生 48:06 征集故事2:在邮轮上crush了一个澳洲的鼓手 53:17 征集故事3:在广播台crush了一个学妹 55:52 征集故事4:“同学,我可以为你撑一下伞吗?” 01:01:43 征集故事5:crush中的错过 01:08:30 征集故事6:欢欢的故事(由欢欢和故事中的男主分别讲述) 【收听方式】 你可以通过三联中读、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关注收听。

75分钟
1k+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