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介绍】 《宏观漫谈》,《高能量》首档专栏节目。由李翔与联合主理人李丰共同制作,不定期上线。两人将会针对当下国内外的宏观形势,进行客观中立的讨论,并试图在历史的长周期里找到一些对应的参考系。 【免责声明】 本节目的所有内容并非旨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税收、会计或者法律上的建议。 【内容索引】 02:48 受内外两重因素先后影响,中国经济呈现出强预期和弱复苏的市场走向 04:11 从金融上来看,今年的一二月集中注入了货币刺激政策,但是上升的杠杆率还没有被充分转换为经济的活力 04:50 中国在过去的几个月当中,碰见了比较多美国特意制造出来的竞争和压力,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在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单向贬值上 05:52 美国经济尚未衰退,数据表现超出预期,经济的韧性来自消费支出,与之相对应的是高科技企业和金融行业的裁员,这大概是美国经济走势当中比较矛盾的两个方面 08:58 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加上科技、金融,当然底下还有军事,这几件事情互相连在一起,形成了美国的影响力 13:19 美国希望借助“印太经济框架”与中国“脱钩”,让日韩国参与技术创新等高附加值环节,然后再让印度承接相对附加值不高的加工和包装 13:46 巴菲特对日本商社的投资和最近的增持,按他自己的话来讲,“没有人可以靠做空自己的祖国赚钱”,相当于他是用了美国在政策导向上的贝塔,加上了如何在这个贝塔里面寻找一个最大的阿尔法 14:38 对巴菲特出售全部台积电股票的一点猜想 15:42 中国不以武力威胁和输出意识形态来施加影响力,而是去推动各种区域性经济秩序的建设来解决问题,所以它需要维护更大范围的区域性和平与稳定 19:31 俄乌冲突的事态发展,会给中国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包括中西部和东三省地区的经济发展和陆路贸易体系的连接范围等等 20:36 外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预期何时触底,是后半年我们会持续讨论的重要变量之一 22:14 美国经济是否会衰退、总统大选的博弈和以俄乌冲突及中东地区内部团结为代表的区域性变化,是对美国影响最大的三个关键要素 25:35 如何让放的水活化利用起来、在外交上继续做出努力推动贸易体系建立和拉动需求,是中国下半年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27:31 除了军事之外,所有的科技创新与发展都跟需求相关,中国需要更多能够做到自主化的链主企业,防止被美国“卡脖子” 32:59 中国百姓爱存钱的习惯和网状的社会结构,导致我国储蓄率持续攀升,进而影响了居民消费倾向 36:37 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持续贬值会有什么影响? 43:30 高端手机因为拥有定价权和议价能力,所以它对优质供应链的影响是最大的,拥有全球品牌和新产品技术定义能力的这些链主,才能管理和分配产业链 47:08 中国今天有三件事要一块调,对外调贸易体系,对内调经济结构,同时还要调一部分金融结构 49:21 华为和比亚迪能扮演好链主企业的角色吗? 54:55 中国目前二手房的累计销量比去年有所增长,新房跟去年的累计交易规模是差不多的,以后不会大规模地涨,但也不要对楼市太悲观了 56:09 二手房和新房的价格倒挂问题该如何解决? 58:16 二手房价格下降跟股票的上涨下跌是一样的,是个心理上要接受的过程,作为一个风险资产的品种,它有价格波动是合理的,而且它是投资收益的损失,而不是自住房的资产损失问题 01:00:38 房地产会有大政策吗? 01:09:17 房地产价格企稳甚至下跌,对居民的消费信心有影响吗? 01:15:48 如果算上建筑、施工、建材、家电等行业,房地产对中国GDP的贡献占比超过20%,所以当它占比下降,就需要服务业顶上来 01:17:14 辜朝明说,日本和中国都曾遇到或者正在遇到资产价格下跌,但是中国还叠加了地缘政治、中等收入陷阱和人口负增长等问题 【相关文章】 文字版内容,可在峰瑞资本公众号查看。 李翔x李丰:剥离情绪,聊聊2023下半年的经济变量 | 李丰专栏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本期嘉宾】 屈田,ATM Capital创始合伙人。 2007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团战略投资部,开始从事创业投资。是美团和UC浏览器早期投资人。投资企业中有7家成功上市。 目前屈田专注于东南亚市场投资,主导投资项目包括东南亚最大快递企业极兔速递J&T Express、东南亚头部新兴化妆品品牌Y.O.U、东南亚综合电商服务商Jet Commerce、印尼新兴咖啡连锁品牌Tomoro Coffee、菲律宾领先新兴冰淇淋品牌Joyice等。 【高能事物】 东南亚市场。如果把东盟十国看做一个整体,近7亿总人口位列世界第三,仅次于中国和印度。其GDP的总量超过印度,全球范围排第五。2022年,东南亚核心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1310亿美元;核心六国线上零售GMV为1150亿美元,较印度(970亿美元)高出18%;线上渗透率为10%,尽管相较于同期的中国GMV2.8万亿美元和45.7%渗透率还有较大差距,但其增长潜力巨大。屈田判断,未来东南亚有机会诞生百亿甚至是千亿美元级别的公司。 【内容索引】 03:54 大量的资金和优质资产都在向少数头部风险基金聚拢,想成为头部玩家就要追求“长坡厚雪” 06:11 你叫新消费,人家也不旧啊 08:23 过去几年全球大放水,导致东南亚的很多公司被架在一个比较高的估值上,但大部分企业的业务现状和市场潜力又不能够支撑如此之高的估值 10:52 ATM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 11:53 如果你确认自己发现了金矿,不会全世界去嚷嚷的 12:49 东南亚出海第一站,选择新加坡还是印尼? 14:46 印度和东南亚市场有非常大的不同,历史上没有华人在印度经商取得过成功,但是最近一两百年在东南亚成功的商人恰恰都是华人 17:05 当时是怎么发现极兔速递这个项目的? 29:35 新加坡和印尼都有本地的交易所,但因为规模受限,不足以支撑大公司的上市 30:06 投资本质上是关于人的生意,通过找本土合伙人来海外投资是行不通的,如果他投的好就一定会自己独立出去 33:44 在东南亚做投资不能照搬时光机理论,它更像是这些年来中国的一个“多元宇宙” 34:42 东南亚现在有三大红利一定要抓住,分别是电商红利、TikTok红利和线下渠道红利 38:17 印尼肯定会经历当年中国的消费升级,我们看到了一些趋势,OPPO的折叠手机在印尼就卖疯了 41:01 重点投在东南亚的中国人,因为他们经历过周期,经历过中国从落后到先进的改革开放四十年,他们会有上帝视角;欧美人因为没穷过,所以很难真正理解新兴市场的需求 42:33 跟极兔速递团队聊天,他们言必称“本分”,这个价值观很简单,但也更本质 45:20 东南亚如果出现一个新的千亿美金的公司,它会是在哪个领域?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 51:02 极兔速递进入中国是个特例,他们的成功是个奇迹、九死一生,我们内部不建议东南亚公司轻易进入中国市场 58:12 中国成功出海到东南亚的公司,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往期链接】 Vol.51 刻板印象、产业转移和本土创投:与张纬杰聊越南市场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栏目介绍】 《宏观漫谈》,《高能量》首档专栏节目。由李翔与联合主理人李丰共同制作,不定期上线。两人将会针对当下国内外的宏观形势,进行客观中立的讨论,并试图在历史的长周期里找到一些对应的参考系。 【免责声明】 本节目的所有内容并非旨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税收、会计或者法律上的建议。 【内容索引】 00:08 今年唯一一个我觉得可能会超出年初预期的事情,就是俄乌冲突的事态发展 02:11 从时间点上来看,停火理论上要在四季度初之前发生,要不然就得又拖到一年以后甚至更长时间了 02:45 由于中俄和俄欧关系的变化,也许中西部和东三省地区要开始有一点长期机会了 07:10 如同曾经的瓜达尔港,海参崴同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可以直通日本海,突破所谓的第一岛链 09:32 作为二战的战败国,日本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12:54 在7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后期之间,美国历经了三轮经济滞胀,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人均GDP被科威特在内的多个国家赶超 13:33 20世纪80年代,日本在全世界贸易总量中的占比大概是12%,已经非常接近美国了;此外它出口主要靠美国,对美国贸易顺差不断增加;同时外贸对日本的经济增长构成了接近一半的贡献 14:34 “广场协议”的结果是日元大幅升值,流传有“卖掉东京就能买下整个美国”;但日元的升值也打击了出口贸易,不久之后经济泡沫破灭,日本陷入了长达十余年的经济停滞 16:34 从12年开始,中国的经济地位在各个维度的量化指标上不是第二就是第三,是个明显的大国了;同时中华传统核心价值观的恢复,对于美国来讲也许又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挑战 18:00 不同国家的文明形态都是从何而来? 23:25 史迪威曾说过,美国试图使中国跟自己更相似做出了很多努力,但这些事情最好还是留给中国人自己去做决定 24:32 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至今仍然没有定论 25:54 在失落的二十年里,日本经济在每年靠什么因素贡献增长这件事上波动非常巨大,原因是平均年增长率太低 30:36 “主权国家”这个理念从在西方出现到今天只有不到400年的时间,而儒法思想已经发展了几千年 30:55 虽然日本和土耳其都有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但他们选择了西方现代化作为自己的发展基因 33:19 日本有太多的离岛,所以没有办法形成帝国为主的文化核心,因为它不是个大陆板块 33:49 因为早起的美洲殖民地环境过于恶劣,所以美国在文化基因里面鼓励自力更生,也催生出了现在的庄园文化 【本期相关】 07:14 第一岛链,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的概念。它既有地理上的含义,又有政治军事上的内容,用意是围堵亚洲大陆,对亚洲大陆各国形成威慑之势。一般指的是北从千岛群岛,南至印尼,中间经日本本土、韩国以及琉球群岛延申至台湾、菲律宾的大片岛屿。 17:20 《历史的终结与最后之人》,作者弗朗西斯·福山。这本书中,福山提出,有两大力量在共同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前进,一个是现代自然科学的逻辑,一个是黑格尔与科耶夫所谓的“寻求承认的斗争”:前者驱使人类通过合理的经济过程满足无限扩张的欲望,后者则驱使人类寻求平等的承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股力量最终导致各种专制暴政倒台,推动文化各不相同的社会建立起奉行开放市场的自由民主国家。 17:22 《可能性的艺术:比较政治学30讲》,作者刘瑜。该书以一种比较的视角,在民主问责和国家能力两个政治比较的核心维度下,建立起观察的参照系,将不同体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纳入比较的视野,去分析我们的时代背景和全球化进程,讨论不同国家的政治转型与国家能力,以及文化和经济对政治变迁的影响。 17:25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作者塞缪尔·亨廷顿。作者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23:50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作者巴巴拉·塔奇曼。它既是史迪威这位传奇将领的个人传记,又书写了一段盘根错节的中美关系史。曾获1972 年的年度普利策奖的非虚构写作奖项。史迪威是美国陆军四星上将,曾经在二次大战期间驻中国接近三年,任驻华美军司令。后因与蒋中正关系破裂而被调任。 27:31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作者是德隆·阿西莫格鲁和詹姆斯·罗宾逊。关于为什么有的国家富、有的国家穷,书中提出,人为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对经济成功(或经济不成功)至关重要。 【本期福利】 关于文化与经济,你有什么想法和体会?欢迎留言分享,我们将为评论区最走心的五位用户送上《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各一本(截至7月14日下午17点)。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栏目介绍】 《宏观漫谈》,《高能量》首档专栏节目。由李翔与联合主理人李丰共同制作,不定期上线。两人将会针对当下国内外的宏观形势,进行客观中立的讨论,并试图在历史的长周期里找到一些对应的参考系。 【免责声明】 本节目的所有内容并非旨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税收、会计或者法律上的建议。 【内容索引】 00:08 最近一段时间的外交互动非常频繁,应该如何理解? 06:21 端午假期的消费数据存在两种完全相反的解读方向,有人悲观,有人乐观 09:42 各个国家在疫情放开后都需要一定的恢复时间,发达国家的消费会恢复得更快 11:27 梳理一下美国竞争策略发生转变得几个重要时间节点和当时的影响要素 14:58 美国忌惮一个更加团结的欧洲,英国脱欧不仅让英国倒向美国这边,还使欧盟本身的整体规模和实力被削弱,俄乌冲突又是引发世界格局突变的全新变量 17:04 美国在亚太地区也试图维持均势格局 20:47 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加上科技、金融,当然底下还有军事,这几件事情互相连在一起,形成了美国的影响力 21:12 美国希望借助“印太经济框架”与中国“脱钩”,让日韩国参与技术创新等高附加值环节,然后再让印度承接相对附加值不高的加工和包装 21:55 2018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首次开始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至今已经是第五个年头 22:31 港股在四月份表现不好的时候,日本股市连续上涨,国际资金一部分就流入了日本 23:36 巴菲特对日本商社的投资和最近的增持,按他自己的话来讲,“没有人可以靠做空自己的祖国赚钱”,相当于他是用了美国在政策导向上的贝塔,加上了如何在这个贝塔里面寻找一个最大的阿尔法 24:53 巴菲特在日本选择五大商社作为标的的三个投资逻辑 27:42 我们尽量保证事实的客观性,但也肯定会有个人立场 30:34 无论是主动调整能源结构,还是在中东地区做了足够多的外交和政治努力,中国的宏观政策长期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 34:33 我们对中国经济上半年的总结是强预期、弱复苏,然后慢慢地开始变成了弱预期和稍好一点的复苏 36:21 疫情之后居民储蓄率在不断下降,消费最终将转化为经济复苏的动力 38:22 从今天来看,影响美国和世界格局的三个变量 42:47 印度是个非常奇怪的变量,从00年开始就一直有“龙象之争”的说法 44:21 美国发生内战的时候,也试图把印度作为备选项,但是印度因为劳动力太便宜了,导致一直没有完成机械化 【本期相关】 07:26 顺势而为 43:29 《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作者杰克·戈德斯。针对书名提出的问题,戈德斯通教授的回答可用一句话概括——六项偶然因素促成了欧洲的工业革命。据其考察,在1500到1800年的三百年间,欧亚大陆的各个区域都发生了一系列政经危机。大部分政府采取保守政策应对,只有西欧另辟蹊径,将人类文明带入新纪元。他不满罗伯特·艾伦等人经济解释的局限性,更看重工业革命发生的文化基础。 44:22 《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作者斯文·贝克特。本书试图说明,并不存在一个所谓的“全球化”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从一开始就是全球化的。美国南北战争和印度棉花种植之间自有其关联。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栏目介绍】 《宏观漫谈》,《高能量》首档专栏节目。由李翔与联合主理人李丰共同制作,不定期上线。两人将会针对当下国内外的宏观形势,进行客观中立的讨论,并试图在历史的长周期里找到一些对应的参考系。 【免责声明】 本节目的所有内容并非旨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税收、会计或者法律上的建议。 【内容索引】 02:25 虽然金融数据未达预期,但是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不一定适合较大规模地再放水,M2-M1剪刀差收窄是一种较好的迹象,且仍有进一步的优化空间 05:00 从钱的流动性上来看,企业端比居民端的活化程度高 06:30 央行最新7天期逆回购利率为1.9%,下调10个基点,这个主要是给市场一些预期的方向和信号 07:56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破7.2关口,导致以人民币计价的这些资产会相应贬值 08:42 如果人民币一直在单向的贬值预期当中,就会导致结汇、换汇和投资行为发生一些改变,甚至会导致一些套利行为的出现 09:43 人民币贬值的时候,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可能会想办法换成美元以保证过去所积累的收入或资产可以保值 10:45 人民币结算风起,人民币国际化会遇到“特里芬难题”吗? 16:24 美联储在控制和把握资本市场对于美元和美债的预期上很有手段,在第一次抑息窗口之后,暗示和引导了未来会有更多次的加息 17:30 美联储还会加息吗? 22:03 消费品在恢复的趋势上出现了分化,原来大家没有预期会好的一些大项,出现了一些超预期的、小范围的回暖 25:42 不管是经济还是资本市场的波动,最后都是预期和事实之间的差距造成的,而不完全是事实,这导致了人们对中美完全是相反的体感 27:17 去年九、十月份资本市场一致预期是美国经济陷入衰退,通胀无法得到控制,但是今年每次发布非农就业失业率,包括同期的通胀,只要不是看起来比原来预期的更差,大家就认为它是好的 30:28 年初预期太高了,因为大家普遍期望过去三年被压抑的需求会迅速释放出来,加之新政府班子密集的动作,导致大家过于乐观,但低估了各种宏观因素的持续影响,比如贸易战和芯片封锁等 33:27 当你已经做好了都是坏事的充足准备的时候,你就开始做好了在坏消息中也要找好消息的心态了 【本期相关】 01:32 M1货币,狭义货币。国际上多指流通中的现金+支票存款(以及转账信用卡存款)。国内多指流通中现金+可开支票实行支付的单位活期存款。 01:33 M2货币,广义货币。国际上多指流通中的现金+支票存款(以及转账信用卡存款)+储蓄存款(包含活期储蓄存款和定期储蓄存款)。国内多指流通中现金+可开支票实行支付的单位活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证券企业客户保证金。 11:04 特里芬难题,来源于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的《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是指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国际收支来说就会发生长期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国际贸易收支长期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 32:42 技术型牛市,一般指数从底部上涨20%就算进入了技术性牛市。与大家平时所理解的牛市不同,技术牛市并不一定在短期内会真正发展成为牛市,很可能仅仅是在底部出现的较大级别的反弹。 33:28 霍华德·马克斯,橡树资本创始人。也是《周期:投资机会、风险、态度与市场周期》一书的作者。书中将周期细分为经济周期、政府干预经济周期、企业盈利周期、投资人心理和情绪钟摆、风险态度周期、信贷周期、不良债权周期、房地产周期、市场周期。他认为金融周期、心理周期和市场周期,在上行阶段和下行阶段往往会不可避免地走过头。这种现象,正是投资者心理和情绪钟摆过度的结果。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本期简介】 这是一期和商业WHY酱的串台节目。 随着疫情的结束,每个人都密切关注着中国经济的复苏进程。而消费,作为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其数据无疑是最能反映市场脉动的指标。那么,上半年的居民消费支出情况究竟怎么样?市场的复苏进展如何?消费降级发生了吗?消费品牌的创业者,又该如何紧跟当下的节奏? 在本期播客中,我们将和资深媒体人杨轩一起探讨这半年的消费趋势,以及种种变化背后的原因。 【本期嘉宾】 李丰,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 杨轩,商业WHY酱主播、36氪主编。 【内容索引】 02:07 消费信心不够,一个原因是年初预期太高,大家在年初有什么样的预期? 03:31 贸易战、科技封锁、产业链转移:过去五年,宏观因素对经济的影响是持续存在的 04:48 “全球各国在解封后,除餐饮行业外,其他消费行业的恢复速度都相对较慢。” 10:05 是什么让大家对经济恢复的预期变得更乐观? 12:09 “今天,我们对中美经济的情绪,是基于事实和预期的比较,而不是经济本身在事实上所处的位置。” 17:47 “特种兵旅行”和“去淄博吃烧烤”的火爆,是否意味着开始进入消费降级阶段? 22:07 必选消费品与可选消费品的恢复节奏并不相同 23:47 部分互联网消费品牌迎来今年的三个新增长 30:04 护肤品、无糖饮料、商超、黄金、咖啡、油电混合车:从消费数据看用户行为与趋势 45:41 消费品创业公司要如何跟上节奏? 【本期相关】 20:37 2023年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7% - 国家统计局 【往期链接】 Vol.37 诱人但难做的生意:与泉四聊瓶装水和饮料行业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本期特别策划团队:声动活泼、商业WHY酱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本期嘉宾】 梁优,绰号二狗,连续创业者。现为跳海酒馆创始人。 【高能事物】 连锁酒馆。“酒馆第一股” 海伦司在2021年正式登陆港交所,让无数投资人开始重新审视连锁小酒馆这一赛道。但作为整个餐饮产业链中公认最难做的品类,酒吧业态在中国市场格局极度分散。我国酒馆行业2020 年三家以上门店的仅占5%,CR5 仅为2.2%,占比最高的海伦司仅1.1%,同期茶饮、咖啡行业CR5 均超过50%。说明酒馆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巨大。而疫情期间生长出来的跳海,已经在全国开出12家门店,并有多家正在筹备中,连锁之势只增不减。 【内容索引】 00:50 我们一般对外叫跳海酒馆,不叫跳海酒吧,称呼的背后是bar与pub两种不同文化的区别 01:39 跳海的前身是一个家庭酒馆,每周五有一帮人来我家里喝酒,后来就在后海边上,我们开了一家店,签约那家店的晚上,我们喝多了跳了后海,这家店就叫跳海 02:39 在跳海,你可以做酒馆的主人 03:17 如果跳海变成一个只是我来招待自己朋友的地方,那这个商业模式有一个天然的天花板,如果要做大,必须让品牌能够脱离我 04:12 每家店会有一位全职的店长去兜底,在经济收益激励之外,和兼职打酒师的关系主要通过建立荣誉体系来维系 04:58 四月份的时候,跳海酒馆全员去了四姑娘山上团建一周,但全国12家跳海店铺仍然开门营业,由各地的兼职打酒师朋友们帮忙经营管理 06:11 来跳海打酒有点像是参与一场演出,兼职打酒师往往会呼朋唤友邀请大家来看,同时也有权力给他们一些福利 06:47 上游供应链的升级大大降低了打酒本身的交付成本,拧开龙头倒就行,这才让打酒师的“社会化”得以付诸实践 08:16 一周才来一次,很多打酒师来跳海打酒比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得还认真 08:42 跳海酒馆的常规服务只有打酒和收银,其余的精力都放在活动和社群的运营上 09:48 早期14年精酿啤酒刚刚在国内兴起的时候,受众主要是老饕,破圈影响力较差,但是18年开始几大厂牌纷纷开始加入果汁、做乳酸菌地酸化,精酿啤酒的外观和味道变得更接近于鸡尾酒 12:02 鸡尾酒吧之前面临的问题是:调酒师手艺好,他就总想自己出去独立开店;调酒师手艺不好,这家店铺的出品就不行 13:40 在跳海,精酿啤酒以外的业态形式都留给合作方,我们一直坚持轻资产运营 15:23 跳海是先有人,后有店,社群是自然生长出来的 17:52 尊重女性的价值如何在一家酒馆里落地? 19:27 我们会跟打酒师说,在家怎么招待朋友,你在跳海就怎么招待客人,朋友进了家门总得打声招呼、拿双拖鞋吧 21:08 在海底捞,用户是单纯的被服务者,服务员制造出很多“景观”供你欣赏;但在跳海酒馆,用户与打酒师可以深度互动、甚至产生连接,用户同时是内容的消费者和生产者 27:27 我们在深圳的跳海店专门安排了一个房间,话筒跟跳海电波播客是相连的,喝多的时候,常常会有自己的一些情绪表达,都可以去那个房间里录,每个月会剪成一期节目,叫人类留声指南 29:56 在给跳海选址的时候,我们会优先考虑有嘻哈厂牌的城市,这些城市一般有更多的年轻人、也更有活力 31:00 跳海内部我们设计了三种不同店铺的运营模式:大店重在内容表达和空间设计;中店重在活动运营;小店重在选品和便利性 32:38 因为采取“拎包入住”的模式,跳海的回本周期很短 33:36 跳海的坪效高于奈雪的茶,低于喜茶 34:06 价格杠杆应该是最后一步才动用的东西,产品有差异化就会获得一定的定价权 35:15 跳海的调性不是靠酒的价格和供应链的品牌撑起来的,很多酒厂甚至愿意重新贴牌拿给我们合作 36:09 酒如果陷入专家化,就会形成一种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变成社交的知识碾压 37:34 通过购买本身来彰显用户品味和身份认同,这件事情喜茶已经做到极致了,跳海希望用户可以参与产品的创造其中 41:46 跳海有点像酒馆里的青旅,它是一个城市的接口,能认识一群特别好玩的人 45:38 我们现在投入更多的是在中台会员的体系搭建上,跳海应该能做出一个类似返航计划这样的战略级运营活动 47:58 所有知名的酒吧几乎都不是靠“卖酒”本身赚到钱的,酒只是一个连接消费者的媒介 51:01 有很多能够自己运营社群和生产内容的业态,开始做商业地产本来在做的那块生意 51:38 北京五家店每年的活动加在一起,林林总总不少于200场 54:12 跟其他品牌的市场部合作,可以占到我们总营收的10%-20% 57:27 开酒馆或者酒吧,到底怎么才能赚钱? 01:01:14 过去一年,跳海有哪些特别好玩的活动? 【本期相关】 20:20 通证,对应于英文的“token”,是人们高度关注区块链以来需重新认识并力求严谨定义的一个基本概念。“token”过去曾有多种译法,较熟悉的有“代币”。但是不少专家更赞成把这个新技术革命语境里的词汇译作“通证”,意为“可通行的加密数字凭证“,是区块链网络的记账方式,在网络上可自由流通且由密码学加持。 20:40 BrewDog,精酿啤酒品牌,中文译作酿酒狗。为了筹集现金来扩大生产从而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酿酒狗发起了“Equity for Punks”的股权众筹计划,粉丝可以在线购买公司股票,然后从单纯的消费者摇身变成酒厂股份持有者,从此享受喝酒打折、限量酒特供等待遇。通过众筹,酿酒狗在全世界吸纳了一万多个股东。 58:38 格林王(Greene King plc),一家英国酿酒厂及酒馆营运商,拥有超过2700间英式酒馆、餐厅及酒店。2019年,长江实业集团以27亿英镑现金收购格林王,溢价达51%。除此之外,长江实业集团还将承担格林王19亿英镑的债务。但在2021年疫情复发影响下,格林王一度陷入困境,宣布永久关闭25家门店,并裁员800人。 【往期链接】 Vol.44 偶像产业中的粉丝、偶像与品牌方:与白玫佳黛聊饭圈经济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本期课题】 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机会。 【栏目介绍】 在《产业观察》这档专栏里,我们会为你厘清不同产业的历史沿革,希望能够从中找到一些底层的规律。虽然当下变化迭起,但是所有新风口都有迹可循,不同产业的发展其实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免责声明】 本节目的所有内容并非旨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税收、会计或者法律上的建议。 【内容索引】 00:32 讨论大模型,可以拆成算法、算力和数据分开来看 02:58 算力领域的三类中国玩家 06:12 OpenAI曾公布过它的算法,但在目前GPT依然保持神秘,这跟十年前的云计算有很多相似之处 09:34 当大模型进入具体商业场景的时候,需要投射和抽象成中小模型的形式存在,才能落地作为生产力工具去计算其商用价值 10:59 回顾互联网的发展史,算法演进迭代的前提是数据量上的积累 12:41 14到16年自动驾驶是非常热门的投资标的,算法公司获得了巨大的青睐,但后续他们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挑战 14:39 其实各行各业并不一定是今天的算法不够,而是因为数据化不够 14:52 美国更擅长脱虚向虚,中国比较擅长虚实结合 16:40 如果你推动了数字化的进程,并且促使数字化在你这里产生和集成,同时你也有技术基因,你就有很大机会可以提高全链条的产业效率 17:11 淘宝本质上是推动了零售行业的数据化,在引入了支付宝这个金融工具后,于是诞生了蚂蚁 19:15 投资的时候,要警惕锤子来的比钉子早 21:18 中国的数据化程度在全世界范围内是领先的吗? 23:46 产业端的数据化推手究竟会是谁? 【相关文章】 中美VC为何渐行渐远?| 李丰专栏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栏目介绍】 《宏观漫谈》,《高能量》首档专栏节目。由李翔与联合主理人李丰共同制作,不定期上线。两人将会针对当下国内外的宏观形势,进行客观中立的讨论,并试图在历史的长周期里找到一些对应的参考系。 【免责声明】 本节目的所有内容并非旨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税收、会计或者法律上的建议。 【内容索引】 01:00 中国会“大放水”吗? 01:24 今年一季度宏观杠杆率是289.6%,升幅明显,比上年末高8个百分点 03:16 高M2低通胀,水放下去了,但是钱流向哪儿了? 05:13 风险偏好没有起来,所以企业端的水没有充分地流动起来,但杠杆率却到了新高 06:48 为何中概股连续暴跌? 11:42 中国经济会如期恢复吗?美国经济会开始衰退吗?这两个问题本身就带来了不同的预期 16:12 美国超额储蓄,还能支撑消费吗?还能支撑多久? 18:50 美国国会参议院当地时间6月1日晚通过一项关于联邦政府债务上限和预算的法案,这意味着财政部即将大量发债 19:31 考虑到美联储年内还要继续加息,适当减持美债可降低投资亏损;从流动性角度看,目前美联储处于缩表进程中,各国政府也在纷纷减持美债 20:56 美联储激进加息抬高收益率,加上过去两年美国政府债务大幅扩张,美国偿债压力或超预期,每年利息就超5000亿美元,2022财年美国财政收入约为4.896万亿美元,占比超过10% 22:29 城投债偿还压力大也是由于类似的原因,地方债的利息支出越来越高 27:15 如果放的水不能很好地循环利用,继续放水只会徒增全社会的财务成本;如果选择不放水,可以采取财政刺激措施,针对特定行业、群体和区域降费减税 【本期相关】 03:18 M2货币,广义货币。国际上多指流通中的现金+支票存款(以及转账信用卡存款)+储蓄存款(包含活期储蓄存款和定期储蓄存款)。国内多指流通中现金+可开支票实行支付的单位活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证券企业客户保证金。 03:37 M1货币,狭义货币。国际上多指流通中的现金+支票存款(以及转账信用卡存款)。国内多指流通中现金+可开支票实行支付的单位活期存款。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