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 唐亮,植观创始人。在快消品行业从业20余年,先后在在强生、宝洁任职,负责过伊卡璐、潘婷、飘柔等品牌的市场营销工作。2015年创立植观,主打氨基酸洗护发产品。 【高能事物】 快消品创业。 【内容索引】 01:17 因为海飞丝的一条电视广告,我开始对快消品行业萌生兴趣,然后在毕业十年之后去宝洁重新做了一个管培生 04:46 宝洁有哪些成体系的方法论输出?这些在宝洁适用的这些知识,自己创业之后也是适用的吗? 08:08 媒介环境的变化,使得流量变得非常碎片化,除了内容要随之调整,产品也要根据不同平台的调性来进行适配 09:42 抖音我们总结下来有八个字的标准:新痛高频、大准好过 12:22 小红书是一个杂志式、双排列的结构,所以头图一定要很漂亮,产品的颜值要高 13:08 面对媒介形态的转变,宝洁这样的大公司也需要大象起舞,提高自己的反应速度,做更适合本土化的产品 15:45 离开宝洁出来创业的时候,已经有消费升级的趋势了,我去农村走访的时候发现沙宣反而比飘柔受欢迎 16:57 2014年去做消费者调研,发现用户脑海里对飘柔的印象还来自于八年前的电视广告,说明媒介环境开始发生剧变 19:11 创业初期,基本上每个去见的投资人都跟我说,快消品行业是红海,已经被外企垄断了,你做一定没戏 21:08 完美日记的产品定价,用一种品牌的打法教育了市场,迎合了很多之前不化妆的人的需求 24:30 17年的时候,你们请李小鹏加入公司做合伙人,同时兼任首席产品官,这个决策是出于什么样的考量? 29:42 植观的发展史,背后其实伴随着中国电商渠道和流量来源的变化 42:02 购买频次高、用户决策链路快、对品牌的忠诚度不算特别高的这些品类天然适合线下,重决策链路的产品可以选择线上 44:45 抖音的生态非常复杂,有的白牌产品一个月可以做到销售过亿 52:37 快消品行业是一个无限游戏,不像互联网公司三五年就能快速做大上市,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百年老店,真正难的是一直留在牌桌上 54:56 段永平说过一句话,对一个公司来讲,保持足够的最小速度是最好的 58:21 自强者万强,一定要自身有造血能力,不要盲目融资扩张,要理性看待估值,人性喜欢快速成功,但是真实的生活需要忍耐和克制 01:02:48 直播带货的本质是用很便宜的坑位费请一个明星达人给你的品牌“做代言人” 01:05:33 创业者精神里面应该有一条就是不去抱怨大环境,只有中国这样庞大市场的复杂性,才能让不同领域的快消品初创公司都有生存的空间 01:07:20 媒介环境、消费结构都在变化,做品牌有什么是不变的吗? 【往期链接】 Vol.29 从迪士尼电影到日本动漫,再到短视频:与王世勇聊媒介迭代带来的机遇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本期课题】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简称VC)产业。 【本期嘉宾】 田轩,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 刘二海,愉悦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 李丰,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 【栏目介绍】 在《产业观察》这档专栏里,我们会为你厘清不同产业的历史沿革,希望能够从中找到一些底层的规律。虽然当下变化迭起,但是所有新风口都有迹可循,不同产业的发展其实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免责声明】 本节目的所有内容并非旨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税收、会计或者法律上的建议。 【内容索引】 02:51 美国风险投资开始于1946年,以1998年为标志,中国风险投资到现在整整25年 03:34 在历史上,VC对于产业创新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03:54 从特斯拉到蔚小理,中美VC如何看待智能电动车产业? 07:09 要投资有足够大变化的方向,只有变化才能带来认知差和高成长,才有赚钱的机会 07:55 早年硅谷VC主要投的一些方向,比如芯片制造、关键零部件,以及基于芯片做的硬件产品,都是中国VC今天在投的 08:37 钱的来源、产业规律,以及退出机制这三者的不同,决定了中美VC的逻辑与演进 12:16 DST用100亿美元的估值投资了Facebook,开创了成长型投资的先河 12:47 网络效应及其所带来的规模效应,使得项目价格虽贵,依然能获得巨额回报 16:29 中国的风险投资跟宏观政策息息相关,低头投资时,要抬头看路 19:02 有两股力量在推动中国产业的发展 22:37 在逆全球化、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VC在选赛道、找项目时有哪些考量? 23:30 全球化3.0带来的机会与挑战 25:17 中国受益于二战后美国主导推动的全球化,但规则是人家制定的,所以我们在贸易战和科技战里有被动的地方 32:47 建立新的全球化体系,我们需要转变角色,从主要向世界其他国家“卖东西”变为开始“买东西”,为其他国家创造赚钱的机会 34:00 今天的大国竞争是全方位的,是从大战略角度去看各个环节 35:47 VC如何跟上热点轮动的市场? 44:00 交叉学科创新,是指不同方向的技术开始对其他行业产生实质性影响,而且,不同技术之间的融合,也促使其他领域在技术上取得了新突破 47:40 VC视角下的瑞幸咖啡 52:13 理想的创业者长什么样? 【本期相关】 00:21 《风险投资史》,是由Sebastian Mallaby所著,田轩翻译的一本书。英文版名称《The Power Law》。本书完整还原了由硅谷引领的,VC/PE行业的起源和发展故事。 06:35 Andreessen Horowitz,简称a16z,是一家美国风险投资公司,成立于2009年,由Marc Andreessen和Ben Horowitz共同创立。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他们的投资涵盖企业IT、生物科技、医疗保健、加密货币和游戏等领域。 12:16 DST(Digital Sky Technologies Investment Group),是一家全球性的投资公司,总部位于俄罗斯莫斯科,创立者是Yuri Milner。DST主要关注全球互联网相关的投资。 24:42 《对话峰瑞资本李丰: 2023年的乐观与不乐观》 【本期福利】 关于风险投资和产业创新,你有什么想法和体会?欢迎留言分享,我们将为评论区最走心的两位用户送上《风险投资史》各一本(截至8月11日下午17点)。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栏目介绍】 《宏观漫谈》,《高能量》首档专栏节目。由李翔与联合主理人李丰共同制作,不定期上线。两人将会针对当下国内外的宏观形势,进行客观中立的讨论,并试图在历史的长周期里找到一些对应的参考系。 【免责声明】 本节目的所有内容并非旨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税收、会计或者法律上的建议。 【本期图示】 【内容索引】 01:55 当我们谈到中国经济的悲观和乐观的时候,下限和上限分别是什么? 06:11 6月份发布的宏观经济数据里面,房地产和外贸并不是特别积极,但“情有可原” 10:30 美国能够依靠居民消费支撑起自己的经济韧性,那中国呢? 14:02 让房地产的量企稳,但是价不要上涨太多,这是一个走钢丝的政策微调空间了 17:48 2023年城投债到期及回售规模依然较大,面临较大的刚性兑付压力,同时基建的资产价值又与中国经济发展深度绑定,互为因果 21:43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需求不足,外贸运行面临不小挑战 22:42 6月份居民中长期贷款虽然同比多增,但并不能对应居民购房预期修复,或只是对应普惠金融政策的发力 24:07 想要知道如何激活消费,首先需要知道超额储蓄是谁在存 26:28 如果美联储停止加息,全球贸易下半年的情况会有改善吗? 27:33 中国上半年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升至77%,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步提升 29:29 从分项数据来看,能源分项的下降仍是6月份美国CPI同比超预期回落的主要贡献项,推动美国通胀率超预期降温 30:60 6月份受石油、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回落及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中国的PPI环比、同比均下降 32:52 如以政府设定的经济目标5%为预期,2023年中国实际经济数据基本符合预期,但市场对中国资产的定价更大程度被全球风险偏好及国际事件影响 40:28 6月中旬以后出现的这些政策的两个观察视角 47:48 消费行业的“红黄灯传闻”,今天也可以画个问号再观察 【相关文章】 文字版内容,可在峰瑞资本公众号查看。 李翔x李丰:剥离情绪,聊聊2023下半年的经济变量 | 李丰专栏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栏目介绍】 《宏观漫谈》,《高能量》首档专栏节目。由李翔与联合主理人李丰共同制作,不定期上线。两人将会针对当下国内外的宏观形势,进行客观中立的讨论,并试图在历史的长周期里找到一些对应的参考系。 【免责声明】 本节目的所有内容并非旨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税收、会计或者法律上的建议。 【内容索引】 02:48 受内外两重因素先后影响,中国经济呈现出强预期和弱复苏的市场走向 04:11 从金融上来看,今年的一二月集中注入了货币刺激政策,但是上升的杠杆率还没有被充分转换为经济的活力 04:50 中国在过去的几个月当中,碰见了比较多美国特意制造出来的竞争和压力,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在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单向贬值上 05:52 美国经济尚未衰退,数据表现超出预期,经济的韧性来自消费支出,与之相对应的是高科技企业和金融行业的裁员,这大概是美国经济走势当中比较矛盾的两个方面 08:58 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加上科技、金融,当然底下还有军事,这几件事情互相连在一起,形成了美国的影响力 13:19 美国希望借助“印太经济框架”与中国“脱钩”,让日韩国参与技术创新等高附加值环节,然后再让印度承接相对附加值不高的加工和包装 13:46 巴菲特对日本商社的投资和最近的增持,按他自己的话来讲,“没有人可以靠做空自己的祖国赚钱”,相当于他是用了美国在政策导向上的贝塔,加上了如何在这个贝塔里面寻找一个最大的阿尔法 14:38 对巴菲特出售全部台积电股票的一点猜想 15:42 中国不以武力威胁和输出意识形态来施加影响力,而是去推动各种区域性经济秩序的建设来解决问题,所以它需要维护更大范围的区域性和平与稳定 19:31 俄乌冲突的事态发展,会给中国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包括中西部和东三省地区的经济发展和陆路贸易体系的连接范围等等 20:36 外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预期何时触底,是后半年我们会持续讨论的重要变量之一 22:14 美国经济是否会衰退、总统大选的博弈和以俄乌冲突及中东地区内部团结为代表的区域性变化,是对美国影响最大的三个关键要素 25:35 如何让放的水活化利用起来、在外交上继续做出努力推动贸易体系建立和拉动需求,是中国下半年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27:31 除了军事之外,所有的科技创新与发展都跟需求相关,中国需要更多能够做到自主化的链主企业,防止被美国“卡脖子” 32:59 中国百姓爱存钱的习惯和网状的社会结构,导致我国储蓄率持续攀升,进而影响了居民消费倾向 36:37 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持续贬值会有什么影响? 43:30 高端手机因为拥有定价权和议价能力,所以它对优质供应链的影响是最大的,拥有全球品牌和新产品技术定义能力的这些链主,才能管理和分配产业链 47:08 中国今天有三件事要一块调,对外调贸易体系,对内调经济结构,同时还要调一部分金融结构 49:21 华为和比亚迪能扮演好链主企业的角色吗? 54:55 中国目前二手房的累计销量比去年有所增长,新房跟去年的累计交易规模是差不多的,以后不会大规模地涨,但也不要对楼市太悲观了 56:09 二手房和新房的价格倒挂问题该如何解决? 58:16 二手房价格下降跟股票的上涨下跌是一样的,是个心理上要接受的过程,作为一个风险资产的品种,它有价格波动是合理的,而且它是投资收益的损失,而不是自住房的资产损失问题 01:00:38 房地产会有大政策吗? 01:09:17 房地产价格企稳甚至下跌,对居民的消费信心有影响吗? 01:15:48 如果算上建筑、施工、建材、家电等行业,房地产对中国GDP的贡献占比超过20%,所以当它占比下降,就需要服务业顶上来 01:17:14 辜朝明说,日本和中国都曾遇到或者正在遇到资产价格下跌,但是中国还叠加了地缘政治、中等收入陷阱和人口负增长等问题 【相关文章】 文字版内容,可在峰瑞资本公众号查看。 李翔x李丰:剥离情绪,聊聊2023下半年的经济变量 | 李丰专栏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本期嘉宾】 屈田,ATM Capital创始合伙人。 2007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团战略投资部,开始从事创业投资。是美团和UC浏览器早期投资人。投资企业中有7家成功上市。 目前屈田专注于东南亚市场投资,主导投资项目包括东南亚最大快递企业极兔速递J&T Express、东南亚头部新兴化妆品品牌Y.O.U、东南亚综合电商服务商Jet Commerce、印尼新兴咖啡连锁品牌Tomoro Coffee、菲律宾领先新兴冰淇淋品牌Joyice等。 【高能事物】 东南亚市场。如果把东盟十国看做一个整体,近7亿总人口位列世界第三,仅次于中国和印度。其GDP的总量超过印度,全球范围排第五。2022年,东南亚核心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1310亿美元;核心六国线上零售GMV为1150亿美元,较印度(970亿美元)高出18%;线上渗透率为10%,尽管相较于同期的中国GMV2.8万亿美元和45.7%渗透率还有较大差距,但其增长潜力巨大。屈田判断,未来东南亚有机会诞生百亿甚至是千亿美元级别的公司。 【内容索引】 03:54 大量的资金和优质资产都在向少数头部风险基金聚拢,想成为头部玩家就要追求“长坡厚雪” 06:11 你叫新消费,人家也不旧啊 08:23 过去几年全球大放水,导致东南亚的很多公司被架在一个比较高的估值上,但大部分企业的业务现状和市场潜力又不能够支撑如此之高的估值 10:52 ATM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 11:53 如果你确认自己发现了金矿,不会全世界去嚷嚷的 12:49 东南亚出海第一站,选择新加坡还是印尼? 14:46 印度和东南亚市场有非常大的不同,历史上没有华人在印度经商取得过成功,但是最近一两百年在东南亚成功的商人恰恰都是华人 17:05 当时是怎么发现极兔速递这个项目的? 29:35 新加坡和印尼都有本地的交易所,但因为规模受限,不足以支撑大公司的上市 30:06 投资本质上是关于人的生意,通过找本土合伙人来海外投资是行不通的,如果他投的好就一定会自己独立出去 33:44 在东南亚做投资不能照搬时光机理论,它更像是这些年来中国的一个“多元宇宙” 34:42 东南亚现在有三大红利一定要抓住,分别是电商红利、TikTok红利和线下渠道红利 38:17 印尼肯定会经历当年中国的消费升级,我们看到了一些趋势,OPPO的折叠手机在印尼就卖疯了 41:01 重点投在东南亚的中国人,因为他们经历过周期,经历过中国从落后到先进的改革开放四十年,他们会有上帝视角;欧美人因为没穷过,所以很难真正理解新兴市场的需求 42:33 跟极兔速递团队聊天,他们言必称“本分”,这个价值观很简单,但也更本质 45:20 东南亚如果出现一个新的千亿美金的公司,它会是在哪个领域?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 51:02 极兔速递进入中国是个特例,他们的成功是个奇迹、九死一生,我们内部不建议东南亚公司轻易进入中国市场 58:12 中国成功出海到东南亚的公司,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往期链接】 Vol.51 刻板印象、产业转移和本土创投:与张纬杰聊越南市场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栏目介绍】 《宏观漫谈》,《高能量》首档专栏节目。由李翔与联合主理人李丰共同制作,不定期上线。两人将会针对当下国内外的宏观形势,进行客观中立的讨论,并试图在历史的长周期里找到一些对应的参考系。 【免责声明】 本节目的所有内容并非旨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税收、会计或者法律上的建议。 【内容索引】 00:08 今年唯一一个我觉得可能会超出年初预期的事情,就是俄乌冲突的事态发展 02:11 从时间点上来看,停火理论上要在四季度初之前发生,要不然就得又拖到一年以后甚至更长时间了 02:45 由于中俄和俄欧关系的变化,也许中西部和东三省地区要开始有一点长期机会了 07:10 如同曾经的瓜达尔港,海参崴同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可以直通日本海,突破所谓的第一岛链 09:32 作为二战的战败国,日本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12:54 在7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后期之间,美国历经了三轮经济滞胀,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人均GDP被科威特在内的多个国家赶超 13:33 20世纪80年代,日本在全世界贸易总量中的占比大概是12%,已经非常接近美国了;此外它出口主要靠美国,对美国贸易顺差不断增加;同时外贸对日本的经济增长构成了接近一半的贡献 14:34 “广场协议”的结果是日元大幅升值,流传有“卖掉东京就能买下整个美国”;但日元的升值也打击了出口贸易,不久之后经济泡沫破灭,日本陷入了长达十余年的经济停滞 16:34 从12年开始,中国的经济地位在各个维度的量化指标上不是第二就是第三,是个明显的大国了;同时中华传统核心价值观的恢复,对于美国来讲也许又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挑战 18:00 不同国家的文明形态都是从何而来? 23:25 史迪威曾说过,美国试图使中国跟自己更相似做出了很多努力,但这些事情最好还是留给中国人自己去做决定 24:32 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至今仍然没有定论 25:54 在失落的二十年里,日本经济在每年靠什么因素贡献增长这件事上波动非常巨大,原因是平均年增长率太低 30:36 “主权国家”这个理念从在西方出现到今天只有不到400年的时间,而儒法思想已经发展了几千年 30:55 虽然日本和土耳其都有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但他们选择了西方现代化作为自己的发展基因 33:19 日本有太多的离岛,所以没有办法形成帝国为主的文化核心,因为它不是个大陆板块 33:49 因为早起的美洲殖民地环境过于恶劣,所以美国在文化基因里面鼓励自力更生,也催生出了现在的庄园文化 【本期相关】 07:14 第一岛链,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的概念。它既有地理上的含义,又有政治军事上的内容,用意是围堵亚洲大陆,对亚洲大陆各国形成威慑之势。一般指的是北从千岛群岛,南至印尼,中间经日本本土、韩国以及琉球群岛延申至台湾、菲律宾的大片岛屿。 17:20 《历史的终结与最后之人》,作者弗朗西斯·福山。这本书中,福山提出,有两大力量在共同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前进,一个是现代自然科学的逻辑,一个是黑格尔与科耶夫所谓的“寻求承认的斗争”:前者驱使人类通过合理的经济过程满足无限扩张的欲望,后者则驱使人类寻求平等的承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股力量最终导致各种专制暴政倒台,推动文化各不相同的社会建立起奉行开放市场的自由民主国家。 17:22 《可能性的艺术:比较政治学30讲》,作者刘瑜。该书以一种比较的视角,在民主问责和国家能力两个政治比较的核心维度下,建立起观察的参照系,将不同体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纳入比较的视野,去分析我们的时代背景和全球化进程,讨论不同国家的政治转型与国家能力,以及文化和经济对政治变迁的影响。 17:25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作者塞缪尔·亨廷顿。作者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23:50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作者巴巴拉·塔奇曼。它既是史迪威这位传奇将领的个人传记,又书写了一段盘根错节的中美关系史。曾获1972 年的年度普利策奖的非虚构写作奖项。史迪威是美国陆军四星上将,曾经在二次大战期间驻中国接近三年,任驻华美军司令。后因与蒋中正关系破裂而被调任。 27:31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作者是德隆·阿西莫格鲁和詹姆斯·罗宾逊。关于为什么有的国家富、有的国家穷,书中提出,人为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对经济成功(或经济不成功)至关重要。 【本期福利】 关于文化与经济,你有什么想法和体会?欢迎留言分享,我们将为评论区最走心的五位用户送上《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各一本(截至7月14日下午17点)。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